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學教師證考試教育學仿真試題答案

來源:文萃谷 1.41W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2016年中學教師證考試教育學仿真試題答案

1.C【解析】布盧姆是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他的理論業績,在四個領域中尤為突出:教育目標分類學;掌握學習理論;教育評價理論;課程開發論。

2.B【解析】發現學習是由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的教學方法。發現法的具體做法是:教師提出課題和一定的材料,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動,最後得到學習結果。發現法更加關注學習過程。探究一研討法適合於國小教學,尤其是自然課教學中。暗示教學法是保加利亞醫學博士盧扎諾夫創立的。範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選擇真正基礎的本質的知識作為教學內容,通過“範例”內容的講授,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掌握同一類知識的規律的方法。

3.C【解析】難題提供了試題的平均通過率信息。

4.B【解析】略。

5.A【解析】知是其他各個要素的基礎。

6.C【解析】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頒佈義務教育法的國家。

7.A【解析】法國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羅•朗格朗首先提出。

8.D【解析】教育的領導權由誰來掌握,這是由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決定的,在階級社會裏,經濟和政治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為了使教育完全能夠按照自己的要求來進行,就一定要把教育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社會主義社會,在黨的領導下,國家頒佈各項無產階級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令。

9.D【解析】人的身心發展具有差異性,不能搞“一刀切”。

10.C【解析】略。

11.C【解析】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涉及政治問題,故屬於政治素質教育。

12.A【解析】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是學習者,是受教育者。沒有個體主動積極的參與,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的主動發展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保證條件。

13.B【解析】研究型課程由學生自己來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並得出結論。重研究過程甚於注重結論。

14.D【解析】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也是師生進行各項教育活動,探究活動的`主陣地。

15.A【解析】孔子最先強調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張學習、思考和實踐相統一。

16.C【解析】對學生指導和引導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強調的是其主動性。

17.B【解析】題幹中禁止吸煙的規定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18.A【解析】“六藝”、“七藝”是分科教學的,因此屬於學科課程。

19.D【解析】略。

20.B【解析】測驗法是考核和測定學生成績的基本方法。

21.A【解析】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覆性規律要求品德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不要操之過急,要經過多次的培養和矯正訓練。

22.C【解析】互補性規律告訴我們,發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見的,有些是隱現的,因此要注重培養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質。

23.C【解析】要素主義理論認為,教育的各方面必須從最小的基本因素出發在相互作用中進行。該理論認為在各種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各門學科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簡單的要素,教育、教學過程必須從這些簡單的要素開始,逐漸轉移到複雜的要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的和諧發展。科南特是要素主義的倡導者。

24.D【解析】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具體表現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繼承關係;教育要受其他社會形態意識的影響;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25.B【解析】略。

26.A【解析】教育目的既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教育活動的結果;它既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的依據,也是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標準要求。

27.C【解析】最早把美育作為一個獨立範疇提出來的是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的著名詩人、美學家席勒。席勒批判地繼承了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基人康德的美學思想,提出了審美教育的問題,他的《美學書簡》是世界第一部美學宣言書。

28.D【解析】與心理學的結盟是課程論形成獨立學科的主要條件。課程論與心理學的聯繫,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教育史的研究公認,亞里士多德是將心理學引入教育理論的第一人。

29.B【解析】1949年,美國的泰勒出版了《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課程編制的4個階段:確定目標、選擇經驗、組織經驗、評價結果,是對現代課程領域研究影響最大的理論架構,被教育界稱為“目標模式”或“泰勒原理”,是現代課程論的奠基石。

30.B【解析】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一活動。

  二、多項選擇題

【解析】由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特點可知ABCD選項均對。

【解析】身心兩方面逐步成熟是青年期的年齡特徵,其餘選項為少年期階段特徵。

【解析】幼兒與少年是不同的年齡階段,屬於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解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新型的師生關係應該建立在人格平等,朋友式的友好幫助關係。

【解析】略。

【解析】略。

【解析】教育受到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生產力水平、科學技術和文化背景、文化傳統的影響,並對這些產生反作用,即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功能。

【解析】略。

【解析】主觀能動性是個體發展的特殊性,不是學校教育的功能。

E【解析】由教師專業化條件可知以上選項均正確。

  三、是非判斷題

1.√【解析】略。

2.×【解析】美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養的教育,它的內容比藝術教育要寬闊得多。

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着教育事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但同時制約教育內部的結構。

6.×【解析】17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認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主張把教學建立在感覺活動的基礎上。

7.√【解析】略。

8.×【解析】青少年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正處於思想品質形成發展時期,他們的思想單純,愛學習,追求上進,充滿幻想,富於理解,但知識經驗少,辨別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種道德思想影響。因此,必須用正確的思想和方法對他們進行教育,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來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9.√【解析】略。

10.×【解析】班級平行管理的理論源於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的“平行影響”的教育思想。

11.×【解析】誇美紐斯具有強烈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十分強調教育的自然性。

12.√【解析】略。

13.×【解析】全面發展是指學生基本素質的發展,學生可以而且應當在基本素質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保持並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從而形成豐富而獨特的個性。

14.√【解析】略。

15.√【解析】略。

  四、情境分析題

(一)1.A

(二)1.B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