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範文(精選12篇)

來源:文萃谷 2.19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範文(精選12篇),歡迎大家分享。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範文(精選12篇)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

一、新課導入

上節課我們跟隨老舍先生的腳步,一起欣賞了濟南冬天的幾幅美麗的畫面。冬天的濟南那麼美,當然也離不開老舍先生優美的語言和寫作的技巧。這節課我們就來品味課文的語言美和手法美。

二、自學指導

(一)語言品析

作者常選取很有表現力的詞,經過提煉,很有生氣,掩卷細品那淡雅的水墨畫浸藴的“温晴”,更覺其神韻。請仔細品析下列句子的美妙之處。

1.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交流點撥】

“小搖籃”運用了比喻和擬人手法,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温存、體貼、慈祥。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底下很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交流點撥】

連續的擬人手法:睡、喚醒,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冬天舒適温暖的環境。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兒雪。

【交流點撥】

“卧”採用擬人手法,將小村莊人格化,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濟南小村莊的可愛,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4.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交流點撥】

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突出水的綠的特徵。

5.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交流點撥】

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水清亮的特徵。

6.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着;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

【交流點撥】

“有的……有的……”更加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雪的覆蓋不均和小山本色的若隱若現;並且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色彩斑駁的山坡比作“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生動形象地將山坡上斑駁的色彩和風兒吹動下的小山描繪得富有動感和美感,顯得更加秀麗迷人,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7.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

【交流點撥】

對“微黃”“忽然”“微微”這三個詞的運用,可見作者遣詞造句十分精妙妥帖;並且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雪後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動形象地將山腰的薄雪在夕陽下發生的變化細膩地描寫出來,使小山顯得格外情態可掬,同時也隱含了作者對小山的喜愛之情。

(二)寫法探究

1.文章是用怎樣的方式突出濟南“温晴”的天氣的?

【交流點撥】

通過三組對比:北平的寒與濟南的暖對比;倫敦的暗與濟南的明對比;熱帶的熱與濟南的温對比,突出濟南“温晴”的特點。

2.作者描寫濟南的山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

【交流點撥】

按照由裏到外、從上到下的順序描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處的山。

3.縱觀全文,本文在寫景上主要採用了哪些手法?

【交流點撥】

(1)以動寫靜:“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寫出雪動人的形態。

(2)想象:比喻與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

(三)比較閲讀

《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交流點撥】

相同點:①都是以寫景為主的抒情散文。②脈絡清晰,層次井然。③抓住特徵寫景,情景交融。④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語言樸實、清新。⑤細緻觀察、具體描寫。

不同點:①《春》描繪了五幅“春景圖”,《濟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畫”。②《春》側重於近處的細緻觀察,《濟南的冬天》側重於遠景的觀察,且從不同角度觀察景物,特點有所變化。如本文第二段,是從景物的上方俯視下來,描繪出陽光朗照下的濟南像被圍在小搖籃裏,突出温暖如春的特點。

三、板書設計

北平的寒濟南的暖

倫敦的暗濟南的明温晴

熱帶的熱濟南的温

陽光朗照下的山裏、上

薄雪覆蓋下的山寫景順序

城外遠處的山外、下

四、拓展延伸

請你描繪一下你家鄉的冬景。(200字以內)

【交流】

生甲:這是一個雪後的早晨,村子的屋頂上,稻草垛和籬笆上,拖拉機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樹林和竹林,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楓樹和野柿樹的樹幹、樹枝上,都披着白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風中飛舞。小溪中的石頭上都覆蓋着白雪:好像有一羣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飲水;好像有兩隻白色的幼獅在雪地裏沉睡;好像有幾隻白色的熊,正準備從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生乙:冬天到了,北方的冷空氣南下,西北風怒吼着,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下了一整夜。早上,我開門一看:房頂白了,草地也白了,樹上掛滿了雪白雪白的冰凌,我們的世界變成了一片銀白。冬天真美啊!

生丙:我的家鄉是湖北的一個山區,這裏一年四季分明。時值初冬,北風利颼了,滿山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闊葉樹的葉子基本落光了,那些堅強的針葉樹綠中帶褐。河水還在不停地奔襲,只是水變淺了,變得更冷了,水草枯萎,那嬉戲的魚兒早已不知去向。慘白的太陽有氣無力地露露臉後,馬上躲進灰濛濛的雲裏去了。看到這樣的景象,我的感覺只是陰冷。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作者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找出文中生動貼切的比喻句,擬人句並細細揣摩、品味。

3、體會情景交融的寫法,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徵的作文方式。

4、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及探究,合作的學習能力

二、教學重點

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徵的作文方式,品味生動貼切的比喻句、擬人句。

三、教學課時 2課時。

四、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文章中描繪的山、水、陽光、白雪等景物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特別是浸透在如詩如畫美景中的濃郁情致,更使作品帶有了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本文的寫作特點主要有:佈局謀篇層次井然,脈絡清楚;比喻和擬人的寫法,形神兼備,生動貼切;情景交融,感情真摯;抓住特徵,基調一致,色彩和諧。學習這篇文章將重點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着重學習寫景狀物抓住事物特徵的寫法。

五、學情分析

雖然七年級學生對抒情散文的感悟能力還比較低,但前邊剛剛學習了《春》這篇文章,學生對情景交融這種寫法以及抓住特徵有層次的進行描寫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節課中,將對學生做進一步引導,加深他們對於情景交融寫法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從春走到冬,在四季中徜徉。春天是美好的,嫩綠的小草,吐蕊的春花,柔和的春風,細密的春雨……夏天是炎熱的,蟬鳴蛙噪,電閃雷鳴……秋天是蕭瑟的,衰草連天,落葉飄零……不知不覺,冬天已悄然來臨,那我們這裏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各抒已見,用最恰當的詞彙來描繪冬天的景象。

(二) 識作者(投影)

(三) 檢查預習

1、幾個同學讀生字,教師正音。

2、把課下根據對生字的理解編寫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同學們共同指正用得是否恰當。

(四)範讀課文(學生邊讀邊播放音樂並呈現畫面)

(五)整體感悟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選取了哪些角度進行描寫?突出了濟南冬天的什麼特點?你覺得作者在描繪濟南的冬天時藴含着一份怎樣的情懷?

(六)精彩呈現

自由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藴含的詩情畫意,找出你認為最精彩的段落朗讀給大家聽。學生點評。

(七)合作探究

與《春》進行比較閲讀,談異同點。

(八)經驗積累

讀完這篇文章,大家不禁感歎:濟南的冬天真美,真温暖!想想作者是如何把文章寫得如此細膩感人?學完之後你有哪些學習心得?請記錄下來,全班交流。

(九)自由暢談

你喜歡濟南的冬天嗎?為什麼?

(十)展示才華

仔細觀察我們這裏的冬天,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抓住景物待徵,寫一篇300—400字的文章。

板書設計:

陽光

薄雪 情景交融 抓住特徵

温晴

小山 比喻擬人 生動貼切

綠水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3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設計思路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讚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覆誦讀,使學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後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不説温暖明媚的春天、喧囂熱烈的夏天、金色輝煌的秋天,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提示:如朔風怒號、冰雪覆蓋、寒冷、蕭殺……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讀課文後,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之後再請學生向全班展示。提示:如温晴、秀美、暖和、多情……

3、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一方面引導學生明確濟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這一點學生在文中可直接找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全文所寫濟南實際並非完全如此,這裏面加入了作者的聯想和想象,融進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也就是説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温情。於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着“温晴”,也體現着“温情”。

三、以温晴識温情——“温情”在我身邊

1、學生朗讀第一段,標劃體現濟南體現温晴特點的語句。

2、小組交流,然後指名學生回答。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從風和陽光的角度,寫出北平、倫敦、熱帶地區的特點,從而突出濟南的風不冷、不酷,不硬、不厲;突出濟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們帶給濟南,帶給人們的是温暖、温柔、温情,是安適、安詳、安逸。因此,作者説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温晴看温情——“温情”在我眼前

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着温情和希望。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把平面的語言變成立體的畫面,學會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概括描繪。

1、搖籃安睡圖“搖籃”給人的感覺就是暖和、温馨、舒適。睡在搖籃裏的濟南和濟南的人們是幸福的、愜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親細心的照料,親切的問候。這是別處冬天難得的情致。

2、雪後小山圖小山秀氣,承受不了大雪。陽光下,山色斑駁,秀美動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暉暖人心,温暖柔和。真是“妙”極。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態!

3、山村卧雪圖小村在“卧”,小雪也在“卧”。它們“卧”的舒暢,“卧”的安詳,給人感覺這是陽光下爽心的“卧”,多少還帶有一些暖酥酥、懶洋洋的“卧”。這淡墨高雅的畫面,確實帶有十足的情味。

4、玲瓏水晶圖晶瑩絢麗,玲瓏剔透。雖説藍是冷色,但它卻是瑰寶,內裏包含着色彩繽紛的事物;它又與海洋一色,湧動着生命的內藴和氣息。同時,它又包含着別緻的情韻。

五、以温晴賞温情“温情”在我心中啟發學生進入對温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但是在作者筆下,濟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帶有種種表象的山水,換句話説,是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裏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温情的形象來比擬温情的上水,用包含温情的語言來描繪温情的山水。

(一)走近温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

讀課文,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温晴的特點,品味其中包含的温情,然後學生小組交流,最後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母親的形象是温暖的,守在搖籃旁,唱着搖籃曲的母親更是温暖的,而且還有那撫慰人心的話語。如此善良温存體貼的母親給人歡喜,給人幸福。這樣,睡在小搖籃裏的濟南就感到舒適温馨,母親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間大愛。

2、細緻周到的護士大家熟知這一形象,耐心細緻的她帶給濟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夢境,是温柔的關照。

3、健美優雅的女郎陽光下,山坡上,斑駁的色彩成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秀氣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這件花衣,悠閒安適地站在微風之中。調皮的風兒不時掀動一下她的衣角,閃現出健美的肌膚。如此,給人以明亮、燦爛、喜悦、希望之感。

4、嬌美害羞的少女夕陽斜照,光輝映雪。白白的薄雪調和着陽光成為粉紅色,這就是少女害羞的顏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是什麼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純青、温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温情的事兒。

5、俏美柔情的女子女子愛俏,女子愛美。面對鏡子整粧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長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鏡子。面對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來,它不僅不願結冰,破壞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獻給誰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濟南。

教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温情的女性。這一個個形象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們眼前一樣。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為什麼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温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點相吻合。

(二)感受冬天温情的春意

作者寫濟南的冬天,但處處洋溢着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寫冬天。如此,這種冬天也就有了靈性,有了生機。英國詩人雪萊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是本文最好的註腳。

1、學生從文中找出富有春意,流露着春天氣息的句子並以喜悦的感情朗讀。如: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温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2、思考討論:為什麼這樣來寫?明確:一是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二是表達作者對冬天濟南的愛憐之情;三是表現對自然、對生命的深刻感悟,表達一種樂觀進取的精神。

(三)品味温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着温情、畫意。像美麗的女子情態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敍談。

1、標劃富有靈性、含有意藴的動詞。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動詞,然後加以體會,進行展示。如: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白邊。(有意為之,是為了給冬天增加美感)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形象傳神,寫出了舒適安然的睡姿和靈性)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寫出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表現了濟南冬

日的春意和生機)

2、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

(1)教師示範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面上是含笑的。

標劃的詞語自然、柔和、親切、温馨。如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訴説,如一位自豪者在你耳邊低語。“真的”含有驚喜,“是”“的”舒緩語氣,如此不能不使你相信。

2)學生找出類似語句,標劃出關鍵詞,小組交流。如: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温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4、就是下點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六、我筆下的“温晴”和“温情”

1、教師總結:

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着眼於“寒”,而着眼於“暖”,不着眼於“壯”,而着眼於“秀”,集中突出了冬天裏“温晴”的特點。為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着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於作者內心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温晴”和“温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温晴”天氣緊密聯繫在一起,構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三個生字,掌握五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温晴、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品味語言的優美;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境交融的寫法。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並學習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提到冬天,你腦中會浮現出哪些詞句呢?

(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大雪紛飛……)

冬天,除了美麗的雪景也伴隨着刺骨的寒冷。但是,有個城市卻是個例外。它的冬天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內容。

二、走進作者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説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説《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裏。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國講學,1930年回國,本想作職業作家,但專職寫作難以維持生活,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經好友們的勸告,1930夏天到濟南的齊魯大學任教。這篇文章就是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老舍在齊魯大學任教四年,其間他“努力地創作,快樂地休息”,因而濟南成了老舍的“第二故鄉”。他對濟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許多美麗的文字留個了濟南。

三、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出示讀文要求:

①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圈畫出不理解的字詞,讀文後結合上下文或工具書理解。

③自學生字,要理解字義。

2、字詞通關

①認讀生字、詞

xiāng、zǎo、píng、zhù

鑲、邊、水、藻、綠、萍、貯、蓄

chéng、jì、báo、jǐ

澄、清、一、髻、兒、薄、雪、濟、南

②結合句子理解劃線詞語。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讀文要求:

①快速瀏覽課文內容,思考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

②思考文中哪個詞語可以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

2、課文內容概括

課文從濟南的________、(第一自然段)濟南的_________(第二-----四自然段)以及濟南的_________(第五自然段)三個方面,突出展現了濟南冬天_______的特點。

五、瞭解濟南的天氣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濟南的天氣是怎樣的?

“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濟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2、作者通過什麼手法寫出了濟南的天氣?

北平的風——濟南的暖

濟南冬天的温晴:對比

倫敦的霧——濟南的晴

熱帶的毒——濟南的温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掃清了課文的字詞障礙;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梳理了文章的脈絡結構,同學們課後熟讀課文,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文,一起走進濟南的山景水色。

第二課時

一、謎語導入

老師課件出示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

“百年故居——猜一作家名字”

(老舍)

我們對這位作家已經非常熟悉了,老舍是他的筆名,請一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作家。(學生整合老舍資料)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齊讀課題《濟南的冬天》

二、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就是告訴我們,温習舊的知識從中獲得新的理解是好的學習方法。我們一起來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

①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天氣、山景、水色)

②作者通過什麼手法寫出濟南冬天怎樣的天氣特點?

(對比手法濟南天氣的温晴)

三、濟南山景欣賞

出示自學提示:快速自讀課文2---4自然段,根據其內容給每段概括出一個小標題。

(陽光下的山、小雪後的山、城外遠山)

【陽光下山景圖】

1、讀文。找學生合作讀“陽光下的山”段落。同學點評,教師指導。

2、賞析。哪一處描寫最打動你,説説打動你的原因。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

“暖和安適”的特點。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時而比喻時而擬人穿插描寫,賦予小山感情色彩,像一位家長呵護着濟南這個城市。而濟南就只管“暖和安適地睡着”。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此處對濟南人神態、心理的描寫從側面烘托出濟南的“温晴”特點。

師過渡:這樣温暖的濟南,這樣温情的小山,要是下場雪呢?會變得寒冷起來嗎?我們一起讀讀吧。

【小雪後的山景圖】

出示自讀提示:齊讀本段。用“____”畫出本段中心句,圈出表示方位的詞,思考本段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1、中心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吧。(中心句作用: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及中心,話句話説就是本段內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順序:自上而下的順序。

山上矮鬆(樹尖):——“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一個“頂”字寫出雪的位置與大小,形象地寫出小雪後松樹的形態。)

山尖————“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鑲銀邊”形象地寫出山與天相接處的美態,同時緊扣“小雪”)

山坡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把山上因下小雪而露出不同地色

比喻成一件花衣,花衣還能動,

把一幅靜止的畫面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化手法描寫成一位害羞而臉紅的少女,貼切又美好。)

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語言大師,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雪後的山景,遣詞造句精妙講究,字字傳神。句句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這麼美的景,如此美的文字,我們也定要美美地讀一讀。教師知道朗讀。

【城外遠山圖】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用“卧”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的形狀、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水墨畫寫出了濟南的淡雅之態。

四、濟南水色欣賞

出示自讀提示:自讀本段,根據內容概括出小標題。思考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空靈水晶圖】

温暖——“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

澄清——“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整個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五、深入全文,體味情感

師引導:欣賞了濟南的山景水色,感受了濟南的温晴舒適,文章最後作者發出由衷的讚美——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置疑?文章題目叫“濟南的冬天”,文章最後卻説“冬天的濟南”你理解作者的用意嗎?試着讀一讀這兩句話。

濟南的冬天——重點在冬天上,因為作者的文章內容都是圍繞冬天的景色來寫的,所以題目叫濟南的冬天。

冬天的濟南——重點在濟南上,作者全文都表達出對濟南這座城市的喜愛之情,放在文章最後用來抒發對濟南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六、方法借鑑,學會發現。

師引導:想要寫好一篇景色文章,老舍先生的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鑑呢?

抓住景物某一特點,圍繞中心句展開描寫。

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

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幫助把景物寫得更生動。

寫景離不開抒情,要情景交融。

七、拓展閲讀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濟南的秋天》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細緻描繪,情景交融地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讚美之情。

2、繼續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及描寫景物的方法。

3、瞭解本文首尾呼應的特點。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自然界中美的事物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朱自清先生絢麗多彩的春景圖使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機,老舍先生描繪的冬天也一樣具有可愛之處。

(二)引導學生閲讀“自讀提示”第二段,以此作為閲讀思考、圈點批註的主要依據。

(三)自讀課文,圈點批註。

教師提出導讀題目,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題目事先寫好,以小黑板或投影片形式展示。

1、本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你能用第一段的一個詞語説明它的總體特徵嗎?

2、作者運用哪些修辭方法對景物進行描繪,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3、全文的結束語和課文標題有怎樣的聯繫,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學生圈點批註時,教師巡迴指導,及時肯定和表揚批註好的,對欠妥的給予指導。學生髮表意見後由教師明確:

1、天氣的温晴;老城的暖和安適;陽光朗照下山的可愛,小雪點染下山的秀美;雪後村莊的秀麗典雅;水的暖綠明淨。總特點——温晴。

2、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山景繪水色,全力表現濟南冬天温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特點。如把環衞濟南的山比作“小搖籃”,把卧雪的山莊比作“小水墨畫”,把整個冬天的濟南比作“藍水晶”;擬人的手法把沒有生命、沒有感情的山水寫得脈脈含情,景與情緊密結合,以景感人,以情動人,產生很強的感染力。

3、結尾“這就是冬天的濟南”與開頭的“寶地”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美好景象的由衷讚美之情,有力地總結了全文。

(四)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思路,劃分課文的結構,教師補充強調。

小資料

(一)作者與課文。

作者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傑出的語言大師

老舍是滿族人,1899年出生在北京一個貧民的家庭。1918年從師範學校畢業,先後做過國小教員、中學教員;1924年,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漢文;1930年回國後,曾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擔任中國文學系教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積極參加進步文藝界的各項工作。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老舍正在美國講學,他接到了周恩來邀請他回國的信,便立即動身,於同年12月回國。

老舍自1924年開始創作,發表了不少極有影響的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他在1966年不幸逝世。

課文是作者在濟南齊魯大學教書時寫的。出生在北京,又剛從英國回來的老舍,十分喜歡濟南。他曾經這樣説:“從民國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0~1934年),我整整在濟南住過四載。在那裏,我有了第一個小孩,即起名為‘濟’。在那裏,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裏我努力地創作,快樂地休息……時短情長,濟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2.通過朗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把握文章情感基調。通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温晴”。

3.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誦法(集體朗誦、指定學生朗誦);討論法;教師導讀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運用談話法進行導入:“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什麼樣的呢?老師聽到有的同學説時白雪皚皚、寒風呼嘯的。對啊,北方的冬天總是給人一種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印象。但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樣的,沒有呼嘯的寒風,沒有皚皚的白雪,那裏有着無限的温暖,同學們想知道這是哪裏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情感基調

1.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朗讀的語速、感情等)。

2.學生了解文章大概內容。(明確:從課文中能夠感受到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對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品析語句,合作交流。

1.學生再次讀課文,提問:

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作者通過哪些景物呈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明確: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温晴”。作者通過對濟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寫來體現濟南冬天的特點。

2.作者是如何對冬天景物進行描寫的?

明確: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對濟南的小山進行了描寫“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在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將小山周圍的地理環境比喻成了“小搖籃”,將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護者”。通過比喻手法的運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温暖等一系列的描寫,寫出了周圍的一圈小山特別可愛。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對“小雪”進行了描寫。“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作者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寫雪是“害羞的”並且“露出點粉色”,這些描寫都寫出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

第六自然段對濟南的水進行了描寫,冬天水不結冰,水裏的水藻在晴天的時候也越來越綠,因為這些水是不忍凍上的,況且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作者通過描寫使水富有了靈氣,通過描寫水藻及垂柳,進一步説明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3.作者通過對一系列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何種情感?

明確:作者通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一系列的修辭手法對景物進行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老舍先生剛從倫敦回到祖國,到了濟南,對濟南冬天的“温晴”感受十分真切,當你到一個新的地點後是否有不同的感受?請談談你的感受並寫下來。

2.老舍抓住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並且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請同學們課下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一段景物描寫。學會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因而重心在讓學生學會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以及所表達的情感。本堂課的教學,學生準確找出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對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課堂充分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儘可能地營造課堂氣氛。本節課實現了三維目標,達到了師生共建課堂的效果。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主要為學生展現色彩斑斕的大自然,鍛鍊他們發現美的眼力,陶冶學生愛美的心靈。《濟南的冬天》是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作者老舍1930年,從英國經新加坡回國,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老舍先生的眼裏,都是那麼美,都是那麼温情。作者先總寫濟南冬天的“温晴”特點,再分寫濟南冬天的“山”“水”,終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駐筆,水到渠成。學生學習本篇課文不僅能瞭解到冬天的濟南是個怎樣的“寶地”,還能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情,主動親近、接近大自然。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簡單瞭解作者老舍的生平成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學習者分析

這個階段的學生剛從國小升國中,語文基礎知識不紮實,主要表現在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學生拼音知識不過關,對語文學科知識的領悟力和靈活運用能力略弱,學生閲讀理解答題能力有待提高。從平時學習情況看,學生對現代散文及文言文閲讀感到較吃力,導致練習、考試時答題不完整,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學生審題、及閲讀能力薄弱,但已經具備較強的網上搜索和交流的能力。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朗讀感悟法:文章是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根據文章的特點,主要採用“圖文結合,朗讀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

2、情境教學法:文章是寫景抒情散文,根據所描繪的景,進行想象與聯想,走進情境中,便於體會作者的感情。

3、討論法:在反覆討論、互評探討中領會比喻、修辭手法的應用,放手鼓勵學生自主思考交流,稍作引導。

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資源準備:自制“濟南的冬天”課件;課文音頻朗讀、MP3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我們剛剛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在我們心目中,春已經逐漸豐滿起來了,在我們的記憶中,春天是鶯歌燕舞,是鳥語花香的。那麼在你們的記憶中,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又是怎樣的?來,舉手回答。(預設:很寒冷;白雪皚皚;銀裝素裹;路上沒人等等,且教師簡單評價一下)恩,大家説的這些都是我們記憶中對北方冬天的認識,而北方的天氣也確實很糟糕,陰冷,可以説到了深冬到處是天寒地凍,鳥獸都絕跡了。但對老舍先生來説,卻在北方的濟南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冬天,這種冬天又是怎樣的?它究竟是如何的奇特、與眾不同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老舍《濟南的冬天》去看一看。(板書:濟南的冬天老舍)

二、整體感知

(1)瞭解作者

提問:還記得在國小時,你們在哪些課文中接觸過老舍先生?(《貓》《養花》《林海》《草原》《趵突泉》説到其中2、3個即可)同學們交流一下對老舍先生的瞭解。(生1生2)

在這裏呢,老師簡單介紹下老舍先生(PPT展示)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説家、文學家、戲劇家。是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著名小説代表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話劇代表作《龍鬚溝》《茶館》等。話劇《茶館》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蹟”。

(2)寫作背景

作者1930年前後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深厚的感情,山東也因此被他稱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我們今天學習的這一散文是老舍為他的第二故鄉所作。(瞭解了這點後,對作者所抒發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把握)

(3)媒體出示課文重點字詞

(4)學生自由朗讀文章,並思考以下問題

1、你認為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請結合文中哪一個詞最適合用來概括,可以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2、指名回答

3、學生討論

4、歸納明確:温晴(板書:温晴)

三、重點感悟

(一)研讀第一段

找到“温晴”所在的段落,看看為什麼它最適合(明確第一段)

1、齊讀一遍,説説濟南冬天總的特點為什麼是“温晴”?

2、指名回答

3、教師明確

(通過三組對比:

北平“奇蹟”多風

倫敦“怪事”多霧

熱帶“害怕”日光毒

濟南無風聲響晴無毒日這一番比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個結論,點出“氣候温晴”這一總特點。

(1)“寶地”二字透露出什麼?

(2)指名回答

(3)明確“寶地”二字透露出來的是對濟南冬天的懷念與喜愛。(板書:寶地)

4、再次齊讀一遍(邊讀邊感受其中作者對濟南冬天的懷念,喜愛之情)

(二)深入感悟

文章一開頭就緊緊抓住了濟南冬天“温晴”這一天氣特點,讚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下文描繪的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繫的。

1、提問:

(1)作者抓住什麼景物來表現濟南冬天“温晴”這個特點的?(觀察後面的段落。)

(明確,板書:冬山冬水)

(2)哪裏寫山,哪裏寫水?

(山:3—5水:6)

我們先來看冬山,快速瀏覽一下3、4、5自然段,回答老師:

(3)作者是通過描寫山的哪些方面來表現濟南冬天“温晴”這個特點的?

①指名回答②教師明確:三個方面,分別是山的形狀、山的色彩、山的形態

(4)三種情況下的山,你們更喜歡哪一部分的描寫?

2、共同分析山景(3、4、5段)(隨學生的回答排講述先後順序)

(1)山的形狀:(第3段)

①濟南的山有怎樣的特點?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一圈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老師也寫了一段:

“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只有北邊缺着點口,這一圈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他們給濟南帶來了温暖。”

對比一下,你們覺得哪種更好些?為什麼?(同學討論)

a、指名回答

b、教師總結

c、齊讀(再次感受其中的味道)

d、“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的説:你“你們放心吧…”你放心了嗎?老師想到了雪萊的一句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因為那麼暖和。濟南是一個小搖籃形狀的地形,搖籃給人暖和、温馨、舒適的感覺,這樣的比喻生動寫出了小山的小巧暖和舒適的特點,進而表現了濟南的温晴特點,表現了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②相信大家都看過小搖籃,小搖籃是寶寶睡覺的地方,表情都是怎麼樣的?那我們濟南人在搖籃裏又是怎麼樣的呢?

(可愛、甜美…“濟南的人們在冬天都是面上含笑,他們一看山,心裏就有了依靠。”我們可以看出濟南的人們的生活是幸福、愜意的。濟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本段小結:所以,這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確實是特別可愛呀!

(2)山的形態:(第5段)

這一組齊讀第5段

(我們一起來看看哈,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卧着點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嗯,想象一下這是一幅什麼畫面?嗯,對啦,就是描寫了城外的遠山。作者在這裏用了一個比喻,他認為這城外的山美得就像張水墨畫一般,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樣的畫面(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點綴着小樹、小村莊,樹上裝飾着小雪、屋頂上也卧着點雪,充滿了安靜和諧的氛圍,遠遠望去,黑白兩色,是不是顯得愈加自然、清新、淡雅?))很美,是吧?(PPT展示圖片)

我們很容易就看出了作者對濟南冬天山的喜愛之情。不過,同學們可以從詞語的角度來賞析一下嗎?哪裏用詞用得巧妙?

(文章兩處使用了“卧”,“卧”字採用了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同時“卧”給人一種閒適的感覺,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進一步表現了作者對濟南的閒適的喜愛,體現濟南冬天的特點是温晴的。)

四、小結歸納

在老舍先生的描繪下,我們彷彿可以看到那陽光朗照下的小山,臉帶微笑的人們以及水墨畫般的城外山景,一切都是顯得那麼安靜舒適。

五、作業佈置

1、自學第2自然段,請進行賞析(可以從它的作用、修辭手法、詞語等方面),寫在作業本上。

2、課後再好好體會後面段落中老舍先生所抓住濟南的冬天的景物特點,感受作者最終所抒發的情感。

六、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陽光朗照下的小山可愛

温晴城外雪後的遠山水墨畫—淡雅

(寶地)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請回答PPT上的問題(PPT出示),一起回顧一下上節課內容。

二、重點感悟

(一)山的色彩

我們的作者最欣賞的就是薄雪覆蓋下的山了。讓我們調動各種感覺器官,先來聽一聽這時候的山是什麼樣子的。(指定一名學生讀課文,要求讀得美一點,其他同學可以一邊聽一邊閉起眼睛來想像感受。)

1、作者説:“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請説説這句話裏作者是抓住什麼字來寫的?

明確:妙

2、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妙”在何處。理清本段順序:作者寫山的色彩,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找關鍵詞)主要有哪些色彩?找出來用橫線標註。

a、指名回答

b、明確: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自上而下的空間順序)

(1)山上——寫山上的什麼?

①矮鬆——“矮”這個字與什麼協調?(“矮”與“小山、小雪”協調)

②越發青黑——用“青黑”有什麼效果?(青黑凸顯出了矮鬆的濃郁的生機、生命力,同時雪小,蓋不住整個松樹,體現濟南的温晴。)

③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白花”是什麼?(雪)

④作者為什麼不説“雪”而説是“白花”?(説明雪漂亮,作者喜歡這樣的雪。)

⑤這句哪個字用得好?——(“頂”)

⑥如果改成“扣”“罩”好不好?為什麼?

a、討論、指名回答

b、明確(我們來看,“頂”字為什麼用得好?形態之美,“頂”更能説明是在“樹尖上”説明雪很小,只有一點點;而如果用“扣”“罩”字,就不好聽了也不好看了,它們都有整個蓋住的意思,這樣就不符合內容所説的“小雪”“薄雪”了。壓在頭上,扣在頭上,覆蓋在頭上,都不好聽——“頂”更具形態美,輕盈感,準確的表現出雪“小”的特點,突出了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的秀氣。)

(2)山尖——作者是怎麼描寫山尖的?你覺得哪個詞用的好?

“全白了,好像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鑲”——用擬人手法,表現的是線條不斷地在起伏延長,同時輪廓亮麗。另外,把它寫的像巧匠一樣,構建色彩純淨美麗的藍天銀邊,看出作者喜歡雪的靈性。)

(3)山坡

“草色還露着,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色彩美麗,蓋在山上,像美麗的衣服,所以像花衣,帶水紋的花衣”

①這花衣實際上是什麼情況?(實際上是這是“小雪”的傑作,雪覆蓋不勻,帶水紋的花衣給人以動感,更能凸顯雪的靈性。)

②剛才寫樹尖用“頂”,寫山尖用“鑲”,那在山坡上用了一個什麼詞呢?找出來並説好不好,為什麼?

(“穿”——山象人一樣愛美多情,突出雪的靈性,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相間的美麗樣子。)

(4)山腰

“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點粉色”

①“好像忽然害了羞”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寫出了什麼?

(擬人,雪像小姑娘一樣嬌羞,雪也多情,生動形象地寫出雪的.情態。)

②為什麼是微微露出點粉色?

(擬人,寫出雪柔情萬種,賦予雪以少女般害羞的神情,生動表現出雪泛出淡粉的嬌羞情態。這裏“微微”這個詞用的很妙,多一分就造作,少一分又不夠,“微微”剛剛好寫出雪的嬌羞的情態。)

3、那這一段山的特點用一個什麼詞來概括好呢?(秀氣)

(PPT出示圖片)

本段小結:本段描寫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突出其秀氣的特點。描寫景物多,卻並不雜亂。巧妙運用比喻、擬人,虛實結合,把薄雪覆蓋下的小山寫得很有情趣,突出了濟南“温晴”“是塊寶地”的總特點。

(二)研讀最後一段

作者是通過描寫山的三個方面表現濟南冬天“温晴”這個特點的,那作者又是如何通過水來表現表現濟南冬天“温晴”呢?請快速閲讀最後一段,思考:水的特點是什麼?

第一步:現在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用心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並與同桌交流交流。

第二步:全班交流(主要讓學生自己找句子進行分析,以下的1、2、3、的問題可以稍作引導學生進行較深層的分析)

1、“倒反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

(運用擬人修辭手法,形象生動表現出濟南的水無限生機和在冬日裏孕育朦朧春意。——“暖”)

2、“水藻真綠…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尋找文中寫了幾處綠?

(1)指名回答

(2)明確(文章寫了3處綠,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並且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人的性格、感情,突出水的暖、綠的特點。)

(同時作者極力寫水綠時,還通過垂柳照影子,透過水往上看,寫出水的清、透。)

(3)綠的精神怎麼理解?

①指名回答

②明確(水藻在冬天釋放所有的綠,這種綠的精神,意味着綻放生機、怒放生命。這麼具有生機,這哪裏是冬,分明是春的生機,是春!那生活在濟南的人們是不是很幸福?這樣的冬怎能不讓老舍喜歡、嚮往!)

3、大家覺得空靈的藍水晶這個比喻怎麼樣,試着賞析下?

(1)指名回答

(2)明確(作者將天光、水色、綠影融為一體,用“空靈的藍水晶”比喻澄澈透明、天明水淨的濟南,描繪出濟南的冬天鮮亮明麗的色彩。同時,這個比喻也扣住了濟南冬天的“晴”,碧空如洗,因為晴,天空藍汪汪的,才像塊“藍水晶”,空靈的藍水晶這一比喻,可以説,老舍是忽略了水的表象,而只見水的本色了——寫出了水的清、亮。試想,他該是用一種怎樣的深情,才能領悟這水的本色呢?齊讀最後一句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本段小結:本段通過描寫濟南冬水的暖、綠、清,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温晴”和“寶地”的總特點。

4、提問:一篇文章總會有一個核心思想,而文章的總的感情爆發都會在哪裏?——結尾。當然這篇文章也不例外,老舍最後發表什麼樣的感慨?

(“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師:奇怪了,我們的題目是什麼——濟南的冬天,結尾卻説冬天的濟南,作者為什麼這麼寫?能否把題目換成冬天的濟南,以便點題?

(1)指名回答(點兩位學生)

(2)師明確:濟南的冬天,中心詞在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讓人生出冬天之感,重在感覺(精神),而結尾冬天的濟南,中心詞在濟南,突出的是濟南特有的韻致,重在景象,文章取題為“濟南的冬天”,表明作者是從感覺(精神)的角度去寫濟南的冬天,而不僅僅是從景物的角度去寫的。

三、小結歸納

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美的感受,如詩如畫的美景,情景交融的文字,文章運用大量的擬人、比喻的修辭,把濟南的冬天寫得極致神韻!帶給作者一種美的享受。

四、拓展延伸

老舍先生寫濟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點,你寫《家鄉的冬天》準備抓住什麼特點?

1、學生寫簡要發言提綱,然後口述

2、教師綜合評價

五、作業佈置

1、完成課後練習四,要求至少300字。

2、將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摘抄到摘錄本上。(明天一起上交)

六、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陽光朗照下的小山可愛

山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秀氣

温晴城外雪後的遠山水墨畫—淡雅

(寶地)

水暖綠清亮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3、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品讀課文,發現並感悟濟南的冬之美。

教學難點:

借鑑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立冬將至,寒意便邁着步子來到了我們身邊,天氣一下子冷了許多。北中國的冬天即將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想起這些,不禁也令人心生寒意。身處寒冬的人們總是渴望春天早日來臨。然而,生活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確是面上含笑的,他們好像並不渴望春天早日來臨,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啦,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走進老舍先生的著名寫景散文名篇《濟南的冬天》,也許從中我們能找到答案。

二、整體把握

1、走進作者

學習老舍先生的文章,我們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老舍先生,請看大屏幕,掌聲請出老舍先生。(投影作者簡介,學生齊讀)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傑出的語言大師。

代表作有小説《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

1930年,作者回國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擔任教授。從此在山東工作生活了七年之久。作者稱山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為1931年在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

2、聽錄音,説感知,解字詞。

就是這個對濟南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他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同學們聽配音朗讀課文。(投影要求:注視畫面、用心傾聽、展開想像的翅膀,感受濟南的意境美。)

聽了錄音,你心中濟南的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呢?請用一句話説出來。(學生活動,老師評價。)

好的文章三分賞析七分讀,只聽了一遍,同學們就發現了這麼多濟南冬天的好處,下面請同學們仔細的讀一下課文,在閲讀的時候,我希望同學們能注意下面這幾個生字詞:

濟(jǐ)南倫敦(dūn)鑲(xiāng)

貯(zhù)蓄水藻(zǎo)髻(jì)

3、感知簡析,展示才華

作者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正如同學們説的那樣,意境是相當的美,下面老師準備了一些思考題,請看投影,請同學們迅速瀏覽文章,回答問題:(投影展示)

作者筆下濟南的冬天和其他地方有什麼不同,它有什麼特點?作者通過描寫哪些景物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學生合作討論思考解決,教師板書:濟南的冬天)

請同學們把思考所得告訴大家,展示你的才華。

教師逐步疏導,簡析文意並簡明板書。

特點:温晴。景物:山、水具體又寫:陽光下的山,小雪後的山,城外遠山

三、美文品讀,展現風采

過渡語:課文整體內容我們已經把握住了,那文章的意境美我們又如何才能感知呢?請分組思考第二個問題:(投影展示)

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一段,你認為用得最準確的詞語和最生動的句子有哪些,説出來,和大家分享。

學生展開討論

教師啟示: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隻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一下就有兩個或是更多的思想和智慧。

要求:小聲讀,並動筆圈點批註。

抽生回答,教師以圖畫為引導,分別展示2、3、4、5、自然段景緻,引出其中精美詞句,從修辭、寫法、情趣等方面品讀妙處。(安排一段配音朗誦表演)

學生可能找出的句子: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睡着”、“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

“卧”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彷彿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d、“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害了羞”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微微”詞用得貼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e、“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範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四、悟景、激情、寫美

過渡:作者筆下的濟南的冬天的的確確很美,你想,為什麼他筆下的景就這樣的美,這樣的惹人喜愛呢?如果文章單為寫景而寫景,會不會打動人,會不會感動我們?這景裏面還有什麼呀?(抽生回答)正因為這景裏面融進了情,融進了老舍先生對濟南的喜愛之情,所以他的文章才這樣的動人。這種寫法叫做“情景交融”,真好個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呀。

激情、寫美:老舍筆下的景如此的美,如此的惹人喜愛,我們三穗,我們家鄉四季的景也不錯呀。請你寫一寫或説一處我們三穗,我們家鄉你認為最美的景緻。

五、小結課堂。

法國雕刻家羅丹曾這樣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説是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學習到處都藴含着美,讓我們用我們善於發現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讓我們用我們的生花妙筆去描繪生活中的美,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七年級(7)班的同學會有像老舍這樣的大家馳騁在文壇的圈子裏。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學習這篇課文,除了抓住景物特徵這個主要內容,還應該從詞語的運用、修辭的運用等方面學習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景物的。

二、難點、重點分析

1.作者是怎樣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的?

分析:作者抓住濟南“温晴”的特點,從地理環境、人們的表情與幻想和對小山、小雪、綠水的描寫幾個角度來寫。第一幅畫描繪了陽光下濟南的全景。濟南像被“放在一個小搖籃裏”,“暖和安適地睡着”,多麼恬靜、多麼安逸。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第二幅畫描繪了秀美的雪景。矮鬆頂着白花,藍天鑲上銀邊,白雪夾着黃草,夕陽斜照薄雪,山坡卧着村莊,房頂卧點白雪,如同一幅極美的出自唐代名手的水墨畫。第三幅畫描繪了澄清温暖的河水。河水不結冰,還冒着熱氣;水中水藻綠意正濃,水邊垂柳彎腰照影;一片清亮的天上,像塊空靈的藍水晶。這一幅幅美景,描繪出了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

2.作者是怎樣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表達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的?

分析:作者在描繪濟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幾種事物時,巧妙地運用表示色彩的詞語和確切的比喻、擬人,描繪出了濟南冬天的景色,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例如描繪濟南小山雪景的那段文字中,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銀邊”、“藍天”、“草色”、“白”、“暗黃”、“微黃”、“粉色”等詞語,色彩鮮明豔麗,恰到好處。同時又運用了十分確切的比喻、擬人,使景色形象化。通過“日本看護婦”、“花衣”的比喻和“露出肌膚”的擬人,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濟南依然温暖如春。在這段景物描寫中,抒發了作者對濟南無比熱愛的真摯情懷。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速讀測試。

計時速讀全文,答題,計算出閲讀速度、理解率與閲讀效率。

1.本文題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_;本文寫於:_______年以前。

2.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麼,請你用三個詞來概括。

3.作者通過哪三個比較來説明“濟南真算是個寶地”?

4.本文采用了怎樣的描寫順序?

5.本文是怎樣描寫陽光朗照下濟南的山的?

6.本文是怎樣描寫小雪點染後的山的?

7.本文是怎樣描寫濟南冬天的水色的?

8.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9.下面這些句子中,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A.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C.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10.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濟()南②倫敦()③髻()

④鑲()⑤貯()蓄⑥水藻()

測試記錄

閲讀速度:______字/分鐘

理解率:______%

閲讀效率:______字/分鐘

(二)激疑質疑。

1.本文一共5個自然段,可分為幾部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本文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説説作者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感情的?

3.本文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三)精讀導引。

第1題要求在統攝全文內容的情況下,劃分段落,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結構。做此題要注意在整體性閲讀基礎上進行分段。

第2、3題都是對寫作特點的理解。應當結合自己的有關知識,深入分析體會。並注意隨時吸收,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四)疑難討論。

1.C√。因為從全文來看,寫了三個方面內容:(1)濟南的天氣;(2)濟南的山景;(3)濟南冬天的水色。而第1自然段是寫“天氣”的,第5自然段是寫“水色”的,中間三個自然段是寫“山景”的。

2.本文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1)直接抒發作者讚美的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三個地區和濟南的天氣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造意境,以情動人。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流露出作者讚美的真情。

(3)用虛實結合的方法,給讀者以想象的餘地,抒發作者的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十分傳神。這種虛實結合的手法,使冬天陽光下的濟南出現“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的神情;小山説出“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的低語,薄雪“微微露出點粉色”的羞容;這些,不但非常傳神,而且飽含着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3.這篇寫景散文寫得成功、動人是與作者善於運用各種語言技巧分不開的。

在修辭方面,比喻、擬人、對比都用得十分出色。例如,把濟南比做嬰兒,把城外山景比做出於“唐代名手畫的”“水墨畫”,那麼清新明麗。這兩個比喻都很精彩。作者還融生命與感情於景物之中,使景物活了起來,生動而逼真,這是運用擬人手法的妙處。至於對比,是把兩種相反、相對的事物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方面,放在一起相比較的一種修辭方法。本文以矮鬆的青黑,映襯樹尖上頂着的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等,色彩鮮明悦目。

在詞語的選用方面,也是十分講究的。如,老城是“全在天底下曬着太陽,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句不僅用了擬人的方法,而且“曬”、“睡”、“醒”三個動詞準確地勾畫出濟南温晴的氣候特徵。

老舍寫作用純正的北京話,簡潔的短句,不僅生動活潑,而且樸實明快。

附:速讀測試參考答案

1.《濟南的冬天》;老舍;1934。

2.無風、晌晴、温晴。

3.寫風同北京比;寫日光同倫敦比;寫日光的強度與熱帶地方比。

4.採用的是景物的排寫順序。第1段寫天。以表現濟南的冬天的暖;第2段寫地,以表現濟南冬天的舒適;第3、4段寫山色,以表現濟南冬天的秀氣;第5段寫水光,以表現濟南冬天裏孕合着的春色,並順勢用一句話勾勒了濟南冬天的總體形象。

5.先是用一個設問句和一個反問句指出濟南的“出奇”不單是因為經常有温暖的陽光,還因為它有迷人的山水;繼而寫濟南的地理特徵:是“山圍城”;然後寫濟南人情態的特徵:因為山就是依靠,山就是温暖,所以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6.先寫山的色彩。從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寫到山腰,一步步地細看,一筆筆精心描繪。它是白的,“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它是銀白,“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它是彩色的,“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再寫山的情態,“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那些小山太秀氣!”這樣,就寫出了小雪點染的山的“妙”處。不僅使讀者感受到小雪點染的山的外在美,也寫出了其內在美。

7.寫水,作者抓住一個“綠”字,着重寫了自己對濟南冬水的感受,概括水的鮮明形象。作者描繪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這其實都是寫水的綠,寫濟南冬天裏綠的精神,綠的生命。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寫“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這實際上是把水藝術化了,感情化了。最後寫“這塊水晶裏,包着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濟南冬景圖。寫出了這座有泉城之稱的濟南的特色。

8.在這篇寫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濟南地處北國而冬季氣候“温晴”的特點,描繪了濟南的陽光、小雪、山山水水,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摯愛深情。

9.A.擬人;B.比喻;C.擬人

10.(1)jǐ(2)dūn(3)jì(4)xiāng(5)zhù(6)zǎo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培養學生的觀察自然、熱愛自然、感悟自然的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2、課前學生藉助網絡或圖書,查閲一些有關資料,依據課文內容設計一篇導遊詞。

3、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教學內容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大家知道日本第一個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是誰嗎?對,是川端康成。1969年的一天,日本的許多知名人士都在為川端康成慶祝他的成功,包括許多外國使節,只有一位瑞典大使走道川端康成面前沒有説祝賀的話,而是説,“你知道嗎,這次得獎的本不應該是你,是一位中國作家,只可惜他已去世,而這個獎項只頒給健在的作家。”大家想知道是誰嗎?對,他就是我們的老舍先生。他的語言很獨到洗練卻又韻味無窮。老舍曾經在山東濟南和青島生活過,寫出了大量的文章。現在我們就來追隨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別樣的“濟南的冬天”吧。 (板書課題,濟南兩字寫大,突出一下)

作者簡介:學生介紹自己蒐集的有關老舍的資料

解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與〈春〉比較閲讀)

1、分段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要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如果用畫來比喻《春》和《濟南的冬天》,那麼《春》象什麼畫?而《濟南的冬天》又是一幅什麼畫?

學生討論體會明確:《春》象油畫,象一位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在訴説對春的喜愛讚美。而《濟南的冬天》象一幅水墨畫,又象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給我們講故事。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為什麼説濟南是個“寶地”?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特點?用了什麼寫法?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麼角度寫的?

c.第1小節與第2、4、5小節之間有什麼關係?

d.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e.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b.c.d.略)

a.學生補充後教師評價歸納小結。

學生思考明確:温晴:

對比:北平(大風) 濟南(無風聲)

倫敦(無日)濟南(響晴)

熱帶(日毒)濟南(温晴)

e.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4、學生互相質疑問難,然後歸納本課所學內容。

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自己選自己喜歡的語句段落朗讀體會對濟南的冬天的的喜歡之情。

教師小結:本文隨着老舍先生欣賞了濟南冬天的美欣賞了一幅幅水墨畫,就象聽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給我們講故事。不愧是人民的語言藝術大師。課下希望同學們多讀老舍的文章,再次體會老舍的語言獨特之處。

作業:

基礎作業:在摘抄本上摘抄優美的語句。

拓展作業:課下蒐集老舍的文章,閲讀品味其語言特色

預習作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品味賞析“妙”在何處?

重點品讀:第3小節和第5小節,體會薄雪覆蓋下的山景圖和水色圖,品味語言。

第二課時

導入

上節課我們通過朗讀體會了老舍先生的語言特色,從總體上欣賞了一幅幅水墨畫,這節課我們共同合作看看這些畫“妙”在何處。

研讀賞析

研讀第2—5小節: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a.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學生抓關鍵詞概括)

b.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

c.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四人小組討論後,找出自己組喜歡的圖來談喜歡的理由)

[明確]

a.小山搖籃圖——温靜;雪後初晴圖——秀美;空靈水晶圖—一綠、活。水色——綠。

b.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c.學生討論找圖談感受。

合作探究

談完感受後,每個小組就自己組喜歡的圖來探究為什麼寫的好,寫的妙?

每個小組的發言人把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或疑惑告知大家

陽光朗照圖

1、小組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温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説…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雪後初晴圖

1、小組朗讀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後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後山景“妙”在何處?

學生抓住“妙” 字討論並歸納: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智兒 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這段文字為什麼寫雪後的山景這麼“妙”?

討論並歸納:運用修辭。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

雪後遠山圖

小組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並歸納: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卧”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空靈水晶圖

小組讀第5自然段,討論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1、討論並歸納:

(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2、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討論並歸納: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徵。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徵。

研讀思考

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

討論並歸納: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l)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協…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着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最後滿含深情的道出了“這就是冬天的濟南”,雖沒讚美濟南,但作者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學生互相質疑問難,教師歸納本課所學。

拓展延伸

我們共同體會了《濟南的冬天》的魅力所在,學習了寫景方法,我們青島的夏天最美,最有魅力的季節,能否抓住青島的夏天的特徵,來寫〈青島的夏〉。

學生共同討論青島的夏天的特徵,抓住最能體現青島夏的特徵的景物來寫。

教師小結

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範圍,接着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讚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着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為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作業

1、基礎作業:“讀一讀,寫一寫”生字,註解中的詞語。

2、拓展作業:寫青島的夏天,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徵。

3、預習作業: 預習《秋天》,熟讀,體會詩中的感情。

課後記

學生對《春》的印象很深,剛學完,正好藉此熱身,《春》象油畫,象一位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在訴説對春的喜愛讚美。而《濟南的冬天》象一幅水墨畫,又象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給我們講故事。用《春》的方法來教冬天,也可以,要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其中之美。先在總體上把握文章,學生明白老舍先生畫的是一幅畫。先畫山,有遠景近景,有陽光朗照下的山,有薄雪覆蓋的山,還有城外的遠山。最後一幅空靈水晶圖,把整個濟南的景色都畫出來了。讓學生體會其美。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2、學習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養寫景抒情散文的自讀能力

教學難點:

1、如何自學寫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探究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春天是昂揚向上的,她不僅帶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還帶來希望和力量。冬天帶給我們的則是刺骨的寒冷,滿目蕭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於温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但冬天也有雪後的美景、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嚮往的温暖。在北方就有這樣一個“温暖”的寶地,今天,我們就來追隨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濟南的冬天”(出示目標,板書課題。)板書課題《濟南的冬天》

二、出示教學目標:

1、培養“細緻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2、學習作者從自身感受出發,融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三、問題推進,學習新課:

(一)課文感知

1、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重點思考以下問題:

①、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總的感受是什麼?

②、作者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

2、學習3段寫景的方法

齊讀3段思考

(1)、這段中心句是什麼?

(2)、作者按什麼的順序描寫雪後的山景?

(3)、段中那些動詞用得好?那些表示色彩的詞用得好?

2、歸納寫景文章的寫作特點。(學生邊歸納邊舉例)

①細緻觀察景色,按照一定的順序,抓住特徵進行描寫。

②從自身感受出發,融情於景。

③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3、學以致用:

用你學到的寫景的方法,以“最妙的是……”開頭寫一段你家鄉最有特點或你最喜愛的景物。

四、學習清單

展示習作片段

五、佈置作業:

請實地觀察雅安某處的景物,仿照課文一些寫法,寫一篇題為《雅安的冬天(春天)》的短文。

餘映潮《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掌握“澄清”、“貯蓄”、“空靈”等詞語的音、形、義;

2、通過精讀賞析訓練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審美鑑賞力,並初步瞭解景物描寫的基本方法;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體悟作者熱愛濟南、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1、用一個4字短語或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印象中的冬天的景象及感受。

預設: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北風呼呼、風刀霜劍

2、引言設疑:(多媒體出示圖片)濟南被譽為“泉城”,有着“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那兒的冬天又有着怎樣的特點呢?這堂課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文,去感受濟南冬日的別樣風情。

3、讀準字音,瞭解詞義。(見大屏幕)

二、理清思路,把握特點

1、聽讀課文,體悟情感。

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勾畫出你認為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特點的詞語及能明確表現作者情感的句子。(讚美)

2、自由朗讀,把握特點。

(屏顯)思考:“寶地”、“温晴”“奇蹟”、“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這幾個短語,哪一個最適合於概括濟南的冬天的特點?

3、理清思路,明確重點。

假設要給一個從未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的冬天,根據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着重講哪個方面?

(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冬水這幾部分,着重講“薄雪覆蓋下的山”。)

三、精段細讀,賞析美點(研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小雪後的小山”)

1、通過分組朗讀給第五自然段分層次。

生讀後用單豎線把三個層次標出來,教師指出:第一層概括;第二層細膩描寫;第三層議論抒情。

2、課堂訓練:自由朗讀本段,思考問題:(屏幕顯示)

①對這段文字進行的詩意畫面命名(“雪後斜陽”,“小山雪霽”)

②圈出像線索一樣能貫穿全段的一個字

(“妙”,“雪”寫的是內容,而“妙”字是畫面的特點。請把“妙”字圈下來)

③説説這段中“頂”、“鑲”字為什麼用得好?能從文中再舉幾個字説説嗎?

(“頂”字寫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態美,寫出了鬆上小雪的輕盈,它不是壓着、扣着、蓋在上面。“鑲”字用得好,是因為線條很美,寫出了天與山相連處逶迤的線條與亮麗的輪廓,同時這個“鑲”字也有擬人手法的味道)

比較:“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④品析“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一句的表達之妙。

(第一,這句話用了比擬的手法;第二,寫出了雪後山色的斑斕;第三,給我們以畫面之美;第四,有靜有動,靜中有動,山是不動的,但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給人以動感,詩意盎然。)

追問:你能從文中再列舉幾句你認為很美的句子嗎?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明確歸納(見括號內容)

4、想象畫面,用減字法讀課文。(屏顯)

①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山上的矮鬆,樹尖上,好像。山尖全了,給天鑲上一道邊。山坡上,有的地方,有的地方;這樣一道兒,一道兒,給山們;看着看着,這件花衣好像,叫你希望看見一點。等到快日落的時候,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微微露出點。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

四、同桌合作,探究疑點

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談談你的理解並與同桌交流。

(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五、小結本課,歸納要點

1、掩卷沉思: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學習到如何描寫景物?(屏顯)

抓住景物特點;有層次,有條理;情景交融;善用修辭(比喻、擬人)

2、想象畫面,教師提示,試背課文第五段。

②最妙的是。山上的矮鬆。山尖。山坡上。等到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就是下小雪吧,!

六、作業設計

1、根據課後練習二的示例,選擇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寫一點欣賞文字。

2、片斷仿寫練習:以“秋天的原野”或“秋天的校園”為題寫一段文字,要求必須運用上述景物描寫的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