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晨走進盤坑村抒情散文

來源:文萃谷 1.38W

這面斑駁的牆壁靜靜的訴説着一個時代的變遷

秋晨走進盤坑村抒情散文

每天走這條路卻沒有注意到這一棟棟六七十年代的房屋,雖然年久失修但還是能看到當年的宏大鼎盛。當地人説這是他們以前的大隊支部,現在沒人住有幾户人家租來辦木器廠,生意不太好,所以荒廢了。院子的雜草叢生,屋裏破敗,沒有人煙就沒了生機。牆面上毛筆寫的字跡還依稀可見,《掃除文盲工作條例》,向雷鋒同志學習,做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等等。一個時代的遺蹟在這山溝村委會裏靜靜地沉睡着。

屋外秋風習習,雀鳥不時啼鳴在天空掠過,靜靜的田野暖暖的朝陽,水泥馬路上散落着莊稼人放置的稻穀,在等待太陽紅了好撥開晾曬。偶爾駛來一輛摩托然後突突遠去留下一道白白的尾氣。田裏山上看不到一個人,深秋的早晨人們大都在家裏還沒起牀吧。

路上很多的糧食沒人看,沒人管。這裏的治安應該是很好的“夜不閉户,路不拾遺。”人們還保留着以前的淳樸善良。

盤坑村老舊的房子有已經很少了,多數是漂亮的三層小樓,徽式建築風格,高高的馬頭牆屹立就像一個個衞士在守户自己的家園,人口不多,房屋錯落有致,街巷窄窄引古人之憂思。幾隻狗悠閒的這家轉轉哪家看看,很少見的土雞在田間地頭撒歡。炊煙裊裊雞鳴聲聲,百年古楓樹挺立在村頭,靜觀南來北往的客,其實這個山村哪有什麼南來北王的客,大多就是外出打工的鄉親。

世事變遷,不變的就是那顆遊子愛家的心,山村的小河從家家門前而過,清澈透亮。當地人吃飯洗漱都是在這條河裏取水,無論是春夏秋冬,永遠都歡快的流淌,流到田野高粱笑紅了臉,稻穀笑彎了腰,瓜果蔬菜紅彤彤翠燦燦,讓人只溜口水。每到開年孩子出門打工時,勤勞純樸的父母總把家鄉的.特產給娃裝了又裝,關心的話語總是説了又説。田園雖好不是久留之家。流浪的歌唱了一代又一代,把心酸和淚水撒在城市的街街巷巷,又把城裏的新知識新文化帶回山村。

如今的農田耕作不在是肩扛牛拉又苦又累了。機械化的大範圍實施,收割機轟轟隆隆在田野上歌唱,金燦燦的稻穀回到農人的家裏,年輕人已不再是農村的主要勞動力,那些老爺爺老婆婆或者婦女只給收割機手説説地塊在哪裏就行,沒有一根煙的功夫糧食就回家了。山村有了機械化,有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也有了小車洋房寬寬的水泥馬路。一切都在悄然的變化着一種美。

千年前的陶淵明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那種愜意和舒心此時此地又何嘗不是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