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8篇

來源:文萃谷 1.45W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8篇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

教材內容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教材第八冊第六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一節“小數的意義”第一課時。

本課時教材知識結構展現具有層次性:

(1)首先簡要説明小數的產生,幫助學生了解小數是在實際生產、生活、測量、計算中產生的。

(2)教材通過對已經學的“分數的初步認識”的知識的複習,使學生的頭腦中再現分數的相關概念,並藉此作為本課乃至本單元的認知基礎和邏輯起點。

(3)引導學生理解“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概念。

(4)教材最後綜合所學內容,用定義的形式概括出了小數的意義: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

(5)接着教學小數的各部分名稱和讀寫法是在整數的基礎上所作的一種拓展和延伸。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會讀寫小數。

教學難點:利用小數的意義進行單位的改寫以及“把——改寫成小數,十分位要添上0”這類分數改寫成小數的題目。

教學反思:

一、本節課整體設計合理,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無論從教學的引入還是新授課的講解都能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充分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整節課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教學效果較好。

二、本課亮點:

1、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民主寬鬆的教學氛圍,體現了新型師生關係。

2、從生活實際引入,小數作為新的數形出現,學生剛接觸對於它的讀法及表示的意義仍是難點,教師通過學生已有生活知識引入,處理得當。

3、重點把握準確,通過讓生自己説小數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細心觀察,善於發現就會學到知識。

4、課件製作精美,體現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三、教學建議:

1、加強教學難點的落實。

2、如果在練習中增加一些整數、分數、小數之間對比練習,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小數含義的理解,提高練習效率。

3、應給學生更多質疑空間。

在練習內容是否靈活一些,如:例題中已出現了1分米、3分米、7分米、用小數表示,在練習時就沒有必要重複例題的內容。

教學感悟:

第一,讓學生學會認知,即學會學習。學會學習比學會知識更重要。

第二,學會做事,即學會在一定環境中工作的能力。

第三,學會共同生活,即能夠與他人一道參與人的活動並在這些活動中進行合作。

第四,學會生存,即充分發展自己的人格,並能以不斷增強的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責任感來行動。中國小階段對四個學會的培養起着關鍵作用。

因此,課堂教學目標除了繼續重視“雙基”之外,還應加上培養基本的能力和養成未來公民應有的基本觀念、情感和態度,構成“四基”的要求。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2

《小數的意義》是國小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起始課,也是本單元的一個教學重點。小數的意義這部分知識是小數後續知識的基礎,因此學好小數的意義,真正理解小數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

小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之後才學習的,所以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時,我注重抓住了分數與小數之間的密切聯繫,如:通過學生對十進分數的認識來引導他們學習和理解小數的意義。以此作為學生認知的橋樑,我認為更易於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最終定位在四點上:

1、在生活情景中,瞭解小數的產生,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應用價值。

2、學會和他人合作,能較清楚地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3、通過小數的運用,激發學生對小數的學習興趣。

4、通過學習,讓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意義,並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這是我在課前預想達到的教學效果。

在講完這節課後,我認為自己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本節課的開始,我讓學生帶着問題動手操作——測量橡皮的實際長度,然後去發現誤差。這個環節的設計,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發展了學生髮現問題、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儘可能地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他們以展示自己的機會。在這節課上,91%的學生都在課上積極發言了,只有3人一個問題也沒有回答過。

(2)教學中,我能抓住分數和小數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繫,通過讓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發現了小數的本質特徵。這樣,不但注重了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而且也有利於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

(3)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注重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善於抓住新舊知識的銜接點,能啟發學生運用類推遷移的方法去學習。能將老師的講解、學生的思考和適當的練習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切實感受到了“生活處處有數學”、“學習數學很有用”,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此外,我在講授這節課的同時,還對班中的學生進行了前測和後測。測試後的結果還是比較令我滿意的。如:在測試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會讀下列小數嗎?0.2、0.78、0.514”。前測中,有14人會讀,有14人會讀1、2個,還有8人根本不會讀。而講課之後,在後測中37人都已會讀。“你知道小數的組成嗎?”這個問題在前測中只有2人知道,17人不全知道,還有17人不知道。而學習完本課之後,全班有33人都知道了,只剩4人不全知道。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3

今天數學課上,教學完小數的意義新課之後,大部分學生的感覺是:老師説小數的意義不好理解,也不難啊!從學生的表情上看,他們略有得意之感。於是,我故意問:“你們覺得小數的意義難不難啊?”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説:“不難——”我又問:“是真的嘛小數的意義應用的很廣,老師沒教你們難的知識啊!”孩子們頓時坐好,等待我提出新的問題,看到孩子們這樣,我的心中有説不出的高興。

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數軸,在數軸上確定了“0”和“1”,然後把0——1之間平均分成了10份,用一個箭頭指向第二個等分點處,我問:“這個地方用分數怎樣表示?怎樣用小數表示?”孩子們想了想,有好多孩子舉起了手,給出了正確答案,我很欣慰,學生理解了小數的意義。接着我把數軸上了“1”改成了0.1,這回我用一個箭頭指向了第一個等分點,問:“這個地方用分數怎樣表示呢?怎樣用小數表示呢?”這下,教室裏靜悄悄的,多數的孩子都在認真思考,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沒有人給出答案,我笑了,孩子們看着我,目光中充滿了期待。突然,嘉琪説:“分數是1/100,小數是0.01。”我趕緊肯定了這個答案,緊接着問:“你是怎麼想到的?”她無語。“你們想知道嗎?”我抬高了嗓音。“想!”“大家看數軸,把哪部分平均分成了10份?”“把0——0.1之間平均分成了10份。”我指着10份中的一小份説:“10個這樣的一小份是0.1,對嗎?”“對。”我來到黑板小數的數位順序表前,指着十分之一説:“10個多少是十分之一?”孩子們恍然大悟,:“哦,真是一百分之一!”“為什麼?”有人回答:“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十分位右邊的一位是百分位,所以10個一百分之一就是十分之一。”“哈哈,明白了?”孩子們面帶笑容,“明白了!”我指着第七個等分點讓學生説分數和小數,孩子們對答如流。最後,我把“0.1”改成了“0.01”,指着第一個等分點讓孩子們説出分數和小數,這回有很多人很快舉起了手,給出了正確的答案和理由。我開心,因為孩子們理解了知識;孩子們開心,因為他們解決了問題。

“孩子們,知識是有聯繫的,要靈活運用學過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快更準地解決問題。”

這節課結束了,但是給我的感受是:一個老師

學生遇到解不開的問題時,一個手勢,一個點撥,一個鼓勵,一個引導,對於孩子們來説,都是解開問題的鑰匙啊!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4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青島版國小四年級數學第五單元中的第一課時。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類比等活動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節課的難點是小數的意義理解。這不僅因為小數的意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學生建構對小數的理解,需要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經歷由具體到一般的.歸納過程;而且小數作為一種特殊的分數,它的概念是建立在分數概念基礎之上的,但由於學生尚未系統地認識分數,這些顯然都會影響到他們對小數意義的理解。針對這一現狀,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的認知經驗,以方形圖片為橋樑,找出分數與小數的契合點,讓學生主動建構小數概念。

三年級下冊學生對一位小數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時至今日學生難免會有所遺忘,為此,在第一個環節,我藉助方形圖片讓學生認識一位小數,並在此基礎上去認識兩位小數、三位小數這種無形遷移,不但利於新知識的研究,而且使本來跨度較大的分段的教學融合為一體,從而可以更具體、更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

在第二個“探索兩位小數”環節時,是讓學生及時的進行觀察、比較、歸納。在把方形圖紙分為100份,其中的一份或者幾份就是多少,我要求學生觀察、比較寫出的分數和小數有什麼共同點,並及時總結出:“這些兩位小數都表示百分之幾”。這樣的歸納,使小數的認識過程更加順暢。

第三個環節探索三位小數時,主要是注意給學生留出更多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由兩位小數類推出三位小數,在類推中逐步明確三位小數的含義,掌握三位小數的意義。

第四個環節概括小數意義時,我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小數的意義,並注意引導學生適當拓展已有的認識,幫助他們相對完整的掌握小數的意義。

在實踐運用環節中,我根據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的不同為他們設計了三個不同發展層次的練習,由易到難、有具體到抽象,有利於學生從不同角度不斷體驗、理解小數的意義。

不足之處:

1、歸納小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難點,按照我們備課組的設想,要想突破重難點,就是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交流討論的,但我恰恰在這方面沒有做好,流於形式,導致學生在最後一題中理解0.27、0.027出現了一些困難。

2、口誤較多,語言不夠精煉,課堂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5

本節課的安排層次清楚,重點突出,把小數的讀寫法安排在課的前面是非常好的。在新授中通過揭示“3角為什麼表示成0.3元”和“3分為什麼表示成0.03元”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初步感知了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

在教學中,孩子在用米做單位表示8毫米時,出現了“1米等於100毫米”這樣的錯誤。孩子出現這樣的錯誤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孩子平時經常接觸到的是“1米等於100釐米”“1米等於10分米”這樣的換算。對於“1米等於1000毫米”用的非常少,所以,讓孩子帶尺子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我想:如果我在出示這一題目的時候,強調一下,這裏是毫米,讓孩子在米尺上找到毫米是多長,再讓孩子找到米是多長,然後放手讓孩子合作,發現米和毫米的進率是多少,這樣,效果就會好的多。

在練習中,孩子出現了一些問題,我想如果在新授中就把這些題目放進去,孩子在練習中就不會出現相應的錯誤,比如,説完了“3分為什麼表示成0.03元”這個問題後,可以問孩子“4角3分等於多少元呢?”這其實是新授中的一個難點。

板書中“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這樣重要的話,應該板書出來,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概念。

練習的安排很有層次,每個練習的安排也都有它的目的性,如果講評時能有重點的進行評講,那就能節省時間解決沒有完成的兩個問題。

其實,在教學這節課之前,孩子已經學過了一位小數和分數,但從孩子的課堂表現來看,孩子已經把以前的知識遺忘的差不多了,所以,課前有針對性的複習還是必不可少的。

通過反思,我發現孩子的情況要充分考慮到課當中去,針對孩子是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是一門非常深奧的教學藝術。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6

“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雖然是學生第二次接觸,大多數的孩子對於小數並不陌生,鑑於此,我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特點,把這節課的重點落在小數的讀法及表示長度的小數的意義的教學上。基於這一理念,在設計本課時,我注重讓學生經歷探究與發現的過程,使他們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

一、我先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得到一些整數,然後,出示一些小數,讓學生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學生對小數有了初步直觀的認識,加上已有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學生很快完成了舊知到新知的過渡,愉快的進入了學習的角色中。

二、我充分利用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加強對小數的認識。在教學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實際含義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在自學教材、提出解決問題、動手操作觀察這一學習觀察這一學習過程,實現了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建構知識,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

三、學數學,並不僅僅單純是知識的掌握,而是要把它延伸到課外,昇華到生活中去,形成數學的應用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既鞏固了新知,有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真正魅力所在。

總之,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學的積極主動,願意與同伴合作交流,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在不斷地與同伴的交流中獲得新知識,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7

小數的意義是在三年級下冊“元、角、分與小數”及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學習小數的開始,是數的概念的又一次擴展。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對小數並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已經有所接觸,但由於小數的意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還有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現狀,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找出生活與數學知識的契合點,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學習過程。

本節課主要通過“説一説”(生活中的小數,體會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認一認”(直觀模型與實際操作,理解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係)——“填一填”(提供計數單位直觀模型圖寫出圖中所表示的小數,數形結合)——“撥一撥”(計數器,幫助學生認識數位順序表及十進制,掌握小數的讀寫法)這一過程,環環相扣,讓學生在認知衝突過程中進一步學習小數。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三點值得反思:

1、教學中通過精心的設問,充分激活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將學生一步步引入到數學的王國中,激活了學生探索知識的內在動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學生動手思考,把思考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將操作與思考相結合,手腦並用,讓學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獲取新知。

3、動手操作,勇於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在操作體驗中學習,在現實情境中迷數學。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相互交流、動腦思考,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數的意義》教學反思8

這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分數和一位小數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是通過學生熟悉的分米、米的知識,揭示了小數和分數的聯繫,引導學生逐步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在練習中學生在小數表示的意義和小數的寫法上還是出現了混淆。我覺得這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難點,也是在作業上容易出錯的地方,還是需要通過練習來解決。

教材先安排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再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最後介紹小數各部分的名稱。對於本課的教學設計,我初步分成了四部分,先在學生的認知衝突中引出為什麼學習小數,學習小數有什麼作用,接着在觀察對比中理解零點幾的小數意義。第二部分,則在商店中進行把幾元幾角換成元作單位的過程,引出幾點幾的小數,並讓學生進行相互間的換算。第三部分,讓學生自學書本上關於小數的知識,讓學生交流讀懂了哪些知識。第四部分則是把前三部分整合在數軸上總結練習,感受整數和小數的區別,並在數軸上找到小數從而理解小數所表示的含義。

練習的安排有層次,每個練習的安排也都有它的目的性,講評時也應該注意輕重緩急,能有重點的進行評講。

通過反思,我發現孩子的情況要充分考慮到課堂中去,要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進行教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