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蚌相爭》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1.04W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鷸蚌相爭》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鷸蚌相爭》讀後感

《鷸蚌相爭》讀後感1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叫《鷸蚌相爭》。

故事發生在一天中午,一隻河裏的蚌游到岸邊,它把自己的殼張開曬太陽。就在這時忽然一隻鷸飛過來,看到一塊鮮美的肉,鷸想:我今天可以美餐一頓了。鷸一啄蚌,蚌感到疼痛無比,它立即用它堅硬的殼夾住了鷸的長嘴。鷸想把蚌甩掉猛烈地搖着頭,可是蚌夾得非常緊,鷸怎麼也甩不掉。

鷸生氣地説:“蚌你聽着,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一定會渴死的,你趕快鬆開!”蚌也着急地説:“鷸你聽好,我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會把你餓死,你還敢吃我的肉嗎?”

鷸蚌相爭,誰也不讓誰。這時來了個打漁的老人把它們一起帶回了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為了私利,各不相讓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其利。

《鷸蚌相爭》讀後感2

小時候,偶爾聽到人們説到《鷸蚌相爭》的故事,但就是不太懂其中的意思。前不久,我們學習了這個寓言,我不僅知道了這個寓言故事的意思,還懂得這個寓言故事的寓意。更讓我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這個寓言的內容是説,在一個炎熱的中午,有一個河蚌和一隻鷸都互不相讓地夾住對方,一個漁夫看見,就把它們一起捉走了。

在當今的這個社會裏,像這樣事情可以説多的是。例如,兩家商店互相競爭,他們就用降價的方法吸引客人。得利的是去這兩家商店買東西的客人。在這裏,兩家商店=鷸和蚌,客人=漁夫。我不是説客人得利不是一件好事,而是説兩家商店一個勁地降價,自然盈利少,甚至虧本。為什麼不想一想其它辦法?比如説把自己的商店搞得更有特色,叫人沒法仿效呢?

我以為生意場上的互相競爭是不可避免必要的,但是競爭不能盲目的,千萬不要有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的想法。如果真的這樣,我們不就和鷸蚌一樣了嗎?我要是遇上這種事情,一定會讓一步,想想別的辦法。更能解決好問題。

《鷸蚌相爭》讀後感3

最近,我特別喜歡讀寓言故事,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後,我就津津有味地讀各種故事故事。最讓我有感觸的是《鷸蚌相爭》。

這個故事含有一個成語,叫做“鷸蚌相持,漁人得利”。鷸看見蚌在河灘邊張開殼曬太陽,便上前啄住了蚌。蚌死死閉合住自己的殼不鬆口,就這樣他們誰也不讓誰。直到它們兩個累得筋疲力盡的時候,被漁人輕而易舉地捉住了,結果誰也沒有勝利。 我覺得自己有時候就想鷸和蚌一樣傻,總是愛爭上風,不謙讓同學朋友,最後弄得大家都不好過。其實,只要有一方謙讓一點,結果可能就是另一種雙方都滿意的局面,何必弄得如此難過呢?

以後我可不能太逞能了,要和身邊的人友好相處,這樣才會天天開心。

《鷸蚌相爭》讀後感4

今天,我讀了一個寓言故事——《鷸蚌相爭》,讀完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深刻道理。

這個故事講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和燕國都是弱小的國家,秦國很想攻打趙國和燕國。可是,趙國國君卻又想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戰亂,蘇代來到趙國,替燕國遊説惠文王,希望燕趙兩國和好,對抗秦國。蘇代見了惠文王,就説:“您先別出兵,先聽我講個故事!”

“有一天,一隻河蚌在河岸上曬太陽,正當曬得舒舒服服的時候,鷸鳥偷偷地靠近蚌。用尖尖的嘴去咬蚌的肉。蚌急忙合上嘴。鷸鳥説:‘我今天不讓你下水,明天不讓你下水,你就會變成一個死蚌。’蚌不甘示弱地説:‘我一天不鬆開,明天也不鬆開,你就會餓死成一隻死鷸了。’一個漁農來了,輕輕鬆鬆的就把他倆抓走了。”

惠文王聽了就不出兵了,和燕國一起抵抗秦國。

讀完這個故事後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如果自相殘殺,他們的共同敵人就會有機可乘。如果兩方和手攻打共同的敵人,敵人也就攻不破我們了,就可以一鼓作氣消滅敵人。

《鷸蚌相爭》讀後感5

假期我讀了一本書《愉快的棒球》其中有一篇叫做《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讓我感觸很深。故事是這樣講的:有一隻蚌,爬到岸上曬太陽,正巧有一隻鷸,他在尋找食物,這時,它看到了那隻蚌,便想把它吃掉,誰知它一張嘴,蚌就敏捷的張開嘴,又把鷸的嘴咬住了,兩個動物互不相讓,最終讓一個漁夫得到了好處,把它們全捉住了。這個故事就是説明兩個人相互都要佔便宜,但被第三個人把利益都搶去了。

此刻讓我也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中、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如果我們都像鷸蚌那樣互不想讓、爭執不下忘記了共同的敵人結局也只能兩敗俱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故事也時時刻刻教育後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我們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中一定會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而這時一定要做一個懂得寬容他人的.人,尊重他人,互相謙讓,共同進步,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鷸蚌相爭》讀後感6

河邊,水清澈見底,突然有一隻鳥落在河上,打破了平靜,像打碎了一面大鏡子一樣。原來,是鳥在硺一隻河蚌的肉,河蚌把鳥嘴夾住了。這時,一個打漁的人走過來,把鳥和河蚌全拾走了。我看到這一幕,不禁想起了一句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成語的意思是:兩個人相互都想要佔便宜,但被第三個人把利益都搶去了。

我沉思了一會兒,又想起了一個故事:趙國準備去攻打燕國,蘇代知道了後,把這個故事講給了趙惠王聽,並把鳥、蚌比喻成趙國、燕國,把漁夫比喻成強大的秦國。趙惠王聽後,猛然覺悟,收兵回營,阻止了這場使趙國國破人亡的戰爭。

這個故事,使我懂得:兩相爭鬥,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忘記了共同的敵人,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心胸要寬廣、豁達。鄰里之間要互幫互助,為人為善,助人為樂,共同構建和諧社會。

《鷸蚌相爭》讀後感7

近日,我們學習《鷸蚌相爭》這篇課文。

文章敍述的是一隻鷸鳥正在尋找食物吃。鷸鳥看見河蚌那鮮嫩的肉,禁不住啄去,河蚌閉上了嘴,鉗住了鷸鳥的嘴。後來,它們互不相讓,結果被船上的漁夫捕住了。

使我記憶比較深的是河蚌。河蚌如果問清原因,知道是鷸鳥不小心啄住了它的,並不跟它計較,就不會被漁夫捕住。

鷸鳥如果跟河蚌賠個不是,説聲對不起,河蚌就會放它走。而且,它不挑逗河蚌,事情也不會弄到這種地步,被漁夫雙雙捕獲。

如果河蚌和鷸鳥都寬容一點,原諒對方,做個好朋友,它倆早就會回到自己的巢中。

這種事情也會發生在我們身邊。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碰到同桌的胳膊一下,他又碰了我一下。我可火了:“我不小心碰到你一下,你又還我?"他故意説:“有借又還嘛。”我們都跑到老師辦公室去告狀。老師開導我們:“同學之間應該互相謙讓一些嘛。”

如果我們都相互關愛,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還會有這樣的後果嗎?所以我們遇事要冷靜些,忍讓一點,讓大自然充滿和諧。這樣才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鷸蚌相爭》讀後感8

《鷸蚌相爭》講的是鷸與蚌相互鉗制,互不相讓,卻讓漁人從中獲利的故事。

這一則寓言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的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

在我的生活中也常見相互退一步,雙方都開心的事。有一次我在散步時看見一個小夥子闖紅燈。一輛車來不及剎車,車頭輕輕的碰了他一下,小夥子連忙躺在地上裝骨折大喊道:“我本來受傷的骨頭就受了傷,被你折磨一撞,還不骨折了。”司機連忙下車説:“骨折?那我送你去醫院吧。”司機的語氣十分親切,頓時,小夥子眼裏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就把自己沒有受傷得實話説了出來,事情就很快就解決了。如果,這位刺激下車就打人,説小夥子裝病,事情也許會一發不可收拾。

以後的生活,我們肯定會遇到衝突,而在這時一定要做一個懂得寬容、謙讓的人。這種人才是偉大的人。才是令別人尊敬的人,才是心胸寬闊的人。才是一位品德優良、出類拔萃的好人。

??

《鷸蚌相爭》讀後感9

《鷸蚌相爭》主要講述了一個充滿哲理的故事。一隻河蚌爬上河灘張開殼曬太陽,一隻鷸鳥撲過來啄它的肉,河蚌靈敏地合攏自己堅硬的殼,把鷸鳥尖尖的長嘴緊緊地夾住了。結果鷸鳥和河蚌誰也不肯相讓,最終漁人得到了好處。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朋友間應當團結互助,而不應該鈎心鬥角,否則就必然會給他人和自己造成傷害。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我上幼兒園時,有兩個小朋友因爭一架鞦韆吵了起來,其中一個孩子的家長看見了,趕過來吵了另一個孩子,挨批評的孩子哭了,他的父母聞聲趕來,安慰好孩子後,便與那位孩子的家長吵了起來,最後竟然打了起來,打得頭破血流還不罷休。為一件小事值得嗎?我想,如果他們有寬闊的胸懷,各退一步,不就海闊天空了嗎?他們還會兩敗俱傷嗎?當然不會!他們的行為也警告了我們,無論幹什麼事情都要全面地思考一下,權衡利弊得失後再行動。否則,為了一點點的恩怨矛盾而互相爭鬥,必定會做出鷸蚌相爭的蠢事來。

我們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中,一定會遇到很多的不愉快,而這時,一定要做一個懂得寬容他人的人。

《鷸蚌相爭》讀後感10

前幾天,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學習了《寓言二則》這課書,《鷸蚌相爭》寓言故事是《揠苗助長》和《鷸蚌相爭》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鷸蚌相爭》。

這個寓言的大概內容是,一天中午:一個河蚌和一隻鷸都互不相讓地夾住對方,一個漁夫看見,就把它們一起捉走了。

《鷸蚌相爭》這則寓言故事本來的意思是要告訴人們,不要互不相讓,因小失大。但是我覺得應該分別站在河蚌和鷸的立場上來分析問題。如果我是河蚌的話,我會緊緊夾住鷸的嘴,因為稍微一放鬆,就會被鷸吃掉。兩個人一起死,也比被鷸吃掉的好。我認為那樣公平一些。如果我是鷸的話,我會把河蚌放開,因為雖然我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也沒有失去什麼,總比被漁夫捉去好。

我想,這篇課文並不是讓我們去計較河蚌和鷸的立場,而是通過文章來告訴人們大道理的。但我認為在現實生活中,先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和立場,再做出相應的對策是非常重要的。

也許,我的看法會有一些人持不同的意見。但我更相信會有很多的人會支持我的。

《鷸蚌相爭》讀後感11

我最喜歡的一則寓言要數《鷸蚌相爭》了。它寫了一隻蚌在海灘上曬太陽。一隻鷸飛過去想吃蚌肉。蚌趕緊把殼兒合上,夾住鷸的嘴。這就引起了一場互不相讓的戰鬥。正巧一個漁翁看見了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鷸和蚌一起捉住了。看了這則寓言後,我覺得鷸和蚌真是太蠢了:退一步,海闊天空啊!

戰國時候,趙國和燕國發生了矛盾,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國危在旦夕。恰在此時,秦國正虎視眈眈地想獨霸天下。

於是,燕王派説客蘇代去勸説趙王。到了趙國,蘇代給趙王講了《鷸蚌相爭》這個故事。講完後,蘇代對趙王説:“趙國要攻打燕國,就像鷸蚌相爭一樣,而秦國就像漁翁一樣滅掉趙、燕國啊!”

趙王聽了蘇代的話覺得有道理,便取消了攻打燕國的計劃。

《鷸蚌相爭》這則寓言,用來比喻雙方互不相讓,結果兩敗俱傷,第三者得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