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厚的中韻教案

來源:文萃谷 2.75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醇厚的中韻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醇厚的中韻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聆聽《沂蒙山小調》、《王大娘釘缸》和《孟姜女哭長城》,感受、體驗中原民歌的醇厚韻味和音樂風格,有進一步學習的願望。

2、探究這幾首民歌的創作方法———魚咬尾及起承轉合四句式的結構方法,瞭解中原民歌的體裁、調式和音階,認識民歌的變異性特徵。

3、認識民歌與創作歌曲之間的區別,瞭解民歌與專業音樂創作的關係。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調》又名《沂蒙山好風光》,是一首帶有山歌風味的小調,最初流傳在山東臨沂地區,後傳遍全國。

20世紀代,抗日戰爭正處於相持階段。在山東沂蒙地區出現了一個一再與抗日武裝為敵的反動武裝組織——黃沙會。為了揭露黃沙會的反動面目,山東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文工團的音樂工作者,選用傳統民歌《十二月調》的旋律,填上《打黃沙會》的歌詞,歌曲很快在魯南地區傳播開來。後來,有人將《打黃沙會》的歌詞改為讚美沂蒙風光的內容,歌名定為《沂蒙山小調》。

《沂蒙山小調》由四個樂句構成。每個樂句兩小節。除了第四樂句外,前三句的節奏基本相同,而第四樂句的變化也是為了歌曲最終的穩定需要。因此,其結構形式工整、嚴謹,具有方整性的特徵。從音樂的邏輯上看,每個樂句的尾部都有一個依勢下行的拖腔,並且四句拖腔的`結音依次收束在re、do、la、sol這四個音上。這種運行方式,不僅加強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確立了旋律發展中“起-承-轉-合”的功能地位。

這首歌曲,在音響資源中提供了兩個演唱版本。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她採用方言、按原小調的四四拍演唱,在風格上表現得高亢嘹亮、粗獷豪放,鄉土味頗濃。其二是由xxx演唱的是這首歌的一個變體(三四拍)。演唱時不僅在速度上有所變化,處理得也比較細膩,在風格上顯得輕快活潑,熱情洋溢。

王大娘釘缸

在河南昌鄧縣、息縣、商城、固始一帶,流行着一種民間歌舞形式——地花鼓。這種地花鼓多由一旦一醜合作表演。其演唱內容多為北方各地流傳的生活小調。《王大娘釘缸》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廣大老百姓的喜愛,一來是因為它真實地反映人民羣眾的生活,表現了老百姓的真實情感和對生活的現實性追求;二來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動活潑,詼諧幽默,富於親切感。

《王大娘釘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結構形式寫成。從整體上看,上下句均為6個小節,彼此呼應,顯得工整平衡。如果從上下句的局部看,它們的唱詞與襯詞部分,明顯地增強了歌曲的明快、輕鬆,詼諧和的色彩。從旋律的運行邏輯上看,上句的歌詞部分,結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襯詞部分,結音落在商(re)音上,給人以不穩定的感覺;下句的歌詞部分,結音落在宮(do)音上,明顯地產生了發展下行的動力需要,其襯詞部分,結音回到調式主音——徵(sol)音上,給人以完滿結束的感覺。

這首歌曲的旋律,成為《好漢歌》的創作素材。這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創作源泉之一。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曉。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殘酷的徭役制度帶給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慘的命運。

《孟姜女》這首歌產生之源頭本在江蘇。它的歌詞采用了“四季體”的寫法。其內容概括簡練。歌曲的旋律情緒壓抑而悲傷。流傳到河北以後,發生了“同體”性的變異。歌詞以“十二月體”為基礎,故事內容顯得翔實而細緻,而歌曲旋律則在江蘇民歌的原有基礎上“加花”裝飾,顯得更加婉轉、綿延不斷。這種“同體變異”的現象,可以讓人們明顯地看到:專業的或半專業的民間藝人進行了藝術上的再加工和再創造。

與《沂蒙山小調》相比,《孟姜女哭長城》這首歌也採用了“起承轉合”的四句式結構。但是《孟姜女哭長城》的四句,採用了“商-徵-羽—徵”的結音順序。徵音的兩次出現,都有一定的穩定感覺。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兩句式向四句式過渡的痕跡。而《沂蒙山小調》的四個結音,是按“商—宮—羽—徵”的邏輯順序發展的。它更明顯地表現了“起承轉合”四句式的結構形態。

三、教學重點

瞭解中原民歌的體裁、調式及“魚咬尾”和“起承轉合”的創作手法,感受、體驗中原民歌的醇厚韻味和音樂風格。

四、教學過程

導語:同學們,上節課我們欣賞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維吾爾族民歌,瞭解了這些民族的人民所創造的燦爛的民族文化。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原大地,感受、體驗中原民歌的醇厚韻味和獨特風格。中原地處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黃河下游,以華北中原為主,温帶氣候,受季風影響。我們首先來了解、欣賞一首在全國廣為流傳的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

授新課:

1、《沂蒙山小調》

(1)、簡介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

提問:這首民歌表現了怎樣的思想內容和情緒?由幾個樂句構成?是什麼調式?

提問:前句的最後一個字就是後句開頭的字,在文學創作中叫作什麼?

(2)欣賞《沂蒙山小調》(由王世慧演唱),學生帶着問題欣賞後談感受。

提示:樂句間同音相連,是我國音樂創作中手法“魚咬尾”,這首新民歌雖標為“小調”,但由於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帶有明顯的山歌風格。

提示:這首民歌創作採用了“起—承—轉—合”四句式的結構方法。

(3)欣賞xxx演唱的《沂蒙山小調》。

提問:與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麼不同?在節拍、語言、速度、伴奏和風格方面作一比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釘缸》

(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釘缸》的旋律。

提問:《王大娘釘缸》的旋律與哪首影視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處?歌曲是什麼調式?

(2)、欣賞河南民歌《王大娘釘缸》,説説用什麼樂器伴奏?談談聽後感受。

(3)、聆聽《好漢歌》,與《王大娘釘缸》的旋律進行比較,初步認識:

①、民歌與創作歌曲之間的差別:

在於不受某種專業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勞動人民自發的口頭創作;其旋律和歌詞並非固定不變,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會不斷地得到加工而有所發展及變化;不借助於記譜法,而主要依*人民羣眾口耳相傳;不體現作曲者的個性特徵,但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風格。

②專業音樂創作與民歌之間的關係。

《王大娘釘缸》的旋律是《好漢歌》的創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説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創作源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曉。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殘酷的徭役制度帶給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慘的命運。

(1)、請學生講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隨錄音哼唱江蘇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

提問:《孟姜女》這首歌如何劃分樂句?它的前一句句尾與後一句的句頭是怎樣銜接的?這種旋律發展手法叫什麼?

(3)聆聽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

提問: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風格有什麼特點?

提問:比較江蘇民歌《孟姜女》的旋律,與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的旋律有何異同?想一想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產生的源頭本在江蘇,歌曲的旋律情緒壓抑而悲傷。流傳到河北以後,旋律在江蘇民歌的原有基礎上“加花”裝飾,發生了“同體”性的變異,這就是民歌的變異性特徵。

提醒學生注意每句的落音,進一步認識、探究“起承轉合”四句式的民間音樂創作方法。

4、師生共同歸納民歌的音樂特點和中原地區民歌的音樂特徵

(1)民歌在音樂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區的風格特色,民歌的旋律與該民族、該地區的語言密切結合,因而最容易在本地區流傳。某民族或某地區的民歌,其音樂特點常在音階、調式或節拍等方面明顯地表現出來。民歌的節拍、節奏形式十分豐富,而且與生活情致、生產勞動關係密切,民歌的曲式結構一般都比較短小,篇幅長的歌詞常用同一旋律不斷作反覆。

(2)中原地區民歌的音樂特徵:

體裁:小調最豐富;

調式:徴、調式最多、其次是宮調式;

音階六聲、七聲為多。

5、拓展與探究

(1)、第2題、第3題已在前面學習、欣賞中結合完成。

(2)在第1題、第4題、第5題中根據自己選擇完成其中兩道題。

(3)一起完成第5題。

(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只完成“魚咬尾”的創作方法,或採用老師給節奏,學生創作旋律的方式,適當降低難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