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清明節習俗都有啥

來源:文萃谷 2.91W

清明文化多種多樣,那麼你知道蘇州當地是怎麼過清明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州清明節習俗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蘇州清明節習俗都有啥

  蘇州清明節習俗盤點

春秋時代,晉文公稱王后,為逼介子推出山,放火燒山三天三夜,結果介子推和母親被活活燒死,文公十分後悔,為紀念介子推,故規定每年這時要“禁火寒食”,不準用火,只准吃冷食,喝涼水。但在精緻温雅的蘇州,這吃冷食的習俗卻也演繹得豐富多彩

吃青糰子、焐熟藕。焐熟藕酥中帶糯,風味獨特,也是蘇州人清明的節令食品。據介紹,每到清明節前,人們從藕池中採摘隔年老藕,去節去梢,兩頭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實,再把薄片用牙籤蓋上釘牢。將藕放入鍋內,加入食鹼,面上蓋些荷葉,蓋上鍋蓋大火燒煮,至藕呈褐色酥熟為止。冷卻後,蘸赤砂糖漿等食用。

青團的獨到之處就是青糰子的上色用的是一種叫“青”的野菜。“青”是嫩綠且有清香的植物,包括艾草與鼠麴草等。清明節前幾天,人們便開始在山坡上、田埂邊尋找“青”。“青”採回家後,拿去洗淨,用鹽水燙熟,滿屋子便都瀰漫着一種淡淡的青草味芳香。這時候,再用手將“青”揉成一團,擠掉汁水,把碧綠的“青”纖維搗爛曬乾,再碾成粉末。做青團的時候,取出“青”粉,揉進糯米粉,用甜豆沙或芥菜、筍絲、豆腐乾、肉絲做成餡,包成糰子,便成青團。青團蒸熟後,色味俱佳,比一般未加青的糰子顯得既香且糯,特別好吃。

蘇州民間俗話説:“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把螺螄用清水浸去泥沙洗淨,加葱姜油炒、煮熟,吸食。如用針挑出食,叫“挑青”。把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滾動聲響能嚇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

蘇州人清明還有吃酒釀餅,傳説是元朝末年開始的。當時蘇州有一張士誠,因為誤傷人命,他帶了老母逃命,當時正逢寒食節,又無處可以乞討,幾天沒有進食了。他的老母餓得暈了過去,張士誠見就要被餓死而泣不成聲。一位老伯見張士誠很孝順,母子十分可憐,用家中僅有的幾個酒糟做了餅給了他。張士成馬的娘終於得救了。

  清明節放風箏的原因

唐代詩人高駢寫有《風箏》一詩:“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於宮中作紙鳶,引線採風為對,後於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悦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

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説:“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

在古人眼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所以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這個習俗在《紅樓夢》中就有:當風箏放飛昇高後就有意把引線剪斷,讓風箏遠遠飄去,據説它可以帶走晦氣、煩惱、苦悶、憂患與病痛。於是有人便將自己的苦惱事寫在紙上,紮在風箏上,讓它隨着風箏一去不復返。值得一提的'是,人們還常常在清明節放風箏。放風箏作為清明習俗之一,流傳已久。從元宵節後放風箏活動一直持續到清明節,所以古時也把清明節稱為“風箏節”。古時放風箏是一項具有意義的户外活動,目的是為了放掉身上的“晦氣”。

當然,隨着時光的流逝,現在放風箏早已衝去舊時的“巫術”色彩,人們只不過是藉此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而已。如今放風箏成為了一項頗受大眾喜愛的娛樂活動,人們在户外放風箏大大舒展了平日緊張嚴肅的氣氛,調節了忙碌的生活節奏。

  福建清明節吃的食物

泉州、漳州潤餅

春餅,又名春捲、薄餅,是閩南、台灣著名的民間吉祥民俗食品。每年農曆三月三、清明前後,閩台民眾都喜歡吃春餅,這已成為閩台民間的一種食俗,也是閩台習俗相近的見證。

據《北平風俗類徵·歲時》載:“富家食春餅,備醬薰及爐燒鹽醃而以麪粉烙薄餅卷而食之。”現在,春餅已不是富家獨享的佳餚了,而成廣大民眾喜愛的食品。

吃時,先在圓盤似的薄面粉皮(春餅皮)內抹上果子醬,然後包上肉絲、豆芽菜、豆腐條和紅蘿蔔、韭菜、芹菜、冬筍絲、煎蛋條、冬瓜條、香菇、芝麻磨碎滲糖、花生磨碎滲糖等作為春餅的佐料,即餡,然後捲成筒狀,兩頭折攏包好就可以吃了。也有人把它再油炸成金黃色而成,更為香脆可口。

春餅皮香脆、餡香軟,香甜可口,鹹中有甜、甘鮮芳香,讓人流涎欲滴,十分爽口,吃了想再吃,歷久不衰,代代相傳。

龍巖艾餈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種常見的食材。每到春季,田頭水邊就會長出一叢叢艾草,綠色的葉子盤旋而上,像寶塔似的非常可愛。這時,女人們會把它們採下來,回家將糯米蒸熟之後拌入艾葉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間包些花生或芝麻餡,團成一個個綠綠的小粑粑放進鍋裏蒸熟,這就成了有名的客家美食“艾餈”。

艾餈味道濃烈,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如果吃不慣,可以在做艾餈時少放些艾葉,這樣吃起來就會滿口清香,還帶着一種特有的甘味,讓人頓時胃口大開。

其實艾草做的菜並不只限於艾餈,只是艾餈太過出名讓人忽略了用這種食材烹製的其他菜式而已。艾草本身還有祛風的作用,所以客家女性坐月子時會用艾幹來燉雞,一來滋補身體、二來驅除風邪,只要放量適當,味道會非常好。對於南方潮濕的春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