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習慣

來源:文萃谷 2.05W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低年級數學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低年級數學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低年級的國小生自我約束能力差,對外界各種反應都比較敏感,注意缺乏長久性,要他們認真聽幾分鐘還可以,要他們認真聽上十幾分鍾,半節課還真不容易。剛入學的國小生主要有幾個方面的明顯表現:好動、好問、模仿性強。這時,良好習慣培養應重紮實。以常規學習習慣培養為主,在培養方法上重激發慾望,反覆訓練形成習慣。

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的習慣

一、培養認真聽講的習慣

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應要求學生聽課時不要思想開小差或做小動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們認真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老師的要求認真的操作學具,做好練習。為了使學生上課專心聽講,吸引注意力,教師講課要精神飽滿,語言生動有趣,條理分明,方法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講。

教學語言力求兒語化和趣味性,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如果教學語言生澀、呆板,學生學起來就乏味、疲倦,很難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學語言在精煉、準確的同時,更要生動、活潑;增加形象思維的色彩。

讓學生有儘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促使他們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讓每一個學生有儘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以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注意動靜搭配,調整學生聽講情緒。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在練習設計上要有利於學生多動腦、多動口、多動手,注意練習設計的思考性、趣味性,練習形成的多樣性和科學性,練習安排的漸進性和層次性,以練促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講授討論中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動口講一講,動手擺一擺,動筆練一練,並穿插一些輕鬆活潑的數學遊戲,這對於調整學生的聽課情緒往往是大有裨益的。

二、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主要手段。要求學生從小就養成:

(1)規範書寫,保持書寫清潔的習慣。作業的格式、數字的書寫、數學符號的書寫都要規範。

(2)良好的行為習慣。要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不要跟別人對算式和結果,更不要抄襲別人的作業。

(3)養成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的習慣。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學生作業中的許多錯誤常常是沒有認真審題造成的。對於計算題,先要檢查題目裏的數字、運算符號有沒有抄錯,然後確定先算什麼、後算什麼,有沒有簡便的方法。

三、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

合作與競爭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兩大主題,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並在思想的碰撞中迸發創新的火花。在數學課的學習中,可讓學生通過課前共同預習、課中合作實驗、合作操作、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等形式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對於學生而言,要積極參與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要學會傾聽他人的發言,學會評判他人的觀點,學會接受他人的意見。每一次合作學習,都要積極參與,逐漸養成習慣。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合作意識與交往能力,團隊精神,小組合作交流滿足學生情感交流的需要,引起思維碰撞,促使學生產生積極學習態度,推動其興致勃勃的去學習,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和自主解決問題。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説: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説,只須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運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