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1到5的教案

來源:文萃谷 1.91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認識1到5的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認識1到5的教案

認識1到5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10以內為計量的人民幣,能説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並有不同的面值。

3.通過遊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活動準備:

學具:人手一份買文具的作業單。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小朋友這是什麼,你們認識它嗎?"(錢、鈔票)"我們熟稱的錢,也可以稱為人民幣,它分為紙鈔和硬幣。""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通過觀察人民幣上的數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幼兒依次認識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遊戲"買文具"。

"今天我們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請小朋友注意觀察,文具超市裏都有哪些文具?"

(1)幼兒逛文具超市。

(2)幼兒用完整地語句講述文具超市裏文具用品。

"今天我們要來買文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需要多少錢?"

先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價格.瞭解小數點前面數字和後面數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兒操作。

三、小組活動。

"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買文具的作業單,我們也來做一次小顧客,也來買文具。買的'時候請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價格和人民幣的面值,然後用線把它們連起來。"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活動評價。

認識1到5的教案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分米=10釐米、1米=10分米、1釐米=10毫米的關係。

2、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度量物體的長度,並且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並學會估測,提高估測能力;

3、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學重點: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熟悉所學過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長度單位。

教學、具準備:課件直尺硬幣米尺正方體盒子等。

學情分析:這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米和釐米之後,學會了用直尺進行測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並且通過學生自己的實際測量,感悟並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使學生經歷觀察、比劃、舉例等活動,認識分米、釐米和毫米間的進率,學會以分米和毫米為單位測量較短物體或線段,使學生能積極參加操作、估計、測量等活動,主動了解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到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在實際生活裏的應用價值。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習動機)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要來個“遊園奪獎比賽”活動,比賽的規則是:只要你能正確地回答園中設置的題目,你就能獲得相應的獎品,最後再根據每組得獎的多少,評出三個優勝組。各組同學有沒有信心奪獎?

遊“記憶園”(複習舊知識)

幻燈出示“記憶園”中的問題,並逐一顯示問題:

(1)我們已經學過()和()兩種長度單位?

(2)1米=()釐米

(3)13釐米-7釐米=()釐米

(4)比劃比劃1釐米大約有多長?

(5)用手勢表示出1米的大概長度。

(上述問題如果學生答對了,獎給小紅旗一面)

複習階段活動小結:(鼓勵獲獎同學,導入新課教學)

教師導語:以前,我們學過長度單位釐米和米,知道量較小物體的長度或較短距離應該用釐米作長度單位,如果要量更小物體的長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確,該用什麼來作長度單位呢?請跟着老師走入“求知園”,去認識新的長度單位毫米。

板書課題:毫米的認識(留一定的手寫空間,留待後面在補上完整的課題)

二、遊“求知園”,認識毫米

幻燈出示“求知園”認識毫米的有關問題(逐題顯示)

1、仔細觀察尺子,看看1釐米中間還有什麼?(有很多小格)

(學生舉手答,答對的同學獎“發現獎”牌一面)

2、數一數,1釐米中間有多少個小格?(10個)

注意引導學生怎麼數,數得快的同學獎“速度獎”牌一面。

告訴學生:1釐米中間每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3、1釐米=()毫米(引導學生説出想的過程)

(學生舉手搶答,答對的同學獎“思考獎”牌一面)

4、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約有多長?(指名同學比給大家看,其他同學跟着比,比對的同學獎“發現獎”牌一面)

5、量一量:量一根長10毫米的紙條剪下來、量一分硬幣的厚度是()毫米、量數學書的厚度是( )毫米。

6、説一説:回形針長( )毫米、鐵釘長( )毫米。

(答對5、6兩題的同學,分別獎“勤於動手獎”一面和“小星星”一顆)

活動小結:(照顧後進生,鞏固“毫米的認識”)

剛才,我們在“求知園”中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毫米”,同學們在奪獎的過程中學到了新的知識,下面我們把機會讓給那些沒有得獎的同學,請他們來回答幾個問題(指名後進生回答)。

1釐米=( )毫米1毫米大約有多長?

(各組同學的得獎情況對比,表揚先進組,鼓勵後進組)。

三、繼續遊“求知園”,學習分米。

導語:在“求知園”中,我們認識了比釐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也有我們沒有認識的長度單位“分米”。老師只知道分米是一個比釐米大而又比米小的一個長度單位,關於“分米”的其它知識,還要同學們在游完了“求知園”之後才知道,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奪獎識分米”(補充課題,使本節課的課題完整)。

幻燈出示“求知園”中有關認識分米的問題(逐一顯示):

1、量一根10釐米長的紙條,然後把它剪下來,看誰剪得快?

告訴學生:10釐米也叫1分米。

2、填一填:1分米=( )釐米。

3、數一數:在米尺上10釐米為1段地數,看看整好可以分成幾段?然後填空:1米=( )分米。

指名學生到黑板前數1米的硬紙條。

4、做一做:

量一量數學書的長度大約是幾分米?

剪一根3分米的紙條給大家看看。

四、活動總結:(強調知識重點,表揚先進小組)

這節課,我們通過“遊園奪獎”活動,認識了長度單位“毫米”和

“分米”,知道了1釐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在活動中同學們表現出色,下面我們進行評比。對獲獎小組及獲得獎品的同學進行鼓勵。

五、課堂作業:

1、練習八第1、2題。

2、動手實踐量一量:

(1)《品德與生活》這本書的長、寬、厚各是幾釐米幾毫米

(2)10張紙大約有多厚?

(3)橡皮擦的長、寬各是幾釐米幾毫米?

認識1到5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説出橢圓形的名稱,運用分析圖和多種方法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2、比較圓形和橢圓形的異同,能從生活中找出與橢圓形相似的物體。

3、通過分類統計複習所學圖形,引起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重點難點

1、運用思分析圖和多種方法感知橢圓形的基本特徵。

2、比較圓形和橢圓形的異同。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

1、教具:橢圓形、圓形教具;分析圖;ppt2、學具:

①入場劵(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②和圓形操作學具;紙條;

③操作卡片

(1)橢圓形(2)圖形連連看(3)圖形變變變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t:圖形王國今天開展了一次盛大的舞會,邀請了我們中九班小朋友參加,可是去圖形王國參加舞會,必須要入場劵,仔細看看,你手中的入場券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説出自己手中的入場劵的形狀和特徵)

二、複習所學圖形並分類

t:瞧,前面就是圖形王國的城門了(出示圖形王國的城門),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圖形王國,你發現了什麼?

t:圖形王國有四個城門,小朋友們要想進入圖形王國必須將自己的入場劵拿去城門口檢票才可以入場。一定要去和自己入場劵圖形對應的城門才行。(如;三角形入場劵去三角形的城門,正方形去正方形城門等以此類推)

t:準備好了嗎,現在請摸到頭的小朋友去交入場劵

t:城門打開了,小朋友們都可以去參加舞會啦,你們開心嗎?

三、認識橢圓形

t:老師這裏也有一個入場劵,誰能幫我送到城門口去檢票呀?(出示橢圓形)

t:仔細看看,我的入場劵是什麼形狀的?(引導幼兒觀察橢圓形)

t: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圖形,它的'名字叫橢圓形。

t:仔細看看,請你説一説橢圓形的外形特徵、

(幼兒邊説教師邊出示分析圖)

教師小結:

橢圓形長長的,扁扁的,只有一條光滑的邊,沒有角。四、比較圓形和橢圓形

1、找橢圓形和圓形的相同處

t:橢圓形有一個好朋友,你們猜猜他是誰?(圓形)

t:它就是圓形,橢圓形寶寶説了,他和好朋友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你們能找到嗎?

(引導幼兒説出橢圓形和圓形的相同處)小結:它們都有一條光滑的邊,沒有角。

2找橢圓形和圓形的不同處

t:橢圓形又説了,它和橢圓形也有很多的不同之處,你們能找出來嗎?演示第一種方法:重疊

老師將圓形和橢圓形重疊在一起,你們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説出橢圓形比圓形長)

請幼兒探索其他方法比較兩種圖形的不同

現在請小朋友打開學具袋,用你自己的方法比較橢圓形和圓形的不同之處並説説你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分享自己的方法

小結:我們可以重疊、目測、測量、摺疊等方法發現橢圓形比圓形長,比圓形扁。

生活中的橢圓形

t: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橢圓形,現在請小朋友仔細回想,在你的家裏,幼兒園,馬路上,有沒有見過哪些橢圓形的物體,請你舉手説一説。

教師小結

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橢圓形的物體,我們一起再來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的橢圓形的物品吧!(播放ppt)

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橢圓形,也找到了生活中的橢圓形,橢圓形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比如將藥片製作成橢圓形的,可以方便吞嚥。現在請小朋友們跟着梅老師一起尋找我們幼兒園有哪些橢圓形的物體吧!

延伸活動:

1、區角投放材料幼兒分組活動,鞏固對橢圓形的認識。

(一)第一組:提供操作材料《火眼金睛》,引導幼兒看看圖形組合裏有哪些是橢圓形,數一數並用圓點記錄。 (二)第二組:提供操作材料《找圖形》,引導幼兒找一找圖片中哪些是橢圓形、哪些是圓形,將它們和對應的圖形標誌連起來。(三)第三組:玩《橢圓形變變》,引導幼兒任選一張橢圓形的圖片,放在畫紙上,用水筆進行添畫。 2、生活活動:鼓勵幼兒在活動室、幼兒園裏找到與橢圓形相似的物體,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有趣的圖形和圖形組合。

附:操作卡片

(1)火眼金睛找橢圓

(2)找圖形

(3)圖形變變變

活動總結

活動結束後,幼兒的目標基本達到。我的整節活動以圖形王國情景貫穿其中,是讓孩子在輕鬆的環境中去學習認識圖形,讓孩子在動靜交替的模式中去學習去探索。

整節活動流程清晰,活動中本班小朋友很配合我,整個活動氛圍都很不錯、設計的環節也在一環緊湊一環、我覺得在教具上準備充分對於這節活動的推動很大作用、看着孩子在觀察探索中發現橢圓形的祕密我很高興,孩子們自身也在其中去認知、感知。

這節活動除了這樣上還可以用其它方法尋找今天學的圖形、讓孩子在班中找圖形等等,我在教學上還得要繼續積累更多的經驗。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加成熟。

認識1到5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紅、綠兩種顏色。

2、學習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

活動準備:

1、用卡紙做的紅、綠色的糖果屋。

2、紅色、綠色糖果卡片(與幼兒人數相同)。

3、紅色、綠色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座小房子,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糖果屋”。看!它們長得有點不一樣,寶寶們看出來了嗎?

2、師:一個屋頂圓圓的是什麼顏色?(紅色的)

另外一個屋頂尖尖的是什麼顏色?(綠色的)

3、這兩個“糖果屋”裏面住着好多糖果寶寶呢!寶寶們想不想和它們一起玩遊戲呢?(想)

4、那現在老師就要把這些糖果寶寶分給聽話、坐得好的寶寶。(每位寶寶分別一張紅、綠糖果卡片)

二、認識顏色

1、請寶寶説説手中是什麼顏色的糖果寶寶。

2、聽口令舉顏色卡色。

教師説:“紅色”幼兒即舉起紅糖果卡片。

“綠色”幼兒即舉起綠糖果卡片。

三、送卡片回家

1、糖果寶寶玩得好累啊!那我們把它送回家吧。小心哦!紅糖果送到紅色的“糖果屋”裏,綠糖果送到綠色的“糖果屋”裏。不可以送錯,那樣糖果寶寶就會生氣啦!(老師示範)

2、寶寶操作活動(教師指導檢查幼兒幼兒活動)

四、結束活動

1、我們寶寶真能幹,都把它們送回家了。糖果寶寶要謝謝你們把它們送回家,給你們送來了好多糖果(出示兩種顏色的糖果)。

2、幼兒説説自己喜歡什麼顏色的糖果,拿到糖果後説説是什麼顏色的糖果。

3、品嚐,糖紙放在紙簍裏。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選擇了《認識顏色》為題材的內容,根據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通過遊戲的形式展開活動,從中培養幼兒的興趣。在看一看、玩一玩、學一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辨別紅、綠兩種顏色,並進行歸類,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並在活動中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由於託班幼兒年齡小,易學易動好表現,他們在初步認識了紅、綠兩種顏色後,對顏色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針對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讓幼兒以親歷親為的方式學習,

體驗在遊戲中學習的樂趣,初步學習將紅綠兩種顏色進行分類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根據這一活動的設計理念,我將活動的目標定為:

1、引導幼兒學習分辨紅、綠兩種顏色,知道顏色的名稱。 2、讓幼兒學會把紅、綠色進行分類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分辨紅、綠兩種顏色。難點:學會把紅、綠色進行分類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課前準備了用卡紙做的紅、綠色的'糖果屋,紅色、糖果卡片和紅色、綠色糖果若干。

在顏色寶寶做遊戲的部分中發現,讓幼兒找相應的顏色寶寶,這個環節中,我發現幼兒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有的能力強的幼兒會很快的找到,而有的幼兒卻對顏色有點混淆,可以説”舉未定”。所以,從活動中我感覺到:根據不同幼兒的能力水平,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材料,也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尤其對於能力弱的幼兒,操作難度也相應地降低一點。再由於我請小朋友上來互動的次數還不夠,所以部分幼兒主動性學習能力不是很明顯,這點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進一步的改善。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活動,幼兒在輕鬆活潑的環境中基本掌握了本課的重點與難點,根據教學活動從中我也受到了啟發:每次學活動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景,創造快樂的學習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輕鬆、愉快、活潑的狀態下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

認識1到5的教案5

教學內容:教材例2、例3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分米與釐米、分米與米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會用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分米與釐米、分米與米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活動引入

(一)回憶已學過的長度單位,請同學們分別用手勢表示1毫米、1釐米、1分米。請大家用手勢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1釐米大約有多長?1米等於多少釐米?

(二)思考:要量課桌的長度,你覺得用哪個長度單位比較合適,為什麼?(用毫米太小了,用米又太大了,應該用釐米比較合適)

(三)估計一下課桌的長度。

(四)請學生量課桌長度,可用1釐米長的手勢去估量,也可以用自己的學生尺去量,看誰量得既準確又快。

1、每個學生動腦筋,嘗試用各種方法來測量。

2、在4人小組內交流各人的測量方法,評評優劣。

3、選幾個小組來反饋信息。預設學生可能選擇以下幾種測量方法。

(1)用1釐米的長的手勢去估量。

(2)用學生尺去測量,如尺子最大刻度為12釐米,然後將一個個12釐米相加。

(3)用學生尺10釐米10釐米地量,並相加,最後一次與不足10釐米的長度再想加。

(4)先請學生自評測量方法的優劣,再請他評,最後選出最優方案。

二、主動探索,學習新知

(一)初識分米

通過反饋交流,引導學生想象:由於課桌比較長,用釐米做長度單位來量還是比較麻煩,如果有一個比釐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

互相討論:這個單位規定為多長合適?引導學生根據以上測量方法討論(得出以“10釐米”為一個單位比較好)彙報並説明理由;從而引出“分米”(板書課題)

(二)感知分米

1、猜測一下1分米有多長,你能在尺子的刻度中找出1分米嗎?(可從尺子“0”刻度一端開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段找。)

2、問:1分米等於多少釐米?(板書:1分米=10釐米)

在自己的學生尺中找出1分米。

3、將拇指和食指張開,量出1分米的長度,感知1分米的長度。

4、説一説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5、估一估,課桌大約寬幾分米,再準確地量一量。(同桌合作)

6、是:剛才我們瞭解了分米與釐米的`關係,那麼你想知道1分米與1米的關係嗎?(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解決的方法)

方法一:拿出已準備的1米長的繩子,兩人合作,一個用尺子量,每量一分米,另一個同學就在紙條上做一個記號,觀察1米里面有幾個1分米。

方法二:因為1分米=10釐米,1米=100釐米,因此1米=10分米。

(板書:1米=10分米)

(三)運用分米

1、填空,在[ ]裏填上合適的單位,在()裏填上合適的數字。

牀長2[ ],也就是( )[ ] 。

一支鉛筆長2[ ]4[ ],也就是()釐米。

青蛙平均一次能跳35[ ],兩次能跳()分米。

2、找朋友

一把米尺的長是1分米

一把米尺的長是10米

一把米尺的長是100釐米

3、在〇裏填上<、>或=

20釐米〇3分米1米〇99釐米

80釐米〇8分米1分米〇90毫米

4、丁丁寫了一篇數學日記,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寫得怎樣。

20xx年9月20日(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牀上爬起來,來到了衞生間,拿起1釐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後,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上學路上我看見有一棵高2釐米的樹被風颳斷了,連忙找來了一根長1釐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在教室裏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裏翻出1毫米長的鋼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地做起筆記。

請學生各抒己見,把認為不正確的地方改正過來。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