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分數意義》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92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數學《分數意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數學《分數意義》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分數意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瞭解分數的主產生,理解單位“1”,理解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

2.理解分數的意義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應用意識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分數意義的學習,讓學生初步感受數學的神奇魅力。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為:

理解單位“1”。認識分數單位。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一個蘋果、5支鉛筆、一個文具盒

學具:圓片、正方形、一根一米長的繩子、一板麪包(8個)圖片(分格)、12個蘋果圖片

教法與學法:

教法:激趣談話法、講授法、引導發現法、問題激勵法等學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

課前交流:

師:老師很榮信,來到美麗的太極城――旬陽和你們一起上一節數學課,特別的開心,孩子們你們歡迎我嗎?

生:歡迎

師:怎麼沒見你們的掌聲呢?

生:鼓掌

師:謝謝,老師今天也帶來了許多小禮品,想要嗎?

生:想

師:我不能白送給你們,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需要你們的付出努力才能得到,上課積極表現、勤于思考、善於發言你們就有機會得到喲。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建立關係,活躍課堂學習氛圍,為後面的學習做鋪墊。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新知。

師:今天老師考考我們班孩子們看你們的數學水平達到五年級的水平沒有?(出示兩塊橡皮泥左手一塊右手一塊),分別出示左右手,問學生幾塊?

生:1快。

師:同學們看的夠仔細的啊,現在老師把它們合在一起,用什麼數來表示?快速回答我?

預設一:2(你的數學水平還侷限於一年級)

預設二:1(你能給老師説説為什麼是“1”呢?)

生:指把兩個小快的橡皮泥捏成一個整體了,所以可以用“1”表示了。(引出“整體”)

師:(豎起大姆指,你的想法就是不一般,老師不説你多麼優秀,但你就是——與眾不同)老師現在又把這一整個橡皮泥平均(強調平均分)分成2份,同學們看看,現在我左手拿的是這整個橡皮泥的多少?

生:一半、0.5、

師:有文字表示的,幼兒園都會,有小數表示的,三年級學過。但我要表揚用分數表示的同學,你太給力了,懂老師會理解老師,你一語道破老師的天機了。你能給給大家説説中間一條線表示的是什麼?“2”是這個分數的什麼?1又叫分數的什麼呢?現在老師左手用分數表是?右手呢?這是幾個?兩個合起來就是一個整體“1”

師:經過你們的努力你們已經達到了五年級的水平了。現實世界中存在的量,除了一些單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數表示多少的量之外,還存在許多可以分割的無法用自然數表示的量,這時我們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下分數的意義。(板書並出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以分橡皮泥共同研究了分數是怎麼來的。其實,分數在很早以前就產生了,據科學家研究,僅次於自然。古人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困惑,請同學們認真看屏幕,古代分數的產生。然後聽老師給我們作的介紹(PPT出示介紹錄音)

師:現實在你還在哪兒見過分數(談生活中的分數)

生:音樂中,八分音符等於,死海表層的水中含鹽量達到,我國的人均水資源佔世界平均水平的……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事物,為學生創設智力陷井,激發求知慾望。同時,對分數的各個部分的名稱進行了一次再現的過程。再次為下面學習分數單位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做好鋪墊。學生從歷史、現實的生活中,初步瞭解分數的產生、應用的廣泛性,呈現了學習分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分數的意義

1.操作研究

師:分數重要嗎?你想知道分數的哪些知識?

生:彙報交流,梳理本節課的知識點。

師:好,首先我們就來圍繞什麼是分數來研究研究。給同學們五分鐘時間,研讀教科書第46頁的知識,小組交流,打開準備的學具袋,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這個分數。

2.反饋交流

師:我剛才轉到看了一下,收集了這些表示的方法,現在我請他來告訴大家表示的方法?

生一:(投影展示)我把圓片一個對摺,再對摺,這樣就平均分成4份了,塗出這樣的一份就表示。(老師指導語言的表達:同學們請聽我説,我是把……你們聽明白了嗎?)

師:嗯,你是把一個圓片平均分成4份,再取其中的一份表示的。真有想法。

生二:(投影展示)我把一個正方形對摺,再對摺,這樣就平均分成4份了,塗出這樣的一份就表示。

師:你也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來表示的。真好,同學們,有沒有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的嗎?

生三:我是這樣把一根繩子對摺再原折,取其中的1份來表示的。

師:你很有主見了。你把1米長的繩子也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來表示的,我們把一米長的繩子也可以稱為一個計量單位。請坐。同學們,剛才這三位同學給我們分享了用一個圓形、一個正方形、一個計量單位分別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塗上不同的顏色,塗色的部分就是這一個物體的。除了上面的這樣一個物體外,你還有其它的表示方法嗎?

生四:我是把8個麪包平均分成4份,用其中的一份來表示的。

師:嗯?你的是多少麪包?

生五:2個

師:(疑惑)上面同學樣表的示的都是1部分,怎麼這次的卻是2個了呢?

生:上面是一個物體,下面是8個麪包,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個麪包,把這2個包看作是1份,就取這1份。所以8個麪包的表示就2個麪包了。

師:你的分析真到位。哪個同學能用剛才這個同學一樣的方法表示12個蘋果的。

生:我表示12個蘋果的是3個蘋果,12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個,把這3個蘋果看作是1份,就取這其中的1份。所以12個蘋果的是3個蘋果。

師:你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不僅學的快還用的快。像8個麪包、12個蘋果這些物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可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三年級認識分數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表示,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平均分的整體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些物體,為概括分數的意義做好準備,同時為理解單位“1”做好鋪墊。

3.歸納定義,認識單位“1”

師:同學表現的非常積極。發言的同學條理清楚聲音響亮,聽講的孩子認真仔細思考有序。(用課件展示剛才5個同學彙報的幾種情況)現在請大家用心的觀察、比較、分析用所表示的物體或計量單位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生一:相同的地方,我們都是平均分成4份(板書:平均分),表示其中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我們分的物體不同,分的物體的總數不同。

師:我們把什麼物體平均分了?

生:一個圓、一個正方形,一根一米長的繩子,一些麪包、蘋果。

師:回答的非常好!在這裏,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一些物體等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個整體我們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板書:整體 單位“1”)

師:現在同學們想想,我們還可以把哪些物體看成單位“1”?

(學生彙報,學生自評)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我們的研究發現,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1份可以用表示,這樣的3份呢?

師:看樣子同學們已經掌握了用分數來表示物體的量,現在跟着老師一起説,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可以用來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這樣的2份,可以用來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xx份,表示這樣的`3份,可以用來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份,可以用?來表示;(並板書)

課堂評價一:P47頁(見PPT)

課堂評價二:PPT口頭完成做一做(P46頁的做一做)

【設計意圖】:通過的異同之處,使學生透過表象發現本質,再經歷觀察、比較、分析總結得出分數的意義,認識單位“1”。再通過兩次的課堂練習評價,鞏固分數的意義及為分數單位的學習再做鋪墊。

4.認識分數單位,深化單位“1”的理解。

師:剛才我們把什麼看成單位“1”的?

生:一堆糖

師: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老師指着PPT學生回答:2份、3份、4份、6份)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在數學裏也有自己的名稱叫“分數單位”。例如的分數單位是。

師:指着課件(學生用圓片表示後剩下的空白部分)同學們看看空白處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

生:

師:的分數單位是?裏有幾個?

生:,3個

三、拓展延伸,強化認知

1.創造分數:9個橡皮泥,第一個同學取它的,第二個同學取剩下的,發現什麼?

2.師:老師這裏有一個圖形,只露出了一部分,我只知道是這個圖形的,聰明的孩子們你們還能知道這個圖形是什麼樣的嗎?畫畫看。(一帆風順)

生:動手操作,交流彙報。

師:你能讀出下面的分數並説説它們的含義(見PPT)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畫隱藏的圖形,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單位“1”的認識、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四、數形結合感情數學之美

老師這裏有個圖形,你們能用分數表示出陰影部分的大小嗎?(八卦圖、橢圓)

師:看到這些圖,美不美?還有比這更美的呢?請同學們欣賞下並感悟數學的魅力,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些什麼規律?(見PPT)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審美觀念。

五、總結收穫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哪些內容?

生:……

師:孩子們,今天出色的表現讓老師非常的驚喜,相信明天的你會更精彩。最後老師用與分數有關的話送語送給你們,或許現在不明白,慢慢的你就會悟出其中的道理的。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回顧新知,談收穫,給學生再次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相互提醒,進一步突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通過直觀的圖形展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感悟數學的價值,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五年級數學《分數意義》教學設計2

教學設計理念

1、關注學生的實際。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上展開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歸還學生。

2、教學進程多途徑。教學中將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對策,努力創造適應學生的教學方式。

3、“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角色轉變的重心在於使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5、數學是一種文化。

教材簡析:

《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對分數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的重點是理解分數的意義,學習的難點是理解“把幾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來平均分”。分數的意義是進一步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的運算等的基礎。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第十冊第85~86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理解單位“1”,掌握分數的意義及分子、分母的意義。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滲透認識事物的方法;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逐步提高提出部問題、數學應用的意識和能力。

數學思考目標:

能對具體情境中分數的意義作出解釋,能有條理地解釋問題解決的思考過程。

解決問題目標:

能用分數進行簡單的表述和交流,獲得與同伴合作探索和相互交流的體驗。

情感與態度目標:

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分數意義的歸納與單位“1”的抽象。

教學難點:

把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看作單位“1”。

教學準備:

教具(三盒粉筆一盒5支,一盒10支,一盒15支。CAI課件)

學具(12根小棒、水彩筆、練習卷)

一、介紹分數演變的歷史。(老師向學生介紹分數的歷史淵源。)

(1)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課件依次出示:

師:其實這四幅圖,都表示分數,古希臘人、古印度人、阿拉伯人用了不同的表示方法。三千多年前,用嘴巴的形狀代表分數,後來逐漸演變到現在的。

(2)關於分數,我已經知道了什麼?(電腦出示)

(生:分數組成:分子、分母和分數線、分數的加減法、分數的讀寫法、分數大小比較等等)

師:你能舉例説明嗎?

……分子(表示有這樣的多少份)

……分數線

……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把單位“1”講分數單位時再補上)

(3)關於分數,我還想知道什麼?(電腦出示)

學生回答(略)

師:同學們,我們帶着問題去學習好嗎?雖然有些問題,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可以全學完。不過我們很好的老師——課本。大家看一看,課本,你能明白那些知道?

會的我們可以跳過去,不會的就多看幾遍,用筆記打記重點部分。

學生自學課本。

(4)關於分數,自學課本後,我又知道了什麼?(電腦出示)

(5)我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

二、探索新知:

1.試試你的眼力:(電腦出示)

(1)出示一個的長方形的陰影部分

師:陰影部分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表示什麼?把(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教師板書)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生答後,師板書)

師:判斷是否正確,關鍵看什麼?

生:關鍵要看是不是平均分成3份。

師:現在陰影部分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表示什麼?

把()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數。

(2)、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

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生答後,師板書)

(3)、把一個整體平均分

把()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份,1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1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

把(一堆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份,

1份是這堆蘋果的,有()個。

3份是這堆蘋果的,有()個。

3、單位“1”的抽象。

師:你能告訴老師這個分數表示什麼嗎?

生: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的數

師:請大家自己在下面再説説看。

師:剛才你們自己在説的時候,除了覺得比較全面外,有沒有其他的感覺?(有點麻煩)

師:那能不能想個辦法,説得不麻煩呢?

師:剛才大家提到了整數“1”、整體“1”……,雖然説法不同,其實都是想用一個詞來概括這裏的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和一個整體。其實在數學上,這些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稱它為單位“1”。(板書單位“1”)

師:想一想,除了上面舉出的這些事物可以看作單位“1”外,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看作單位“1”的?

師:同學們舉出了很多單位“1”的具體例子。那就是説,我們在得到分數的時候,無論是把什麼平均分,都可以看做是把單位“1”平均分。

4、由具體到抽象逐步根據出分數的意義

師:認識了單位“1”,現在誰會用簡潔的語言説説表示什麼?

(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

依次出示、、,請學生説意義。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完成板書)

師: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完成分數意義的板書)其實,剛才這兩位同學所説的就是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讀)

找出重點詞

師:你覺得在這句話裏,哪些詞比較重要?

三、課中游戲:猜一猜

師:老師這裏有3盒粉筆,我從第一盒裏拿出1支,是這盒粉筆的,你能猜出第一盒粉筆共有幾支嗎?

師:為什麼盒子裏原來有5支?(第一盒的是1支,一份是1支,所以5份就是5支)

師:從第二盒裏拿出2支,也是這盒粉筆的,第二盒裏原有幾支粉筆。你是怎麼知道的?(第二盒的是2支,一份是2支,所以5份就是5個2支共10支。)師:從第三盒裏拿出3支,也是這盒粉筆的,第三盒裏原有幾支粉筆。怎麼那麼快就猜出來了?(第三盒的是3支,一份是3支,所以5份就是5個3支共15支。)

電腦驗證:

師:這三個,都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5份,表示其中的一份。這三個有什麼相同點?它們雖然都是取出一份,一份都相同嗎?有什麼不同點?為什麼?

四、鞏固練習

1、看分數,舉小棒:

要求:看屏幕顯示的分數後拿小棒,拿出以後,用左手舉起來。

(1)拿出12根小棒的

有學生舉1支。

師:對嗎?分母沒有出來的時候,能拿嗎?1表示什麼?(表示其中的一份,分子表示取了這樣的多少份。)

( )裏的數不確定,拿法也不一樣

出示,再出示、。

學生拿,並説出為什麼這麼拿。

(2)出示分母。

師:雖然不能拿,但我們可以做一件什麼事?為什麼呢?(將小棒平均分成6份,分母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的份數。)

出示,再出示。

2、填空:

1把8個餅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整體的,3份是整體的。

2把全班平均分成6組,一個組的人數是全班人數的,兩個組的人數是全班人數的

3、把6只猴子玩具平均分成3份,2只猴子玩具是其中的()份,4只猴子玩具是其中的。

4把10支鉛筆平均分成5份,把()看作單位“1”。每份是它的,每份是()支鉛筆。

5把50支鉛筆平均分成5份,把()看作單位“1”。每份是它的,每份是()支鉛筆。

3、問答題:

下面每個圖中塗色的小正方體各佔整體的幾分之幾?

下面每個圖中沒塗色的小正方體各佔整體的幾分之幾?

4、塗色:選擇一幅圖,塗色表示。

五、在生活中找分數:

《科學天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

藝術園地》大約佔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一?

哪一部分大些?

六、在圖形中找分數

占上圖的幾分之幾?佔下圖的幾分之幾?占上下圖的幾分之幾?

七、成語中找分數。

師:同學們今天表現得都很棒!下面我們一起輕鬆一下,看幾個帶有數字的成語。(出示成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及相應畫面。)

師:聽説過嗎?誰能簡單説説這個成語的意思!

師:人們通常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比喻做事沒有恆心,如果我們就從字面上理解,把它看成是打了三天魚,曬了兩天網。那打魚的天數是總天數的幾分之幾?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些成語,你能從中找到分數嗎?

十室九空、百發百中、九死一生、十拿九穩、萬里挑一

師:其實不僅僅在成語中能找到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在其他各門學科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你仔細觀察,用心去感受,你會發現,數學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散發着它巨大的魅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