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皮嶺》賞析

來源:文萃谷 2.3W

《木皮嶺》作品介紹

《木皮嶺》賞析

《木皮嶺》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8卷第34首。

《木皮嶺》原文

木皮嶺

作者:唐·杜甫

首路慄亭西,尚想鳳凰村。

季冬攜童稚,辛苦赴蜀門。

南登木皮嶺,艱險不易論。

汗流被我體,祁寒為之暄。

遠岫爭輔佐,千巖自崩奔。

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仰幹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聞虎豹鬥,屢跼風水昏。

高有廢閣道,摧折如短轅。

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長根。

西崖特秀髮,煥若靈芝繁。

潤聚金碧氣,清無沙土痕。

憶觀崑崙圖,目擊懸圃存。

對此欲何適,默傷垂老魂。

《木皮嶺》註釋

①木皮嶺:在今甘肅成縣東南二十里。山上多木蘭,其皮為中藥厚朴,故名。

②首路:啟程。慄亭:在今甘肅成縣東南五十里。

③鳳凰村:當在鳳凰台下,以台得名。

④季冬:冬季的最後一個月,即十二月。

⑤蜀門:即劍門關,是蜀地的北部門户,故稱。

⑥祁寒:嚴寒。暄:暖和。

⑦遠岫:遠山。岫,全詩校:“一作垣。”輔佐:輔助。此指眾山拱衞。

⑧千巖:羣山。崩奔:崩倒,奔騰。

⑨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⑩別:全詩校:“一作更。”有:全詩校:“一作見。”尊:尊貴。此指高大。

11、幹:干犯。全詩校:“一作看。”塞:蔽。大明:太陽。

12、厚坤:大地。

13、閣道:棧道。

14、斷:原作“短”,校雲:“一作斷。”據改。

15、冬青:樹名,四季常青,隴南多有。

16、西崖:指木皮嶺西側的地霸山。秀髮:秀美煥發。

17、圖:全詩校:“一作墟。”

18、懸圃:即玄圃,傳説中的仙境,在崑崙山頂,上通於天。見《離騷》、《淮南子·地形訓》。

19、適:往。

《木皮嶺》作者介紹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因為在杜甫所作的詩多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裏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敍,而又着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着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著作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春望》、《絕句》、《望嶽》等等。

《木皮嶺》繁體對照

卷218_34木皮嶺杜甫

首路慄亭西,尚想鳳凰村。

季冬攜童稚,辛苦赴蜀門。

南登木皮嶺,艱險不易論。

汗流被我體,祁寒為之暄。

遠岫爭輔佐,千巖自崩奔。

始知五嶽外,別有他山尊。

仰幹塞大明,俯入裂厚坤。

再聞虎豹鬥,屢跼風水昏。

高有廢閣道,摧折如短轅。

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長根。

西崖特秀發,煥若靈芝繁。

潤聚金碧氣,清無沙土痕。

憶觀昆侖圖,目擊懸圃存。

對此欲何適,默傷垂老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