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隨筆錦集【15篇】

來源:文萃谷 2.27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的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的隨筆錦集【15篇】

教育的隨筆1

人在世間活着,無非就是一個與人共度的過程。從呱呱墜地到兩袖清風而去,我們沒有一時一刻可以脱離了與人的交處。三十幾年的人生,讓我充分的相信着“性惡論”,我相信着,人從無知時候開始,就已經深刻的愛護着自己,維護着自己。並且,終其一生,我們都在極力的愛護和維護着自己——名也罷,利也罷,內心的安寧也罷,所有的追求,所有的付出,總是離不開這個“我”字,離不開對“我”的愛護與珍惜。

經世久了,會發現生命很有意思,越是護我,就越覺得生命生冷冰涼的感覺越來越徹骨,這個“我”,就越發的孤單寂寞。於是,我們感慨着人羣中的難耐……於是,人們開始去宗教裏尋求安寧,並依着宗教的教育去做人——各教派的文人們於是有事可做,一天起來鼓吹這個那個的善人善家。殊不知,那些所謂的善人善家肯定也是一樣的經歷了一個荒誕過程的,他們的荒誕過程與我們的相比,也許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他們終於能夠放下那屠刀下面的私慾——那屠宰良知,屠宰生命安寧的自私自利的慾念——總歸也算是好的。不可能我們所有凡人都有一個極好的安寧歸宿——機緣巧合也罷,自我選擇也罷。但是,身為人,處在世間,總要與人日日的打交道,就真的`是應該要多多的思考,與人之間的愛該是怎麼樣子——我們應該更多的去護己?還是應該更多的去憐人?這個事必須要有個度來把握着。

人總是在失去時才知道珍惜,比如快樂。很多人是沒有真實不虛的快樂的。何以如此呢?

兒時我們都曾快樂過。雖然兒時的我們也是會護己的,卻有着很多的純真愛心,卻會在很多我們不見得極是喜樂的事物面前有着許多的謙恭謹讓,有着充足的憐人之心。年齡大了,經人見事多了,我們反倒失去了那些美好的情愫。哪怕是偶爾的憐人——我們理智的説,人家要你管什麼,人家比你強太多——我們的那份基本的愛心,漸漸萎縮了,在猥瑣的世事面前。

這是多麼的可悲……

教育的隨筆2

户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隻只快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裏。可偉偉小朋友卻不同別的小夥伴,因為他身患殘疾,不僅僅一隻眼睛看不見,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關節脱落,在入園前的幾個月剛剛動過一次大手術,此刻走路還不是很穩,語言表達潛力也比較差。對於這樣的孩子,身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別的孩子的同時,還要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不管走到哪裏,我都隨時帶着他,牽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麼意外。可這一次,我卻發現他的小手在往外掙脱,並不時的用另一隻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聲音對我説:“老師,我也要去玩。”一句話,讓我心裏咯噔一下,感覺到對這種個性的呵護方法起了疑問,我一邊説:“偉偉,必須要留意,不要摔倒。”一邊輕輕地放開他的小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象偉偉這樣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殘疾,是隻“受傷的小鳥”。但他卻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願望,他也想跟同齡的小夥伴一樣去玩耍、去遊戲、去想象、去創造、去飛翔。如果老師一刻也不離他左右,百倍的去關心照顧他,從這一點雖然充分説明了老師從身體這方面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卻忽略了他的個性發展,雖然他的身體患有殘疾,而他的大腦發育卻很正常,識字、數數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別的小朋友去遊戲、去玩耍,讓他例外,這樣做是否會傷了他的自尊,心靈也能受到傷害。他會不滿意老師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照顧。因此,偉偉最後鼓起勇氣,對老師説:“老師,我也要去玩”。

老師就應在照顧他的同時,慢慢去鍛鍊他,讓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讓他在這個環境中健康成長。不管哪些活動,哪些遊戲,都就應讓他去參加,讓他加入到這個羣眾隊伍中來。只是在活動時,老師隨時倍加照顧,這樣不僅僅保護了他的自尊,還讓別的孩子,明白並學會照顧關心有殘疾的小夥伴,明白互相幫忙是一種美德,更能體現出一種人人平等、和諧相處的氛圍。

教育的隨筆3

禮儀究其本意來講是禮節、禮貌。它折射出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

兒童的可塑性強,禮儀從小培養有利於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國一著名幼教專家曾説過:教孩子禮儀,等於教孩子優雅地過一生,對社會的進步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從小生活在家庭裏,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響的啟蒙教育。因此,相對於學校、社會的教育,家庭禮儀教育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家長就是孩子禮儀的啟蒙老師。孩子們自小與家長接觸的時間最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們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應當認識到自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對象,我們的各種行為會深深的影響孩子。因此,在我們的現實家庭生活中,常常嚴於律己,養成良好的生活規範。譬如: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日都按時就寢,起牀;講衞生,保持家中整潔等等。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互諒互讓,互相尊重。晚輩尊敬長輩,謙虛接受長輩的正確教導和意見;吃飯請長輩先就坐,給長輩盛飯,拿碗筷;親友來時熱情歡迎,親友告辭時應該起身相送,對老者要攙扶照顧乘車等。孩子現在還小,有些方面還不能理解,我倆常以講故事等多種方式正確引導,併力求他也這樣做。

我們在家庭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經常注意以下方面:

1.讓孩子參與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祖先們遺留下來了許多的傳統節日,在每一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着獨特的意義。因此,每逢傳統節日時,我們都帶着孩子一起參與,除了讓孩子能夠銘記我國的傳統佳節外,還讓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瞭解我國獨特的傳統禮儀,讓孩子們知道禮儀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譬如: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春節、元宵節等。在春節期間,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一個熱鬧、快樂的節日,孩子們也能從中感受到尊老愛幼、家人相互關心的美好道德風尚。他現在已經知道國慶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生日了。

2.平時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

(1)物質環境

①清潔、温馨的家庭環境;②物品擺放位置固定、有序;③與孩子一起指定家庭中的行為規則,並一起遵守;④創造的環境便於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自己穿衣服,但選擇的衣物是方便孩子穿脱的;教孩子用完物品應該物歸原位,放置孩子自己的物品的地方應該易於孩子拿放物品。

(2)精神環境

①尊重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環境

;②父母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

3.在日常點滴生活中滲透禮儀教育

首先,我們一般不會認為孩子小就應該過度的溺愛、嬌慣、遷就孩子。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會滿足他,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總是由他完成,從不大包大攬。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及時糾正。縱容等做法表面上看是在愛孩子,但實際上確實在“慣”孩子,日久天長,孩子懶惰、依賴、自私、任性、懦弱、沒禮貌等壞習慣就會養成。這時候再要去改正它,沒有漫長的時間,不下大力氣,將很難改變。

再次,不允許孩子做的事情,一開始就不允許做並堅持到底。比如不隨着孩子的性子,想看多長時間電視就看多長時間,想玩多長時間電腦遊戲就玩多長時間。否則孩子習慣了看電視,玩電腦遊戲,就會很不習慣靜下來讀書學習。一般放學回家後,看二十分鐘動畫片,做幾道題目。

最後對幼兒多進行正面教育,反覆強化其正確行為就會抑制其錯誤的行為。

4.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反覆向孩子灌輸各種規範,力爭讓他體會、實踐並理解。

在我們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開始懂得一些禮儀,這是個良好的開端。

教育的隨筆4

《教學常規工作的重要性》

教學常規工作與教學質量是高度相關的,教學是否有正常的、穩定的秩序;教師是否有備課、上課、考試、教學研究等制度;學生是否有預習、聽課、複習、作業、考試等嚴格的管理措施,是直接影響和制約教學質量的。要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必須靠日常的、一節一節的`課堂教學來實現。從現實看,課堂教學從層次上分,大約有四種狀態:最高層次是精品狀態的高效課堂;次之層次是優秀狀態的中效課堂;再者層次是合格狀態的有效課堂;最低層次是失序狀態的低效課堂。我們必須努力追求高效課堂,盡力實現中效課堂,確保達成有效課堂,杜絕產生低效課堂。從目前我們教師實際和教學實際看,我們不敢奢望每節課都是高效課堂,儘管我們努力追求它;我們不敢誇口每節課都是中效課堂,儘管我們盡力實現它;我們所能做的,也是必須做的,是力爭每堂課都成為有效課堂,必須確保常態下的課堂成為有效課堂。如果我們放鬆管理,放任常規教學低迷在失序狀態,那麼,教學質量的提高將是空話和笑談;如果我們加強管理,使常規教學穩穩地在合格狀態的平台上向着優秀狀態的境界邁進,那麼,教學質量的提高將會變成一個一個堅實的腳印!所以説常規教學、常規管理很重要。

一、關於備課,基本的環節和要求是:

⒈透析教學內容。反覆研讀教材、課標、考綱;收集相關資料。

⒉確定教學目標。與內容貼近,與學生貼近,與課標貼近。

⒊找準教學重點。有價值的突破點,有意義的生髮點,最重要的知識點。

⒋估測教學難點。思維障礙,能力障礙,知識障礙,操作障礙。

⒌匡算教學時間。容量適中,不疾不徐。

⒍做好教學準備。學生知識準備,教學道具準備,教學情景準備。

⒎預設教學環節。好切入,好思路,好章法,好活動,好平台,好問題。

⒏設計教學語言。導入語,激情語,過渡語,講析語,評價語,總結語。

⒐設計教學板書。美觀,科學。 ⒑撰寫教學方案。青年教師必須詳案;骨幹教師詳略適當。

教育的隨筆5

古人云:“家有黃金用斗量,不如孩子本領強”。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所作為。

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佔大多數。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往往寄予過高的期望,一次,我去拜訪一位好友,發現她在訓斥女兒,原來她花很高的代價送女兒上了一所知名的鋼琴班,在最近的比賽中只得到第四名,遠不如獲獎同學的風光無限,比照下來,頓感臉上無光。我説孩子怎麼也得了名次,在台上順利演完了節目,獲得了掌聲。對家長的這種心情我們是能夠理解的,孩子能得第一自然可喜可賀,可第一隻有一個,不可能人人享有,況且學鋼琴並非是你和孩子的最終目標,你的目的是為了將鋼琴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一種鋪墊,為孩子將來成長提供便利,既如此,為什麼就不能從中少點排位意識,而從鋼琴本身獲得點什麼呢?

朋友不解的看着我。

“你看,孩子在彈琴過程中得到了艱苦的鍛鍊,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辛酸的眼淚,從中體會到了成功與失敗,同時在比賽中掌握了協作與美感,記憶力,應變力,觀察力,承受力鬥得到了提高,這些才是孩子的最大收穫呀!怎會以為一無所獲呢?”我認為送孩子參加各種興趣愛好,不能急功近利,關鍵是要從中鍛鍊孩子的意志,在於培養孩子的毅力與戰勝困難的勇氣,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淨化與昇華,其心理素質和其它綜合素質都得到磨練與提高,這些才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在擁有這些良好意志與品質面前,一個第一名又顯得多重要呢?我們作家長的,就應該儘量給孩子鼓勵和信心,並用心分析成敗的原因,讓孩子從中獲得比成功更多更有意義的東西。要意識到教育孩子學會競爭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孩子適應我們這個社會,使他們明白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和生命的真正價值。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一談怎樣幫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使其健康發展,與大家一起交流與共勉:

一、告訴孩子不要輕視自己

首先要告訴孩子怎樣做人,然後是怎樣做事。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有許多事情做得不好,家長要善於幫助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不要訓斥、怒罵,使其喪失自信心、自輕自賤。

二、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長處

父母應該是孩子最重要的'朋友。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應當鼓勵孩子,並教會孩子應付困難。任何人都有長處和短處,知道自己有短處並不可怕,但知道自己有短處而不知道自己有長處卻對孩子極其不利。所以父母必須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長處,找出孩子的長處,以此培養、鼓勵、督促孩子向他的長處發展。

三、教育孩子學會競爭

父母有責任教會孩子適應我們這個社會,使他們明白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和生命的真正價值。

四、不要隨意懲罰孩子

打罵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家長不能把怒氣發泄在孩子身上,更不能當着他人面打罵、嘲笑和挖苦孩子,父母應該知道自己是孩子眼中公正和秩序的化身。

五、表揚孩子要及時而有度,不能為表揚而表揚。

有的家長,在孩子面前無限度地流露自己的"愛",或者當着孩子的面在客人面前無休止地讚揚自己的孩子,甚至誇大其辭。他們不懂溺愛並不是真正愛孩子,而往往是害了孩子。把“你真棒!” “你真聰明!”時時掛在嘴邊,這種誇張而空洞的表揚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盲目自大,或對你的讚許的真誠度不信任。表揚應具體而有針對性,非但能強化孩子的優點,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時更加強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感。

“最成功的教育應該是一種最不露痕跡的教育,而不是一種標語化的教條的教育。“

父母的生活就是孩子進入社會前的一本讀物。父母的生活成功,就是這一本優良的讀物,否則的話,孩子的心靈就會遭受到挫折,會產生一種雙重標準的矛盾。

我認為作為家長有時可能忽略自己身上應有的必備的心理素質。

家長的心理健康對子女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然而,在我國,人們的心理問題還遠未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家長心理的不健康因素正直接影響着家庭教育的質量,甚至給家庭教育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家長提高心理素質,在家庭日常生活與子女的頻繁接觸中,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健康的心理,至關重要。那麼,一個合格的家長應該具備怎樣的心理素質呢?也就是説,家長良好的心理素質應包括哪些內容呢?從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家長的心理素質應包括以下內容。

教育的隨筆6

人們常説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當一部分小朋友已經吃完飯,離開座位後,夢涵突然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夢涵,你怎麼啦?”“我吃不下”,“夢涵,彆着急,你瞧,就剩下這麼一點點了,來,我幫你!”夢涵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於把飯吃完了,儘管她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夢涵和奶奶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奶奶手裏還拿着幾本書,她對我説:“張老師,太謝謝你們了,夢涵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説,奶奶,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着夢涵奶奶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説,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説,卻是多麼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教育的隨筆7

每天孩子們的午睡總讓我感到頭疼,因為總有幾個特別頑劣的孩子。不讓説話孩子覺得悶得慌,但是説話又耽誤休息。想過多種方法,但是有的方法只能用一次,用次數多了孩子也失去了新鮮感,效果也不明顯了。

今天的'午睡,我告訴孩子們在睡覺的前十分鐘,可以説話,但是要小聲説話,只能你們兩個人聽見,別讓老師聽見你們的小祕密。過了這十分鐘就必須停止説話,開始睡覺。當我把這個規則告訴孩子的時候,孩子很高興樂了。時間過得很快,十分鐘一會兒過去了,在這十分鐘內認真遵守規則,十分鐘後安靜睡覺,他們的願望得到了滿足,變得一場聽話,而我也很高興,因為我解決了頭疼的難題。仔細地回味着剛才的那一幕,讓我感到孩子內心的純潔,同時也體會到了適宜的教育方法的好處。

教育的隨筆8

剛剛讀了一篇文章《母親是一種歲月》,感慨萬千。我要説的是母親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一面活的標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而母親給予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我的母親給予我的是窮盡一生也用不完的巨大財富,那就是生命的教育。

我四十多年的人生經歷有過許多坎坷,即使最難熬的日子,對生命的敬畏使我從來也沒有想過放棄生命,或者是蹉跎歲月,而是愈危難就愈加努力,愈加熱愛生命。我的母親給予我的還遠不止於這些,她面對困難的那種堅強,面對生命的那種無畏以及對生命的禮讚都使我由衷的自豪與敬愛。母親的一生是忙碌的一生,操勞的一生,奉獻的一生。母親生命的最後歷程我永遠也無法忘記——母親為我們一家包了包子,吃完午飯我想洗碗,母親硬是讓我去午休,所有的家務她一人包攬下。我幸福的睡覺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屋門突然開了,我猛地坐起來,看到臉色異常的母親坐在椅子上,鬼使神差般我快步走到母親跟前,詢問究竟。我出去請大夫,當我再回家時,母親已經不能再跟我説最後一句話了。十幾個小時以後,母親撒手人寰。在母親的'葬禮上,一個幫忙的街坊吃着母親為我們包的包子,眼含熱淚説:這是最後一次吃嫂子做的包子了,眼裏滿含不捨。這就是我的母親——她給予我們的不單單是一頓飯,不單單是對兒女的關愛,那是一種精神,一種難以言表的最深切的愛!母親就這樣走了,她什麼也沒有帶去,在她臨走前我看到她眼角有兩滴清淚,我知道那是母親對兒女的牽掛,對人世的留戀。母親把最後的愛給予了我,而我能報答母親的只有把愛一代一代傳下去,用自己的言行踐行着母親的精神。

歲月無情,愛可以不朽!母親這面鏡子永遠可以照出我身上的污垢,讓我及時清洗,從而永遠潔淨,永遠美麗!

教育的隨筆9

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自終地以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決不能滿足於現狀,必須牢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通過參加這次禮儀培訓,使我在內在修養、外在形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努力以一個生活老師無私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個孩子,我把這樣兩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我們班上有一個小朋友,長得白白胖胖,扎着兩個小辮子樣子十分討人喜歡,可是幼小的她性格非常孤僻,而且膽子非常小,幾乎從不用語言與人交往,連大人跟她説話時她都無法用眼睛注視對方;草地上都不敢走,連走樓梯都戰戰兢兢的。出於愛護和責任,我把她的健康成長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每天清晨家長送來時,我總是親切地走過去,微笑地熱情打招呼,問寒問暖;每次上廁所、洗手、進餐時,我會主動上前幫忙照顧,跟她説説話;户外活動時,我都會伸出温暖地手拉着她一起上下樓梯並鼓勵她和小朋友一起參與鍛鍊和遊戲。現在這位小朋友已經能和別人一起玩,開始適應我們幼兒園集體的生活了,早上來園也能跟我打招呼了,此時的我感到莫大的快樂,我將永不停息愛我的孩子們,用心去呵護他們,與他們成為好朋友,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

教育的隨筆10

近日,聽了孫謂東老師“右腦開發與超速記憶”的講座,受益匪淺,其中提到了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使我觸動尤為重大。那什麼是賞識教育呢?賞識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而賞識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為得到賞識而來到人世間,賞識教育的特點是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逐步形成燎原之勢,讓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態中覺醒,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樹立自信心!

什麼是“好孩子”,什麼是“壞孩子”?其實世上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看你有沒有用心去教。“壞孩子”:打人?不認真?調皮?人都是有缺點的,有缺點就是有特點。當你發現別人缺點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發現別人的特點。有時候太追求完美,太苛求就會走入誤區,我們要學會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他們。正如周弘老師所説:説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也深深體會到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它所能達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一般情況下,老師、家長都會注意鼓勵孩子,但有時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成人行為失控,在情急生氣時往往忘了鼓勵,取而代之的是大聲地指責,於是,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你看你畫得那麼髒,畫什麼都不知道”,“就知道玩,你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安靜一點啊”,“這首兒歌小朋友都會念,就你不會”,“那麼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不動腦筋”……諸如此類的訓斥指責,都會不同程度地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產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表現出懦弱或攻擊行為。因此對學齡前孩子實施賞識教育猶為重要,因為在幼兒期,孩子自我意識主要是通過教師和成人對他的評價而產生的,可以説孩子的自信是教師和成人樹立的,尤其是當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礎上進步時,如果及時給予肯定和強化,會讓孩子覺得“我行!”他的自信心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賞識可以説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通過這幾日對賞識教育的進一步瞭解,我認為在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賞識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差異性。

孩子心理活動有規律可尋,但也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如:有的孩子在美術方面有突出的天賦,有的孩子在語言方面有驚人的表現,一些家長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忽視了孩子的個體差異,別人的孩子會彈鋼琴,讓自己的孩子也去學;別人的孩子繪畫獲獎了,逼着自己的'孩子也去參加繪畫比賽……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應當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正確運用賞識教育,揚長避短,使每個孩子多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挖掘每個孩子的潛力,人盡其才,成為對社會更有用的人。

二、賞識教育要因人施教,恰到好處。

不但要賞識孩子,還要正確客觀地認識孩子,瞭解孩子身心需要。若賞識不夠,對孩子不屑一顧或訓斥指責,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產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反之,過度賞識,會導致孩子自滿、驕傲、任性,不能客觀正確地評價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適當把握賞識力度,不同孩子賞識的程度不同。如膽小、內向的孩子多肯定鼓勵,少批評指責;對調皮、好動、表現差的孩子要善於捕捉其閃光點,及時肯定鼓勵,揚長避短;對任性的孩子適當賞識,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勵他克服任性的行為。

賞識教育除了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表揚外,還要在孩子發生錯誤行為時進行科學的批評,及時地予以糾正,使孩子明白什麼是錯,什麼行為能得到人們的贊同和尊重,什麼行為將會受到批評,使孩子們更加自尊自信。現在有的家長甚至老師對孩子偶爾的一點錯誤,就不分青紅皂白對其進行打罵,嚴重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還往往導致了孩子逆反心理,使孩子不但沒有充分認識自己的錯誤,卻增加了對父母或老師的逆反心理。因此,無論是家長或老師都應正確認識科學的批評,要根據實際,適時適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學會明辨是非。但賞識和批評的側重點不能顛倒,還是應以賞識為主,賞識要講究方法,批評應考慮藝術。這樣,才能使孩子及時得到鼓勵,又能知道自己的缺點,更有利於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如:孩子畫畫得很髒,老師就不能直言不諱地説:“畫得那麼難看,太髒了,再畫一張。”而應該婉轉地啟發孩子説:“如果這幅畫顏色再塗漂亮點就好了”,這樣既幫助孩子找到了不足,又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再者當孩子取得成績或遇到困難時,也可採用一些體態語進行賞識,如摸摸孩子的頭,拍拍孩子的肩,送去一個讚賞的目光,豎起高高的大拇指等等,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安慰和鼓勵。

三、賞識教育要貫穿於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是賞識教育的關鍵。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老師應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個孩子,喜愛每一個孩子,並注重隨機教育,發現其“閃光點”,以積極的態度欣賞孩子,不失時機地為孩子的點滴進步喝彩,避免橫向來看待孩子。最膽小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最調皮好動、表現差的孩子偶爾也會做得很好,也許在常人看來這微不足道,但作為老師和家長必須努力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給予必要的乃至誇張的表揚鼓勵。如:一個調皮好動經常打架的孩子是最讓老師頭痛的,但偶然某一時刻,他在幫老師擺放小椅子,老師就應馬上抓住這個時機當着大家的面表揚鼓勵他,他一定會表現得更加棒,以後只要他稍有進步都予以及時鼓勵,他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也一定會有所改善。

四、賞識教育要做到家園同步。

家庭教育必須與幼兒園教育相結合。但現在一些父母輩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得他們在對子女教育時,充滿着急功近利的因素,動不動就對子女進行責怪,表達不滿的情緒,而祖父母輩對孫子女則是過分寵溺,使孩子忘乎所以,放任自由,從而讓孩子在一種矛盾的教育氛圍中成長,這就需要老師與家長悉心地幫助和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而賞識教育則恰恰適應了這種需要。幼兒園可通過舉辦家長會、設立家園欄、個別交流、家訪等形式,幫助父母掌握孩子教育學、心理學的有關知識,讓他們瞭解到一些現代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從而學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藝術,相信家園同步開展賞識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希望,無論孩子是怎樣的,我們都要抱着“賞識”的心態去對待孩子,相信這種“賞識”教育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延續下去的話,世界的一切,孩子的一切都將會被我們改變。所以,請時常翹起你的大拇指,讓孩子在賞識中快樂成長吧!

教育的隨筆11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大班的小朋友們都長大了,不管在知識上,還是在生活習慣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進步。看着孩子們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老師心裏是非常開心的。大班的孩子,語言發展比較成熟,平時入園或者離園都禮貌地跟老師打招呼,但是最近發現有些小朋友在禮貌和行為習慣方面的習慣不好。

記得有一次,是準備進餐的'時間,這個時候,老師請所有的小朋友抱臂休息,進入餐前的準備時間。這個時候,陳哲宇小朋友不停地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話,時不時地發出聲響,這個時候陶老師走過去説:“陳哲宇,現在是餐前準備時間,不允許講話,還有就是要抱臂坐好”。説着就讓陳哲宇坐好,但是這個時候陳哲宇小朋友很不情願地把手往外擺了一下,還悄悄地跟旁邊小朋友説:“看,我就是喜歡打老師。”其實孩子説這個話的時候是無心的,或者是想向大夥炫耀一下,自己還敢打老師,其實陶老師都沒有覺察到什麼異常。這個時候,站在旁邊的我看到了,很生氣。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大聲地説這樣對老師是不對的,孩子可能會比較牴觸,而且也不能意識到自己到底是哪不對。這個時候我把陳哲宇小朋友叫到一邊,問他為什麼那樣對老師。他好像是意識到自己不對了,低着頭沉默不語。然後我對他説:“我們都是你的老師,如果下次還這樣對老師,是很不禮貌的,而且老師也會很生氣。其實不僅僅是對老師,對其他的人也要有禮貌,這樣別人才會覺得這孩子懂禮貌,才會樂意和你一起玩。

其實有時候孩子沒有禮貌的行為是無心的或者只是覺得好玩,這個時候,要我們作為家長或者老師給小朋友一些提示,教他們平時應該怎麼做,平時看到熟人要打招呼,看見叔叔阿姨要有禮貌地喊叔叔阿姨,去朋友家沒有別人的允許不能亂翻東西。只要在平時生活中多教,多説,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禮貌的!

教育的隨筆12

這天陳仁智小朋友這天突然問我:蘇教師,我們上一年級,你還教我們嗎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轉眼間三年即將過去,還有一個多月你們就要幼兒園畢業了,心中真是不捨,回顧你們剛來幼兒園那段時間,每一天都要從你們的爸爸媽媽手裏把你們搶過來,你們一大班人在教室哭得翻天覆地,教師嘴皮沒停過的哄你們,與你們玩遊戲,教你們知識。與你們的三年朝夕相處,我們建立了感情。每一天早上,教師都會等待在門口,迎接你可愛的笑臉;傍晚,目送你離去的身影,好像小鳥歸巢,一天的疲憊也隨之消失。也許,偶爾犯小錯誤的你也曾受到過教師的批評,可教師打心眼裏是疼愛你的,因為你是教師的.好孩子。三年裏你們的變化太多了,高了!壯了!漂亮了!也懂事了!再過一個多月你們就要背上小書包,歡樂、自信地跨入國小的門檻。祝賀你們,孩子,你們長大了,前面的天空是那麼高、那麼寬、那麼美!展開你那堅韌的雙翅吧,勇敢地去翱翔!我真心的期望你們在未來的路上越走越好!

教育的隨筆13

禮儀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有關於禮儀方面的知識教育;禮儀教育,深層次的來講,就是衞生,思想,涵養的教育。學習禮儀知識的好壞可以決定人的善惡與美醜,在當今社會,它是我們人生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自從我們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以來,在園領導的英明領導與組織下,在我們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堅持下,我園的禮儀教育開展得有姿有色。從小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就一直教導我,對人要有禮貌,對別人要友善,要學會尊重他人。從小到大,我一直都謹記着爸爸媽媽的教誨。

來到竹源幼兒園,知道我們幼兒園的辦園特色就是禮儀教育,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覺得禮儀對於孩子來説會有多麼的重要,但是帶小二班以後,漸漸地發現學習禮儀的好壞直接影響着一個人的成長,是人生當中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幼兒園接觸禮儀教育以後,感覺在我們成人看來有些非常簡單的知識,但是我們都不是很清楚;在我們遇人時的以禮相待,人家對我們的態度,讓我們感覺我們幼兒園的禮儀教育開展得特別好,讓我們在其中感受到了尊重、被尊重……頓感禮儀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也讓我產生一定要學好禮儀的想法,併為之去努力!

接下來説説以前我的一些做法,雖然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但是在別的地方,並沒有引起如此地重視,給人的印象如此之深。

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遞接物品,為什麼會選擇遞接物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其實遞接物品是最常見不過的,一般情況下,在遞接物品的時候,目的就是遞到對方的手裏就可以了,殊不知在這個過程中還有禮儀的講究。在遞接物品時,有兩大類,其中一類是遞接普通物品,另一類是遞接危險物品。在遞接普通物品的時候,一般是不分順序的,但是在遞接危險物品的時候,就要注意順序和方向,我們首先來説説遞接普通物品,比如説在遞接書本時,一般情況下要便於對方的觀看及使用,所以在遞書本的時候,首先要求的是雙手遞而且在遞給對方的同時,正確的方向是方便於對方的,身子可以稍微的`彎曲一點,有點欠身的感覺,面帶微笑;在遞接危險物品時,要注意順序和方向,比如説在遞剪刀時,要便於對方的使用,也是要雙手遞而且在遞給對方的同時,注意不要讓剪刀的刀尖朝着對方,而是要讓刀尖朝着自己,對方在拿的時候就直接可以拿到剪刀柄開始使用,在遞危險物品的時候身子也是要微微的向前彎一點,面帶微笑。總之,在遞接物品這一塊,要方便於對方,給人一種被尊重、舒服的感覺。

其實禮儀的知識無處不在,像上述的例子,我可以舉出好多好多,這些都是開展禮儀教育後給我們帶來的益處,給我們帶來的美好感覺。在今後的日子裏,我要好好學習禮儀,爭取把這些都帶進我的學習和生活中,並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隨着一起去學習、去感受。

教育的隨筆14

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齊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羣堆裏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後,我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教育。剛才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為何打鬧我們沒有打鬧。他倆竟然不承認。我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他倆打鬧,大家都説看到了,並大聲喊:教師,罰他倆站到前面去!不給上音樂!不許吃飯!等等。看他們的神情個個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生了偏差有關。由於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給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教師的心理,於是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為了討好教師就會説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裏會覺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影響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並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展成為一種習慣心理,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

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我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本事。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為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

晨間活動在進行户外遊戲時,大家都玩得十分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先是特特把順之給撞倒了。特特不以為然地説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看到這一情景,我明白特特並沒有意識到自我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後果。他認為自我説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係了。所以,應當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於是我趕忙叫住了他,並伸手將順之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着一邊問:你為什麼哭呀順之説:疼。特特跟你説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奇怪地問。疼。順之不解地答道。

聽了順之的話,我問特特: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麼感覺特特低頭説:疼。那你疼時期望別人怎樣樣呢我又問。揉揉。他想了想,小聲説道。然後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順之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幹淨,嘴裏還説着真對不起,還疼不疼我給你吹吹。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才哭得很厲害的順之,竟然不哭了,嘴裏還説着:沒關係,我不疼了。看見特特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着他的頭對他説:你看,光説聲對不起,順之還在哭,説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拍土,揉一揉,這樣關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了。她也很快地原諒你了。所以,以後不細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説對不起,還能夠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

看着他倆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説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當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我的行為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教育的隨筆15

可能大家都知道,《愛的教育》這一本書,只不過,我就是囫圇吞棗,亂讀一通罷了,根本不會在乎它有着什麼精彩內容,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直至爸爸指出了我的錯誤,我才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可我是一口氣讀完的,中間沒有休息也沒有間隔。我沒有落淚,不是我覺得不值得落淚,而是因為在我看來它是對心靈的洗禮,我為我讀了這本書而覺得快樂,幸福,即使花費了這麼多的時間。它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愛就像花蜜,蜜蜂不能缺少它,正如我們不能缺少愛一樣。只要我們熱愛生活,關愛他人,世界就將因為愛而變得更美好!

在這裏的人類品德都是高尚的,他們始終為別人着想,曾有一個高年級的孩子看見一個小孩子馬上快被車撞了,便直衝過去,孩子保住了性命,可他卻被車子軋碎了骨頭,校長立即趕了過去,可一看,這孩子快沒命了,他被校長高舉過頭,此時,所有人都已淚流滿面,可這孩子卻不慌不忙地用微弱的聲音請求校長滿足他最後一個願望。他的願望就是希望看一眼他自己的書包,並背上書包離開人世。多麼天真,多麼可笑,有多麼的簡單,又是多麼的讓人震撼。愛,像空氣,每天都陪伴在我們身邊,雖然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讀了《愛的教育》一書,我心靈受到了很大的洗禮,洗去了骯髒的思想,你們呢?我相信你們也一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