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鳥的天堂》的教案

來源:文萃谷 4.51K

教學目標:

課文《鳥的天堂》的教案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理解“做巢、樹梢、應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加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培養學生在閲讀過程中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閲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題、創設情境。

1、(播放羣鳥齊鳴的聲音)聽一聽,你想到了什麼?

2、説一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多麼令人嚮往的鳥的樂園啊!如果大家讀了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板書)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的!

2、自讀課文,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②標出自然段序號。

③想一想,課文描寫了什麼景象?

3、檢查。

①標出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一讀。

②組成小組、輪讀課文,互相檢查讀音。

③課文寫了什麼景象?(相機板書:榕樹鳥)

三、再讀課文,細細體會,把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1、“榕樹”、“鳥”這兩部分,喜歡哪部分就認真讀讀直接描寫它的段落。

2、你特別喜歡的語句用“——”畫出,想一想你為什麼喜歡它?

3、自讀相關段落、語句,圈圈畫畫。

四、按照學生意見,選擇學習內容,隨機學下任一方面:

重點學習第七、八自然段,體會榕樹靜態美。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找出作者描寫榕樹的句子勾畫體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交流自學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

①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簡筆畫板書讓學生了解“綠葉的多”、“枝上生根”等特點。

②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教師對學生各自的見解均給予肯定。

③通過教師參與的反覆朗讀,表達自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過自己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地讚歎“這美麗的南園的樹。”

重點學習第12、13自然段,體會“羣鳥紛飛”的動態美。

1、播放“羣鳥紛飛”的課件,讓學生形象感受這部分動態美的描寫。

2、教師引導: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盡情地感受這部分語言文字描繪的美。

(學生可站、可坐、可請老師、可找小夥伴)

3、利用學生美術課上畫的小鳥,並把它們“放飛”到大榕樹上(配上歡快的音樂

4、引導學生想象小鳥在榕樹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麼?

5、再讀課文,共同感悟: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維,深化主題

1、播放“小畫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畫眉,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可寫一段文字,讀一讀;可寫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筆,畫一畫……)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種,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師相機評價,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大榕樹的美、南國的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教育。

2.提高按順序觀察事物的能力,學習描寫景物的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3.理解課文的中心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節段;提高獨立閲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二、講讀第二段。

學生瀏覽第二段,理清觀察順序,分清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遠看大榕樹,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近看大榕樹(第5、第6自然段寫遠看,第7、第8自然段寫近看)。

學生自由讀第5、第6自然段,思考:遠看大榕樹給作者留下什麼印象?(大、茂盛)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師:遠看大榕樹這麼大,這麼茂盛,那麼近看又是什麼樣的呢?誰願意讀第7自然段?請你抓住重點詞語來説一説。

指名讀第2句,區別兩個“真”的意思。(真面目:真正、本來;真是:的'確,確實)學生讀句、體會作者情感。(自由讀、指名讀)

師:枝幹的數目為什麼不可計數呢7請大家齊讀第3句。

師:(出示投影片、一邊指示一邊與學生共同敍述)大家請看,只見它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又長成新的枝幹,因此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師:你們還能從最後一句中的哪個詞語看出榕樹很大?(卧)

師:這個“卧”字展示了榕樹姿態的龐大。老師告訴大家,這是一株已經生長了500年的古樹,它村冠的遮蓋面積相當於200多個教室多麼大,真是一株罕見的、龐大而又奇特的榕樹啊!這段課文,作者主要抓住榕樹枝幹的奇麗多姿來介紹它的真面目。(板書:枝幹)作者接着觀賞的是榕樹的葉子。(板書:葉子)

學生齊讀第8自然段第1句,思考:這句寫什麼?

學生自學第2、第3句,邊默讀邊劃出表現榕樹茂盛的詞語,並想想該怎麼理解。然後交流彙報學習體會。(教師教給彙報方法:先讀句子,再找詞語,最後談理解。)

(從“那麼多”。“一簇”“堆”“不留一點縫隙”等詞語中體會樹葉多和密;從“翠綠”“照耀”“新的生命”“顫動”等詞語體會大榕樹充滿活力的樣子。)

師:(出示投影片)這株榕樹枝繁葉茂,簡直是一種奇觀。它那鮮嫩翠綠的葉子在陽光照耀下明亮耀眼,生機勃勃,多麼可愛的榕樹呀!因此.作者在結尾處由衷地讚歎道:“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板書:喜愛)

指導朗讀。(體會讀,指名讀,範讀,齊讀)

師:作者這次去鳥的天堂是在黃昏,鳥兒都歸巢休息了,因此,他一隻鳥也沒有看到,只看到了這棵茂盛的榕樹。他從枝、幹、葉的顏色、形狀、位置等方面進行描寫,突出了樹大、幹多、枝美、葉茂的特點。這種描寫方法就叫作靜態描寫,這種靜態描寫展示了鳥的天堂的靜態美。那麼,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又看到什麼場面呢?請大家一邊看錄像,一邊聽朗讀。

三、講讀第三段

看錄像,聽朗讀。思考:作者看到什麼場面?(羣鳥齊飛的熱鬧場面)哪兒寫出熱鬧場面?教師引讀(鳥的叫聲和影子作者是怎麼寫的——,形狀呢——,顏色呢——)。

師:為了突出鳥多,作者不僅寫了鳥的叫聲、影子,還寫了形狀、顏色和它們的活動情況,寫得很具體。這些鳥在樹上有哪幾種活動呢?請用書上的詞概括。(板書:叫、飛、撲)

師:這裏的鳥的確很多,據有關材料介紹,在這棵榕樹上大約生活着10多萬隻鳥,光鶴類就多達七八萬只。而在課文中。作者既沒有用一個“多”字,也沒有列舉一個具體的數字,就使我們感到這裏的鳥確實很多、可見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夫是很深的。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指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應接不暇”。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出示投影片:這裏的鳥真多,它們生活得很快活.有的( ),有的( ),有的( )。

要求學生:

(1)按書上的內容齊説;

(2)想象—下,這些鳥是怎樣叫的、飛的、撲的,指名學生具體説一説它們當時的姿態或叫聲。

師:作者這次看到了這個熱鬧場面,於是他先寫了羣鳥的活動,又具體地寫了一隻畫眉鳥歡叫、雀躍的情景,寫出了鳥叫、飛、撲的活動變化。上段是靜態描寫,這段就是:(師生齊説)動態描寫。(板書:動態)

師:作者看到了茂盛的榕樹,歡快的鳥,感受到了鳥的生活是很快樂的,而此時作者的感情是什麼樣的呢?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四、講讀第四段。

齊讀,思考:作者的心情怎麼樣?(留戀)

指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留戀”。

作者此時對大榕樹不僅僅是“留戀”,還有什麼感情?(板書:讚美)

指名讀最後一句。出示投影片: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在這句話中,為什麼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而第二個“鳥的天堂”卻沒加引號?(第一個“鳥的天堂”是對大榕樹的特殊稱呼,所以加引號;第二個鳥的天堂指能讓鳥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沒有引號)

討論:這茂盛的大榕樹為什麼能成為鳥的天堂呢?(榕樹枝繁葉茂,鳥能在上面築巢;周圍環境幽靜,適合鳥生活和繁衍;樹旁就是河,榕樹因而長得茂盛。鳥也能戲水;農民保護鳥,鳥生活得無憂無慮)

教師小結。

重點語段練習設計:

“起初周圍是靜寂的。……有的在撲翅膀。我注意地看着。……那歌聲真好聽。”(《鳥的天堂》第十二、十三節)

教學設計:

1.自由朗讀這兩段,“拎出”鳥兒活動順序的詞語。

2.鳥的天堂怎樣由靜寂變得熱鬧起來?

3.找出具體描寫“熱鬧”的詞語,並講一講。

4.什麼叫“應接不暇”?齊讀寫“應接不暇”內容。

5.在百鳥爭鳴中為何單獨寫畫眉鳥的叫聲?“興奮”一詞在這裏起什麼作用呢?

6.想象百鳥爭鳴的熱鬧景象,並繪聲繪色地口述出來。

訓練目的:

掌握景物變化中的狀態,插上聯想的翅膀,在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的氣氛中富有感情地描述,感受作者喜愛、讚美和依戀之情。同時懂得景物描寫動人的訣竅在於親自觀察,具有強烈的感受,如果憑空臆造,就根本談不上形象生動了

教學小結:

本課是一篇較難的課文,在講解榕樹時,抓住遠看和近看,遠看象許多株,近看只有一株。“好像把它的生命力全部展示給我們看……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讓學生感受到大榕樹的枝葉茂盛。讓學生明白兩種寫作方法。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