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教育隨筆建議

來源:文萃谷 2.06W

創設生活情景化的語言

兒童語言教育隨筆建議

幼兒年齡小,剛脱離家庭生活的懷抱進入一個陌生的集體環境中,他們和老師、同伴都處於一個熟悉的過程中,因此要對他們進行語言教育只有“讓教育存在於不教育中”,也就是讓他們在遊戲和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習得。對此,我們應以孩子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支持和引發幼兒表達的願望,為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通過情景表演,使幼兒嘗試學説角色間的對話,教師通過佈置豐富的場景,讓幼兒佩帶頭飾等來引導幼兒進一步進入情境,增強角色意識,讓幼兒表演有關情節,使幼兒在表演進行對話交流。創設生活情景——打電話。打電話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情景遊戲,我們請家長從家裏拿了幾部廢舊電話機放在語言區裏,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幼兒作簡單的引導,然後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在我的觀察中發現,班中許多幼兒都非常喜歡這種遊戲,一有空他們就會去那裏玩,他們會不停的用電話與別人自由的交流,有的幼兒與同伴之間打電話,有的扮演老師打電話,也有的假裝給爸爸媽媽電話的,他們會説:“你好!媽媽,你在幹什麼呢?”然後另一個幼兒扮演媽媽,回答孩子的話:“我在上班,你在幼兒園乖不乖?等等”這樣不但讓幼兒體驗到了快樂,而且在遊戲情景中充分發展了幼兒是語言,讓每個幼兒都能自由暢談,給幼兒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還有像社會活動設計的情景表演活動:“做客”。教師提供一個小熊家的情景,讓小動物們都上小熊家做客,首先讓小動物一一與小熊問好,小熊你好!小熊説:“小兔你好!歡迎你來我家做客……”這樣的遊戲融入了語言活動、社會活動,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託班幼兒的口語發展

2—3歲是幼兒口語發展的關鍵期,是接受語言刺激十分敏感的時期。因此,培養託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良好的智力發展,是我們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項艱鉅的任務。鑑於此,談談我班是怎樣做的.

對於我們託班的孩子,個別交流的機會比較多,我們班中三位老師分工明確,又相互合作,利用早上、餐點後的時間、中午給幼兒穿、脱衣服的時間、剪指甲的時間等,三人一起與幼兒進行個別交流,採用一些幼兒生活中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來與幼兒進行交流,針對個別幼兒口語發展的不同水平來進行指導,特別是對於平時不大愛説話的小朋友,我們更是要關注他們、鼓勵他們,我們班剛開始有些幼兒你問他,他就用搖頭或點頭來回答你,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要求幼兒平時在與老師的交流中不能這樣,如果他搖頭了,老師馬上指出,要求幼兒用口語來表達,剛開始或許有些幼兒還不習慣,我們老師一遍又一遍的教他們,讓他們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説這句話,時間久了,他也就習慣用口語來表達了,膽量也大了,每個幼兒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1、利用晨間交談,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晨間活動時我們一般配班老師在外面接待幼兒,主班老師在班內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進行個別交流,從孩子熟悉的生活中找話題,説説孩子的父母,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等,不會講普通話的幼兒,鼓勵他用普通話來交流,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教給幼兒一些正確相處的日常用語,如怎樣向別人提出要求、請求別人幫助、表示感謝、表示歉意等。一方面能瞭解孩子原有的語言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對孩子的語言表達做適時的指導。我們託班的孩子還不太會説話再加上環境的變化、怕生等等,導致有些孩子沉默寡言。這時我們教師就要尋找話題,每天與孩子交流,親一親,抱一抱,鼓勵孩子開口説,教幼兒一個字一個字的學説話。讓自己唱主角,給孩子提供語言交流的氛圍。

晨間談話時我們每週安排兩次語言活動時間,讓孩子鞏固已學過的兒歌、故事等。特別是故事,託班的孩子他們喜歡反覆的聽,老師可以反覆給他們講述。託班的幼兒也愛表現自己,因此我們會藉助話筒,讓孩子在集體面前大膽的朗誦,孩子們比較喜歡。

2、結合一日生活環節,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幼兒的一日生活內容豐富多樣,在活動間隙時間,幼兒很樂意和教師交談,這裏我們老師就會認真傾聽他們所講的話語,進行適時的引導。如點心時間可引導幼兒説出:“香噴噴的麪包(蛋糕),圓圓的包子(餅乾),紅紅的蘋果等等。”並學説一些禮貌用語,如:“謝謝老師,大家請用、謝謝、不用謝等。洗手時孩子邊洗手邊念洗手的兒歌,教師

叫幼兒的全名,讓全班幼兒瞭解同伴的名字,學習相互介紹同伴……午間活動時間比較長,這也是培養幼兒口語發展的好機會,我們班經常以不同的形式來培養幼兒的口語,(有看圖講述:就是要求幼兒講述一些簡單的句子,對於那些膽小的幼兒教師講一句讓幼兒跟講,反覆練習;念兒歌:集體念,或是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藉助話筒,孩子的興趣就更高;自我介紹:首先我們通過幼兒説一説家庭成員,從説自己的姓名入手,激發幼兒的説話興趣;看電視:不是純粹的組織幼兒看電視,而是讓幼兒看一會,講述一會,這樣幼兒的興趣比較高,平時我們在選擇電視節目的時候也是根據幼兒喜歡的、對幼兒有益的,如巧虎、天線寶寶這些都是幼兒所喜歡的,這裏面的一些活動常規和禮貌用語比較多,讓幼兒邊看邊學説,不但發展是幼兒的口語,而且還有利用幼兒常規的培養;看書:書中的圖畫不僅便於幼兒理解和記憶故事的內容與詞意,而且也為幼兒提供獨立講述的依據。我每天安排一定時間讓幼兒邊看邊講圖畫書,藉助於圖書的幫助,幼兒很容易的記住故事的情節、結果和藝術語言;有時還會帶領孩子們到户外去散步,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現實的人、物、大自然及社會現象。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等,獲得周圍的一切知識,繼而發展幼兒的語言。隨機教育機會很多,只要教師適時引導,這樣日積月累,幼兒便發展了較規範的語言.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在幼兒園中,同伴之間的交流是幼兒發展口語的另一主要的途徑。在同伴的當中幼兒説話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圍更為輕鬆。一些口語發展得比較好的幼兒還將在其中起到示範、帶頭的作用:年齡越小的幼兒越喜好模仿,當同伴説出一個較好聽的詞時,他們就會跟着模仿或糾正同伴的錯誤發音及病句。教師可藉此機會傾聽幼兒的交談,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發音或糾正病句,促進幼兒口語的發展。在一日活動中幼兒隨時要用語言交流,用語言表達,因此我們隨時注意糾正幼兒語言中的疏漏和缺陷。我覺得光靠一節活動是完全不能夠真正地讓幼兒的語言得到發展的,所以我們充分抓住幼兒的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把一日活動和課程

的思想貫穿與自己的行為中。

3、在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區域活動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活動,我們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創設語“閲讀樂”、“説一説”提供大量的圖書和操作材料,把一些圖片、閲讀卡放在幼兒可以取到的地方,保證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自主遊戲,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在表演區表演自己喜歡的故事、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比如:小白兔、大灰狼等為幼兒提供隨意説話的機會,讓孩子與同伴交流,培養與同伴交流的語言,我們還根據幼兒的需求更換材料,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4、以遊戲為載體,激發孩子言語能力的發展。

我們每天進行的遊戲活動或是其它的户外活動,在活動的同時讓幼兒學説一句話或是一個短句,讓幼兒體驗到在遊戲中學習語言的快樂。打電話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交流方式,也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每次玩打電話的遊戲,幼兒爭先恐後地對着“電話機”介紹:“小兔,我是××;小兔,我叫×××請你怎麼着呢們樣?對着電話機都很會説,也也特別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些遊戲融入了語言活動、社會活動,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幼兒雖然已有3-4歲,但仍有個別幼兒口語發展較慢,出現發音不清晰或只發一個單詞句。

如我班有的小朋友,發音含糊不清,對自己不願做的事情常説“不” “打”。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指導幼兒慢慢的從發單音節的詞發展到發多音節的詞並放慢講話的速度,要求幼兒將事情的大意用一句話講清楚。語句不完整,語序顛倒是幼兒較常出現的一種語病。而語言又與思維有着密切的關係,語言在思維活動中的主要職能是參與形成思維,沒有語言,思維無法進行,而思維活動的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的過程,而思維的發展又促進語言構思能力、邏輯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由於3-4歲的幼兒思維能力較差,以至出現語言構思不嚴謹、邏輯性差、語言表達不正確等現象。如:有一個4 歲的幼兒對我説“我有新筆,媽媽買的,昨天。”這就是幼兒因上述原因出現的現象,根據這種情況,我們通過指導教幼兒學習説話時應先想好,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順序來講述一件事情,慢慢地幼兒會講較短的'一句完整的話了

語言是一 個人表達自己意願的最好方式,在長期的幼兒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只要能得到正確的引導,他們的表達能力會得到逐步地提高,並同時會伴隨着其他能力的提高。這其實也對我們今後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更好地結合實際情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積累更多的經驗,解決更多的問題。

創設良好的氛圍,提高幼兒古詩學習興趣的研究

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華廈子孫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它源遠流長。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説過:“不學詩,無以言。”這就是説,一個人是否學習過詩歌,會不會用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進行社會交往,是衡量其文化修養的重要標誌。將中華古詩詞融入子孫後代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活躍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基於此,我們嘗試開展了幼兒古詩詞欣賞教學的研究,本學期重點在如何創設良好的氛圍,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方面展開了一些工作。

1、創設“每週一詩”、“我們喜愛學古詩”兩個小園地。

利用班級走廊,我們開設了“每週一詩”園地,挑選了古代文化的淺顯、精品之作,以文字及圖片的形式,展示於幼兒的眼前。我堅持做到每週教一首新的古詩,同時將新學古詩的圖文展示在“每週一詩”園地中,優美的文字配以圖片,為幼兒欣賞、朗誦古詩創設一個更為開放的空間。在“我們喜愛學古詩”的小園地裏,展示的則是孩子們在家裏或在幼兒園已學會的古詩,我們充分把握住家長教育資源,邀請家長和幼兒合作完成圖夾文古詩作品,家長們十分響應我們的工作,完成的作品既美觀又實用。晨間活動時,時常會有三三兩兩的幼兒圍在這些美文美畫前,大聲地朗誦着各自喜歡、熟練的古詩。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和家長的互動以及家長與幼兒的互動,擴展了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孩子們學習古詩的熱情逐漸高漲,學會的古詩也日漸增多了。

2、播放古詩配樂朗誦,創設古詩誦讀意境。

除了用古詩來進行環境裝飾外,我們還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了磁帶以及VCD等,利用午間、課後及放學前的點滴時間,在班級內播放古詩配樂朗誦。意境優美的畫面,藝術家和同齡小朋友們富有感染力的誦讀,讓幼兒感其聲,領其情,彷彿和詩人們進行心靈的溝通。有時,利用幼兒等待用餐的時間播放了古詩朗誦,幼兒一聽見會念的古詩,不需老師提醒,孩子們馬上會不約而同地大聲朗誦起來,濃厚的誦讀氛圍在此間油然而升。

3、開展古詩朗誦會,評選“小百靈”,激勵幼兒積極參與。

幼兒學會了一些古詩之後,我就嘗試帶領他們開展起了“古詩朗誦會”。每次活動開始前,我先把活動要求明確,如:第一次朗誦會:要求能在集體面前朗誦一首古詩,內容不限;如果表現良好,可以得到一顆小星星。小朋友們能認真參與,朗誦了《詠鵝》、《憫農》、《春曉》等最熟練、易懂的古詩。第二、三次朗誦會:要求能在集體面前響亮、流暢地朗誦一首古詩,內容最好能與大家不重複;如果表現良好,可以得到一顆大愛心,還可以當選古詩朗誦“小百靈”獎。大家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還朗誦了《楓橋夜泊》、《遊子吟》、《絕句》、《回鄉偶書》等古詩,在舉行古詩朗誦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的表現情況,評選出了琳琳、笑笑兩位幼兒為“小百靈”稱號,鼓勵其他孩子向她們學習。

4、成立蘋果圖書角,為朗誦活動創造條件。

千萬別小看中班的幼兒,我班可有好幾個“小書蟲”呢!他們經常和父母一起去圖書館、手指着文字講故事,所以他們有的能看懂拼音、有的還認識不少字呢!我先把這些孩子家裏的書利用起來,成立了蘋果圖書角,讓他們給其他幼兒一起看書、念古詩,有時他們也會碰到不認識的字,就會舉着書大聲來問我,我總是耐心地給予解答,這樣,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書籍的作用。

但是在活動中我們也遇到不少的困惑,如解釋古詩的意思可以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從而更好地幫助孩子記憶和朗誦。可是怎麼解釋又能淺顯易懂,讓孩子樂意接受,又能做到準確傳達詩人的思想感情,並讓幼兒初步領略古詩所獨具的韻律美、意境美、語言美呢?又如,在古詩朗誦會等活動中,我們會聽到幼兒在朗誦時發音不夠清楚、準確,又沒辦法一一糾正,怎麼辦?再如古詩講究字的四聲、平仄和押韻,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像音樂一樣有節奏美,可幼兒做不到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又該怎麼解決?以上問題將是我們以後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希望園領導繼續給予我們更多的關心和指導,使我們的研究工作進行更順利!

淺談幼兒“早期識字閲讀”

當今社會,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早日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有用人才,因此,過高的要求教育方法不當,一個勁地教孩子讀書、寫字、算題等,由於這些,致使幼兒產生厭倦學習,不愛上學,影響其今後的發展,如果方法適當符合他們的特點,他們就很容易接受,對提高他們的早期識字和閲讀都大有益處。 下面淺談幾種引導幼兒早期識字閲讀的方法作為借鑑。

1、讓幼兒輕鬆學習感受到學習就是“玩” 有的家長向老師訴説,他的孩子總是坐不住,一説讓他們學習他就不耐煩,坐上一會就溜走了。我認為這些孩子之所以一提起學習就不耐煩,就是因為家長用“學習”這個詞把他們嚇怕了,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家長常用“學習”這兩個字要求孩子把學習當成任務,長此以往,孩子一聽到“學習”二字就從內心產生一種厭倦,如果家長改變一下方式,不用“學習”這兩個字而用孩子喜歡聽的話,如:你很長時間沒有和這本書“玩”了,它很想你了,我們來玩認字的遊戲好嗎?等等。這樣幼兒肯定會愉快的接受,因為他們感覺到自己是在玩,在不知不覺中既學到了很多知識,又養成了學習習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教孩子中,把“你”換成“咱”效果更好。 在平日,很多家長經常對孩子説:“你快看書去,你快識字去。”這句話對孩子直接命令,而幼兒對成人的命令天生有一種牴觸心理,如果把“你”換成“咱”結果就會大不相同。如果説:咱們來看這本書吧!這些字很久沒有讀了,咱們一塊讀讀吧!這樣孩子就會感受到大人在和他們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從而愉快的接受,很愛學習。

3、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和物品,進行教學。 幼兒對周圍環境總有一種好奇感,成人要適時地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認識周圍環境和物品。如:認廣告牌、路牌、門牌等,孩子吃過用過的食品和物品的包裝袋,上面有鮮豔的文字,家長也可以適時地引導幼兒認讀。久而久之,幼兒就會在一種不經意中,學會讀書識字,特別是兒童食品包裝袋。幼兒知道食品的名稱,只需成人將文字與物品名稱對號就行了,是一種非常直觀的教具。通過此種方法,還能培養幼兒觀察周圍環境和閲讀的良好習慣。

4、與幼兒一起學習 幼兒對大人有一種天生的依賴,他們願意大人和他們一起學習,願意大人聽他們談論學習情況,喜歡大人在一旁看着他們學習。如果大人長期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有一種失落感,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如果大人對孩子的學習表現出感興趣,聽他們講述學習或者和孩子一起學習,孩子就會被大人學習的氛圍所感染,跟着大人一起學習。 因此,想要真正使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閲讀和學習習慣,請跟孩子一起學習吧!

讀後感:利用各種活動培養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

《綱要》強調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關鍵是要引導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用語,能清楚地説出自己想説的事,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聽懂學説普通話。我覺得在幼兒園的各個環節中都能培養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如:利用生活環節零碎時間,組織幼兒語言活動。

1、利用入園活動讓孩子説。

老師的心情會直接影響孩子一天的情緒。那麼作為老師應該樂觀。早晨孩子入園,就面帶微笑去迎接他,與他交談。引導孩子講一講早晨在家的一系列情況,如:“我今天很開心,奶奶給我燒早飯,爸爸送我來幼兒園。”這些話看似平淡,但它能培養孩子説一段話,把一件事講完。

2、利用動畫片讓孩子説。

動畫片比較適合孩子。孩子也離不開動畫片。在動畫片播放時,讓孩子一味的看,對他沒什麼好處。在孩子看動畫片時不妨試用暫停法讓孩子説一説,“小朋友,你們剛才看到的是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事?”孩子們對動畫片的高度討論開始了,表達的內容花樣百出,讓人驚訝。應此,動畫片可以納入我們的語言教學。

3、利用圍坐交流讓孩子説。

孩子的天性是:好動、愛説。在休息時刻,不妨讓孩子圍坐在原地進行交流,教師可做傾聽者,孩子説得好就拍拍手、點點頭,給以鼓勵。不在表達的孩子引導他們去傾聽,讓孩子有傾聽的習慣,從而使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

正是在這樣一些靈活多樣的活動中,充分利用孩子們各種生活經驗,並給幼兒提供廣泛的多種多樣的運用和學習語言的機會,又根據各類經驗的不同特點,發揮了他們對語言學習的不同作用,使孩子們從豐富多樣的內容和活動中獲得語言經驗,得到了更有效的發展。

如何利用文學作品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1)指導孩子看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立意高、並且有學習意義的故事和書刊。讓幼兒多聽、常看、勤講,日積月累,對幼兒的語言發展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2)教會孩子歸納總結所看書的內容,比如用一句話歸納這個故事該怎麼説,用兩句話歸納這個故事該怎麼説,用三句話歸納這個故事該怎麼説,有時候和孩子比賽用盡可能簡短的語言把事情的內容講清楚,越短越好,孩子在看書讀書中游戲亦能玩的興致很高,不亦樂乎。

(3)訓練他的表達能力,有時候和孩子一起看完一個故事後,我提議和孩子一起來演繹所看故事的內容,家長和孩子各扮演一兩個角色,遊戲對幼兒來説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動,遊戲過程本身就是兒童交往的過程,而一個幼兒想用語言進行社會性交往,是不可能像成人那樣有效地得到情感,智慧和語言交往上的滿足的,他們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遊戲中得到滿足。例如,在角色遊戲中,出於遊戲的需要幼兒必須以角色身份出現,用角色的口吻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情感,這時他既是角色又是自己。在遊戲中,他們學會發現自我語言與他人語言的區別。如在“娃娃家”遊戲中,扮奶奶的孩子對同伴態度不好,同伴就會提出抗議:奶奶説話不是這樣的。一方面,他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奶奶”,但另一方面他又必須改變自己的語言輸出方式,盡力去模仿“奶奶”的口氣,從而在遊戲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了孩子的語言和表達能力。

(4)引導他闡述自己的觀點,比如小兔在森林裏玩遇到危險,小熊勇敢救人的故事,重點突出的是“小熊救人”。合上書本後讓他自己來組織語言講述故事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和孩子一起看,在孩子看不懂的地方為他講解,在一些地方做適當的橫向延伸,用以拓寬孩子知識面,增強現實運用能力。

幼兒期是語言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也是關鍵期。應特別關注生活中的語言教育,讓幼兒隨時有表達意願和感受的需求,有與人交往的需求。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幼兒在聽故事和看書中學會聽與説,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使語言的學習貼近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當時的需要,併為幼兒口語表達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

有效教學讓孩子悦讀

上週五有幸參加了在我園天妃園區舉行的“南湖之春”幼教選拔賽。因為上午當班,只聽了下午的兩個活動。

一點半下午的活動開始了。首先由上午執教的四位老師進行説課,由於上午沒有聽課,只能通過教案和老師們的反思性説課對活動進行了解。二點半左右,由新埭幼兒園業務園長劉亞平執教的大班繪本閲讀《想吃蘋果的鼠小弟》開始了。在聽劉老師上繪本閲讀《想吃蘋果的鼠小弟》之前,我也聽過或接觸過繪本閲讀,但對它的理解只是帶領孩子閲讀一本有精美插圖的書,以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聽了劉老師的課,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幼稚,原來繪本閲讀也挺豐富,挺精彩的。當劉老師出示第一張PPT時,我感覺好像在哪裏看到過,當她把繪本發給幼兒時,我忽然想起,帶女兒逛新華書店時看到過。那是,我只是出於對女兒閲讀興趣的瞭解,粗略地翻了一下那本書,並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

這是一個令孩子們開心的繪本故事,在整個故事學習中,孩子們都被鼠小弟的形象逗笑了,並且不由自主地講述着自己鼠小弟有趣的故事。

在劉老師的引領下,我發現孩子們在跟着老師演繹故事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聰明。也就是説在繪本故事教學中,讓我發現了更多孩子的聰明才智,包括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講故事能力等等。這個故事是在讓孩子不斷的猜測中讀下去的,有些想象環節設計裏沒有想出來,但是在課堂上生成了。比如:想想看還有誰回來摘蘋果?用什麼方法?孩子們都想到不少,甚至連故事本身後面的角色出場,孩子們都能猜想到。這從另一側面可以看出,作者其實真的很懂得孩子。

故事在不斷的出現複述中,孩子們都能熟練運用了。有些能幹的孩子講故事時,都能抓住了動物的神態動作詞語來描述,令人驚喜。看來,在繪本故事中進行語言訓練還是很有效果的。但要選好繪本。

繪本以它獨有的精妙的語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畫面,足以給師生共同的學習帶來鮮活的生機。繪本閲讀能引領着孩子們飛翔在這一個個神奇夢幻般的空間裏享受文化帶來的不同以往的快樂,而後孩子的心胸開闊了,頭腦靈活了,表達力取得發展了。學習生活中多了繪本,能培養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敏鋭的觀察能力、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和手腦並用的操作能力。繪本閲讀注重的是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教會孩子閲讀的方法,養成閲讀的習慣,為他們的終生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