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秋天的詩句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1.92W

導語:秋風過處,五穀飄香。那一片片莊稼,遠看,好似翻滾着千層波浪;近看,稻穀笑彎了腰,高粱漲紅了臉,玉米樂開了懷。歡迎大家前來欣賞描寫秋天的詩句及賞析,謝謝大家!

描寫秋天的詩句及賞析

秋夜曲

唐代 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賞析

首句點明時間,夜幕初臨,月充剛剛從東方升起,秋露雖生,卻還微薄稀少,説明天氣已經涼爽,但還不覺寒冷,給人一種清涼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這與下面一句正好相互呼應,由於天氣已涼,所穿的輕盈細軟的羅衣,已感到單薄了。但還不覺得寒冷難忍,所以還沒更換衣服。字裏間隱隱充溢出女主人公因秋涼需要更衣而思念遠方丈夫的情愫。

清平樂·秋詞

宋代 蘇軾

清淮濁汴。更在江西岸。紅旆到時黃葉亂。霜入樑王故苑。

秋原何處攜壺。停驂訪古踟躕。雙廟遺風尚在,漆園傲吏應無。

賞析

該詞中詞人思念好友,揣測一路上友人可能的遭遇所寫下的以想象為主的懷人詞,但是這種想象並不是憑空亂想,而是基於詞人對朋友的瞭解,通過這些瞭解所作的一系列推斷,顯示了詞人對陳述古真摯的友情和對述古其人的真切瞭解。

秋詞

唐代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賞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遠是一個悲懷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象,讓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於是,秋,便在一頁頁枯色的紙張裏,在一個個方正的漢字中低吟,把那縷縷的哀怨、愁緒、思念、牽掛,薰染得迷迷離離。

然而劉禹錫的《秋詞》,卻另闢蹊徑,一反常調,它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更為難得可貴的是,《秋詞》還是詩人被貶朗州後的作品,讓人佩服劉禹錫的待人處世。原詩兩首,所選的是第一首。

天淨沙·秋

元代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賞析

白樸這首小令《天淨沙·秋》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無論寫法還是構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處。此曲題目雖為“秋”,並且寫盡秋意,卻找不着一個“秋”字。 此曲開篇先繪出了一幅秋日黃昏圖,營造出一種寧靜、寂寥的氛圍,再以名詞並列組合的形式,選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遠及近,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秋景也由先前的蕭瑟、寂寥變為明朗、清麗了。

山行

唐代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遊山。

霜月

唐代 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賞析

僅從文本看,詩寫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靜態描寫,而借神話傳説宛言月夜冷豔之美。首句以物候變化説明霜冷長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華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寫超凡神女,爭美競妍。詩以想像為主,意境清幽空靈,冷豔絕俗。頗可説明義山詩之唯美傾向。

長安秋望

唐代 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賞析

這是一曲高秋的讚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並不在最後的那個“望”字,而是讚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秋”的風貌才是詩人要表現的直接對象。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代 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賞析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從醉酒寫鄉愁,悲慨有致,悽婉情深。此詞開頭兩句寫寒日梧桐,透出無限淒涼。“蕭蕭”這裏是蕭條、寂寞之意。

“瑣窗”是雕有連瑣圖案的窗櫺。“上”字寫出寒日漸漸升高,光線慢慢爬上窗櫺,含着一個時間的過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觀看着日影,見出她的百無聊賴。梧桐早凋,入秋即落葉,“恨霜”即恨霜落其葉。草木本無知,所以,梧桐之恨,實為人之恨。從而借景抒情,繪出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寥。

秋思

唐代 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賞析

盛唐絕句,多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較少敍事成分;到了中唐,敍事成分逐漸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為絕句的'習見題材,風格也由盛唐的雄渾高華、富於浪漫氣息轉向寫實。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於事,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於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漁家傲·秋思

宋代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賞析

范仲淹是當時的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他了解民間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主張革除積弊,但因統治集團內部守舊派的反對,沒能實現。

他也是著名的文學家。這首《漁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親身經歷的邊塞生活。古代把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交界地方叫做“塞”或“塞上”、“塞下”。這首詞所説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陝北一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