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互聯網+導遊領隊”

來源:文萃谷 1.43W

導語:隨着我國城市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社區日益成為廣大少年兒童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社區對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大。打破學校圍牆限制,重視整合社會資源,不斷拓展工作領域,形成齊抓共管、生動活潑的社區教育新格局,是值得一試的工作思路。

淺談“互聯網+導遊領隊”

以往,我們見多了黑心導遊罵客宰客的事件,而近日,一段“東北遊客大罵三亞導遊”的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視頻中導遊成為被痛罵的一方,兩名遊客因言語不當引發諸多議論。

矛盾各方都有着必要的需求聯繫,遊客與導遊也是一樣,並非針尖對麥芒。現在二者間偶有發生的摩擦,一方面,是出現遊客投訴、辱罵甚至毆打導遊的事情,如這次遊客在大巴車上謾罵導遊。另一方面,導遊隊伍中也存在態度惡劣和唯利是圖者。

可仔細想想,這些衝突都不能簡單歸咎於遊客與導遊兩種身份的'對立。因為人的主觀情緒很難完全控制,行業規則更是有待制度完善。在整個旅遊體系裏,遊客和導遊不是競爭關係,偶爾的摩擦在所難免,不宜將他們解讀為對立分化。

  告別糟糕導遊必須叫醒“裝睡的人”

導遊強制遊客消費乃至辱罵以對,為何接踵發生?現行《旅遊法》中對此的粗線條約束,應當被重新反思。必須建立起剛性且細化的懲罰規定,讓導遊羣體心存敬畏。與此同時,需要分析導遊吃回扣的深層次緣由,那就是旅遊市場中低價線路的惡性競爭,只有對此種競爭清理,並加速市場升級,導遊才能不獨靠回扣而活。

旅遊是前途無量的產業,指向它的監管,卻沒有超出普遍經驗的範疇。許多年後,當旅遊市場不復今日這番粗糙模樣,我們會怎樣來看導遊強制旅客消費的行為?答案無人知曉。但當下粗放的旅遊市場,真的太需要一場務實的監管升級。導遊與遊客建立於強制消費之上的畸形關係,亟待迅速地打破。要讓威懾不是偶然的,讓導遊和遊客回到穩定的市場關係,仍然需要制度性的糾偏,需要叫醒監管中“裝睡的人”。

  互聯網+導遊哪些變化值得期待

近期,業界對於新形勢下導遊管理改革的關注頗多。對於如何優化導遊執業環境、完善導遊管理體制,政府管理部門也一直在進行積極的探索,2015年12月2日,國家旅遊局同時批准了攜程關於“互聯網+導遊領隊”改革試點及北京途牛導遊薪酬激勵試點的申請。

據悉,此次“互聯網+導遊領隊”改革試點只是我國導遊領隊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部分。國家旅遊局在批覆文件中表示,互聯網+導遊領隊改革試點符合旅遊市場發展新形勢下日益多元化的遊客需求,對提升導遊形象、保障導遊權益、完善導遊管理機制、優化旅遊環境有積極作用。業界人士也表示,互聯網+導遊為導遊執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採訪中,兩家試點企業都表示,將探索建設導遊在線預約平台。楊惠藩表示,途牛將進一步幫助優秀導遊深化個人品牌,幫助他們建立與客户溝通的社會化互動平台,通過互動平台分享帶團經歷,積累遊客粉絲;同時逐步實現以導遊為核心的差異化產品定價,體現優秀導遊價值,實現產品服務增值。

同程相關負責人表示,“導遊執業環境的優化,不光是旅遊企業和導遊個人的努力就可實現,也不光是遊客積極參與便可實現,而是需要上述各單元與政府職能管理部門乃至全社會的協調、努力。”

“導遊在哪裏展示自己,客源從哪裏招攬?如果有平台作為他們的載體,那麼一旦行中發生質量事故,平台要承擔怎麼樣的責任?”業內人士指出,建立完善的導遊點選平台,還有諸多障礙需要破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