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聯考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

來源:文萃谷 9.88K

近幾年的政治大學聯考題讓人無法妄加揣測,惟有抓好基礎,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天津的考生要夯實知識基礎,注重整合,構建知識網絡。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聯考政治必備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天津大學聯考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

  大學聯考政治易錯知識

1、真理是人們對事物現象的正確認識,或偉人的認識就是真理(真理是人們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

2、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真理才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

3、認識是客觀的(認識的形式是主觀的,內容是客觀的)

4、只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對事物的發展起作用。(正確的認識起積極作用,錯誤的認識起消極作用)

5、人的認識必須符合終極真理。(不存在終極真理)

6、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為它對事物的發展起積極作用。(顛倒因果關係)

7、有用的就是真理(真理作為正確認識,對人們的實踐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是有用的。“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有用就是真理”以主觀需要作為衡量真理的標準,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否認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錯誤的)

8、它是真的,因為它是有用的。(它是有用的,因為它是真的)

9、對同一確定的對象,正確的認識可能不止一個。(對同一確定的對象,只能有一種正確的認識)

10、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所以真理是客觀的。(真理的客觀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內容是客觀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觀的、真理是客觀的√)

11、認識的反覆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認識的無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注意反覆性和無限性的區別)

12、人的真理性認識包含謬誤的成分(真理和謬誤之間的界限不容混淆)

13、認識對象的改變,必然引起人們認識的改變(否認了認識的相對獨立性)。

14、人們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着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是改造主觀世界的基礎,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在改造主觀世界。)

15、改造主觀世界是改造客觀世界的基礎(顛倒了二者的關係)

16、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想問題,辦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要在尊重客觀規律、正視客觀條件的基礎上、正確而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想問題、辦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17、現象屬於感性認識,本質和規律屬於理性認識。(現象、本質是客觀的,認識屬於主觀的)

18、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來源。(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來源於實踐)

18、把理性認識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意味着認識過程的結束。(一次完整的認識過程結束了,並不等於人類的認識到此結束了,人類認識還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深化、發展)

19、矛盾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觀點。(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

20、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目的和歸宿(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標和歸宿)

  大學聯考政治必修三知識

我們的中華文化

1. 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

(1)漢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誌着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為中 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2)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國史書典籍的特點:規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罕有。

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還得益於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漢字傳載、史學典籍存傳、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幷蓄。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幷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②意義: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於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4. 如何再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1)在近代中國,再創中華文化的輝煌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鬥密切相關。

(2)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3)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中華文化在繼續更加壯麗的篇章。

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第6、7、8點組合)

6. 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文學藝術對於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2)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②特點:總的來説,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行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③意義: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國人民勤勞、 智慧和艱苦奮鬥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7. 中華文化的區域性:

(1)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徵。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係: 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 中華文化的民族性: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9. 多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1)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關係: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們都足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3)各民族文化的關係: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中華文化。

(4)意義: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藴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識

一、人民代表大會:國家權力機關

1、 性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大表大會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大表大會是地方各級權力機關。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我國的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其它國家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並受它監督。

3、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和最高監督權

4、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有利於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意志;有利於保證中央和地方國家權力統一;有利於我國各民族平等和團結;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5、 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

6、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各項職能,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義務:遵守法律、保守機密、聯繫羣眾、接受監督。

權力: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 1、 政體:一個國家的政權機關的組織形式,叫做政體。(國體:國家的性質) 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

2、 我國政體: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國體: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願望。

4、 組織和活動原則——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

5、 民主集中制的體現:

① 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關係上,人大代表民主選出,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決策少數服從多數。

② 在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關係上,國家行政、司法機關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③ 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關係上,中央集權,地方分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