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如何培養具有職業素養的學生演講稿

來源:文萃谷 2.08W

各位領導 各位同學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論大學如何培養具有職業素養的學生》

論大學如何培養具有職業素養的學生演講稿

這幾年,年年都喊大學生畢業難找工作,年年用人企業又在歎息“招不到合適的人選”。種種事實表明,這種現象的存在與大學生的職業素養難以滿足企業的要求有關。

公辦的省級高職示範校--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校企合作辦學,緊緊圍繞職業素養教育做足文章。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企業合作方--安博公司認為,如果在合作辦學中,僅僅把學生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技術培養到位了,而學生在敬崗愛業、責任忠誠等素養上嚴重缺失,這樣培養的學生越多,未來對用人企業、對社會的危害越大。

因此學院和安博公司,共同研究制定職業素養課程,從學生在大一入學開始,一直到大學畢業,職業素養課程貫穿始終,從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習慣,結合開設的信息技術專業技能訓練,多-維、多模式地培養和訓練。參與職業素養課程講授的導師有學院就業老師、專業課程教師、企業HR、項目經理、工程師、企業老總等。

在職業素養教育中,由企業專家講授的軟件行業認知教育、信息產業(專業)發展前景等講座或課程讓學生興趣自己所學專業,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

通過階段性的項目實訓、項目答辯等專業技術環節的訓練,在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又結合講授的團隊協作等素養課程訓練、提升學生的合作、溝通、協調、交際等能力。

企業老總、HR、以及已經畢業學長、信息技術領域前輩的講座、交流會讓學生堅定未來從事信息行業工作,產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引導學生理解忠誠、責任在企業選人、用人中的重要性。 從大一開始的就業意識教育不斷灌輸,就業準備通過商務禮儀、演講交流、簡歷撰寫、面試技能等系列的訓練,讓學生上崗就業道路更加順暢。

在整個三年高職人才培養計劃中,安博公司和學院以校企“雙主體”教育模式,共同推動實施的專業技能等顯性職業素養教育,以及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作風等隱性職業素養的宣導和培養,讓校企合作軟件技術專業(分別有軟件開發、多媒體等專業方向)學生受到用人企業的喜歡。用人企業對我們推送的學生都比較滿意,認為入職的學生上手快,適應能力強,且穩定、踏實、能吃苦。不少用人企業希望今後能與學院建立長期人才供給關係。 福建農職院軟件技術專業的校企合作成功案例再次説明,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是偽命題,只要高校沉下心去了解企業需求,靜下心培養,學生就業問題沒有雷區。

論大學如何培養具有職業素養的學生演講稿 [篇2]

職業素養是當前中國企業管理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企業間激烈的角逐,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所以提升管理者及員工的職業素養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根據對企業的回訪得知,現代企業選擇人才時看中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證書,更重要的是看個人基本素質、基本職業技能及職業精神等職業素養。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學生,是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進而如何培養在校學生優秀的職業素養成為現代教育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越來越多的學校在學生即將畢業前開設了就業指導之類的課程,希望能幫助即將走向社會的`學生更好的適應企業環境。但是好的職業素養不是一次課程就能養成的,需要在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的培訓,於是在校期間的課程也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專業教師應把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目標來貫徹落實。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範、要求以及提升,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規範。每個專業教師都會在課堂中傳授給學生職業知識和技術,那麼職業素質的其他方面該如何在課堂中培養呢?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的判斷和決策能力,激發探索和創新能力。

教師不再是個知識的傳遞者,而是知識的啟發者。學生不再僅僅是將整理好的知識被動的吸收、機械的記憶。高職學生就業的崗位往往在生產、管理的第一線,老老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幹活是不少學生工作狀態,缺乏探索創新缺乏自主決策會限制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

在課堂中給學生以案例讓他們自己分析、給學生工具讓他們自己動手……讓他們相互觀摩、相互評價,教師把“教”放在啟發、引導、組織和鼓勵上,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獨立思考、判斷、決策的膽量和習慣,提高自學能力增加創造力為日後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二、增加小組訓練提高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隊合作能力。

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獨立完成某一項工作已幾乎不可能,只有依靠羣體的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複雜工作。因此,企業對員工的集體觀念和團隊協作精神尤為重視,一個遊離集體之外、不能與人合作的人是無法適應企業需求的。而目前在讀的學生大多數是90後,自我意識比較強,在以往的生活學習中與人合作完成任務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在課程設計中增加小組作業和練習量,同時考核標準中設計配合度、領導性等指標,將集體與團隊合作精神作為課程考核的標準之一。讓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學會如何與人建立信任、瞭解規則、為他人着想、融入團隊等內容。

三、課堂中的“5s”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規範,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5s含義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它活動的對象是現場的“環境”,它對生產現場環境全局進行綜合考慮,並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與措施,從而達到規範化管理。5s活動的核心和精髓是素養,員工素養得不到相應提高,活動就難以開展和堅持下去。5s活動起源於日本企業,在我國企業中也得到廣泛推行。

將企業中的5s管理納入課堂:從學生走進教室開始就要注意桌椅的定位,離開教室必須將座椅放回課桌下,期間保持教室的衞生和整潔;在實訓室中所有工具、器材、表單都要定位,從哪裏拿放哪裏去,作業的地方都貼上作業指導書或者作業規範;課堂中注意禮貌用語,回答老師問題和同學討論都要注意禮儀;注意自身衣着的整潔規範,需要穿工作服的必須穿着整齊才能進課堂等等。這一系列5s活動都是為了能創造一個規範的教學場所,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創設一個安全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現場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

5s在課堂中的實施目標是①管理項目:保證品質、提高效率、執行標準、積極主動、提升形象、保障安全。②培養目標:專業知識、崗位能力、職業素質、團隊精神、安全意識。最終是滿足企業和社會需要。

四、適當增加“育人”的教學時間,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高尚的品格。

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或多或少都要面對各種困難,是否能經得起考驗經得起洗禮,就要看是否有堅強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從學校走向社會,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處理各種困難,有些學生在實習期間就因為不能適應企業環境而頻頻跳槽,更有甚者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造成了精神和身體上的傷害。面對越來越顯得“脆弱”的學生,專業教師的職責不能只滿足於傳授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術,還要在日常的接觸中注重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課前五分鐘設計讓學生髮言來解讀和評論時勢、在課堂中時不時插入一段勵志的小故事、母親節提醒學生給媽媽打電話、講講身邊的榜樣事蹟等等,用時不多,卻能在“育人”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效果,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感情。同時,教師還要做好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動和影響學生。

我們有專項課程、有專職的學生工作者、有企業講座、有社會實踐,如果在每天的課堂上我們也能關注並採取措施去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那麼可以説:從學生踏入大學校園起,就已經開始了優秀職業素養的養成。經過師生共同努力,學生可以健康、自信的走向社會,成為合格的、優秀的職業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