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方案15篇

來源:文萃谷 2.15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企合作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校企合作方案15篇

校企合作方案1

為充分發揮校企雙方的優勢,發揮職業技術教育為社會、行業、企業服務的功能,為企業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同時也為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提供更大空間,現就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建立校企合作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一)互認掛牌共建校外實訓基地

1.學校在企業掛牌設立“XXXXX學校外實訓基地”,企業根據需要在學校掛牌設立相應的“XXXX企業(公司)人力資源培訓基地”,雙方均同可在對外發布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稱並開展管理、實習、培訓、項目合作。

2.作為學校的校外實訓、就業基地,企業優先錄用學校畢業生;

3.雙方將定期(每季度一次)通過走訪或座談形式就雙方合作開展情況,協議執行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如遇突發情況,雙方將及時聯繫並加以解決。

4. 企業協助學校建立校內企業實訓工作室,讓學生體驗全真的職業環境和訓練情境。

5. 企業為學校提供計算機相關專業每年技能大賽的賽前輔導。

(二)重點專業建設

通過“基地+基地”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以企業為產業基地,以學校為教學基地,通過校企協調、基礎資源互通,實現需求對接、資源共享、二位一體培養人才。

全面協助學校進行行業需求調研、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課程體系修訂、課程標準制定、教學內容開發、教學環境設計、教學方法創新、評價模式改革、培養模式構建等9步工作,將企業資源轉化為專業資源,將學校教育對接企業需求,校企共同評價學生的'“能力等級”,並授予相應的“角色等級”,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實現專業內涵發展。

(三)學生實習實訓

1.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企業每年承擔學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到基地進行1-2個月的校外實習實訓。企業為學生校外實習提供相應的實習內容,生活環境,校企雙方從符合教學規律,切合企業實際,適應企業生產週期的角度,制訂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課程實習採取“1+1”分段教學模式,保證校外實習期間工、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實習結束後,企業為學生組織相應技能認證考試。

2.學生在實習實訓期間,企業指派專門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擔任實習指導教師,在保證學生技能提升的同時,也會為學生開設職業導向訓練相應課程,提升學生就業的綜合競爭力。

(四)訂單培養

1.雙方共同合作,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或相關專業中,根據企業需要,本着學生自願的原則組織一定數量的學生為企業定向培養,輸送人才,並根據企業企業發展狀況,根據生產經營規模或投資領域的變化等情況,適時共同商討調整定向培養專業,規模和合作方式。同時為保證合作培養的人才質量,滿足合作班級學生的實驗實訓需要,學校聘請企業的技術骨幹,承擔合作專業的部分教學實訓任務,積極為合作專業的學生下企業實踐創造條件,以使合作培養的學生近快適應企業的需求;與學校共同開發相關課程等。

2.企業配合學校對雙方合作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進,以產學合作,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按照企業人才規格要求設置課程,組織教學,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五)專業共建

校企雙方聯合培養,冠名“XXX超媒體設計師訂單班”

實行1.5+0.5+1培養模式,即第1至第3學期在學校完成基礎課程,第4學期在企業完成企業實訓,第5、6學期到工作崗位帶薪實習,畢業即轉正;

針對專業共建的院校,xxx公司將派遣項目經理參與學校的課程體系建設和專業課授課環節,具體方式根據校企雙方協商達成。

(六)互派掛職交流合作

學校可定期選送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鍊,深入實際工程任務一線,實際瞭解當前社會的技術主流應用情況、實際網絡工程項目的技術細節、企業工作過程、操作流程、企業經營理念及管理制度。掛職期滿,並經考核合格後,由企業發放相關聘書。

(七)師資培訓

為學校師資提供H3C、思科、鋭捷高級網絡工程師、Oracle軟件開發工程師、Oracle數據庫專家、鑫聯華網站設計師、幸星動漫設計師培訓,着重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技能進行提升培訓。培訓結束獲得相應技能認證證書,滿足學校“雙師型”師資力量培養的要求。

(八)教學,科研及產學合作

1.學校聘請企業相關專業的中高層領導為學校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教學指導顧問,進行企業文化與管理實務的系列講座,並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2.企業聘請學校高層(校領導)擔任企業企業發展顧問,並定期進行系列講座。 3.甲乙雙方合作進行各種類型,各個層次的項目研究開發。

校企合作方案2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院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學理念,依託企業行業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緊密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到達”雙贏”的目的,提升院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開創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訂單培養模式

根據院專業綜合實力,將繼續主動了解本地區和區域內各大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積極主動地與企事業單位溝通協商,使學生直接學習用人單位所急需的職業崗位(羣)知識和技能,到達供需共識,簽訂半年至三年的訂單培養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學校負責招生,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養目標的教學計劃和開課計劃並與企業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企業供給實習教學條件並投入必須資金,用於學校添置必需的教學設施、實習實訓場地建設、改善食宿等辦學條件和學生專項獎學金等方面;學生畢業並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後接收學生就業。

(二)頂崗實習模式

經過前兩年(1-4學期)在校學習,培養學生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基本素質;第5學期,根據企業需求工種和用工條件,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和實訓,在企業實踐教師指導下實現輪崗實操培訓,熟悉企業一線相應崗位的實際操作標準與要求,提升職業崗位技能,做到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為頂崗實習奠定堅實基礎;第6學期進行頂崗實習,擬定就業崗位,以”準員工”身份進行頂崗實際工作,熟悉企業環境,感受企業文化薰陶,完成畢業設計,為將來的就業鋪設道路。在這過程中需要處理好職業技能訓練與鑑定和學生管理問題。

(三)見習模式

每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行業參觀和見習兩週以上,讓學生了解企業,瞭解生產流程和設備設施工作原理,學習企業文化,體驗企業生活。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愛崗位敬業的精神。

(四)職工培訓和研發模式

利用學校教師資源、職業技能鑑定培訓點、培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資源,主動承接企業的職工培訓工作及繼續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的研發項目和技術服務工作建立良好的雙方支援體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獲取企業對學校設備設施及實習耗材的支持和幫忙。

(五)生產經營模式

利用學校的場地和其他資源優勢,主動與企業合作進行相關的項目投資經營。學校以場地或其他現有資源作為股份參與投資,利用企業生產經營的優勢,解決學校的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式,以生產項目帶師生實訓,彌補學校辦學經費的不足。如實訓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即可引進企業合作,到達雙贏。

(六)校企合作開發課程

課程開發應研究到實現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的教學計劃、實訓標準。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課程實施過程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為主。

開發的課程應具備的特點:一是,課程結構模塊化,以實際工作崗位(羣)需求分析為基礎,其課程體系、課程資料均來自於實際工作任務模塊,從而建立了以工作體系為基礎的課程資料體系;二是,課程資料綜合化,主要體此刻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綜合,職業技能與職業態度、情感的綜合;三是,課程實施一體化, 主要體此刻實施主體、教學過程、教學場所等三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融”教、學、做”為一體,構建以合作為主題的新型師生、師徒、生生關係,實現教具與工具、耗材與原料相結合,做到教室、實訓室或生產車間的三者結合等;四是,課程評價開放化,除了進行校內評價之外,還引入企業及社會的評價。

(七)校企合作開發教材

教材開發應基於課程開發的基礎上實施。教材開發應聘請行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針對專業課程特點,結合學生在相關企業一線的實習實訓環境,編寫針對性強的教材。教材能夠先從講義入手,然後根據實際使用情景,逐步修正,過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專業、課程特點,聘請企業行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商討、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計劃方案和教學資料,供給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課程教學計劃和實訓計劃,協助學校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九)實施”雙百工程”

大力實施”雙百工程”(即:百名企業家進學校、百名教師進企業),增加教師企業一線工作經歷,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選派骨幹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頂崗鍛鍊並管理學生,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後的發展趨勢,有助於學校主動調整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改革教學資料、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制度,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與企業密切接軌。同時學校每年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為學生講課、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讓學生感受學校的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企業意識,儘早為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三、校企合作具體要求

(一)新設置專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適應地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設置新專業時,充分調查和預測發展的先進性,在初步確定專業後,應邀請相關部門、用人單位的專家和實際者進行論證,以增強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和現實應用性。

(二)各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與教學資料的安排和調整等教學工作應徵求企業或行業的意見,使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教學資料同社會實踐緊密聯繫,使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內,在工商管理系和工程技術系進行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各院、系、部中全面鋪開此項工作。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建設工作。

(四)近三年內,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校本教材建設工作,實訓教材儘量採用校企合作編寫的教材。

(五)完善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一線輪訓制度,各院、系、部每學年要選派10﹪的教師到企業一線參加3個月以上的實踐鍛鍊,嚴格執行”關於專業課教師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的若干規定”,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同時每個專業至少聘請或調進3個以上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

四、保證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組織機構。成立由學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校企合作協調指導委員會”,全面指導協調校企合作各項工作。各院、系、部由一名領導具體分管校企合作工作,並配備一名專(兼)職校企合作聯絡員,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

(二)合作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職責,規範雙方的行為。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為企業供給培訓、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企業保證在設備、場地等條件上的支持及人員的支持,保證學生實訓任務的安排。

(三)學院和各院、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計劃中,必須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總結要體現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將作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根據各院、系、部校企合作開展的情景和效果,每年評選2-3個系部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單位,從全院評選5-10名教師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工作者,重點評選校企合作完成的研發項目,學校將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工作不突出的單位不得參加全院的先進單位的評選。專業課教師校企合作開展的情景和效果,將同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評選優秀教師等掛鈎。

校企合作方案3

為了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中的作用,促進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深度合作,加速我校事業發展和專業建設,提高辦學綜合實力,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特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實施方案指導今後的學校校企合作工作。

  一、指導思想

積極貫徹落實中等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為生產一線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確立校企合作辦學意識,不斷探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豐富校企合作內容,提高技能性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提升校企合作辦學的層次和水平,推動我校各專業新一輪的內涵發展,不斷增強職業學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

  二、合作原則

1.服務企業原則

為企業服務是職業學校的責任與義務,也是打開校企合作大門的前提和基礎,決定着合作成敗和效率的高低。學校主動深入企業調研,瞭解企業人才需求狀況、用人標準、技術需求,積極為企業開展各類培訓,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

2.校企互利原則

校企合作雙方“互利共嬴”是校企合作的'宗旨,雙方的利益與責任必須高度統一。合作企業有權優先選拔留用學生,有權根據學生綜合素質對學生就業進行部分淘汰。學校有責任義務對學生進行“維權”教育,對合作企業進行篩選,切實保障學生和家長的利益。

3.校企互動原則

校企合作是一項雙向活動,應定期開展交流溝通工作。學校將定期組織人員到企業進行實習生、畢業生用工回訪,組織專業課教師到企業參加技術、設備等培訓,安排學生到企業參觀或見習生產。企業定期派遣高級技術人員來校開設講座,或對師生進行現場指導。通過校企互動,使師生能收穫更多的實踐知識與能力,使企業技術人員增長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互補,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三、合作方式

校企合作基根本目的在於通過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模式可以靈活多樣,檢驗標準為是否促進了雙方共同發展,是否雙方滿意。根據學校各專業目前實際情況,擬開展以下一些合作方式:

1.“訂單”培養

分流組班前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組班後與學生、家長簽訂“訂單”培養用工協議,頂崗實習時與學生綜合測評成績掛鈎,考核情況記入學生個人檔案,作為發放畢業證書的重要依據之一。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訓內容;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畢業後直接在合作企業就業,確保學生培養目標與企業人才需求標準“零”距離對接。具體形式有:定向委培班、企業冠名班、企業訂單班。

2.工學交替

企業因用工需求,可向學校發出用人訂單,並與學校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規劃與實施人才培養方案。其方式為學生在校上理論課,到合作企業接受職業、工作技能訓練,定期輪換學習場所。

3.生產見習

是教師、學生通過一定的在校專業理論學習和研究後,為了解合作單位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等,以及經營理念、管理制度等,瞭解接受企業文化職業道德和勞動紀律教育,到合作企業對工作過程和生產、操作流程等進行現場觀摩與學習;並安排師生實地參與相關工作、親手製作產品、參與產品管理,較為系統地掌握崗位工作知識,有效增強協作意識、就業意識和社會適應意識等能力。

4.頂崗實習

學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學計劃規定全部課程,採用學校推薦與學生、企業“雙選”的形式,到用人單位進行為期半年至一年的頂崗實習;專業課教師利用寒假、暑假等時間,到合作單位進行為期兩個月左右的頂崗實習。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管理,使學生成為用人單位所需的合格職業人,使專業課教師在實踐水平上有較大提升,更好地服務於校內課堂教學。

5.共建實訓基地

學校根據專業設置和實習教學需求,本着“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與有合作意向的企業共同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這些基地不僅可成為師生接觸社會、瞭解企業的重要陣地,而且可充分發揮出基地資源的價值,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增加專業教師接觸專業實踐的機會,促進專業教師技能提高;合作企業可在基地優先選拔到優秀人才,達到“雙贏”的效果。

6.開設職工培訓班

我校是成職教合一辦學,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成教與職教互相促進。根據各企業職工培訓特點及不同培訓方向或培訓教學的需要,與相關企業聯合共同開設職工培訓班,包括學歷教育培訓班、專技人員培訓班、特殊行業或工種培訓班等。

7.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學校所設專業的不同特點,聘請行業專家、企業領導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計劃的方案,提供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學校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學校的專業計劃和實訓計劃,協助學校建立和管理校內外實訓基地。

校企合作方案4

一、學校簡介

xx師範學院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xx市,創建於1945年取名廣西省立鬱林師範學校,1952年改名xx師範,是桂東南地區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學科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x大學科門類,有x個普通本科專業,25個高職(專科)專業。學校面向全國x個省(市、自治區)及東南亞國家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含留學生)x人,成高生近x人。xx年,在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良好成績。xx年,成為廣西xx-20xx年新增碩士學位授予點的立項建設單位。

院系概況

學校設有法商學院、政史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體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現有自治區重點建設實驗室1個,自治區重點建設研究基地1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2個,自治區精品課程1門。

二、學院簡介

化學與材料學院擁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設化學、材料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四個專業,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四個教研室,學生共計x人。

學院共有就業創業發展中心、科創中心、宿舍管理委員會、文明禮儀團、文工團、醫療服務團、青協、學生會等x個學生團體委員會,

在整個學校各項工作中一直名列前茅,成績斐然。且我院歷來學生活動豐富,如:迎新杯、歡送杯球類比賽、女生節、迎新晚會、畢業生晚會、社團才藝展等等,而且是全校17個二級學院中唯一成功獨立舉辦田徑運動會的一個學院。在宣傳工作方面我院院網的校外點擊率歷來位居第一,校內上稿量今年全校排名第三。另外,我院曾與校外部分單位全體學生會成員在歷經的各項活動中不斷總結經驗,具備較強的組織宣傳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懂得團結一致,對贊助、合作的商家予以大力支持作為回報。

校企合作方案5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係的實際狀況,特制定開展校企合作實施案。開展校企合作,是專業快速開展,提高辦學綜合實力的重要舉措;是加強師資隊伍建立,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推動該項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層次開展,提高我院辦學水平和技術應用潛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經濟開展作出更大的奉獻,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案。

一、指導思想

為順應兩個率先的經濟開展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技工教育開展的要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立培養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教育針;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專業定位要求,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我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改變,擴展和密切行業、企業的聯繫,加強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找準專業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點,建立與企業之間長期穩定的組織聯繫制度,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目標。

二、合作原那麼

1.效勞企業原那麼

為企業效勞是學院的指導思想,也是翻開校企合作大門的前提和根底,決定着合作成敗和成功率的上下。學院主動深入企業調研,瞭解企業人才需要狀況、用人標準、技術需求,用心為企業開展培訓,急企業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那麼

校企合作雙互利是校企合作的根底。企業有權優先選拔留用學生,有權根據學生潛力對學生就業進展局部淘汰。

3.統一管理原那麼

校企合作是雙項活動,校企雙的利益與職責務必高度統一,務必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檢查考評。

4.校企互動原那麼

學院定期組織專業理論教師到企業現場培訓,請企業高級技師或能工巧匠來學校講座。透過校企互動,學校教師在企業學到了實踐知識和潛力,企業技術人員增長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互補,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三、領導組織機構

成立以部門主任、書記為組長,副主任為副組長,以辦公室、教學祕書、學工祕書及各教研室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四、根本任務

根據學院的要求,每一專業向要至少建立兩至三家有實質性合作、專業對口、相對穩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應是該行業有必須規模和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技術、生產、經營、管理等面處於同行業領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根本任務:

1、理解學生參觀、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

2、理解教師參觀、調研、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3、實現資源共享,互派專業人員講學、培訓;

4、共同參與人才的培養;

5、優先滿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6、其它面的合作。

五、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於透過學院和企業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開展。合作模式能夠靈活多樣,檢驗的標準是是否促進了雙共同開展,是否雙滿意。以下是幾種合作模式。

1廠中校合作模式

廠中校模式,即學校進企業。廠中校模式可採用:學校根據專業培養目標需要,與合作企業建立一體化模塊式培養式的車間課堂企業夜校短訓班強化班的學生與企業生產零距離對接的教學培養機制。

2.訂單合作模式

招生前與企業簽訂聯合辦學協議,錄取時與學生、家長簽訂委培用工協議,錄用時與學生綜合測評成績掛鈎,實現了招生與招工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校企雙共同制訂教學方案、課程設置、實訓標準;學生的根底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畢業後即參加工作實現就業,到達企業人才需求目標;具體設有定向委培班、企業訂單班等。

3.工學交替模式

根據企業因用工需求,向學院發出用人訂單,並與學院密切合作,校企共同規劃與實施的職業教育。其式為學生在學校上理論課,在合作企業理解職業、工作技能訓練,每學期實施輪換。學分制專業為企業員工優先錄取,實施階段性教學。

4.教學見習模式

學生透過必須的在校專業理論學習後,為了解合作單位的產品、生產工藝和經營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理解企業文化職業道德和勞動紀律教育,培養學生強烈的職責感和主人翁意識,到合作企業對企業工作過程和生產、操作流程等進展現場觀摩與學習;並安排學生實地參與相關工作、親自動手製作產品、參與產品管理,較為系統地掌握崗位工作知識,有效增強協作意識、就業意識和社會適應潛力。

5.頂崗實習模式〔2.25+0.75模式〕

2.25+0.75模式是指在校專業學習2.25年,之後進展專業頂崗實習,即學生前. .

2.25年在校完成教學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後,採用學校推薦與學生自薦的形式,到用人單位進展為期半年以上的頂崗實習。建立標準化的流程〔教學實習就業〕,它的實質是:一是注重實用技術;二是畢業可拿雙證〔畢業證和xx〕;三是保障就業。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管理,合作教育培養,使學生成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合格職業人。

6.合作建立職工培訓基地

根據各企業職工培訓特點及不同培訓向或培訓教學的.需要,與相關企業建立三種合作模式的職工培訓基地,一是企業獨立設定的職工培訓基地〔培訓地點在企業或學校〕;二是不同企業同類工種的職工培訓基地〔培訓地點在學校或企業〕;三是特殊工種的職工培訓基地〔培訓地點在學校〕,如釀酒生產操作、分析與管理、菌種生產操作、分析與管理,以及相關質量監控與營銷效勞等培訓基地。

7.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專業的不同特點,聘請行業專家、企業領導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方案的案,帶給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學校教學方案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學校的專業方案和實訓方案,協助學院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8.舉辦校企聯誼會及企業家報告會。學院每年舉辦校企聯誼會,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為學生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儘早為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六、保障措施

1.合作企業實行掛牌,簽訂協議,儀式明確職責,規雙的行為。學院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為企業帶給培訓、技術等面的支持。企業保證在設備、場地等條件上的支持及人員的支持,保證學生實訓任務的安排。對已簽訂合作協議書的單位,建立定期聯繫,瞭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資料、模式、進展狀況、頂崗實習狀況、招工信息等〕,實現資源共享。

2.全面推行勞動就業引入制度和職業xx書制度,調動學生參與校企合作的主動性。

3.學院制定相關制度規校企合作工作,明確各部門職責,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標和獎懲措施。將開展校企合作工作狀況納入學院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不斷檢驗、改善校企合作工作。

校企合作方案6

一、合作目的

以服務企業、提升技能、促進就業為宗旨,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組合,相互支持,共同發展,實現校企雙贏的發展模式。

二、合作原則

(一)互利原則.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礎,學校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學生提升實操能力和就業能力,企業在合作中提升企業文化和擇優吸收優秀技能人才。

(二)互動原則.互動是促進校企建立更緊密合作的前提,學校與企業可利用各自優勢資源互補不足,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培訓基地,在培訓與就業工作上建立互動平台。

三、合作模式

(一)共建頂崗實習基地.學生在校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後,由學校推薦到用人單位進行為期一年或半年的頂崗實習,或接受短期崗前培訓後再頂崗實習。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管理,合作教育培養,使學生成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合格技術人才。

(二)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利用學校設施設備、教育管理、師資和企業實訓場所、技術指導等優勢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

1、訂單培訓.學校應企業要求合理設置課程、制訂培訓計劃,開展訂單培訓,為企業培養專項技能人才,培訓畢業後即實現就業。

2、崗前培訓.應企業要求送教進企業,對上崗前的工人進行崗位技能培訓,解決企業招收熟練工難的問題。

3、在崗培訓.應企業要求送教進企業,對在崗職工進行新知識、新業務的培訓,提升勞動者技能。

(三)共建服務平台.由青XXXXX就業服務平台,定期發佈人力資源供求信息,舉辦專場招聘會,讓學校、學生、企業三方共享校企合作成果。

四、合作方法

(一)校企對接.校企雙方找準合作點,自行對接溝通,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書,按協議書要求開展校企合作。

(二)協調指導.校企之間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工作的協調溝通,學校派專人到企業進行學生日常管理,企業各部門根據工作要求對實習學生進行技術指導。

(三)費用計算.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由企業為學生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並按月支付給學校150元生/月的管理費用。

注:

學校貧困學子需要半工半讀或有意願利用休息時間工作的學子,企業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安置,如寒暑假安置工作,或者短期、零用工,企業按月或按日支付學生工資。2.學生頂崗實習,工資按月支付給學校,學校根據頂崗實習的時間和學費總數,每月扣除一定數額的工資抵頂學費,其餘部分有學校發給學生本人。

校企合作方案7

根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係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開展校企合作實施方案。開展校企合作,是專業快速發展,提高辦學綜合實力的重要舉措;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為進一步推動該項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層次發展,提高我院辦學水平和技術應用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順應江蘇兩個率先的經濟發展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技工教育發展的要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教育方針;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專業定位要求,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我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改變,擴展和密切行業、企業的聯繫,加強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找準專業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點,建立與企業之間長期穩定的組織聯繫制度,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目標。

  二、合作原則

1、服務企業原則

為企業服務是學院的指導思想,也是打開校企合作大門的前提和基礎,決定着合作成敗和成功率的高低。學院主動深入企業調研,瞭解企業人才需要狀況、用人標準、技術需求,積極為企業開展培訓,急企業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則

校企合作雙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礎。企業有權優先選拔留用學生,有權根據學生能力對學生就業進行部分淘汰。

3、統一管理原則

校企合作是雙項活動,校企雙方的利益與責任必須高度統一,必須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檢查考評。

4、校企互動原則

學院定期組織專業理論教師到企業現場培訓,請企業高級技師或能工巧匠來學校講座。通過校企互動,學校教師在企業學到了實踐知識和能力,企業技術人員增長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互補,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三、領導組織機構

成立以部門主任、書記為組長,副主任為副組長,以辦公室、教學祕書、學工祕書及各教研室主任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四、基本任務

根據學院的要求,每一專業方向要至少建立兩至三家有實質性合作、專業對口、相對穩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應是該行業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技術、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處於同行業領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務:

1、接受學生參觀、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

2、接受教師參觀、調研、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3、實現資源共享,互派專業人員講學、培訓;

4、共同參與人才的培養;

5、優先滿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6、其它方面的合作。

校企合作方案8

校企合作是中職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實現中職學校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進一步搞好我校的職業教育,實現我校辦學思想和培養目標,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機制的根本轉變,在進一步發揮好學校和企業(或行業)作用的同時,加大推進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發揮職業學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的作用,結合我校實際,借鑑其它院校的經驗,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我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學理念,依託企業行業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緊密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達到“雙贏”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開創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定向”培養模式

根據我校專業綜合實力,將繼續主動了解國內各大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積極主動地與企業單位溝通協商,使學生直接學習用人單位所急需的職業崗位知識和技能,達到供需共識,簽訂訂單培養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學校負責招生,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養目標的教學計劃和開課計劃並與企業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企業提供實習教學條件並投入一定資金,用於學校添置必需的教學設施、實習實訓場地建設、改善食宿等辦學條件和學生專項獎學金等方面;學生畢業並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後接收學生就業。

(二)頂崗實習模式

通過前兩年(1-4學期)在校學習,培養學生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基本素質;從第5學期開始,根據企業需求工種和用工條件決定培訓期限,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和實訓,在企業實踐教師指導下實現輪崗實操培訓,熟悉企業一線相應崗位的實際操作標準與要求,提升職業崗位技能,做到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為頂崗實習奠定堅實基礎,然後進行頂崗實習,擬定就業崗位,以“準員工”身份進行頂崗實際工作,學生接受企業的分配和管理企業付給學生相應崗位的勞動報酬。

(三)見習模式

根據各專業的實際情況,每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行業參觀和見習兩週以上,讓學生了解企業,瞭解生產流程和設備設施工作原理,學習企業文化,體驗企業生活。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愛崗敬業的精神。

(四)雙方職工培訓和研發模式

利用學校教師資源、職業技能鑑定培訓點、繼續教育等資源,主動承接企業的職工培訓工作及繼續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的研發項目和技術服務工作建立良好的雙方支援體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獲取企業對學校設備設施及實習耗材的支持和幫助。

(五)生產經營模式

利用學校的場地和其他資源優勢,主動與企業合作進行相關的項目投資經營。學校以場地或其他現有資源作為股份參與投資,利用企業生產經營的優勢,解決學校的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式,以生產項目帶師生實訓,彌補學校辦學經費的不足。

(六)校企合作開發課程

課程開發應考慮到實現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的教學計劃、實訓標準。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課程實施過程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為主。

開發的課程應具備的特點:一是,課程結構模塊化,以實際工作崗位需求分析為基礎,其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來自於實際工作任務模塊,從而建立以工作體系為基礎的課程內容體系;二是,課程內容綜合化,主要體現在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綜合,職業技能與職業態度、情感的綜合;三是,課程實施一體化,主要體現在實施主體、教學過程、教學場所等三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融“教、學、做”為一體,構建以合作為主題的新型師生、師徒、生生關係,實現教具與工具、耗材與原料相結合,做到教室、實訓室或生產車間的三者結合等;四是,課程評價開放化,除了進行校內評價之外,還引入企業及社會的評價。

(七)校企合作開發教材

教材開發應基於課程開發的基礎上實施。教材開發應聘請行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針對專業課程特點,結合學生在相關企業一線的實習實訓環境,編寫針對性強的教材。教材可以先從講義入手,然後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逐步修正,過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根據專業、課程特點,聘請企業行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商討、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計劃方案和教學內容,提供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課程教學計劃和實訓計劃,協助學校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九)實施“雙百工程”

實施“雙百工程”(即:百名企業家進校園、百名教師進企業),增加教師企業一線工作經歷,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選派骨幹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頂崗鍛鍊並管理學生,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後的發展趨勢,有助於學校主動調整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制度,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與企業密切接軌。同時學校每年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為學生講課、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讓學生感受校園的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企業意識,儘早為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三、校企合作具體要求

(一)新設置專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設置新專業時,充分調查和預測發展的先進性,在初步確定專業後,應邀請相關部門、用人單位的專家和實際者進行論證,以增強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和現實應用性。

(二)各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調整等教學工作應徵求企業或行業的意見,使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同社會實踐緊密聯繫,使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內,在四個重點系進行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各系、部全面鋪開此項工作。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建設工作。

(四)近三年內,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校本教材建設工作,實訓教材儘量採用校企合作編寫的教材。

(五)完善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一線輪訓制度,各系、部每學年要選派10%的教師到企業一線參加2個月以上的實踐鍛鍊,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同時每個專業至少聘請或調進3個以上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

  四、保證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組織機構。成立由學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全面指導協調校企合作各項工作。各系、部由一名領導具體分管校企合作工作,並配備一名專(兼)職校企合作聯絡員,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

(二)合作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職責,規範雙方的行為。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為企業提供培訓、技術等。

校企合作方案9

湖南九典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位於湖南瀏陽生物醫藥園區,是在認真貫徹落實我省“科教興湘”和“中部崛起”戰略背景下,依託長沙醫學院藥學、藥物製劑、生物技術、市場營銷等學科優勢資源和湖南九典制藥有限公司雄厚科研、生產實力,於xx年簽約建立本科生實踐教學人才培養基地,xx年6月經教育廳批准正式立項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湘教通xx(272)】。在前期幾年的合作與建設過程中,學校與公司領導多次互訪,就運行機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公司培訓中心與教學院系、專業教研室也多次在培養方案、實習大綱、實習計劃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基地在軟硬件建設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示範基地將繼續通過後期的規劃和建設,為培養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藥學類專業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工程的意見”》(教高[xx]6號)和《教育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xx]1號)等文件為指導思想,以深化校企合作為主攻點,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相互交流探討,利用人才培養基地的各種有利條件和政策,打破原有的管理框架和模式,率先探索、嘗試一些改革措施,推動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使基地真正成為學校具有品牌效應和示範、輻射作用的高級創新性人才培養基地,帶動相關學科的教學改革,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提高和發展。

二、建設目標

遵循“立足湖南、貢獻地方,聯合培養、優勢互補,形式多樣、注重實效,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建設原則,以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為切入點,堅持以培養藥學行業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健全的制度體系和精簡的組織結構為基礎,以實踐教學改革為動力,以師資隊伍建設、生產性實習實訓教學體系建設、實訓中心建設、網絡建設為支撐,通過理論聯繫實踐,強化大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建設功能齊全、設施完備、運行靈活、資源共享,且相對穩定的集教學、培訓、生產、技術服務於一體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三、建設內容

長沙醫學院抓住學院的專業辦學特點優勢乃至長沙市經濟快速發展、省級示範性院校項目建設兩大機遇,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過體制和制度創新,搭建制度框架下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以此為基礎,建立教學質量標準和柔性化管理體系,適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建立在共建、共享、共贏基礎上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改革創新,建設以應用型能力為基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校企共同打造品牌優勢較強的重點專業及相關專業羣。建設一支校企互通、專兼結合的結構“雙師”教學團隊;構建具有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集生產實訓、虛擬仿真為一體的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

(一)建立“學校-院系-基地”三級管理體制

學校管理:健全校企合作組織機構,成立由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教務處、學生處、科研處、基建後勤處等)組成的“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全面指導協調我校校企合作各項工作。學校出台相關政策和制度規範校企合作工作,明確各部門職責,指導示範基地的總體規劃、實施方案、管理辦法與規章制度的制定及實施監督。

院系管理:校企合作項目由長沙醫學院藥學院負責管理,成立“校企合作項目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由藥學院指定一名負責人負責組織、協調全面工作。配備1~2名專(兼)職校企合作聯絡員,分管校企合作工作,並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主要負責基地的具體建設規劃及落實,抓隊伍建設,抓任務分解以及目標管理。下設教學管理人員1名、學生工作管理1名。主要負責校內外實踐教學活動的管理、執行及學生的安全教育和思想工作教育。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標和獎懲措施。

基地管理:基地成立學生工作管理小組,由企業承擔相關教學管理職責,學校選派教師協助進行管理,為基地建設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和環境。

(二)規劃、落實、執行“雙師型”教師建設

以優秀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為重點,以專業帶頭人和專業骨幹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通過校企深度融合的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專業教學團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完善,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優化、專兼結合、高素質的結構型“雙師”教學團隊。

1、根據重點專業及所帶動專業羣建設的`需要,引進專業帶頭人1~2人,培養專業帶頭人1~2人;引進骨幹教師1~3人,培養骨幹教師10餘人;選派5~10名左右專業課青年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或授課,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2、加強師資隊伍的校企合作,互通有無。校企雙方創造條件,一方面學校為企業員工提供系統學習的機會,通過組織培訓等工作,提高主要崗位人員的理論與業務水平。同時,合理安排具有豐富生產經驗的教師參與企業的擴建與改建及相關技改工作。另一方面學校聘請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保證實踐技能課程有一定比例由來自企業的技術人員、能工巧匠講授和指導。

3、聘請國內的知名專家、學者、校長等專業人士來院講學,引導教師學習理解研究新的教育理論,明確努力方向,自覺實踐,不斷提升內在素質;選派學校專家、學者、骨幹教師進行校企、校際間的交流合作。

4、繼續加強校企科研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長沙醫學院高學歷專業技術人才和重點實驗室科研平台,以及湖南九典制藥有限公司在藥物製劑研發的管理和生產經驗,不僅能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而且能達到培養師資人才隊伍,提升整體技術研發實力的目的。合作採取“校企合作聯合申報科研課題”,“企業委託學校研究開發”,學校科研成果進行“技術轉讓”或“聯合開發”等多種形式。本年度,將繼續推進正在合作開展的4項科研項目:“氯波必利生物黏附性緩釋片的應用基礎研究”、“膠體果膠鉍幹混懸劑”、“克黴唑陰道片”、“吡喹酮長循環納米脂質體及其抗血吸蟲的應用基礎研究”。同時,擴展雙方在其他科研項目上的合作,實現互惠互利,優勢互補。

(三)建設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新模式

由學校和企業共同研究培養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共同研究開發培養人才的教材,共同選定培養人才的師資,共同實施培養人才的計劃,逐步實現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零距離、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零距離,提高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構建新的藥學、藥物製劑、生物技術、市場營銷等專業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框架。依據專業定位,校企雙方在明確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基礎上,合作開發出針對性強、適用性強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彰顯我校專業建設的特色。

2、初步構建實踐教學研究和實踐教學改革平台框架。學校與企業共同開展市場調研,進行崗位技能需求、專業建設、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教學模式等研究,努力實現培養目標與工作崗位無縫對接。

3、探索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平台建設。通過開展企業現場教學、專題講座、實訓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企業氛圍,提升學生團隊意識、合作意識、質量意識、科研意識、職業道德,為適應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能力基礎。在此基礎上,總結成功經驗,逐步推進建設具有生產性質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平台。

4、加強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強化基本技能訓練,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逐步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該實踐體系的構成由實驗教學(公共基礎課實驗、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實驗)、見習、實習、課外實踐(社會實踐/調查、學生創新性實驗和研究性學習項目)等組成。前期、中期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操作方法和技能,後期結合校企合作基地進行見習和實習、畢業論文和科學研究等,重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校企合作創新性實驗和研究性學習項目,讓學生提前接觸科研,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通過實習使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直接掌握服務於社會的知識,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崗位技能。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根據企業生產進度和要求,適當安排學生進行定崗實習。

(四)加大軟硬件建設力度,打造基地特色

加大軟硬件設施投入,建設具備先進教學條件設施的藥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訓平台。

1、組建一個集先進性、綜合性、生產性、虛擬仿真於一體的多功能實訓中心。其中,重新籌建校內2個實訓室,改造升級示範基地5個實訓室,使藥物製劑、藥學等實訓中心達到省內同類院校先進水平。購買一套虛擬仿真教學系統,搭建適合於學生自主學習、自由創新的實踐教學育人環境平台。為提高學生基本技能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積極實踐的學習氛圍創造條件。

2、建立網絡實踐教學資源庫。擬建立體現本基地特色的、開放式、多元性的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擬分為教師模塊和學生模塊。教師模塊提供教師在備課和製作課件時所需要的多種資源,如教學中用到的各類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素材,教學所需軟件、教案、教學案例等。學生模塊提供關於學生在課後自學和複習以及進行知識擴展方面的學習資源,包括題庫、電子教材、多媒體課件、教學錄像、教學單元知識以及與學科有關的網絡課程。本年度規劃建設好3門以上網絡課程。

(五)加強制度建設和評價體系建設

在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必然要求在教學制度、教學運行機制和教學管理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更,優化創新人才成長環境,使其能適應培養學生具有較強藥學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要求。各項制度包括《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實訓教師管理制度》、《實訓學生管理制度》、《科研項目管理制度》、《實訓教學管理制度》、《實訓室管理制度》、《實訓基地考核制度》、《安全制度》等。

四、基地運行與管理模式

1、基地硬件建設由公司根據自身生產與培訓需要,投入建設並管理。

2、基地制度建設共性部分由雙方共同制定,廠區實訓相關安全等管理制度由公司制定,學生日常管理由校方制定。

3、培養方案、實習大綱、計劃等由學校教學院系或專業教研室負責,企業組織相關人員參與制定。

4、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採用互補的模式,企業實習指導教師由學校委派教師到企業通過理論授課、專題講座等方式,傳授相關理論基礎知識;學校指導教師則通過到企業進崗鍛鍊的模式,以提高工程實踐能力。

5、資金運作與管理方面,遵循企業硬件企業負責,校內硬件校內負責,軟件建設與學生實習運行費用學校主體負責的原則。

五、預期效果

1、建成一支以教學理念先進,結構合理、專兼結合、高素質的“雙師”教學團隊。

2、構建新的藥學、藥物製劑、生物技術、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初步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具有豐富實踐經驗,與工作崗位相銜接的高素質藥學類專業人才。

3、構建一個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平台,學生職業素質培養平台,組建一個集先進性、綜合性、生產性、虛擬仿真於一體的多功能實訓中心。

4、建立體現本基地特色的、開放式、多元性的網絡實踐教學資源庫。

5、建立產學研合作科研平台。校企雙方將在產品研究開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對外開發和交流、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合作,並達到一定的目標。

6、通過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建立一套基地實踐教學管理與考核體系和有效的運行管理模式。

7、建設具備先進的教學條件設施,在深化實習實訓教學改革、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等方面可以起到示範輻射作用的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

具體目標為:

1、構建示範基地的管理制度和組織機構。實現管理的科學化,形成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管理辦法和運行機制,切實提高管理效果和教學質量。

1、人才培養方面與企業廣泛交流合作,構建具有現代化教育思想,被培養者知識、能力、素質綜合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2、建立一支教學理念先進、結構合理、專兼結合、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3、構建先進的實踐教學條件和設施,初步形成科學、先進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符合我省“四化兩型”建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藥學專門人才。

校企合作方案10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深化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重要資料。為進一步加強校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工作,規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促進其順利運行,特制定本辦法。

一、組織管理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旨在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能夠有多種形式,要進取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開展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一)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領導小組。由各校與合作單位相關人員共同參與成立領導小組,學校領導及合作單位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各部分管教學和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及合作單位相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全面領導、組織、實施各專業合作培養的各項工作,督促、檢查各部和企事業單位產學合作教育工作的實施完成情景,協調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二)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是實行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體制的重要資料。各部要聘請企業、行業的專家、學者任校外專業指導委員,不斷擴大校外專業指導委員的隊伍。專業指導委員會主要要由行業主流企業的高級技術及管理人員和專業領域的專家組成,來自企業的人員應有較大部分。

(三)加強為企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產學結合既是一種教學形式,也是一種教育思想。產學結合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它主要反映了職業教育要以市場為導向,主動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的教育理念。所以,為企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應從以下兩方面開展:

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本框架的設計

(一)總體設計原則。校企合作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模式,體現以技術應用為主體的教學特色,構成教學、生產相結合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為體制基礎,以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平台,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關鍵。本着有利於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於提高專業建設質量和有利於提高教學管理效率,體現一個公共技術平台(即公共學習領域、公共選修學習領域和素質拓展領域)與多個專業方向(即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和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本着能反映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反映專業特色建設要求和反映職業資格證書要求,體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模塊化課程;本着課程教學、實驗教學合一,產學結合落實校內實訓和校企合作落實校外頂崗實習,構建相對獨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本着必修選修課相結合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方案制訂的規範化和標準化以有利於教學管理,構建基於彈性學制的學分制模式下的培養計劃。

(二)課程體系結構及課程設置的原則和依據。基於專業羣規劃與設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結構應有五部分組成:

1、公共學習領域課程。這一學習領域課程應使學生儘可能在人文素質、職業素質、思想道德、數理基礎、外語交流及學習能力等方面打好必須的基礎。

2、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該學習領域課程應能為各專業方向學生構築一個基礎理論較為寬廣、核心技能要求明確,能為學生今後的職業發展與遷移供給良好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綜合性核心課程及核心技能實訓模塊。

3、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該學習領域課程直接反映高職高專教育的職業特徵,具有明確職業價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業導向為目標的教育教學資料。它是具有”準訂單”性質、靈活開放的課程和實訓實習模塊。

4、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這是為拓展學生的謀生範圍供給其就業(第一次)所需的崗位技能與基本專業知識,能夠靈活適應市場(企業)的需求,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設置應緊密貼合市場與企業需求,依託專業指導委員會,根據對應崗位(羣)應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構建方向課程模塊。

(三)注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為了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要求學生不但具備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並且具備交流、創新、創業和組織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還要重視學生共性提高與個性發展,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

(四)配套的改革措施

1、制訂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符的'課程教學標準。課程教學標準是規範一門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它是聯繫人才培養方案與課堂教學的中間橋樑,課程教學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有着直接的指導作用。

2、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變傳統的”學科本位”課程觀,採用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能力本位”課程觀。

3、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與課程體系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體系,突出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結合,在教學設計中將課堂與實習地點相統一,採用”教、學、做合一”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以7 學生為教學主體,真正轉變以課堂、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模式。

校企合作方案1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我院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學理念,依託企業行業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緊密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達到“雙贏”的目的,提升我院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努力開創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訂單培養模式根據我院專業綜合實力,將繼續主動了解本地區和區域

內各大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積極主動地與企事業單位溝通協商,使學生直接學習用人單位所急需的職業崗位(羣)知識和技能,達到供需共識,簽訂半年至三年的訂單培養協議書;明確雙方職責,學校負責招生,根據企業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養目標的教學計劃和開課計劃並與企業共同組織實施教學,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企業提供實習教學條件並投入一定資金,用於學校添置必需的教學設施、實習實訓場地建設、改善食宿等辦學條件和學生專項獎學金等方面;

學生畢業並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後接收學生就業。

(二)頂崗實習模式通過前兩年(1-4學期)在校學習,培養學生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及職業基本素質;第5學期,根據企業需求工種和用工條件,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和實訓,在企業實踐教師指導下實現輪崗實操培訓,熟悉企業一線相應崗位的實際操作標準與要求,提升職業崗位技能,做到與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為頂崗實習奠定堅實基礎;第6學期進行頂崗實習,擬定就業崗位,以“準員工”身份進行頂崗實際工作,熟悉企業環境,感受企業文化薰陶,完成畢業設計,為將來的就業鋪設道路。在這過程中需要處理好職業技能訓練與鑑定和學生管理問題。

(三)見習模式每學期安排學生到企業行業參觀和見習兩週以上,讓學生了解企業,瞭解生產流程和設備設施工作原理,學習企業文化,體驗企業生活。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愛崗位敬業的精神。

(四)職工培訓和研發模式利用學校教師資源、職業技能鑑定培訓點、培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資源,主動承接企業的職工培訓工作及繼續教育工作,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的研發項目和技術服務工作建立良好的雙方支援體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獲取企業對學校設備設施及實習耗材的支持和幫助。

(五)生產經營模式利用學校的場地和其他資源優勢,主動與企作文業合作進行相關的項目投資經營。學校以場地或其他現有資源作為股份參與投資,利用企業生產經營的優勢,解決學校的人才培養的途徑和方式,以生產項目帶師生實訓,彌補學校辦學經費的不足。如實訓中心、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即可引進企業合作,達到雙贏。

(六)校企合作開發課程課程開發應考慮到實現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校企共同制訂課程的教學計劃、實訓標準。學生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理論課由學校負責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在企業完成,課程實施過程以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為主。

開發的課程應具備的.特點:一是,課程結構模塊化,以實際工作崗位(羣)需求分析為基礎,其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均來自於實際工作任務模塊,從而建立了以工作體系為基礎的課程內容體系;二是,課程內容綜合化,主要體現在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綜合,職業技能與職業態度、情感的綜合;三是,課程實施一體化,主要體現在實施主體、教學過程、教學場所等三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融“教、學、做”為一體,構建以合作為主題的新型師生、師徒、生生關係,實現教具與工具、耗材與原料相結合,做到教室、實訓室或生產車間的三者結合等;四是,課程評價開放化,除了進行校內評價之外,還引入企業及社會的評價。

(七)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教材開發應基於課程開發的基礎上實施。教材開發應聘請行業專家與學校專業教師針對專業課程特點,結合學生在相關企業一線的實習實訓環境,編寫針對性強的教材。教材可以先從講義入手,然後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逐步修正,過渡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根據專業、課程特點,聘請企業行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同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商討、明確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確定專業教學計劃方案和教學內容,提供市場人才需求信息,參與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調整,根據企業、行業的用工要求及時調整課程教學計劃和實訓計劃,協助學校確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九)實施“雙百工程”大力實施“雙百工程”(即:百名企業家進校園、百名教師進企業),增加教師企業一線工作經歷,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選派骨幹教師深入到企業一線頂崗鍛鍊並管理學生,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後的發展趨勢,有助於學校主動調整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制度,使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與企業密切接軌。同時學校每年聘請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家來校為學生講課、作專題報告,讓學生了解企業的需要,讓學生感受校園的企業文化,培養學生的企業意識,儘早為就業做好心理和技能準備。

  三、校企合作具體要求

(一)新設置專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適應地區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設置新專業時,充分調查和預測發展的先進性,在初步確定專業後,應邀請相關部門、用人單位的專家和實際者進行論證,以增強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和現

實應用性。

(二)各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調整等教學工作應徵求企業或行業的意見,使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同社會實踐緊密聯繫,使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能夠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近三年內,在工商管理系和工程技術系進行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各院、系、部中全面鋪開此項工作。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課程建設工作。

(四)近三年內,每個專業必須實施1-2門校企合作開發校本教材建設工作,實訓教材儘量採用校企合作編寫的教材。

(五)完善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一線輪訓制度,各院、系、部每學年要選派10%的教師到企業一線參加3個月以上的實踐鍛鍊,嚴格執行“關於專業課教師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的若干規定”,重點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同時每個專業至少聘請或調進3個以上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充實教師隊伍。

  四、保證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組織機構。成立由學校領導及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校企合作協調指導委員會”,全面指導協調校企合作各項工作。各院、系、部由一名領導具體分管校企合作工作,並配備一名專(兼)職校企合作聯絡員,負責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

(二)合作雙方簽訂協議,明確職責,規範雙方的行為。學校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保證企業用人的優選權,為企業提供培訓、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企業保證在設備、場地等條件上的支持及人員的支持,保證學生實訓任務的安排。

(三)學院和各院、系、部制定的年度工作計劃中,必須把校企合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年度工作總結要體現校企合作工作。校企合作將作為每年考核各院、系、部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根據各院、系、部校企合作開展的情況和效果,每年評選2-3個系部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單位,從全院評選5-10名教師為校企合作工作優秀工作者,重點評選校企合作完成的研發項目,學校將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工作不突出的單位不得參加全院的

先進單位的評選。專業課教師校企合作開展的情況和效果,將同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評選優秀教師等掛鈎。

校企合作方案12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是我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深化產學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載體,是提高人才培養工作水平重要內容。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校企合作、產學結合工作,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精神。規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促進其順利運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管理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旨在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樣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可以有多種形式,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開展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實行校、教務二級管理,學校負責審核、檢查和重大問題的處理,教務處負責具體的實施和管理工作。

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領導小組。

根據專業教學的需求,尋求能實施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的合作單位。由教務與合作單位相關人員共同參與成立領導小組,教務處主任及合作單位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各學工處分管教學和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及合作單位相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全面領導、組織、實施各專業合作培養的各項工作,督促、檢查教務處和企事業單位產學合作教育工作的實施完成情況,協調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2、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

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是我校實行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體制的重要內容。教務處要繼續聘請企業、行業的專家、學者任校外專業指導委員,不斷擴大校外專業指導委員的隊伍。專業指導委員會主要要由行業主流企業的高級技術及管理人員和專業領域的專家組成,來自企業的人員應有較大部分。

教務處主任為第一責任人,精心組織、充分發揮專業指導委員在專業建設各個環節中的作用。特別是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格、教學建設和改革等方面的顧問、諮詢、信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要邀請專業指導委員參與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的論證工作。此外還要發揮專業指導委員在合作培訓、共建校內實訓基地、引進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模式、學生畢業實習和就業等方面的作用,共同完成有具體內容的互惠雙贏的合作項目,實現企業與學校的互利互助。

3、加強為企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

產學結合既是一種教學形式,也是一種教育思想。產學結合作為一種教育思想,它主要反映了職業教育要以市場為導向,主動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的教育理念。因此,為企業對口培養人才的工作,應從以下兩方面開展:

(1)在專業設置和確定人才培養規格時,要廣泛開展社會調研,瞭解企業、行業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對人才培養規格的意見,進行專業論證時要廣泛邀請校外專業指導委員參加。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提出開設新專業、改造老專業的意見,同時要根據企業用人崗位的職業要求,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主動為企業培養人才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要積極與企業聯繫,開拓畢業實習基地和學生就業接收單位,主動向企業輸送對口的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和穩定率。

(2)主動與企業、政府等部門聯繫,開展技能鑑定、在崗培訓等以非學歷教育為主的培訓業務,充分利用學校的師資、教學條件等為企業培訓在職人員,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技能和管理能力。

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本框架的設計

1.總體設計原則: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模式,體現以技術應用為主體的教學特色,形成教學、生產相結合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以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為體制基礎,以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平台,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關鍵。本着有利於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有利於提高專業建設質量和有利於提高教學管理效率,體現一個公共技術平台(即公共學習領域、素質拓展領域)與多個專業方向(即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和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本着能反映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反映專業特色建設要求和反映職業資格證書要求,體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模塊化課程;本着課程教學、實驗教學合一,產學結合落實校內實訓和校企合作落實校外頂崗實習,構建相對獨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本着必修選修課相結合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發展,方案制訂的規範化和標準化以有利於教學管理,構建基於彈性學制的學分制模式下的培養計劃。

2.課程體系結構及課程設置的原則和依據。基於專業規劃與設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結構應有四部分組成:

(1)公共學習領域課程。這一學習領域課程應使學生儘可能在人文素質、職業素質、思想道德、數理基礎、外語交流及學習能力等方面打好一定的基礎。

(2)專業一般學習領域課程。該學習領域課程應能為各專業方向學生構築一個基礎理論較為寬廣、核心技能要求明確,能為學生今後的職業發展與遷移提供良好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綜合性核心課程及核心技能實訓模塊。

(3)專業綜合學習領域課程。該學習領域課程直接反映職業教育的職業特徵,具有明確職業價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業導向為目標的教育教學內容。它是具有“準訂單”性質、靈活開放的課程和實訓實習模塊。

(4)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這是為拓展學生的.謀生範圍提供其就業(第一次)所需的崗位技能與基本專業知識,能夠靈活適應市場(企業)的需求,專業拓展學習領域課程設置應緊密貼合市場與企業需求,依託就業指導中心,根據對應崗位(羣)應具備的綜合職業能力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要素和要求,構建方向課程模塊。

3.注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為了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要求學生不但具備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而且具備交流、創新、創業和組織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還要重視學生共性提高與個性發展,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過去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共性的東西,個性常常被忽略。實際上,個性是最重要的,其核心東西是思想的獨立性,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不盲從權威。所以,從根本上説,創新首先要有自由的思想作為前提和基本條件,培養個性首先要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和自由的思考能力,給學生較大選擇空間,因材施教。

4、配套的改革措施

(1)制訂與人才培養目標相符的課程教學標準。課程教學標準是規範一門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它是聯繫人才培養方案與課堂教學的中間橋樑,課程教學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有着直接的指導作用。因此,按照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與之相符的課程教學標準是落實課程改革思想、教育觀念的關鍵環節。編制課程教學標準時,應將企業真實任務對職業能力的要求納入其中,把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專業課程中。對教學目標的敍寫應以職業能力來描述,而不是掌握知識程度的描述;教學內容的選取範圍、教學組織的順序應基於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的分析;教學內容陳述的方式應以工作任務或工作項目的形式來敍寫,儘可能地採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中去理解每一個工作任務。

(2)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變傳統的“學科本位”課程觀,採用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能力本位”課程觀。課程體系的構建應根據本專業目標崗位的實際需要,綜合各崗位的工作任務、內容、職責等要求,由企業專家組主導起草《崗位職業標準》;在分析職業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的基礎上,將學科體系的課程內容進行解構,按工作過程中的行動體系選擇、序化課程內容,通過理出的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並歸納出行動領域;由行動領域並基於真實工作過程構建課程體系(學習領域)。

(3)課程設置體現“三通一滲透”的原則,即公共學習領域課程打通,各專業素質拓展領域課程按專業大類打通,第5學期各專業一律進行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領域的課程(公共關係、美育與音樂美術鑑賞、應用文寫作)要向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滲透。

(4)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與課程體系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體系,突出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結合,在教學設計中將課堂與實習地點相統一,採用“教、學、做合一”的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真正轉變以課堂、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模式。

三、其他

由學校教務處組織相關人員,不定期地對校企合作企業的組織管理、教學實施情況進行檢查,給出指導意見。通過學生評價的形式,對企業和兼職教師進行綜合考評。根據學校綜合考核的情況,對於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或教師要及時整改,確實無法達到學校要求的經雙方協商後予以解除。

校企合作方案13

一、學校簡介

xx師學院坐落在xx壯族自治區xx市,建立於1945年取名xx省立xx師學校,1952年改名xx師,是桂東南地區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學科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x大學科門類,有x個普通本科專業,25個高職〔專科〕專業。學校面向全國x個省〔市、自治區〕及東南亞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含留學生〕x人,成高生近x人。20xx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良好成績。20xx年,成為xx20xx-2018年新增碩士學位授予點的立項建立單位。

院系概況

學校設有法商學院、政史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 .

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體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門類。現有自治區重點建立實驗室1個,自治區重點建立研究基地1個,自治區重點建立專業2個,自治區精品課程1門。

二、學院簡介

化學與材料學院擁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教學經歷豐富的師資隊伍,設化學、材料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四個專業,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四個教研室,學生共計x人。

學院共有就業創業開展中心、科創中心、宿舍管理委員會、禮貌禮儀團、文工團、醫療效勞團、青協、學生會等x個學生團體委員會,

在整個學校各項工作中一向名列前茅,成績斐然。且我院歷來學生活動豐富,如:迎新杯、歡迎杯球類比賽、女生節、迎新晚會、畢業生晚會、社團才藝展等等,而且是全校17個二級學院中唯一成功獨立舉辦田徑運動會的一個學院。在宣傳工作面我院院網的.校外點擊率歷來位居第一,校上稿量今年全校排行第三。另外,我院曾與校外局部單位全體學生會成員在歷經的各項活動中不斷總結經歷,具備較強的組織宣傳潛力,更為重要的是懂得團結一致,對贊助、合作的商家予以大力支持作為回報。

校企合作方案14

為進一步推動該項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層次發展,提高校辦學水平和技術應用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順應廣東經濟發展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技工教育發展的要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技能型專門人才的教育方針;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與創新精神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專業定位要求,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改變,擴展和密切行業、企業的聯繫,加強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找準專業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點,建立與企業之間長期穩定的組織聯繫制度,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目標。

二、合作原則

1、服務企業原則

為企業服務是學校的指導思想,也是打開校企合作大門的前提和基礎,決定着合作成敗和成功率的高低。學校主動深入企業調研,瞭解企業人才需要狀況、用人標準、技術需求,進取為企業開展培訓,急企業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則

校企合作雙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礎。企業有權優先選拔留用學生,有權根據學生能力對學生就業進行部分淘汰。

3、統一管理原則

校企合作是雙項活動,校企雙方的利益與職責必須高度統一,必須統一領導、22 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檢查考評。

4、校企互動原則

學校定期組織專業理論教師到企業現場培訓,請企業高級技師或能工巧匠來學校講座。經過校企互動,學校教師在企業學到了實踐知識和能力,企業技術人員增長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互補,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三、領導組織機構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以各科室正、副科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1、研究、確立校企合作的指導思想、方式及步驟;

2、領導、組織校企合作的實施工作;

3、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關制度、機制,加大宣傳力度;

4、及時總結經驗,加以改善,保證持續提高。

四、基本任務

根據學校的要求,每一專業方向要至少建立兩至三家有實質性合作、專業對口、相對穩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應是該行業有必須規模和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技術、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處於同行業領先的地位。

校外合作基地的基本任務:

1、理解學生參觀、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

2、理解教師參觀、調研、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3、實現資源共享,互派專業人員講學、培訓;

4、共同參與人才的培養;

5、優先滿足合作基地的用人需求;

6、其它方面的合作。

五、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於經過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模式能夠靈活多樣,檢驗的標準是是否促進了雙方共同發展,是否雙方滿意。以下是幾種合作模式。

1、”訂單”合作模式

招生前與企業簽訂聯合辦學協議,錄取時與學生、家長簽訂委培用工協議,錄用時與學生綜合測評成績掛鈎,實現了招生與招工同步,實習與就業聯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