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隨筆

來源:文萃谷 2.74W

忙農鎮的集市始於何時,我無從考證。只是記得,在我記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小時候常常跟隨大人去趕集。以後到外地求學、工作,回家的機會少了,趕集的機會也就少了。

趕集隨筆

我每次回老家,總是把趕集當作必不可少的事,盼着,算着,張羅着。因為不僅可以在集上買到一個集空所需的自己家裏沒有的蔬菜、瓜果、日用品,而且可以透過集市縱觀家鄉的經濟發展現狀和父老鄉親們的生活水平。

忙農鎮的集市距我們家只有一公里多路,逢二、逢七開市。2010年回鄉探親在家住十天,我有兩次趕集的機會。

集市的那一天,全家人老早就吃過了早飯。

“二哥,我們開車去,還是騎摩托?”弟弟問。

“就這麼幾步路,還用什麼車呀。步行,權當散步!”我回答

我們走着,一路欣賞着村子裏的綠樹、新房,大田裏長勢喜人的莊稼。大嫂的孫媳婦,老弟弟的兒媳婦則分別騎着摩托車和電動車風馳電掣地超過我們,趕着涼快到集上採購了。

集市很大,商品也極其豐富,吃的、穿的、用的一應俱全。我們最先看到的就是買賣牛羊驢馬的牲畜市場。接下來是家禽和蛋類交易市場。再往裏就是農副產品市場了,各種糧食,各種蔬菜,瓜果梨桃幾乎應有盡有。市場的西頭以生產工具為主,北邊則是專門出售布匹、服裝、鞋襪等生活用品的地方。

趕集的人熙熙攘攘,擦肩接踵。在我最早的'記憶中,集市上的男男女女一色的黑色褲褂,扎着褲腳,或挑着籮筐,或提着籃子,或趕着毛驢。而今不同了,打扮雖不能説怎麼的時髦,卻也跟城市沒有多大的區別。男人中,有的留着長髮,戴着墨鏡,女人們更是穿戴講究,一個比一個入流。至於把頭髮染成紅色、褐色以突顯個性的更是隨處可見。人們的代步工具也不再是毛驢,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開着汽車到集市上採購的已經不罕見。

在一個賣鞋的攤位,我看到一雙從樣式到做功都很講究的皮鞋。

“這雙皮鞋多少錢?”我隨便問道。

“這不是皮鞋。這個市場上沒有一雙皮鞋的。”攤主説。

啊!我不禁一愣。這明明是皮鞋呀。

“為什麼?”我問。

“皮鞋太貴,沒人買。”攤主好奇的打量着我,又補充了一句,“價錢比皮鞋便宜得多,可穿着也挺結實,樣子也不錯。買一雙吧,剛從北京進的貨。”

“多少錢一雙?”

“35元,開張買賣,你就給32吧。”

“你就説是皮鞋,不是能賣貴一點嗎?”我這麼試探着,給他出了個餿主意。

“那怎麼行呢,我們做生意靠的就是誠信!”

我注意到,他説是“我們”,而不是“我”。這“我們”自然是指他的同行。

我驚愕了。深深的被他那崇高的商業理念和道德打動了。

就在我客居的那個城市,就在與這個攤位沒有什麼兩樣的鞋攤前,我不記得已經上了多少次的當,吃過多少次的虧。記得前不久,在一個地攤上,幾個穿着倪彩服的人在處理“武警專用皮鞋”,説是換代淘汰的積壓產品。每雙只要50元。仔細觀察,在鞋底、鞋幫,甚至在鞋墊上都有“武警專用”的字樣,而且都是壓出的深深的,不可仿造的印記。於是我深信不疑,買了一雙。結果只穿了一週,鞋底就斷裂了。再到買鞋的地方去找,哪裏還有那幾個騙子的蹤影。於是我索性用刀把鞋幫割開,看個究竟。這下我徹底的被折服了,不是被鞋的質量,而是被從製造到銷售高超的欺騙手段!

眼前的事讓我感動,讓我敬服。於是我從錢包裏掏出35元錢遞給攤主,雖然我本沒有計劃買鞋。

那以後,這雙鞋一直穿在我的腳上。穿了很久也沒有變形,沒有磨損,依然嶄新如初。

穿着這雙鞋,我久久的為故鄉人淳樸、善良兒感動。

穿着這雙鞋,我似乎還踏在我的故鄉那淳樸而堅實的土地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