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的基礎知識要點

來源:文萃谷 3.31K

1、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九年級化學的基礎知識要點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4、構成的原子基本微粒是質子、中子、核外電子。

5、在原子中,質子數 = 核電荷數 = 核外電子數。

6、元素的化學性質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7、元素的種類是由質子數或核電荷數決定。

8、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由質子數和中子數決定。

9、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10、鎂離子和鎂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11、空氣是由幾種單質和幾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12、黑色物質的是木炭C,氧化銅CuO,二氧化錳MnO2,四氧化三鐵Fe3O4。

13、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徵是有新物質生成。

14、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複分解反應。

15、濃硫酸敞口放置質量會增加,因為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濃鹽酸敞口放置質量會減少,因為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氫氧化鈉(NaOH)敞口放置,質量會增加,因為氫氧化鈉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

16、濃鹽酸在空氣裏會生成白霧,是因為從濃鹽酸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形成鹽酸的小液滴的緣故。

17、用石灰漿(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抹牆,逐漸變硬的原因是由於石灰漿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鈣。

18、煤、石油、天然氣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19、由飽和溶液到不飽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劑。

20、不飽和溶液到飽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

21、溶液的基本特徵是均一性、穩定性、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

22、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的相同點是都是氧化反應。

23、在化學反應前後,肯定不變的是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元素的種類、反應前後物質的總質量。肯定變化的是物質的種類和分子的種類。可能改變是分子的數目。

24、 物質燃燒的三個條件是(1)該物質必須是可燃物;(2)與氧氣充分接觸;(3)燃燒時温度達到着火點。

25、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26、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的物質是H2、C、CO。點燃前須驗純的物質是H2、CH4、CO。

27、溶液在稀釋前後保持不變的是溶質的質量。

28、假酒可導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29、粗鹽提純的步驟是溶解、過濾、蒸發。

30、配製溶液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

31、濃硫酸在稀釋時,應將濃硫酸慢慢注入水中,並不停攪拌。

32、常見物質(離子)的檢驗方法

物質

36、白色沉澱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 ;藍色沉澱是Cu(OH)2;紅褐色沉澱是Fe(OH)3;紅色沉澱是Cu2O。

37、地殼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鋁、鐵。

38、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在做此實驗時,應預先在瓶底放水或細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39、用墨書寫的字畫常年不褪色,是因為碳在常温下具有穩定性。

40、硫酸銅晶體的俗稱是藍礬或膽礬。固體二氧化碳的俗稱是乾冰。氫氧化鈉的俗稱是燒鹼、火鹼、苛性鈉。碳酸鈉的俗稱是純鹼。氫氧化鈣的俗稱是熟石灰、消石灰。氧化鈣的'俗稱是生石灰。

41、在氧氣、稀硫酸、熟石灰、乾冰四種物質中,可用來金屬除鏽的是稀硫酸;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可用於潛水、搶救病人的是氧氣;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乾冰。

4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天然氣、沼氣的主要成分是CH4, CH4在空氣中燃燒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物質是氫氣,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43、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在進行操作時,應先通氫氣,後加熱,原因是排淨試管中的空氣,防止混合氣體加熱時爆炸。實驗結束時,應先停止加熱,後停止通氫氣,原因是防止灼熱的銅再次被氧化。

44、氧氣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氫氣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氣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

45、煤氣中毒實際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CO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藍色。

46、若要分離溶解度隨温度的升高而明顯增大的物質,應用冷卻熱飽和溶液法;若要分離溶解度隨温度影響不大的物質,應用蒸發溶劑法。

47、物質溶解於水使温度升高的是:濃H2SO4、、NaOH固體、CaO;物質溶解於水使温度降低的是:NO3、銨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