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大綱的複習方向有哪些

來源:文萃谷 1.81W

考研大綱是考研複習的指向標,新大綱沒發佈前大家可以參考舊大綱來規劃複習。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英語大綱的複習方向,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考研英語大綱的複習方向有哪些

  考研英語大綱的複習指導

一、對基礎知識的劃定非常明確

大綱明確了考研所必須掌握的英語知識,主要就是單詞和語法,這也是考研英語永遠的兩大基石。

單詞方面,除規定了5500左右的詞彙量外,還明確指出:“除掌握詞彙的基本含義外,考生還應掌握詞彙之間的詞義關係,如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掌握詞彙之間的搭配關係,如動詞與介詞、形容詞與介詞、形容詞與名詞等;掌握詞彙生成的基本知識,如詞源、詞根、詞綴等。”

語法方面,則明確規定了具體需掌握哪些語法知識:“(1)名詞、代詞的數和格的構成及其用法;(2)動詞時態、語態的構成及其用法;(3)形容詞與副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的構成及其用法;(4)常用連接詞的詞義及其用法;(5)非謂語動詞(不定式、動名詞、分詞)的構成及其用法;(6)虛擬語氣的構成及其用法;(7)各類從句(定語從句、主語從句、表語從句等)及強調句型的結構及其用法;(8)倒裝句、插入語的結構及其用法。”

可見,大綱對於基礎知識的劃定非常明確、具體,在給我們指明瞭複習方向的同時,也告訴我們:紮實的單詞和語法基礎永遠是考研英語的兩大基石,這兩者到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它們是奠定高分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

二、閲讀不是“淺閲讀”,而是“深閲讀”

考研英語最重要的是閲讀,不管是直接的閲讀理解題,還是其他題型,都以讀懂文章為前提。對於閲讀這方面,大綱也有明確規定:

“考生應能讀懂選自各類書籍和報刊的不同類型的文字材料(生詞量不超過所讀材料總詞彙量的3%),還應能讀懂與本人學習或工作有關的文獻資料、技術説明和產品介紹等。對所選材料,考生應能:(1) 理解主旨要義;(2) 理解文中的具體信息;(3) 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義;(4) 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5) 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詞義;(6) 理解文章的總體結構以及上下文之間的關係;(7) 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8) 區分論點和依據。”

可見,閲讀並非“淺閲讀”,而是要求“深閲讀”,即不僅讀懂文章的表面意思,還要充分把握文章的主旨、結構、邏輯、細節等。這就需要我們在增加閲讀量的同時,還要擴充知識面、掌握一定的閲讀技巧,即分析和理解能力。這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考生在不斷地積累和練習之中攢下深厚的閲讀根底。

  考研英語的複習要點

1. You have matches

這句話在很多的社交場合當中使用的比較頻繁,比如説Jack在一次朋友的聚會當中,從酒吧枱拿了兩杯雞尾酒,準備回房間享受,在回去的途中遇到一位美麗的女士,她看後笑着説:“You have matches?”Jack一愣,回答説:“很抱歉,我十三年前就戒煙了,所以沒有火柴。”她立刻會意到他誤解了她的意思,略帶歉意地説:“It’s only a joke.” 然後,相互尷尬地笑了笑,走開了。事後和朋友在吃晚飯的時候聊天,趁機向一個美國朋友請教白天的那句話,朋友解釋説:“因為她看你兩手都佔着,就故意開玩笑跟你要火柴,這是個非常普通的笑話,非但沒有惡意,反而是想問你需不需要幫忙。”

2. Turn the table

一位親戚和妻子失和到了要離婚的地步。幾天前接到親戚電話,説他們在走進律師樓之前,先去求助於心理和婚姻問題專家。夫婦倆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了好多次,互相之間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猜疑、埋怨,結果化干戈為玉帛。説簡單也簡單,就這麼拯救了這場婚姻。我打心眼裏為他們高興,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同樣也認識他們的一位美國朋友。這位朋友挺激動的,連連説着“感謝上帝,感謝上帝”,她還補充了一句“He turned the table”。

這話讓我心裏很不舒服,她是指我親戚動粗嗎?我打抱不平説:“不會,不會,他很斯文,很有紳士風度,不會以粗魯的舉動壓制對方,不會以高壓讓對方屈從。” 結果,越説誰也聽不懂誰。看着我那一臉不快的表情,朋友突然茅塞頓開了,以另一種方法向我解釋。終於讓我明白,她是説我親戚“扭轉了局面”,那 “table”和我想到的“桌子”根本無關。

再説遠一點, turn the tables (on someone)這個短語也和“桌子”沒什麼關係, 它的意思是to suddenly take a position of strength or advantage that was formerly held by someone else (反敗為勝,轉弱為強)。例如: “She played badly in the first set, but then she turned the tables on her opponent and won the match.”

3. Wearing two hats

同事朋友聚會,少不了相互介紹。先生在向我介紹他的同事Larry時,説他可是個大忙人:“He is wearing two hats.” 我説,你開什麼玩笑,他根本就沒戴帽子。 Larry 一直以笑作答,倒是先生察言觀色,知道我不懂,便幫我找台階下。原來,先生是指Larry在醫院某一部門擔任要職,除此之外,還有自己的生意,就是説Larry身兼兩職,而不是真的戴了兩頂帽子

4. with a grain of salt

一天吃飯的時候,好友Allen和他的中國籍太太坐在餐桌旁大談最近流行的一種草藥,説它能包治百病。 Allen 説了一句:“I’d like to take it with a grain of salt”。他太太笑道:“你以為它是蔬菜啊,還要加點鹽再吃。健康專家可沒有説過要加鹽。”Allen 愣了一下,然後大笑不已,解釋道“ Take something with a grain of salt” 是“對某事有保留、持懷疑態度”的意思。 原來剛才Allen 是説他對這種草藥的神奇療效表示懷疑,而不是説要“放些鹽再吃”。(摘自《世界日報》)

are in for a treat!

這天,同事們正在討論為我和 Rhonda 開生日 party的事情,為了尊重壽星,大家讓Rhonda 和我選擇一家中意的餐廳。Rhonda建議去鎮上一家叫做BBQ 的美國餐廳。我從來沒有去過那裏,於是就問她那裏有什麼特色。Rhonda便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他們的招牌菜,聽得我十指大動,直咽口水,Rhonda便笑着説: “You are in for a treat !” 我愣了一下,以為Rhonda要請我去那裏吃飯,心裏十分不好意思,試探着問過她之後,Rhonda 笑着解釋説: “You are in for a treat means you’ll like it !”

  考研英語經濟類文章常識及詞彙表達

1. 產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

產能利用率,也叫設備利用率,是工業總產出(total industrial output)對生產設備的比率。簡單的理解,就是實際生產能力到底有多少在運轉發揮生產作用。

當產能利用率超過 95% 以上,代表設備使用率接近全部,通貨膨脹(inflation)的壓力將隨產能無法應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場預期利率(market expected interest rate)可能升高情況下,對該國貨幣是利多。反之如果產能利用率在 90% 以下,且持續下降,表示設備閒置過多,經濟有衰退的現象,在市場預期利率可能降低情況下,對該國貨幣是利空。

2. 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自然失業率指充分就業下的失業率。自然失業率即是一個不會造成通貨膨脹的失業率(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NAIRU ),也是勞動市場處於供求穩定狀態的失業率。從整個經濟看來,任何時候都會有一些正在尋找工作的人,經濟學家把在這種情況下的失業稱為自然失業率,所以,經濟學家對自然失業率的定義,有時被稱作"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失業率",有時也被稱作無加速通貨膨脹下的失業率。

例:America’s capacity utilization, for example, hit historically high levels earlier this year, and its jobless rate (5.6% in August) has fallen bellow most estimates of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 the rate below which inflation has taken off in the past. (1997年Text5)

譯文:例如,美國的'生產力利用率在今年前段時間創下了歷史高水平,而它的失業率(8月份為5.6%)已降至低於對自然失業率的大多數估測——過去當比率低於自然失業率時,通貨膨脹率已急劇上升。

3. 經濟結構(Economic Structure)

經濟結構指國民經濟的組成和構造,它是一個由許多系統構成的多層次,多因素的複合體。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建立在合理的經濟可能性之上。結構合理就能充分發揮經濟優勢,有利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協調發展。經濟結構狀況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不同經濟體制(economic system),不同經濟發展趨向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結構狀況差異甚大。

4. 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狹義的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central bank)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monetary supply)或信用量(credit)的方針和措施的總稱,包括信貸政策(credit policy)、利率政策(interest rate policy)和外匯政策(foreign exchange policy)。而廣義政策的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量(financial variable)的一切措施。

真題例句:Much of the language used to describe monetary policy, such as “steering the economy to a soft landing” or “a touch on the brakes,” makes it sound like a precise science.

譯文:許多用來描述經濟政策的語言,比如“控制經濟軟着陸”、“給經濟踩剎車”,使經濟政策聽起來像是一門精確的科學。

5. 利率(interest rate)

利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capital)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annual interest rate)。當經濟過熱(overheated economy)、通貨膨脹(inflation)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credit squeeze);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basic economic factors)之一。

6. 通貨膨脹(inflation)

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devaluation)和物價(commodity price)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真題例句:Economist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surprised by favorable inflation figures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conventional measures suggest that both economies, and especially America’s, have little productive slack.

譯文:經濟學家尤其對英美兩國利好通貨膨脹數字感到吃驚,因為傳統的計量方法表明兩國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幾乎沒有出現生產蕭條。

7. 通貨緊縮(deflation)

當市場上流通貨幣(currency)減少,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下降,影響物價至下跌,造成通貨緊縮。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investment and production),導致失業率(jobless rate)升高及經濟衰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