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天的詩句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1.35W

導讀:夏天,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我國習慣將立夏作為夏天的開始,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描寫夏天的詩句及賞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描寫夏天的詩句及賞析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作品賞析

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風光就是與別時不同。蓮葉滿湖,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荷花帖水映日,顯出與眾不同的豔紅。

《客中初夏》

年代: 宋 作者: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户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作品賞析

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一場雨天剛放晴,雨後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淨了。眼前沒有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陽開放。

司馬光的《居洛初夏作》,前兩句寫景:四月的天氣清明暖和,雨過天晴,對着門的南山更是青綠分明。後兩句則是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隨風轉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陽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這裏須要瞭解的是,作者司馬光其時與王安石不合,此詩在退居洛陽時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達自己對君王的一片忠心。

《初夏遊張園》

年代: 宋 作者: 戴敏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作品賞析

1、題原作“初夏”,作者原作“戴石屏”,據《宋詩鈔·東皋集》改。

2、乳鴨:剛孵出不久的小鴨。

3、枇杷:植物名,果實球形,成熟時呈金黃色。味甜,可食。

《山亭夏日》

年代: 唐 作者: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後,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即樹陰密而且深。《紅樓夢》裏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空,樹陰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後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説“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因此,“夏日長”是和“綠樹陰濃”含蓄地聯在一起的,決非泛泛之筆。

第二句“樓台倒影入池塘”寫詩人看到了池塘內的樓台倒影。“入”字用得極好:夏日午時,晴空驕陽,一片寂靜,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樓台倒影,當屬十分清晰。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台倒影的真實情景。

第三句“水精簾動微風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説。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吹來,水光瀲灩,碧波粼粼。詩人用“水精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吹得泛起微波,在盪漾着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觀賞景緻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後才感覺到起風了。夏日的微風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着,所以説“水精簾動微風起”。如果先寫“微風起”,而後再寫“水精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正當詩人陶醉於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一振。詩的最後一句“滿架薔薇一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緻,增添了鮮豔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詩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氣。“一院香”,又與上句“微風起”暗合。

詩寫夏日風光,純乎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台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這一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在我們欣賞這首詩的時候,卻彷彿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閒自在的詩人。

《夏日南亭懷辛大》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夜涼,開軒卧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消響。

欲取鳴琴彈,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霄勞夢想。

作品賞析

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閒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夏日南亭懷辛大》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詩的內容可分兩部分,即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閒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同時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忽”、“漸”二字運用之妙,在於它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昇給人實際的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出一種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虛設。

近水亭台,不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涼的。詩人沐浴之後,洞開亭户,“散發”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潛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與子儼等疏》)三四句不但寫出一種閒情,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

進而,詩人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寫這種快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詩句表達的境界宜乎“一時歎為清絕”(沈德潛《唐詩別裁》)。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響”,那樣悦耳清心。這天籟似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音樂,“欲取鳴琴彈”了。琴,這古雅平和的樂器,只宜在恬淡閒適的心境中彈奏。據説古人彈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雜念。而南亭納涼的詩人此刻,已自然進入這種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適而不擬動彈,但想想也自有一番樂趣。不料卻由“鳴琴”之想牽惹起一層淡淡的悵惘。象平靜的井水起了一陣微瀾。相傳楚人鍾子期通曉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湯湯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絕弦,不復演奏。(見《呂氏春秋·本味》)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絕俗而想到彈琴,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納涼過渡到懷人上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