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來源:文萃谷 3.81K

清明節全國各省份的習俗都是差不多的,但還是會有也不一樣的。下面由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四川清明節習俗,希望大家喜歡!

四川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四川清明節習俗

到墓地祭奠遊春一舉兩得

重慶人在清明這天,也有吃寒食的習俗。86歲的楊鍾岫老人説,以往許多人到墓地祭奠時的清明食物,往往是鍋魁加滷菜、涼菜。這種鍋魁裏邊夾的和菜,由粉絲、萵筍絲、肉絲(或雞絲),加上春芽涼拌而成。

鐘頭跟大人去到墓地祭奠,感到清明節好玩。觀世音橋街道建北社區80歲的沈永英婆婆印證了楊鍾岫老人的講法:到墓地祭奠普通都在郊外,相當於遊春,一大家庭人還會帶上涼麪、酒菜、糖品等食物,祭奠先人後,大家一塊兒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無上興的就是小孩兒了。

採鼠麴草做清明粑

鼠麴草書名叫清明菜,清明節前後,這種可吃的荒草忽然就繁茂了。城裏只是零星地成長,河岸泥地裏則是成簇成團成片的火熾。一莖獨立,小葉片,掩蓋白的顏色細密的絨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綠。清明節一過,頂端就開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黃。

開花之前,將鼠麴草採歸來,切爛,和着小麥磨成的粉、糯大米和麪或棒子麪,加上鹽或糖烙成粑粑,放到鼻子邊一聞,有股鼠麴草特有的清淡的香味味,放進嘴裏一嚼,軟軟的糯糯的。

  老北京清明節習俗

老北京時的踏青由於那時交通不便,一般百姓或窮學子多赴西直門外高梁河畔、陶然亭和東直門外就近踏春。高梁河又名長河,是舊京西北郊的一條美麗河流。《帝京景物略》中雲:“荇尾靡波,魚頭接流,夾岸高柳,絲絲到水。綠樹紺宇,酒旗亭台,廣畝小池,蔭爽交匝。歲清明,桃柳當候,岸草遍矣。”那時兩岸楊柳葱青,桃花傍着長河流水,岸兩側還有不少廟宇和高粱,景色佳妙非常吸引遊人來這裏遊春踏青,當年曾有“天壇遊鬆,長河遊柳”的美譽。也有一些富家子弟、文人墨客乘馬(轎)車、或騎車結伴去遠郊的八大處、香山、潭柘寺、戒台寺等地賞景觀花探春,那時就有“潭柘聽泉,戒台觀鬆”的俗諺。

老北京時有插柳、戴柳、射柳的清明節習俗。

插柳之俗盛行於唐宋明清時代,原意為“順陽氣”,在民間則用以悼念介子推母子,與“寒食節”相關。老北京人在春遊時還常在途中折些柳枝盤成個圓圈形戴在頭頂上,農村的少女、孩童們也都有此習俗。戴柳有避邪除災、平安保健之説,也有寓意珍惜青春生機勃發之意,故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之俗説。射柳也是一項在清明節時老北京人的習俗。一些文人墨客、學子們常在柳樹上掛個有鵓鳩的葫蘆,百步之外用弓箭或彈弓射之,善射者矢中葫蘆,鵓鳩受驚飛出,以鵓鳩飛出的高低決定勝負。明代蔣一蔡的《詠春》詩曰:“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曉月明。明月曉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鶯。”此詩正是一幅描述舊京踏春的風情圖。

老北京清明節時的另一習俗,是在這一天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還願問卜,在明清民國時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廟,香火亦以那時最盛。城隍廟裏供奉的“城隍爺”,是那時百姓信奉灶王爺、財神爺外最信奉的神佛。這個“爺”其實就是一個城、一個縣的'“不管部”部長,城隍廟在每年的鬼節——清明節開放時,人們紛紛前往求願,為天旱求雨(多雨時求晴),出門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復,為死者祈禱冥福等諸事焚香拜神,那時廟會內外異常熱鬧,廟內有戲台演戲,廟外商品貨什雜陳。

另外,清明時節還有放風箏、盪鞦韆等習俗,這是健身活動,亦是那時的遊樂活動,白居易在《春遊》一詩中就説過:“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風箏最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用於軍事,用放飛風箏傳信息,明清後轉為宮廷娛樂併為平民遊樂玩具,因古時在風箏上裝置響笛或洋皮小鼓等風吹髮出似箏之聲而稱“風箏”之名,老北京時風箏製作更為精巧,那時有被稱為“曹氏風箏”、“風箏金”、“風箏哈”、“風箏馬”等流派的風箏。

  山西清明節習俗

山西舊有“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土番)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的民謠,生動地概括了時人的心情與掃墓的特點。

春天,民間多修補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聯想到死人,田間墳頭經過風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時節上墳,最大的特點就是剷除墳頭雜草,用新土將墳堆加高加固,習慣稱為整修陰宅,表現了兒孫對先人的哀思。

山西南部地區,人家不論貴賤貧富,上墳時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後代都在懷念祖先。北部地區上墳多是男子的事情,婦女一般不到墳瑩。大同、平遙等地,是日傍晚,舊俗婦女們要在大門外放聲大哭,“闔村哀聲連一片,傳入耳中都是悲”。

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説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裏。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餚,祭畢祖先,便在墳地裏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説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癢癢。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為麪餅,形如盤蛇。回家後將麪餅放在院裏,吹曬乾以後再吃。老人們講究可治病,其源蓋出於寒食禁火的緣故。

晉南地區上墳後,回家時要拔些麥苗,並在門上插松枝柏葉或柳條以辟邪。晉北地區多插柳條。還有的地方,在墳上也插一些柳條。

清明節,晉南地區民間要蒸大饃,中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稱為子福。取意子孫多福,全憑祖宗保佑。家家還要做黑豆涼粉,切薄塊灌湯而食。鏟萎蕤草,在炕蓆上搓拉,名曰驅蠍。晉東南地區,人人頭上插柳枝枯葉。婦女要用描金綵勝(頭飾)貼在兩鬢。晉北地區,習慣生黑豆芽,並用玉米麪包黑豆芽餡食用。晉西北地區講究用黍米磨面作餅,俗稱“攤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後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稱“清新火”。

清明節,全省盛行“打鞦韆”。時間講究前三天、後四天。太陽出山後開始,姑娘、媳婦們都要一展風姿。太陽落山後,必須停止活動。傳説清明前後,所有的鬼魂都要在夜間出來玩鞦韆,人是不敢與鬼爭的。雖然荒唐,卻也反映了對亡者的尊重,希望已故親人能夠與生者同樂的傳統心理。

清明節,全省還盛行放風箏。田間街頭,到處可以看到歡樂的孩童,手牽長線奔跑競比。

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説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