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營改增對工程造價影響有哪些

來源:文萃谷 8.77K

“營改增”將衝擊原有造價模式,解構目前的造價體系,其課税對象、計税方式以及計税依據都將發生重大變化,工程計價規則、計價依據、造價信息、合約規劃等都發生深刻的變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最新營改增對工程造價影響有哪些,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最新營改增對工程造價影響有哪些

  一、營改增將衝擊原有造價模式

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產生全面又深刻的影響。

營改增不只是税制的變化,而是一切都變了,甚至一切都亂了。其影響的規模和深度,可能不亞於1994年的那一場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本質中央與地方税收歸屬的調整,造成“央富地窮”。而營改增是税制與税率的調整,可能會“國”。根據之前的營改增試點,企業税負大幅增加。

營業税是價內税,全額徵税;增值税是價外税,差額徵税。

增值税作為價外税,其税負理論上應由消費者承擔,它完全顛覆了原來建築產品的造價構成。不僅對建企自身產生影響,而且通過企業對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產生影響。

“營改增”將衝擊原有造價模式,解構目前的造價體系,其課税對象、計税方式以及計税依據都將發生重大變化,工程計價規則、計價依據、造價信息、合約規劃等都發生深刻的變革。

  二、營改增的核心是抵扣鏈打通

根據理論測算,營改增減輕税負83%;而根據實際測算,增加税負93%,摺合營業税率5.8%,原來建築業營業税3%。有的明賺實虧,有的明虧實賺,這完全取決於有多少可抵扣的進項税。

營改增的核心是抵扣鏈條打通,環環相扣,層層抵銷。但由於實際操作中存在有的可抵扣,有的不能抵扣;有的抵扣多,有的抵扣少;有的是一般納税人,有的是小規模納税人。小規模納税人是年應税銷售額標準小於500萬及不經常發生應税行為。小規模納税人可以轉為一般納税人,但一般納税人通常不能轉為小規模納税人或轉換的流程複雜。

  三、營改增的計價規則是“價税分離”

因税率不同,可抵扣規則也不同,定價、組價、計價、報價和造價就變得異常繁瑣。既然如此,營改增下的計價規則應該“價税分離”,全部採用“裸價”,人工、材料、機械等全部“價税分離”,信息價和市場價採集與發佈都要“價税分離”,還須考慮市場價格上行因素,重構計價體系。新計價體系會更加嚴謹,更加精細,更加複雜。

之前,造價税金按綜合費率計取為3.41%,已考慮建企的其他附加税。

根據模型測算,價税完全分離模式與税率直接轉換不變更原有分項計價方式的造價大致接近。

根據建標辦[2016]4號文“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做好建築業營改增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調整準備工作的通知”,工程造價=税前工程造價×(1+11%)。11%為增值税率,税前工程造價=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利潤+規費+措施費(原文件無,此為筆者所加,此項必不可少)。各費用項目均以不包含增值税可抵扣進項税額的價格計算,即全部以“裸價”計算,如果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等是含税價格,那麼,還得剝離其中的税額。

根據營改增對比模型分析和測算,營改增增加造價。

如人工費含税價格為1萬元,那麼造價中人工費價格是多少?

如果是按一般納税人計税造價中人工費價格=10000÷(1+11%)=9009元;

如果是按簡易計税造價中人工費價格=10000÷(1+3%)=9708.74元。

如鋼筋含税價格為1萬,那麼造價中鋼筋價格是多少?

如果是按一般納税人計税造價中鋼筋價格=10000÷(1+17%)=8547元;

如果是按簡易計税造價中人工費價格=10000÷(1+3%)=9708.74元。

在計算所有費用時都要分一般納税人和小規模納税人兩種,情況變得異常複雜。計價時都先了解供應商的納税類型,都要對銷售價格進行價税分離和銷售不含税價格與銷售含税價格進行換算,這讓人崩潰。營改增是民之所惡還是所好?民之惡則去之,民之所好則給之,而不能反其道行之。

  四、只有當進項税率大於8%,建企的税負才減輕

建築業是房地產業最主要的上游供應商,它獲得的'抵扣相比下游的房地產企業要少。

原營業税制下的建企税負=(結算工程造價-分包造價)×3%,各項費用均為含税價格。(其他附加税率不變)

增值税制下的建企增值税税負率=(不含税收入-進項税額)÷不含税收入

只有當進項税額率>8%,增值税制的企業税負率小於原營業税率3%。但取得進項税額率>8%談何容易。

應納税額=銷項税額一進項税額。

銷項税額=銷售額×税率。

銷售額=含税銷售額÷(1+税率)。

銷售額不含税。

建企的進項税額包括大宗材料和分包商。

大宗材料如果一般納税人增值税率17%,可抵扣;如果小規模納税人,適用簡易計税方法,徵收率3%,不得抵扣。

分包商如果一般納税人增值税率11%,可抵扣;如果小規模納税人,適用簡易計税方法,徵收率3%,不得抵扣。

  五、如何處理營改增後的“甲供”與“專業分包”

在原有的税制下,大宗材料“甲供”是雙刃劍,並不一定有利於甲方或乙方,對甲乙雙方都是利弊相當,因為不存在可抵扣進項税額的規定。

營改增後,誰採購進貨誰就能獲得可抵扣的進項税額,所以,它就是利益,寸土必爭。大宗材料如果是甲供,建設單位可以享受抵扣此進項税,而承包商失去這塊利益。所以,以後承包合同對甲供必然成為博弈的焦點。如果鋼筋和混凝土甲供,建企幾乎沒有什麼進項税可抵。

至於專業分包,幾乎就是的產物,就是建設單位的利益平衡,那是行業內通行做法,建企是很無奈的。其實,肢解分包是違反《建築法》的,但大家都習慣了,且法不責眾,所以,不以為怪了。如門窗等工程,難道總承包沒有能力做嗎?難道總承包不會找專業的門窗公司?

營改增對建企不利,對房企有利。根據現在的承發包模式,工程肢解,造價也被肢解。説是總承包,實際只做毛壞,其他一般均採用專業分包形式,甚至土建的樁基工程、土方工程、門窗工程、防水工程、保温工程、外牆塗料或面飾工程、金屬欄杆等均分包,這樣,建企可抵扣的進項税沒多少,而房企的可抵扣的進項税很多。

營改增後,因涉及抵扣進項税,所以,專業分包這些潛規則將改寫或重新約定總包費率。

  六、營改增人工費如何處理

分包商是一般納税人還是小規模納税人,區別太大了。由於建築行業的勞務分包大都屬於小規模納税人,無法抵扣,而工程造價中人工成本又是大頭,佔總造價約30%。銷項税交了很多,高達11%,但進項税抵扣得很少甚至沒有。如果不計進項税額,企業税負大幅增加。即使計入進項税額,由於取得進項税抵扣憑證難度大,實際可抵扣的進項税額也有限。

某工程勞務費100萬(含税)

如勞務公司是小規模納税人,徵税率3%,不含税勞務費=100÷(1+3%)=97.087379萬,税額=97.087379×3%=2.912621萬。此税額建企不能抵扣。

如果勞務公司是一般納税人,增值税率11%,不含税勞務費=100÷(1+11%)=90.09009萬,税額=90.09009×11%=9.90991萬。此税額建企可以抵扣。同樣的勞務費支出,僅僅因為勞務公司的納税人類型不同,而對建企的利潤產生重大的影響,佔勞務費約9.9%。

對於造價人員來説,其複雜性在於造價中的工人費不等於實際分包的勞務費。

人工費=定額人工含量×信息價人工費(或投標人工單價)

而勞務費一般是根據市場行情和雙方約定,按每平方多少價格簡易計價。

這就是定額計價模式本身的缺陷,與市場嚴重脱節。

人工費不含税如何處理?根據目前的情況只能在信息價上作處理,價税分離,然後,計價時取不含税人工費即可。那麼,問題又來了,人工費税率是多少,是否還得分小規模納税人和一般納税人。營改增企業税負增加,造價人員工作難度增加。

  七、營改增合同如何簽訂

由於建築業普遍存在掛靠、資質共享、轉包、分包等形式,營業税制下這些都不是大問題,然而,營改增後問題就就來了。

合同簽訂主體與實際施工主體不一致,進銷項税無法匹配,無法抵扣進項税。

中標單位與實際施工單位之間無合同關係,無法建立增值税抵扣鏈條,不能實現分包成本進項税抵扣,影響進項税抵扣。

內部總分包之間不開具發票,總包方無法抵扣分包成本的進項税。

物資、設備機械大多采用集團集中採購模式,以降低工程成本。由於合同簽訂方與實際適用方名稱不一致,無法實現進項税額抵扣。需要調整原有的經營模式,統談、分籤、分付,才能抵扣。

  八、營改增存在大量無法抵扣項目

零工的人工成本和建企員工的人工成本難以取得可抵扣的進項税。為獲得進項税額抵扣,必須全部外包,且外包單位具備一般納税人資格。

施工用的很多二三類材料(零星材料和初級材料如沙、石等),因供料渠道多為小規模企業、私營企業或個體户,通常只有普通發票甚至只能開具收據,難以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專用發票。

工程成本中的機械使用費和外租機械設備一般都開具普通服務業發票。

BT、BOT項目通常需墊付資金,且資金回收期長,其利息費用巨大,也無法抵扣。

甲供、甲控材料建企無法抵扣。

施工生產用臨時房屋、臨時建築物、構築物等設施不屬於增值税抵扣範圍。

  九、營改增造價人員應提高定價能力

如果建企不熟悉營改增的規則,不打破思維定勢,不調整投標策略,不根據新税制進行合約規劃,不爭取到更多的可抵扣進項税,不增強建企的定價、報價和談價能力,就會蠶食建企本就微薄的利潤。我國現行建築計價模式由於存在“政府定價”“信息價”等非完全市場經濟因素,因而存在着政策制度和實際操作上的矛盾。

營改增,不僅增加建企的税負,而且增加建企的風險。建企的贏利取決於可抵扣進項税額的多少。如果可抵扣進項税額少或沒有,則面臨虧損風險。

建築行業本身就是微利行業,行業平均淨利潤不過是2%左右,營改增後導致淨利潤率或將大幅下降,這點利潤可能還不夠多交納的税金,可能出現整體性行業性虧損。建築業粗放落後,有專家説營改增有利於提升管理水平,這怎麼可能,如此重的税負將壓跨許多企業。

“營改增”牽一髮而動全身。不管是建企還是房企制定出應對營改增方案,並不斷進行方案優化。造價諮詢公司應發揮專業優勢,儘快為委託方提供最優解決方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