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電影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7.5K

《南京南京》這部電影其實早就想看了,但是因為現在網上大多是搶先版,找不到高清的,所以就沒敢輕易欣賞,怕不能看得真切而影響了電影對我的效果。但是今天終於還是忍不住下載了,雖然在下載之前都有仔細看評論,下的是比較受好評的,卻仍舊很不幸地下載了一部搶先版。萬幸的是雖然是搶先版,但是還不至於到我想象的那麼糟糕,還算比較清晰吧。

抗戰電影觀後感

看罷電影我對陸川導演肅然起敬了。之前我是很鄙視我們大陸當今的許多導演的,尤其是那些善於“大-片”的“名導”們,具體名字就不方便説了,其餘不被我鄙視的導演之中也沒有能讓我敬佩者,陸川導演算是第一人。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拍電影我覺得是非常不易的。首先,“南京大屠殺”在之前是有紀錄片的,但是紀錄片不等於電影,如果把電影拍成紀錄片那就沒有拍電影的意義了,我們直接去看紀錄片好了,哪裏還需要花這麼多錢來拍個電影呢?可是,“南京大屠殺”又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所以就算是電影也不能失去真實的紀錄意義,要能深刻的反映當時的恐怖,不然同樣會遭受批評。這就比較難了,但是陸川先生做的非常好,電影不僅有明確的主人公和故事情節,同時也真實的反映了當時南京“人間地獄”一般的場景。然而此外最主要的是有一點着實出乎我的意料了:陸川先生竟然讓一位名叫“角川”的日本士兵來帶領觀眾重回“南京大屠殺”,多麼大膽而又奇妙的手法呀!這我在之前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我不懂電影,更沒有導演的天賦,我本以為日本士兵在電影裏面應當完全是作為反派的,至少無論如何是不會變成主角的`,然而看完電影我才發現我的想法是多麼死板。“角川”這個主角當得實在是太漂亮了,因為有了他,我們不僅看到了1937年的那個冬天南京市民的疾苦,同時也看到了那些日本人的世界,他們的南京生活,他們的軍旅生活,他們的充滿矛盾的內心世界。

每每提到“南京大屠殺”我們的內心總是充滿了憤怒的。在我們的心中那些日本士兵完全不是人了,而是野獸,是殺人機器,是行屍走肉。但是我們錯了,無論他們多麼的殘忍他們都是人,他們都是有思想的,他們一樣有感情,他們也有親人,他們也有家鄉,他們也會想念。但是因為戰爭,因為那些戰爭的真正發動者們,他們被-迫來到了中國,在無情的戰爭面前他們中有人變得瘋狂,在殘酷的死亡遊戲裏他們中有人失去了理智,但是終歸人性的微弱燭光還是沒有熄滅而被少數人保留了下來,主人公“角川”就是這少數人中的一位,他們會同情中國難民,他們會愛上“慰-安-婦”,他們甚至會私自放掉俘虜,我不禁要向這些“角川”們致敬了,感謝電影把這些鮮活的人展現在了我們眼前。

“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七十二年,但是因為它,我們中國人和日本鬼子結下了血海深仇。仇恨往往容易衝昏人的頭腦,讓人失去理智,仇恨越深這方面的作用也就越明顯。人失去理智就難以正視歷史,而如果不正視歷史,結果將是很嚴重的,正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歷史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華史的一部分,所以正視“南京大屠殺”就是正視日本侵華史。日本的侵華戰爭令人髮指,是地地道道的不義之戰,所以日本侵華失敗了,因此當今的世界各國萬萬不能效仿,其中也包括我們中國。由於日本的行為實在是太殘忍,以至於我們國人自然而然的產生了報復心理,但是貌似正義的愛國主義精神卻是危險滋生的搖籃,危險在於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不明智的事情,甚至也許有一天也會像日本人一樣變成戰爭的發動者,這是我所非常擔心的。其實我們國人在面對這段屈辱史的時候除了痛恨日本人,同情受難者之外,更主要的還是要痛定思痛,吸取教訓,絕對不要讓歷史再度重演。我們的真正敵人是戰爭,是戰爭讓我們陷入痛苦,是戰爭讓我們遭受災難,是戰爭讓我們國破家亡,是戰爭讓我們妻離子散……而被戰爭所毒害的又豈止我們這些被侵略者呢?那些侵略者照樣也深受其害。比如影片中的那位來自德國的貝拉先生,如果不是戰爭他也許能在德國的某個小鎮享受天倫之樂;如果不是戰爭,我想他來中國就會是一件非常輕鬆快樂的事,而不是為了救援那些受苦的難民。再比如電影的主角——角川,戰爭讓他面對了本不該面對的敵人,戰爭讓他遠離親人故鄉,戰爭讓他命懸一線,戰爭讓他生不如死,最後在放走兩名俘虜之後角川自殺了,自殺之前他説了這樣一句話:“活着比死更艱難吧?”

戰爭是可怕的,隨便發動不正義的戰爭的人是最可惡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我們不能不吸取教訓。我們要強大自己,但是我們強大自己不是為了欺負別人,我們發展軍事不是為了侵佔別人的國土,我們只是不想再次落後而捱打,我們只是不想讓戰爭死灰復燃而再來影響我們美好的生活。某些自以為是的國家請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來顯示你們的無知,自己拿着欺負人的“專利”卻喊着“中國威脅論”,我們堂堂華夏不像你們那樣小肚雞腸,見利忘義,打着領帶西裝革履的紳士們卻不懂得刷牙,口臭得嚴重,真是可笑,可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