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集合15篇)

來源:文萃谷 2.76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集合15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

這是一堂綜合性較強的品德課,常識性的知識比較多,但是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如果上得成功,會對學生的健康與發展起到指導作用;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是紙上談兵,泛泛而談,缺少實際的指導意義。所以,如何恰當地運用教學資源,成為上好這節課的關鍵所在。因此,圍繞這堂課,教師要積極開發和運用各種有效資源,力爭使課堂教學做到真實、生動,有效地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一、靈活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演中解決生活問題

利用發生在 國小生紅紅身邊的事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思考、演示,在演示中發現問題,從而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教師不受教案約束,靈活、生動地聯繫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挖掘潛在的危險,使學生明白,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險。有效地吸引學生,提高品德教學的實效。

教師也真正的發揮了指導者、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努力創設了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

二、巧用媒體資源,激發學生情感

”媒體以其聲、形、色等特點,創設情境,提供形象的教學環境。它能夠縮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讓學生在直觀的教學情境中受到情緒的感染,激發內在的情感。由於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限,對於火災造成的傷害,他們雖然能夠説,但是難以產生深刻的體會,也就難以產生“防患未然、學習自救”的強烈需求。這樣會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受到影響。於是,我收集了各種火災造成的家破人亡的錄像場景,把它們製作成課件播放。在凝重的音樂聲中,在深沉的話語中,在觸目驚心的畫面中,學生的神情是沉重的,他們的心被揪了起來,心靈被深深震撼了,可見,適當的媒體資源把空洞的説教變成激發學習內驅力的有效手段,使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中得到啟發,受到深刻的教育。

三、用好教材,並還原於生活

教材作為聯結師生活動的媒介,教師沒有被教材所限制、侷限,而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本地的具體情況出發,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還原於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了實效性、生動性,更易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2

新課程為德育課堂注入了活力。

教師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高漲的熱情投身於教學改革的研究中,使課堂出現了可喜的變化。但在實際的教學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異”的現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誤區,這些現象值得我們去關注思考。新課程改革給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新課堂更加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強調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成長參與活動是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基本方式,教師應讓學生在親切活動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建構,能力的開發和道德的陶冶。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認為要紮實的上好這門課程,首先應瞭解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的性質,又是一門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發展的綜合課程。根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行為規範,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文化教育等有機的結合起來,並在此基礎上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為他們的成長奠定基礎。

品德與社會是以促進學生的品德和社會性發展為目標的德育新課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課程意識,兒童意識,效益意識對德育新課程的實施起着關鍵性的作用。

品德與生活課堂上,我們不僅要以活動促活躍,引導孩子們從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提高,更要注意把握好活動的尺度,以增強活動的實際效果。我認為教師要調節好自身的情感,調控好學生的情緒反應,把握好課堂得氛圍度。就一定會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3

陰雨連綿的春雨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濕滑的地面困住了好動孩子們的腳步。教室、走廊兩點一線的學習生活,漸漸衝擊了他們求知的激情,在這種狀態下我們該如何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慾望和興趣呢?課前的思考讓我對自己的教案進行了二次修改和預設,那就從尋找學生興趣的支點出發吧!

這是一篇讓學生知道健康重要性的品德課教學,看看明天我要上的班級課表,我發現學生上午的前三節課都是在教室裏坐着上的主課內容,基本沒有什麼活動內容,我何不現場就以進行遊戲的形式作為導入呢?

帶着這樣的想法,我從容地走上了講台,面帶微笑的對學生説:“你們想做遊戲嗎?”儘管已是五年級的學生,但孩子畢竟是孩子,對於做遊戲他們仍然樂此不疲,剛剛還略顯沉悶的課堂馬上熱鬧起來,紛紛猜測着老師會要和他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吊足了他們的口味,讓遊戲要求和規則自然而然地滲透到學生滿懷期待的心情裏:“想做遊戲就必須認真聽,仔細跟着老師做,而且腳步要輕,(因為樓下有學生在上課),可以笑,但不能交頭接耳,動作做錯了的同學馬上要蹲下(這個遊戲是站着做)。”聽完要求,學生立即專注起來。我開始示範動作:第一個遊戲是有節奏地拍手。學生和我一起做,隨着節奏越來越快,沒有集中注意力的學生還是出現了錯誤,於是同桌之間相互“揭發”,弄得做錯的同學很不好意思地蹲了下去,而繼續遊戲的孩子則拿出了比剛才更認真的態度參加活動;第二個遊戲的內容是:跑步變節奏變動作。這不但是訓練學生的運動技能,也是考驗他們的反應力。這一個活動更是讓他們洋相百出,大家笑得前俯後仰。

遊戲在笑聲中結束了,看着還在氣喘吁吁的學生,我馬上問他們剛才的活動有什麼感受?因為有了親身的體驗,發言的積極性非常高,有的説:“我覺得這樣的學習方式既鍛鍊了身體,又讓我們感到了學習的快樂。”有的説:“我覺得剛才還冷颼颼的身體一下子就變熱和了。”還有的同學興奮地講道:“我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健康的身體在於運動,現在不冷了,我想接下來上課也不會分神了。”正當我準備總結時,還有一隻小手高舉着,生怕老師不給他這個發言的機會,索性自己站起來補充説:“我認為今天的遊戲還告訴我們只有集中注意力、反應靈敏,才能把事情做好。”

聽了他們的話語,我知道此刻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已被調動起來,這種將知識的內容融入遊戲中的教學方式,既避免了空洞的説教,又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理,真是一箭雙鵰。有了這樣好的開始,我對學生接下來的學習狀況已不再擔心,因為我知道他們一定會演繹得非常精彩!

下課鈴聲響起,我重新陷入了課堂教學新的思索中:要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新知,就要求我們的備課必須從着重於教師的“教”走向學生的“學”,更多地為學生的“學”而預設,如:預設學生會提出什麼問題、

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需要穿插怎樣的體驗,從而發現學生感興趣的支點,然後再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肯定、鼓勵、引導和矯正等等。只有重視學生樂於學習的因素,那麼才能激發他們對知識主動探究的願望,我們的課堂教學也才會閃耀出語言、思想和精神的光輝!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4

通過本次《農民、牧民、漁民》這一教學內容的教學實踐活動,使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深思,現將教學反思梳理如下:

一、教學提問要高度有效,才能有力地推進教學向縱深方向發展,才能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農民、牧民、漁民》教學提問設計,在新課導入:時緊緊設計瞭如下提問:同學們,你們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麼?那麼我們把從事這種勞動的人稱為什麼那麼在大草原上,以放牛、羊、馬等牲牲畜為主的人,我們把他們稱為什麼每天風裏來、浪裏去,以撒網捕魚為主的人們,我們又把他們稱為什麼?使學生緊緊圍繞問題進入課堂主題,達到了環環相扣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生的生活為切入點,使問題成為學生熟悉而又有思考的對象,在交流性問題中,更考慮到答案的開放性設計,使學生更為全面地圍繞教學內容,梳理自己的獨特見解。課堂教學效果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點。所以,有效提問是產生有效課堂的關鍵因素之一,課堂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即離不開老師的提問。有效的課堂提問,能讓課堂激起浪花。

二、使學生在課前充分地開展調查活動,才能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農民、牧民、漁民》就其教學內容而言,它涉及到老百姓最為主要的三種生產生活方式,就其分佈而言,我和我的學生所處的地方主要是以農業為主,固對牧民、漁民的生產生活了解不多。我所授課的學生又是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調查方法和能力,所以,在課前,我安排了調查活動,讓學生從報紙、書刊、網絡、請教他人等渠道瞭解農民、牧民、漁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特點。有了課前充分的調查活動,學生在交流、回答、師生互動、彙報等環節中,認真思考、積極交流、大膽發言。使課堂教學的目標得以實現。

三、認真把握評價的激勵與導向,才能使課堂煥發生機。

課堂離不開評價,有效的課堂評價能達到激勵與導向的目的。但在這節課中,我沒有能很好地把握好評價的激勵作用,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我的激勵語言沒有很好地達到激勵的目的。如在這節課中,我提問:同學們,你們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麼?學生髮言非常踴躍,有一個學生説:我的父母每天都在補皮鞋,我也常回家幫助他們。課堂頓時沸騰了,有的學生在偷笑、有的學生在低頭議論,我見了,就簡單地這樣評價了那位同學的發言:我們今天是講的是農民、牧民、漁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你坐下吧。後來,那位同學幾乎沒參與了我的課堂交流活動。這一典型案例使我課後進行了這樣的反思:課堂評價一定要關注學生回答和交流的問題要靠譜嗎?就學生個體而言,對教師的提問要有統一的理解嗎?那位學生將自己的家人的生產進行了介紹並沒有離開我本身的問題作答呀!由此可見,那位學生緊密地聯繫自己的父母生活,真實而客觀地介紹了生產情況。這門課程的理念就是要讓學生明理、導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構建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固我的評價沒有達到激勵的作用。我想,只有充分地實現課堂評價的激勵和導向的作用,才會使課堂教學煥發生機,才會不丟失每一位兒童的熱情和求知慾望。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活動是一項動態生成的、富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只有以正確的理念為導向,在精心設計教學預案的基礎上,在準確把握課堂評價和動態生成之上,才能高效達成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5

《蔚藍色的地球》是國小品德與社會第十冊“我們的地球”單元的內容。目的在於通過使學生了解地球,知道人類認識地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體會人類為揭開地球奧祕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探索地球的願望。教學重點是感受人類為揭開地球奧祕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

這節課來源於我們品德與社會 “雙新”活動的一節自己的研討課。當時,我從自己出發,把很多知識通過“給”的方式告訴學生,雖然,學生也掌握了,也理解了,也感動了,但是總覺得缺了些什麼!上完課後,雙新老師就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肖老師也做了詳細的點評,她説:到了五年級,品德與社會課需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孩子要能説,要會説,要知道怎樣説,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缺的正是主動性。因此,我們做的第一個調整,就是變“老師説”為“學生説”,於是就有了一開課時的交流——“你知道哪些關於地球的科學知識?”上課伊始就充分地讓學生根據已有生活經驗來説。課上的交流,咱們也儘量地減縮了老師的話,把言語權、思考權、交流權、表達權留給了學生。

既然要讓學生充分地説,需要學生有內容可説,五年級的品德與社會課需要學生開展好課前的資料調查活動,找到有用的信息進行合作交流。這也就需要學生明白怎樣去進行課前調查,以及怎樣正確合理地處理好手頭上搜集到的大量的資料,要學會找到關鍵的、與主題有關的信息,為了鍛鍊孩子的蒐集處理信息能力,這節課我們就是以小組合作彙報交流為主要形式。肖老師非常正式地提出了關於交流梯度的設計,説這樣能讓學生明確活動任務,注意交流的層次,努力提高合作實效。於是,又有了這一段話:“請大家快速閲讀書上的內容,結合自己的課前調查,在小組內交流,與同組夥伴一起,共同確定大家感興趣的話題為專題,準備相關有實效的資料進行展示,並且請組長安排好展示次序。看哪一個小組能在五分鐘時間內出色地完成合作任務!”課上,孩子們果然行動起來了,他們利用自己找到的豐富資料,有效地進行了不同話題的交流。與次同時,我自己還根據學生特點,利用激勵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並訓練學生的傾聽習慣和思考能力。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既交流了,又學習了,既鍛鍊了,又提高了。

以前,我對於學生的課前調查的評價總是一帶而過,認為他們能找到就行了,沒有具體的要求。這樣一來,學生的交流就很沒有實效了。在這次的做課過程中,也讓我意識到了這麼做的後果,糾正了自己對待學生調查資料的態度。肖老師告訴我,在學生準備彙報的過程中,老師一定也要把自己當做是小組的一員,走進每個小隊進行了解,看他們找到了一些什麼資料,甚至還要幫助學生明確哪些知識是真正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老師的腦子裏也必須清楚地確定小組交流的順序。哪些小組可以先讓他們説,哪些小組的資料可作為補充,做到心中有數。於是,課堂上,我認真地下到各個組去巡視,去了解,並請來了彩色卡片幫忙,根據學生小組調查內容的不同,我按照時間順序安排了學生的彙報次序。從古人的猜想,到探險家的探索,再從科學家的論證,到宇航員的觀測,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探詢人類瞭解地球形狀的全過程。

課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出示,每一次提問,每一段講述,都是精心安排的。但是,這也抵擋不了學生的課堂生成。昨天的展示課上,第一個問題就遇到了“冷場”,當我問學生還知哪些地球的課外知識時,幾乎每人舉手,我不知道是孩子們緊張,還是他們沒準備好,當時自己也很急。就在這時,我想起了肖老師平時經常跟我們説的:學生的思考需要靠老師的引導,問題要問明確。於是,我再一次地提問“地球是我們所熟悉的,從咱們平時讀的課外書中,平時看的電視節目中,平時學習的課文中你有哪些收穫?”漸漸地,一個孩子舉手了,兩個孩子舉手了……在後面,為了讓學生感受人類為揭開地球奧祕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我讓學生大聲地齊讀這些科學家和探險家的名字,自己也被他們的貢獻感動着,激情滿懷地講述。因為,只有老師的感情融入了,學生才能被你所感染,體會其中情感。這也是肖老師告訴我的!

這節公開展示課,在教研室肖老師的精心策劃和耐心指導下,我們從設定目標,到設計活動,從準備資料,到課件的利用製作,從大的活動環節,細化到每一句話語,從教案的確立,到學情的預設,都投入了極大的努力。在做課過程中,我被肖老師的認真鑽研態度感動着,被她的示範演繹感染着,被她的表揚鼓勵激勵着……不禁地敬佩着肖老師思維的敏捷,教學的嚴謹,設計的完善,知識的淵博…… 肖老師正是這樣一路走來,正是這樣一路用心地培養着我們青年教師,幫助我們更快地成長。在此,我要真誠地對肖老師説聲“謝謝您!”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6

本節課我教學的內容是未來出版社《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六課《家鄉的方言》第一課時內容。我國由於地域遼闊,各地的方言更是豐富,它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因此讓學生充分了解方言是十分重要的。本課就是從家鄉的方言入手,瞭解祖國各地的方言,瞭解方言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認識方言與家鄉人生活的關係。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情感: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了解方言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體味家鄉人對方言的情感,明確方言與家鄉人生活的關係。

能力:學會小組合作、調查和訪問的`基本方法,並在實踐過程中學會將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達出來。

知識:知道、瞭解家鄉方言的地域特色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在活動中體味家鄉人對方言的情感,正確認識方言,學會正確的應用普通話。學會小組合作、調查的基本方法,並在實踐過程中學會將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達出來。

本節課我能積極地與學生民主、平等對話,使學生敞開心扉,快樂學習。在小組活動時下到了每個學習小組,參與到他們的學習當中,認真瞭解每組的學習情況,在第一時間掌握了每組的學習進程與狀況,做到了心中有數。我這樣做,不僅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時處理預設之外的生成,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這個老師不高高在上,能夠與我們共同學習,從而能夠讓學生敢於敞開心扉説話,使他們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這樣就激發了他們學習這堂課內容的興趣與積極性,能夠讓他們快快樂樂學習。

不足之處:

1、最主要的是備學生不夠。教師的課前不僅要被備教材、

更重要的是備學生,瞭解學情。

2、本節課的主導思想是研究工作站的課題《家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但是,在上課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資源利用的不是很恰當。

比如:開課時,我使用的是我國著名小品演員郭達的小品《換大米》進行導入、激趣。課後同工作站的老師交流,其實在這裏還有更好、更貼近學生的資源,如《貓和老鼠》陝西話版,這個動畫片就深受孩子的喜愛。如果用它來導入,效果會更好。

其次,在第三個板塊“方言的應用”教學環節,我採用視頻播放陝西的快板,其實這時候完全可以由學生或者教師帶領着學生現場來表演,學一段陝西方言,從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總之,關於資源的如何利用、如何處理,這一問題,我仍處於摸索階段,並不是所有的資源都能為我所用。如何讓資源最大化發揮它的作用,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7

這學期我承擔了六年級4個班的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本冊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基礎。現就教學中的經驗和不足做如下反思:

第一,圍繞教學目標,平衡知識點

在教學過程當中,把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既注重知識的學習,也不忽略能力和情感、個性的培養,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第二,把課本知識融入到生活經驗中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有自己的行為習慣,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能力。在教學時有目的的激發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當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第三,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點撥為輔

在教學中,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空間。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總之,我依據教學特點和學生實際,利用教材中的激發學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課導得巧妙、新穎、有趣,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情緒不斷高漲。在輕鬆愉快中獲得知識,悟出道理!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8

《多與少的思考》一課出自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可愛的祖國”,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資源、人口的現狀,我國雖然地大物博,總資源豐富,但因總人口太多,所以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非常低。在瞭解了我國資源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自發產生節省資源的想法,從而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節約習慣。

“人口”與“資源”這些概念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是比較抽象的,離他們的生活也比較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走近它們、瞭解它們,是本課的難點。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遵循“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課前讓學生選擇性地瞭解自己感興趣的資源,並在課堂中以小組的形式交流,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掌握主動權,比枯燥地講解什麼叫資源效果更好。

品德與社會課程建立在學生的生活體驗及現有認知上,因此我在課堂中設計了一個情境——把粉筆分給多數學生,產生一盒不夠分的結果,再通過問題“把這一盒粉筆比做我們國家的資源,你想到了什麼?”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國的資源總量雖然多,但是因為人口太多了,所以仍然導致人均資源佔有量不足。再通過數學算式:總資源÷總人口=資源人均佔有量,讓學生了解到節能及控制人口的必要性。

在課的最後,向學生髮出了“低碳生活”的號召,並要求學生制定詳細的計劃,並把這些細則落實到生活中,形成節約能源的生活好習慣。比如:除了人口計劃之外,我們還能做到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節約用紙……最後通過反映實際的圖片、數據、視頻片段與社會現狀內容有機結合起來,用事實説話,從而提高本節課講述的可信度。

品德課是一門綜合課,主旨是和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不能脱離生活實際。學習者參與現實的生活,要活用知識,在參與中學習,是社會參與的過程。並在學習中提高自己思考的能力,發展多向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9

本節課的基本思路就是從身邊的案例從故事中讓同學們得出啟發,明白生命於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我們的生命。這節課我是分成兩大部分四小部分進行的。

一: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1,要有求生的意志

2要掌握求生的方法策略。

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1,對待別人的生命的態度

2,對待自己的生命的態度一個個的故事吸引學生的同時也達到了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當生命遇到威脅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信念:“活下去”!讓學生明白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要自我肯定自我尊重。面對殘缺的生命我們更要給予關心幫助更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課堂在相對寬鬆的氛圍中結束。

上完這節課後我感覺有一些收穫但同時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

一:課堂上還是我自己講的過多,總是擔心學生們説不好,自己有些越俎代庖,很多應該學生説的東西自己一着急就都説出來了,整堂課還是我在主導,課堂氣氛還是不夠活躍,學生緊張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時自己的引導沒有到位,沒有把學生們的積極性很好的激發出來。

二:自己沒有能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出來,導致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

三:板書過於簡單而且有些潦草不太適合初中學生接受,影響了學生的認知。

四:課堂上留給學生們思考的時間過短,學生思維沒有能夠很好的被啟發開來。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

《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一課,可以説是“百易其稿”,要上好一節課真非易事。這篇課文因為貼近學生的生活,內容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就因為太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就會覺得司空見慣,對課文的內容無動於衷,不能深深觸動學生的心靈。所以如何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撥動學生的心絃,激發學生主動去幫助他人,就成了這課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在執教《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一課後,積累了自己的幾點心得,下面簡單地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做法。

一、聯繫生活中的“大愛”撥動學生的心絃

在授課時我舉了兩個例子,一是令世人哀痛的汶川地震,一是令世人為之驚喜的北京奧運。這兩件事可以説是深深地觸動了人們的心靈。我抓住這兩件大事,緊緊聯繫課文,以助人的角度為切入點展開教學。當學生看到汶川地震的視頻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助人場景時,有的學生流下了感動的眼淚。當學生看到在包括自己的無數人的幫助下,災區的孩子已重返課堂學習的温馨畫面時,學生由衷地體會到助人的快樂。當看到北京奧運會上辛勤忙碌而又快樂的志願者時,當聽到看到奧委會主席羅格稱讚自願者的話語時,當看到悉尼的“志願者林”時,學生體會到了助人是得到世人普遍為之稱頌的高尚行為。能讓自己更快樂、生活得更有意義。併發自肺腑地説出了“我長大了也要當志願者”的動人話語,讓人深深感到祖國後繼有人。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我重組了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了助人的快樂。併產生了要儘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的願望。

二、聯繫生活中的“小我”撥動學生的心絃

有了關於汶川地震中的“大愛”的鋪墊,學生的情緒已被很好地調動了起來,我適時引導學生去回顧生活中助人的事情,啟發學生用心體會從中獲得的快樂。“運動會上,我受傷了,是××扶着去醫務室。”“我的鄰居是一位獨居的老奶奶,我經常去和老奶奶説説話,給老奶奶解悶。”……課堂上是如此温馨、快樂,學生們進一步深深地體會到了幫助助人的快樂,及被別人幫助時從中獲得的快樂,體會到人與人之間原來是需要互相扶持的,助人還能讓社會美好。

三、創設體驗活動撥動學生的心絃

在導入新課時,我創設了一個情境:“遺漏課題,讓學生幫着尋找。”在課堂上,我又設置了一個小遊戲:“給笑臉貼鼻子。”而遊戲者必須在全體同學的幫助下才能完成。讓學生一次次地設身處地地體會到從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中獲得的快樂。學生興趣盎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總之,淡化完美,追求真實;淡化説教,追求無痕;淡化概念,追求情景;活化教材,追求深度;拓展教材探索空間;發掘教學個性內涵;還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教學內容要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多樣化;注重創設寬鬆的教學環境,建立寬容互動的師生關係,這就是品德課所追求的境界。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1

由於本課時涉及面很廣,藴含着大量的社會歷史信息,所以,教師能借助教材、相關圖片、視頻、網頁及課件,幫助學生歸納整理所學的社會文化歷史內容,梳理清楚生活和歷史之間的聯繫及發展脈絡,進而形成較為明確的歷史觀,使學生學會辯證地理解和看待一個事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歷程。

教師能做到學生的興趣點與問題緊密聯繫。讓學生找資料、説感受,積極引導進行思考和分析,學會在事物的聯繫與發展、傳統與變遷中認識和判斷生活和歷史的關係。

生活就是學習。一位外國教育專家説過這樣一句話:“我聽到,我忘記了;我看到,我記住了;我動手,我理解了。”所以,教師在品德課堂教學中反映了兒童的需要,貼近兒童的生活,能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本案例還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為目的。教師堅持“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教材”不是唯一的資源的原則。實施“學生已有的經驗“、”夥伴間的合作分享”、“家長提供的信息”、“課堂生成的現象”、“街頭現成的場景”……”等都成為了促進孩子學習、幫助孩子成功學習的資源。做到台上台下、校外校內互動起來了。

在這課時裏,透過服飾看社會,感受服飾文化的博大,注重了學生的實踐體驗,是本單元《追根尋源》的主題,是新思品課程所提倡的“活動性”教學原則,也是本課例的一大亮點。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2

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深受羣眾的喜愛。

《打電話》就是一段惹人發笑、發人深省的相聲,它諷刺了一個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輕人。這段相聲採用誇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説話囉嗦、廢話連篇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本課的教學應當結合單元主題------感受語言魅力。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聽了課文這段相聲,以瞭解本相聲的大意。由於這則相聲的寓意較為淺顯,學生把握起來並無問題。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我提出一個簡易的問題“相聲裏所説的人叫什麼名字?你覺得他名與人是否相符?”以引起學生對“囉唆”一詞的思考。並從文中找到相關的語句來證明。並據他們所找到的句子進行一個“説話不夠簡潔”的類型歸納:明知故問,東拉西扯,沒話找話、説話繞圈。並以生活中實際例子來加以説明。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增設了扮演相聲的環節:同桌扮演、師生扮演。同時,我再讓學生觀看了另外的相聲作品《我的兒子》,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相聲的感知。目的在於讓學生經過對這兩段相聲進行比較,自我發現相聲的語言特點。在觀看完相聲後,我針對學生的感受提問“看完兩段相聲,你的感受是什麼?為什麼?”,這樣的提問很多同學就明白了相聲幽默的語言風格令人開心,它的語言比起記敍文更加的容易理解。並且明白了它很貼近生活。在此,我再結合本課的主旨:諷刺,給同學們説説相聲的文化意義,這樣學生對相聲的瞭解就加深了。

縱觀整節課來看,學生接觸文本的機會多了,讓他們參與到文本的領悟的機會也多了。可是,總感覺那種對語言的品位的味道還沒有出來。這樣體裁的文章應當是學生表現最為主動進取的。雖然,學生能夠找到文中語言不夠簡潔的例子,並也基本自我發現相聲的語言特色。可是,裏邊的語言魅力,感染力卻沒有經過足夠的“讀”

“演”表現出來。倘若,重構此課,讓學生在課堂上演:據課文演與課文簡潔後比較演,這樣的比較形式來使學生歸納相聲語言特色或許更加的直觀,並且學生參與到語言感悟、體驗的面就更加的廣了。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3

我講授了《交通與我們的生活》一課,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瞭解和感受到了交通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了表演的方式,孩子們很喜歡,他們在表演中進一步理解了所學內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很關注學困生,為他們設計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同學們勇敢地舉起了自己的手,孩子們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們笑得是那樣開心。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他們要多表揚、少批評,讓他們多在學習中找到一些樂趣。

不足:

1.有個別學生髮言不積極。

2.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

1.我們要多關注學困生,應為他們設計一些問題,爭取讓孩子們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師應讓學生多看書,要多查閲資料,爭取使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一些。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我們要不斷地去探索、去實踐,爭取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4

本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在愛的陽光下”第一課。教材呈現的是兒童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成長的過程,旨在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的經歷。教材選擇的這個話題對學生來説應該不算陌生,但也不可否認,現在的獨生子女對家人的疼愛的感受能力大打折扣,多數學生習慣了家人的疼愛,覺得這是應該的,不知道珍惜和感激。所以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並懂得關心、體諒父母長輩,儘量少讓他們為自己操心,少給他們添麻煩。並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這是個充滿親情的話題。按照教材所呈現的思路先感受後體驗,最後明理,這也是符合學生情感發展的規律的。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完成一項"護蛋“活動,至少保護雞蛋從早到晚安全和自己回家下一課在彙報自己”護蛋“的結果和感受體驗,最後總結明理。我把本課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父母長輩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的辛勞,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關愛,於是我設計了兩個活動:親情故事——親情再現。我想讓親情“從生活中來”,然後“到生活中去”,力求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豐富教材,也想通過學生真實的親情故事引起心靈的碰撞,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共鳴,使之成為一堂親情湧動的思品課。

通過學習體驗,活動參與,學生們都感受到了家人對自己的愛,並能用自己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效果還真的不錯。

當然教學中出現這樣那樣值得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也是不少的,我想這些不足將會在我下一課時中一定會引以為戒。讓自己的課堂更加熠熠生輝。孩子們興趣盎然……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

自20世紀80~90年代起,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普遍趨向是課程的融和與綜合化。綜合化的課程是把若干相鄰學科內容加以篩選充實後,按照新的課程體系,根據基礎教育的特殊功能、現代素質教育要求以及兒童的認知特點將多學科合而為一的課程形式。

綜合課程具有三方面的教育價值取向:

1、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

杜威認為,“兒童世界是一個他們個人興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個事實和規律的世界。”他還提出,“兒童的生活是一個整體,一個總體,兒童一到學校,多種多樣的科學把他們的世界加以分割和肢解。”兒童的認知與興趣直接相關,綜合課程在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和主題方面比分科課程更有利。

2、有利於學生的整體協調發展。

分科課程往往專注於一定領域知識的掌握,把學生定格在書本世界裏,成了“書呆子”,斷絕了和生活世界的聯繫,忽視學生個體對客觀世界的體驗、感悟,使課程遠離學生生活實際,學生不知知識從哪裏來,更不知用到哪裏去,而綜合課程強調的是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強調學生的學習要面向真實生活,真正讓學生學會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現實生活和社會中的許多問題靠單科知識很難解決,綜合課程發揮多視角、多學科優勢,利於培養複合型人才,符合時代對人才的要求。

3、有利於減少課程門類,精選教學內容,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分科設置課程,必須按照學科體系考慮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從學生需要出發設置綜合課程,就會精選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培養學生必備的機能、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融合性、綜合性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課程內容的綜合性。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根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

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融合。”絕不是原國小《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的簡單相加,而是在更大範圍和更廣闊背景下的有機融合。突破了傳統學習內容的線性構建方式,採用“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課程設計新思路,《品德與社會》融合了社會學、歷史學、地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以及哲學和倫理道德等多學科知識,使“兒童品德與社會性發展在逐步擴大的生活領域中,通過與各種社會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實現。”

(2)主題學習的綜合性。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注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和結論”。因此,《品德與社會》課教學應有豐富的、直觀的、靈活的、開放的學習形式,給學生大量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促進個體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以體驗學習、探究學習和解決問題式學習作為三種基本的學習形式,將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品德與社會》課的主要組織形式。

(3)課程目標的綜合性。

《品德與社會》“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這是總目標,另外還提出三項目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能力目標、知識目標。這在以往所有頒佈的各科《教學大綱》中是沒有的。因此,“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選取多種豐富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