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地理優秀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4.94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地理優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地理優秀教學設計

國中地理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法國的地理位置,法國的氣候類型和旅遊業的發展狀況。過程與方法:學生自學,教師指導。

情感態度價值觀:建立我國與法國的對比,從法國找到我國發展的有效途徑。

【重點難點】

重點:法國的自然條件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難點:法國的經濟和文化特徵。

【教學方法】

1、利用教學掛圖、投影片、CAI課件等,建立空間概念。

2、設置恰當的學生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成學習任務。

3、設計適度的啟發性問題,讓新知識構建於已有知識之上。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明確目標

你知道以香水、葡萄酒聞名於世的是哪個國家嗎?該國還有許多著名的藝術景觀,如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更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發達的經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進一步探討!

二、小組學習,體驗目標

學習任務(一)西歐大國

1、法國的地理位置、輪廓。

2、法國的地形地勢特徵。

3、法國的氣候。

4、法國的工農業。

學習任務(二)便利的交通

1、法國交通便利,體現在哪些方面?

學習任務(三)文化與旅遊

1、法國有哪些旅遊景點?

三、基礎測試,檢測目標

1.法國境內主要的地形是( )

A.山地、丘陵B.平原、丘陵

C.平原、盆地D.高原、山地

2.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是( )

A.法國B.俄羅斯C.德國D.英國

3.法國發電量中佔比重最大的是( )

A.水電B.火電C.核電D.地熱發電

4.讀法國圖回答:

(1)從圖中可以看出法國地勢高低。

(2)法國小麥生產區主要分佈在地區,這裏屬於氣候。葡萄主要產區是,

這裏主要屬於氣候。

(3)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是海峽B是

C是域D是流E是

城市F是

(4)為什麼法國葡萄酒行銷世界各地?

【板書設計】

第四節法國

一、歐洲經濟大國

1.概況:

面積、人口、首都、地勢地形

2.氣候與農業

①法國是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

②葡萄酒暢銷世界

3.工業發達,核電比重大

二、文化和旅遊

1.接待外國遊客人數最多的國家

2.旅遊業成為經濟支柱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圍繞法國優越的自然環境進行展開,通過多媒體圖片的展示,使學生對法國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有比較直觀的瞭解。講述法國經濟時,重點突出了其工農業都很發達這一特點,並強調了農業與自然條件關係、工業發展特點和自然資源的關係。在講述首都巴黎時,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講講對巴黎有哪些認識,然後再通過圖片和影片的展示,來全面瞭解它在法國和世界的地位和影響。

整個教學過程遵循了“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的原則,把研究性學習運用於地理教學中,教師有效的創造問題情景,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學生潛能得到開發,能力得到培養。學生通過學習也激發了對地理的興趣,讓他們認識到學習地理是真正的“學有所用”。

國中地理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瞭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等地理特徵,説明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繫埃及自然環境的特點,説明埃及是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

3、運用課本文字和圖片資料,説明埃及在種族、民族、宗教、語言等方面的基本情況。

4、瞭解尼羅河和蘇伊士運河對埃及經濟文化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目標

聯繫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徵,簡述尼羅河對古代埃及文明和現代經濟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瞭解埃及歷史遺蹟和文化對世界文明作出的貢獻

2、培養學生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埃及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尼羅河及蘇伊士運河對埃及經濟的意義

教學難點

1、尼羅河對埃及古代文明和現代經濟(尤其是農業)的影響

2、埃及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通過埃及古老文明和現代文明的圖片播放,讓同學們感受埃及,並用關鍵詞談談對埃及的印象,以此導入新課。

二、探祕自然,走近埃及

學習形式:小組合作

讀課本76頁圖8-13,從圖中你能獲取哪些有關埃及自然地理特徵信息?請小組長把你們組找到的相關信息用序號標出寫在白板上,寫對一點且內容不重複得一分。4分鐘後,小組交換白板,看哪組得分最高,得分最高組的組員上台展示。小組展示完畢後,由老師進行歸納總結,並給每個小組加分。

三、探尋人文,走進埃及

學習形式:情景教學,角色扮演

先出示阿拉伯語、阿拉伯人及開羅附近建築物等圖片,讓同學們説説埃及的基本人文情況。接下來,為了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進行了如下的情景設置:假設同學們要前往埃及參觀考察,為期四天,主要考察埃及的工農業發展情況及遊覽埃及部分名勝古蹟。四天行程安排如下:

第一天:乘船遊覽亞歷山大港—開羅—盧克索—阿斯旺水壩

第二天:遊覽尼羅河流域,考察周邊的農業發展。

第三天:參觀國際航道—蘇伊士運河

第四天:考察埃及的礦產資源及工業、經濟發展

這四天的行程,讓幾位同學扮演的導遊帶領同學們參觀考察埃及的工農業發展情況及遊覽埃及的名勝古蹟,以瞭解埃及的古老文明和現代文明,進一步走進埃及。

四、探疑解惑,揭祕埃及

學習形式:小組合作探究

在前面瞭解了埃及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特點的基礎上,為了解決本節課的難點,提高同學們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我設計了兩題探究題,讓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

1、讀圖探究:尼羅河對埃及的古代文明和現代經濟有什麼影響?

2、埃及是如何充分利用本國的各種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本國經濟的?

五、課堂反饋

學習形式:小組競賽限時搶答

通過小組競賽搶答加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檢測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六、課堂小結:

學習形式:組內交流、組員評價、老師整體評價

每位小組長組織組員在組內交流,並把組員的發言,在白板上歸納,以梳理這節課的知識脈絡,同時對組員進行評價。

七、佈置作業:配套的知識能力訓練

必做作業:選擇題

選做作業:選做題

國中地理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

(2)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本初子午線和赤道,知道經線和緯線的特徵。

過程與方法:

(1)提出證據説明地球是個球體。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與大小的認識過程,知道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夫窮盡的,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

(2)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求科學奧祕的志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知道地軸、兩極、本初子午線和赤道,知道經線和緯線的特徵。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那麼,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麼樣的?

(板書)地球的形狀、大小

二、展示目標

即教學目標中知道與技能目標

三、自學引導及點撥

1、地球的形狀

(展示圖片)觀看教材地球衞星照片

(提問)地球是什麼形狀?

(引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

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提供的圖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學生討論學習,小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直覺→邏輯推測→實踐證明→新“眼”目睹)

(提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根據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説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嗎?

A、(可能出現的事例):站在海邊,搖望遠處駛來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見船身,而目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

B、(事例2)發生月食偏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C、還有地球儀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提問)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組同學可以充分的討論,教師啟發、解釋。)

(總結)準確反映地球形狀科學證明是地球衞星照片。

(討論)從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什麼?

(總結)任何一個真理的發現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以生命為代價。

板書:2、地球的大小

(承轉)現代的科學技術不僅認識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確的測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圖片)地球的大小

(學生活動)讓學生讀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

(講解)精確測量表明,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赤道半徑的長度比北極半徑的長度多21千米。實際上這些差別同巨大的地球來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我們通常用平均半徑來表示地球的大小。

(板書)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展示)地球儀

(提問)1、地球儀與地球真實的原貌有什麼區別?

2、地球儀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啟發學生積極回答)

(講述)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再繼續總結補充地球儀的特點。

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

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

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並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於確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經緯網和經緯度。

地球儀上還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

四、提出問題,探索解決

結合自己的地球儀觀察思考,同學先小組交流,推薦發言人回答下列問題:

緯線和緯度

1、緯線有什麼特點,想想緯線可以有多少條?

2、緯度以哪條緯線為起點,標度範圍是多少?不同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

3、如何區分南緯與北緯?如何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南緯和北緯?緯度大小的變化規律有什麼特點?

4、低、中、高緯度是如何劃分的?

5、緯度值的緯線有什麼特徵?該值出現在哪個地區?

6、南北半球是怎麼劃分的?北緯是否都在北半球?南緯是否都在南半球?

7、你知道赤道紀念碑建在哪嗎?為什麼要建在這個位置?

經線和經度

1、經線有什麼特點,想想經線可以有多少條?

2、經度以哪條經線為起點,標度範圍是多少?不同經線的長度是否相等?

3、如何區分東經與西經?如何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東經和西經?經度大小的變化規律有什麼特點?

4、東經180度與西經180度經線有什麼特點?

5、東西半球是怎麼劃分的?東經是否都在東半球?西經是否都在西半球?

6、每兩條相對的經線所組成的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均分成左右兩個半球嗎?為什麼不採用0度與180度經線所組成的經線圈劃分東西半球?

7、你知道什麼是本初子午線嗎?地球上真實的本初子午線在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