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

來源:文萃谷 2.88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

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善意誇張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風格。

2、學習故事中描述四季特徵的語言,並能模仿遷移。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幼兒作畫用的紙和筆。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同討論蝸牛的特點,增進幼兒對蝸牛動作慢這一特徵的瞭解,然後引出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注意語調平緩,不宜太快。然後提問: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麼?教師幫助幼兒分析和感受故事的風格。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幼兒邊看書邊聽。

講述之前提出問題:故事裏的小蝸牛去樹林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出發的?又是什麼時候回來的?這時候樹林裏的景色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變化?

4、教師引導幼兒複述故事中描述各個不同季節景色的語言。

5、進一步遷移語言經驗。

我們這兒四季的景色和故事中小樹林的景色一樣嗎?我們這兒的四季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討論發言,肯定那些語言運用富有新意而又描述準確的句子。

6、幼兒作畫。

鼓勵幼兒將自己認為最美的景色畫下來,用美好的語言描述它。

事情發生在春天。

蝸牛媽媽對孩子説:“到小樹林裏去玩玩,樹葉兒發芽了。”

小蝸牛爬得很慢很慢,好久才爬回來。它説:“小樹林裏的小樹長滿了葉,碧綠碧綠的,地上還長着許多草莓呢。”

蝸牛媽媽説:“哦,已經是夏天了!快去採幾隻草莓回來。”

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它説:“媽媽,草莓沒有了,地上長着蘑菇,樹葉兒全變黃了。”

媽媽説:“哦!已經是秋天了,快去採幾隻蘑菇回來。”

小蝸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來。它説:“媽媽,蘑菇沒有了,地上蓋着雪,樹葉兒全掉了。”蝸牛媽媽説:"哦,已經是冬天了!唉,你就躲在家裏過冬吧。

(原作:[前蘇聯]拉希麗.烏姆美莉)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篇輕鬆幽默的小故事。讀這篇故事,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放慢了速度,因為故事中瀰漫着一股平靜、悠閒的氣氛。而故事中對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為故事增添了美麗的色彩。這樣精緻的小故事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欣賞。

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2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規範書寫4個生字,認識部首“子”“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好久”等詞語的意思。

3.能説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反覆”表達。

【教學重難點】

重點:準確識記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難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模仿運用故事中的“反覆”表達。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導入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大家瞧:(PPT出示謎語)

“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裏頭。(打一動物)”

(師舉手示意,讓生舉手回答)對啦,就是這可愛的小蝸牛(PPT出示小蝸牛圖片)。

2.板書課題《小蝸牛》

師板書“小牛”(出示蝸牛圖片)看圖識字“蝸”(口述:一隻……的小蟲子(寫“蟲”旁);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寫“口”);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裏頭(寫“內”)讀準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今天,我們就和小蝸牛一起去感受一年四季的變化。

1.閲讀《小蝸牛》繪本

2.過渡:同學們,想和蝸牛一起玩嗎?那就跟隨蝸牛一起走進課文吧!請同學們看自學要求(幻燈片出示自學要求)

(一)自學

1.大聲朗讀課文

2.標註自然段

3.圈畫生字詞

(二)自學檢測

1.明確自然段(小組長快速檢查小組成員標註情況)

2.個別生接力讀課文(師相機糾正,引導)

3.齊讀(注意停頓)

(三)羣學

過渡:同學們,初讀了課文,你知道蝸牛帶我們走了那幾個季節嗎?(春夏秋冬)

小蝸牛還要給同學們介紹新的生字朋友,同學們想交朋友嗎?那現在就和蝸牛一起去認識吧!同學們看羣學要求:(PPT出示要求)

1.組長抽生領讀生字。

2.男女生分別領讀文中生字詞。

3.對學互考生字,給自己認錯的生字做上標記,再請人教讀幾遍。

(四)羣學檢測

1.自讀帶音生字,數出自己能認讀的個數。

2.小組展示讀帶音生字。

3.齊讀帶音生字。

4.生生提醒(學生自己提醒所認生字當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5.去音齊讀。

6.個別生挑戰讀。

7.開火車(摘蘋果)遊戲鞏固。

(五)拓展鞏固遷移

1.認讀生字詞語。

①齊讀詞語

②選自己最喜歡詞説話

③走迷宮遊戲鞏固

2.選詞填空“孩子玩具回來”。

3.認識新偏旁“子”“王”。

4.看圖識字(課後練習題)

三、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全班齊讀課文。

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3

教材分析:

《小蝸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話。課文通過小蝸牛與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小樹林裏一年四季的變化,同時巧妙地告訴我們小蝸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點。課文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很適合一年級國小生閲讀。故事配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目的是讓學生藉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自主識字、自主閲讀。所以本節課教學設計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分角色朗讀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和閲讀,在反覆的觀察、朗讀、識記、想象等語言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孩子非常喜歡讀故事書,但是因為認識的字不多,這對他們的朗讀造成一定的困難,他們看到書大多都有插圖,這就為他們學習漢字提供了一個途徑——看圖猜字,本課恰好教給孩子通過觀察課文插圖,進行自主識字,自主閲讀的方法。

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歌曲《蝸牛與黃鸝鳥》MV;生字詞卡片。

2.預習課文,拼讀生字,圈詞語。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播放歌曲《蝸牛和黃鸝鳥》MV,聽一聽這首歌唱的是哪兩種小動物。你們見過蝸牛嗎?(出示課文插圖1)這就是蝸牛。(簡單介紹有關蝸牛的知識)大的這只是蝸牛媽媽,那小的這隻就是……(出示詞語“蝸牛媽媽”“孩子”“小蝸牛”)

二、學習新課

1、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小蝸牛的故事。(板書:小蝸牛)

2、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3、請同學們翻到書108頁,標出課文段號。(教師用課件訂正)

4、這篇課文這麼長,大家仔細觀察,它和我們之前學到的課文有什麼不同?(很多字沒有拼音了,隔兩個段就會空一行……)

5、因為這是一篇連環畫課文。(介紹連環畫)

6、出示第一幅插圖,學習第一部分。

學生看圖,説説你看到了什麼,教師根據學生説出的圖片內容,出示詞語“小樹林”“旁邊”“發芽”“玩”(認識斜王旁,説説你還知道哪些字有這個偏旁?)讀詞語,師生一邊複述故事一邊板書。(板書“春天、小樹發芽、玩”)

讓學生試着用這幾個詞語説一兩句話。

出示第一部分,指導朗讀。

7、利用《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引出第二部分。(蝸牛揹着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引出句子“小蝸牛爬呀,爬呀……爬回來。”(指導朗讀,讀出蝸牛的努力、艱難和着急)我們看看,它都到小樹林看到了什麼。(出示插圖2)

8、如果你就是這幅圖中的小蝸牛,你會怎麼向媽媽介紹你在小樹林看到的景象?(指名回答,學習詞語“長滿”“葉子”“碧綠”“許多”“草莓”)

9、出示第三段中小蝸牛説的話,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10、你們説説,小蝸牛看到的還是媽媽説的春天的小樹林嗎?那這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出示蝸牛媽媽的話,理解“已經”的意思。)

11、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朗讀課文;師生複述故事,教師板書“夏天、長滿葉子、長着草莓、摘草莓”)

12、利用《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引出句子“小蝸牛爬呀,爬呀……爬回來。”(學生齊讀)你們猜,小蝸牛摘到草莓了嗎?為什麼?

13、(出示插圖3)這就是小蝸牛回到小樹林後看到的景象,仔細觀察圖畫,小樹林發生了什麼變化?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詞語“沒有”“長着”“蘑菇”“全”“變黃”

14、指名用上這些詞語説一説小樹林發生的變化。(教師板書“秋天、葉子全變黃、長着蘑菇、採蘑菇”)

15、出示第三部分課文。學生扮演小蝸牛,教師扮演蝸牛媽媽,合作朗讀課文。

16、利用《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引出句子“小蝸牛爬呀,爬呀……爬回來。”(指名朗讀)

17、根據前三個部分的內容,你們猜一猜,小蝸牛這次能不能採到蘑菇?它又會看到什麼樣的小樹林?

18、指名回答,出示文中的詞語“蓋着雪”“全掉了”學習詞語,理解“蓋着”,“全”的意思。

19、出示插圖4,這就是小蝸牛看到的小樹林,和你們猜想的一模一樣,你看這是秋天嗎?這是什麼季節了呀?(板書“冬天、樹葉全掉了、蓋着雪”)

20、這麼厚的雪,如果你是蝸牛媽媽,你會對自己的孩子説什麼?(快去打雪仗,堆雪人……)有的小朋友可能還不知道吧,小蝸牛和小青蛙一樣,都非常怕冷,所以蝸牛媽媽對小蝸牛這麼説的“哦,已經是……過冬吧”,(板書“待在家裏過冬”)指導學生朗讀第四部分。

21、想一想,為什麼小蝸牛看不到小樹發芽,摘不到草莓,採不到蘑菇呢?(因為它爬得太慢了)

22、讀了這個連環畫故事,你知道了什麼?(做任何事動作都不能太慢,四個季節的景色不一樣……)

23、這個故事讓我們有這麼多收穫,趕快一起來讀讀這篇課文吧!(齊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1.出示“媽、對”兩個字。

2.嘗試給生字組詞。

3.觀察字的結構,説説書寫注意點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獨立書寫,同桌互評,互相借鑑,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書上描紅,體驗自己書寫與書中不同之處。

6.學生再寫,班級展示。

7.反饋交流,展示評議,評選“小小書法家”。

四、作業佈置:

把這個故事朗讀給爸爸媽媽聽,給他們説一説四個季節各有什麼不同。

板書設計:

小蝸牛

春天 小樹發芽玩

夏天 長滿葉子 長着草莓 摘草莓

秋天 葉子全變黃 長着蘑菇 採蘑菇

冬天 樹葉全掉了 蓋着雪 待在家裏過冬

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住”“孩”“玩”等12個生字,會寫“對”“媽”“全”等4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3、能借助圖畫,講述故事主要情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本課所學生字,能夠按筆順準確、規範地書寫生字。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註

一、歌曲導入

1、課件播放歌曲《蝸牛與黃鸝鳥》,讓學生欣賞歌曲。

2、師:同學們,為什麼蝸牛最後説等它爬上葡萄藤的時候葡萄就成熟了呢?葡萄不是才長出嫩嫩的'葉子嗎?(讓學生自由舉手説一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動動小手畫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語。

2、課件出示配樂朗讀,學生一邊聽,一邊畫出課文生字並標上拼音,多讀幾遍。

3、老師範讀課文,解決學生不會讀的字詞。

4、讀一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文章寫了什麼。

5、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橫線畫下來。

三、動動腦筋,學習生字

1、讓學生對照圖畫,讀一讀課文。

2、老師隨機出示課件書上不注音的生字,開火車讀一讀。

3、認讀這些生字,並給這些生字找朋友。

4、巧識字形,妙趣橫生。

(1)師: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嗎?

(2)四人小組討論識記方法。(鼓勵學生結合字形和字義巧識巧記。)

(3)同桌之間互相説一説你是如何記住的,彙報交流識記方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師:同學們,現在咱們來玩一個遊戲:摘星星。

2、遊戲(摘星星):在小星星的背後寫上生字、生詞,摘到星星的同學把字詞讀準了就可以得到小星星。

二、學習課文

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讀旁白。

2、讀第1自然段,回答:蝸牛一家住在哪裏?(小樹林的旁邊)

3、讀第2~8自然段,結合課文插圖,思考:

(1)蝸牛媽媽分別讓小蝸牛去看什麼?小蝸牛看到了什麼?

(2)為什麼會這樣呢?

4、讓學生自己讀第2~8自然段,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1)四人小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

(2)師點撥,歸納總結。

三、拓展練習

1、讓學生嘗試看着圖畫講一講這個故事。先自己講,然後同桌之間互講。

2、佈置作業:回家之後讓學生給父母講這個故事。

[教學板書]

14小蝸牛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小樹發芽長滿葉子樹葉黃了地上蓋着雪

[教學反思]

教學本課時,我採用學生十分熟悉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提出問題“為什麼蝸牛最後説等它爬上葡萄藤的時候葡萄就成熟了呢?葡萄不是才長出嫩嫩的葉子嗎?”從而啟發學生思考,為學習課文作鋪墊。在學習課文時,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給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舞台,使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5

一、作品賞析

這是一篇輕鬆幽默的小故事。讀這篇故事,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放慢了速度,因為故事中瀰漫着一股平靜、悠閒的氣氛。而故事中對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為故事增添了美麗的色彩。這樣精緻的小故事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欣賞。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善意誇張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風格。

2.學習故事中描述四季特徵的語言,並能模仿遷移。

三、活動準備

1.學生作畫用的紙和筆。

2.教材

四、活動過程

1.教師與學生一同討論蝸牛的特點,增進學生對蝸牛動作慢這一特徵的瞭解,然後引出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注意語調平緩,不宜太快。然後提問: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麼?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和感受故事的風格。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學生邊看書邊聽。

講述之前提出問題:故事裏的小蝸牛去樹林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出發的?又是什麼時候回來的?這時候樹林裏的景色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變化?

4.教師引導學生複述故事中描述各個不同季節景色的語言。

5.進一步遷移語言經驗。

我們這兒四季的景色和故事中小樹林的景色一樣嗎?我們這兒的四季是什麼樣的?引導學生討論發言,肯定那些語言運用富有新意而又描述準確的句子。

6.學生作畫。

鼓勵學生將自己認為最美的景色畫下來,用美好的語言描述它。

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6

教材分析

本活動根據一則童謠《小蝸牛》創編而成。該童謠內容充滿童趣,句式簡短,韻腳工整,讀來朗朗上口。最後一句“走到哪兒哪是家”,開放式的意藴,更是給孩子留下很多想象和遊戲的空間,非常適合開展問答式的節奏對話遊戲。因此,本園教師根據童謠內容譜寫了曲子,由四個樂句組成一段體,四二拍,旋律優美,節奏明快,1~6六度音適合小班幼兒的歌唱音域範圍。

活動目標

1體驗遊戲意境,樂於參加音樂遊戲,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2熟悉歌曲旋律,在唱唱玩玩中掌握音樂遊戲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熟悉音樂旋律;活動前積累一些關於小蝸牛的知識。

2場地準備:活動室佈置成一個小樹林。

3材料準備:可以背的坐墊人手一個,鋼琴。

活動過程

一、情境遊戲,引出主題

教師一邊屈膝走一邊念童謠:“小蝸牛,力氣大,揹着房子走天下。走過秋冬和春夏,走到哪兒哪是家。”

師:我們是快樂的小蝸牛,寶寶們,跟着蝸牛媽媽一起來走天下吧!

師幼有節奏地誦讀童謠,共同走進小樹林,找到座位坐好。

二、講解演示,引導幼兒理解童謠內容並學唱歌曲。

1提問,理解童謠內容。

師:為什麼説小蝸牛的力氣大呢?

師:什麼是走天下?

師:小蝸牛走過哪裏?

師:為什麼説“走到哪兒哪是家”?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給予鼓勵。

2教師彈奏鋼琴,示範演唱歌曲,幼兒跟唱。重複多次,至幼兒可以熟練唱出歌曲。

三、手指遊戲和對話。

1教師示範手指遊戲,幫助幼兒理解遊戲規則。

教師邊按節奏唱童謠,邊用手指在手臂上做爬的動作。唱到最後一句“走到哪兒哪是家”時,手指停下來。此時教師問幼兒:“小蝸牛走到哪兒了呀?”幼兒根據教師手指停下來的位置回答,如“在肩膀上”。

2集體手指遊戲,感受遊戲的快樂。

師:小蝸牛要走好多地方,我們小蝸牛還可以到哪裏去走走呢?

教師音樂伴奏,幼兒邊唱歌邊用小手做蝸牛狀在身體各部位爬。唱到“走到哪兒哪是家”時手指停,展開對話,規則同上。

遊戲中教師鼓勵幼兒自由仿編,兩兩為伴相互問答。

3師幼共同邊唱邊玩身體遊戲,感受音樂遊戲的樂趣。

師:剛才是用大家的小手做小蝸牛,現在小朋友自己來做小蝸牛,坐墊是小蝸牛的家,小蝸牛趕快背上,跟着媽媽,一起到教室裏邊唱邊玩。

幼兒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背上“房子”,邊爬邊唱。唱到“走到哪兒哪是家”時,小蝸牛要馬上停下,教師問:“我的蝸牛寶寶,你在哪兒呀?”幼兒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作答。

由師生問答過渡到同伴問答,鞏固身體遊戲的玩法。

四、活動結束。

師:外面的天氣真好呀,小蝸牛想不想去外面看看天空,看看大樹?我們一起出發吧!

小蝸牛教學設計實用7

一、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兒童歌曲《快樂的小蝸牛》為切入點,設想將藝術領域的繪畫和歌唱等自然地進行融合,探索不同於單純美術課和音樂課的新型藝術課教學方法,獲得藝術課的教學實踐經驗。所以,本課學習目標確定為: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蝸牛的形象特點,並能創造性地描繪蝸牛;跟唱歌曲《快樂的小蝸牛》,體會歡快的節奏和旋律;體驗藝術遊戲過程中的成功感和愉悦感。針對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和策略:

1、猜謎語遊戲導入課題。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喜愛猜謎語,喜歡動物。所以我將學生較熟悉的兔子和小鳥的形象編成謎語讓學生猜,再引出蝸牛的謎語,便自然過渡到課題學習了。

2、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與想象。

通過出示多媒體課件,出現歌曲《快樂小蝸牛》精彩的動畫和音樂,讓學生邊欣賞片中擬人化的蝸牛形象,邊引導學生進入蝸牛形象的想象之中,並伴隨歡快的節奏來輕聲哼唱而展開聯想,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

3、情境對話讓學生欣賞與判斷。

為了把避免繪畫技能的簡單枯燥傳授,我設計將範畫的出示用投影儀放出。並根據出現的蝸牛範畫,教師扮演蝸牛角色來配音,與學生進行情境對話。學生在這種童話故事般的對話中,不知不覺地明白如何藝術表現蝸牛的形狀,色彩,花紋等繪畫技巧知識。

4、音樂情境中的創造表現。

學生在歌曲旋律《快樂的小蝸牛》的輕聲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畫筆來描繪藝術化的蝸牛,學生完全可以邊哼唱邊畫,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繪。

5、自主評價式的新穎展示。

根據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紙製作了三個漂亮的“蝸牛小屋”分別取名:《自我創新》、《模樣好看》、《顏色鮮豔》。讓學生將自己的畫放進自認為適當的小屋裏,自己對自己的畫作最初的自我評價。然後再由師生共同欣賞簡評。

6、表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師生一起大聲學唱歌曲,並在有歌詞“喲、喲”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節奏練習。然後,根據歌詞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動作邊舞蹈邊演唱,結束課堂學習。

二、教學中典型的情境:

情境一:當教師播放歌曲《快樂的小蝸牛》時,學生看見屏幕上一個個造型奇妙可愛的小蝸牛動畫,聽到歡快悦耳的歌曲,很多學生都露出了愉快的的笑臉,很快地就進入到動畫和歌曲所表現的藝術情境中了。有的學生情不自禁的説:那是蝸牛小弟弟,有的説:那個揹包的小蝸牛最好看?有的説:那個蝸牛的屋子還在冒煙呢?有的説……

看見學生興奮而投入的表情,我就輕生地跟着旋律輕唱起來,學生也就很自然地跟着學唱起來。學生的聲音逐漸由小到大,由不整齊到整齊,由輕聲唱到邊唱邊搖頭晃腦的投入的唱。學生情緒非常高漲,被藝術的氛圍所感染,藝術活動的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情境二:當教師用投影儀放出蝸牛的範畫時,我用“小蝸牛的話”和學生進行情境對話。我説:“你們好,我是蝸牛姐姐,看看我的房子是什麼形狀啊?”一個學生説:“是圓形的,象一朵漂亮的花。”另一個學生又説:“象個美麗的太陽。”我説:“你們説的真好!”。接着我又出示一幅範畫説:“我是蝸牛小弟弟,每天揹着書包上學去,你們看!我有什麼樣的花紋和顏色呀?”一個學生説:“他的花紋象水波浪,顏色嘛——有紅、白、黑、黃、綠”我讚揚地説:“你説的真棒!別忘了給你畫的蝸牛用上更多的花紋和顏色啊!”。這一次出示的範畫蝸牛是沒有殼的,我剛拿出來,有很多學生都説:“啊?怎麼沒有屋子呢?怎麼沒有殼啊?”,這是我不慌不忙地説:“我是可憐的蝸牛小玲玲,粗心大意的王老師竟忘了給我畫上小房子,害得我沒有家了,嗚!嗚。”邊説邊做出哭的表情。有的學生着急地説:“快給她畫上房子。”我又説:“你想給她畫個什麼樣的房子呢?一個女同學很認真地説:“我要給她畫個象蘑菇一樣的房子”。一個男同學説:“我要給她畫一個象樹一樣的房子”。就這樣,師生不知不覺地在這種童話般的情境對話中,既欣賞了美麗的範畫又展開了判斷和創造想象的思維訓練。使學對藝術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

情境三:當我將紙製的三個

“蝸牛小屋”掛在黑板上,請學生將自己的畫放進自己認為合適的“小屋”裏時。學生興奮地看着這三個新穎漂亮的小屋,仔細看着自己的畫,心裏好象在想:我的畫該放進“自我創新”還是“模樣好看”或“顏色鮮豔”的小屋呢?有的學生興奮地跑上前,滿意地放進了“小屋”;有的學生拿着畫上前去,站在“小屋”前猶豫一陣後,小心翼翼地把畫放進“小屋”;有的學生把畫放進“小屋”後,猶豫片刻又拿出來放進另一個“小屋”。看着學生們仔細而天真的表現,我心裏為這個特別的教學設計而感到興奮不已。

三、教學自我評價和反思

本課努力地探索國小低年級藝術課的教學實踐,將美術中的繪畫和音樂中的歌曲教學融入到美術課教學中,並通過可愛的動畫、動聽的歌曲,巧妙的對話來創設一個童話般的蝸牛世界情境,使學生始終在一種輕鬆愉快的藝術氛圍中學習;始終圍繞《快樂小蝸牛》的歌曲來進行藝術的感受、體驗和創造。充分體現了教師較靈活而精心的教學設計和引導啟發,同時又體現了學生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較成功地描繪出了各自想象創造的小蝸牛形象,並能基本跟唱《快樂小蝸牛》的歌曲,學生學的主動,學生開心,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得到了藝術課教學的點滴經驗和成果。

我們都知道:教學實踐的最大意義就在於進行反思,只有進行認真的反思才會有教學的改進。

我認為本課教學後,有幾個值得反思和重視的問題:

1、本課教學雖然在教學設計上有較大的突破,但還感覺沒有擺脱傳統美術課和音樂課的束縛,在歌曲學習與繪畫學習的融合和過渡上還顯生硬、不自然。

2、教師出示的範畫過多,對學生的創造思維有一定的侷限影響,沒能更充分的調動學生的想象創造力。

3、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美術教學的教師,在對歌曲的教學處理上,感到“力不從心”。感到自身缺乏較好的音樂素養和教學積累。使學生的歌曲表演唱練習效果不太理想,遠未達到預想的藝術表演唱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