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雀》教學設計範文

來源:文萃谷 5.15K

教學目標:

《山雀》教學設計範文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動物的興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3、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抓住山雀説的話,聯繫上下文,讀懂我猜想的依據。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檢查預習,鞏固本課生字新詞的識記。

2、質疑導讀,學習課文13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識字學詞,初讀課文。

1、出示生詞。

(1)、指名認讀,評議。

(2)、齊讀詞語。

(3)、從詞中抽出生字,認讀,開火車擴詞。

(4)、學生自由介紹記識方法。

(5)、教師重點講解雀、肯。

2、學生自主分段讀課文。

3、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4、同桌合作,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二、質疑導讀,學習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們見過山雀嗎?他們是什麼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介紹、交流。

文中哪個地方為我們介紹了山雀的樣子?請用橫線畫出來。

指名反饋,讀句子

觀察圖,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瓏。

學生有感情齊讀句子。

2、我是怎麼發現兩隻灰雀的?

學生默讀課文13自然段。

指名反饋,評議、補充。

學生齊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

3、這兩隻灰雀在幹什麼呢?他們幹得怎麼樣?

指名反饋,介紹、交流。

理解起勁的意思。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們幹得起勁?

引導體會山雀找蟲子時的專注、賣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以上語句。

3、看到山雀如此起勁地鑿樹幹找蟲子,我是怎麼做的?結果出現什麼情況?

學生輕聲讀第三自然段後半段內容。

指名發言。

理解詞語:一動不動、紋絲不動、像死了似的。

議一議:山雀真的死了嗎?它為什麼裝死?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二、總結課堂,鼓勵閲讀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你對山雀有了哪些認識?

2、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總結:小巧玲瓏的山雀太惹人喜愛,它們憑藉自己的勞動找蟲子吃來填飽肚子。當它們遇到危險無法逃離時,就裝死來矇騙對方,以求逃過一劫,真是聰明到家了。

4、鼓勵閲讀。

三、佈置作業。

書寫生字新詞。

繼續閲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讀懂山雀的對話,弄清我的猜想的根據。]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對山雀的喜愛,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4、仿照課文,進行觀察、仿寫。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猜字遊戲。

2、指名反饋:你對山雀有了哪些認識與瞭解。

3、學生齊讀課文第一、二、三段。

二、抓住山雀的語言,弄清我的猜想。

1、學生自由讀第417自然段,要求用畫出自由的山雀説的.話,用曲線畫出拘禁中的山雀説的話。

2、指名反饋,讀一讀找出的語句。

3、集體評議,糾正補充。

4、全班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第417自然段。

5、引導體會:你從山雀説的話中感受到什麼?

6、學生練習有感情地分角色直接讀兩隻山雀説的話。

7、教師質疑,引導弄清作者猜想的根據,體會作者觀察的細緻以及山雀的聰明、機智、團結互助。

(1)山雀真的會説話嗎?課文中出現的這些山雀的語言是哪兒來的?

(2)聯繫上下文,看看文中我是根據什麼猜出山雀的對話的。

(3)指名反饋,抓住山雀第一次説的話做具體地示範性的指導體會。

8、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第417自然段。

三、總結課堂,拓展仿寫。

1、小小的山雀有着高尚的心靈和美好的品質,它們勤勞、聰明、機智、團結、互助、友愛。而文中的我更是通過耐心到觀察,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讓小山雀都成了能夠説話,能夠溝通的可愛的小精靈。

2、拓展仿寫。

不止小山雀,其實許多動物都是通過叫聲以及動作來代表語言,向同伴或人類表達它們的想法。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根據它們的叫聲動作,猜一猜它們在想什麼,會説什麼?把自己的猜想寫下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