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5篇

來源:文萃谷 1.41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大班數學教案模板合集5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實踐活動體驗一分鐘時間的長短。

2、知道時間是寶貴的,懂得珍惜時間,明白要做一個守時的人。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PPT、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親身感受一分鐘的時長。

(一)談話導入

(二)遊戲:找朋友

師:現在是上午X點X分,讓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的遊戲吧?

提問:你們覺得剛才這個遊戲有多長時間?

(三)設置問題引發幼兒表述自己對1分鐘時長的看法:

師:你認為一分鐘是長還是短呢?(幼兒自由表述)

二、感知一分鐘:

(一)感受一分鐘的長短。

1、師出示時鐘,認識時針、分針、秒針,

2、跟着秒針數60次,感受一分鐘有多長。

(知識性的問題使用課件直觀的引導幼兒感受,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概念,為下一個環節的開展打基礎。)

(二)體驗:一分鐘可以做什麼

1、你認為一分鐘可以用來做哪些事情呢?(幼兒表述)

2、請幼兒進行一分鐘區域活動

師:剛才你們用1分鐘做了多少事情,一起交流一下。

小結:怎麼1分鐘都過得這麼快呢?同樣花一分鐘的時間,但每個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樣,有的事情比較難,有的事情比較簡單,所以結果不同。

(這一環節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感受一分鐘到底有多長,既能感受到時間的緊迫性,“一分鐘一晃就過去了”,又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到節約時間的必要。)

(三)再次體驗一分鐘的時長,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時間。

1、拔蘿蔔競賽:體驗如何用同樣的一分鐘做更多事情。

(1)教師講解競賽方法和規則。

(2)幼兒競賽,評出獲獎隊。

(3)獲獎隊員分享經驗。

教師小結: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他不會因為喜歡你,就站着不動,等你,也不會因為不喜歡你就快點走。在相同的時間裏做相同的事情,但因為每個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動作慢了,完成的事就少了,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抓緊每一天,抓緊每一個小時,抓緊每一分鐘。要珍惜時間,不要浪費時間!那樣我們就會做更多的事情,完成更多的心願。

(為孩子創設體驗的機會和環境,讓孩子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再次讓孩子感受一分鐘的時長和時間的緊迫,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時間,本環節不僅注重幼兒認知的發展,也注重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和諧發展。)

三、制訂起牀時間表,引導幼兒節約時間、計劃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1、出示時間表講解各項內容。

2、幼兒填表。

3、展示個別幼兒的計劃,交代任務。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節約時間、計劃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本環節將學習的內容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會計劃時間)

【活動反思】

對研讀教材的反思研讀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對教材有深入的分析,才能順利的設計活動.新《綱要》中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立初步的數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對於大班的孩子,認識時間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孩子時間概念比較模糊,於是為了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時間的寶貴,設計了體驗一分鐘這一活動.活動《一分鐘有多長》關鍵在於體驗,教師應如何使用各種方法讓幼兒體驗到一分鐘的長短,時間本身就是抽象的東西,應把抽象的東西物化到具體的操作中,讓幼兒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體驗到一分鐘的長短.從而延伸到幼兒對時間觀念的增強,學會珍惜每一分鐘.結合綱要和教材分析,因此我把活動的目標定於:1、在操作中體驗一分鐘的長短.2、增強時間觀念,懂得珍惜每一分鐘.3、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夠強,尚處於探索狀態。根據本班幼兒情況,大部分幼兒已經達到了區分自身左右的水平,但是想分清客體的左右尚有難度,為了引導幼兒能清楚區分客體的左右,感知左右的相對性,並且也為了和其他領域相結合,設計了該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感知左右,區分左右的空間方位,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目標:

1. 在區分自身左右的基礎上能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2. 培養空間方位感,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 樂於觀察比較,積極參與遊戲活動。

活動重點:在區分自身左右的.基礎上能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活動難點:培養空間方位感,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遊戲導入,鞏固以主題為中心區分左右

1.遊戲:“我説你做”

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膝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鼻子……

2.遊戲:“小腳小手”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來,我伸出左手擺一擺,左手收回來。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來,我伸出右手擺一擺,右手收回來。

我伸出左腳去,我收回左腳來,我伸出左腳擺一擺,左腳收回來。

我伸出右腳去,我收回右腳來,我伸出右腳擺一擺,右腳收回來

基本部分

1.請幼兒示範遊戲“小腳小手”,引出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師:有沒有小朋友想上來示範一下“小腳小手”這個遊戲的?(邀請兩位幼兒背對其他幼兒做遊戲)

師:其他小朋友起立,我們跟他們兩個一塊做。

師:他們兩個做的對不對?和你們做的一樣嗎?

師:現在我們再請他們兩個和我們面對面做一次。

師:你發現了什麼?你們做的一樣嗎?

師:你覺得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

師:你覺得一樣,為什麼一樣?

師小結:當我們和別人是同一方向的時候,我們的左右是一樣的,當我們和別人面對面的時候,我們的左右是相反的。

2.遊戲鞏固

(1)碰一碰

師:我們一起碰一碰

幼:碰哪裏

師:左腳碰左腳……

幼:嘿嘿嘿

(2)根據口令回座位

請三位幼兒分別做到座位上,大家一起玩木頭人遊戲,沒在座位上的小朋友按老師指令坐座位。(例:請某某坐到某某的右邊,請某某坐到某某的左邊……)

結束部分:

師:我們現在不僅能區分自己的左右,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又學哪一個新本領?小朋友們可以在我們户外活動的時候一起來玩我們今天玩的遊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此之前,幼兒有了區分自身左右的前期經驗,整個活動過程都是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感知自身和他人的左右,大大增加了幼兒參與的興趣。在該活動實施過程中有一個讓幼兒辨別其他物體左右的環節,然而該環節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影像不大,以客體為中心區別左與主要側重於區別他人的左右,因此該環節有些多餘,容易讓幼兒對客體的左右產生混淆。

雖然整節活動幼兒的參與度很高,但是仍有能力較弱的個別幼兒,還是對他人的左右分不清,那麼針對個體差異這個現象,我想可以利用休息的時間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關注能力較弱的幼兒的發展。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解組成,知道7的多種分法。

2、提高對7以內數加法的理解和運算能力。

3、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雪花片、數字卡、PPT。

活動過程:

1、利用多媒體,玩“碰球”遊戲,鞏固複習6的分解組成。

“小朋友,我問你,我的1球碰幾球?”

“王老師,我告訴你,你的1球碰5球。”

2、出示7個正反面不同顏色的雪花片,撒地面上,根據顏色引導幼兒説出7的6種分解。

3、湊數遊戲“我的朋友在那裏”,7個幼兒拿着1-7其中一個數的'數字卡,根據音樂兩人找朋友組成7,以理解7的多種組成。

4、利用多媒體,出示“森林音樂會邀請卡”,想參加音樂會就得破譯密碼,根據7的組成完成加法算式獲取密碼。

5、播放音樂會樂曲,帶領幼兒參加音樂會,活動結束。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數學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期重要的學習內容。數學以其自身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成為促進幼兒發展、尤其是邏輯思維發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學習方式中,首先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數學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正方體的空間存在形式,體驗4-8塊正方體的數形關係,理解它們的空間組合。

2.藉助實物操作,理解重疊堆放的正方體之間的遮擋關係。

3.能與同伴共享材料,體驗合作遊戲的愉快。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認識了正方體,瞭解它的主要特徵。

2.物質準備:

教具:7個相同大小、顏色的正方體積木,實物圖兩張(圖1、圖2)

學具:數積木封塑操作單(圖3、圖4)兩組每組6套,水彩筆,相同大小的紅、黃、藍、綠正方體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圖1,數一數積木的數量。

(1)教師將6個正方體積木相互重疊地堆放再一起(圖1),引導幼兒觀察積木的數量。教師邊出示圖1邊提問:“我們用積木搭建了一座城堡,請你幫助數一數,用了幾塊積木?”

(2)請個別幼兒説出積木的數量。

(3)討論到底用了幾塊積木建造了這座城堡。

(4)教師用實物正方體積木,與幼兒一起集體驗證積木的數量,理解重疊堆放的正方體之間的遮擋關係。

2、觀察圖2,猜一猜積木的數量。

(1)教師邊出示圖2邊提問:“我們設計了另一座城堡,請你幫助看一看,這次需要用幾塊積木?”

(2)請個別幼兒説出積木的'數量。

(3)教師請個別幼兒用積木按提示搭建,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不同,進一步理解重疊堆放的正方體之間的遮擋關係。

3、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數積木(圖3)

教師提出活動要求,請幼兒數數每堆積木有多少,先在方框中記錄用數字記錄,再用相應顏色的實物積木擺放出相同的造型,最後請他們再數一數,驗證自己的記錄結果。

(2)數積木(圖4)

教師提出活動要求,每堆積木要放8塊積木,請幼兒數數每堆還缺幾塊,請將缺少的相應顏色和數目的積木放在這堆的旁邊。

當幼兒感到困難時,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操作實物來理解重疊堆放的正方體之間的遮擋關係。

4、活動評價

教學反思

天的活動較為順利的開展了,也達到了我預期的效果。我的教學對象是一羣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不僅關注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也為孩子們創造了很多合作互動和思考的機會,無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實施策略及方法】

考慮到學習數字分合的枯燥性,我主要採用遊戲的形式開展本次活動,以“幫悟空分桃”為主線,讓孩子們在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學習5的分解、組成。讓幼兒在玩中學、做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的最優化組合。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組成、分解,初步瞭解組成的基本規律。

2、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並正確表達。

【活動準備】

1、悟空頭飾1個,桃子實物5只,桃子模型每人5個,盤子每人2個。

2、多媒體教學課件,保齡球、套圈、投彈教具各一套。

3、鉛筆、橡皮、記錄卡、練習紙、幼兒用書第三冊第13頁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孩子們,你們知道孫悟空最喜歡吃什麼嗎?(桃子)

二、過程:

1、複習4的分解、組成:

今天,師傅拿來4個桃子,(出示4個桃子實物)讓悟空分兩次吃完,問它有幾種吃法?這下可把悟空難住了!誰有好主意?誰願意幫幫它?

(活動中,根據幼兒回答,課件出示4的分成式,引導幼兒觀察,發現遞增、遞減的規律。)

2、自由探索、記錄:

孩子們,你們太棒了!幫悟空分了桃子,還發現了數字排列的規律。悟空可高興了,它拔出一根毫毛,一吹……看!給我們變出了這麼多好玩的東西!

(介紹玩法,讓孩子們自由探索並把自己玩的結果記在記錄卡上)

玩法介紹:

保齡球:保齡球瓶5個一組擺好。孩子們站在規定的線後面,用保齡球打球瓶。

記錄:打倒了幾個?剩下幾個?

套 圈:5只小豬在地上擺好。孩子們站在規定的線後面,用圈套小豬。

記錄:套住了幾個?剩下幾個?

投炸 彈:孩子們站在規定的`線後面將5個沙包(炸 彈)一起向前方的圈裏投。

記錄:投中了幾個?幾個沒投中?

3、互相交流:

孩子們,你們玩的這麼開心,現在找個好朋友互相説一説:你剛才玩的什麼?怎麼玩的?結果怎麼樣?和好朋友分享一下你的快樂吧!

4、集體總結:

誰想把你玩的什麼?結果怎樣?和我説一説。

(1)大屏幕出示孩子們説的記錄結果,組成5的分成式。

(2)引導幼兒嘗試用4的分成式裏找到的遞增、遞減規律整理5的分成式。

(3)用5個桃子實物演示講解互換、互補規律。

5、操作體驗:

(1)孩子們,你們都知道了5分成兩部分有這4種方法,現在你能不能自己幫悟空把5個桃子分到兩個盤子裏,再按照剛才你發現的不同的規律來記錄你的辦法呢?試試看!後邊你的操作材料裏都有5個桃子的模型,可以用它來分一分,試一試!

(2)完成的小朋友和你身邊的好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們的分法有什麼不一樣的?

(3)教師檢查、總結:按照排列規律的不同分幾次檢查孩子們的完成情況,對有問題的孩子給予適當指導。

6、鞏固練習5以內數的組成:

遊戲:吃桃

規則:課件隨機出示2—5個桃子。首先,孩子們説出一共 ?個桃子;老師説:“我吃掉了 ** 個。”孩子們説:“我吃掉 ## 個。 **和##合起來是?”

7、完成幼兒用書第13頁:

現在,把我們剛才吃桃子的辦法寫在這張練習紙上吧。看誰又對又快。

三、結束:

教師戴悟空面具説:“孩子們,把你們記下來的辦法拿到這邊給我看一看吧!”

(把孩子們帶出活動場地)。

【設計意圖】

幼兒在學習數字2-4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已經知道了數字如何分成,並且能有多種分成方法。但在動手操作記錄上卻不怎麼好。因此,在接下來組織幼兒學習 5的分解、組成時,我把重點放在幼兒操作、記錄上面,並進一步學習5的分解、組成。使其更深入的瞭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