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書筆記大綱

來源:文萃谷 9.98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經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道德經讀書筆記大綱
道德經讀書筆記1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證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脱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一、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我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勝天"的心態,鬥天、鬥地、鬥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能夠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我所要到達的目標或夢想,因為"天不負有心人"。可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殺身之禍,這也涉及到後面所寫的"知足"。

二、人與人之間的秩序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要想成為聖人實非易事,要想成為聖人,應當有一顆謙虛的心,不恥下問,努力地用知識與道德來充實自我。,同時,要忌空無實際的志向,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結合自身實際,去實現貼合自我本事的夢想與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強健的體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不應有驕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視他人的存在,驕傲自大隻會使自我迷失方向,跌入萬丈深淵。"知彼知已,方能百戰百勝。""人貴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長補自我之短,充分發揮自我的優勢與潛力,一切的困難就不將是困難了,完美的明天將被自我開創。

"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有時也會決定整體。我們注重整體的同時,也不應忽視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從小事做起。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大廈,也是一塊塊磚建起來的。所以,我們在實現自我的夢想時,要從小事做起,從此刻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終成大事,實現夢想。

"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剛至強,柔變強。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等。以柔克剛,柔能勝剛,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敗天下到堅之物,這是道之一。可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卻很少,甚至沒有。人民在強權之下,也許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來的柔弱,卻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來亡,便是一個例子。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是一種高級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我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我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應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佈,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着地應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我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夫唯不爭,故無憂。""見素抱樸,少見寡慾,絕學無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能夠長久。"人有一大缺點,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變這一大缺點,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慾,堅持一顆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煩惱。無煩惱者,常帶有微笑,能開心、歡樂與幸福,這就能夠使自我壽命延長,安度天年。

總的來説,《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明白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歡樂與幸福。

道德經讀書筆記2

道德經讀書筆記——信言不美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弗爭。

【現代漢語解讀】

可信的話往往不會悦耳動聽,特別悦耳動聽的話往往不會真實。瞭解真理的人不會向外求太多的知識,向外求太多知識的人往往並沒有瞭解真理。達到上善的境界就不會為自己求多,為自己多求的人一定沒有達到上善的境界。聖人不為自己積累財富,他們總是為別人做事、謀利益,結果自己的財富卻越積越多。他們總是給予別人,結果自己得到的也越來越多。所以天之道的規則是利益眾生而不去傷害,聖人的規則是為了大家做事而不為自己爭奪私利。

【延伸解讀】

信,古代特指口信,就是帶話給對方。真正寫下來的這種信函叫函。那麼對於信的要求就是準確,一般不會有華麗的詞藻,後來引申為真誠、可靠。我們最美好的人生道路,有可能恰恰是看起來那種最笨拙、最樸實無華的道路。這種道路你認真地去走,一點兒點兒走,最終一定會走向成功。可是有些路外表看起來無比絢麗,有可能裏邊處處是陷井。我們希望“信”和“美”是相匹配的,是一起出現的。但是生活中往往並不是如此,“信”和“美”往往不能結合在一起。當人們過度渲染美的時候,往往它的目的並不是那麼簡單、美好。所以有一句話:在集市上喊的最響的人,往往推銷的都是劣質產品。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每個人要儘量保持清醒,要了解“信”和“美”之間關係,我們要能從外表中看出真正的實質內涵來,這是需要我們有感知力、洞察力,需要我們有定力的。這種覺察力和定力,是我們人生必備的修養之一。

你知道“道”,你瞭解真知、瞭解真理的人不會太多向外去求,不會博學。博學只是向外求得太多知識,如果不求博,缺乏深刻領會並消化它,最廣博的知識也不能為自己所用,也無法獲得真知,根本不可能領悟“道”,所以“博者不知。”所以,掌握了根本,就不必再去追求那些細枝末節。境界的高低從來都不是由數量的多少來決定。

這裏邊的“善”不是簡單的指善良,而是上善若水的“善”,指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達到了悟道境界。在這種善的境界裏邊,這人不會為自己求多,而為自己求多的人他一定沒有達到那個上善的境界。這裏指領導者會不會利用平台為自己多求?

生活中有這樣的人,他平時一定不出現,但是隻要這人出現,一定有事來求你了。他只有在需要你的時候,他才會出現。在不需要你的時候,他永遠不會出現的,他把自己生活過的很好,可是絕對不會想到你,他享受自己的東西。其實,互幫互助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做事要先看到大家,最終我們都能幸福。

既然聖人懂得這個道理,那麼聖人自己擁有越來越多,有人懷疑聖人動機不純粹。“無我利他”,怎麼自己擁有越來越多?其實,老子鼓勵的是雙贏的行為,你好我好大家好,為人做事不代表自己要變得一無所有。如果聖人做事的結果是自己越來越窮,百姓越來越富,這樣的事情怎麼做得下去?這裏有目標與結果的區別。聖人做事的目標是為了大家“多”,而結果卻是雙贏,“人”與“己”都是“愈有”、“愈多”。“無我利他”思想指導下的做事結果是“有我有他”,不是零和遊戲。

這裏老子又一次明確了無為的真正含義就是“為而弗爭”。《道德經》真正的“道”就是這八個字,“聖人之道,為而弗爭”。老子不是消極避世的代表人物,他對百姓幸福國家強盛的用心不應該被泯滅。老子的“道”不是倒退的,甚至是非常超前的。

道德經讀書筆記3

佛在法會上,手拈一花,視來眾,盡皆茫然,獨摩柯迦耶會心一笑。佛説:“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諸摩柯迦耶。”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於植株;也不自滅,而是歸於植株。其不自生,亦不自滅,卻適時令而存在,它暫居於生命的本體,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軌跡,即為“道”。

林語堂説:“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閲《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説。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道家與儒家的思想摩擦激盪,相輔相成。但我認為: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中,儒為表,道才是最深的內在。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這是我們後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卻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淺的理解為:能夠用語言説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空氣,伸手去抓,以為得到了,張開手卻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既混成了萬物,但它又是恍恍惚惚,虛虛幻幻的。在恍惚虛幻中,它有象—有萬物的影象;有物—有形形色色的物質實體;有精—有產生和發展的緣由;有信—人們可以憑着一定的方法去發現它、驗證它。可見,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説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在自然領域裏也極富內涵。

可以説老子生命的代表。如果生命是荒誕的,老子也是荒誕的;如果生命本身是一種怪誕的邏輯,老子也有同樣的邏輯。老子只是反映生命的本真。他不給自然添加什麼,也不摒棄什麼。他不在裏面選擇,也不賦予它意義;不管自然是什麼模樣,他都欣然承認。老子願意相信自然與生命的純真,他更欣賞不加修飾的天然之氣。

而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懂得欣賞自然的美,生命最初的不加修飾的純真,和萬物固有的運行軌跡。現今的人們常常視自己的意志高於生命和自然的真,他們不願意相信自然的邏輯,任意地去改造自然,享受着經過加工後的變質的生活,與自然鬥爭。他們認為人生的價值正體現於不斷地鬥爭中。歷史,有過慘痛的教訓,歷史的經驗不可謂不深刻。但是,歷史更多的時候是在重複着的是極其相似的悲劇。所以這些“善鬥”的人類,被自然一次次的還之以顏色,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老子教導人們在大自然面前應該沒有選擇,只有接受。人們因此認為,老子的價值觀和生活觀是消極的和無為的。其實,正如老子所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着自然,所謂的消極最終會給人類帶來福音和一種最積極的結果。相反,那些倡導所

道德經讀書筆記4

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所作的哲學論著《道德經》(又稱《老子》《道德真經》)也廣為人知。該書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李佳偉同學的腳步,感受先賢老子內心深處的人生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為《道德經》第一章的內容。這一章描寫老子哲學裏最重要的範疇“道”。他所説的道,乃是變動不居、周流不止的。只有隨時變易,乃是“常道”。“道”是構成世界實體,是萬物運動變化的動力,是人類行為的準則。它幽昧深遠,不言説。他認為:真理是無法用具體的言辭來表達的,它超乎言辭。人們費盡心思來描寫“道”,其實掛一漏萬,要一落言筌,損失的遠遠比説出的多。這就好像《莊子》裏講的一個故事:有個國王喜歡鼓琴,後來他卻不鼓琴,只是靜靜地坐在琴前傾聽。因為他已經領悟到,即使再高超的琴藝,當他彈奏出一個音的時候,其餘的六音卻同時喪失了。哪如用心去領會自然的天籟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對象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聖人。水的很多稟性體現了道的特性,而聖人就道的體現者。聖人的言行近乎水,而水德又近乎道。在中國古代許多哲學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體道之物。孔子説,“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因為水總是處在一種變動不居的狀態裏。蘇軾也説,“萬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隨物賦形”。在老子看來,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又不避污穢謙退守中,所以最接近於道。聖人就應該像水一樣,與時遷徙,應物變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章描述了“道”的特性,是《道德經》一書中最為詳細的地方。簡單來説,“道”有這樣幾個特性:“道”是渾樸狀態的,相對於世界的雜亂無序而言,它是渾然自足的統一體,所以説它“有物混成”;“道”在時間順序上是先天地而生的,而且天地萬物也是由它所產生,所以説“先天地生”;“道”的運動是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所以説“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人的運動規律應該仿照天地,天地的運動規律應該仿照“道”,“道”的運行應該仿照自然。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這一章還是講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面看起來是一種情況,實際上它可能恰恰屬於反面。事物在很多時候是相反相成,遇到事情要能注意到對立面,善於運用矛盾對立統一規律,則往往可以轉圜。天下紛紛,若用智術相驅逐,則愈發混亂不堪。若清淨守虛,則無為而化。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老子哲學主張謙退守中,以靜制動,以柔弱勝剛強。這種理解是不錯的。但老子的這種思想,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要“知其雄”——要首先了解事物剛勁的一面,才能執守柔弱的一面。只有對事物有了全面的瞭解,才能決定去取。一般人往往誤解或片面地瞭解老子的哲學,以為他一味地宣揚退讓。這真是斷章取義。實際上,老子是在有了“知其雄”的前提下,才有“守其雌”的結論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中,老子痛心疾首地描述了人們一味偏重對物質生活的追求,從而導致了精神生活的淪喪。在老子看來,人的正常生活應該是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合一併重的,所謂“營魄抱一”。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偏重物質生活的享樂,一味追求感官的刺激,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漠不關心,從而導致了道德的淪喪。老子這裏所説的“為腹”,是要建立寧靜恬淡的內心生活,這就要求人們要抑制自己對物慾的無盡追求,僅於果腹而已。“為目”是片面追求感官世界的刺激的生活方式。老子所極力反對的對物質文明的單一崇拜,在今天讀來,特別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是老子描繪的理想國。在他的理想國中,應該國土面積不大人口稀少,即使有十百倍功效的機械也不運用。舟車備而不用,甲兵廢弛,民復結繩記事。在這裏,百姓有甜美的飲食、美麗的衣服、安適的居所、歡樂的習俗。因為國家都很小,所以鄰國之間可以互相看得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可以互相聽得到。對理想國的憧憬,是關心人生和民生的哲學家的共同願望。老子的理想國,是農業社會的特殊產物。他詩意的描繪,對中國古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道德經讀書筆記5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盅,其用不窮。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贏如絀。躁勝寒,靜勝熱,清靜可以為天下正。

【現代漢語解讀】

真正大的成就反而好像有缺陷一樣,但它用起來卻一點問題都沒有。真正滿的東西看起來好像中空一樣,它都一直用下去。筆直的大路看起來好像彎彎曲曲似的,最高境界的巧妙看起來很笨拙,真正的成功者看起來有很多不足。躁能夠戰勝寒冷,安靜能夠戰勝燥熱,清靜可以作為天下的規範。

【延伸解讀】

成,完成,成就。缺,缺陷。弊,弊病,弊害,引申為有問題。悟道的領導者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好,別人看起來有豐功偉績,應該受到頂禮膜拜,但是領導者本人不要這些名譽、地位,他認為還有很多不足。這就是大成若缺。那麼,這樣的領導者來治理國家,管理公司,完全可以讓人放心,不會出現任何問題與缺失,這就是“其用不弊”。大成若缺,並不是故意不把事情做好,留有尾巴,留點遺憾,因為這本身不是大成。大成是前提,若缺是看起來好像缺,其實並不缺,領導者不去追求表面的完美,不去迎合別人以獲得讚譽。

盈,滿。盅,指酒盅,中空的;也有作“沖”,水衝出來的山谷。“大盈若盅”,其引申的意思是特別高明的領導者,雖然任務完成得非常好,很圓滿,但他始終保持低調、謙虛的本色,所以能夠把事情一直做下去。治理國家如此,管理企業如此,普通人的生活也是如此。用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就是“活到老,學到老”。我們周圍很多有很大成就的人,他們總是保持着永遠學習的心態,而且成就越大的人,這種心態越明顯,越不恥下問。一個人的成就再大,總是還有上升空間。另外就是功夫在詩外,通過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學問來提高、昇華自己的專業。

不要總想着“抄近路”,正直的道路是不可以取巧的。“大直如屈”是我們真正做人應該秉持的信念,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很多誘惑,各種各樣的波動,但是我們要堅信,朝着一個正確的方向努力,給大家帶來有用的知識、有用的幫助、有用的產品等等,一直做下去,你走的就是直路。而整天想着整別人、踩別人、算計別人的,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曲”,可能永遠達不到從容的人生境界。

“大巧如拙”,真正高明的人,做事境界高,看上去好像很笨的一樣,可是他掌握了精髓,這是中國古人的一種思維方式。真正的“巧”是靠下“笨功夫”得來的,做事貴在堅持。所謂匠人精神,就是紮紮實實做工作,不搞投機取巧,把工作做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在學生的學習中也一樣,真正把心靜下來,一點點下笨功夫的,未來都有出息。但現在大家都不肯下笨功夫,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在低水平不斷的重複,重複多了以後就會上到高水平上。真正要把工作做好有三個要素:一是這事是你喜歡的;二是對眾生有益的,能幫到眾生;三是堅持十年以上,下笨功夫,精益求精,你肯定能夠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絀,不足。越是不在意的結果最後越會有好的結果追隨而來。真正的成功者,人生大贏家,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名譽、地位以及光鮮的外表,穿普通的衣服,開普通的車子,把成功的光環全部去掉。唐朝的郭子儀一生成就很大,平定安史之亂,幾乎靠人一人之力保大唐天下三十年的平安。因為他功高蓋主,位極人臣,手握重兵,監軍魚朝恩不斷誣告,朝廷也三番五次釋他的兵權,他都毫不在意,需要他帶兵打仗時也不講條件、不推脱,家裏的大門敞開隨便別人進出,從不居功自傲,所以他不僅自己活到八十五歲高齡,而且家裏幾代人都身居高位,榮華富貴,是位真正的人生大贏家。

從身體、生命角度講,寒是沒有生命或者生命很弱的低端狀態,躁,就是動起來,脱離這種狀態,運動之後可能會過熱、虛熱,這時候就要靜下來,把虛熱清掉,讓身體進入一種中正、平和狀態。從經濟生活角度講,寒是赤貧的狀態,那麼就要不斷努力工作,讓自己脱貧,但當財富積累到很多的時候,就要心靜,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控制自己的慾望。所以,身要動,心要靜,保持中正平和,清空慾望,是提升境界的關鍵。

道德經讀書筆記6

感悟《道德經》,修身養性

從國中到現在已經學習過很多老子的文章,但系統完整地閲讀老子的《道德經》,還是在這次暑假。閲讀完後,被其中所藴含的深厚修築的哲理所折服,不由得感慨: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文明留傳給後人豐富的遺產,但論及能總括中華民族的基本傳統、思想與精神“一言以蔽之”者,勿庸置疑,當數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極其精煉,只有八十一章,總字數加起來不過五千。但老子用這極其精煉的五千言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構造出了一個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方法論的宏大框架。其中所藴含的哲理可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尚不能一一參透。在這裏只能憑自己理解寫下感受最深的幾點。

體會《道德經》,主要也就是體味老子的“道”,體味老子。

道,這個頗帶東方神祕主義的名詞,在《道德經》一書中頻頻出現。老子對“道”有種種構想,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之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因為虔誠的推崇,他賦予了它博大精深的涵義,也使得這個概念成為了他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

總的來説,他的“道”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的內容:修身養性、立身處世、安邦治國。 先説安邦治國。《道德經》中有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是説聖人沒有固定的想法,以滿足老百姓的想法作為自己的心願。在治國的過程中,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要求治國者的地位雖高而人民負擔不重,遇到災害站在前面帶領人民羣眾去救災,所以人民不受其害。《道德經》還説:“故以知治國,國之賊。不以知治國,國之福。”,以自己的知識治理國家,則國家盜賊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識,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國家,則國家就幸福昌盛。還有,只有“以正治國”,即以正直不阿的態度治理國家,為政清廉,處事大公無私,執政為民,執政者才能受到人民的擁護,這樣,執政者的江山才穩固。君王順着老子安邦治國的思想而行,則天下太平,國運昌隆。中國歷史上的漢初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就是明證。

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説,更多的是學習其中的立身處世,修身養性之道。《道德經》中可以提煉出來的立身處世,修身養性之道十分之多。而且其中所載的修道之法,多為老子自身的體驗,文字不多,但方法完整,從確立目標,到調心、調氣,排除干擾,正確把握各種功境,最後完成與道,真理相合,無所不及。普通人順着老子修身養性思想而行,可以正心、正法、正行,成就正果。

《道德經》的第一句,也是被世人提及最多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告訴我們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無限和絕對永恆的,是難以描述的。難以描述是因為我們人類思維、語文是具有極大侷限的,是片面的。由此,不管我們對“道”的認識如何,都是侷限的,還有更高深的“道”是我們未能理解的。所以,不應該停留在原地不思進取,而應該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己,不斷地加以認識。這也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裏的“用發展的眼光看

問題”相通的。但是這種發展應該是建立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的,因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宇宙和自然的規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遵守的。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推崇也是老子一切哲學思想的最本源。

老子還給我們提供了修身的準則,或者説榜樣。“上善若水”——他説天地間至高至極的善可以用水來形容。因為“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具有滋潤萬物的本性,卻與萬物毫無利害衝突;水具有寬廣的胸懷,毫無所求,甘居眾人厭惡的卑下,污濁之地,所以它可以算是至高的“善”了。“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老子通過這個句子詳細地指出了人應該效法水怎樣的德行,首先要效法水的不居高的精神,要時刻讓自己保持謙虛卑下的態度。有了功勛卻不佔據,不與人爭,不自以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其次應效仿水的沉靜沒有物慾。人類應該恢復自己心靈的透徹明淨,拋棄眾多物價的束縛。並不是説一點物慾都沒有,但是要限制自己,不貪圖,不強求。身處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的我們,更應該以此為標準,審視自己的心靈。除此,還應效法水的仁愛之情,帶着一顆不求回報的心真誠地幫助別人、關心別人。還要效仿水的誠信,水的平正,水的能屈能伸,水的善於把握時機。

在第四十六章裏,老子提出“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世上的很多事並不是絕對的。許多看上去很好的事往往會變成壞事的開端,而不好的事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好事。所以如老子一樣的智者説,禍和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常常發生在那些得意的事情之中,這是由於人們只看到利益的一面而看不到禍害的一面,只知道生存的快樂,所以人即使生活在安樂的環境中,也應居安思危,因為災禍隨時可能降臨。同樣,面對不愉快、災難也不必絕望,因為災禍背後常倚伏着幸福。但福禍誰都不能説得很準確,所以到最後還不如和諧地去面對一切,透過長遠時空、利弊並重地思考問題,這樣自然就產生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這種平常心會帶給我們和諧以及待人的寬容心。

除開這幾點,《道德經》中還藴含了許多的生活哲理。儘管道家思想在幾千年來不斷豐富與發展,但老子的修身養性學説及其境界一直高山仰止,不可動搖。《道德經》的內容不僅是人類修道的最好典範,而且是人類由平庸、卑微走向偉大、神聖的科學方法之一;是智慧之源,是安身立命、立身處世、安邦治國思想的源泉和基礎。弘揚它,不僅對修身養性,而且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在科學地審視宇宙、社會歷史、自然萬物的前提下重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理想,將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道德經讀書筆記7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篇幅不長,但論述精闢、意義深遠、思想廣博。不同時代、不同學派、不同價值觀的人可能都能讀出不同的理解,和《紅樓夢》一樣,也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書。筆者今天想要寫的讀書筆記,是關於《道德經》中“水接近道”的理解。

老子對“水”的評價非常高,稱之為“故幾於道”,意思也就是水的境界已經接近於道。老子説「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的品德和修養非常高,水善於滋養萬物卻從來不與萬物相爭,又處於眾人不願意居住的地方,水的這種道德非常高尚,是一種不爭不搶、無私奉獻、接近於道的境界,當然這種不爭不搶和當今現在流行的佛系不一樣,佛系是用佛來保護自己用佛來安慰自己,而水的這種“不爭”是胸懷和境界的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因為水不和萬物相爭,所以不會引來他人的埋怨和責怪。

雖然水利萬物不爭,而且水是柔弱的,但是老子又説水的力量非常強大。「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意思就是説天下最為柔弱的事物莫過於水了,但是不能小看水外在的柔弱,它內在很強大,衝擊和戰勝堅韌這一方面也沒有什麼事物能夠勝過水,水是任何物質都無法取代的。正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水滴石穿”、“水淹八軍”,看似堅不可摧的事物,碰到水也戰勝不了,這就是水“外柔內剛、剛柔並濟”的品性體現。

老子説不能小看「水」,也不能小看「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幾句話非常高深、充滿了哲學的道理。人出生的時候是非常柔軟的,而死亡的時候卻是非常堅硬的,正如新生的草木也是最為柔脆的,但卻是最有生命力的時候,而枯萎的草木則乾硬了。這個道理説明強硬代表的可能是死亡,柔弱代表的可能是存活。做人也一樣,凡事爭強好勝,永不低頭反而容易受到傷害,做人有時候要能伸能屈,靈活一些反而更好;凡事謙和,看似柔弱低下,但反而活得更為長久。

《道德經》非常推崇「水」的境界,水無處不在,水看似不爭不搶但卻有非常大的力量和非常壯闊的存在。比如66章就有「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也就是説江海為什麼能成為眾多河流匯聚的地方,,那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低下的位置,處在低處成就了江海的寬廣、壯闊和浩瀚。

《道德經》通過水的一系列論述,告訴了我們寬容、柔弱、謙和、無私、大度、忍讓等等品質背後藴含着的強大力量,正所謂「靜水流深」,水看似平靜不聲不響,卻藴藏着非常大的智慧。

前些天偶爾也看了下白巖鬆老師在全國大學生的演講視頻——《對白》,作為知名媒體人,白巖鬆老師也非常推崇老子的《道德經》,演講中不止一次引用了《道德經》的經典原文和講解其背後的哲學含義和道理,我覺得非常好,《道德經》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優秀結晶,是優秀中華文明留給我們的寶藏,值得深度和細悟。

道德經讀書筆記8

《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章,從”道可道,非常道”開始,至”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為止,其中除了極個別的章節中沒有出現”道”這個字眼之外,幾乎所有篇目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了”道”。可見”道”的概念在道家哲學中的核心地位。而這個最核心的概念就包含了相當豐富的唯物主義思想。

道家哲學典籍中”道”這個概念包含的意思,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宇宙。即指天地萬物的總和或宇宙的本原。二是規律。即大自然、人類社會及思維運行的必然性。三是方法。即完成某件事情比如治理一個國家或教化一國人民的方法。這三層意思中無不包含着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道家諸子莫不承認宇宙萬物的客觀存在性,並認識到所有的客觀存在的運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道家崇尚“無為之治”。道家先哲們認為一國之君應當遵循萬物運行的規律,即道,並按照道的要求去治理國家;千萬不能妄動,不能逆道而行;這樣才能政治穩固,人民安康。道家提倡“清心寡慾”。個人修身養性也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以道養生則可以長生。 “無為”不是讓你什麼事都不作,而是勸誡人們不要違背規律胡作非為;“清心寡慾”乃是讓人們不要好高騖遠,去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否則只能是白白地耗費並摧殘了生命。換用今天的話來説,不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和“一切從實際出發”麼?

《道德經》第一章的結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家常常與“玄學”並提。清華的一門公共課的名字就是《道家與玄學》。很多時候,道給人的感覺就是“玄”。

什麼是玄呢?玄就是變化。因為變化,所以玄妙、深奧。老子對宇宙的解釋是,宇宙最初是虛空的,即“無”;道的力量使得宇宙逐漸形成,但混沌一片,即所謂“道生一”;然後混沌之氣逐漸化解為陰陽二氣,此二氣又交互對流運動逐漸滋生很多存在物,即“一生二,二生三”,再到後來,各種存在組合而成天地萬物,即“三生萬物”。總括起來一句話:“無中生有”。怎麼一個無中生有呢?那是通過種種複雜的運動、變化才得以形成的。運動的觀念始終是道家哲學一個永恆的話題,貫穿於其所有的理論當中。

《道德經》第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老子很早就深刻地認識到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對立面,而且事物的對立面之間總是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的。這不是矛盾論的原型嗎?這是相當難得的。

如果你想得到一件東西,這件東西很多人都想得到,怎麼才能使它最終落在你的手裏呢?智者的選擇是“不爭”。因為不爭,所以別人不會把你當作競爭對手,不會打你壓你。這時候,你反而最有機會得到你想得到的東西。你想名垂千古嗎?智者的回答是不想。如果一個人並不在乎名利,只是專心做他該做的一些時事,他反而能做的相當出色,自然而然地得到別人的尊敬甚至流芳百世。柔可以克剛,不爭者得。道家思想中藴藏着深刻的辨證思維,如果你不懂得用辯證的思維去考慮,你是很難理解道家思想的。

“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道德經讀書筆記9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奢。(《道德經》第二十九章楊鵬校訂版)

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是“得民心”的君王的天下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呂氏春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嗎?我們暫且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旁,來看看偷盜的事情。

在秉持公義正直的人們看來,偷盜行為就如同沙子般不能被肉眼容忍。自詡公義正直的人們,那顆嫉惡如仇的心不容置疑,可是,他們真的就是明辨是非了嗎?

莊子曰:“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説:“偷一塊麪包進監獄,偷一條鐵路進國會。”

馬基雅維利也曾感歎:“偷盜會受懲罰,但是依靠權力的搶劫卻不會。”

偷一個鈎子,偷一塊麪包,所偷之物的價值並不大,卻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因為偷盜的性質毋庸置疑;那偷了一個國家,怎麼不受懲罰反而成了諸侯?其實,若再進一步追問,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偷了一個國家”來表述這種“打江山”的行為的呢?

言辭是思想的載體,而思想的背後是觀念。撒切爾夫人説:“注意你的觀念,它將決定你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將變成言辭;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將變成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將變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將變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命運。

“打江山”與“竊國者為諸侯”折射出了語言背後思想觀念的不同。莊子使用“竊”字,而眾人卻使用“打”字,背後是基於不同價值觀下的對天下本質的理解。

那麼天下的本質是什麼?究竟天下是誰的天下?為什麼莊子説“竊國者為諸侯”?老子在這章給出了答案:“夫天下神器也!”楊鵬老師為我們解讀:“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治理天下,就是替神守好這器皿,敬奉天下人,珍惜天下萬物,珍惜運行在每個人身上的那個獨立而不改的力量。”

真是如雷貫耳、具有喚醒功能的解讀。聯繫道德經的其他篇章,天下是上天的神器,這一觀點在道德經的其他篇章中是可以得到支撐的。

“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道德經第十三章),意思是若你認為“為身”、“愛自己的身體”比“為天下”更重要,那天下就可以寄託給你了。這裏老子前後用了兩個字“託”和“寄”,明確表達了天下並非君王的天下,而是上天把天下“寄”“託”在君王手上臨時保管的。

“天將建之,以慈衞之,”(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上天創造了天下,天下是神的器皿,並用祂的慈愛護佑着天下。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第七十三章),一切“熵”的行為,即使暫時逃離了人間律法的審判,但終將難逃神的判決。

“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天下這個大工具,它的根本功能和根本目的,是由上天所決定的,是服務於神的目標的。(楊鵬)”。

心中有了這個觀念,思想上就通暢了許多,能夠與莊子的“竊國者為諸侯”的言語背後的思想共鳴,可以看清那些“依靠權力的搶劫”行為的本質,許多問題也可以想得更明白一些了。

聖經上有一個巴別塔的故事,我一直沒有明白,人建造通天塔,即沒有殺戮也沒有搶劫,服務自身,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什麼神要阻止呢?

《聖經·創世紀》11.4 他們説:“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的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看過聖經原文,並在老子的啟發之下,心中有了答案:上帝之所以要變亂人的口音,是因為他們集合天下所有的資源建造這一巴別塔的原因,是要服務自身、傳揚自己的名,而非與神同在,榮耀上帝。

“夫天下神器也”的兩層啟示:對於君王,要替神照看好託付在身上的“天下”這一“神器”。天下非君主一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共有共享共治共守的天下,但前提是天下是“神器”。萬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每個人個性不同,稟賦不同,聖人應該去甚去大去奢,虛無為本,因循為用,“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尊重、並最大限度地輔助每個人,去讓每個人身上“獨立而不改”的神性釋放、創造、發光。

對於個人而言,對外尋找神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痕跡,世界的神性;對內尋找自己內在的神性,讓自身的神性之光,發出應有的光芒,終不至於隨着世俗之軀而消亡。

道德經讀書筆記10

道是一種哲學,是一種思想境界,它表明了對整個物質世界的看法,即世界是運動變化的,並提出了處理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係的準則,對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可以想象,當這套思想為整個人類所理解和接收後,人類將有着怎樣長且久的發展,社會將是怎樣的一幅和諧局面。

道最令人深思的一個思想便是清靜無為的思想,在這個思想的統籌下,無論是人的自身修養,還是統治者的御民之道,更包括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都擁有自然無為、遵循天命即自然規律的色彩。現代社會,人類常常做一些逆規律而行的蠢事,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一再上演,當我們回頭看看祖宗的思想時,該是怎樣複雜的心情?欽佩?肯定的。還該有無地自容的羞愧吧。我們走了太遠,以至於忘了為什麼要前進;我們走得太匆忙,以至於很多的寶貝都落在身後。不妨試試這樣: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順從規律,看我們通向哪個方向。

現代人如果不是不重視自身的修養便是太急功近利。我們只聽到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呼聲愈來愈響,卻不見污染少一點,犯罪少一點,戰爭少一點,虛偽少一點。究其根源,人們心中慾望太多,多到人駕馭不了它反被它駕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防。”慾望太多,人就容易混亂而失去冷靜與智慧。“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忘卻功名利祿,將慾望降到最低,遵從內心意願行事,保持內心純淨和安寧,於是爭端便少了,矛盾便少了,世界和諧,何愁自身修養實現不了。

國家統治者或者領導人也不妨借鑑無為而治。“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不大肆興建面子工程,不要用太多太繁複的法令干預經濟與生活,不要剛頒佈命令未及實施便急着啟用新的命令,不折騰不鬧騰才是順應規律,才是自然的御民安民之道。

當自然已經被我們破壞的千瘡百孔時,我們是該尋找新的與自然相處之道了。土地,與其拿給貪婪的地產商建造惹人紛爭的高樓大廈,不妨用來栽種植物,更或者什麼都不種,留給人們一片綠地。在上面踢兩腳球,打幾個滾,放放風箏,散散步,溜溜狗,無論哪種給人帶去的都是愉悦。樹木,不要動不動就砍伐移栽,長在哪兒都給人一片綠蔭,都能防風擋沙,都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砍伐是在自造棺材自掘墳墓,移栽是在浪費人力破壞美感。讓它們待在它們原來的地方吧,自然把它們安排在那兒,就讓它們站好自己的崗吧。萬物各司其職,人類不與過多幹預,自然便真的自然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便也自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為法則,以自然無為為法則,人類才能求得自身以及整個世界的和諧。

道德經讀書筆記11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居下,柔弱居上。

詳解:

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白話:心氣柔和,慈悲為懷,謙卑處下,圓融處事,懂得變通,如此為人就能擁有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就會茁壯成長,日漸強大;心氣執拗,意堅志強,處事強勢,咄咄逼人,如此行事就會處處碰壁,步入窮途、走上末路,直到衰亡。

闡述:生與死,是一對相反的概念。人之生,指的是生存、生活,積極進取,健康向上,茁壯成長,日漸強大;人之死,指的是日薄西山、窮途末路,日益衰弱,直到死亡。柔與堅、弱與強,也是一組相反的概念。不過,老子説的“柔弱”、“堅強”,指的是一種人生態度和處世方法,並非實指其本身。其中“柔”與“堅”,強調的是心氣之柔與心氣之堅,“弱”與“強”,強調的是姿態之弱與姿態之強。“柔”,指的是心氣柔和,慈悲為懷;氣血活絡,有生機、有活力;能變通,處事圓融;“堅”,指的是心氣堅硬,執意、執拗,不活絡,缺乏生氣與活力,一根筋,不懂變通,心硬,甚至於心死。比如老子説:“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其中的“至柔”與“至堅”,指的都是人的心氣。人之心氣,可以是天下至柔之物,也可以是天下至堅之物,但至柔可以融化至堅,所以有一句話叫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弱”,並非指弱小,而是指姿態低,謙卑處下,懂得“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而新、少則得、多則惑”,能夠做到“匍匐前進”;“強”,並非指強大,而是指姿態高傲、強勢,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寧折不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這是倒裝句,換過來是:“柔、弱,人之生也;堅、強,其死也。”意思是説,心態柔和,慈悲為懷,謙卑處下,能變通,處事圓融,低調做人,這樣,人生於天地之間,就會擁有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就能茁壯成長,日漸強大;相反,心思執拗,心堅如石,冥頑不化,為人處事強勢、高調,咄咄逼人,寧折不彎,就會泄掉元氣,流失生機,喪失活力,就會處處碰壁,日益衰弱,而步入窮途走上末路,直到衰亡。

老子一向認為“柔”是有生氣,充滿生機的表現。比如説小孩子,心思單純,心氣柔和,所以老子説“摶氣至柔,能嬰兒乎”,小孩子身體也柔呀,到處都是軟的,生命力旺盛;人老了,心氣就硬,就堅,觀念根深蒂固,執念多,不再活泛了,身子也渾身硬邦邦的了,這都是生機流逝,活力喪失的表現。又好比説春天,萬物萌生,那些新發的嫩芽,老子叫它“毫末”,柔啊,卻擁有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所以説,為道進入柔和之境,充滿和和之氣,而無一絲戾氣,就能包容萬物,就能融化一切,所以老子會説“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也喜歡“弱”,如“弱者道之用”、“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老子認為“守弱”才是真正的強者,“柔弱勝剛強”,意思是説,用“柔”與“弱”這種為人處事之心態、這種行為做事的態度,遠勝於“剛強”,遠勝於剛烈、強勢、咄咄逼人。注意,老子説的“柔弱”不是指弱小,且與之風牛馬不相及。有人將《道德經》讀死了,誤以為老子的意思是柔弱可以戰勝剛強,這是哪跟哪呀,莫名其妙。並不是説,以弱勝強的例子沒有,但老子説的不是這個。老子講的“柔弱”,指的是為人處世的心態、態度和方法,不是我們現在所説的柔弱。老子所講的“堅強”,也不是我們現在所説的堅強,意思相去甚遠,指的也是為人處世的心態、態度和方法。我注意到,有相當多的人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解釋為:“人活着的時候,身子比較柔軟,死了之後,身子變得僵硬。”着實令人驚訝!粗看,合理且貼切,細究起來卻是漏洞百出。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生病的時候,渾身無力,身子骨特別軟,你能説這是“人之生也柔弱”?還有,人在喝醉酒的時候,尤其是爛醉如泥,更是綿軟得很,你能説這是“人之生也柔弱”?就説人死吧,也是在斷氣之後,血液停止流動,隨着氣息體温流逝,身子才慢慢僵硬。我們也常説,“這人都死好幾天了,屍體都僵硬了。”老子是何等之睿智,對這些,豈能不知。

2、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白話:草木枝葉柔軟、脆嫩,昭示着草木生機盎然,充滿勃勃生機,正是欣欣向榮;草木枝葉枯萎,樹冠光禿,枝條枯竭,説明草木快要枯死了,或已經枯死了。

闡述:老子生怕世人不理解或誤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所以弄了一事一例,即舉草木之例加以説明:柔軟、脆嫩,昭示着草木生機盎然、勃勃生機,預示着欣欣向榮。老子用“柔、脆”來形容草木之生,而不用“柔、弱”,因為“柔”之和氣,草木與人皆有,而“弱”,是特指人的謙卑、處下、退讓、不爭等的為人處事的姿態和方法,或者説是人效法“弱者道之用”。換成柔脆,則恰如其分,妥帖了。枯,指古木、百年老樹也,引申為生命流逝而枯竭。槁,指樹冠光禿,引申為形容憔悴、乾瘦。枯槁,也常用來形容人的形體憔悴,心如死灰。“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也是個倒裝句,順過來是:“柔、脆,草木之生也;枯、槁,其死也。”意思是説,草木柔軟、脆嫩,象徵着草木擁有強大的生機,正是茁壯成長之時、欣欣向榮之際;而枝葉枯萎,樹冠光禿,枝條枯竭,這是一種肅殺之氣,説明生命流逝,快要枯死了,或已經枯死了。

3、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白話:所以説一身戾氣,只知生猛、剛烈、逞強,是自尋死路、自取滅亡之類的人。一身柔和之氣,善於退讓,懂得謙卑為下,是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之類的人。

闡述:老子以大自然草木之枯榮,深入淺出,來警示、教化世人。一草一木生於天地之間,尚且知道柔軟與脆嫩是生存之道:風來了,知道迎風而擺,而不心堅意強挺立不動,才不至於傷其軀杆。雨來了,知道用枝葉密密抵擋,而不至於讓腳下的泥土被水沖走,以護其根;季節更替,草木知道應時而生,感時而變,春夏長於外,秋冬斂於內。唯有枯了,生命走到盡頭,惟有槁了,柔脆不再,才慢慢走向死亡。草木尚知柔脆可生,堅強必死,直至枯槁,油盡燈枯,才肯罷休,何況人乎。從萬物萬象來看,生死之義理,皆然。凡堅而不柔,強而不弱者,其氣易散,其剛而易折,皆是死之徒也。凡柔而能和,弱而能中者,其氣不散,久而不壞,皆是生之徒也。人能悟此,當自致其柔,用其弱,又何致堅逞強而自蹈於死之徒?“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心志堅硬,處處要強、逞強的,是自取滅亡,自尋死路一類的;心態柔和,謙卑處下,處事圓融的,是長生久視之道,是自聚生氣與生機一類的。

4、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白話:所以,從以上的分析可知,以兵強天下者必不勝。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合抱之木、參天大樹,必將成為大匠之首選,而難逃被砍伐的命運。

闡述:前面講為人處世,宜柔和、要守弱,禁心堅、忌意強。這裏講用兵之事,切忌用強。前一個“兵”,指用兵、軍事。強,指以兵強天下,耀武揚威、窮兵黷武。“是以兵強則不勝”,意思説,從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憑藉兵力,靠軍事力量來耀武揚威,征服天下,最終是要失敗的。老子在第三十章就説了“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在第三十一章又説“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在第六十九章也提到“用兵者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所以説“兵強則不勝”,想憑藉強大的兵力,以武力、暴力的手段征服世界,最終勢必引起天下公憤,導致天下羣起而攻之,故必不得勝。武力能征服的,只是人的軀體,征服不了人的心。中國古代有“畫地為牢”,在地面畫一個圈,就可囚禁一個人,為何能如此?因為這囚禁的是心,不是身。現在的監獄,高牆、鐵絲網,外加一層電網,都囚禁不住犯人,為何?因為囚禁的是身而不是心。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最終不是一樣土崩瓦解,煙消雲散,因為靠武力征服而得來的,是守不住的。現在,美國又獨霸全球,不過美國學聰明瞭,胡蘿蔔加大棒,軍事、經濟一起上,但能堅持多久,可以拭目以待。“木強則兵”,這又是老子舉例,一事一例,以增加説服力。木強,指樹在林中鶴立雞羣,一枝獨秀,名聲大噪。“兵”,指遭遇刀斧而被砍伐。意思是説,一棵樹,如果太顯眼了,太招搖了,聲名遠揚,天下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盯着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即使天不收它,也難逃被工匠砍掉的命運。老子以“木強”作喻,説明以兵強天下,此法不可取也,因為“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以兵強天下者,勢必引起天怒人怨。所以老子説,“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有道者不處”,更何況是以兵強天下,豈有不敗之理。

5、強大居下,柔弱居上。

白話:真正強大者,善於居下,而將“柔弱”之道奉為上上之策,會讓它的生機與活力發揮到極致。

闡述:“強大居下,柔弱居上。”這句話,感覺老子就是當着我們的面指着一棵樹説:你看看,強大居下,柔弱居上。是呀,深邃的道理,就這麼簡單的,就是這麼直白的,被老子指出來了。或許,這就所謂的點石成金。強大居下,柔弱居上,這就是自然的鬼斧神工,這就是大自然的造化,這就是神祕莫測的天道。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強大者,要善於居下,作為天子、三公以及諸侯人等,要自處下位,謙和為要,禮賢下士,切忌高高在上、剛愎自用、自以為是,要將“柔弱”之道奉為上上之策,而善待之,尊重之,擺在上位,讓“柔”之生機與活力迸發,讓“弱”這一大道之用的源泉湧流。強大居下,柔弱居上,驗之於木,是自然之理也。驗之於兵,驗之於人,無一不然。老子在第六十一章就説“大者宜為下。”強大處於,符合自然之理,因為“重為輕根”,強大處下才會穩;因為“靜為躁君”,強大處下才能讓躁平靜。否則“頭重腳輕”則傾覆。強大處下,這叫根深才能葉茂。但是,世人喜好堅強而惡柔弱,所以更要讓“柔弱”居上,要心心念念,記在心上,落實在在治人事天。

綜述:

上一章,老子談“儉養”,提出了“無以生為,是賢於貴生”的觀點。老子直面“民之飢”“民之難治”“民之輕死”這三個燙手問題,用三個“以其上”,毫不掩飾,毫不忌諱,直接點名,説是上位者“食税之多”,是上位者之“有為”,是上位者“求生之厚”造成的。直言不諱,一針見血。又幹脆利落用三個“是以”,“是以飢”“是以難治”“是以輕死”,進一步肯定和強調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最後提出“夫惟無以生為者”,即不追求“食税之多”“有為”“生生之厚”,一切順其自然,是最為聰明的“貴生”之法。意思是養生達到忘我之境,才是天生天養。不縱外物,“無以生為”,抱一守真,篤厚內養,則至尊之天爵,至富之天祿,至貴之天德,無時不厚我之生。是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共我一體,大道養我,我養大道,故能長生久視。此乃儉養之道也。

這一章,老子談“處下”。首先從人之生死,肯定“柔”,倡導“弱”,否定“堅”,批判“強”,並以草木之生死,加以印證,用草木之”柔脆”對應“柔弱”之道,以草木之“枯槁”對應“堅強”。接着,順理成章導出“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然後從人之生死,談到用兵之道,“是以兵強則不勝”。可見,老子是非常反對並憎惡大國以兵強天下的做法。又舉一例“木強則兵”加以説明。木強則兵,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説,其道理更是通俗易懂。最後,提出“強大居下,柔弱居上”,其意在勸誡天子、三公以及諸侯人等,要自居下位,謙和為要,禮賢下士,切忌高高在上、剛愎自用、自以為是,要將“柔弱”之道奉為上上之策。本章,老子試圖通過揭示天道之奧妙,而對人道加以暗示和指引,同時對前面章節的內容作進一步歸納提煉,如在“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的基礎上,現在又提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提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提出“兵強則不勝”,提出“強大居下,柔弱居上”。並通過一事一例的方式,昭示上位者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章再次重申“強大居下,柔弱居上”,以勸誡上位者好自為之。

道德經讀書筆記12

今天終於達到誦讀道德經100遍,總算擺脱了被債主催債的感覺,一鼓作氣來寫個博吧。

但初讀昭昭,多讀昏昏;讀經日益,感悟日損。被顧老師逼着寫博,倒讓我回憶起讀研時候的趣事。

那時,我們戲劇專業總共3個導師,各帶1~2個研究生,總共也就4人。所以,上課都是直接到老師家上的,有時上課是討論名家名劇的文本,有時候老師放碟片。看碟片當然是很開心的,不料看到興起處,老師遙控器一拿,“咔”就暫停了,“這一段咱們來分析一下!”頓時就懵了。畢竟看碟片的時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戲,需要的是共鳴效果;忽然大腦要切換到理論剖析,轉為邏輯思維,大腦處於空白狀態,不得不快速搜尋大腦每個角落回憶可用的情節並找到可用的理論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點抖抖索索的感覺,不時用眼角餘光看看老師是不是要拿遙控器,也試圖調動一些腦細胞在看劇同時做些分析,但後者基本上很難做到,老師暫停的時候,我們4人總是處於茫然狀態,而且看得很不盡興。

讀道德經寫博的難也在此,讀經時,隨着遍數增長,愈發如小和尚唸經般有口無心,按照顧老師的理論是無需用腦,但總結出東西寫博卻少不得要用腦,兩者切換,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強擠一點“牙膏”:

道德經有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感覺這是顧老師最為津津樂道的句子之一。而我個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過來説,即“日益為學,日損為道”。

在人生的最初階段,因為我們的身體、生活狀態是“日益”的,所以我們的精力會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東西中,比如“為學”,比如追名逐利。那個階段,我們志得意滿、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相信人定勝天,相信事在人為,相信“我能”。但是當我們的身體、事業、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損”的時候,大家又會不約而同地轉向內在,即“求道”。雖然具體的道各式各樣,也許是儒,也許是道,也許是佛,也許是基督,也許是心理學,也許是瑜伽,也許是別的什麼心靈雞湯,也許就是什麼大法。因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盡頭是“神”的開始,是“道”的開始。

道德經讀書筆記13

老子的“道”,其實並不像很多人説的那麼玄乎,它是指: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變化的原因和規律——自然規律。關於“道”是物質還是精神之爭,是膚淺的,屬於表象範疇。

所謂自然規律:它是自然界的運行法則,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運動形式。人們只能經過實踐認識它,利用它,卻無法改變它,否則,就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醫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醫生豈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一點,或不願相信這個簡單道理。異常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術士,服用什麼“靈丹妙藥”,妄圖長生不老,結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對立統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規律,也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觀點之一。所謂對立統一,不是單個事物的對立與統一,也不是事物簡單的一分為二,而是無數對立的事物交織在一齊而相互依存、影響、變化、轉換,構成了動態的、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基礎。

“物極必反”,是事物運動的自然規律。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又一觀點。如:鐘擺,您説它是在左邊右邊中間不好説這是因為我們所看到的鐘擺,只是它在某一時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鐘擺,人們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時段運動中的表象。由於事物受自身及相關因素的制約,只能在必須範圍內運行,所以,——物極必反。人們由此誤以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某一時段的短暫現象。試問古往今來,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遠堅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沒有!也決不可能有!

“失衡而動”是事物動因的自然規律,是宇宙的原動力。大家明白:事物都是運動的,但為什麼要動恐怕就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學研究發現: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我們今日所看到的物質,事實上是無數物質的複合體,從某一個體,到相近物體,乃至整個宇宙,它們相互依存、制約、影響、變化,小到元素週期,大到天體運行,甚至鳥兒飛翔,人類行走,汽車行駛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環往復,構成了對立統一、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失衡是永恆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暫時的。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難道不是這樣嗎放眼世界:小到人際關係,大到國家政局乃至國際形勢,概莫能外。

水往低處流,這是人們所熟知的水的一條自然規律。也是水在常態下的一種運動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熱就會變成氣體,會往高處跑;再如:水在太空能夠懸浮,這是由於水脱離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兩種現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規律所能涵蓋的。由此可見:自然規律也是有條件的。同一件事物,時、空及環境改變了,規律也會隨之而改變。這就是“規律”的規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十分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們僅有經過自我的感官,全面認識和系統分析客觀事物,進而掌握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而不違反自然規律,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才是人間之“正道”。

道德經讀書筆記14

體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運動法則,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抽象運動規律。根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名稱,是事物面貌的反映, 但這種面貌不是一成不變的。沒有名稱是天地形成的本源 ;有名稱是區別萬物的基礎。因此,人類常常假借抽象的無來達到了解萬物的奧妙,通過具象之有來達到認識微妙的道。這兩方面是同時產生的,然而名稱又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玄妙的學説,這種神祕而深邃的理論,是各種學説的基礎。

——“常有,欲以觀其徼”,説明“道”屬於形而上的學問。“有”為原始之“有”,“無”在此基礎上得以認識。萬物之有是新的物質形式之有,要認識這個“有”,得以整體之道為依據。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稱道的,這是由於有醜惡的區分和存在;都明瞭善良是最珍貴的,這是由於有邪惡的區分和存在。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低等,這些對立關係正是自然法則的再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是永恆的真理。因此,聖人為了實現有為的理想,採取無為的方式來看待當前的事業,推行一些道的教育 。萬物生長不會逆向發展,生長過程總是不斷變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總是不會停留在已有的功勞上。只有不甘於已有的功勞,才會有新的成就。

——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對立的運動形式。這裏的“無為”是覺得眼下無為,屬於君子自強不息的心態。只有這樣,才有新的成就。

安民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對國家的統治而言,要讓國家安定,就得讓民心純樸,要使民心純樸,就得讓民眾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會使民眾不至於形成爭強好勝之心。也不要讓民眾嚮往珍物稀寶,社會上才不會出現偷扒現象。更不要讓民眾產生貪慾之念,才不犯上作亂。因此,聖人治理國家的方針就是:讓國民思想空虛而能填飽肚子,淡化民眾的理想而又能使身體強壯。總之,經常讓民眾保持既無知識又無慾望的狀態,而讓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又不敢不替國家效力 ,這樣的話, 國家就一定會治理好。

——從國家的穩定認識,要一切聽從我的意志,才好治理,於是後來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將這種認識擴大了,沒有注意領域的區分。

無源第四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對立形式產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滿天體萬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會過剩。它深奧莫測,最難領會把握 。然而,它好像是萬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緩和鋭氣,解決紛爭,調和明暗,容納污垢 。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靜的。它有時好像又有客觀的實在,我不知道她是從何而來,它的形成好像還在“帝”的前面。

——有天體的運動,就有“道”的的存在,現在稱之為環境對局部事物的影響,老子將環境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認識,這也是一切科學研究所運用的方法。不過,他對這種認識還比較朦朧。至於“挫其鋭,解其紛”,屬於“德”的範疇,屬於運動中的自然調節。

虛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鑰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本無仁慈可言,僅僅是將萬物視為一個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聖人也無仁慈可言,僅僅將如何管理百姓視為第一要務,對人民的痛癢也不聞不問。 天地之間就如同一個容器,裏面越空虛,所盛東西就越不會出來(屈與出相呼應) , 若是經常去搬弄它,即便沒有多少東西,也很容易讓其中東西掉出來。 百姓一旦見多識廣,君主對付的辦法就會越來越少,不如讓百姓安守現狀,君主也安守現狀,就能使國家太平。 ——自然界無所謂感情,你這能順應自然,聖人所操勞的是天下大事,對百姓的個別事務沒有精力去關注,聖人追求的是大仁大義。第二層意思與“烹小鮮”的意思是相同的。這一章實際是告訴人們君主的治國方略,不要顧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勞,用一個比喻,形象地表明瞭這個意思。

成象第六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深的神道,它與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問題,這即是所謂玄妙的陰道運行。這些道學理論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綿綿不絕,似有似無。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來還是不能嫻熟 。

——神與道事密切相連,都屬於抽象的運動形式,所謂變化莫測之謂神,表明同屬一種抽象的運動。可見圖像對神的描述

韜光第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於世,就在於它不顧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於大智慧的聖人也能做到這一點,對自身顧及得少,反而有利於自己,考慮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達到長久。正因為他們具備無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觀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類比,就像石頭不能與昆蟲比一樣。其實,人的價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於他們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高級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養萬物,而不會同萬物相抗爭。流水總是處於低窪之處,與眾人積極向上、謀求發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們的厭惡。水所處地位就如同無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個優良的環境居住,要善於去研究一些淵深的學術,與人交往要善於講求仁道,當政要善於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發揮你的能力,辦大事要善於選擇好的時機。但不要與人相爭,才不會有錯。

——眾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平時善於注重信譽,注重團結他人,不入俗氣,生活中,“讓”的概率是較大的。但他們善於把握最佳的時機來發展事業,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味地強調“不爭”,也是錯誤的。“爭”需要協調,沒有協調的爭,就會國將不國。

運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當一旦得到的東西已經很豐富了,就不要貪得無厭,不如停下來,你所佔有的金錢地位多了,別人就會眼紅,終究是不能“長保” 的。人一旦發富發貴,往往會驕傲自大,這樣反給自己栽下禍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則。 ——平時所説“樹大招風”就是這個道理。這其實是安全與名望的對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為他的安全係數差。老子強調的是知足,這有一個對自身能力的理智認識問題,超越了能力範圍,才是“盈”,這時,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選擇。

能為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為雌。明白四達,能無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人類的行為和思想總是承載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後天的精神相連),二者又可能

道德經讀書筆記15

為什麼讀了這樣一本書呢,是因為我們語文老師在上課時和我們説他在上班的路會背《道德經》,於是我很好奇,然後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裏面的內容讓我更加堅定了一個想法,同一個問題會因為看它的角度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看法以及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當然其中的句子也非常經典: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2、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3、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讀書的過程不過一週,但理解其中的藴意,知行合一,實在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我至今還搞不明白,為什麼我讀了很多書(自以為),但為什麼沒有一點智慧,或者説還沒有做成一件事。即使説我做學生工作做的不錯,也會做視頻,但一直不及預期,準確地説是自己總是做事情“晚”一步。

但是讓我欣慰的是這種情況在慢慢改變,一些事情在我腦海裏逐漸清晰,過去失去的東西都在教我成長,人總歸是要成長的,即使有時候付出的代價很高很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