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認識時間》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94W
  關於《認識時間》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説明

關於《認識時間》教學設計

“認識時間”是在一年級上學期認識鐘錶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由於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時,我注意選取富有情趣的學習素材並藉助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間概念。教學伊始,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和課本的主題圖引入,使學生感受到時間與生活的關係,並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新授部分分為這幾個層次:首先,多媒體展示了一個鐘面,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鐘面上有12個數、指針和格子。緊接着,通過圖像的閃爍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個小格。然後,再通過動態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了時和分。接着,通過動畫演示和色彩的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週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等於60分,較好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最後通過“小芳的一天”、給小動物找座位、“吃”水果,認時間這幾個活動來鞏固新知,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了“生活數學”的新理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讀、寫鐘面時刻,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善於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3.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進一步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1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多種水果鐘面等。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猜謎語引入時間觀念。

2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麼?(鐘錶)鐘錶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時間)你能説出你什麼時間做什麼嗎?

3.主題圖導入。

教師請學生説一説圖上畫的是什麼,再説一説鐘錶上表示的時間是多少?揭示課題。

通過學生説出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和多媒體展示的主題圖,使學生對時間產生親切感,明白時間與生活息息相關。

 二、新授

1.認識鐘面。

媒體出示鐘面,教師提問:鐘面上有些什麼?(12個數、時針、分針、格子)

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動態演示: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

每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動態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

從12到1裏面有5個小格,從12到2裏面有幾個小格呢?你是怎麼想的?12到3呢?

你知道每個數對應的小格數嗎?同桌的同學先討論討論,再打開課本第81頁在括號裏填出相應的數。

填好後,多媒體核對答案。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60個)

2.認識時。

媒體演示:閃動時針,並且時針從數12走到數1。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1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小時。從4走到幾是1小時?你還能説一説,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師: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經過的時間是1時。

3.認識分。

媒體演示:閃動分針,並且分針從12起走動1小格。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

通過多媒體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識得以形象的體現,進而能使學生體會、理解所學知識。

媒體演示分針從12走到1的過程,提問:分針從12走到1經過了幾分,你是怎樣想的?(12到1有5個小格,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走5小格的時間就是5分)

師:分針從12起走到2是幾分?你是怎樣想的?分針從12走到4、9、11各是多少分?分針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走幾小格經過的時間就是幾分。

4.感受一分鐘。

電腦計時,學生分組活動。第一組:讀課文。第二組:寫字。第三組:口算。第四組:數數。

通過讀、寫、算、數等活動,親身體驗1分鐘的時間觀念。

一分鐘結束後,提問:A.一分鐘讀多少字?(統一讀一篇課文)B.一分鐘寫多少字?(統一抄寫字)C.一分鐘做多少口算?(預先印好題)D.一分鐘數多少個數?

每組推薦兩人彙報。

5.讀寫鐘面時刻。

媒體出示鐘面,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着幾時。比如,現在時針不是正好指着9,而是過了一些,所表示的時間就是9時多。那麼,到底多多少呢?這就要看分針了:現在分針從12走到了1,分針走過了多少分呢?(5分)

認讀鐘面時刻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針對這一難點,教師先示範講解,再讓學生討論、交流,最後共同總結出規律,從而較好地突破了難點。

因此,現在所表示的時間就是9時5分。它有兩種表示方法,第一種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幾時幾分,就寫成幾時幾分;第二種是像電子錶那樣,用兩個小圓點把左邊的時和右邊的分隔開。有幾時就寫幾再打兩個小圓點寫右邊的分。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數要佔兩個位置,不滿10分的要用0來佔位。比如,9時5分,不滿10分,我們就先寫0再寫5。(板書)

出示第二個鐘面,你能讀、寫鐘面上的時間嗎?你是怎樣想出來的?四人一小組互相討論。

討論好後,學生彙報。

師生共同總結讀時間的方法:要讀出一個時間,要根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共同確定。先看時針剛走過數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這時鐘面上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

6.時分關係。

媒體出示鐘面,現在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幾,是幾時?(分針和時針重合,都指向12,是12時)

再仔細觀察(媒體演示),分針和時針是怎樣走動的?同桌討論。(分針和時針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時針從12轉到了12和1的正中間,時針轉過了半大格。同時分針從12轉到了6,也就是分針轉過的是整個鐘面的一半)

通過多媒體演示分針、時針走動的畫面,讓學生在觀察、討論中,認識時分的關係。

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12點半,12時30分)

媒體再演示,時針和分針現在又怎樣走動了?四人一組互相討論。(時針走到了數字1,分針走到了數字12,時針一共走了一大格,分針剛好走了一圈)

這説明什麼?(1時=60分)

7.總結。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五的第1題。

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嗎,這兒有個小朋友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芳出場,畫外音: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芳,我現在已經是國小生了,我要學會獨立生活。自從我學會看鐘以後,我的生活安排得有序多了,你能説出我什麼時候幹什麼嗎?

將練習中的四幅圖用電腦動畫、畫外音等創設情境,通過講述“小芳一天”的故事,從而巧妙地與所學內容聯繫上。在情境中讓學生產生興趣,憑着興趣,自覺、自願地學習,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芳講述自己的一天,請學生回答她的作息時間。

看來大家都會讀時間,你們會寫時間嗎?請同學們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寫好後,集體訂正。

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表,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希望同學們都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2.給小動物找座位。

大家今天表現很不錯。老師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森林樂園裏要開聯歡會了,可是小動物還沒找到自己的`位置,請同學們幫助找一找,要求小動物身上的時間與座位上的時間一樣。

媒體出示:小動物身上的時間和椅子上的時間,請同學們給小動物對號入座。例如:4∶25=4時25分

小松鼠怎麼還沒有坐下呀?給它一把椅子,請一個同學寫出它的時間。

3.“吃”水果,認時間。

此處選取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內容,通過給小動物找座位和“吃”水果,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非常快樂,從而真正體驗了學數學的樂趣。

小松鼠非常的開心,是我們的小朋友們幫助了它。小松鼠為了感謝大家,準備了一些水果。有蘋果、梨子、香蕉、西瓜、草莓……它們好吃極了,忍不住讓人直流口水,但是它只想把水果送給表現好的小朋友,如果你能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就把它送給你。

投影展示各種水果鐘面,請同學們認時間。

  四、配樂朗誦

在優美抒情的音樂聲中,朗誦聲起。

媒體出示一分鐘價值圖片,“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你們看一分鐘能創造多少財富,做多少事情,時間的價值是多麼巨大呀!小朋友們,對你們來説,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時間是人類所擁有的全部財富。希望你們珍惜每一分鐘,讀好今日書,成為明日才!

讓學生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受到美的薰陶,體驗時間的價值。

一年級數學教案——《認識時間》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第81頁及練習十五第1、2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在已認識整時的基礎上掌握認識幾時幾分。

2、能正確書寫時間。

3、學會節約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1、能準確數分(整五整十分);

2、能認識幾時幾分;

教具、學具鍾,教學用鐘面模型,課件,學生用鐘面模型。

教學方法遊戲法、操作法

教學理念從生活出發,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

在遊戲中學,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課前遊戲:

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稱叫做“報數”:我們5個5個的報數到60。哪一大組來開火車呢?----學生活動

小火車開得真不錯,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來這樣報數,好嗎?要求數報完了,小朋友都象這樣坐好了,做得到嗎?

二、謎語導入:

今天這節課有個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學習,我們看看他是誰呀?調皮的孫悟空還有一個謎語要大家猜呢?你猜對了嗎?

鐘錶有什麼用呢?它能幫助我們認識時間,每天我們都離不開時間。上學期我們學習看鐘表上的整點和半點。今天我們來繼續認識時間。

板書《認識時間》

你能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嗎?學生試着讀,瞭解學生原認知水平。

  三、新授

1.認識鐘面。

出示鐘面,師提問:鐘面上有些什麼?(12個數、時針、分針、格子。)

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演示: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

每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

從12到1裏面有5個小格,從12到2裏面有幾個小格呢?你是怎麼想的?12到3呢?

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60個。)

2.認識時。

實物演示:閃動時針,並且時針從數12走到數1。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1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小時。從4走到幾是1小時?你還能説一説,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師: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經過的時間是1時。

3.認識分。

(l)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實物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邊説邊演示。

(2)利用教具邊演示邊提問:

①分針指着1是幾分?為什麼?(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②分針指着4是幾分?為什麼?

③分針指着6是幾分?(30分)為什麼?......

2、認識時間。

(1)師撥動實物鐘錶3:05,學生讀取時間

師:時針指着幾?是幾時?分針指着幾?是幾分?(時針指着3多一點,是3時,分針指着1,是5分。)

師:那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3時5分)

(2)教學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3時5分時,要在兩點後面加一個“0”如:“3:05”)

(3)用同樣的方法認讀4:15

7:55

3、認識時、分的關係。

剛才的時間大家説的都很好,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時和分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1)學生分組操作。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小鬧鐘,撥一撥,看一看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幾大格,並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學生反饋,師演示:(在演示前強調學生看時針原來的位置並記住,再開始演示分針走一圈的過程,問:同時時針走了多少?(一大格)指出,時針走一大格就是1時。並板書:1時

(3)引出“1時=60分”。

師:誰知道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分?(60分)板書:60分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1時)

師:通過剛才咱們的操作,我們知道分針走1圈時針正好走1大格。説明1時和60分什麼關係?

學生説,師板書:1時=60分

演示:閃動分針,並且分針從12起走動1小格。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

演示方針從12走到1的過程,提問:分針從12走到1經過了幾分,你是怎樣想的?(12到1有5個小格,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走5小格的時間就是5分。)

師:分針從12起走到2是幾分?你是怎樣想的?分針從12走到4、9、11各是多少分?分針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走幾小格經過的時間就是幾分。

(4).讀寫鐘面時刻。

出示鐘面,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着幾時。比如,現在時針不是正好指着9,而是過了一些,所表示的時間就是9時多。那麼,到底多多少呢?這就要看分針了:現在分針從12走到了1,分針走過了多少分呢?(5分。)

  四、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1、師撥鍾,學生説時間。

1)12時10分

2)12時30分

問:12時30分還可以怎麼説?(12時半)

為什麼?(分針正好走了半圈。)

2、生生互動:你説時間,我來撥。

 五、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做練習十五的第1題。

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嗎?這兒有個小朋友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講述小芳的一天,請學生回答她的作息時間。請同學們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表,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希望同學們都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的第2題。

3.7:00再過5分鐘是(),再早5分鐘是()。

8:30再過5分鐘是(),再早5分鐘是()。

4.小組合作:製作一個鐘面模型

要求:時針、分針可以活動,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是11:10。

  六、全課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要下課了,你知道這節課多長時間嗎?課間幾分鐘?就要下課了,你有什麼話要和老師説嗎?

老師也有一件特別的禮物要送給大家。

珍惜每一分鐘,讓生命更有價值。

長沙市芙蓉區東暉國小彭菁

一年級數學教案——《認識時間》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認識整時的基礎上掌握認識幾時幾分。

2、能正確書寫時間。

3、學會節約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1、能準確數分(整五整十分);

2、能認識幾時幾分;

教具、學具鍾,教學用鐘面模型,課件,學生用鐘面模型。

教學方法遊戲法、操作法

教學理念從生活出發,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

在遊戲中學,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課前遊戲:

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稱叫做“報數”:我們5個5個的報數到60。哪一大組來開火車呢?----學生活動

小火車開得真不錯,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來這樣報數,好嗎?要求數報完了,小朋友都象這樣坐好了,做得到嗎?

  二、謎語導入:

今天這節課有個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學習,我們看看他是誰呀?調皮的孫悟空還有一個謎語要大家猜呢?你猜對了嗎?

鐘錶有什麼用呢?它能幫助我們認識時間,每天我們都離不開時間。上學期我們學習看鐘表上的整點和半點。今天我們來繼續認識時間。

板書《認識時間》

你能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嗎?學生試着讀,瞭解學生原認知水平。

  三、新授

1.認識鐘面。

出示鐘面,師提問:鐘面上有些什麼?(12個數、時針、分針、格子。)

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演示: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

每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

從12到1裏面有5個小格,從12到2裏面有幾個小格呢?你是怎麼想的?12到3呢?

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60個。)

2.認識時。

實物演示:閃動時針,並且時針從數12走到數1。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1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小時。從4走到幾是1小時?你還能説一説,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師: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經過的時間是1時。

3.認識分。

(l)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實物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邊説邊演示。

(2)利用教具邊演示邊提問:

①分針指着1是幾分?為什麼?(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②分針指着4是幾分?為什麼?

③分針指着6是幾分?(30分)為什麼?......

2、認識時間。

(1)師撥動實物鐘錶3:05,學生讀取時間

師:時針指着幾?是幾時?分針指着幾?是幾分?(時針指着3多一點,是3時,分針指着1,是5分。)

師:那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3時5分)

(2)教學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3時5分時,要在兩點後面加一個“0”如:“3:05”)

(3)用同樣的方法認讀4:15

7:55

3、認識時、分的關係。

剛才的時間大家説的都很好,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時和分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1)學生分組操作。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小鬧鐘,撥一撥,看一看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幾大格,並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學生反饋,師演示:(在演示前強調學生看時針原來的位置並記住,再開始演示分針走一圈的過程,問:同時時針走了多少?(一大格)指出,時針走一大格就是1時。並板書:1時

(3)引出“1時=60分”。

師:誰知道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分?(60分)板書:60分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1時)

師:通過剛才咱們的操作,我們知道分針走1圈時針正好走1大格。説明1時和60分什麼關係?

學生説,師板書:1時=60分

演示:閃動分針,並且分針從12起走動1小格。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

演示方針從12走到1的過程,提問:分針從12走到1經過了幾分,你是怎樣想的?(12到1有5個小格,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走5小格的時間就是5分。)

師:分針從12起走到2是幾分?你是怎樣想的?分針從12走到4、9、11各是多少分?分針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走幾小格經過的時間就是幾分。

(4).讀寫鐘面時刻。

出示鐘面,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着幾時。比如,現在時針不是正好指着9,而是過了一些,所表示的時間就是9時多。那麼,到底多多少呢?這就要看分針了:現在分針從12走到了1,分針走過了多少分呢?(5分。)

 四、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1、師撥鍾,學生説時間。

1)12時10分

2)12時30分

問:12時30分還可以怎麼説?(12時半)

為什麼?(分針正好走了半圈。)

2、生生互動:你説時間,我來撥。

  五、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做練習十五的第1題。

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嗎?這兒有個小朋友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講述小芳的一天,請學生回答她的作息時間。請同學們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表,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希望同學們都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的第2題。

3.7:00再過5分鐘是(),再早5分鐘是()。

8:30再過5分鐘是(),再早5分鐘是()。

4.小組合作:製作一個鐘面模型

要求:時針、分針可以活動,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是11:10。

  六、全課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要下課了,你知道這節課多長時間嗎?課間幾分鐘?就要下課了,你有什麼話要和老師説嗎?

老師也有一件特別的禮物要送給大家。

珍惜每一分鐘,讓生命更有價值。

長沙市芙蓉區東暉國小彭菁

一年級數學教案——《認識時間》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認識整時的基礎上掌握認識幾時幾分。

2、能正確書寫時間。

3、學會節約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1、能準確數分(整五整十分);

2、能認識幾時幾分;

教具、學具鍾,教學用鐘面模型,課件,學生用鐘面模型。

教學方法遊戲法、操作法

教學理念從生活出發,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

在遊戲中學,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課前遊戲:

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稱叫做“報數”:我們5個5個的報數到60。哪一大組來開火車呢?----學生活動

小火車開得真不錯,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來這樣報數,好嗎?要求數報完了,小朋友都象這樣坐好了,做得到嗎?

  二、謎語導入:

今天這節課有個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學習,我們看看他是誰呀?調皮的孫悟空還有一個謎語要大家猜呢?你猜對了嗎?

鐘錶有什麼用呢?它能幫助我們認識時間,每天我們都離不開時間。上學期我們學習看鐘表上的整點和半點。今天我們來繼續認識時間。

板書《認識時間》

你能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嗎?學生試着讀,瞭解學生原認知水平。

  三、新授

1.認識鐘面。

出示鐘面,師提問:鐘面上有些什麼?(12個數、時針、分針、格子。)

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演示: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

每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

從12到1裏面有5個小格,從12到2裏面有幾個小格呢?你是怎麼想的?12到3呢?

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60個。)

2.認識時。

實物演示:閃動時針,並且時針從數12走到數1。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1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小時。從4走到幾是1小時?你還能説一説,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師: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經過的時間是1時。

3.認識分。

(l)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實物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邊説邊演示。

(2)利用教具邊演示邊提問:

①分針指着1是幾分?為什麼?(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②分針指着4是幾分?為什麼?

③分針指着6是幾分?(30分)為什麼?......

2、認識時間。

(1)師撥動實物鐘錶3:05,學生讀取時間

師:時針指着幾?是幾時?分針指着幾?是幾分?(時針指着3多一點,是3時,分針指着1,是5分。)

師:那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幾分?(3時5分)

(2)教學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3時5分時,要在兩點後面加一個“0”如:“3:05”)

(3)用同樣的方法認讀4:15

7:55

3、認識時、分的關係。

剛才的時間大家説的都很好,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時和分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1)學生分組操作。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小鬧鐘,撥一撥,看一看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幾大格,並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學生反饋,師演示:(在演示前強調學生看時針原來的位置並記住,再開始演示分針走一圈的過程,問:同時時針走了多少?(一大格)指出,時針走一大格就是1時。並板書:1時

(3)引出“1時=60分”。

師:誰知道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分?(60分)板書:60分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1時)

師:通過剛才咱們的操作,我們知道分針走1圈時針正好走1大格。説明1時和60分什麼關係?

學生説,師板書:1時=60分

演示:閃動分針,並且分針從12起走動1小格。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

演示方針從12走到1的過程,提問:分針從12走到1經過了幾分,你是怎樣想的?(12到1有5個小格,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走5小格的時間就是5分。)

師:分針從12起走到2是幾分?你是怎樣想的?分針從12走到4、9、11各是多少分?分針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走幾小格經過的時間就是幾分。

(4).讀寫鐘面時刻。

出示鐘面,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着幾時。比如,現在時針不是正好指着9,而是過了一些,所表示的時間就是9時多。那麼,到底多多少呢?這就要看分針了:現在分針從12走到了1,分針走過了多少分呢?(5分。)

 四、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1、師撥鍾,學生説時間。

1)12時10分

2)12時30分

問:12時30分還可以怎麼説?(12時半)

為什麼?(分針正好走了半圈。)

2、生生互動:你説時間,我來撥。

  五、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做練習十五的第1題。

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嗎?這兒有個小朋友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講述小芳的一天,請學生回答她的作息時間。請同學們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表,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希望同學們都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的第2題。

3.7:00再過5分鐘是(),再早5分鐘是()。

8:30再過5分鐘是(),再早5分鐘是()。

4.小組合作:製作一個鐘面模型

要求:時針、分針可以活動,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是11:10。

  六、全課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要下課了,你知道這節課多長時間嗎?課間幾分鐘?就要下課了,你有什麼話要和老師説嗎?

老師也有一件特別的禮物要送給大家。

珍惜每一分鐘,讓生命更有價值。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認識時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一上年級認識鐘錶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學會看整時和幾時半,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教學目標:

1、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滲透估算等數學思想.

3、培養時間觀念、小組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這是誰啊?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在幹什麼?(課件呈現圖片).

1、早上她起牀準備上學去。

2、早上她揹着書包來到學校。

3、下午她回到家在看動畫片。

4、晚上她上牀睡覺了。

  二、引導探究。

1、起牀、到校、看動畫片、睡覺這四個時刻分別是幾時幾分呢?拿出練習紙你能寫幾個就寫幾個,同桌可以交流,有困難的也可以請老師幫忙。(生寫,教師指導,請學生把四個時刻寫到黑板上)

2、反饋。

(1)我們先來看看起牀的時間。(6時;6:00)還有不同的寫法嗎?誰能説説你是怎麼看這個鐘面的?(板書:時針指着6,分針指着12就是6:00)寫對的同學請舉手,看來大家以前都學得不錯。

(2)我們再來研究到校的時間。(7時5分;7:5;7:05)能告訴其他同學,你是怎麼認的嗎?

①時針走過7是7時多,分針指着1,就是7時5分。

②為什麼分針指着1就是5分呢?走一大格就是5分。為什麼分針走1大格就是5分呢?1大格里有5小格,一小格是1分,5小格就是5分。

③7:5;7:05這兩種寫法哪一種比較好呢?我們通常都寫作7:05。在寫的時候先寫7,在寫:,最後寫05。:前面的表示幾時,後面的表示幾分。

④如果分針繼續走走到2是幾時幾分呢?3、4、5、6、7、8、9、10、11、12呢?(模型演示)

(3)她又是什麼時候看動畫片的呢?誰來説説認的方法?

①時針走過5,在5和6中間,分針指着6,所以是5時半。

②為什麼分針指着6就是30分呢?

③如果分針繼續走走到12一共走了多少?(一圈)如果再讓分針走一圈,請你觀察時針從幾走到幾?(6走到7)走了多少?(一大格)如果再讓時針從7走到8 ,請你仔細觀察分針走了多少?你有沒有發現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同桌討論)發現時針走一大格的同時分針正好走一圈。分針走一圈是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所以1小時=60分。(模型演示)

(4)我們再來看看最後一個鐘面。你對哪些答案有意見?8:34請你來説説你是怎麼看的?(3種)8:33和8:35的同學你們的眼光也不錯。

 三、小結。

剛才我們又認識了這麼多有關時間的新知識(揭示課題), 你能説説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四、應用。

1、我會連線

吃中飯時間 4時5分 快8時 7:10

2、

車次 始發站 始發時間 到達站 到達時間

K28 杭州 7:03 上海 9:31

K59 杭州 5:53 上海 8:10

K62 杭州 10:13 上海 12:36

① 看了這張表格,你知道了什麼?

②哪輛火車從杭州出發的時間最遲?

哪車火車到達上海的時間最早?

③李老師一早就要到上海開會,坐哪輛火車比較好?

④如果老師乘坐K59次火車,你認為我幾點鐘到火車站比較好呢?

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時間的認識》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認識整時的基礎上掌握認識幾時幾分(整五整十分);

2、能正確書寫時間。

3、學會節約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能準確數分(整五整十分);

2、能認識幾時幾分;

教具、學具 鍾,教學用鐘面模型,紙製的鐘面模型(2至3個),課件,學生用鐘面模型。

教學方法 遊戲法、操作法

教學理念 從生活出發,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

在遊戲中學,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遊戲一:報數接力。以開火車形式讓學生5個5個報數到60,如5、10……60,再全班同學齊數5、10、15……60,;

2、認整時:用教學用鐘面模型讓學生複習整時的認識;

3、引入新課:課件演示一位國小生睡眼蒙朧,因不認識鐘面的幾時幾分繼續睡導致遲到的小故事。引發討論:他為什麼會遲到?他做的對嗎?教育學生要按時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還要會認識鐘面上的幾時幾分,從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時間的認識。

  二、新授

1、幾時多一些的認識教學

利用課件做隱藏分針的鐘面,比如3時15分,提問:“是3時整還是3時多一些,為什麼?”讓學生學會根據時針距離3的位置判斷是3時整還是3時多一些,學生判斷完後顯示完整的鐘面。繼續練習用“幾時多一些”來回答鐘面上的時間。(也可以用教學用模型讓學生練習認出“幾時多一些” );

用鐘面模型出示“5時20分”,問“幾時多一些?”“多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數分。”引出下一步的教學。

2、“多少分”的教學

出示沒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讓學生觀察鐘面,鐘面上都有些什麼?引導學生觀察並發現:有數字1至12;每兩個數字間有5個小格(用課件放大一部分讓學生數出);有12大格。

教師指出,時針走一大格是一時,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五分。接着出示教材例1第一個鐘面,讓學生練習數分,並完成課本鐘面上的空白。

利用課件出示只有分針的鐘面,進行“過了多少分”的練習。

出示剛才的“5時20分”,教師:“我們已經能認出這是5時多一些,那請同學們數數分針走了多少分?

小結:認識不是整時的時間時要先看時針是“幾時多一些”,再數數過了多少分。

3、認一認,用課件出示9時5分、9時25分、9時40分……讓學生熟練認出9時過了多少分,再變化時針的位置讓學生認出幾時幾分。

遊戲二:猜分針的位置。

利用課件出示可以隱藏分的針的鐘面。如4:15,分針隱藏了,問:“4時多少分”學生根據時針距離4的位置判斷是4時多一些還是多很多,繼而猜出多多少分。猜完後現出正確答案,對猜對的學生給予獎勵。繼續猜5:40、6:20等。

4、時間的書寫教學

出示紙做成的鐘面,依次讓學生認出,教師板書:10時5分、6時25分; 10:05、6:25。學生動筆寫一寫,教師要強調第二種寫法表示分的部分是兩位數,所以5分時要寫成“05”,另外,第二種寫法中不用文字,如“10:05”不能寫成“10:05分”

教師用教學模具操作出幾個時間,讓學生認一認並寫出,如5時30分、4時35分……

5、實踐操作

“剛才同學們認出了老師撥出的時間,現在請你們也來撥一撥?”學生拿出學具鐘面模型後,教師提出要求:“撥出屏幕上的時間。”如課件依次出示“2:10、 2:30、2:40、2:50”過一會兒後再顯示鐘面,讓學生同學間互相比一比,看誰撥的對。

演示2:50後繼續撥過10分問“現在是什麼時間?”

糾正部分學生“2:60”的錯識認識。分針走完一圈剛好是60分,時針走了一大格,讓學生知道1時=60分,教師在黑板上板書:1時=60分

同學時互相撥出某一時間給同桌認。

  三、鞏固

1、遊戲三:貼分針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沒有時針和分針的紙製鐘面模型,再拿出一根時針和一根分針,根椐提供的時間先由教師貼出時針的位置(因為學生一時還難以根據過了多少分來把握時針偏離數字的大概位置),再讓學生到黑板前來貼出分針的位置。根據課堂剩餘時間的多少可以多貼幾個時間。其他學生則作出判斷。

2、用投影儀出示課本練習十五第1題,學生填出鐘面時間,結合作業講評,再次教育學生要學會認識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生活習慣。

3、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利用板書結合鐘面模型小結如下:時針走一大格是一時,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認識時間時先看時針是幾時或幾時過一些,過了多少則要數分針走了多少格,分針走完一圈是60分,這時時針走完了一大格,1時=60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