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來源:文萃谷 1.2W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有句話説的好:“數學是鍛鍊思維的體操”。這句話巧妙地道出了數學學科的特點。它説明數學本身具有發展學生智力的功能。國小生雖然年齡小,但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且聯想豐富。因此,教師要根據國小生的思維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讓學生在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並積極加以運用,使知識得以內化,使思維得到發展。

課堂是師生們共有的大舞台,學生是舞台上的主角,要使學生們在這個舞台上大有作為,教師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創設情境,激發思維。

俗話説: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的一開始就要吸引住學生,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就能充分發揮學生參與學習的主觀能動作用,讓他們進行創造性地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例如,在“圓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教學中,我首先出示了這樣一幅圖畫:問:這幅畫由哪些圖形組成?你們想畫這幅畫嗎?然後,引入課題:要畫這幅畫,我們要先學會畫圓。這樣,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

2、多種方法,促進思維。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貫穿整個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有了良好的開端,那麼,開拓學生的思維路徑,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要隨着學習內容的不斷深入而相機進行。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或形式來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開掘學生的思維深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特性、新穎性。

例如,我在一年級教學認數“9”時,當學生初步瞭解“9”的概念後,我就要學生拿出9個小圓形,請他們分成兩部分,看看有幾種分法,把他們分出的結果全部板書在黑板上,最後歸納為四種分法:

9999

81726354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瞭解9,活躍他們的思維,就讓學生再擺,再議,除以上幾種分法外,看還可以分成哪幾部分,有哪幾種分法,學生的積極性更大了,得出如下分法:

999

4413331224

這樣,學生對9的分與合瞭解的更加透徹,拓寬了思路,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也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培養。

又如,在三年級“年、月、日”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學導式教學法,以學生自學為主並給予恰當指導,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在指導學生閲讀課本後,讓學生嘗試説出這堂課要學習哪些知識。學生通過自學,能自己尋找答案,得出這節課要學的內容:1、認識年、月、日。2、認識大月、小月。3、認識平年、閏年。4、認識季度。同時,針對自學這些內容時發現的問題,又可採用夥伴論法來加以解決。有個學生提出“如何準確確定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這個問題後,我就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對所討論的內容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取長補短,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四年一閏”的道理。小組合作探究創設了一種平等和諧,富有人情味的學習氛圍。學生在互相啟發、互相幫助中克服思維障礙,開拓思路,促進思維了發展。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