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並序)教案

來源:文萃谷 8.68K

  ●教學目標

琵琶行(並序)教案

一、知識和能力

1.進一步瞭解白居易及其作品。瞭解歌行體的特點。熟記名句,豐富積累。

2.體會詩人感情,鑑賞詩歌意境,品味音樂描寫藝術,訓練朗讀能力。

二、過程和方法

誦讀、感悟、理解、鑑賞、比較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美好音樂的嚮往與熱愛,領會作者情感裏的人性美。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描摹音樂的妙處,進而領會作者的感情。理會“同是天涯淪落人”之“同”。

  ●解決辦法

1.反覆誦讀,增強感性認識。

2.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

  ●學生活動

學生重點閲讀琵琶音樂聲調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揚疾徐變化的全過程,領略品評作者形象化的表現手法,體味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

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中認真閲讀詩前小序,並與詩對照,把彼此對應的部分找出來,例如序文中第二句(“明年秋……錚錚然有京都聲”)跟詩的第一段對應;第六句(“予出官二年……有遷謫意”)跟詩的第四段對應。由此瞭解故事的梗概,這對整體感知這首詩是十分必要的,必須切實完成。

二、導入

一位盲人將要離開人世時,對別人説:“我多想看看陽光及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啊!”人們請來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淚,説:“我看見了!我看見了!我看見了陽光、鮮花、小鳥、河流。”盲人帶着喜悦滿足的神情離開了人世。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聽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後,老淚縱橫,説自己“觸摸到了俄羅斯民族的靈魂”。美妙的音樂能引起不同經歷、不同心境的人共鳴。《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詩人白居易潸然淚下。現在,我們就一起來體會琵琶女的高超技藝,欣賞作者化琴聲為美妙詩句的非凡本領,探究作者淚濕青衫的原因。

三、誦讀

請六位同學依次朗讀序文和全詩,每人讀一段,並正音;然後放課文磁帶(最好是配樂朗讀),或者教師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全詩(如此範讀有替代講解、創造課堂良好氛圍、幫助學生記誦等作用)。

可根據實際情況作誦讀指導——

誦讀這首詩要注意詩中的敍事脈絡和詩人的體驗。必須化身為詩人,設想自己親歷其事,親聞其音,親見其人,這才能深入詩的意境,讀得悽楚動人。

1.開頭部分:前六句要讀出悲悽的氣氛。讀最後兩句,情緒應有變化:“忽聞水上琵琶聲”後應作稍長停頓,以示有一個短時間的靜聽過程,這就是《序》中説的“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下句“主人忘歸客不發”應作一頓,表示主客俱已進入音樂境界中,憂傷暫被驅散。

2.關於音樂描寫部分:“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讀,有輕快情調;”間關”兩句速度放慢,要讀得流暢;“冰泉”以下四句是為高潮蓄勢,要小聲讀;“銀瓶”以下四句寫樂曲高潮和終止,要讀得緊張、熱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3.關於琵琶女自敍身世部分:可按少年歡樂、晚年淪落、當前心境劃分層次,每層後宜作一頓。

4.關於詩人傾訴內心部分:“同是”二句點明全詩主旨,宜用歎惋之聲,要讀得慢些;“我從”以下六句為下文鋪墊,可輕讀;“其間”以下六句述心情,也要用歎惋之聲;“今夜”以下四句表祈請,應讀得懇切。

5.結尾部分:開頭兩句承上敍事,要讀得平緩些。中間兩句轉入抒情,當用低沉聲調。最後兩句用問答式,問後宜作稍長停頓,然後徐徐作答,這是全詩抒情的高潮。

誦讀不單純是為了記誦,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作為一種鑑賞手段來運用。

  第二課時

四、鑑賞

要點:①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②仔細品味詩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具體內涵。這兩條都是詩中的精髓,如能切實完成,就給學生課後繼續領悟創造了條件。其餘如全篇的結構藝術、景物描寫、敍事手法等,可以三言兩語帶過或略而不講。實踐證明:讀詩主要靠學生自行領悟,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抓不住主要的內容或一時消化不了,未必有益。

1.音樂描寫

這首詩中的音樂描寫十分出色。

詩人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將演出時的心態,因而從寫琵琶女的調絃動作人手,用“未成曲調先有情”説明她此時已進入樂曲中的境界。然後分兩個階段寫她的演奏內容。開始演奏的大概是她根據當時的心緒選定的一支曲子,因為詩人從那“掩抑”的琴聲中聽出了愁苦和“平生不得志”的訴説。與此同時,詩人又描寫了她的演奏姿態,從“低眉信手續續彈”中看到了她技藝的嫻熟。這些都是為下文作鋪墊的,雖是淡淡的幾筆,卻有引人人勝的魅力。接着寫她演奏琵琶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這原是一件難事,但詩人寫得很巧妙:他只寫了三個有代表性的樂段,並運用生動的比喻同時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使讀者在想像中親聆琵琶的美妙樂音和旋律的發展變化。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錯進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聲,表現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調。第二樂段用花底鶯語的間關之聲作比,再著一個“滑”字,使讀者覺察到旋律變得輕快流暢了;接着又逐漸緩慢下來,彷彿進入了半終止狀態一—這“無聲”的音樂又使讀者去尋味“幽愁暗恨”,並期待着變化的到來。果然,第三樂段一開始就是“銀瓶乍破水漿進”,這是高潮到來的信號;它發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現了“鐵騎突出刀槍嗚”的熱烈而緊張的場面。讀了這一段文字,掩卷沉思,會有“餘音繞樑”之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