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三峽教學參考

來源:文萃谷 9.07K

篇一:巴東三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巴東三峽教學參考

1.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明白詞句含義。

2 .掌握排比、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並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理清文章脈絡,掌握作者行文的時間和空間順序。

4.把握本文內容翔實,情文並茂的寫作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強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根據各個景物的特點而採用的不同的描寫方法

2.把握本文內容翔實,情文並茂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背誦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2.提問:這首詩所寫的地點在哪裏?

3.作者簡介

劉大傑,現代學者,作家,翻譯家,代表作《中國文學發展史》。還著有《魏晉人物思想論》、《紅樓夢思想與人物》、《德國文學概論》等

4.三峽簡介

長江三峽,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四十佳旅遊景觀之首,是長江上游最為雄偉壯觀的峽谷,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三峽跨湖北、重慶兩省市,西起重慶白帝城,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里,被遊人譽為“山水畫廊”。 這裏兩岸高峯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內灘礁布,水流洶湧湍急。我們於七年級所學習的選自北魏酈道元所著我國古代地理名著《水經注》中的課文《三峽》,就是對三峽雄奇風光的生動敍述。古詩有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意思是説:見過汪洋大海的人,對別處的水就看不上眼了,除了巫山那五彩繽紛的彩雲,相形之下別處的雲彩就黯然失色了。由此可見巫山雲彩景色之絕美。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著名詩篇《早發白帝城》,詩句也出色地描繪了船行三峽,瞬息千里的壯觀景象。現在的三峽,隨着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裏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三峽旅遊區優美風景眾多,除了險峻的自然風光外,較著名的人文景觀還有劉備託孤的白帝城、酆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葛洲壩大壩工程等等。

二、朗讀課文

1.思考:三峽給了你怎樣的一個印象?

2.學生交流,自由發言。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

1、根據課文內容分析文章結構

2、作者由宜昌到重慶逆流遊三峽,沿途經過了哪些地方?

明確:

1. 文章採用先總寫後分寫,以時間順序。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總寫三峽險惡。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別描寫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寫走完三峽後的心情。

2.船從宜昌上駛

開始是西陵峽,共分四段:黃貓峽、燈影峽、崆嶺峽、米倉峽,出峽有香溪。

船過姊歸和巴東,進入巫峽。

過巫山即入瞿塘峽。

過瞿塘峽則到白帝城,最後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作者的遊蹤順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慶逆流遊覽三峽)

宜昌——西陵峽(黃貓峽、燈影峽 [ 中有黃陵廟 ] 、崆嶺峽 [ 中有牛肝馬肺峽、崆嶺灘 ] 、米倉峽、(香溪)——秭歸、巴東——巫峽——瞿塘峽(白帝城、孫夫人廟、八陣圖)——夔府的江岸

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在三峽中,最吸引遊客的應該是巫峽。聽課文第七、八自然段的朗讀錄音,找出這兩段所寫的內容,看看巫峽的美體現在什麼地方? (這兩段主要寫了巫峽的江水、山和雲。)

2、自由讀七、八段,分別找出一個排比、擬人和比喻句。

①排比句:“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灘。”這個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灘”等詞,突出了江水的險。

②擬人句:“這個峯很高,那個峯還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後面還有一排,後面的後面,還有無數排,一層一層地你圍着我,我圍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這個句子突出了山峯的特點——高。運用擬人法描寫巫峽山的高峻,非常生動,將羣山寫活了。

③巫的雲“有像牛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狀,應有盡有”。這個句子生動地寫出了雲霧的奇幻多變。 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峯頂

運用了反覆的修辭手法,通過從側面寫飛鳥飛不過峯頂烘托山峯的高峻。

五、認真閲讀課文,小組合作填寫下表:

景物 特點 詩、諺、典故 感覺

總説三峽: 險惡、最為險惡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驚異 西陵峽:

黃貓峽

燈影峽

崆嶺峽

走完三峽:山勢平敞些、江面寬得多水勢也平得多。 輕鬆

六、課堂小結

三峽是我國的風景勝地,神奇壯麗的自然風光和它的人文景觀都令我們神往,希望同學有機會能親身感受三峽的神奇風光。

七、作業

1、字詞積累解釋造句

2、課後練習四

第二課時

一、複習

學生收集的有關資料,在小組交流,推舉代表上台講述想象的大壩建成後的三峽景象

二、分析所引用用詩句、諺語、典故的作用

1.民諺“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渲染了三峽一帶的險惡、悲涼的氣氛,為全文定下基調。

2. 作者即景詩“黃陵廟下江南味,也有垂楊也有花”。

詩中“江南味”“垂楊”“花”,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黃陵廟一帶山水景色之美。突出了黃陵廟

的環境優美的特點

3、諺語“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

表現了崆嶺灘的險惡、可怕。前句運用對比手法,突出顯現崆嶺灘,後句中用“鬼門關”形容崆嶺灘,其險可見,令人望而生畏。

4、詩句:“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突出讚賞詩中“赴”字運用之妙,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沿江兩岸如羣馬奔馳的山勢,詩的後句也讚揚了明妃王昭君。

5、典故“劉皇叔託孤”

文章一方面寫白帝城樹木青葱,玲瓏可愛,另一方面寫劉皇叔在此託孤的悲慘故事,突出了三峽景色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更耐人尋味。

6、歸納總結

自古以來,凡名山名川均與名人、詩、諺、典故結下了不解之緣,呈現出與自然共生共榮,相輔相成,相映成輝的奇特現象。長江三峽之所以流芳百代、名揚四海,一方面固在其為自然景觀,因山水雄、奇、險、秀而甲天下;另一方面也在於其眾多的人文景觀,得益於歷代騷人墨客傾情三峽,留下一串串光輝足跡于山巒水畔,寫下一篇篇不朽詩章傳頌於後世,在長江三峽滾滾不盡的激流裏,流淌着多少千古絕唱、千古佳話!三峽給歷代文人以文學的養料和創作激情,而他們則報答三峽以文珍墨寶和名人效應。

三、品味語言(思考練習三:學生討論、交流、歸納)。

1、作者用十分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江水的險,四個排比短促有力,讀起來給人以窒息的感覺。“窄、急、曲折、多灘”令人不寒而慄。排比句式整齊又稍有變化,讀起來和諧有趣。

2、抓住峯的多與高的特點,語言的排列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浪高過一浪,給人以層層疊疊連綿不斷的感覺。運用擬人的手法,以動寫靜,非常生動地表現出了山你追我趕,互比高低的情態,另外還使用頂真的手法“你圍着我,我圍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給人一種循環往復的感受,很有情趣。

3、運用比喻“像牛馬,像虎豹”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巫山雲霧的變幻多姿。另外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突出巫山的雲比廬山的更有趣。

四、歸納文章的寫作特點

1、文章按照作者的遊蹤,依次記敍、描寫景物。層次井然。文中開始先總述,然後逆江而上,分別記敍、描寫西陵峽、巫峽、瞿塘峽。記敍最長的西陵峽時,分四段介紹,條理清楚。

2、介紹景物時,能抓住特色,詳略得當。

3、採用多種修辭與寫作手法來描寫景物,生動形象。用擬人、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突出景物的特點,用烘托、對比、反襯的寫作手法突出了三峽的險惡。

4、文中恰當地引用古詩、諺語、及自己的即景詩句,收到了畫龍點睛之效,言簡意賅,渲染氣氛,使遊記增添了韻味。

五、作業 課後練習二、三。

板書設計:

巴東三峽

宜昌——西陵峽(黃貓峽、燈影峽、崆嶺峽、米倉峽)——秭歸、巴東——巫

峽——瞿塘峽——夔府的江岸

篇二:《巴東三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瞭解作者;通讀課文,掌握作者的遊蹤。

2、理解品析文章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技巧,把握虛實結合的手法。

3、理清文章脈絡,掌握作者行文的時間和空間順序;把握本文內容翔實,情文並茂的寫作特點。

4、掌握排比、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掌握文中所引的詩、諺語和典故,並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重點:

目標3.

教學難點:

目標4.

教學方法:

朗讀、研討。

課型:

新授課。

課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三峽是萬里長江上游最雄偉壯麗的峽谷。它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宜昌南津關,全長193公里,被遊人譽為“山水畫廊”。七年級我們學了酈道元的《三峽》,已初步瞭解了三峽的壯美。今天,請讓我們隨作家劉大傑一起走進《巴東三峽》,去領略那雄奇與秀麗,感受那驚險與激動。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巴東”指四川東部。文章以“巴東三峽”為題,鮮明地告訴了讀者這篇遊記的寫作內容。

2、劉大傑(1904~1977),湖南嶽陽人。曾在上海大東書局做編輯,在安徽大學、暨南大學、四川大學、聖約翰大學等校執教。1949年後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全國文聯常委、農工民主黨上海市委副主任。參加過《辭海》、《中國文論選》的編寫,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專著有《托爾斯泰研究》、《易卜生研究》、《德國文學概論》、《德國文學簡史》和《東西文學評論》(全三冊)《魏晉文人思想論》、《紅樓夢思想與人物》,另有《古典

文學鉅著<紅樓夢>》《<儒林外史>與諷刺文學》等論文多篇。

3、本文選自《中華百年遊記精華》。這是作者遊覽長江三峽後為其雄偉壯麗的景色所震撼而寫下的一篇遊記,文章主要描寫了長江三峽的景色特點:奇險、美麗。

4、學習生字:

鯉魚(lǐ) 怒吼(hǒu) 恐怖(bù) 渺小(miǎo)玲瓏(líng) 瀟灑(xiāo) ......

裊裊(niǎo) 情緒(xù) 崆嶺峽(kōng) 諺語(yàn) 浣粧(huàn) 秭歸(zǐ) ......

壑(hè) 蔚藍(wèi) 峯巔(diān) 瞿塘峽(qú) 夔門(kuí) 灩澦堆(yàn yù) .......

5、理解生詞。

6、播放三峽的奇麗風光。領略山水之美。

7、教師範讀,自由讀課文。

三、學生速讀課文,用橫線標出作者沿途經過的地方。

宜昌——西陵峽[黃貓峽——燈影峽(黃陵廟)——崆嶺峽(牛肝馬肺峽、崆嶺灘)——米倉峽(出峽處有香溪)]——巫峽——瞿塘峽——白帝城(孫夫人廟、八陣圖遺蹟)——夔府的江岸。

四、默讀課文,理清條理:

第一部分:(1-2)總述三峽山水的險惡形勢。第1段,寫船尚未行時的所感、所想。第2段,總述三峽景觀。遊程開始,簡括路線,引出三峽,宜昌→重慶→三峽→巫峽,從宜昌到重慶,以三峽為最險,三峽以巫峽為最奇。

第二部分:(3-9)分別描寫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的景色。具體描述遊三峽的經過和感受。

第一層:(3-6)寫作者遊覽西陵峽的經過。側重寫山勢之高峻、水勢之急緩。

第二層:(7-8)寫作者遊覽巫峽的經過。側重寫山水的奇險美麗、雲霧的變幻多姿。 第三層:(9)寫作者遊覽瞿塘峽的經過。側重寫瞿塘峽兩岸的人文景觀:白帝城、孫夫人廟,八陣圖遺蹟。

第三部分:(10)寫走完三峽,感到一種“脱去危險”的愉快,側重寫心情的放鬆,反襯出三峽的險惡。

五、教師小結:

本文以作者的遊蹤為順序,記敍了作者經過長江三峽時沿途所見到的雄偉、奇麗的景色,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峽,讓我們記住了雄奇險峻、清幽秀美的自然風光,領略了眾多名人、詩人為我們寫下的優美篇章;三峽人,讓我們分享了他們的多情、熱情、友好。

六、佈置作業:研討與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本文是一篇內容翔實、情文並茂的遊記。以作者船行遊蹤為線索,依次記敍、描寫景物,次序井然,文中開始先總述,然後逆江而上,分別記敍、描寫西陵峽、巫峽、瞿塘峽。記敍最長的西陵峽時,分四段介紹,條理清楚。另外,全篇文章詳略得當,對每一景點景物的描寫並不面面俱到,而是擇其最有特色的方面加以描述。

二、把握作者遊蹤,並體會各峽山水的特點及景物特色。

指名讀課文後,小組討論:

想想在遊覽三峽的過程中,遊客的心情有什麼樣的變化?填寫下表。(老師要求:各峽的特點儘量用文中語句概括)

三、細讀課文:

1、第1段安排了尚未去時的所感、所想,這樣寫的作用:一是使文章讀起來層次井然,

先後有序;二是設置懸念,“現在的三峽同往日一樣嗎?”“那裏的山,那裏的水怎麼樣?”如此,牽引着大家繼續往下讀,尋找答案。當然,作者也不忘發表自己對自然界的崇敬和嚮往:“到了這種地方,無論什麼人,沒有不感到自己是過於渺小,自然界是過於奇偉的。”

2、第2段,總述三峽景觀。遊程開始,簡括路線,引出三峽,宜昌→重慶→三峽→巫峽,從宜昌到重慶,以三峽為最險,三峽以巫峽為最奇。

3、第3段,第一站——西陵峽,西陵峽分四段,第一段黃貓峽,無險奇之處,“山雖高,然不甚險;江水雖急,然不甚狹。”作者筆墨輕輕一點,移至他處。

4、第4段,西陵峽第二段——燈影峽,因為作者“最愛黃陵廟”,故筆墨停留較多,還有他即景的詩句:“黃陵廟下江南味,也有垂楊也有花”,可見愛之甚深。既然喜愛,必有理由:一是因為此為古廟,環境甚好,一面枕江,三方繞樹;二是竹子瀟灑,花兒豔麗多姿;三是與山水相調和,帶着濃厚的江南風味。

5、第5段,西陵峽第三段——崆嶺峽,這裏有兩處風景,牛肝馬肺峽和崆嶺灘,這裏的山水很有特色,因此作者用了不少筆墨來描寫,崆嶺灘也極險,為了讓讀者對其險可想而知,作者接下來引用了一句諺語:“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這是對內容的極好證明和點綴。

6、第6段,西陵峽第四段——米倉峽,又名兵書寶劍峽,這裏的距離不長,水勢沒有以前那麼急,因此作者緊緊抓住富有特色的東西——山崖來寫,後面的文字都是為了這個特點做鋪墊。引用杜甫的詩“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方面極贊“赴”字所用之妙,一方面又從側面烘托了此處山峯多而富於變化,這種間接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很精妙。

7、第7、8段,過了西陵峽,到了巫峽,文章開頭就交待過巫峽,這裏是三峽最奇險最美麗的地方,因此作者着墨最多。

對於巫峽,作者是圍繞三種景物來寫的:山、水、雲。“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灘”。 “山的妙處,在不單調”。雲呢,作者沒看到,但這並不妨礙他對雲進行描寫,而是轉述老先生的話讓讀者對雲也有大概的瞭解。

對山水的描寫中,作者的語言很精彩,“一層一層地你圍着我,我圍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這一個“咬”字,將靜的事物寫活了,不由地在讀者面前浮現出一幅山山環抱,山山緊連的情景。“偶爾看見一隻黑色的鳥,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峯頂。”子非鳥,焉知鳥“拼命”?但作者知道了,而且也努力想讓讀者知道,因為山那麼險峻,他“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峯頂”。

第9段,過巫峽即入瞿塘峽。這裏的山水倒沒有什麼可寫的了,但藉着歷史的沉澱,作者重點着筆白帝城,“古剎”、“蒼冷”、“隱約”、“鐘聲”、“斷斷續續”、“淒涼”等一系列冷色調詞語的使用則使人們不禁撫今追昔,默默傷感起來。

第10段,也就是課文的最後一段,三峽游完了,課文也該結束了,但作者仍未忘記再次點明主旨,遊客們此時才真正放下一顆心來,可見經過三峽時,那種山險、水急的情景多麼讓他們緊張了。

四、教師小結:

這篇遊記抓住景物特色,有詳有略。長江三峽,山勢之高低、水勢之急緩、景物之特色各不相同,作者介紹時言簡意賅,抓住了要領。西陵峽四段,着重寫山、水的特點;巫峽,則着重描寫其山水的奇險、美麗,同時寫聞名遐邇的巫山雲雨。瞿塘峽,不僅介紹了山勢與水勢,而且側重記敍了兩岸的人文景觀,豐富了山川景物的文化內涵。

五、佈置作業:研討與練習二。

第三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三峽為萬里長江上游最為雄偉壯麗的峽谷,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

瞿塘峽,一稱“夔峽”,包括風箱峽和錯門峽,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巫山縣大溪,長約8公里。江面最狹處不足百米,兩岸懸崖峭壁如刀削斧劈,雲天一線,水急浪高,號稱“天塹”。

巫峽,因巫山而得名,一稱“大峽”。出瞿塘峽,經過大寧河寬古便是幽深秀麗的巫峽。巫峽包括金盔甲峽和鐵棺峽,西起巫山縣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官渡口,全長約45公里。以秀麗著稱的“雲雨巫山十二峯”,分列兩岸。

西陵峽,自官渡口至宜昌南津關,為三峽中最長者,以險峻聞名,峽內有牛肝馬肺峽、崆嶺峽、黃貓峽、燈影峽、崆嶺灘等名峽險灘。峽中懸崖凌雲,怪石嶙峋,銀瀑飛瀉,,古木森然,儀態萬千。

二、品味語言:

1、“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灘。”——連用四個“險”字,有力地突現江水之險,江水的“窄”、“急”、“曲折”、“多灘”。

2、“江水衝在山崖上、石灘上,發出一種橫暴的怒吼,有時候可以卷出一兩丈高的浪堆。”——“衝”“卷”“怒吼”,足見江水之急,從視覺、聽覺的角度生動地再現江水之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