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真棒》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3.08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孩子你真棒》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孩子你真棒》讀後感

《孩子你真棒》讀後感1

應女兒班主任推薦,最近認真看完了《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作者是知心姐姐盧勤,書中通過作者講述身邊一件件小事,告訴家長一個個道理,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孩子所有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父母不必總讓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應該在乎的是你的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一路看下去,許多故事,令人感慨,許多細節,令人感動,許多話語,令人深思。

我始終認為孩子的潛能是無窮的,只是現在的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一次週末回鄉下老家,路上正巧遇上我們那兒一所重點高中搞拓展拉練跑,一個個花季少年穿着厚厚的棉服,有氣無力、跌跌撞撞的向前拖行。坐在我身旁的女兒問我:“媽媽,這些哥哥姐姐怎麼這麼跑步啊?”想必我8歲的女兒也看出他們不在跑步的狀態。更不可思議的是學生隊伍旁邊跟着一羣愛心氾濫的家長,拿着各類小吃,保温杯,不停地對着自己的孩子討好的問道,“還行嗎?要不我們歇歇?”頓時感慨這些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成長歸根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自己才是成長的主體,家長不可能也不應該越俎代庖。

回想女兒成長的這8年,我一直充當一個“懶媽媽”的角色,只要是沒有危險的事,都儘量放手讓她自己解決,女兒自信陽光的性格也是這樣養成的,通過一步步自己解決問題,她收穫了寶貴的自豪感和對自我的認可,也養成了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好習慣。冬天,每次帶女兒去單位公共浴室洗澡,從5、6歲起總會聽到有人誇我女兒,自己洗澡,自己脱衣穿衣。女兒很是樂意自己去做,覺得自己可以,我也會對她豎起大拇指,給她一個大大的鼓勵“你真棒!”長此下去,女兒將這件事做得近乎完美。可是當下我們做父母的大多數時候是放不開手的,常常擔心孩子這個做不好、那個做不來,於是我們什麼都替孩子做了,就連刷牙也能代勞,沒有給孩子留下嘗試和成長的機會,不是孩子的太無能,而家長剝奪了他們成為有主見、獨立自主、自理能力強的孩子的權利。過度的保護,只能帶來孩子的無能,過度的干涉,只能讓孩子無奈。

書中還有一段話讓我深深地感觸:“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有許多事不能如願以償,心理素質好的豁達開朗,沉着應對,於是成功了;心裏素質差的,煩惱纏繞,難以自拔,於是倒下了。就像一個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恍然大悟,反思自己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常常忘了“最短的那塊木板”——孩子情商的重要性。其實,正如“知心姐姐”盧勤所言,教育的目的是讓不同孩子的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尋找最真實的自己。 “你真棒!”就是開啟孩子心靈大門的鑰匙。每個孩子都有優缺點,我們要適度的誇大他們的優點,缺點在潛移默化中改正,而不是大張旗鼓的批判他的那些缺點。在女兒班上選班長的那段時間,每天晚上和女兒回家的路上,女兒都會重複問我一個問題,“媽媽,如果你是我們班的班主任,你會選誰做班長?”第一次問我的時候我沒把她當回事,隨便説了一個我認識的小孩,“那第二個呢?”女兒接着問,我又説了一個,女兒還不滿意?當我最終説出了女兒的名字時,她高興的説,“是不是因為我很棒啊!”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和女兒會重複同樣的問題遊戲,最後都是在聽到自己名字後遊戲結束。賞識教育能為孩子的人生點亮星星之火,能讓孩子自信的自我認可,擁有自信的孩子是幸運的,我們為何不讓每一個孩子成為幸運的。

愛孩子,是每個父母共有的情感。可是如何去愛,用何種方式去愛卻也是我們很多父母需要審視的問題。謝謝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做母親的言行,讓我懂得了要懷抱一顆“赤子之心”去誇獎、去讚美、去賞識、去理解、去尊重我們的孩子,去發現、去抓住孩子的閃光點,去鼓勵他們擁有自己的人生,同時也要相信他們,敢於放手,屬於孩子們的失敗也要讓他們去經歷,因為這也是他們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他們成長所必需的養分。

《孩子你真棒》讀後感2

做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麼?應該給她怎樣的“幸福”童年?我想這是很多父母考慮過的問題。

當我的孩子還在幼兒園的時候,看見國小生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學習四處“奔波”,我認為那是不可思議的!我有我的教育理念,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當我的孩子快樂的跨入國小的校門,看見有的家長們喊着“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覺得無法理解!因為我有我的教育觀,我希望我的孩子快樂學習生活!

但是,當我週末還快樂地象小鳥一樣,帶着我的孩子到處參加各種活動的時候,當我時不時沮喪着,看着孩子在學校裏的一次次成績的時候,我開始猶豫我的家庭教育理念了。

現實似乎讓我迷失了原來的方向。

我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苛刻,好似掉進了萬惡的“漩渦”,無法自拔!直到有一天,班主 任唐 老師在孩子作業上的批語——“太多了吧!會增加孩子負擔?!”(前一天我給孩子的聽寫作業,整整三張紙!)這讓還沉浸在對孩子聽寫結果不滿的我,頓時有了一些不知所措。

翻開“知心姐姐”盧勤的《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以分為本變以人為本,成長比分數重要”,其中“小和尚打油的故事”給了我深深的震撼!“廚師的苛刻要求,給小和尚帶來無比緊張,結果油灑了一半;而老和尚注意的是過程,結果小和尚心情放鬆,碗裏的油一滴未灑。”我恍然大悟,想起 唐 老師的批語,在孩子作業的簽字欄欣然寫下:“ 唐 老師,您好!昨天確實給孩子聽寫太多了……但孩子堅持的態度讓我感動!……我覺得您是從關心孩子長遠發展來考慮的,是正確的提醒,所以我一定聽取您的建議!謝謝您!祝您全家幸福安康!”我想這就是 唐 老師和盧勤的書給我帶來的改變。

當我看見孩子的分數,我不再一味地責備,而有了一份坦然,因為畢竟我們應該“以人為本”,而不是“以分為本”,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成長永遠比分數重要。

那麼,我的孩子應該如何成長?我應該給她怎樣的幸福童年呢?

有一次,班主 任唐 老師因為改錯了我女兒的試卷,在班級羣裏表示歉意。本來為孩子能夠得到滿分想回去誇讚下孩子,告訴她“這是她努力的結果,她有多麼了不起!”——雖然結果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因為改錯了,她的滿分已經不存在了,那回家我是應該表揚孩子?還是批評孩子?這成了我思考的問題。回到家,只見女兒欣喜地拿出試卷( 唐 老師的良苦用心,沒有塗改掉之前的100分),滿嘴堆笑地説:“媽媽,滿分哦!”我先是一愣,但立馬笑了,因為我知道,我的教育契機又來了。“知心姐姐”告訴我“一個人的習慣、為人處世、道德品質不能馬虎,品格是支撐人一生一世的關鍵。”那麼,我的孩子應該“品格勝於分數”!我笑着説:“是啊,真替你高興!不過今天你們班有個小朋友的試卷, 唐 老師不小心改錯了一題,所以原來他的100分就沒有了;但是 唐 老師勇於在班級羣裏承認自己的錯誤,真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啊!”女兒聽了沉默了。我又接着説:“是不是你啊?”女兒抬頭看了看我,怯怯地小聲説:“是的!”我開心的笑了:“你很棒哦,勇於承認錯誤很了不起,能夠誠實地告訴媽媽,你更值得表揚!就像 唐 老師一樣!”女兒和我相擁而笑,説要好好訂正試卷。這一切比起滿分,要更來得珍貴啊!

“育人先育德”,誠信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什麼是人生的起跑線?我想明禮誠信、老老實實做人,這才是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想起這快一學期的時光,孩子和我的點點滴滴;想着班主 任唐 老師簡短精闢、一語道破的中肯話語;想着《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講述的很多教育藝術;當我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又多了一些成熟和睿智。我可以理解我的孩子,相信我的孩子, 相信她是有潛力的,相信她的今天會比昨天強,相信她能養成良好的習慣,相信她懂得感恩,相信她是一個有夢想的孩子……總之,我慶幸——“有個女兒真好”!

我愛她,一定會陪着她找到這些“幸福”的源泉,讓她擁有一個完整幸福的人生!這就是我們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

《孩子你真棒》讀後感3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的希望,父母的寶貝。每個教師、每個父母都期盼獲得一種優質高效的教育方法,讓孩子成人成材。讀了美國作家斯賓塞?約翰遜的作品《孩子,你真棒!》,他的思想,他的內涵,他的智慧,深深地吸引了我。

《孩子,你真棒!》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年輕女士已經懷孕,很快要迎來一個新生兒,但沒人教過她如何為人母。待產期間,她請教過許多婦女,後來從一位輕輕鬆鬆培育出三個出色女兒、樂觀幽默的老婦人那兒學到了一套簡單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這套方法是:在明白一個簡單的真理後,再做個一分鐘母親。這個簡單的真理是:“喜歡自己的孩子

會自主自律”。一分鐘母親這個説法,實際是與孩子溝通的三種方法,每一種方法都只需要一分鐘左右。這三種一分鐘交流訣竅是:一分鐘目標、一分鐘稱讚、一分鐘批評。

“一分鐘母親”總是在快樂中發現孩子做對的事情,然後給予讚美,當然對於孩子的過錯,也絕不姑息,只是她的批評從來是對事不對人,糾正錯誤的言行,保護孩子的自尊,無論是讚美還是批評,孩子感受到的都是母親那深深的愛,而這份愛將讓孩子在內心形成一個“心中的家長”,隨着他到任何地方,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幫助他作出正確的決定。而對於家長來説,最重要的不是孩子在你面前的表現,而是他們在你背後的表現,因此這個“心中的家長”就顯得尤為重要,有了這樣的“家長”,我們就能從循環重複的指責嘮叨中解放出來,做一個快樂輕鬆的家長。當然書中的主人公,得到了老婦人的真傳,最後也成了一位快樂成功的“一分鐘母親”。

作為一名家長,我們應該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出發,把他的過去和現在拿來進行比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進步和改變我們都要真誠地給孩子鼓勵和支持。不要吝嗇你的那句“你真棒”。雖然他寫的這個字在你的眼裏寫得不是很好,遠遠達不到你所要求的。

對孩子來説,有沒有天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有沒有自信。看着孩子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我們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應該多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藝術,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讓孩子生活在“你能行”的環境中,讓孩子慢慢地由消極變為積極,將“你能行”變成“我能行”。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感覺,建立自信,重塑理想之殿堂。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認為自己應該做到:

一、尊重孩子的人格

尊重人格是不分時間、地點的,也不分優點多還是缺點多。如果在孩子有成績時就尊重他,在出現問題時就不新尊重他,任意褒貶,這就做錯了。不妨用心理換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點、錯誤時,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孩子渴望被尊重,首先是被家長和老師的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對孩子説有辱人格、有傷自尊的`語言

二、幫助孩子成功,經常鼓勵孩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強人的自信。一個孩子,當他寫好一個字,做對一道題,正確回答了老師的問題,他都有成功的喜悦,會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為父母,給孩子幫助,讓他有點滴的成功體驗,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情。這就是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在一個個小小的成功中,積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三、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是一個不斷髮展的人,看待孩子應用全面的眼光、發展的眼光。有了這樣的觀念,就不會一葉障目,只看一點,不計其餘,也不會因孩子一時表現欠佳而氣急敗壞,大發雷霆。

四、教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法

對於做事缺乏信心的孩子,特別是那些自卑感強的孩子,在不斷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指出他們的閃光點的同時,要教育他們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再努力一把就會做好的”、“我不會被困難嚇倒”……

記得書中的最後一句話是:“把它和其他人分享”,我願意把自己感悟的一點點“一分鐘的輕鬆和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

《孩子你真棒》讀後感4

上個月學校給每位教師發了一本盧勤著作——《告訴孩子你真棒》,當時就有一種急切拜讀的渴望是因為這個題目吸引了我。讀完此著我深深感到正如餘心言老師所説的:教育孩子做的得法、巧妙、自然,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回顧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經歷,我也深切地感到,在我們的教育中,思想轉變、教育觀念的更新以及教師個人素質的提高還只是停留在口號上,離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在此略表個人的看法,不妥之處望同仁批評指正。

感悟一:一位名人曾經一語中的地説,什麼是教育?當遺忘了學校所教的知識後遺留下來的,那就是教育。

可是,教育改革雖然已經進行了好多年,我們這些一線的教師,不還是汲汲於往學生的頭腦裏硬塞能夠獲取高分的東西嗎?學生把讀過的東西或者教師講述的東西背得爛熟,回答得很流暢等等未必能促進學生智力才能的發展。學生在“掌握”這些知識時,是毫無熱情和無動於衷的。經常聽到教師提醒學生説:“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你要好好考慮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前途。”

可是要一個人考慮自己的前途,就應當讓他在自我教育方面實際地做一點事情,讓他通過某一件事情去考驗和嘗試自己的力量,去鍛鍊自己。但是,我們在校的學生在精神生活中的自我檢驗和自我鍛鍊究竟有多少呢?所以“高分低能”出現了,“殺母事件”出現了,“中途退學”出現了……更可怕的是,心中只裝着這些“實際用途的知識”的學生還未走出校門,就已經失落了做人的良知。

這些現實暴露了我們教育的蒼白和某種失敗,然而更令心擔憂的是還有一些暫時沒暴露出來的東西——精神的空虛和無聊。試想學生們空虛的心靈世界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的教育又會遺失什麼?

蘇霍姆林斯基説,少年,也像年幼兒童一樣,往往只是被教育的對象。教育者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地用在怎樣把更多的關於周圍世界的知識、更多的科學真理和道德準則灌輸到學生的頭腦裏去。少年認識了許多事物和了解了許多知識,但他並不認識和了解自己。

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給學生自我教育要比安排他怎樣過星期天困難得多;要比抓住他的手不放,直到他走出校門,一下子被擺脱了各種校規和限制的自由空氣陶醉得不知所措,那要困難和複雜的多。只有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能構建高尚的精神生活。

感悟二:目前農村學校跟城裏學校有很大差別。從農村中學畢業出來的青年人,有60%以上永遠離開了農村而一去不返,出身農村而在高等院校畢業的人則有90%以上成了城市居民。如果這一部分人繼續離開農村,那麼農村的生產發展必將有一天會停滯,整個社會的利益會受到很大影響,也談不上農村的進步精神生活的提高。

為什麼常常看到,一個兒童跨進學校的大門以後,只過了2、3年,就不想學習了?為什麼有的學生把學習看作“活活地受罪”?更使我們感到不安的是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所報的那種漠不關心、毫不在乎的態度,使部分班主任教師簡直無法工作。

以上問題不得不使我們教育工作者重新審視目前的教育,尤其是農村教育。我們往往在經意與不經意之間要求所有學生達到教育的所有目標,學習一步也沒有跨出教科書的框框,卻忽略了我們將要做的那一切,將如何在我們所教育的人們的心靈裏折射和反映出來。我們目前的教育要意識到人的差距而施教,不要為了分數而讓學生在自己實在沒有天分的領域苦苦奮鬥,而早早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説,許多教育學家和教學法家的那些善意的、聰明的忠告和建議,我總覺得很像奧麥爾柯爺爺那件倒黴的事:只關心種子而忘記了種地,那等於撒下種子去喂麻雀。

我們農村的教師不僅要用知識來育人,更重要的是能夠用知識的歡樂和一種充實的精神生活的幸福去感染別人,為全面推進當前的新農村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