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15篇)

來源:文萃谷 4.48K
端午節習俗1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五月初五的這一天,大家來看看端午節的來歷吧!

端午節習俗(15篇)

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又定為詩人節,屈原是誰呢,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哦 屈原是我國春秋時吳國的大臣,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投江後,當地的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遷至行至洞庭湖不見屈原的屍體……!

對於端午節有許許多多的傳説,可我做到了,吃餃子 雞蛋 不能少的粽子,哈哈真好玩,我喜歡過端午節 喜歡過每個節日!

端午節習俗2

説起端午節,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過的端午節來!

在家鄉的端午節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裏,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説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為什麼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説,在端午節的前晚,月宮裏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把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這裏面還要插上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月宮上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樹,樹下有個貌似人形的玉兔總是跪着作搗藥的動作,所以在小時候,晚上鬧人了,老人們總會哄小孩子説,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搗藥去,小孩子們總是記得,月宮裏的玉兔搗了一年的藥,終於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間,所以,小孩子們在5、5的早上,總是爭着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為在記憶裏,5、5那天的早上,還是很冷的,也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説,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艾葉後,顏色會變的綠綠的,還伴着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了臉,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在想:在這一年裏,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剛刨下來的新鮮的蒜!雞蛋和蒜在鍋裏煮時,水裏面也要放上艾葉!經過放了艾葉的水一煮,雞蛋和蒜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葉特有的味道!艾葉同時也是一味中藥,具體治什麼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粽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裏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點不同了。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在酒裏面,加了一味雄黃!酒也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説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裏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説法是為了避免蛇蟲來咬,因為蛇的顏色就象五色線。戴幾天後,把它取下來扔掉,就會變成了蛇,如果戴了幾天還不扔掉,會變成了蛇來咬人的!

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説法也是為了驅病避邪。走在村子裏,裊繞的炊煙中,伴着縷縷的艾葉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氣息,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許多年過去了,每當這天,總是能隔着時空聞到記憶裏遠遠的家鄉,在這天早晨漂來的濃濃的艾香!也總是在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綠綠的艾葉水小心翼翼的神聖的輕拂在臉上的絲絲涼意,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種各樣的香囊!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驕傲的紅紅的雄黃酒香,也總是在這天早上,想起吃着飄有艾香的雞蛋直到

把肚皮撐的鼓鼓的還要在兜裏揣一個去上學!也總是在這一天,想起媽媽編的美麗的五色線與小朋友們比誰的漂亮時彼此羨慕的眼光!也總是在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門,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時光!

今天正值端午節,祝所有的好朋友們節日快樂!祝家鄉的父母家人節日快樂!祝同我一樣遠在他鄉的哥嫂節日快樂!

端午節習俗3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風俗,也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端午節起源於浙江地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5月初五以周進度的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民俗。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在武漢東湖,九點鐘開始了賽龍舟的活動,參賽選手們個個蓄勢待發,躍躍欲試。

“呼”槍聲響了,現場鑼鼓齊鳴,彩旗招展,喊聲震天,熱鬧非凡,每條船上有二十個人,每條船上的人衣服統一,紅色衣服是紅隊,黃色衣服是黃隊,藍包衣服是藍隊,綠色……

我最用的是藍隊,藍色不僅是我最喜歡的顏色,龍頭也別有風趣,只見威風凜凜的龍頭上,眼睛的黑眼圈成了紅眼圈,眼珠直勾勾地看着前方,眼睫毛像一個王冠在眼上,由黃色,藍色,白色組成。鼻樑是青色和藍色,鼻子是亮閃言的銀色,龍鬚是光滑的兩個彈簧,兩個彈簧上都有一個藍色的球,四顆虎牙在嘴上,每一顆看起來尖鋭無比,還有兩顆獠牙在嘴角,嘴巴里含着一顆圓的像夜明珠的銀色珠子,龍角像天空一樣藍,像月亮一樣彎。

回到比賽,藍隊的隊長奮力擊鼓,彷彿每一棒都要把鼓擊破一般,"咚~咚~咚~"伴隨着每一聲鼓點,船上的船員們動作整齊一,濺起一來的水花晶瑩剔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船員們滿不在乎,只顧着理頭划船藍船的速度越來越快,慢慢逼近前面的綠隊快了,快了,越來越快了,離綠隊還有六米,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終於和綠隊並排在一起了,兩隊的鼓聲更快了,四周的吶喊聲此起彼伏,兩隊船們奮力划槳,終於藍隊反超市綠隊,排第四名,觀眾們都為自己看好的隊吶喊助威,“加油,加油”霎時間鼓聲和觀眾加油聲響成一片熱熱鬧鬧,現場比菜場吵一百倍。

最終黃隊第一,紅隊第二,藍隊第三,我看好的藍隊是季軍,我覺得,賽龍舟要有團結、拼搏、向上的精神,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這就是家鄉風俗——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4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根據民間的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瞭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屈原一心想着聯和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後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後,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

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據悉,在屈原死後,楚國的老百姓都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屈原的屍體,遭到魚蝦的侵蝕。人們都自發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節日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為什麼包粽子?民間也有其他的一些説法,但是,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為了表示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崇敬。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在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特定的節日習俗,無論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會在這一天吃粽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吃粽子來祭奠屈原。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依然承襲着傳統。都會選擇在端午節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這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精神的慰藉。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儘管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如今,20xx年的端午節馬上就要來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人們依然會親手包粽子。這是對屈原的懷念,也是對歷史的尊重。

什麼人不適合吃粽子

粽子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專家還建議一些人最好別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吃粽子需要注意什麼: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一個普通的鹹肉粽子,含米量約一碗左右,熱量約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端午節習俗5

説起揚州,自認而然想到炒飯,不過本期要説的是揚州的端午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二千多年來的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相同的習俗。

揚州端午節習俗:端午的吃

提到端午的吃,讓人想到的肯定是粽子。揚州的粽子自古就很有名,揚州的粽子和嘉興的粽子有所區別。“嘉興的粽子很綿軟,比較鬆軟可口,而揚州的粽子很緊實,很有嚼勁,這和揚州人包粽子的手藝有關。揚州人包的粽子有鮮肉、香腸、紅豆、蠶豆等,形狀有斧頭粽子、小腳粽子、三角粽子等。

除了粽子揚州還多一項獨特的端午食品——綠豆糕。端午回孃家,帶的禮品裏必定要有綠豆糕的。

揚州人端午宴的菜譜裏必須要有十二紅,也代表一年十二個月裏,月月紅火:燒仔雞、紅燒肉、剁老鵝、燒黃魚、炒長魚、炒蝦子、炒莧菜、炒蠶豆瓣、拌黃瓜、拌涼粉、鹹鴨蛋……顯得豐富多彩,以前人家再窮苦,也要在端午這天,燒一條黃魚,這樣才能預示今後的生活紅紅火火。

揚州端午節習俗:端午的喝

喝雄黃酒也是端午不可缺少的,把雄黃、硃砂、蒜頭、生薑泡成雄黃酒,在端午的陽光下爆曬。正午時分用蒲艾把子蘸雄黃酒灑在室內户外的各個角落消毒。“賞午”時家人同飲雄黃酒。因為只有在端午的午時才用雄黃,故揚州人有一句俗話:“過了午時不賣雄黃”,以示時過境遷。如果大家看過白蛇轉的就知道,白娘子就是因為喝了雄黃酒而顯出原形的。

揚州端午節習俗:端午的穿

孩子要掛“百索子”端午清晨,大人會給小孩掛上百索子,認為這樣可以辟邪。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除了“百索子”,還有“鴨蛋簍”,也是用五色絲線,編織成盛放鴨蛋的簍子,掛在胸前。甚至還有將蠶豆煮熟,串成珠鏈,也是懸掛用的。為了辟邪,孩子們還要穿上老虎兜,套上老虎鞋。

端午節習俗6

世界上的節日非常之多,以我國來説,幾千年的歷史傳承,節日文化是既深厚又豐富的,端午節是我們紀念屈原的節日,龍舟和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嘉興的端午節,習俗卻是有另一番講究,你對嘉興端午節習俗有多少了解呢?本期傳統節日為你解析。

舉辦規模盛大的南湖龍舟競渡之前,參賽船隊先要抬着龍頭進行神龍祭。然後,將龍頭安裝在船頭,在龍舟上掛上彩燈,抬龍舟下水。由祭司(儀式主持人或現場年齡最長者)用毛筆蘸硃砂,點於龍頭上。一聲炮響,百舸爭流,引得兩岸歡呼,萬人喝彩。飲食習俗。

一是吃蠶花飯。端午節正是嘉興春蠶收穫的季節,為慶祝蠶花豐收,當天晚上蠶家點燭焚香,供奉雞、豬頭等祭祀蠶神嫘祖,磕拜“蠶花利市”,也有犒勞自己的意思,俗稱“吃蠶花飯”。

二是吃“五黃”。即在端午節當天吃黃瓜、黃魚、黃鱔、黃泥蛋(鹹鴨蛋)、雄黃酒。三是吃粽子。作為稻作文化發祥地之一,端午節包粽、吃粽的風俗千百年來盛行不衰。嘉興五芳齋粽子在全國乃至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譽。

娛樂習俗。在嘉興歷史上,南湖龍舟競渡一直是端午節的主要民間賽事。清代著名詩人馬學乾、吳錫麟在煙雨樓上目睹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盛況後,曾分別賦詩《煙雨樓觀競渡》、《五日南湖觀競渡》。

一是家家户户掛菖蒲、大蒜、艾葉。

二是燃薰蒼朮、白芷。

三是用雄黃在小孩額頭上寫154“王”字,身上佩香囊。舊時新豐、淨相鄉一帶,農家有以磚測午(在院子當中豎磚一塊,當看不到磚影時即為正午)的習俗,並在此日薰黃煙(用硫磺、雄黃等物)驅蟲。

四是婦女用絲綢製成小人、老虎、蜈蚣、蛇等形狀的髮飾,插在頭上,謂之“健符”,以辟邪健身

五是在堂上懸掛鍾馗、關帝像除邪;市面上敲鑼打鼓,跳黑麪鍾馗、紅須天師舞驅邪,祈求平安。

嘉興素以“天下糧倉”、“魚米之鄉”着稱,又是最早和最主要的端午競渡文化區,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風情和吳越文化的深厚積澱,為嘉興端午習俗的傳承奠定了基礎。嘉興端午習俗歷史悠久,節日內涵豐富,傳統習俗完整,地方特色濃郁。嘉興端午習俗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習俗7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俗稱端陽或重五、重午。興化方言稱“五日節”。

在莆田民間,端午節按照“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的程序進行。在節前,農家巧婦要用五色線為孩子織結長網袋裝熟蛋,織結小線袋裝樟腦丸,縫黃布虎,繡八封圖,裁新衣裳。節日裏先磨米蒸糕,備料包粽,以備祭祖。又以沿海地區特產麥螺為節日佳品,還流傳美話,曰:“五月九年級吸食麥螺,會增長脖子,醫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户在門、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還在大廳中張貼“鍾馗”像,除鬼孽、保平安。

初五早,人們紛紛上野外,挖集“午時草”(即各種藥草),如蛋草、慕香、野艾、鬼針草、一點紅、木荷……還有大蒜、雞蛋、鴨蛋,全部洗淨,置於露天處“曬午時”,午後,裝入大鍋燒“午時水”,以備全家人洗澡、清潔肌膚,消除疾病,再且以藥草蒸蛋,人吃了“午時蛋”,能殺菌、消病、健身。初五午餐吃頓美味水面,隨後洗澡。小孩洗完澡,要在肚臍、脖子、耳朵、額上抹雄黃,穿新衣,胸前掛樟腦丸、黃布虎、八卦圖和一串午時蛋,既好看又好吃。

賽龍舟。船隊員先把船抬到村前大溝中,兄弟村請船,舉行友誼賽,廚師煮龍船飯、請客,非常熱鬧。那時的“龍船”,有高伸圓正龍頭的稱“老船”,象徵該鄉已有出仕;另一種是翹起平頭畫龍臉的稱“齊頭船”,筆者的故鄉,造的正是“齊頭船”。每一龍舟隊員22人,船前部掛村旗,旗後一人大搗船鼓,兩邊各有十人划槳,船尾一人撐大槳,村民站滿溝岸高聲吶喊助勁。

端午節習俗8

端午節避五毒習俗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採藥,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衞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衞生節,是人民羣眾與疾病、毒蟲做鬥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衞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①採藥。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採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製藥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藥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説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製藥之俗,源於漢代“蟾蜍闢兵”之傳説。又如湖北監利於端午“採百草”,亦採藥草之俗。採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蘭湯,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五雜俎》記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説可治皮膚病、去邪氣。

③飲蒲酒、雄黃、硃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邊,地下有淡紅色根莖,葉子形狀像劍,肉穗花序。根莖可做香料,也可入藥)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明謝肇淛《五雜咀》:“飲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硃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説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至今,如廣西賓陽,逢端午時便有一包包的藥料出售,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牀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求小兒平安。另外有的地區還用雄黃酒末在小孩額上畫“王”字,使小孩帶有虎的印記,以用虎辟邪。這些活動,從衞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於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④採茶、制涼茶。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採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採草藥,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端午節戴香包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着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鬥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緻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着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夥的對象心靈手巧。

躲端午習俗

躲端午,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端午節跳鍾馗

跳鍾馗、鬧鐘馗:自晉代以來跳鍾馗、鬧鐘馗,賜福鎮宅就是端午節和春節的重要內容。2.懸掛鍾馗畫。最早的鐘馗畫,據説出自畫聖吳道子之手。據北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記載: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夢二鬼。小鬼竊得皇上玉笛及楊貴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大鬼道:“臣為鍾馗,即武舉不捷之士也,誓與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後,即病癒,便召畫工吳道子,囑其按夢中情景畫鍾馗捉鬼圖,道子揮筆即成,明皇見後,竟與所夢一模一樣,驚歎不已。後來,鍾馗畫漸漸走入民間,繪製鍾馗畫大都作於五月端午節這一天,或者端午節的前後幾天。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於大門或堂中掛鐘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兇引福。

端午節鬥草習俗

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歷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起源無考,普遍認為與中醫藥學的產生有關。遠古先民艱苦求存,生活單調,暇餘以鬥蟲、鬥草、鬥獸等為戲自娛,及至傳説的“神農嘗百草”形成中醫藥學後,每年端午節羣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衍成定俗;收穫之餘,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云:“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

《物原》雲:“始於漢武”。據樑朝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年華記麗》:“端午結廬蓄藥,鬥百草,纏五絲。”

南北朝時稱“踏百草”,唐代稱“鬥草”或“鬥百草”。《劉賓客嘉話》雲:“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鬥百草。”宋代擴展至平日隨時可鬥。歷代文人作品中對此多有描述。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羣嬰鬥草圖》,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樓蘭案:多為車前草,車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路邊、溝 旁、田埂等處。無莖,具多數細長之鬚根;葉自根際叢出,薄紙質,具五條主葉脈,全緣或波狀,或有疏鈍齒,長達15—30釐米;具綠白色疏生花,花冠四裂,雄蕊四枚;果實成熟後會如蓋子般掀開,釋出四至六顆棕黑色種子,其長長的花軸,用來鬥草的好材料。)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這種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強弱來決定輸贏的鬥草,被稱為“武鬥”。王建《宮詞》,吟詠鬥草遊戲的情狀:“水中芹葉土中花,拾得還將避眾家,總待別人般數盡,袖中拈出鬱金芽”鬥草除有“武鬥”外,還有“文鬥”。所謂“文鬥”,就是對花草名,《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寶玉生日那天,眾姐妹們忙忙碌碌安席飲酒做詩。各屋的丫頭也隨主子取樂,薛蟠的妾香菱和幾個丫頭各採了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説,我有觀音柳;那個説我有羅漢松。

射箭之戲與打馬球

端午有射箭之戲,《金史·禮志》:“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

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此外,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羣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遊耍。”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端午節競渡習俗

端午節少不了的一項活動就是划龍舟,很多人都會趁熱鬧,頂着烈日看這一年一度的賽龍舟盛況,其實賽龍舟的習俗早在先秦就已經有記載。而且賽況並不亞於現代的龍舟的比賽。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蹤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是日,競渡,競採雜藥。”

此後,歷代詩賦、筆記、志書等記載競渡就數不勝數了。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紮、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準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説她下江尋找父屍。

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説,“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端午節習俗9

我的家鄉在鉛山,傳統習俗有很多,今天我來給你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吧。

粽子飄香

每到端午前幾天,家家户户都會忙着包粽子,你只要到別人的家門口玩的話,你就會常常看到大人們在門口用糯米、大豆、肉、竹葉包粽子。包出來的粽子有各種形狀,有三角形的、錐形的、長方形的、枕形的……粽子的餡料也有很多,有:瘦肉的、大豆的、豆沙的……粽子包好了,大人把粽子紛紛放入大鍋裏煮,粽子的香味瀰漫到整個屋子。有些貪吃的孩子經常跑到廚房問粽子好了沒有。我們平常看到的一串粽子是有五個的,其中有一個比其它的都大,這個大粽子代表着大人,小的代表小孩子,含義是:大人會永遠保護着小孩子。

五顏六色的鹹蛋

端午節的那天,有的人會吃一些被染成五顏六色的鹹鴨蛋。小朋友你該不會認為這個鹹鴨蛋是鹹鴨子生下來的吧?我告訴你吧,這些鹹鴨蛋其實都是鮮鴨蛋放在鹽水裏泡成的,然後再上色變成的呢。

插艾葉

端午節的時候,還有的人會在門前插上艾葉。小朋友知道就是為什麼嗎?我告訴你吧。艾葉的形狀很像旗幟,也像寶劍。他們這麼做了為了驅邪,這當然是迷信的做法。

掛香囊

端午節那天,我看見一個小男孩胸前掛着一個漂亮的香囊,小朋友,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是因為端午時節,氣候轉暖,有許多的蟲子出來活動,小朋友香囊的香氣可以幫忙驅散蟲子。

灑黃雄酒

端午節,我看見一個老爺爺在房子四周灑上了一些黃黃的東西,還在小孩子的頭上用這個黃黃的東西寫了一個“王”字。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個東西是雄黃酒,而老爺爺家住在山邊,端午節,蛇和蟲子會跑到老爺爺的家裏傷害人,只要一聞到雄黃酒的味道它就不會進來。這是有科學道理的。而在小孩子的頭上寫“王”字,可以驅邪,這當然是迷信。

賽龍舟

“咚咚咚,咚咚咚”我聽了一陣鼓聲,原來是信江河一年一度划龍舟大賽開始了,船上坐着二三十人,尾各坐着一個人在打鼓,兩岸的人都拼命地加油。

根據鉛山縣誌記載,以前端午節前,做龍舟的人會先做好一個龍頭,抬到各家各户門口募集錢財,人們會把大門打開。拿一盆清水潑在龍頭上,祈求明年風調雨順,還要拿一點錢給做船的人,以前的龍舟比賽是這樣的,幾輛龍舟排成一列,前面放一隻鴨子,看誰先搶到鴨子誰就獲勝。

端午節習俗10

我國在遼、金、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午節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後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打馬球的競技遺俗。

北方人民的端午節慶遊戲——射柳。據説,這項競技活動在遼時便已出現,一直延續至清末。

馳馬射柳在端午節清晨舉行,先將柳樹幹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為靶心。然後參賽者依次馳馬拈弓射削白處。射斷柳幹後馳馬接斷柳在手者為優勝。《金史?禮志》:“金因遼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約數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馳馬前導,後馳馬以無羽橫簇箭射之。既斷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為上。斷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發鼓以助其氣。”至明代,是把鳥雀貯於葫蘆中射之。這種節日競技相沿成習,直至清末。

擊鞠亦即打馬球,也是北方端午節的主要經濟娛樂活動之一。相傳,唐玄宗利隆基便是這項運動的愛好者。

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襆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羣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此外,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羣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遊耍。” 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端午節習俗11

説起端午節,想起了小時候在家過的端午節來! 在家鄉的端午節中,有很多習俗,在離開家鄉的這些年裏,不經意的深深回憶起來,總覺得有種塵封的感覺!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沒有過個正宗的家鄉的端午節了!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個晚上,各家都要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節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沒的水洗臉。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湖邊去洗澡,據説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為什麼各家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説,在端午節的前晚,月宮裏的嫦娥,會讓搗了一年藥的玉兔,把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這裏面還要插上一個小插曲就是,在月宮上面,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樹,樹下有個貌似人形的玉兔總是跪着作搗藥的`動作,所以在小時候,晚上鬧人了,老人們總會哄小孩子説,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搗藥去,小孩子們總是記得,月宮裏的玉兔搗了一年的藥,終於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間,所以,小孩子們在5、5的早上,總是爭着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為在記憶裏,5、5那天的早上,還是很冷的,也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説,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那樣的水,泡了一夜艾葉後,顏色會變的綠綠的,還伴着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用這樣的水洗完了臉,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在想:在這一年裏,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剛刨下來的新鮮的蒜!雞蛋和蒜在鍋裏煮時,水裏面也要放上艾葉!經過放了艾葉的水一煮,雞蛋和蒜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葉特有的味道!艾葉同時也是一味中藥,具體治什麼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飯時,這些雞蛋、蒜和粽子,都要擺上飯桌了,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樣,那就是酒壺,而酒壺裏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點不同了。有什麼不同呢?那就是在酒裏面,加了一味雄黃!酒也被泡成了雄黃的顏色,喝了這樣的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還要把喝盛的雄黃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過飯出去玩耍時,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黃的小孩子,這不能不説也是一種特色吧!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現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會戴了一個香囊,手、腳、脖子、手指頭都會纏了五色線的,這樣的香囊裏面裝的香料同樣也是艾葉。五色線,顧名思義,就是用五種顏色的繡花線拈成的,這樣的説法是為了避免蛇蟲來咬,因為蛇的顏色就象五色線。戴幾天後,把它取下來扔掉,就會變成了蛇,如果戴了幾天還不扔掉,會變成了蛇來咬人的! 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有點象清明節時插柳枝一樣,這樣的説法也是為了驅病避邪。

端午節習俗12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據傳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如今的端午節也依然保留着很多美好的習俗,例如:吃粽子、掛香囊、賽龍舟……

粽子是在端午節必吃的美食。一到端午節,奶奶就會包粽子給大家吃。我喜歡吃粽子,更喜歡看奶奶包粽子。奶奶把洗淨的粽葉嫻熟地一折,捲成一個圓錐形狀,然後滿滿地填上事先用醬油拌好的糯米,挑肥瘦相間的豬肉塞到糯米中間,按照螺旋的手法,將粽葉一層一層的捲起來,像一個漏斗一樣,把餡料緊緊地裹在粽葉裏。捲到最後的時候,奶奶用左手大拇指把粽葉尾部輕輕壓住,右手用一根棉線把粽葉聚攏紮緊,一圈又一圈,直到粽葉不散開為止,最後打一個結,粽子就包好啦。我也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來。經過幾次嘗試,終於完成一個。雖然粽子樣子不如奶奶的好看,像個三角包,但是自己親手包的,好有成就感啊。隨着粽子的新鮮出爐,滿屋子飄着清香的粽味。我忍不住剝開了一個,醬香的糯米配上入口即化的肥肉,滿嘴留香,真個是好吃。

端午這天,還要掛香囊。香囊一般都用彩色綢緞或棉布包上白芷、甘草、丁香等中草藥粉而成,外觀小巧玲瓏,佩戴在胸前,香氣撲鼻。每年,媽媽都送給我一個她親手做的香囊,祝福我健康平安。

賽龍舟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風俗節目。每到端午節,人們就組織賽起了龍舟。雖然我沒有親臨賽龍舟現場,但我和家人每年都在電視上看賽龍舟的活動。龍舟在湖面一字排開,浩浩蕩蕩,好似一隻只准備戰鬥的軍隊。比賽時,喊聲四起,鼓聲雷動,選手們一個個都奮力前進,場面十分壯觀。

端午節還有很多其他的習俗,從古代延續到現在,在讓我們深深拜服古人智慧的同時,又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樂趣。

端午節習俗13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壓邪。

端午節習俗14

傳統習俗需適應現代生活 創新過節方式 慕朵生

“因革損益”本是文化傳承之道。有些端午傳統習俗流失固然可惜,但更需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創新過節方式,讓端午節所承載的愛國精神與高尚情操,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

在我國,端午節已走過20xx多年的歲月,納入國家法定節日體系也已是第八年,同時還是中國和世界雙料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可謂歷史悠久。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中,如何深入發掘端午文化,守護端午傳統,是一個嶄新而又重要的文化命題。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一般認為發軔於憂國憂民、投江而死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漢儒劉安稱頌他“志潔行廉”,宋儒朱熹讚譽他“仁至義盡”。換言之,屈原曾經立德、立功、立言,是一位偉大而又不朽的往聖先賢,其生平事蹟和文學作品所體現的愛國精神和高尚情操,既是端午文化最為寶貴的高貴品質,也是中華民族念茲在茲的優美價值。千百年來,古人每年在五月初五這天紀念和感恩屈原,周而復始、從未間斷,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戴香包、掛菖蒲、賽龍舟,等等。這些民俗習慣雖具有不同的地域色彩,但皆能人人蔘與和感悟,因而有助於將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變成每個個體生命的重要節點,凝聚成中華民族大生命的重要傳統。

時移世易,俗與世變。當今中國加速由傳統農耕社會邁入現代工商社會,許多基於農耕生活形成的端午習俗逐步淡化甚至徹底消失。比如,在城鎮裏,人們或許還會吃粽子、戴香包,但很少有人再親手包粽子、做香包,家家户户掛菖蒲、薰蒼朮的現象幾近於絕跡,就連賽龍舟、祭屈原等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也開始變得更注重表演性甚至商業化。與此同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發生碰撞,中國傳統節日面臨外來節日文化競爭,端午節也不例外。比如,明天是端午節,後天則是由西方傳來的“父親節”。許多趕時髦、愛熱鬧的年輕人,似乎更喜歡過帶有異域情調的“父親節”,而不是最具本土風情的端午節。

在“古今斷裂”和“中西競爭”多維文化生態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端午節作為一個旅遊、休閒、娛樂以及購物的日子來過,甚至有人戲稱端午“小長假”是屈原投江留給今人的“福利”。進而言之,今天的人們雖仍在過端午節,但卻越來越遠離甚至是遺忘了端午節的真正精神及其文化傳統。這一尷尬境遇令人遺憾。有哲人指出:“凡是不回想起祖先的人都不會寄希望於後世。”我們若不能有效守護祖先傳承下來的端午傳統,而是異化甚至是拋棄,同樣不能給後代子孫留下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和寶貴的思想資源。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此過度焦慮。端午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其精神和傳統早已深入國人的骨髓,融入國人的血液,變成國人的文化基因,關鍵是如何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使之再度變成一種活生生、活潑潑的節日文化形態。“因革損益”本是文化傳承之道。有些端午傳統習俗流失固然可惜,需要搶救,但更需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創新過節方式,讓端午節所承載的愛國精神與高尚情操,能更加現代化、人性化地與我們的生命發生緊密的聯繫,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就此而言,端午節仍然在路上,而我們則需要重新學過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15

1、福建

福州端午節的家宴必在中午,餐席上必有粽子、雄黃酒、荷葉包、米粉肉等。家宴後,幼兒穿新衣、紅肚兜,佩戴用各色絲線織裹樟腦丸做成的諸如粽子、燈籠等形狀別緻、色澤鮮豔的香袋,還要洗菖蒲湯,有的孩子還要在口鼻之間貼一塊雄黃煙燻的肥肉,然後由大人帶着到江邊看龍舟競賽。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户户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説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説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2、重慶

重慶素有“巴渝大地”之稱,所謂“巴”就是蛇,古時重慶人崇拜蛇,以蛇為圖騰膜拜。以前蛇是不能吃的,但20世紀80年代起,重慶人選擇在一年之中的端午這天烹製蛇羹,吃下以求保佑自己。

重慶人吃蛇有很大原因是生育文化的影響,蛇作為圖騰崇拜的象徵,婦女相信在吃下蛇後便會繁殖後代,類似“有邰氏之女姜嫄,踩了巨人的腳印生了后稷”的傳説。其他人也相信在吃了蛇之後,祖宗進入到身體裏便會與自己同在。但蛇可不能肆意濫殺,也不能在自己家裏烹煮,一般情況下是在打穀場上煮一鍋蛇羹,全村人分享。

3、廣西

廣西南部地區,比如寧明、崇左、龍州等地,過端午節都要包涼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諸如苦楝樹等樹木的枝葉,在陽光下曬到半乾時就堆放到平地裏燒,然後把得到的灰放到一個竹製容器裏用清水衝濾。最後用過濾得到的棕黃色的水來浸泡準備好的糯米。

經過浸泡後的糯米會在原來的香氣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後多呈淡黃色或者棕黃色。

4、廣東

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較大,外形別緻,狀如錐形。品種很多,有蛋黃粽子、什錦粽子、燒鴨粽等獨具南國風味,久負盛名。潮州的雙拼粽,自成一派,一頭用鹹料,一頭則用甜料,一粽兩味,故稱“雙拼粽”。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5、江蘇

端午這天,揚州人作興吃“十二紅”。哪“十二紅”?紅燒魚、紅燒肉、紅燒雞、紅燒老鵝、熗黃瓜、熗萵筍、熗蘿蔔、刀豆、莧菜、鹹鴨蛋、雪裏蕻、燒大粉或粉絲。

“十二紅”之外,還有很多。比如這天,開浴室的均用菖蒲、艾葉燒水。水池裏放了菖蒲、艾葉,水裏發出陣陣香味,精神振奮,渾身舒爽芬芳,坊間稱“洗艾水”。這一風俗有的浴室至今尚存。老百姓家也要買菖蒲、艾葉回來插在門上,據説有驅瘟除穢之功。

6、安徽

安徽省各地,城鄉都是在端午節吃粽子,粽為親鄰間饋贈的禮品。皖西懷寧一帶還吃“端午粑”。這種端午粑用精麪粉和酒釀,放青桐葉或荷葉上,經過發酵後蒸熟,甜美清香,別有風味。和縣一帶,節日中午飯,謂之“賞午”,要喝麥酒,吃鰣魚、幹鵝等葷食。中午時,插筷子於庭中,以驗正午。

當塗一帶,吃粽子,還吃“五紅”菜,就是蝦子、黃鱔、鹹鴨蛋、莧菜、雄黃酒。有的地方,在這一天炒蠶豆給小孩吃,説是“炒蟲蟻”,小孩就不會被蟲蚊干擾了。皖西六安舒城一帶,有諺語説:“端午吃個杏,到老不害病;端午吃個桃,到老不用愁”。

7、浙江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粽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包子饅頭類的麪食,因為端午時節,正是當地小麥成熟之際,以往條件不好,孩子又多,所以趕上端午,用麥粉做包子饅頭是最好的了,而且也只有端午才吃得到。

有些地方吃雞蛋、殺雞、殺鴨也是趁過節之際吃得好一些,吃些平常難得吃到的東西。寧波老話講,“忙做忙,勿要忘記五月黃”。以前端午節,老底子寧波人都吃“五黃六白”來過節。每年端午節這天,家裏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