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

來源:文萃谷 1.04W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1

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歷史任務,並指出需加大農村污水處理和改廁力度,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隨着我國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在不斷增加。

大部分的村莊缺乏完善的排水渠道和污水處理系統,隨意排放的生活污水對農村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不僅對地下水造成嚴重威脅,而且引起湖泊氮、磷富營養化,甚至可能導致黑臭水體的產生。因此,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十分迫切。

空間、實體、場地構成整個建築環境,本設計在建築空間、交通組織、入口、廣場及室外綠化等方面進行了仔細推敲,力圖使整個污水處理廠給人以綠色、環保的印象。

由於污水處理廠本身即為一帶有強烈環保性質的生產建(構)築物羣,因此在整體設計中充分考慮其建築屬性,在服從生產工藝流程的基礎上着重考慮其生態氛圍,在滿足建築空間與用地尺度配置適宜的前提下還原於自然,使整個污水處理廠環繞於綠野之中,形成優美、寧靜的人工自然空間。建築物選型體現簡潔、明快,外裝修色調以白色為主調,構築物地面部分力求整潔。

結構設計

1)工程地質及抗震設防

地基主要為多年回填土,地體不穩定。場區工程地質條件不明,建設時應根據開挖的地質情況進行基礎處理,以保證基礎荷載f≥150kPa。

2)執行規範及地基基礎處理

建築物按現行建築結構有關規範執行,構築物按給排水工程結構規範執行。

3)工程結構方案

水池內採用整體澆鋼筋砼結構,須配防水砼S6、C25。

眾所周知,我國生活污水中會有大量的生化需氧量(BOD5/CODCR),非常適合於此時的AO處理工藝。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技術越來越先進。AO處理技術是一種利用生物法和活性污泥法改變水質而不引起污泥膨脹等問題的處理方法。這項技術有許多特殊的優點。

首先,處理效果好。設備處理後的生活污水能夠達到規定的標準,出水水質更加穩定。

第二,設備的工藝運行成本相對較低,運行時不需要過多的電能消耗,滿足了節能的實際需求。同時,該設備採用智能設備,不需要專門人員在日常使用中監督和操作,節省了一筆人工成本。

第三,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次污染。過去,當我們使用傳統辦法處理污水時,總會出現噪音大、異味嚴重等問題,使用這種設備將改變這種情況。

農村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方案解析

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在人們的生活、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水資源污染越來越嚴重,導致可利用水資源缺乏。這一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環保首抓環保,只要是生產生活中產生的`污水都不得隨意排放,一經發現嚴格處理。想要從根源徹底解決這一難題,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必不可少,並且深受廠家喜愛。

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產業帶不斷擴大,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的增加,水環境污染已成為一大難題。城市污水是目前江河湖泊水域污染的zui主要原因,是制約許多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對策制定的20xx年治理目標,要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20%。目前,我國正處於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大發展時期,尤其隨着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中西部環境與生態保護已被提上首要議事日程,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必不可少,是處理城市污水的選擇。

污水彙集進入格柵,利用格柵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懸浮物,然後進入調節池,經過調節池調節水量均化水質後再通污水提升泵將污水提入A級酸化池,污水在其內進行水解酸化,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易於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

同時,接受後續二沉池的的迴流污泥,利用兼性微生物,在其內進行反硝化反應,將在O級氧化池中硝化反應產生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還原為N2或N2O、NO。A級酸化池出水自流進入O級氧化池,由於污水經過前面的水解酸化,此時污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利用大量微生物來徹底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同時,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其內進行硝化反應,將污水中的氨氮(NH3-N)轉化為亞硝酸鹽(NO2-)和硝酸鹽(NO3-),為A級酸化池的反硝化反應提供良好的條件。污水的脱氮機理就是利用A/O生化池中不斷循環的反硝化──硝化反應進行的。

O級氧化池出水進入沉澱池,進行泥水分離後進入排放池。沉澱池污泥一部分迴流至A級酸化水解池,其餘污泥經氣提裝置提升至污泥濃縮池進行內消化後定期外運。污泥濃縮池的上清液迴流至調節池。

1、設備造價低,佔地面積小,可根據客户實際場地靈活多變。

2、運行成本低,噸水處理費用約為2~3元左右。

3、出水效果好,可達到國際一級排放標準。

4、自動化程度高,無需專人值守,僅需一個兼職人員定時檢查便可。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廢水,主要來源於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如住宅、機關、學校、醫院、商店、公共場所及工業企業衞生間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機物(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蟲卵和腸道傳染病毒等)。存在於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極不穩定,容易腐化而產生惡臭。細菌和病原體以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為營養而大量繁殖,可導致傳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須進行處理。

生活污水經格柵井流入調節池後,由污水泵抽送至A級兼氧池,兼氧池內掛有彈性填料,藉助填料中兼氧細菌自身的吸附水解作用,使污水中對生物細菌有抑制作用和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水解,同時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並對固體有機物進行降解,減少了污泥量,降低污水中懸浮固體的含量。

同時,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使從後級好氧段迴流的硝化液中的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經過兼氧細菌作用後,形成氣態氮從污水中逸出,實現污水脱氮目標,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提高污水的生化可降解性,同時有效除去污水中的懸浮物及氨氮。兼氧池出水進入O級好氧接觸氧化池,好氧池內好氧微生物在水體中有充足溶解氧的條件下,利用污水中的可溶性污染物進行新陳代謝,達到去除污水中可溶解性污染物的目的。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污水中大部分懸浮物在二沉池中能得以有效去除。二沉池出水自流入中間水池儲存,中間水泵再提升至沙過濾器,去除懸浮雜粒及膠體等雜質,確保出水達到排放標準後消毒排放。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2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高舉鄉村振興戰略旗幟,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導向,結合《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實施“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堅”行動的指導意見》相關要求,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構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機制,為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

(二)基本原則。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屬地主責、多元共治,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分類治理、建管並重”的原則,以污水減量化、資源化、生態化為目標,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農村廁所革命,充分考慮不同村莊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條件,優先解決人口規模大且居住集中的村莊、中心村、飲用水源保護區範圍的村莊、農村黑臭水體集中區域、旅遊風景區、美麗鄉村風貌示範帶及其他環境敏感區等重點區域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問題。

二、任務目標

(一)總體目標。到2025年,全區農村生活污水總治理率達到70%以上,污水治理設施有效運行率達到90%以上,村民滿意率達到80%以上。全面建立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運維管護機制及治理成效評估機制。

(二)年度目標。到2022年底,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50%,已建設施整改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運維管護機制。重點完成水環境敏感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任務,基本完成非正常運轉的老舊設施和管網的改造任務。基本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評估體系,形成評估機制。

到2023年,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60%,進一步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運維管護機制。重點完成黑臭水體周邊、美麗鄉村風貌提升示範帶主體村、鎮所在地、中心村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任務。

到2024年,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0%,基本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運維管護機制。重點完成其他規模較大、人口較集中的自然村新建污水治理設施建設任務。

到2025年,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0%以上,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有效運行率達到90%以上,村民滿意率達到80%以上,全面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運維管護機制。

(三)鎮街道任務。到2025年,埔前鎮需新增完成58個自然村污水治理任務(含52個重點區域自然村),其中2202完成7個、2023年完成17個、2024年完成20個、2025年完成14個自然村,期末治理率達75%;源南鎮需新增完成12個自然村污水治理任務(含12個重點區域自然村),其中2022完成7個、2023年完成3個、2024年完成2個,期末治理率達79%;源西街道需新增完成18個自然村污水治理任務(含18個重點區域自然村),其中2202完成7個、2023年完成6個、2024年完成5個,期末治理率達72%;東埔街道需新增完成1個自然村污水治理任務,於2023年年底前完成,期末治理率達87%。

三、主要任務

(一)編制專項規劃。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合理確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目標任務,並將工作任務細化到自然村,提出長效運維管護機制,完成縣(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專項規劃要與鄉村振興規劃、國土空間規劃、村莊規劃、農田水利建設規劃、鄉村旅遊規劃等互相銜接,確保佈局一致,項目、工程和政策聯動。(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區發展和改革局、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市自然資源局源城分局、區鄉村振興局等配合。以下工作均由埔前鎮人民政府、源南鎮人民政府、東埔街道辦事處、源西街道辦事處具體落實,不再一一列出)

(二)策劃項目清單。合理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計劃,建立“一村一策”治理台賬,策劃生成年度項目清單,實行項目清單化管理,組織做好新建和老舊設施改造任務。下年度項目清單每年11月底前,由主管部門按照市下達年度計劃或區定年度計劃,從各鎮(街道)中先重點區域、後一般區域原則,結合《源城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xx-2025年)》,由項目建設單位組織實施。年度計劃內各具體實施點位由各鎮(街道)具體選址,並報送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鄉村振興局備案審核。(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鄉村振興局牽頭,區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等配合)

(三)實施精準治理。實事求是,綜合考慮人口規模、聚集程度、排水現狀、排入水體水質要求等,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污水納入市政管網、新建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資源化利用”模式分區分類開展治理,力爭做到“應收盡收、應接盡接、集中處理”。選擇經濟適用、易於維護的工藝設備,同步推動村民户內設施衞生廁所、化糞池、隔油池等户內設施的建設或改造,完善化糞池防滲措施,實現管網範圍內周邊農户應接盡接。積極推動農村生活污水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通過完善已有排水管渠或其他污水運輸設備、增設預處理設施的方式,就地就近將污水導入陸域、水域生態系統循環利用。(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鄉村振興局牽頭,區農業農村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等配合)

(四)開展提升治理。根據在用設施分類評估結果,以擴大污水收集覆蓋範圍、強化污水處理成效、提高工程質量為目標,通過“修復、改造、重建”的方式,有序分批實施提升改造。重點完善居住集中、人口規模大的村莊管網,提升管網覆蓋率及接户率。對廢棄或損壞閒置、施工停滯的設施以及處理規模偏、成效較差的設施進行修復或重建;對破損嚴重、錯接漏接的管網進行修復;對治理模式不合實際、超出實際需求的設施進行整改。(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鄉村振興局牽頭,區農業農村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等配合)

(五)規範工程建設。積極落實《廣東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指導意見》等有關要求,建立快審快批綠色通道,結合實際精簡項目申報、審批、驗收等流程。加強建設質量管控,按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關建設標準規範、技術指南等要求,嚴把設計關、材料關、施工關、驗收關,落實建設單位主體責任,規範施工行為,提升工程建設質量。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竣工驗收新機制,以常規驗收機制為基礎,由區政府分管領導、技術部門骨幹、區級河湖長、鎮(街道)級河湖長、村級河湖長、村委領導和村民代表共同組成驗收團隊,以污水治理設施成效為導向,嚴把驗收關。(責任單位:區發展和改革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源城分局、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區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

(六)落實日常運維。建立以區政府為責任主體、鎮(街道)為落實主體、村級組織為參與主體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運維管理體系,制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長效維護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落實區級獎補資金,配套出台源城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考核辦法,明確獎懲機制,定期開展治理成效評估,確保各鎮(街道)、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維效果。屬地鎮(街道)可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技術運維單位進行運行維護,實現運維管理制度常態化,確保污水有效收集、設施正常運行、出水水質達標。(責任單位:區財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國有資產事務中心、區鄉村振興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配合)

(七)推行社會共治。加強基層協管力量,將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的日常巡查納入鎮(街道)綜合執法、村級協管隊伍的工作範疇。發揮村級組織力量,有序組織村民參與項目建設。藉助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青婦組織、當地鄉賢、農村“五老”(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老退伍軍人、老教師)等力量,幫助推動項目落地和日常監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加強政策解讀、案例宣傳和問題曝光。(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

(八)強化成效管理。探索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智慧監管系統,逐步實現在線調度管理、問題轉辦督辦、整改跟蹤反饋;建立第三方評估制度,常態化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評估,將污水收集率、出水達標率、設施運行率、羣眾滿意度作為考核治理成效的重要內容,實行以效付費。(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區發展和改革局、區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區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

四、實施模式

(一)明確實施主體。加大統籌力度,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鄉村振興局牽頭統籌,以各鎮(街道)作為實施責任主體,承擔“投、建、管、運”責任,可聯合區國資企業結合“區域人居環境整治”“N村連片風貌示範帶”等鄉村振興建設項目,以整合打包實施的'方式協同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責任單位:區發展和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國有資產事務中心、區鄉村振興局按職責分工)

(二)推進資產整合。根據產權及經營權歸屬,依法依規、分類分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資產整合,在資產整合過程中要規範運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責任單位:區財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國有資產事務中心、區鄉村振興局按職責分工)

(三)落實資金保障。一是投資建設資金來源方面,各鎮(街道)可聯合區國資企業結合“區域人居環境整治”“N村連片風貌示範帶”等鄉村振興建設項目積極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或專業銀行政策融資(如國開行“百縣千億、千縣萬億”工程貸款資金)解決,爭取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省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補助、生態環保補償資金和區內其他涉農涉水資金作項目資本金注入。二是運維管理資金來源方面,將各鎮(街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日常運維管理費用列入部門年度預算,由財政統籌污水處理費、鄉村振興等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形式落實區級運維資金。(責任單位:區發展和改革局、區財政局、區國有資產事務中心牽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按職責分工)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區分管住房和城鄉建設的領導任副組長,區發展和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區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源城分局、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區國有資產事務中心、區鄉村振興局以及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統籌協調各部門力量和資源,明確產權歸屬,建立完善的設施建設、運行維護、清理及檢查等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組團式駐鎮幫鎮扶村、“萬企興萬村”等的作用,及時推動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問題和困難。領導小組下設1個辦公室(設在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和實施監管、資金保障2個專班,主要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以及依法依規做好統籌推動、上下銜接、督促檢查、用地徵地、報批建設等工作。各鎮(街道)應參照區的做法相應成立領導小組,落實好屬地主體責任。村(居)委會應主動參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和運維,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納入村規民約,逐步規範村民生活排水行為,鼓勵村民積極參與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維護,配合做好選址、用地協調等工作。

(二)明確職責分工。

1.區發展和改革局負責協調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項目立項工作,建立快審快批綠色通道,精簡項目申報、審批等流程,協調項目前期工作和建設過程中涉及的重大問題,為農村污水治理工作提出多渠道融資的政策建議。

2.區財政局負責資金保障工作,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保障制度,統籌鄉村振興、涉農、移民等資金用於保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及運維,將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護費用納入年度預算。

3.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統籌抓總單位,負責擬定安排年度建設計劃督促各單位落實工作任務;指導建設主體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

4.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鄉村振興工作重要內容和考核指標,指導有關鎮(街道)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將農村污水治理納入一體有機統籌,強化廁所革命工作推進,加強鎮(街道)村河湖長建設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延伸;指導建設主體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鄉村振興資金、涉農資金等各類涉農涉水資金。

5.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加強對市政管網及已納廠自然村的污水管網的日常管養維護。

6.市自然資源局源城分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用地保障工作。

7.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出水質監督性監測,強化環境監管執法,統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指導建設主體申請生態環保補償資金。

8.區國有資產事務中心負責協調下屬國企參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融資、工程建設和日常運維管理等工作。

9.税務、電力等相關部門按職責落實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用電、税收等優惠政策。

10.屬地鎮(街道)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負有屬地主體責任,負責根據攻堅行動目標和年度治理計劃落實項目選址、徵地設計以及組織實施工作;負責積極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省級補助、鄉村振興資金、涉農資金、生態環保補償資金等各類資金;負責社會輿情引導、羣眾動員、信訪投訴處理等工作;負責農村通户道路硬化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銜接;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管護運維工作,落實長效機制管理考核。

(三)完善配套政策。市自然資源局源城分局在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中預留不少於5%的建設用地指標,用於農村公共公益設施等項目建設用地,開闢用地審批綠色通道,支持單列審批;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依法使用國有建設用地或集體建設用地。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參照“城鎮污水集中治理單位削減的污染物納入可交易範圍”的規定,探索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形成的“可監測、可統計、可考核”的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納入排污權交易範圍。(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源城分局、市生態環境局源城分局按職責分工)

(四)嚴格考核獎懲。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設施運行的日常檢查、調度、監測體系,將治理和運行情況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同時加強考核結果的應用,可作為評優依據或提拔任用考核內容之一。建立羣眾和社會監督機制,對羣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開展實地調查、分析原因、督促整改。編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運行維護考核方案,明確獎懲機制,定期開展治理成效評估,以獎代補形式落實各級運維獎補資金。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實行通報約談;對虛假治理、表面治理、敷衍治理的,嚴肅問責,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責任單位:區發展和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按職責分工)

(五)注重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作用,加強工作宣傳和政策解讀,提高廣大羣眾受益主體的意識,推介先進典型,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引導羣眾理解、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增強主動參與治理設施建設管護意識。發揮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模範帶頭作用和婦聯、共青團等貼近農村的優勢,發動組織羣眾,積極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村規民約,倡導節約用水,引導農民羣眾形成良好用水習慣,從源頭減少農村生活污水亂潑亂倒現象。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3

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指導意見》(粵辦函〔20xx〕285號)、《廣州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穗鄉村組〔20xx〕4號)和《廣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方案(20xx-2025年)》要求,在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的基礎上,科學合理有序推進我區“十四五”時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我區共有177個行政村,經過三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補缺、臨河村居雨污分流等項目建設,160個行政村已納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17個行政村已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共建成分散式設施站點70個。部分設施點接入市政管網後陸續取消,現存49個設施點分佈於石樓鎮、石碁鎮、新造鎮、化龍鎮、沙頭街、洛浦街,已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75%以上。

二、基本原則

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優先推進水源保護區、美麗鄉村風貌示範帶、國考斷面周邊等重點區域內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切實削弱農村生活污水排放,保護水環境質量。

模式合理、工藝適宜。根據自然環境、經濟水平等條件,順應當地村居生產生活方式,完善技術路線和治理模式,鼓勵根據污水收集方式合理選擇小型化、生態化、分散化的處理工藝,採用就地就近、生態循環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治理模式。

管網優先、管站並舉。完善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根據實際需要新建、擴建、改建污水處理設施,確保污水有效收集處理,達標排放。

建管並重、長效運行。建立健全長效運維管養機制,強化治理設施運維和監管工作,提升專業化、智能化運維水平,確保設施穩定運行,出水達標排放。

三、工作目標與任務

(一)20xx年至20xx年工作任務

1.到20xx年底完成列入新鄉村示範帶內需提升的10個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鞏固提升。

2.到20xx年底,基本完成水源保護區、新鄉村示範帶、重點斷面周邊、中心村等重點區域內涉及的22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

3.到20xx年底,全區至少完成34個行政村提升工作(其中:石樓鎮8個;化龍鎮5個;石碁鎮4個;南村鎮2個;沙灣街3個;市橋街3個;新造鎮2個;洛浦街2個;東環街2個;沙頭街2個;大石街1個),基本完成全區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詳見附件3:番禺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年度任務清單)

4.工程投入運行後,設施有效運行率達到90%以上,村民滿意度達到80%以上。

(二)進一步摸查,制定提升工作方案

1.進一步摸查治理現狀。以自然村為單位全面開展摸查和評估,摸清自然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狀況,梳理收集管網(錯混接、覆蓋不全面、老舊破損、高程設計不合理等)、設施站點(老舊、超負荷運行、不正常運行、出水水質不達標等)、治理模式不合理等問題,明確本區需提升總問題清單,針對不同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工作方案。

2.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條件接入城鎮污水管網的,優先將村內污水收集輸送至城鎮污水管網系統;不具備條件的,鋪設污水收集管網、建立獨立的污水處理設施,將村內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後達標排放。

(三)完善集中式管網系統

1.管網錯混接改造。針對部分村社內巷管網錯亂混接問題,可採取入户強化污水源頭收集,立管改造等方式進行處理,如:廁所、廚房、露天洗滌、陽台等,新建或改造雨污管道,實現污水不進入雨水管,雨水儘量不進入污水管網,力爭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2.明渠(溝)暗化改造。理順雨污排放系統,核查污水收集是否存在明溝、明渠、污水漏接或外溢等現象,採取明溝加蓋、暗化或改造等方式,實現污水收集暗管化,農村生活污水不外露,切實改善村容村貌。

3.破舊損壞污水管網修復。排查現狀管網結構性和功能性缺陷,複核管道管徑是否滿足現狀污水量要求,採取措施修復錯接、漏接和混接管道,確保管網暢通。

(四)新建或改造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

1.執行更高的設計排放標準。經核查,現狀共有23個設施站點已無法滿足現階段市、區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求的出水水質標準,分別為石樓鎮沙北村A、B、C、江鷗村A、B、沙南村B、E、F、海心村B、D、F、G、茭塘東村B、清流村A、B、C、D、E、F、H、I2、J1、J2。可通過核查處理站點出水水質是否滿足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並根據現狀人口作為項目服務總人數,採取更先進的一體化處理設備或其他處理工藝進行改造,恢復設施正常有效運行,出水達標排放。

2.處理設施管網改造。針對現有設施站點存在污水管網破舊破損、堵塞、已無法滿足排水要求等問題,通過排查管網的結構性和功能性缺陷,複核管道管徑是否滿足現狀污水量等要求,採取新建或措施修復,

3.污水資源化利用。對人口少、居住分散、周邊環境受納體多且消納能力強的自然村,可優先選用污水資源化利用。

四、責任分工

(一)區水務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項目工作的統籌、年度計劃的安排、技術審批、技術指導、質量監督、督辦、檢查及考核等工作,參與工程驗收;指導督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日常維修養護。

(二)區財政局:主要負責資金計劃安排,劃撥工程建設與運營維護費用及項目財政評審工作,對項目實施財政資金使用的績效管理。

(三)市生態環境局番禺區分局:主要負責審核新建項目的設施排放標準和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設施的出水水質抽測,加強對涉水工業污染源監管,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

(四)鎮(街):是屬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責任主體,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的招標、建設、驗收;負責設施運行、養護、維修管理、自行監測等工作。

(五)番禺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指導各鎮街將集中式處理方式的農村生活污水接入城鎮污水管網系統。

五、長效化運維管理

(一)建立健全運維管理體系。堅持以用為本、建管並重,建立以區水務局為監督管理主體、鎮(街)為落實主體、行政村為日常運維管理主體、維管單位為技術服務主體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體系。按照《番禺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工作方案》,確保設施運維管理有序、安全有效。

(二)落實鎮街運維直接責任。鎮(街)負責區域內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維管理,制定本級運維管理制度,監督指導維管單位、村(居)委按職責開展日常運行維護。落實鎮(街)每月巡檢責任,加強處理規模20 t/d以上設施的進出水監測。

(三)強化行政村運維管理責任。由村( 居) 委組織運行維護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應明確專職人員,配合做好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和運維工作,落實問題整改和日常巡檢。

(四)加強排污管理。嚴格管理飲用水水源地等生態敏感區域周邊鎮(街)、村莊污水排放監管。規範農家樂、養殖户、民宿等排水户排水行為,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正常運行。

(五)強化信息化監管。優化完善信息化監管體系,逐步建立流量、水質監測等數字化監管功能,完善基於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動態更新機制,實現基礎信息數字化、巡查養護移動化、問題處置便捷化、輔助決策智能化。

六、資金來源

(一)建設費用

1.資金標準。根據初步計算,農村生活污水鞏固提升項目原則按管渠約350萬元/km的標準建設,建設最終費用按實際設計方案和財政評審結果執行。

2.出資比例。據初步估算,20xx-2025年我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擬投入約4.555億元(具體金額以實際投入為準),按照區和鎮(街)6:4的比例共同擔負(詳見附件3)。

(二)日常維修養護及大中修費用

1.日常維護: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每年參照《廣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維修養護經費標準》(20xx版)落實日常維修養護資金(詳見附件4)。

2.大中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大中修每年參照《廣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維修養護經費標準(20xx)版使用指引》落實維修資金,不同規格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管道(渠箱、暗渠)、泵站大中修費佔設施維修養護費的比例限值不宜超出使用指引要求的上限。

3.出資比例。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日常維修養護及大中修資金,按照《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城市建設維護工作市區分工調整方案的通知》(穗府辦函〔20xx〕19號)要求足額落實提升資金,即市區4:6比例分擔。我區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日常維修養護及大中修資金按照區和鎮(街)財政5:5比例分擔,據實列支。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區、鎮、村各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系統謀劃和統籌協調,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重點工作任務之一,組織做好本區域提升規劃(或方案)編制實施工作,積極推動解決治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按要求落實日常監督管理責任。

(二)嚴格監督考核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各鎮(街)年度考核,各鎮(街)也要對村(居委)進行年度考核。農村生活污水設施經費要落實專款專用,審計部門將定期審計。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相關指標完成情況及設施效能評價情況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河湖長制年度考核、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等考核內容,並將治理設施巡查納入村級河(湖)長工作內容,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並督促整改。

(三)加強技術支撐

加強與周邊地區的交流合作,引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先進技術;結合相關部門落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用地、用電、税收等優惠政策。

(四)保障設施用地

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納入村莊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保障落實用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如結合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按農用地管理;分散式、地埋式建設用地,項目建成後恢復為農用地的(如人工濕地),按農用地管理。

(五)簡化項目審批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新建項目,納入政府重點項目建設審批綠色通道管理,項目可以建設業主為單位打包立項,各村為子項分批開展方案設計及招標、單位驗收等工作,竣工驗收按打包後的大項為單位進行驗收。相關部門研究制定簡化審批手續的辦法,儘量縮短前期辦理時間。

(六)加大宣傳引導

各鎮(街)要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宣傳,有效提高羣眾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重要性的認識,為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建立共謀、共建、共管、共享機制,提高村民參與感和滿意率。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4

為貫徹落實省、市關於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的決策部署,進一步鞏固、提升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加快補齊短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鄉村振興,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福建省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閩政辦〔20xx〕28號)及《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泉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的通知》(泉政辦〔20xx〕4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屬地主責、因地制宜、梯次推進、建管並重、市場運作的原則,分年度推進實施全縣新一輪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為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提供重要基礎支撐。

20xx年至20xx年,確定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實施主體,完成優選或組建專業公司統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投、建、管、運”,實行專業化建設企業化管理;分年度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按提升治理要求,採用納廠或集中方式治理村莊,三格化糞池尾水、廚房廢水、洗滌廢水等三股污水須全收集處理;採用分散治理村莊,三格化糞池尾水須按要求排入林地農田消納。完成提升治理的村莊,通過“納廠、集中、分散”實現污水治理的'總户數須佔該村莊常住户數90%以上。

力爭到20xx年,全縣完成提升治理村莊167個,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80%以上,設施穩定運行率達95%以上。完成轉型融合城郊類、集聚提升中心類、保護開發特色類村莊,優先治理環境問題突出、鄉村振興試點等七類重點村莊提升治理。

二、重點任務

(一)策劃年度任務。充分應用《永春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xx-2030年)》《永春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合理制定各年度計劃,策劃生成年度項目清單整體打包立項,統一辦理相關審批手續,依法優化項目審批事項,積極申報省級與中央資金項目儲備庫。重點針對大溪橋國控斷面水質提升、試點鄉鎮項目建設等工作,推進試點鄉鎮及蓬壺鎮、達埔鎮等大溪橋上游區域農污項目建設工作。每年10月15日前生成下一年度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項目,每年3月15日前向縣農污辦報送年度項目清單。(縣農污辦牽頭,縣自然資源局、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按職責分工)

(二)實施精準治理。優先提升存量,對已建處理站或主幹管的村莊,分批實施提升治理,整修處理設施,完善收集管網敷設,農户三格化糞池尾水、廚房廢水、洗滌廢水等三股污水全收集處理,提高接户率。穩步建設增量,因地制宜、合理選擇“納廠、集中、分散”等技術路線,優選經濟適用、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技術工藝設備,防止設施規模脱離實際需求。強化資源化利用,鼓勵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尾水回用於綠化、景觀、灌溉等,實現農業農村水資源的良性循環。(縣農污辦、縣農業農村局、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按職責分工)

(三)規範建設運維。做好項目前期,落實“一村一設計”,逐村逐户現場踏勘、合理設計,確定廠站選址,繪製勘測定界圖。以縣為單位,將治理項目整體打包、統一報批相關審批手續,支持採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措施,依法優化項目審批事項。堅持“一次建設、長久使用”,嚴格落實項目業主負責制,依法依規辦理基建手續,強化施工過程各責任主體質量監管,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等主要建設材料由業主統一招標採購。嚴把工程驗收,由縣農污辦牽頭相關部門組成驗收小組進行竣工驗收,提升治理項目實行“一項目一檔案”,存檔備查。規範設施運維。承擔日常運維的單位要成立專班、指派專人,對處理設施及管網進行日常養護、定期巡查,確保污水有效收集、設施正常運行、出水水質達標。(縣農污辦牽頭,縣自然資源局、發改局、住建局、城管局、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按職責分工)

(四)提升治理水平。堅持“規劃、設計、建設、運維”統籌考慮,與農村道路、河道整治、環境治理等項目協同建設,與城鎮(含鄉鎮)污水廠網建設、農村户廁及農村公廁改造協同推進。20xx年7月底前出台試點方案,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機制體制探索實踐,推進試點示範工程,及時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治理經驗和模式(縣農污辦牽頭,縣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城管局,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按職責分工)

(五)推行共治共享。加強基層協管力量,將農村污水處理站及管網的日常巡查納入鄉鎮綜合執法、村級協管隊伍、河道專管員的工作範疇,加強巡查力度。發揮村級組織力量,將農污工作納入村規民約,加強對受益主體農户的宣傳引導,引導農户配合接户管、房前屋後收集管道、檢查井建設。發揮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當地鄉賢、農村“五老”等力量,監督項目建設和運營。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加強政策解讀、案例宣傳和問題曝光。(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縣農業農村局、宣傳部、各鄉鎮政府等配合)

(六)構建長效機制。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創新智慧監管模式,統籌建設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智慧監管平台,實現任務在線調度管理、問題及時轉辦督辦、整改限期落實反饋。建立第三方評估制度,常態化開展成效評估、明察暗訪、企業信用評價。以污水收集率、出水達標率為重點,每季度或每半年開展成效考核,實行以效付費。(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配合)

(七)探索試點任務。根據《福建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20xx-2030年)要求,積極探索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區域一體化、項目建管一體化、城鄉水務一體化等機制,創新政策措施;積極探索尾水及污泥資源化利用、村莊人口潮汐現象治理適用模式、山區地區適用處理技術工藝。(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桃溪水利公司、各鄉鎮政府等配合)

三、實施模式

(八)完善建管機制

確定實施主體。確定永春縣桃溪水利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為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實施主體;積極與省內具有投融資能力、項目運營能力及相關經驗的國有企業洽談、合作;積極推進合資公司組建工作,推進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含廠站及管網)項目“投、建、管、運”。(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發改局、財政局、城管局、水利局按職責分工)

穩步推進一體化。堅持建管一體化、供排水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統籌考慮區域協同搭配、收益平衡,鼓勵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城鎮污水處理、城鄉供水整體打包給專業公司統一負責建設運維。對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村莊污水管網與城鎮污水管網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日常運維鼓勵由城鎮污水廠網運維單位統一負責,運維費用按相應渠道保障。(縣農污辦、永春生態環境局、財政局、城管局、水利局按職責分工)

推進資產整合。根據產權及經營權歸屬,依法依規、分類分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資產整合,逐步實現由同一公司負責。對產權及經營權屬於集體或國有的,通過轉讓、租賃、作價入股、委託代管、兼併收購等方式整合;對其他情形的,鼓勵通過作價入股、兼併收購等方式進行資產回購,或待特許經營期限到期後實施整合。在資產整合過程中要規範運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縣農污辦牽頭,縣財政局、永春生態環境局、城管局、水利局、各鄉鎮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

(九)強化資金保障

落實財政資金。縣財政應按市行動方案下達的年度任務,審核縣農污辦提出縣級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資金需求,統籌安排資金拼盤。各有關部門按上級要求申報納入上級項目儲備庫,積極爭取中央農村環境整治資金、省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獎代補”資金支持。縣財政優先使用好省、市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資金;統籌安排和使用土地出讓收益、晉江洛陽江流域補償資金、鄉村振興試點示範專項資金等涉農、涉水資金,優先用於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及運維。其中土地出讓金不低於0.1%、流域補償金不低於10%。(縣財政局牽頭,縣農業農村局、永春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水利局配合)

拓寬籌資渠道。採用政府直接投資和注入投資項目資本金相結合的方法籌集建設資金。實行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項目資本金由上級補助、縣財政安排、專業公司參與方出資、可用於項目資本金的專項債等構成,債務性資金通過符合規定的銀行融資,申請政府性基金、專項債券等方式多渠道籌集。(縣財政局、發改局、永春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水利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行使用者付費。綜合考慮污水處理成本、使用者承受能力等因素,穩步推行使用者付費,引導和支持村級組織將付費事項納入村規民約,逐步推進有條件的地區依託供水公司收取污水處理費。建立財政補貼與使用者付費的合理分擔機制,污水處理費專項用於生活污水治理,對污水處理費未能達到運行維護成本期間,縣財政給予一定補助。(縣農污辦牽頭,縣發改局、財政局、永春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城管局、水利局、各鄉鎮人民政府配合)

(十)優化審批手續

將全縣治理項目整體打包、統一報批相關審批手續,支持採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措施,依法優化項目審批事項。全縣整合,逐村確定廠站選址,繪製勘測定界圖,統一上報調整用地性質,成熟一批、上報一批。開闢用地審批綠色通道,支持單列審批。(縣發改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行政服務中心、永春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

(十一)強化成效管理

創新智慧監管模式,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智慧監管系統,依託福建省生態雲平台“綠盈鄉村”模塊,統一建檔落圖,運用5G傳輸、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實現設施遠程監控;實現在線及人工監測監控數據傳輸至省生態雲平台。(縣農污辦牽頭,永春生態環境局、城管局、各鄉鎮政府按職責分工)

四、保障措施

(十二)強化組織推進

落實屬地責任。縣政府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責任主體,按照政府“一把手”工程要求,成立農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副縣長任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組建工作專班,由永春生態環境、城管、住建、農業農村、水利等部門和桃溪水利公司人員組成,負責協調方案實施、項目調度推進、組織抽查驗收等工作,工作專班設在縣河長辦,辦理工作專班日常業務,同時工作專班應做好協調項目審批、用地徵地、施工建設等工作,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強化考核督促,加大行政推動力。

強化部門協同。統一報批相關手續,統一招標採購污水處理設施主體設備、管道等主要建設材料;由住建局負責工程質量監管;永春生態環境局負責設施運行達標排放監管。項目建成後,由縣農污辦組織聯合驗收。新建設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項目要合理選址,統一上報調整用地性質,自然資源局要開通用地審批綠色通道,支持單列審批。發改局、自然資源局、財政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在報批相關手續時,要按照《泉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保留、取消、合併、豁免、技術服務、容缺預審、告知承諾制等七類事項清單的通知》相關規定優化項目審批事項。

(十三)完善配套政策

用地政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依法使用國有建設用地或集體建設用地,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由縣自然資源局按規定分類統籌安排。在各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中預留相應建設用地指標,用於農村公共公益設施等項目建設用地需求,並開闢用地審批綠色通道,支持單列審批。(縣自然資源局牽頭)

排污權政策。參照“城鎮污水集中治理單位削減的污染物納入可交易範圍”的規定,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形成的“可監測、可統計、可考核”的主要污染物削減量納入排污權交易範圍。(永春生態環境局牽頭)

(十四)嚴格考核獎懲。建立評先掛鈎機制,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鄉村振興實效考評和“綠盈鄉村”、衞生鄉鎮、文明村鎮等相關創先評優標準(體系),並適當增加分值權重比例。對治理成效顯著、工作業績特別突出的單位、個人給予通報表揚。(永春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縣委文明辦、縣衞健局按職責分工)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5

一、整治目標及範圍

按照相關文件要求,20xx年在新發鎮花園村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經分析農村生活污水問題現狀,確定20xx年度治理主要內容為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的摸排整治,在統籌結合20xx年度新發鎮花園村方家中心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的基礎上,確定整治範圍為花園組、上城汪家等自然村。

二、預期目標及技術路線

20xx年度新發鎮花園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擬新建2685米污水收集管網,新建11處分散式三格式化糞池。項目建成後預期花園村總體將實現6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污水基本完成治理,60%以上的農户生活污水得到收集處理或資源化利用,大幅度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進一步改善農村區域生產和生活環境,同時進一步消除黑臭水體,保持水體清澈。

三、項目建設內容、目標與技術路線

(一)生活污水收集及工程建設內容

1.生活污水產生量

根據《安徽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項目技術指南(試行)》中對於村民居住的分類,設定為二類,生活污水量按照70L/人·d計算。新發鎮花園村20xx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區涉及2個自然村,受益人口為269人,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8.83噸/日。

2.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程

①管道。根據各整治區村莊當地情況,採用PE管或功能相似的管道。

②鋪設要求。污水管道依據地形坡度鋪設,污水乾管的坡度應不小於0.3%,以滿足污水重力自流的要求。污水管道在道路下的覆土厚度不小於0.7m,並與建築外牆、樹木中心間距1.5m以上。污水管道鋪設應儘量避免穿越場地、農田,避免與溝渠、道路等障礙物交叉,並應按有關規定設置檢查井。

③整治區生活污水收集管道鋪設工程計劃。根據整治區各自然村居民區長度、寬度和整治區居民居住分散程度並結合污水處理設施位置,預測生活污水收集鋪設管道長度等工程建設內容。

(二)工程實施進度(見表2)

(三)環境保護

1.控制施工噪聲。減少施工噪聲對周圍居民的影響,一般在晚上十點到次日上午六點內不施工,同時應在施工設備和方法中加以考慮,儘量採用低噪聲機械。

2.及時處理施工現場的生活廢棄物。工程承包單位應與當地環衞部門聯繫,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的生活廢棄物。

3.施工廢水和油渣處置。施工產生的油渣全部外運處理,嚴禁隨意棄油、沖洗和焚燒油渣。

4.倡導文明施工。要求施工單位儘可能地減少在施工過程中對周圍居民、學校、工程影響,提倡文明施工。

四、資金測算與籌措

(一)投資測算分表

1.投資額概算依據

依據《安徽省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BDJ/T206-20xx)。

2.投資額概算説明

①建築工程費參照本地同類建築工程進行係數調整;

②設備購置費:參照廠商詢價;

③安裝工程費:按設備購置費的5%計提;

④工程建設其他費用:按相關文件計取;

⑤預備費:僅測算基本預備費,按工程費用(含設備)與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之和的'5%估算。

3.投資測算明細(詳見工程量清單)

(二)投資預算

新發鎮花園村20xx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根據工程項目的規模、工藝、數量等因素合理預算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總投資為55萬元,詳見工程量清單。

(三)資金籌措及安排

新發鎮花園村20xx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資金主要由財政資金承擔,該資金主要用於解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如污水管網的鋪設、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等。本項目總投資為55萬元。

(四)預期示範成效

通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與美麗鄉村的實施,整體將使花園村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將有效地推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整體環境面貌徹底得到改善,使環境效益、社會效應形成高度統一。

五、保障措施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項事關全局利益和長遠發展的戰略任務,必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科技、教育等綜合手段,從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法規、創新管理體制、推廣先進和使用技術、拓寬融資渠道、擴大交流合作等方面着手,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得到全面落實。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制。各相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切實做好項目的統籌部署,共同推進項目工作落實。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要結合農村工作特點,採取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幹部羣眾自覺參與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來。要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着力報道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過程中的先進典型,努力營造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三)多元投入,形成互補。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運用市場機制吸引各類社會資金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把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和農民自主投入緊密結合起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互為補充、有機結合的良好互動關係,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步伐。

(四)科學規劃,注重管理。要着眼長遠,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與統籌發展、推動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規劃設計先行的原則,編制和完善村鎮佈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要堅持整治環境與轉變人的觀念一起抓,突出性整治與經常性管理一起抓,通過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五)強化督導,加強考核。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標責任制,加大督導檢查力度,採取明查暗訪等方式,實行全程跟蹤,嚴格加強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和建成後運行、維護的監督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對整治工作進行工作督查、專項檢查和隨機抽查,完善激勵機制,增強抓好農村環境建設工作的責任意識。

六、效益分析

(一)環境效益。項目實施後,整治區的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收集、處理,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涉及到2個自然村,受益人口269人,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量為18.83噸/天,避免污水的隨意排放致使河流富營養化,可大大提高整治區附近地表水的水環境質量,從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二)社會效益。通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培養農民生態意識,規範和強化農民生態文明行為,將進一步推動農村社會的文明進步。讓農民在生活污水治理中得到實惠,促使農民逐步形成更加符合生態理念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行為準則,樹立起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通過村莊綜合整治,生活污水和垃圾固廢得到整治,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垃圾固廢統一收集,有效的解決了大量生活污染的問題。農村社會環境和諧有序,貧富差距逐步縮小,農村環保設施日益完善,環境污染糾紛減少,日常矛盾減少,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完善,農民享受的優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實,各項權利得到保障。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6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戰略,切實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我縣城鄉生態與環境質量,按照省環保廳《江西省農村面源與生活污染控制技術指南(試行)》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我縣建設“中國最美鄉村”、“世界最大生態文化公園”的目標,以人為本,科學規劃,注重提高廣大農村居民環保意識,逐步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長效管理機制,走經濟社會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二、工作目標

利用四到五年的時間,完成我縣饒河源頭保護區內沿河、沿庫1公里內的村莊及全縣歷史文化名村、生態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向全縣逐步推廣,努力實現省委提出的“農村環境有明顯改善”的目標,把我縣農村建設成“空間佈局合理、基礎設施配套、環境整潔優美、城鄉和諧共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各鄉(鎮、街道)的主導作用,建立完善公眾和社會力量參與機制,鼓勵和引導羣眾及社會力量參與、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同時加大縣財政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2、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堅持以規劃為先導,充分考慮城鄉建設規劃、經濟發展狀況、污水排放現狀、人口分佈等因素,科學規劃建設區域內的污水處理設施。

3、因地制宜,加強指導。結合各地經濟條件、地形地貌等實際情況,加強指導,確保質量。

4、分批進行,逐步推開。結合我縣各村莊的實際情況,按照先易後難,先環境敏感區後一般區域,選擇一批具有一定條件的村莊為試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開。

三、治理模式(生態塘技術)

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原則上採用“三格式化糞池+生態塘技術”治理模式,該治理模式尤其對含氮磷較高的農村生活污水有較好的去除效率,同時具備結構簡單、投資成本低、能耗低和維護管理簡便等特點。

1、根據江灣村生活污水特點和我省“十二五”減排計劃的要求,省環保廳已明確該村選用“氧化溝”污水治理工藝處理生活污水;

2、對村莊內有分散式旅遊服務區、農家樂、賓館等的'污水處理應以企業主體為單位,設置污水預處理設施,並經處理達到生態塘接納標準後,引入生態塘進行污水淨化,保證出水水質達標排放。

3、對分散居住的村莊可以依據當地地勢等實際情況設置多個小型生態塘處理。

4、對於個別無法實施生態塘治理模式村莊,亦可根據實際選用省環保廳《江西省農村面源與生活污染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內的其它治理模式。

以日處理100噸廢水規模為例:(以下不含管道建設造價)

①調節池容積選擇:有效容積30m3(造價不明),具體施工需委託環保公司設計、施工及安裝設備。(造價由環保公司報價)

②接觸氧化池容積選擇:有效容積20m3,具體施工需委託環保公司設計、施工及安裝設備。(造價由環保公司報價)

③生態塘選擇:

生態塘類型選擇:採用將植物移植在輕質材料載體並飄浮於水面的生物浮島,浮島構建主要採用毛竹圍欄水生植物的方式。

生態塘址選擇:一般在地勢低窪的地方修建,也可對農村原有的蓄水塘進行改建,在施工中需注意防滲治理和暴雨徑流導流明渠建設。

生態塘植物選擇:植物有寬葉香蒲、美人蕉、梭魚草、鳶尾等。

生態塘規模選擇:按5人/m2要求計算塘面面積。

生態塘造價:總造價按180元/m2計算(塘體造價按150元/m2,浮島生物按30元/m2),塘面面積440平方,則生態塘造價7.92萬元。

四、項目資金

1、資金預算

在深入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參照我縣沱川鄉河西村污水處理工程造價,經專業工程師核算,婺源農村污水治理工程項目涉及11個鄉鎮,共72村莊(名單見附件一),常住人口45953萬,建設化糞池、生態塘等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共需籌集資金5000餘萬元(不包括由業主自行建設污水預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資金)。

2、資金籌集

該項目建設採取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和農民羣眾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農村污水治理設施正式交付使用後,運行和管護費用,由鄉鎮統籌配套資金解決。

五、工作步驟

1、成立機構

成立婺源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規劃,統籌安排,協調指導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環保局,具體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督促實施和日常工作,工作人員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

2、宣傳發動、全面部署階段(20xx年10月—)

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動員大會,對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進行部署,同時利用宣傳車、報紙、有線電視等進行宣傳,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幹部羣眾自覺參與生活污水治理行動。

3、組織實施、整體推進階段(20xx年10月—)

有關鄉(鎮、街道)嚴格按照本《實施方案》及有關文件要求,制定相應的生活污水治理的具體工作方案,明確所有行政村、自然村所採取的處理模式和管理運行機制,報縣領導小組同意後組織落實。按照分批進行,逐步推開的原則,縣領導小組要選擇幾個條件成熟的村莊為試點,先行先試,不斷總結經驗,分階段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4、督察考核、總結提高階段

對有關鄉(鎮、街道)、村組實行動態考核制度。運用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隨機抽查與集中督察相結合等多種手段,對各鄉(鎮、街道)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全面考核,並對考核結果進行排序,納入鄉(鎮、街道)、村年度工作目標考核。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各有關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認清形勢,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把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作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作為關注民生、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一個重要載體,認真抓好此項工作的落實。

2、加強領導。各有關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各自的工作任務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各鄉(鎮、街道)要成立專門領導機構,明確責任分工,領導掛帥,組織得力人員認真落實;要投入足夠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確保生活污水收理、運營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3、廣泛宣傳。要利用有線電視、召開村小組村民會議、建立村規民約、開設宣傳欄、開展課堂教育、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不斷加強對農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教育,提高農村居民環境保護意識,使農民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逐步實現鄉風文明。

4、強化責任。

各鄉(鎮、街道)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實施主體,逐步建立健全長效運行管理機制。同時各村應配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人員,參與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負責建成後運行管理。

縣農工部負責污水治理項目的銜接和爭取配套資金,負責衞生改廁,並做好與生活污水治理終端設施的管網銜接;

縣發改委參與項目方案評審、項目審批等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補助資金的籌措和監管工作;

縣建設、規劃局指導編制城鄉污水治理規劃,指導納管範圍內村莊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的實施,並負責指導工程質量,參與工程竣工驗收;

縣農業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淨化沼氣工程治理模式中承建單位的資質審核、業務指導和考核驗收,並牽頭負責農村規模畜禽養殖場户的排泄物及污水治理工作;

縣國土資源分局負責治理設施建設的土地報批工作;

縣交通局負責農村公路建設與污水管網建設的相互銜接;

縣水利局負責做好河道疏浚任務分配、業務指導和的實施。

縣環保局承擔領導小組交辦的組織、協調、監督、考核等工作,負責污水治理項目的銜接和爭取配套資金及督促檢查;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7

一、工作目標

持續加強全鎮污水治理,做到應治盡治。完成6個行政村中心村寨設施覆蓋,達到行政村中心村寨設施覆蓋率100%,確保全國鄉村振興示範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完成污水治理率達40%以上;持續推進已建成設施正常運營,保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持續達80%以上。持續加大對全鎮黑臭水體的排查整改,確保全鎮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率達到100%。

二、工作內容

(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1.摸清底數,立行整改。20xx年3月20日前,完成全鎮生活污水排放、處理情況摸底調查,詳細瞭解我鎮建設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及我鎮污水處理廠運維情況、治理效果,建立運營管護制度,明確運營管護人員,建立運營管護台賬,對發現的問題建立清單,及時組織整改。

2.因地施策,多效治理。根據排查結果,按照實事求是原則,鼓勵就地消納利用,根據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以就近就地利用為主,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同時結合農村改廁工作,將廁所糞污進行資源化利用,優先採取分散治理模式,通過獨户或連户的分散式處理模式,在庭院內消納利用或就近自然生態消納。

3.源頭減量,分質處理。合理鞏固農村廁所革命成果,廁所糞污經無害化處理後就地就近還田,推動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將農田建設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相結合,統一規劃、一體設計,在確保農業用水安全的前提下,減少農村生活污水排放。

4.提質改造,確保運行。按照“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完善一批”的思路,對進水不足的設施增加管網建設,擴大收水範圍,確保設施正常運行。對設備、管網損壞的進行修復,設備老舊的進行更換;對排放標準不達標的進行提標改造。20xx年完成桃源村不正常運行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確保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持續達80%以上。

5.綜合統籌,梯次推進。配合上級有關部門統籌推進新建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確保六屯鎮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全面得到有效管控,結合污水資源化利用,污水治理率達40%以上。

(二)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治理

點面結合,消除黑臭。結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統籌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確保治理後的'黑臭水體村民滿意度、水體無異味、顏色無異常、無污水直排、無明顯黑臭淤泥,岸邊無垃圾、水質達標。

三、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成立以鎮黨委書記、鎮人民政府鎮長為組長,分管生態的領導為副組長,鎮經發辦、鎮文化中心、鎮農業中心、鎮村建所、鎮生態中心、鎮水利站的負責人及各村支書為成員的農村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生態中心,於良鳳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胡春燕負責日常工作,統籌協調推進六屯鎮農村污水治理工作。

(二)壓實責任。農村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污水治理工作的領導,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並按照鄉村振興的要求,把污水治理納入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重點任務優先安排。鎮黨委政府是污水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履行好“一崗雙責”,要做好項目落地、資金使用、推進實施、維護管理等工作。

(三)資金保障。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督管控,確保水污染治理資金合理使用,向上積極爭取資金,加大對農村污水治理的投入。

(四)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污水治理的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廣播、微信羣、大喇叭、網絡等媒體的作用,通過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灌輸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飲水安全和黑臭水體治理的重要意義、政策措施,動員廣大村民積極支持和參與,引導村民利用村規民約等自治辦法提高環境衞生意識,加強村組環境管理,提升健康文明環保生活水平,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圍。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8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突出重點區域,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創新治理體系,壓實屬地責任,完善保障措施,補齊環境短板,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永城提供支撐。

二、工作目標

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突出重點、梯次推進,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建管並重、長效運行”的原則,採取新建一批、鞏固提升一批等方式,優先對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駐地村莊農村生活污水進行治理。20xx年12月底前,完成8個鄉鎮(街道)雨污管網設施配套及升級改造工作;20xx年6月底前,完成沿沱河、包河、澮河、王引河的蔣口、裴橋、大王集、雙橋、黃口、新橋、龍崗、卧龍、劉河、李寨共10個鄉鎮的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工作;20xx年12月底前,完成其餘鄉鎮(街道)污水處理廠及管網配套建設工作。

三、重點工作

(一)強化規劃引領。科學編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20xx年6月底前,將我市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向社會公開並按年度實施。加強污水治理與改廁工作有機街接,對已完成水衝式廁所改造、具備污水收集處理條件的鄉鎮(街道),優先將廁所糞污納入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做到應納盡納。納管或新建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的鄉鎮(街道),要將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設計、同步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要與供水、道路建設、水系連通、黑臭水體整治等工作統籌銜接,實施系統治理,減少重複施工。對施工期間產生的生活污水,要做好管控,避免產生新的黑臭水體。

(二)全面摸清底數。開展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駐地生活污水現狀摸底調查,根據鄉鎮(街道)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及周邊水體等情況,將鄉鎮(街道)分為新建設施類、整治提升類、正常運行類三個類別。新建設施類是指目前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駐地尚未建設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鄉鎮(街道);整治提升類是指建有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但無法滿足當前需要,或者不能正常運行需要進一步整治提升的鄉鎮(街道);正常運行類是指建有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且運行穩定,滿足當前生活需要的鄉鎮(街道)。摸底調查要全面紮實、深入細緻,確保底數清、情況明、信息準。要建好各類工作台賬,實施台賬式管理。

(三)科學謀劃安排。以新建設施類、整治提升類鄉鎮(街道)為重點,按照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原則,根據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縣域村莊分類和佈局規劃、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等,科學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突出重點鄉鎮(街道),明確目標任務和牽頭部門,細化責任舉措,定準時間節點,強化保障措施,切實把工作部署變成“施工圖”“計程表”,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四)加快新建設施。尚未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鄉鎮(街道),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充分調研鄉鎮(街道)的規劃定位、人口規模及變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情況,科學選擇治理模式和工程內容。20xx年12月底前全面啟動建設任務,20xx年12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進水試運行,確保治污設施穩定達標運行。加快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和服務向周邊延伸覆蓋,優先選擇納管處理模式,加快推進重點鄉鎮(街道)的`農村生活污水納管工作。在人口較多且居住集中、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街道),規劃建設污水收集管網和集中式污水處理廠。人口少且居住分散的,以廁所糞污為重點,採取減量化、資源化、生態化為導向的治理模式。建設污水處理廠前需全面調研、科學論證,採用符合實際、低成本、易維護的治理技術和管材設備。擬搬遷鄉鎮不建議新建設施,重點做好污水管控,可對污水進行統一收集後轉運至就近污水處理廠(站)處理。

(五)提升現有設施。對建有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但不能正常運行的鄉鎮(街道),要精準識別問題,分類改造提升。對污水收集率低、設施“吃不飽”的,提高管網收集覆蓋率,完善入户管網建設,打通污水收集“最後一米”;對設計規模小於實際污水產生量的,要儘快擴容擴建設施,確保滿足現階段需求;對出水不達標、污水來源發生變化或處理單元過於複雜的,應及時改造處理工藝,調整運行參數,確保設施達標穩定運行;對設備老化破損的,應及時維修或更換設備;對進水水質異常的,要推進雨污分流,避免管網錯接、混接、漏接等,防止生產生活垃圾、雨水、景觀水等進入收集系統;對管網淤堵的,要加強日常巡查管護,及時修復更新老舊破損管道,清理管道及檢查井內淤積雜物,確保管網通暢。目前,全市8個鄉鎮(街道)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但配套管網不完善,4個鄉鎮(街道)因設備老損等原因需及時維修或更換設備,市城鄉建設局、各鄉鎮(街道)要加快整治提升工作,於20xx年12月底前完成進水調試,確保設施正常運行。

(六)嚴把工程質量。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達到一定投資額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工程應參照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建設管理要求,建設單位通過招投標程序確定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程質量檢測等,充分考慮防洪需要,依法辦理施工許可和質量安全監督手續,依法組織竣工驗收。嚴格工程質量監管,結合鄉鎮(街道)污水處理設施工程特點,充實監督力量,強化參建各方質量責任,提升監管效能。加強施工過程控制,聘請專業監理單位開展建設全過程監理,強化對進場建築材料和設施設備質量管理,規範程序管理和施工工藝,做好隱蔽工程影像驗收留存。築牢安全生產意識,重點做好溝槽、基坑、高大模板等施工安全管理,確保施工安全。

(七)強化運行管護。積極推動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駐地村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統一化、專業化、市場化,堅持“先建機制、後建工程”的原則,統籌考慮設施建設和後期運行管護,擇優遴選專業公司統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建、管、運”。積極探索推進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專業公司(單位)建設運維+生態環境部門環境監管”的治理體系。加強設施運行監督管理,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建立統一運行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監管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永城市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推動機制,明確部門職責,細化保障措施,切實將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鄉村振興戰略重點任務。

(二)強化政策保障。結合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保障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用地。落實村莊建設項目簡易審批政策,優化項目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推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與循環利用,探索農村水資源循環利用模式。推動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督查的運行管護機制。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治,推廣先進實用的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按照“成熟穩定、實用低耗、易於維護”的原則,科學合理確定污水處理方式與處理技術。

(三)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對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資金籌措力度,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有效保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鼓勵創新政府支持方式,通過政府債券、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等方式不斷拓寬融資渠道。探索建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收費機制,逐步構建多元投入資金保障機制。

(四)發揮羣眾力量。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保障羣眾對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充分發揮村鎮基層組織和村規民約作用,調動農民羣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凝聚羣眾智慧力量,引導羣眾積極參與生活污水治理等相關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結合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引導村民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嚴格督導調度。將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成效作為各鄉鎮(街道)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人居環境整治考核、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評估的重要內容,將鄉鎮生活污水等突出環境問題列入市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範疇。結合我市“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加強調度督導,對工作滯後的專項督辦,對重點難點問題指導幫扶,對工作突出的通報表揚,確保任務完成。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9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堅”行動的部署,結合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實際情況,提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策略,堅持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設施有效運行率和農村居民滿意率為目標,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同時加強已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確保污水收集處理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規範建立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機制。

(二)基本原則

1.科學全面,實用可行。

內容全面、科學合理,攻堅行動與村莊規劃、城鄉供排水、水環境功能區劃、黑臭水體治理等相銜接,制定建立全面覆蓋、重點突出、因地制宜、科學規範的攻堅路徑。

2.因地制宜,分類治理。

按照省、市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總體要求,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設施有效運行率和農村居民滿意率為目標,結合我縣經濟發展水平、村莊聚集情況和周邊自然情況等,因地制宜選擇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納入已建縣、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已建設施修復改造、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等模式開展治理。

3.突出重點,梯次推進。

遵循“突出重點,循序漸進,久久為功”的原則,做到“可實施、可落地”。在全面摸清治理底數的基礎上,明確治理模式。按照省、市重點村莊識別要求,明確重點村莊,梯次推進治理工作。

4.建管並重,長效運行。

在確保治理設施高質量建設和提升改造的同時,加大對已建設施的運營維護,抓好運維管理機制建設。鼓勵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建設和運行管理。有條件的鄉鎮,逐步探索建立污水處理受益農户付費制度和多元化的運行保障機制,確保治理長效。

5.政府主導,社會參與。

強化屬地政府主體責任,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充分發揮涉農資金統籌作用,用好相關金融政策,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建立健全地方負擔、企業投資、省級資金、鎮村自籌和社會支持的多元投入機制。同時可引導農民以投工投勞等方式參與設施建設、運行和管理,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三)工作目標

從20xx年起,在摸清全縣已建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現狀的基礎上,結合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摸排時地表水水質監測情況,開展農村生活治理攻堅行動。通過4年努力,到20xx年,完成152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其中優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問題整改任務,確保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60%以上。制定清單式實名制儲備庫,確保有序推進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詳見附件3:豐順縣20xx-2025年擬完成治理自然村“一村一策”儲備庫)。

具體治理任務安排如下:

1.20xx年年底前,完成新增38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52.5%以上;

2.20xx年年底前,完成新增38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55%以上;

3.20xx年年底前,完成新增38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57.5%以上;

4.20xx年年底前,完成新增38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60%以上,治理設施有效運行率達到90%以上,村民滿意率達到80%以上,強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監督考核管理,全面建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運維管護機制。

二、工作任務

(一)因地制宜,分類推進設施建設

1.資源化利用。

對於居住較分散,常住人口較少或密度小的自然村,在周邊無黑臭水體且水環境良好的前提下,優先選用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線。充分利用既有水溝、水塘和窪地,規劃建設污水管網及配套存儲池、厭氧池、生化塘等,並可通過房前屋後“四小園”澆施等就近就地進行資源化利用。實施資源化利用的自然村應定期開展自然村內主要水體監測和治理成效評估,未達到要求的需結合原因加強整改和管護。當受納體消納能力不足時,周邊有黑臭水體或水質保護壓力大,應及時調整治理模式,不得繼續採用資源化利用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對於自然生態環境優勢明顯、農用水灌溉需求大的鎮(場),積極探索符合當地特色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模式,優先採用資源化利用治理。

2.納入縣、鎮、村污水處理設施

充分調研,推動未滿負荷的縣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向周邊自然村延伸,將鄰近圩鎮、城鄉結合區域內自然村和設施周邊自然村的農村生活污水就近納入縣、鎮、村污水管網統一收集處理,做到能接盡接,管網收集率應達到60%以上。

3.新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遠離城鎮的農村居民聚居點,人口規模較大的自然村應綜合聚集程度、排水現狀、排入水體水質要求等,合理選擇污水處理技術,配套完善管網設施,選擇管護簡便、建設和運維費用低的工藝設備進行集中處理。常住人口多,但居住較散、污水難以統一收集的地區,就地就近採用無動力、微動力或生態處理技術進行分散處理。新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由鎮(場)負責實施,管網收集率應達到60%以上。

4.推進已建設施提升改造與管網修復。

在科學確定治理模式的基礎上,對自然村生活污水實施資源化利用的,由鎮村對照治理措施開展整治;農村生活污水納入縣、鎮、村污水處理設施的由原建設單位(業主單位)負責整治;實施已建設施修復、改造和管網完善與修復的,由原建設單位(業主單位)和管理單位(鎮政府、縣水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整治。

(1)已建設施提升改造。對照全縣摸排問題清單及省反饋問題清單,各鎮(場)應制定問題設施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按攻堅任務清單按時完成整改。對處於建設狀態且停滯施工時間較長、主體設施存在質量問題、功能單元缺失導致閒置的設施開展修復;對於已建、設計規模不符合實際需求等的設施進行整改,對普遍存在雨污分流不徹底,生活污水收集率不足,出水不穩定等問題,加快實施老舊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的升級改造。

(2)管網完善與修復。對於污水收集管網覆蓋率低的處理設施,利用現有管網,延伸主、支管覆蓋範圍;對於無配套收集管網或收集管網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原高程設計不合理等,應全面綜合評價,重新調整規劃設計,完善管網或改用分散治理方式,針對管網與設施未接通或銜接不暢,化糞池老舊或建設不規範,管網局部污水滴漏或外水滲入等問題,進行收集管網修復增效。

(二)開展成效評估

縣有關部門按職責要求及時跟進指導各鎮(場)治理工作,市生態環境局豐順分局牽頭對照儲備庫開展治理情況月度調度和通報。各鎮(場)按照“完成一個、報送一個、評估一個”的原則,從儲備庫中抽取不少於辦理任務數的自然村報市生態環境局豐順分局(應優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問題整改任務)。評估需以工程建設質量、治理綜合成效為主,結合基礎資料、運維管理以及村民滿意度等情況開展成效評估。同時,結合評估情況組織甄選優秀治理案例,適時向社會公開宣傳。採用不同治理模式應滿足以下要求,方可認定為完成治理:

1.納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的村莊,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1)村莊污水收集主管與城鎮污水管網連接並通水;

(2)接入的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並達標排放。

2.新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或設施整改提升的村莊,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1)設施正常運轉;

(2)設施出水執行我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DB44/2208-20xx)且排放口水質檢測達標;

(3)有明確的運維主體、責任要求及穩定的'運維資金保障。

3.採用污水資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態消納)的村莊,在滿足農田灌溉、施肥等資源化利用相關標準同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1)有農田、水塘或房前屋後小菜園、小果園等明確的污水資源化利用受納體;

(2)已配套污水暫存設施及輸送至利用場地的設施設備或管網暗渠,建立了明確的資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態消納)途徑;

(3)污水排放不超過資源化利用受納體的環境容量,受納體及周邊不形成黑臭水體,不造成環境污染,污水資源化整體能夠保持良性生態循環;

(4)河涌、水網等快速流動水體不作為污水資源化利用的受納體,污水原則上不直接排入。

(三)建管並重,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1.明確運維管理責任主體。

建立以縣政府為責任主體、鎮政府為落實主體、村級組織為參與主體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運維管理體系。各鎮(場)要牽頭落實本行政區域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的日常運行和維護管理工作,落實運維經費保障,明確運維管護經費使用細則,合理確定設施運維主體和模式。縣政府結合年度考核情況,制訂獎懲制度,以獎代補,確保各鎮(場)村級污水處理設施運維效果。(責任單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豐順分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負責)

2.明確運維管理模式。

對處理工藝相對複雜且運維要求高的設施,可通過統一招投標或政府採購等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能力的運維單位進行運維;對規模較小、工藝簡易、運行維護技術要求較低的設施及資源化利用的自然村,鼓勵鎮(場)委託村(居)民委員會進行運行維護,可聘用村民參與設施運行維護管理的有償服務工作。鎮(場)負責日常運行和維護管理工作,應遵守有關規定,明確專職人員,監督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做好運行記錄,定期開展運行維護培訓,督促指導村(居)民委員會和農户做好相關工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和運行維護相關工作,引導農户主動檢查自家廁所水、廚房水、洗滌水等接入狀況,做好化糞池、接户管、户用檢查井滲漏、堵塞和破損等的維修更換,自覺管理房前屋後污水管網、清掃井及周邊環境衞生等。非居民產生的污水應由經營主體負責處理。

運維單位應以自然村為單元建立治理台賬,台賬內容包括村莊概況、污水輸送路徑、管網情況、污水暫存或預處理設施情況、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受納體基本信息、管護人員安排、受納體巡查及監測記錄等內容。各鎮(場)應定期組織開展治理成效評估,未達到預期效果的,應及時排查原因,實施整改並加強管護。當受納體消納能力不足時,應及時調整治理模式。(責任單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豐順分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負責)

3.嚴格水質監測。

各鎮(場)要落實國家、省、市關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質監測的要求,督促運維單位定期自行或委託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出水水質進行監測,摸清摸實已建設施環境效益發揮情況,建立數據台賬。生態環境部門按上級要求開展日處理能力20噸及以上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監測,對於發現設施運行不正常、出水水質不達標等問題的,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逾期未整改到位的,通報或約談相關負責部門和負責人。(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豐順分局牽頭,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鎮(場)要充分認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艱鉅性,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應加強系統謀劃和統籌協調,成立攻堅領導小組。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重點工作任務,推動解決規劃、建設、運維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農村生活污水與農村衞生廁所改造、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市生態環境局豐順分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發展和改革局、縣財政局、縣政府辦督辦室等相關部門按職責要求加強對各鎮(場)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督促指導。

(二)加強資金籌措。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的籌措,由縣財政統籌,積極爭取中央、省涉農資金支持。對已建設施進行完善管網、修復、改造的,整改完成後按原資金渠道和程序進行驗收結算和撥付。原PPP、新農村等實施項目,由建設單位(業主)按終止合同進行核實結算。修復改造完成後,按原資金渠道進行驗收結算。對新建設施項目,按建設項目有關規定執行,同時,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維。

(三)嚴格監督考核。嚴格落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責任,上下聯動、齊抓共管、高質量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建立健全監督考核機制,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等考核內容。將治理設施日常巡查等工作納入日常工作內容,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並督促整改。

(四)加強技術支撐。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智慧監管的探索,定期組織開展技術幫扶,組織運維管理人員教育培訓,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人才隊伍建設。

(五)加強宣傳教育。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宣傳教育,藉助手機、電視、廣播等媒介宣傳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知識,培育提升村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逐步規範村民生活排水行為;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頭參與治理工程建設和運維工作;要引導村民參與項目前期設計、過程建設和後期監督,建立共謀、共建、共管、共享機制,提高村民在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的參與感和滿意感。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10

為鞏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指導意見》(粵辦函〔20xx〕285號)、《廣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方案(20xx-2025年)》要求,在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的基礎上,科學合理有序推進我區“十四五”時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三農”領域“九大攻堅”行動的部署,以重點突出、分村推進,經濟適用、建管並重為原則,建立健全我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體系,保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有效運行,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助力全面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

二、工作背景

根據《廣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查漏補缺工作方案》、《廣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全覆蓋攻堅實施方案》及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的相關要求,黃埔區自20xx年起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自然村全覆蓋治理工作,於20xx年6月底前完成22個行政村自然村生活污水全覆蓋治理,其中19個村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3個村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區累計鋪設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網約635公里,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站點6個,污水處理能力達1260噸/日。

伴隨我區城市化進程,20xx年10月,經省市同意,我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範圍調整為大坦村、麥村、大涵村等11條村。20xx年6月,我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範圍再度調整為蓮塘村、逕下村、大坦村、麥村4條。通過治理,我區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處理,村容村貌明顯改善,人民羣眾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顯著提升,但少部分村莊或片區仍存在管網錯漏混接等問題。根據省市要求,“十四五”期間,我區需在自然村全覆蓋治理基礎上深入開展提升工作,持續完善污水收集與處理效果,逐步實現村內生活污水應收盡收,設施有效穩定運行。

三、工作內容

《廣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方案(20xx-2025年)》要求:到20xx年底至少完成列入新鄉村示範帶內需提升的'67個行政村,到20xx年底,基本完成水源保護區、美麗新鄉村示範帶,鴉崗斷面周邊等重點區域內涉及的150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

根據市級方案,涉及我區的工作內容為:20xx年底完成龍湖街逕下村農村污水提升治理任務;20xx年底完成新龍鎮麥村村、大坦村農村污水提升治理任務。

四、實施步驟

(一)摸查問題台賬

由區水務局會同鎮(街)、科學城排水公司,對轄區內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開展全面摸查,評估當前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片區人口和污水量,管網覆蓋率,設施負荷率、治理模式合理性等)。梳理出需要提升的問題清單(管網錯混接、覆蓋不全面、老舊破損,設施超負荷,治理模式不合理等),20xx年6月底前完成。

(二)逐個制定詳細方案

由區水務局會同各鎮(街)根據問題清單,與供水、改廁、水系整治、農房建設、道路建設、農業生產等有效銜接,整體謀劃,結合實際合理確定治理目標,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細化年度任務,明確提升方式(村社居民自查整改、日常養護、大中修或建設項目等),制定詳細方案,逐年組織實施。

(三)協同組織實施

1.各村民自用排水設施的維修改造提升,由鎮(街)督導,村委具體負責,組織村民自行實施。

2.農村公共排水設施的維修改造的提升內容,納入區水務局排水設施維修改造和查漏補缺項目實施,鎮(街)負責協調村委、村民配合。

3.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指導,鎮(街)具體負責,做好居民巷道保潔,垃圾應及時清運,避免垃圾隨雨水沖刷至雨水溝渠積存發黑發臭。

(四)強化源頭管理

由鎮(街)負責,按照《廣州市排水條例》要求,對(工業企業、學校、農貿市場、汽修店、美容美髮、養殖場、農家樂、民宿)等排水户接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情況進行排查,相關信息形成清單。

區水務局會同鎮街對清單中的排水户進行評估,經評估影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的,由鎮街組織進行清退。

(五)規範處置餘泥

由區水務局指導,科學城排水公司具體負責,按照《廣州市通溝餘泥處理處置全流程工作指引》要求,規範處置通溝餘泥。

五、保障機制

(一)強化資金保障

按照《廣州市城市建設維護工作市區分工調整方案》(穗府辦函〔20xx〕19號),農村生活污水設施建設事權在區,由各區自行出資。區財政局要保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資金落實到位。

(二)監督管理

由區水務局負責,按照《廣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效能評價工作指引(試行)》的要求,每季度對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進行監督評價,評價結果通報至各鎮街,並報送區河長辦。由區河長辦落實相關獎懲。

(三)引導基層組織和村民參與

各鎮(街)可按照《廣東省村莊建設項目施行建議審批的實施意見》“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其領辦的合作社組織當地羣眾組建施工隊,承接工程,進一步探索村民自建的有效模式。”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村組織和農民工匠作用,提高村民參與度。

(四)加強宣傳教育

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開展宣傳教育,提高村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逐步規範村民生活排水行為,結合鄉村旅遊做好污水治理示範點。

農村生活污水整治方案11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的決策部署,加快補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持續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和生活品質,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主要目標。全面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強基增效雙提標”行動,力爭用5年時間,初步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xx年底,各縣(市、區)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規劃編制並組織實施;到20xx年底,水環境功能重要地區、人口相對集聚地區等重點區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和出水水質達標率均達到95%以上(以下統稱雙達標);到20xx年底,所有地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雙達標,標準化運維實現全覆蓋。

(二)基本原則。

——規劃先行,分步實施。遵循城鄉發展演變規律和人口流動趨勢,科學編制建設規劃,區分輕重緩急,合理安排、有序推進,優先解決重點區域治理問題。

——因地制宜,精準治污。根據不同地形地貌特徵、生產生活特點,科學劃定納廠處理、集中設施處理、户用設備處理或管控治理範圍和對象,實現全域精準治理。

——穩步推進,質量為上。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和項目週期,進度服從質量,嚴格把好設計關、材料關、施工關、驗收關,確保建成一個、達標一個,防止運動式、一刀切。

——數字改革,提升效能。將數字化改革貫穿於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運維和決策分析全過程,加快推進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實現基礎信息數字化、水質監測動態化、問題處置便捷化、輔助決策智能化。

二、主要任務

(一)全面摸清現狀。各地要徹底摸清縣域內行政村、自然村、常住和户籍人口、現有處理設施與農户生活污水接入處理設施情況(以下簡稱農户接户)等基礎信息,全面掌握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出水水質達標率和農户接户率等數據,梳理各類問題設施清單。20xx年8月底前,完成基礎信息收集和錄入。

(二)明確技術路線。各地要根據地形地貌、人口分佈、產業需求、施工條件等,科學確定治理範圍和方式。對城鎮建成區周邊區域和有條件的地區,優先採用納廠處理方式;對距離城鎮較遠且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優先採用集中設施處理方式;對邊遠山區且人口較少、環境容量較大的地區,合理採用户用設備處理或管控治理方式。完成治理的行政村應滿足應接農户70%以上接户、管控農户100%管控的要求。各地要根據處理規模、排放要求,優先選擇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技術工藝和設備。對節假日人口潮汐現象明顯的地區,合理設計調節池規模,採用並聯處理等方式滿足處理要求。20xx年9月底前,以縣(市、區)為單位明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

(三)編制規劃計劃。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和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實施情況,統籌考慮城鄉生活污水治理需求和能力,以縣域為單元,以常住人口為主要對象,組織編制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規劃(20xx—20xx年)。建設規劃須經設區市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諮詢、縣(市、區)主管部門組織評審後,報縣級政府審批同意。在此基礎上,各地要根據建設規劃,編制5年實施計劃,明確每年目標任務和實施項目。20xx年9月底前,以縣(市、區)為單位報省建設廳備案。

(四)抓好問題整改。各地要不折不扣、舉一反三抓好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工作。20xx年11月底前,完成山區閒置處理設施整改工作;20xx年4月底前,完成所有閒置處理設施整改工作。對因項目爛尾造成的問題設施,要釐清責任邊界,明確設施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等,限時完成整改。

(五)規範項目實施。落實建設單位首要責任,抓好項目建設管理,嚴格按照《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技術規程》和相關規範標準,加強項目設計、招投標、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全過程監管。設計環節擇優選擇有相應資質單位,嚴把工程初步設計文件審查關。項目施工由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擔,重點抓好接户、材料、隱蔽工程、終端設施、閉水試驗、竣工驗收等環節,確保新建或改造後的處理設施進水正常、出水達標。嚴格禁止使用無產品標準、無法定檢測報告、無產品合格證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鼓勵聘請村民監督員參與監督。有條件的地區可委託第三方單位開展全過程工程諮詢。

(六)強化運維管理。嚴格執行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評價標準,大力推進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工作。以縣域或片區為單位整體委託第三方單位進行運維,單個處理設施不得拆分運維。20xx年底前,實現既有處理設施標準化運維全覆蓋。推廣以落實村級、鄉級站長工作責任為重點的站長制,完善包括縣、鄉、村、農户、第三方運維單位在內的“五位一體”運維管理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行城鄉一體化運維、一體化管理。完善企業自檢、政府委託檢測和監督性監測的水質監測體系,確保監測數據真實可靠。明確運維環節產生的污泥、柵渣、油脂等廢棄物的處置方式,20xx年底前制定處置方案並實施。

(七)深化數字化改革。各地要按照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數字化監管服務系統的整體架構和建設要求,同步做好前端信息採集設備和本級監管服務子系統的配套建設工作,及時、全面、準確完成基礎信息數據的收集和錄入,強化數據分析和場景應用,構建省市縣鄉一體聯動,規劃、建設、運維全流程管理,管理服務、監督檢查、綜合評價、輔助決策全方位賦能的數字化閉環管理機制。20xx年底前,日處理能力200噸以上處理設施率先實現進出水水量、水質在線監測全覆蓋。

(八)引導行業發展。進一步加強對運維企業的監督檢查和考核管理,各地可依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單位基本條件》制定實施細則,支持運維企業做強做大,對不符合基本條件的運維企業責令限期整改。積極鼓勵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等先進適用成果,嚴格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耗地、高耗材、高污染的落後技術產品,引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業健康發展。有條件的地區可選擇在重點風貌區、休閒旅遊產業園區探索開展綠色處理設施和污水零直排村試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貫徹落實中央鄉村建設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抓手,明確承擔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職能的機構,合理配置人員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組織相關部門定期會商、抓好推進。省級部門各司其職、協同發力:省建設廳負責指導各地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規劃設計、項目建設和運維管理;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研究制定小型村莊建設項目簡易審批意見和用電收費優惠政策;省自然資源廳負責新建改造處理設施所需的土地指標保障;省生態環境廳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制定和執法監管;省農業農村廳負責抓好歷史遺留問題設施的梳理和整改。各縣(市、區)政府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加強統籌謀劃,抓好組織實施。

(二)加大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整合相關專項資金,統籌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省級財政適當安排獎補資金。各縣(市、區)要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並結合當地實際,制定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和污水處理費使用管理的具體辦法,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和公眾參與污水治理。

(三)強化監督考核。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納入美麗浙江建設、全省美麗城鎮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工作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各級政府要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層層抓好落實,對工作突出的予以激勵。

(四)加強宣傳培訓。各地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學習培訓力度,組建專家服務團,深入基層開展送技術、送服務下鄉活動。強化輿論宣傳,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村規民約,引導規範村民建好户內設施、履行維護責任、依法依規排放,不斷提高廣大羣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和主人翁意識,真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