跳高有什麼技術-關於跳高的技術特點

來源:文萃谷 3.82K

多數專家和教練員認為背越式與俯卧式這兩種方法都比較先進,主要是根據運動員的個人特點來決定他採用什麼姿勢合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跳高的技術特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跳高有什麼技術-關於跳高的技術特點

  背越式技術

也可分為 4個部分:助跑、起跳、過竿和落地。背越式助跑距離長 9~12步, 有的甚至更長,先跑直線,最後4~5步跑弧線,要求運動員速度快,跑得自然,類似短跑運動員的跑法。助跑最後4步不降低身體重心,在倒數第2步時才採用腳跟着地。

邁步時也要向前送髖,但幅度要比俯卧式小,類似跳遠運動員起跳的動作。起跳與俯卧式不同,跳背越式的運動員要充分地發揮助跑的水平速度,起跳時要發揮起跳爆發力,擺動腿彎腿擺動。

一般説來,起跳點的距離要離橫竿遠些,從起跳點到落地點之間的距離也要遠些。背越式起跳最大的特點是必須做旋轉動作。起跳腿是離橫竿遠的腿,起跳時擺動腿向上向外擺,以使運動員向助跑開始方向做旋轉動作。

起跳後,轉為背向橫竿。背越式的過竿動作與俯卧式不同,運動員身體橫在竿上,身體各部分依次過竿。過竿時挺腹,全身在竿上處於弧形狀態,頭部、肩部、胸部在竿後急劇下壓,當身體重心達到最高點時,大腿向下並挺胸挺腹,以便順利越過橫竿。

運動員臀部過竿後,開始落地。為避免小腿打落橫竿,運動員收腹、低頭、使大腿很快離開橫竿,小腿向上伸直。落地的順序:肩部—兩臂—背部—腰部。

值得提出的是背越式助跑的跑法,目前有的運動員直到最後一步時身體重心仍較高,這適合於體重輕,速度、彈跳力好,送髖、邁步速度快,體型較瘦的運動員。如意大利女子跳高運動員S.西梅奧妮,美國男子跳高運動員D.斯通斯等。

另一種助跑方式與俯卧式助跑近似,在助跑的'最後4~5步明顯地降低身體重心,跑動時步幅大,頻率不如上述方式快,這適合於一般力量大、速度不特別快的運動員,如波蘭男子跳高運動員J.弗曉瓦和中國女運動員鄭達真。

  俯卧式技術

可分為 3個部分:助跑、起跳、過竿與落地。運動員助跑的角度一般為30°~50°。大部分運動員助跑距離比背越式短,常用6~9步直線助跑。

為了更好地準備起跳,運動員在助跑最後4步降低身體重心,同時用腳跟落地,步長較大,步頻比背越式慢。助跑的倒數第 2步和“邁步”是俯卧式跳高助跑中的關鍵,運動員在倒數第 2步身體重心降到最低的位置,邁步時特別強調向前送骨盆,髖關節向前的速度明顯地超過胸部向前的速度。

邁步時骨盆超過胸部是俯卧式技術的一個特點。俯卧式跳高在邁步時靠近橫竿的是起跳腿。

起跳時要注意直腿擺動(也有少數運動員彎腿擺動),兩臂向上擺起,全身向上挺,起跳方向應朝向橫竿中央。起跳後運動員做越過橫竿動作,身體與橫竿平行,同時上體向起跳腿方向轉體。

過竿時, 全身沿身體縱軸旋轉,同時起跳腿向胸部收腿,但大腿不能太靠近胸部,小腿收成90°時立即翻腿,大腿應向外側翻轉,因此髖關節需要很好的柔韌性。在一般情況下,運動員容易在這時碰掉橫竿。全身越過橫竿後,準備落地,落地時可單手撐地,也可雙手撐地,或手和擺動腿同時落地,繼而全身側身着地。

俯卧式跳高運動員也有采用弧線助跑的,利用弧線助跑的圓周運動慣性作用更快過竿。

但是有人認為直線助跑更好,因為:①步點可以跑得很準;②更易發揮速度。俯卧式跳高對力量、專項力量、大肌肉力量比背越式要求更高。

由於運動員過竿是全身同時過竿,因此起跳時擺動腿的擺動動作比背越式大得多,過竿時間比背越式短,所以俯卧式跳法對於速度素質稍差而力量、柔韌性、爆發力好的運動員較為合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