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鄉的孩子教案

來源:文萃谷 9.54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槐鄉的孩子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槐鄉的孩子教案

槐鄉的孩子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文中表達生動的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選擇背誦文中描寫槐鄉五月或槐鄉八月的段落。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理解“五月,是槐鄉孩子滿意的季節”“八月,是槐鄉孩子繁忙的季節”。

(4)展開想象,感受槐鄉孩子勞動的畫面、

2、過程與方法

教師出示有價值的思考題,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彙報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槐鄉的五月給孩子帶來了幸福與快樂及他們的熱情好客,體會槐鄉的八月磨練了孩子們勤勞淳樸、瀟灑豪放的品格。

(2)學習槐鄉孩子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槐鄉的。風土人情及槐鄉孩子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

2、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妙,品析語言的魅力。

【教具準備

課件;槐花圖;音樂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分鐘競賽(一分鐘記憶)

山山窪窪、噼噼啪啪、搖搖晃晃、匆匆忙忙、猶猶豫豫。

甜絲絲、香噴噴、白茫茫、綠油油、美滋滋、清凌凌。

一、出示槐花圖片及詩句,導入新課

槐林飄香

一湖月夜渚流光,萬樹瓊花浮暗香。

心醉不知歸去路,欲把草畔做寢牀。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走進生活在那裏的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二、初讀課文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當我們沉醉於這如詩如畫的槐鄉風情中,此刻你最想説的一句話是什麼?讓學生説出聽後的整體感受。

3、槐鄉獨特的風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讀了課文你們一定會被槐鄉那獨特的風情所吸引、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一些詞語要想像當時的情景、聯繫生活實際去理解,如暮靄、草垛等。

三、品讀欣賞

1、按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糾正讀音。

(如“釀”讀niàng,不要讀成liàng;“塑料”的“塑”讀sù,不要讀成suò。)

2、你最喜歡槐鄉的那個季節?把你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並聯系課文説説理由。

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

(1)請喜歡五月槐鄉的孩子談體會:

(槐鄉的五月令人興奮,讓人陶醉,處處浸潤着槐鄉特有的風情。)

(2)喜歡八月槐鄉的同學談體會:

(槐鄉的八月,給孩子們帶來繁忙與收穫,浸透着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喜歡的段落。

4、小結:槐花飄香的五月,是孩子們滿意的季節,他們幸福快樂;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們勤勞善良、自立自強的品格。

5、説説心裏話:你想做槐鄉的孩子嗎?為什麼?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暢所欲言。

四、佈置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分鐘競賽(一分鐘記憶)

熱情好客勤勞淳樸風土人情令人興奮讓人陶醉瀟灑豪放吃苦耐勞自力更生

孕育勤勞善良自強自立馥郁如雪的顏色多姿的形態飄溢的香味筆筆融情

一、檢查複習,導入新課。

⒈指名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⒉上節課,我們欣賞了槐鄉的美景,感受了槐鄉孩子的幸福快樂。這節課,我們一齊來體會作者優美質樸的語言。

二、品讀佳詞妙句,領悟作者用詞的準確。

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多讀幾遍,想一想作者這樣寫得好處。

以下是要求學生重點領悟的:

⑴疊詞的廣泛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琅琅上口。如:槐豆豆、香噴噴、山山窪窪、搖搖晃晃、一縷縷炊煙、香香的花粉。找出文中的疊詞,讀一讀。

⑵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文章的描寫更生動形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的掛滿枝頭,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槐花的潤澤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滿靈氣。那美麗的`樣子,真使人見人愛。“老槐樹心疼的伸出手臂為他們遮住露水,並輕輕的哼着誰也聽不懂的歌。”槐鄉人培育了槐樹,槐樹庇護着槐鄉的兒女,如父母疼愛着自己的兒女。多麼温馨的畫面啊!

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擬人句,讀一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⑶側面烘托的描寫。如“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採走了香香的花粉,釀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作者從側面寫出了槐花的香,這是槐花的馨香引來了蜜蜂,引來了孩子。“雞兒熱的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兒熱的吐出舌頭,躲在樹蔭下直喘粗氣;蟬兒熱的不知如何是好,到處扯着嗓子亂叫。”這幾句對動物的描寫,道盡了八月的炎熱,更襯托出槐鄉孩子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品格。

三、學習生字。

1、自讀生字,想一想,在字形方面,你要提醒大傢什麼?你有沒有最好的方法記住它?

2、用生字組詞擴展對字義的理解。

四、佈置作業:摘抄好詞佳句。

五、聽讀文章《紙船印象》。

槐鄉的孩子教案2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採摘槐米的經過,讚美了槐鄉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雖然採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課文的語言樸實、輕快,帶有濃濃地鄉土氣;在作者的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鬆和快樂。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採槐花勞動的歡快。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2、瞭解槐鄉孩子採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閲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自讀能力,並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四、課前準備:

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平時生活中做哪些事情會讓你感到快樂?(得到關懷、幫助他人、鍛鍊身體、學習知識等會讓人感到快樂。)

2、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一羣槐鄉的孩子,板書課題,齊讀。那麼,槐鄉的孩子又有什麼樣的快樂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生活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一讀詞語

槐鄉花苞米粒般染料耷拉黎明一簇簇塞着縷縷炊煙覓食滿載而歸月落柳梢甜蜜磨好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

1、同學們,槐鄉的孩子與我們有什麼不同呢?

2、交流感悟:

◆槐鄉的孩子,從小就和槐樹結成了伴。槐鄉的孩子離不開槐樹,就像海邊的娃娃離不開大海,山裏的孩子離不開石頭。

槐鄉的孩子與槐樹交朋友,多與眾不同呀!指導用奇特的語氣讀一讀。

◆勤勞的槐鄉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

(1)你知道槐米有什麼特點嗎?

(2)槐鄉孩子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你們上學的錢是怎麼來的'?

(3)多懂事多勤勞的孩子呀!你們喜歡他們嗎?讀出喜歡、敬佩之情。

◆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鈎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來了。女孩有的彎腰撿着,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着;有的往籃裏塞着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1)請大家讀讀這段話,讀着讀着,把他們讀成一幅圖,然後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體會“爬到樹上”、“一下又一下”、“長長的”等詞,理解男孩採摘槐米的辛苦。

(2)男孩削槐米很努力,女孩揀着槐米很快樂。讀讀描寫女孩的句子,説説各自的發現。用上“有的??像??”説話。

(3)採摘槐米是辛苦的,可是孩子們卻覺得這是快樂的。指導讀出歡快的心情。

導語:還可以從課文的哪些句子看出槐鄉孩子快樂的心情?◆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裏飄蕩着他們快樂的歌聲。

◆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着甜蜜的微笑進入了夢鄉。

(1)哪些詞語更能體現孩子們很快樂?

(2)收穫了槐米,孩子們是快樂的。指導讀出快樂之情。

(3)引讀:是啊,儘管勞動非常辛苦,可孩子們卻是快樂的。孩子們的小牀下又放着——明天,只要——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後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的孩子,那麼你有些什麼感受呢?

3、説説心裏話:你想做槐鄉的孩子嗎?為什麼?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暢所欲言。

4、引導小結:快樂不只是來自於休閒、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那樣去品嚐勞動的快樂吧!

(五)佈置作業。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設計:

槐鄉的孩子

勤勞懂事可愛吃苦耐勞以苦為樂

槐鄉的孩子教案3

一、談話導入

1、無論是在草地上玩耍,還是去野外登山,文中小朋友的童年生活都給我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也和他們一樣充滿了快樂。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槐鄉看看那裏的孩子有什麼快樂的事情?

2、板書課題:槐鄉的孩子

3、認識略讀課文。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你們有誰知道,什麼是略讀課文呢?所謂略讀課文就是將一篇文章簡略地、無須細緻推敲的略讀,能讀懂課文的大致內容即可。

設計意圖:回憶前面所學課文。然後,通過一個問題,引出課題並板書,與前面的文章進行對比,發現課題的不同,區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

二、瞭解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1、向學生介紹略讀課文的特點:

(1)沒有要求會認會寫的生字:

(2)以自學為主:

(3)只要大概讀懂課文的內容就可以了。

2、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課件出示):按照課文前面的閲讀提示,藉助課文中的拼音把課文讀通,思考閲讀提示中提出的問題並要求思考,畫出有關的句段來理解,然後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設計意圖:瞭解略讀課文的特點,教學給學生學習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並進行歸納總結。

三、按自學要求自學課文:(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1)默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生字,藉助拼音或請教同學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兒,槐鄉的孩子生活的快樂嗎?從課文哪些描述中知道?

(3)讀了課文你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準備和同學討論。

四、讀後交流,老師適時指導。(課件出示重點句段)

1、槐鄉孩子的快樂不是在玩中,而是在摘槐米的勞動中,所以讓學生反覆朗讀摘槐米的勞動過程,從中體會他們用勞動換取上學的錢和摘到槐米滿載而歸以及帶着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的愉快心情。

2、把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畫下來,讀給大家聽,指名朗讀課文中比喻句。

設計意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多給學生朗讀、思考、質疑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使學生知道槐鄉的孩子具有勤勞、自立、自強、勇敢、懂合作、愛學習的好品質。無論是對課文的理解還是對語言的體會和品味,都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究,儘量由學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結論。

五、質疑:

討論交流不懂的地方。

六、課堂小結: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引導學生從槐鄉孩子的品質和課文表達方法兩方面談自己的收穫。

七、課外閲讀:

跨越式發展課外閲讀材料53頁《體驗鄉村生活》58頁《勞動的樂趣》。

八、課外拓展:

1、説一説,你平時進行了哪些勞動(活動),他們給你帶來了什麼收穫和快樂?

2、回顧自己在學校或家裏參加某項勞動的經過再把它寫下來。

設計意圖:利用生活經驗進行口語訓練和練筆。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讓語文運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

板書設計:

懂事

槐鄉的孩子採摘槐米快樂勞動是快樂的

勤勞

辛苦

槐鄉的孩子教案4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

閲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習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內容,陪阿姨能夠自讀能力,並是學生感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時間

1~2課時

學習準備

1.學生自己讀熟課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學習詞語,並提出疑問;

2.教師準備站;

學習過程

一、引導認識略讀課文,略知學習方法

1.從“x”認識略讀課文

2.略知學習方法:通過朗讀、質疑、思考、討論,讀懂課文。

二、引導自己讀懂課文

1.默讀課文,藉助拼音和字典認識生字,瞭解重點詞語意思;

2.再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2)槐鄉的孩子可愛嗎?你從課文哪些描寫重體會到的?

(3)自己還有什麼不動的.地方?記下來,和同桌討論一下;

三、利用網站,交流反饋

1.打開網站:

(1)積累詞語;

(2)在網站提示下理解:滿載而歸、耷拉;

(3)利用網站學習解疑,然後組內交流;

2.反饋學習情況:

從課文詞句體會課文內容:槐鄉孩子的可愛體現在:勤勞懂事、吃苦耐勞、以苦為樂;

3.讀出勞動的歡快、輕鬆、活潑。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網上練習:交流學習體會。

2.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

3.説説自己課餘所從事過的勞動內容。

槐鄉的孩子教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3、培養獨立閲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培養自讀能力,並使學生從中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學準備】

槐樹、槐花的圖片和相關資料;寫有詞語的幻燈片或小黑板;《新華字典》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解讀課題

1、[板書課題]讀準字音,讀好課題。

2、從課題中瞭解到什麼?(解讀“槐鄉”;初知課文主人公——槐鄉的孩子)

二、預習探究

1、讀取信息,認識槐樹。

(1)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捕捉信息,瞭解“槐花”(槐樹開花季節、槐花大小、槐花清香、槐花的用處等)

(2)結合圖片補充槐樹、槐花的相關資料(槐樹:落葉喬木,羽狀複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蕾可以製作黃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藥。——在介紹時針對本班孩子實際用大多數孩子能聽懂的語言進行介紹,如:孩子們若不太懂“落葉喬木”,可以解説成:“槐樹,是種高大的樹,它到了秋冬季也要落葉,是落葉喬木。”讓多數孩子能真正瞭解相關知識。)

2、導讀提示。

(1)自讀“提示”,邊讀邊畫出本課的學習要求

(2)指名讀提示,交流並歸納出學習要求:

①讀讀課文,看看槐鄉的孩子有什麼樣的快樂。

②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

③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3、自讀自悟。

對照略讀提示,輕聲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藉助課文注音、字典讀準字音;讀通每一個句子,長句和一下讀不通順的句子反覆多讀。

4、集體交流

(1)詞語:

結成了伴揹着水葫蘆帶着乾糧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縷縷炊煙滿載而歸月落柳梢

(2)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槐鄉孩子在八月裏的一天上山採摘槐米。)[板書:採摘槐米]課文哪部分具體寫了槐鄉孩子採摘槐米的經過?(第三自然段)哪些語段向我們介紹了槐鄉孩子一天的生活?(第三、四自然段)從中,你感受到槐鄉的孩子們有什麼樣的快樂?

三、品讀體驗

1、默讀具體寫槐鄉孩子一天生活的語段(第3、4自然段),邊讀邊批註閲讀感受

2、交流閲讀感受

(1)要特別注意讓學生用一個詞語概括自己的閲讀感受,並注意讓學生説説是從哪裏體會出來的,同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對“槐鄉的孩子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進行梳理、概括信息點。(勤勞、懂事、團結合作等)

(2)哪些語句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隨機引導學生了解句意,理清層次,隨機板書:早起出發,合作採摘,滿載而歸)(在酷熱的天氣裏伴着歌聲出發,男孩女孩積極地投入勞動,一路飛歌回家,帶着微笑入夢等)

3、劃出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讀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隨機引導學生關注下面語句(説説喜歡的原因,讀出自己的感受,積累背誦):

(1)槐鄉的孩子離不開槐樹,就像海邊的娃娃離不開大海,山裏的孩子離不開石頭。

(2)八月,槐樹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發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細聞是聞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樹叢中,輕輕地隨風飄動。

(3)女孩有的彎腰撿着,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着;有的往籃裏塞着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4)雞熱得耷拉着翅膀,狗熱得吐出舌頭,蟬熱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樹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四、鞏固延伸

1、用一句話抒發學完本文後的感受。(生暢談)

2、小結:快樂不僅僅來自於休閒,來自於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穫,沒有勞動就無從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的孩子一樣去熱愛勞動吧,去品嚐勞動的快樂吧!

【板書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