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教案

來源:文萃谷 1.24W

教學目的

孟子二章教案

一、學習兩篇短論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及條分縷析、環環相扣的論説語言特色。

二、瞭解並掌握課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學習課文中的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

三、正確理解並認識“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含義並從中得到應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艱苦中造就。

教學設想

一、引導學生認真進行課前預習,着重瞭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張並熟悉課文。

二、兩篇短論的教學處理應略有差別,教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書下注釋及有關工具書,引導學生自學,重點在於理清脈絡,瞭解論證方法;教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則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覆誦讀,直至背誦、默寫。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瞭解學生預習情況後,指名誦讀有關注釋,簡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孟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辯論家。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諸子散文中極有影響的著作。《孟子》一書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張是“非攻”與“兼愛”,主張和平,反對一切戰爭。顯然,孟子的主張帶有極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國古代戰國時期諸侯混戰的時期,卻有着積極的意義,至於課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論斷,其最終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統治,但對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讀課文。

1.瞭解預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況。

2.指名誦讀全文,正音後齊誦數遍,再由教者範讀課文。

正音:“夫”,fú,發語詞,放在句首,以引起議論。“粟”:穀子。與“慄”區別。

3.對照書下注釋,指名學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釋疑、點撥,重點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子: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為內城,“郭”為外城;“三裏”“七裏”均非實指,説明城邑之校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為“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固”,原為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威”,原為形容詞,這裏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講課文,師生共同訂正。

6.齊讀課文。

三、講析課文。

提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二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條件及諸多的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亦極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提問:中心論點提出後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明確:2、3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説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攻戰的例子,旨在説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説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問: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為什麼還要寫第4段?

引導學生討論後明確: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了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注意下列詞語: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筆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發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文章中所説“得道者”。

歸納:第4段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歸納全文。

提問: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麼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着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説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提問:應該怎樣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張?

充分討論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於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鑑。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侷限性。

五、反覆誦讀課文,直至背誦。指名、分組、集體背誦。

六、練習。

1.完成“朗讀•背誦”一、二。

2.補充練習: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説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討論孟子的政治主張,指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是反映孟子個人修養、對人生態度的代表作。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導預習。

1.閲讀有關“提示”。

2.依據書下注釋,大致瞭解本文所講的意思。

四、講析課文。

1.教者範讀課文,正音。

畎畝 (quǎn) 傅説 (yuè) 膠鬲 (gé)

拂士 (bì):同“弼” 空乏 (kōng)

2.指名依據書下注釋,試譯第1段。重點講清“發”“舉”等動詞的意義。

發:起,被起用。舉:被舉用,選拔。

明確:“發”與“舉”意義不盡相同。“發”與“舉”既表現了人物由低微向顯貴轉換的過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為君,是聖人,他的成功,固然與“堯”的賞識有關,但主要的還是他自身的才幹與努力的結果,故曰“發”;傅説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賢人、平民,他們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還取決於明主的知遇,故曰“舉”。

3.師生共同校正、釋疑。

4.討論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舉了幾個人物?

明確:六位。即“舜”“傅説”“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

(2)這六位人物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明確:這六個人出身都卑微。(種田、築牆的、販賣魚鹽的、犯人、隱居者、奴隸),他們都是經過艱苦的磨練,顯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幹,後來都被統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幹出了一番出色的事業。

(3)作者列舉這六個人有什麼作用?

明確:為下文“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這一著名論斷作鋪墊。

5.討論第2段。

(1)講析重點詞語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詞,這。

“苦、勞、餓、空乏”:原來都是形容詞,課文中均用為動詞。(注意:對國中生不可出現“使動”這一概念)

“拂”:違背、受阻撓。

“亂”:動詞,擾。(注意:讀“行拂亂其所為”一句時,可以在“行拂”後稍作停頓。)

“所以”:介詞,課文中的“所以”可譯為“之所以……的原因”

“曾”:與“增”通假。

(2)指名試譯第2段,師生訂正。

(3)明確:第2段與第1段的關係:第1段列舉六個特殊的事例,推斷歸納出第2段帶有普遍性的結論:又通過後面的結論,論證前面所舉六個人之所以在事業上能獲得成功的原因:艱險的環境,給人以困苦、飢餓、貧困、疲乏、憂慮,然而,也正由於經受了這些磨難,堅定、振奮了人們的意志,使人們在迎戰困難、謀求生存的過程中不斷增長了才幹。(可以聯繫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例,闡述“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無好男”的道理)

6.討論第3段。

本節難度較大,可由教師逐句串講。

(1)重點弄清下列詞語及句子

“恆”:常常。“過”:過錯。這裏用作動詞,犯錯誤。

“然後”:這樣以後。“然”,代詞,“這樣”,指有過失。

“衡”:與“橫”通假,梗塞,不順利。

“徵”:觀察到,檢驗。

“入則無法家拂士”:在國內如果沒有善於法的世臣和善於輔佐的賢士的規勸諷諫。“拂”,匡正過失。

(2)這一段主要闡述了作者的什麼觀點?

明確:論述了人常常處在困境,才能不斷奮發;國家常常沒有憂患,則往往會遭至滅亡。即精神上的潰滅必然會導致物質上的滅亡。在論證方法上則運用正反論證,一反一正,為推斷出中心論點打下基矗

7.討論第4段。

明確:最後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常處憂患,多受磨難,可以促使人奮發圖強,從而得“生”;耽於安樂,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敗、墮落,從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國家的興盛衰敗亦是如此。

五、歸納全文。

1.討論論證方法。

明確:本文的論證方法,主要是由個別到一般,最後推斷出中心論點。即特殊論據——一般論據——中心論點。

2.討論寫作手法。

明確:在論證上採用正反論證,一是一異,相輔相成地説明同一哲理的兩個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對於同一論題,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闡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瀉千里,使文章富有氣勢。

五、練習。

1.完成“理解•積累”三、四。

2.補充作業。

(1)解釋句子中黑體的字:(括號中為答案)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代詞,這個)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勞(勞損)其筋骨,餓(飢餓)其體膚,空乏(資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於心,衡(同“橫”,梗塞)於慮,而後作(奮起);徵(觀察到,檢驗)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明白)。

六、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孟子二章

第二課時

附:《孟子二章》難句解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1.單句裏的判斷句。“是”是判斷詞,不必説是指示代詞。“是”跟“非”相對持,“非”作“不是”講,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偏正詞組,下文有“城非不高也”。如果把“是”看成指示代詞,可以通,但是不對,因為不能解釋“是”跟“非”相對持的現象:“‘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主語的基本結構是轉折複句,“而”是轉折連詞,“然”復指它前面的一長段話,亦即復指一個假設複句。“然而”不是轉折連詞。清朝袁仁林《虛字説》:“‘然’為實然,語勢緩,……而‘連’字直轉也。”“然”指一種情況,無主句;“不勝”的'主語因泛指省;“者”可以看成錶停頓的助詞,也可以説它的作用相當於一個逗號。又,“夫”或説是發語詞,沒有意義,或説同“彼”,作“那”講。

2.“如”,一般作“似”講,但這裏不是,“不如”就是“及不上”。

譯文:“包圍着進攻它,就一定得到天時的條件了,是這個條件卻又不能取勝,就是天時不及地利埃”焦循《孟子正義》説“環”即《周禮》“巫環”之“環”,用卜筮來主持衝鋒陷陣的人。

兵革非不堅利也。

這是一種“合敍”句。一般的兩個主語共兩個謂語的句子如“衣冠整潔”,即可以説成“衣寇皆整潔”,又可以説成“衣整潔,衣冠潔”、“衣冠整,衣冠潔”、“衣整冠潔”、“衣潔冠整”等,這説明這種句型只有一套語法關係。“兵革非不堅利也”不能這樣,它有兩套語法關係,亦即有兩個主謂結構,句子成分的有關詞兒的説明與被説明之間的搭配並非任意的,而是受着嚴格制約的。“例如“兵”只跟“利”構成主謂關係,不能跟“堅”構成主謂關係;“革”只能跟“堅”構成主謂關係,不能跟“利”構成主謂關係。這是形式上的一套主謂關係、實質上的兩套主謂關係。以本句而論,不説“兵革”非不利堅也”,而説“兵革非不堅利也”,“合敍”中又有錯綜變化,可算難中之難。又如:“衣食飢寒者,慈父之道也。”(《鹽鐵論•憂邊》)其實是“衣寒食飢者……”。沒有錯綜變化只是合敍的例如:“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墨子•兼愛中》)意思是:“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

①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②故君子有不戰,‖③戰‖│④必勝矣。

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因果複句。第一部分的主語因泛指省略。“天下之所順”“親戚之所畔”都不是主謂詞組,而是偏正詞組,兩個“之”字的作用在於聯繫定語和以“所”字結構作成的中心語。介詞結構“以天下之所順”是方式狀語,一般可以不在它後面加上逗號,現在加上,為的是強調狀語。正句又是轉折複句,轉折複句的正句又是假設複句或者假設複句的緊縮形式。

2.“畔”,《課本》注“同‘叛’”。據王力先生的看法,此説未當。應該説“畔”在這裏等於“叛”,後來寫成“叛”。《孟子》不見“叛”,“畔”共出現了六次;《論語》也不見“叛”,“畔”共出現了四次,如:“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公山弗擾以費畔”(《陽貸》)等。從《論語》《孟子》來看,可以依照王先生的説法。但還有另外的語言現象:《尚書》“畔”“叛”並見,各出現了一次。如:“時義和顛覆厥德,沈亂於酒,畔官離次。”(《胤徵》)“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大誥序》)歷來傳説是由於孔子編成今文尚書,今文尚書至少不遲於《論語》,當然比《孟子》早得多。這樣看來,説“親戚畔之”的“畔”同“叛”還是可以的。“親戚”基本義是“親人”“親屬”。“戚”就是“親”,同義並列。《尚書•金縢》:“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親戚”有時候指父母;如:“親戚妻子,質也。”(《韓非子•八經》)“其親戚死,其肉而棄,然後埋其骨,乃成為孝子。”(《列子•湯問》)。有時候指“家裏人”,如:“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閭者七百餘家。”(《韓非子•十過》)“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時候指“內族、外族的親人”,《禮記•曲禮上》:“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孔穎達疏:“親指族內,戚言族外。”《史記》有“外戚世家”。本句“親戚畔之”,“親戚”既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家裏人”,還可以指“內親外戚”,現代漢語裏“親戚”只指“族外姻戚”,詞義轉移了。因此,楊伯峻《孟子譯註》把“攻親戚之所畔”譯成“攻打親戚都反對的人”,似屬未確。“君子”,這裏指“賢明的君主”。“有”,存在動詞;一説音義同“或”。《尚書•微子》:“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史記•宋世家》“或”作“有”。《孟子•公孫丑下》:“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趙歧注:“既,已也,或,有也。”從音理看,“有”“或”同在“匣”紐;“有”在“之”部,“或”在“職”部,“之”“職”對轉。

譯文:“拿天下都順從的力量去進攻連親屬都反對的人,因此,賢明的君主有不打仗的時候(或者“或許不打仗”),(但是,如果)打仗,就一定獲勝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②必先苦其心志,③勞其筋骨,④餓其體膚,⑤空乏其身,⑥行拂亂其所為,⑦所以動心忍性,⑧曾益其所不能。

1.這句的基本結構是時間修飾複句。第①分句是時間偏句,其他的都是正句。時間偏句表示了它是正句所發生的時間背景,它的真正作用等於時間狀語,只是結構上不是詞組而是分句;相同的用法如:“與人辯論,事理必盡,必伸其意。”(《劉叟墓謁》)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文言裏更多的是用“……之……也”,如“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五人墓碑記》)正句又是連貫複句。“所以”是介詞結構,相當於“以此”,“所”指第②分句到第⑥分句的內容。清朝張文炳《虛字註釋》:“‘所以’,順上指原之辭,猶雲唯其如此,所以如此。”連貫複句的第一部分又是並列複句,前一部分講肉體受折磨,後一部分講行為有拂亂,講肉體受折磨的又是四個並列複句。連貫複句的第二大部分又是並列複句。

2.“苦”,本義是有苦味的草,引申為“辛苦”的意思,“苦”跟“勞”同義,《鴻門宴》有“勞苦而功高如此”。“體”與“身”也是同義詞。“亂”《説文》:“不治也。”從絲的不治引申為行動的不治。“為”,甲骨文像手牽大象,引申為“做”,“所以”想達到的。“苦”“勞”“餓”“空乏”“拂亂”和“動”“忍”都增加使動用法,其中有動詞也有形容詞。陳承澤《國文法草創》“活用之實例”一節提到:“致動(按:即“使動”)主由動字轉來……象字(按:即形容詞)之為致動……理論上固屬後起。蓋動字中他動字之為致動,往往易生歧誤。”比方“忍性”,趙歧注為“堅忍其性”就不大好懂。按:“性”,音義同“心”,為了有錯綜變化才用上“性”。“忍”,不是“堅忍”。《説文》:“能也。”“能”本熊屬,引申為“大膽”為“敢”,“忍性”就是壯大膽量;又如:“白刃在前,斧鑕在後,而卻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敵也。”(《韓非子•初見秦》)“不能死”是“不敢死拼”。請參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忍能對面為盜賊”一句的説明。“曾”字也就是“增”。“益”,本義是水漫出,後來引申為“增加”。趙歧注:“曾益其所不能,增益其素所以不能行之者也。”楊伯峻先生《孟子譯註》譯本句為“增加他的能力”。趙注、楊譯都有可商之處,因為趙注至少是不明確;楊譯原文“其所不能”也是跟譯文“他的能力”搭配不攏。或認為“其所不能”是“曾益”的對象補語,它的前面可以加上介詞“於”。

譯文:“因此,上天將要把重任落到這些人身上(的時候),一定要使他們心神苦惱,筋骨勞動,肌膚消瘦,身體睏乏,行動(的結果)違揹他所想達到的目的;憑着以上處境,就可以使他們心神震動,膽量壯大,從而對以前不敢做的事兒有所促進。”

①人恆過,‖②然後能改;③困於心,④衡於慮,|||⑤而後作;│⑥徵於色,|||⑦發於聲,|||⑧而後喻。

1.並列複句。分號隔開三部分,三部分都是連貫複句。第①分句以下各分句的主語都因承第①分句的“人”而省略,第二、第三兩個連貫複句的第一部分各又是並列複句。“而後”是連詞,表示先後相連,意思跟“然後”不同,“然後”是“這樣以後”。或説“而”表音節停頓,“後”是“以後”。

2.幾個“於”都是介引表處所的賓語的介詞,“於……”這種介詞結構一般是在動詞後面,只在近代文言裏有偶爾在動詞前面的。現代漢語裏表處所的介詞結構既可以在動詞前面,也可以在動詞後面,大體説來後面的比前面的地位更重要些。

3.“困”,本義是樹木被四壁圍着,引申為“圍困”,又引申為“困惑”。“衡”,音借為“橫”,趙歧注:“衡,橫也,橫塞其慮於胸臆之中。”不説音借,把“衡”作“衡量”講,也通。“作”,《説文》:“起也。”就是“起立”。又,《爾雅•釋言》:“作,為也。”或者説“作”當“創造”講。“喻”,明白;同樣的用法如:“故作書以喻意。”(《淮南子•修務》)

4.上古文言單音詞為主,把這些單音詞譯成現代漢語,選用哪個詞兒就得看語言環境,從語言的內容和形式看,有的是古今一致的,如“過”“改”“心”;有的只是作為一個語素,如“困(苦)”“慮(思慮)”“色(面色)”“徵(表現)”。翻譯時,不斷地作古今詞語內容和形式的比較和分析,能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從而能作準確的翻譯。

譯文:“人們常常做錯了事,這才能得到改正;心意困惑,思慮阻塞,這才能振奮有為;表現在臉色上,發泄在言論中,這才能有所領悟。”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孟子的話富於辯證思想。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1.單句。謂語是主謂詞組。就主語跟謂語的邏輯關係來説,又具有條件和結果的關係。“者”字結構中有個很長的附加部分,它的內部結構是並列複句,並列複句的兩部分各又是假設複句。假設複句各個分句的主語意思上是中心語“者”,不妨認為“者”代替“君主”一類人物。但結構上不能簡單地説“者”可以移到前面作主語。

2.“拂”古音讀“弼”,“拂”在“滂”紐“物”部,“弼”在“並”紐“物”部,“滂”“並”旁紐。“弼”,本義是矯正弓-弩的工具,引申義是糾正或者輔佐,《説文》:“弼,輔也。”《爾雅•釋詁》:“弼,俌也。”當是引申義而非本義。其實“拂”就是“弗”,也就是“弼”,原是矯正弓形的工具。兩個“則”是轉折副詞,作“卻”講。趙歧注本句大意:“‘入’謂國內也,無法度大臣之家輔弼之士;‘出’謂國外也,無敵國可難,無外患可憂,則凡庸之君驕慢荒怠,國常以此亡也。”

譯文:“內部沒有執掌法度的大家和輔佐君主的能手,外部沒有可以抗衡的力量,沒有外患,國家就經常處於走向來亡的困境。”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然後”,這樣而後,是表示“有待而然”,它前面的是個條件,後面的是結果;又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雕也。”(《論語•子罕》)“然後”“而後”跟“則”相比,前者是必然條件;後者卻可以是單純的承接;如:“至家則君笑而立於門。”(《林覺民傳》)包孕句。主語因泛指而省略。“知”的賓語的並列複句,它們的主語也因泛指而省略。

2.“生”“死”都是不及物動詞增加使動用法,後面可以補上代詞“之”。“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在”,譯成現代漢,介詞結構或者在動詞前面,或者在動詞後面。

譯文:“這樣,就能夠知道在憂患中可以使人生存,在安樂中可以使人死亡。”這句話也含有很深的哲理,它能激發人們自強不息,戰鬥不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