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精選三篇

來源:文萃谷 1.88W

《再見了親人》記敍了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戰士離開朝鮮回國時,同朝鮮人們依依惜別的情景,讚揚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課文以志願軍對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追述了許多難忘的往事,讚頌了中朝兩國人民比山高比海還深的情誼。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精選三篇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_【1】

課文《再見了親人》,記敍了1958年最後一批志願軍離朝回國時,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讚揚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全文是以志願軍對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情景,通篇都是志願軍説的話,透出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難捨難分之情,表達了中朝兩 國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深厚情誼。話別總是雙方交談的,在依依惜別的時候,朝鮮人民是怎樣想的,他們會説些什麼呢?課文中沒有直接寫,但是從課文的字裏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到這些。在志願軍向朝鮮人民追述種種往事時,朝鮮人民一定也回憶起志願軍的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講述着志願軍對朝鮮人民那比山還高比還深的情誼,課文中沒有作具體敍述。那麼,如何在指導學生學習時加以滲透呢?這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一、上勾下連,整體感知

學生閲讀一篇課文,不僅要提高他們的聽、説、讀、寫能力,而且還要從文章表達的內容中學到知識,受到啟發教育和情感陶冶。文道統一是國小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每篇文章都表達了作者的感情,都反映了作者要講的道理,通過情與理起到育人作用。文章的情與理是交融的,《再見了,親人》第二部分的“情”是建立在第一部分“理”之上的,找準文章情與理的切合點是學好這篇文章的關鍵。

學習第一部分,我提出了三個歸結性的問題: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文章寫了大娘、小金花、大嫂為志願軍做了哪些事?把你感動的情節劃下來,重點體會,並作批註。體會志願軍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嗎?第一部分學生通過分析、歸納,抓住文中句式和重點詞、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場面、典型事例,想象朝鮮人民為志願軍捨生忘死的動人情景,撥動了學生的心絃,引導學生體會其內心的思想感情。抓住重點統挈全篇,幫助學生辨清文脈,從文章的內在聯繫上去理解和把握內容、把握中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披文以入情”突出朝鮮人民和志願軍的深情厚誼,使學生受到感染,從而使“知”和“情”在聯繫中不斷加深,不斷昇華。

二、逆向求真,咀嚼情節

本文在情節的處理上另闢路徑,它沒有直接寫出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宏大場面,而是側重於志願軍戰士追憶朝鮮人民可歌可泣的事蹟。文章為了突出“中朝人民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他們之間的情誼是用鮮血凝成的”這一中心。在講讀時如果忽略了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流血犧牲的場面追述,或只是粗略地泛泛講解,作蜻蜓點水式的分析,對理解中心無益,甚至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鑑於此認識,我在指導學生學完第一部分後,又追加提出了探究性的問題:大娘、小金花、大嫂為什麼甘願為了志願軍付出血的代價?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挖掘文中藴藏的志願軍戰士們對朝鮮人民做出的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來講述志願軍對朝鮮人民那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通過資料的補充,讓學生們瞭解到在朝鮮這片沃土上,不僅灑下了朝鮮人民的鮮血,也灑下了無數志願軍官兵的鮮血。中朝人民的友誼是鮮血凝成的。這個題目重在加深對中心的認識上,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中朝人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三、以讀激情,引起共鳴

對錶達思想感情強烈的課文,都是老師應多花點精力,指導學生進行表情朗讀,以讀激情,引起共鳴。

《再見了,親人》一文的語言是充滿感情的,作者有意識地在陳述的語氣中較多地運用了祈使句、感歎句、反問句等句式,表達了讚美、感激、關切、崇敬等感情內容,字裏行間洋溢着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誼。在有所感悟之後,我注意指導學生們讀出語氣。特別是反問句,及最後臨別時的依依不捨,我適時地安排一些富有感染力的導語,也是啟動學生思維,激發朗讀情感的好手段。

四、通過比較閲讀,加強學生對文章結構、寫作方法及思想感情的深刻領悟。

在學完第一部分後,我安排學生同讀者一部分,比較三個人物和事件有哪些相同之處。通過比較,學生們發現了這三個段落的結構相同;三個人物都是為了志願軍付出了血的代價,目的相同。在學生説到三個短的結尾都用了反問句,從而加強了語氣,更能出朝鮮人民與志願軍的深情厚誼時,及時地讓學生讀一讀來加深理解。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_【2】

本篇課文為敍事抒情散文,描寫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後一批官兵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表現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摯情誼,讚揚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課文感情真摯強烈,敍事抒情相互交織,語言切實感人,構思精巧別緻。對於抒情散文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整體入手,感知情感

教學伊始,讓學生通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後,引出問題,使之感知情感。

1、從題目入手。讓學生質疑:‘親人’指誰?是誰的‘親人’?志願軍為什麼稱朝鮮人民為親人?題目中的‘再’字怎麼理解?

通過閲讀講解,使學生了解“親人”指的是像 “大娘”、“小金花”、“大嫂”這樣的朝鮮人民。志願軍所以稱她們為親人,是因為中朝人民在共同的抗美戰鬥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題目中的“再”字揭示了多次相見中的“最後一次”,也是從此離別後不知能不能再見面,真是生死離別,其真正含義就是一種何日復相聚的惜別之情。從而使學生感知情感的傾向。

2、從典型事件入手。以“文章寫了哪四件典型事例”,讓學生知道文章通過“送打糕”、“救傷員”、“救偵察員”、“挖野菜”四件典型事件,來讚揚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情誼。通過四件典型事例,讓學生在感知材料的過程中,感知情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情感流向。

二、品味詞句,體會情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