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評課稿

來源:文萃谷 3.18W

各位知道評課稿如何寫嗎?下面是有關高中數學課的評課稿,供大家參考。

高中數學課評課稿
  高中數學課評課稿【1】

數學課堂教法如何結合現代教育教法理論、結合學生的實際來實施素質教育,優化課堂教法,提高教法效益呢?這是每個老師在今天的課改面前都有的困惑.那麼我們應如何從困惑面前走出來呢?我有幸在蘇州第六中學聽了高麗老師的一堂課《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

整節課的學習我發現高老師準備得比較充分,清楚知道學生應該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學會什麼.她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有效地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高老師是讓學生“體會知識”,而不是“教學生知識”,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高老師教態自然大方,語言、表情親切,面部表情豐富,聲音抑揚頓挫,有助於調動課堂氣氛,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情緒控制較好,能較好地組織教學,教師的基本功紮實,能較好地起到示範的作用.總的來説高老師的這節課上得非常成功.

我一直都有這種教法觀念:讓“學生學會求知”比讓學生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在教法過程中我們要從人的固有特性出發發展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數學教法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老師對知識的形成過程也比較重視,但對有些細節方面沒有能夠闡述清楚.在從幾何特徵過渡到數量特徵時,也讓學生去探索總結,但對於為什麼要作垂直,沒能告訴學生其中的道理,這樣學生可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理解數學的本質.

高老師開始的時候都是叫學生個人來回答完成,後面幾個問題乾脆讓學生一起來回答,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不能讓學生感覺到這是“我的參考答案”,感覺不到同學、老師那肯定的眼光,長此以往課堂的氣氛會低迷,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懶惰.因為學生思考的參考答案可能會得不到肯定,學生思考也沒用.漸漸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削弱,與我們老師的初衷、教改的意圖相違背.

我覺得教師應通過自己的“創造”,為學生展現出“活生生”的思維過程.

由於數學學科抽象、嚴謹的特點和數學學習的“再創造”要求比其他學科高,數學教材不能完全適應學生的理解力、思維力和想像力.數學教師更多的責任恰恰就在於他應當通過自己的.“創造”為學生展現出“活生生”的思維活動,從而幫助每一個學生最終相對獨立地去完成建構活動.教師應通過自己的“創造”,充分發揮教學活動的感染力量.由於數學研究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我們的數學教師就應通過自己的示範使學生體會到這樣工作和學習的內在樂趣.一個好的數學教師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激發對美的追求.如,教師闡述所授內容時,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哲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喚起學生強烈的探求新知識的慾望.教師應通過自己的“創造”,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的對象具有主體性,他們是活生生的人,在教學中不是被動地接受“塑造”,而是以主體的身份參與“塑造”自我的過程.一堂好課須由師生雙方共同創造,教學藝術的出發點便是師生在教學中的交流與合作.教學的成功與否,主要看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水平,以及師生關係是否融洽,能不能心領神會地默契配合與協作,能否做到思維共振與感情共鳴.

  高中數學課評課稿【2】

1、教師以新的課改理念為指導,注重學生認識發展水平,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和方法、興趣和願望、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從統計圖的“原始信息”中,不斷鼓勵學生儘量説與別人不同的問題,多角度地去進行“選擇”、“加工”信息,直至“發佈”信息,訓練學生求異思考,發散思維。

2、學生依據親身經歷的統計題材入手,找到了知識的“源”,是“有感而説”,其思路也就“源源不斷”,也讓學生

體會數學就在身邊的思想。學習活動儘量讓學生感受與體驗,注重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動中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和形成,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學習過程讓學生經歷與探索,教師引領學生把學習過程變成問題解決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角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4、關注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習交流中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合作意識。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育。

5、評價方式多樣靈活,教學中能夠正確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

建議:1、如果在學生認識統計表和統計圖後,總結出統計表和統計圖的作用,並引導學生説出統計圖和統計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這節課的效果會更好。

2、本節課的時間安排適當調整一下,讓學生多瞭解生活中的統計圖和統計表及其用途,讓學生體會學數學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及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