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來源:文萃谷 2.02W

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根據我個人的學習及在教學工作中所得,我認為國小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四點。

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必須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始終。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顯得更為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揮個小故事,做個小遊戲,來個小表演,這些都不亞於播灑興奮劑,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

二、要引導啟發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文,去學知。

由於學生知識少而有限。能夠真正理解一篇課文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理解課文的內涵尤為困難。如此這樣,就需要教者巧妙設計問題,逐步由淺入深對課文進行探究。

三、要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

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後,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讚揚與肯定。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於發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言的聲音、説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如有一次在討論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時,平時一個從不敢發言的同學舉起了手,他們回答引起了鬨堂大笑,但這個同學還是堅持把話説完,就從這一點上表揚了他,使他樹立了信心,逐漸由取舉於發言道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問題的效果越來越好。對於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於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他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

四、要善於開拓學生的思路。

心理學家通過實踐證明,人們的思維有一種套用習慣的定式傾向,這種傾向愈強,思考問題的方式就越單調,思路就越狹隘、呆板、就不能進行靈活的創造性的思考。在教學中當學生一時思路阻塞,跳不出定式的影響,老師就要看準時機,巧妙地加以引導,挑起爭論,激起波瀾,讓他們從迷茫困惑中一下子豁然開朗,越思越勤、越思越精、樂趣無窮。

可見,在國小語文綜合性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輕鬆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篇2]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國小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國小生積累知識、思維訓練、全面發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語文教學中強調“以讀為本”但在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教師一味強調讀,甚至讓一些無目的的讀佔去了大量的時間,讀固然重要,然而,不加思考的讀,恰恰忽視創造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創造力呢?我認為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學習動機

以往的教學一般從學科知識開始,認為知識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這樣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平穩地由已知向未知、由舊知向新知過渡。這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這僅僅是教師單方面按教材和成人的思路設計的教學開端,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課以學生感興趣的語言問題入手,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值得注意的是,語文課的問題與杜威的興趣觀不同,不是以學生一時一事的個人興趣為基礎的,而是以語文知識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問題”作為活動的開始,因而不僅學生具有濃厚的探索興趣,而且使之與系統語文知識的掌握相聯繫,從而使由興趣而來的學習動機變成為穩定的、持久的探索動機。

二、擴展延伸,培養思維的`敏鋭力

思維的敏鋭力,指敏於覺察事物,具有發現缺漏、需求,不尋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對問題的敏感度。教材是為學生學習提供的例子,教學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這樣才能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在教學《鳥的天堂》時,學習了7、8自然段後,我問同學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時,有同學問“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中的“有一個新的生命”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説“在顫動”按以往的要求只讓學生理解“榕樹的生命力強”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平時的積累,説説你的理解。結果,學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極了:有的説是風吹、有的説是鳥動、有的説是太陽的照射,有的説是樹葉綠得可愛,讓作者看花了眼,產生了錯覺,有的説是因為榕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三、選點激辯,培養思維的變通力

思維的變通力,是指不同分類或不同方式的思維,從某思想轉換到另一思想的能力,或是以一種不同的新方法去看一個問題。是指要能適應各種狀況,同時意味着不要以僵化的方式去看問題。其實語文學習中的許多問題是不能用一種思維方式來解決或是有一種答案的。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謎》時,課文的最後一段,作者説“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類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謎。”我讓學生先説説自己的理解。有同學認為“地球之外存在生命”,有同學認為“地球之外不存在生命”,就這一問題,我讓學生舉手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後,把同一觀點的同學編到一組,讓學生根據課文和課前瞭解的資料為依據,充分論證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這樣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學的興趣和探索未來的好奇心。

四、同中求異,培養思維的獨創力

思維的獨創力,主要指反應的獨特性,即想出別人所想不出來的觀念。也可以説想的問題獨特新穎。《狐假虎威》一課,傳統的做法是讓學生得出“狐狸很狡猾,仰仗別人的勢力嚇唬人,進行欺騙,我們不要像狐狸那樣,要做一個誠實的人”的結論(喻意)也就行了。這個喻意大家也是認同的。而現在新的理論應同中求異,激發同學談出新的看法。老師説:“你們看過狐狸的卡-通片嗎,想想那裏對狐狸怎麼看的?”學生立刻活躍起來,紛紛説:“那裏説狐狸很聰明。”“這篇寓宮把狐狸説成很狡猾我覺得不公平,其實狐狸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這麼個巧妙的辦法,既沒傷害別人又保護了自己,不是很聰明嗎?它這個機靈勁還真值得我們學習呢?”……同樣的一篇課文、同樣的一個事物,能夠談出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結論,無疑培養了思維的獨創力。

五、串聯焊接,培養思維的精進力

精進力,是一種補充概念,在原來的構想或基本觀念上再加上新觀念,增加有趣的細節和組成相關概念羣的能力。這實際上是一種“精益求精”、“錦上添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能力。為了培養學生思維的精進力,平時我們除了經常訓練他們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外,還適當增加一些串聯詞語成句或連句成段以及找聯繫組句、組段等練習。比如,“我、天空,飛機、大海”,這四個詞表面上看不出有什麼聯繫,引導學生思考把這四個詞串聯起來,使其能夠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即,“我看見有一架飛機在天空中飛行,飛機下面是碧波盪漾的大海。”這種串聯焊接訓練看似平常,實際上對精養學生思維的精進力是一分有力的。

總之,上述幾種能力均屬發散思維的幾種基本能力,有了這幾種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才能形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