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遊天馬島散文

來源:文萃谷 1.42W

金秋時節,和青藤文友一起相約去天馬島。

再遊天馬島散文

天馬島是由馬亓山和天馬湖共同組成,山為湖轉,湖繞山走。從湖中看山為島,從山上遠觀,湖如裙帶。馬亓山位於莒南縣城北10公里之處,面積26平方公里。海拔662.20米,巍峨雄壯,氣勢恢弘,為魯南第二高峯,僅次於蒙山。此山全景如烈馬揚鬃,形似奔馬,故名馬髻山。天湖三面環山,方圓20多公里,波光粼粼,與馬亓山相依相偎。

天馬島其實並不陌生,早在十多年前和家人一起去過。那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去了還想再去的地方。記得那年恰逢五月初,正是山丹丹盛開的季節,滿山的映山紅,燃遍整個峽谷山腳。一條條蜿蜒的小道上,山菜長的正旺,山澗溪流潺潺無處不泛着樸實而又帶些野性之美。現在是深秋又會給我怎樣的驚喜?

清晨從臨沂出發穿過濃濃的霧霾,在一片對污染抱怨聲中,艱難地行走,時近九點終於到達久違的天馬島旅遊區,走下車的夥伴,忙着舒展腰身做起深呼吸,這裏是人間淨土嗎?天那麼籃,藍得讓人心醉,空氣清新中帶着點點潮濕的味道,展在眼前的是一片碧波盪漾的湖水,微風吹來,層層漣漪,岸邊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如果不是遠處微微羣山的點綴真以為就是遼闊的海洋,幾隻水鳥不時鳴叫着劃過空中,數艘漂亮的遊船從遠處鳴笛而來,恍惚中似乎來到江南嗎?

面對如畫的江山,朋友一起談論文學,吟詩作詞當為雅事。文友一個個詩興大發,雖説沒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邁。但也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中午受當地文友盛情品過素有“沂蒙潯”之稱的天湖大魚,足有半米之大,味道清爽,綿滑鮮嫩,大口的享受了朵頤的快感。乘舟入湖,融入這湖天一色之中,遊船徐徐開動,在深藍色中衝開一道白隙,又緩緩扣合,此時天是藍的,水是藍的,天映湖中,湖在天中,被一片湛藍包圍,而又那麼剔透,朵朵白雲悠閒懸在在湖中,似在寶石中游弋。興致文友引吭高歌,唱得如痴如醉,帶有拉魂腔味的歌聲把我帶向久遠的年代,打漁郎和村姑的對唱,似乎就在眼前;這裏一切那麼原始,又如此的現代。不覺中船至湖心,一切安靜下來,遠處的山巒已經露出倩影,烈馬的.雄姿傲然挺立。快速的捕捉着美麗的瞬間,剛想把這美好的定格和遠方朋友分享,才發現此處已經沒了信號,一切歸於自然,此處只有風景,每個人都是風景的一部分。天湖像一位羞澀的少婦乾淨純潔,安靜唯美,把馬亓山輕輕攬入懷中;一切那麼安靜,那麼祥和,微微清波輕輕拍打紅塵中浮躁的內心,享受難得的靜謐。

幾隻鷺鷥水中秀着芭蕾,提示到岸了,棄船登岸,沿岸滿地山菊花簇擁着,爛漫着豁然鋪開,那麼熱烈,又那麼恬淡,淺紫,淡黃,粉白,花朵星星點點,不温不火,採下一隻,感覺有點弱小,但靈巧可愛,匯成一片卻又那麼壯觀怡人。步入雄健的山門,拾級而上,一株株蒼健的古鬆,弘枝橫陳,層皮龜裂似乎在向有人訴説千年滄桑;兩側圓滾的巨石,沒有稜角,看出歷經歲月的侵蝕,古意蒼茫;路中不時會被一棵棵巨樹遮擋,參天杏樹,可以想象春天盛花時節該是多麼的嬌媚。行走間,忽然眼前絕壁如削,一條小徑蜿蜒上浮,山路陡峭得每上升一步都需要付出足夠的勇氣,正在氣喘喘噓噓之時,一汪山泉汩汩流出,清澈乾淨從高處跌落下來,泄在軟綿的翠草之上,泛起顆顆珍珠掛在葉尖。山因水多了份靈氣,水因山而秀美,山水相依,恰是馬亓山的絕妙之處。

儘管此時已是深秋,看不到瀑布激流的壯美,但條條山溪相伴,不時給你驚喜,走過一段艱難的陡崖,喘息中進入山主峯了,山路卻相對平緩起來,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下,似各種形態的奇石不下千種,如詩如畫,美在自然之古樸,奇在形神之兼備,粗獷與精妙,陽剛與陰柔,拙樸與玲瓏,正所謂“十萬巨石天外來”,一峯坐地似神遊,一石則奇幻千尋!無一不藴含和諧的天地之氣。每一步都不忍心錯過,寸寸如畫,步步為景。每一塊石頭似歷經滄桑的老人,温韻質樸,如玉般細膩,讓人感到疑問這是山石嗎?不由俯下身來用手去觸摸,感受那温潤的質地。這是因為這裏雨量充沛千年的水流沖刷,溶蝕而成,時間的魅力,頑石在天地間,失去了稜角也學會了圓滑,構成了特有的地貌。

山高水高這裏成為現實,也就有了“蘆葦長上天馬石。”的四奇之一,金盆頂上地勢平緩,一片開闊平地,傳説南宋抗金英雄楊妙真在此山下寨,率十萬精兵演繹出一曲“巾幗不讓鬚眉”的抗金樂章,那仍然清晰可見的石刻,練拳處的深坑在默默的向遊人講述曾經的輝煌。此時正是深秋天馬石上蘆葦,不再葱綠,裹上一層紅色的嫁衣,微風中搖曳,被稱為“朱蘆”的繡娘如此嬌媚,如此孤傲,雄聳山巔,又千嬌百媚。真的不知道人們怎麼就把它想象成了烈之馬鬃了呢?

夕陽西下,山頂看晚霞沉湖,美妙的天湖水天相連,半湖瑟瑟半湖紅,眺望羣峯層林盡染;漫江碧透,一切皆籠罩在粉霞之中,如夢如幻,讓人忘卻了喧囂的塵世,猶如置身瑤池仙境。沉靜不知歸路,歸否?歸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