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兒童良好品德的方法

來源:文萃谷 2.92W

作為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德育,它將在國小時期起到重要作用,是國小道德品質開始形成的關鍵期,良好的早期品德教育對提高兒童素質教育有着深遠的影響。因此,這一時期對兒童實施德育將是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當前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智商的發展。往往忽視了孩子道德品質的教育,使孩子不能得到全面發展。那麼,如何開展道德品質教育這將是國小教育領域中不斷探求的課題,我認為培養兒童良好品德行為應重點從以下方面入手:

培養兒童良好品德的方法

一、利用生動的教育形式,萌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隨着時代的需要和獨生子女的日益增多,作為國小教師萌發學生具有熱愛祖國的情感是責無旁貸的。然而,思想上的重視並不意味着教育上的成功,良好的願望只能通過優化的教育形式才能實現。以往我們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時,大道理多於形象思維,其中又附加了很多成人的觀念,看上去似乎邏輯思維性很強,計劃很周密但往往事倍功半。為了萌發兒童愛祖國的情感,我校堅持在每週一早晨舉行升國旗儀式。在升旗前對孩子們講:“我們是中國人,要熱愛國旗,尊敬國旗,升國旗時要立正,眼睛注視着國旗徐徐升起。”當國歌奏響時,孩子們立正站好,表情嚴肅、莊重,目視國旗冉冉升起,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孩子們那幼小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同時使孩子們感受到參加升旗活動是一件光榮而神聖的事情。在教育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懂得國旗是革命先烈為了保衞祖國用鮮血染紅的,他們為國旗增添了光彩,所以我們從小有愛護、保衞國旗,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要為中國爭光。

利用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教育。在祖國媽媽生日那天,讓兒童自己動手為祖國媽媽製作一件禮物、在繪畫壁上畫一幅獻給祖國媽媽的畫,進一步萌發兒童熱愛祖國的情感。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還通過生動形象的手段,如:通過講故事、童謠、歌曲、錄像等形式,來萌發兒童熱愛祖國的情感。通過實踐,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的情感,不要給兒童講怎樣愛祖國的大道理,他們聽不懂而要從小環節入手循循善誘,逐步深入,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鏡子效應和榜樣作用,培養國小生從小樹立良好的情感品質。

1、“鏡子效應”有利於增強兒童自信。培養兒童具有良好的品德行為,是一個整體素質形成的前提,是實施德育工作的基礎。那麼培養兒童樹立自信心,是萌發兒童最基本的情感品質。針對我校兒童對父母過分依賴的現象,我校在每天早晨兒童來學校播放晨間信號音樂,並配上問候的話語,使兒童在上學時就感到親切。還在每班門前鑲一面鏡子,孩子們到班級後,老師會主動熱情地與他們問候,並讓他們在鏡子前看看自己的模樣,哭的樣子很難看,如果笑一笑,那麼鏡子裏就會出現一個快樂寶寶,往往這時哭的孩子會破滴為笑,在老師的引導下與父母道別。在鏡子效應的影響下,孩子們漸漸地來校不哭了,每天來校時都跑到鏡子前照一照自己的模樣,還能主動使用“早上好”“爸爸、媽媽再見”等禮貌用語。而有的兒童做什麼事情都很膽怯,於是老師把他領到鏡子面前,讓他照照鏡子唱唱歌,講故事,漸漸地兒童感到原來我也能行。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兒童增強了自信,敢於在大家面前表現自己了。事實證明,“鏡子”作為特殊的信息載體,直接影響兒童了行為,增強兒童的自信,使兒童樹立了基本的情感素質。

2、教師的言行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在很多人眼裏,教師這個職業本身就是一種道德力量的體現。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兒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兒童年齡小好模仿,教師就在這方面為孩子樹立了榜樣,用愛的力量感染教育兒童。開展了“老師賽媽媽”,“我是好孩子,老師喜歡我”“蹲下來和孩子説話”等等一系列活動。在教師一言一行的影響下、在教師愛的滋潤下,多數兒童都能主動與他人友好交往、禮貌待人,懂得尊重他人。兒童良好品德的雛形是在教師的言行影響下萌發,是在學校愛的氣氛中起步。

三、創設勞動環境,讓兒童在勞動中體驗快樂。

學習期是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期,也是人格形成的基礎階段。由於在不同環境影響下,很多獨生子女養尊處優,很少知道成人勞動的辛苦,體味勞動帶來的快樂。我國有句古諺説:“少小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為此,我校在培養兒童愛勞動方面做了一些嘗試:以往在學校裏教育觀念很保守,從不讓兒童參與勞動,總是瞻前顧後,制約了兒童的發展。在新的教育觀念影響下,教育人員懂得了愛勞動不但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時對兒童意志,陶冶兒童情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們渴望參與勞動,但苦與成人沒有為兒童創設這種環境。於是我校通過各種形式,為兒童創設勞動環境,把孩子們勞動的願望轉變為實踐。培養兒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能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例如:在兒童吃三餐時,小的孩子每天兩個值日生,為其他小朋友發筷子、擺飯菜碗;大的孩子輪流值日,每天整理圖書角、管理自然角、照顧小動物、還與老師們一道去種植園除草,讓孩子們在勞動中體驗到快樂。學校新到一批兒童睡墊,原來的舊睡墊就要更換入庫,然而每班四五十個睡墊,就是老師抱也要抱上八九趟,為什麼不讓小朋友來幫忙,於是大的兒童每人抱一個卷好的睡墊送到庫房,而且還幫小朋友的運了睡墊。通過勞動,讓兒童體驗到勞動的辛苦,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萌發了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

四、樹立關心他人的情感,增強兒童關心他人的意識。

據一項調查表明,大多數兒童關心父母、關心他人的意識淡薄。教育界人士呼籲着力培養兒童關心人、幫助人的意識。讓孩子學會關心人,一個腿有殘疾的孩子,摔倒在污水中,其他的孩子不但不伸手幫助,反而鬨堂大笑。現在的孩子只知道讓別人關心,自己卻不善於關心別人,缺乏關心別人的意識,這不但是教育的憂患,也是社會性的憂患。我們不乏溯其根源,很大程度來源於成人的表現,兒童的模範。例如:在街上遇到有困難的人問路求援,成人往往會説:“不能幫助,他是騙子。”有人摔倒了,成人往往會説:“別扶他,多髒呀!”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對周圍的人與事都漠不關心。其次是教師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我校教師在關心他人、愛護幫助他人方面為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模範偶像。在户外活動時孩子們經常不小心跌倒,老師馬上跑過去扶起他,幫助揉揉摔疼的地方,並鼓勵他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當小朋友生病喂藥時,老師總要抱一抱、親一親,讓孩子感覺像在家裏、在父母身旁一樣。有時由於天氣突然變冷,老師把自己的衣服脱下來給小朋友穿上等等。這種關心他人的行為對兒童產生了影響,使兒童逐漸學會了愛別人,關心別人的良好品德,兒童逐漸懂得了關心、幫助別人的人就是一個好的孩子。

由此,在集體中兒童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良好風氣也逐漸形成。再次,兒童把看到的、聽到的、模仿到的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從關心幫助自己的父母、老師、夥伴開始,然後去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

實踐證明,對兒童進行良好品德行為的培養,需要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遵循兒童發展的規律。把德育工作寓於遊戲之中、寓於教育活動之中、寓於豐富生活之中,使兒童在耳濡目染的氛圍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薰陶和培養,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奠定初步的思想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