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的讀後感範文(通用14篇)

來源:文萃谷 1.22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罪與罰》的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罪與罰》的讀後感範文(通用14篇)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1

《罪與罰》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極其窮困的大學生,因痛恨當鋪老闆娘的盤剝,憤而行兇——殺了老闆娘,卻自以為是伸張正義。但以後的日子裏,他飽受殺人的恐懼,良心的譴責。最後,他醒悟了。在家人、朋友的幫助下,投案自首。

其實那位大學生有正義感是好事,可我認為他用了一種最極端的方式去伸張正義,結果事得其反。變成了殺人兇手。有時候,在做一些事情之前,要想清楚這些事該怎麼做,事情才能做得更好,更完美。而那位大學生正是因為太恨老闆娘,頭腦發熱,才殺人行兇的。

但主人公畢竟是受過教育,有良知的一個人。他在殺人後十分不安,就怕自己被抓。這時,我想他已經明白,自己即使逃脱了,也會不安地度過一生。於是,大學生首先把殺人的事實告訴了自己的愛人、親人、朋友。並最後告訴了警官。這也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第二個道理:在你犯錯後,一定要勇於去承擔責任,而並不是去逃避。因為這樣,你的一生都會充滿恐懼。

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大腦思考後才能做事。哪怕做錯了,也要敢於承認事實。這也就是《罪與罰》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2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罪與罰》是他的一部卓越的社會哲理小説。與許多的俄國當代小説一樣,作者在《罪與罰》反應了俄國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探討了貧窮與犯罪等一些社會問題。

《罪與罰》是一本社會心理小説,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小説以主人公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後受到良心和道德懲罰為主線,展現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在殺放高利貸老太婆和老太婆的妹妹後矛盾的內心世界。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感覺讀不下去,但是慢慢地就會發現,裏面充滿了玄機,讓人感覺壓抑,想要大聲的吶喊。

書本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對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前後的心理描寫。拉斯科爾尼科夫是一個典型的具有雙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窮大學生,一個有正義感的青年,但同時他的性格陰鬱、孤僻。他在公園碰見被人騷擾的年輕女子,他用他自己僅剩的幾個錢為她付車費送回家。在馬爾美拉陀夫被馬車撞傷的時候,他把他送回家,看見他們連舉辦葬禮的錢也拿不出來,又拿出母親今天剛寄來的錢送給他們一家孤兒寡母。要知道那些錢是來之不易的,是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母親以養老金作抵押向別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錢。但同時他又是一個讓人難以琢磨的人,陰鬱、孤僻……他讓貧窮給壓垮了,他欠了女房東一身債,怕和她見面,甚至害怕見到任何人。總是像貓兒樣從樓梯上悄悄地過去,偷偷溜掉,讓誰也別看見他。這個年輕人心裏積聚了那麼多憤懣不平的怒火,他蔑視一切,所以儘管他有青年人特有的愛面子心理,有時非常注意細節,可是穿着這身破爛兒外出,卻絲毫也不覺得不好意思。

表面上看來拉斯科爾尼科夫是作為一個救助者出現在馬爾美拉多夫的家中,他先是把受傷了的馬拉美拉多夫護送回家;在其死後又出資幫助其孤兒寡母安排葬禮;在索尼婭受到陷害時又助其洗清冤屈。卡捷琳娜甚至將其當成家裏的靠山和救星,指望着他能夠幫助她開辦女子寄宿學校,從而徹底擺脱貧窮悲慘的命運。而實際上馬爾美拉多夫一家才是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拯救者。當拉斯科爾尼科夫救助重傷的馬爾梅拉多夫後,之前痛苦不堪的心靈卻因一個憐憫和救助而有了全新的感覺,心中產生了一種生命感和力量感,覺得自己的生命並未和那個老太婆一起死去。而索尼婭正是他最終獲得拯救的“聖母”。

《罪與罰》中寫的最多的就是罰,“罪”只是僅僅佔了全書的前面兩章,而“罰”貫穿了大半。不是身體上的懲罰,而是比這更嚴厲的道德的懲罰。所以法律只是我們一種懲戒犯罪的一種途徑,而另一種就是人內心心靈深處的譴責。有時候法律不能使人認識大自己所犯的罪,而心靈深處的譴責則會讓人更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錯誤。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3

第二本陀陀的書,和我印象中的他很像。有些陰鬱的暗沉,有些瘋狂的濃烈,也有複雜深刻的內核。必定需要二刷的書!

罪?拉斯柯爾尼科夫當然有罪,他殺死了2個人。無論死者是怎樣的人,無論她如何壓榨和啃食百姓,都沒有人可以肆意剝奪他人的生命,更不提還有位無辜的妹妹。如果這條評判方法是普適的,那沒任何可説,這個世界在公平的運轉。但現實是,有權利的人在肆意殺戮,用生命堆砌起自己的王座。他的罪是確鑿的,卻又充滿着命運的捉弄。

罰?拉斯柯爾尼科夫被流放西伯利亞,他付出了自己的自由與未來。但他又不僅僅付出了這些,他還付出了自己。他無法與母親和妹妹擁抱,他自覺自己是不配的。他虛幻的想要成為偉人的理想和自己的罪惡感混雜着,幾乎要折磨瘋了他。這次孤注一擲的理論(殺掉一個蝨子一樣吸血的人,拯救成百上千個人)實踐,不僅失敗了,還掏空了他的理想和目標,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

但讓人慰藉的是,即使如此,陀陀還是為他留下了救贖之路。索菲亞的出現,不僅在宗教上,更在人生上拯救了拉斯柯爾尼科夫,他還是重燃了活下去的願望。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4

《罪與罰》是由俄羅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於1866年寫的,小説以涉世未深的大學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內心的“罪罰觀念”為中心,體現了沙俄當時秩序的混亂。

每次讀完一部小説,心裏都會空空的,這部小説也一樣,結局很好,一個人靜下來仔細想一想,卻深深的被小説中的人物震撼。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誠然,認識不能用簡單的好壞來形容的。

拉斯科利尼科夫

這就是小説中抱負青年,一方面,他認為人是可以分為兩類的:平凡人和不平凡人。而不平凡人是有權利犯罪的,他以拿破崙為例,懷着去實踐自己的夢想,去殺一個有錢老太太,這一點,他是從來都不會後悔的,可是他又殺了老太太的妹妹莉扎薇塔,而莉扎薇塔實善良弱小羣體的代表,這是是他後悔導火索;另一方面,他有一顆善良的心,他殺老太太是為了得到錢,實現自己的夢想,是媽媽和妹妹過上很好的生活。他總是處在憂慮之中,他憤世嫉俗,他懷有夢想,他學拿破崙下定決心殺人完成事業,可是他卻做不到拿上錢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相反,他總是處在自責和自我原諒,自首與悔罪中。他説:“我只不過是不願攥緊自己口袋裏的一個盧布,坐等“普遍幸福”的到來,而看不見自己的母親在捱餓。”看到這裏,讀者也會為他的遭遇歎一口氣,沒有辦法,或許,如果我們處在那個時代,也會像他一樣的。即使後來莫名其妙的自首入獄,他都不覺得自己有罪,他説:“只要以完全獨立、全面擺脱世俗觀念的觀點來看問題,那麼我的思想當然就根本不是那麼奇怪了。”可是,這只是一種最幼稚的想法。他不懂為什麼自己要自責,不懂為什麼要憂慮,為什麼沒有人理解。或許這只是成長的煩惱。小説最後,説他是因為愛情獲得了新生,而我認為他只是找到了新的希望罷了。正如他所説有希望的人就是“不平凡的人”。

索尼亞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弱女子,她甘願付出,她一生都在付出,為了家人,變成妓女,養家餬口;為了愛人,她同拉斯科列尼科夫一同流放到西伯利亞。她因為當過妓女,一直認為自己是有罪的,願意陪拉斯科列尼科夫一起贖罪。愛情,是他們獲得了新生,這一個人的心包含另一顆心的無窮無盡的生活源泉,他獲得了新生,而她-她只是為了使他活下去而活着。

斯維德里蓋洛夫

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在我讀完書之後,我覺得他是一個謎一樣的人。我不討厭這個人,儘管他是以反面人物出現的,從某一方面來看,他是拿了錢逃跑後有錢的拉斯科利尼科夫,他成熟,他世故,他圓滑,他善良,卻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他的“愛情觀”“處世觀”深深把我打動了。第一,“愛情觀”:要知道,女人就是這樣,愛你也是她,害你也是她,兩者並行不悖;對夫妻間或情人間的事,您永遠也不能擔保,這兒總是有那麼一個角落,對全世界始終是個祕密,只有他們兩個才知道。寫道這裏,我突然想起他卻好似和阿喀琉斯挺像的,他們很有能力,但同為情種,當杜尼亞用槍指着他的時候,他一點也不害怕,到有點像阿喀琉斯,後來善心大發,把錢都分給那些需要用錢的人,也有點像阿喀琉斯的風格。第二,“處世觀”: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直言不諱更能難,也沒有什麼比阿諛奉承更容易了。直言不諱,即使其中有百分之一的音調是虛假的,那麼,立刻就會發生不和諧,隨之而來的就是爭吵,而阿諛奉承,即使從頭到尾全部音調都是虛假的,可還是讓人高興,聽着不會覺得不愉快,哪怕這愉快有點兒肉麻,可還是會感到愉快,而且不管阿諛奉承多麼肉麻,其中卻至少有一半讓人覺得好像是真實的。他似乎看透了人世間的真真假假,一心追求自己的愛情,可是當杜尼亞拒絕他之後,儘管杜尼亞也很喜歡他,他就覺得再也沒有什麼留戀的了,選擇了自殺。

拉祖米欣

最感動的是他對拉斯科利尼科夫的不離不棄,他們的友情實在太讓人感動了,儘管拉斯科利尼科夫總是罵他,但他總在最關鍵的時候出現,他讓我知道一個道理:當你的朋友傷心時,閒你煩的時候,千萬不要離開,也不要一直問他,只是默默的跟在他後面,讓他知道有人關心就對了。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5

談到罪與罰,就不得不提起這本書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出版於1866年,陀思妥耶夫四十五歲,此時的陀翁正處於人生中最艱難的境地,兩年前妻子和哥哥相繼離世,為了照顧哥哥的親人,本就生活不富裕的他經濟狀況更加惡化,還債希望寄託於賭博,自然是陷入了更深的債務之中,他的精神和身體都頻出狀況,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連載《罪與罰》儘管是這麼艱難的條件,他仍是完成了這部四十二萬字的傑作。

在我看來,《罪與罰》之所以偉大,不同於其他的小説,不僅在於這是一本“犯罪心理學”題材的'小説,更在於他許多看似狂熱實則冷硬的正面描寫,我很難忘記他那樣詳細的描寫主人公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殺人過程,在殺人之餘甚至還注意到了老太太沒包頭巾的頭髮,“她那稀疏、斑白、和往常一樣搽了厚厚的一層油的頭髮,編成一條老鼠尾巴似的細辮子,盤在頭上……”許多作家在寫作後期手法越來越熟練,越是老練沉着,越是沉着的描寫和刻畫人物,簡化甚至剔除了心理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留給讀者想象空間,但是從另個方向想,這實際上也是藏拙,在犯罪小説中,心裏描寫很容易擾亂讀者的思路,但是陀翁卻毫不避諱的在這本書中加以大量的心理描寫,給每個人物的心理描寫也都不盡相同,有了這樣走向強大的心理描寫,越是恐怖慌亂的場景越是能被冷靜沉着的描寫出來,然而越是冷靜的描寫越是讓人心生怖意。

主人公成功殺死了他認為吸人血的罪大惡極的老太婆,整個過程唯一的意外是,除了殺死他認為毫無存在價值的老太婆,他還失手殺死了原本不該在那個時候出現的一個人,老太婆的妹妹麗莎維塔,而他本人的原罪,在我看來是貧窮,他很清楚他的妹妹杜尼婭為什麼接受那個人的求婚,他因讀書而負債,所以更加厭惡不用怎樣勞動就可以吸人血的老太婆,主人公殺人的行為本身就是犯罪,而這種罪,也包括周圍一切有此類行為的人,而“罰”指的是主人公在殺人犯罪後,內心可怕的病態變化和心裏所遭受的折磨。他犯罪時以為自己什麼都想明白了,甚至有一套看似有邏輯性的説法,他認為自己是“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有權利殺掉平凡的人嗎?殺掉老太婆阿廖娜是必要行為嗎?起碼拉斯科爾尼科夫最開始是這樣篤定的,但是他萬萬沒想到,即使在他看來低賤的生命也會給他帶來不可承受的道德負擔,他不僅殺死了兩個女人,更是殺死自己的兇手,他從精神上殺死了自己,他陷入了精神崩潰,巨大的罪惡感混亂了他的生活,所謂最後理性退場,宗教接管了他的精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向來被視為描寫人類罪惡的大師,他從不相信美拯救世界,而在我看來,讓我感動的是他在寫給朋友的新中寫到:“但我們可以希望,美能在慰藉和補償我們心靈的同時,發揮一己之力。我們還可以希望,它所具有的美的願景,對真相的詰問,對善的重新定義,以及它不可預知的有趣終將難以拋棄,即使在無常與危險的時代。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6

《罪與罰》是一部卓越的社會心理小説,它的發表標誌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藝術風格的成熟。小説以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後受到良心和道德懲罰為主線,廣泛地描寫了俄國城市貧民走投無路的悲慘境遇和日趨尖鋭的社會矛盾。作者筆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無天日的景象:草市場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發青的妓女,污濁的河水中掙扎着投河自盡的女工,窮困潦倒的小公務員被馬車撞倒在街頭,發瘋的女人帶着孩子沿街乞討……與此同時,高利貸老太婆瞪大着兇狠的眼睛,要榨乾窮人的最後一滴血汗,滿身銅臭的市儈不惜用誘騙、誣陷的手段殘害“小人物”,以達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無度的貴族地主為滿足自己的  拉斯柯爾尼科夫是小説中的中心人物,這是一個典型的具有雙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窮大學生,一個有天賦、有正義感的青年,但同時他的性格陰鬱、孤僻,“有時甚至冷漠無情、麻木不仁到了毫無人性的地步”,為了證明自己是個“不平凡的人”,竟然去行兇殺人,“在他身上似乎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變化”。正是這雙重人格之間的激烈衝突,使主人公不斷地動搖在對自己的“理論”(即關於“平凡的人”與“不平凡的人”的觀點)的肯定與否定之間。對於拉斯柯爾尼科夫來説,如果甘願做逆來順受的“平凡的人”,那麼等待他的是馬爾美拉陀夫的悲慘結局,如果去做一個不顧一切道德準則的“人類主宰者”,那就會與為非作歹的卑鄙之徒盧仁和斯維德里加伊洛夫同流合污。他的人格中的主導面終於在白熱化的搏鬥中佔了優勢,並推動他最後否定自己的“理論”,向索尼婭靠攏。小説通過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的“弱肉強食”原則對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批判了這一原則的反人道主義的實質,並且從客觀上否定了建立在“超人”哲學基礎上的無政府主義式的反抗,因為這種反抗決不可能給被壓迫者帶來新生活的轉機。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僅僅是從倫理道德觀念和宗教思想出發的。

作者認為一切以暴力抗惡的作法都不足取,因為人無法逃避內心的懲罰,在毀滅他人的同時也毀滅了自身。作者還力圖把拉斯柯爾尼科夫的犯罪行為歸結為拋棄了對上帝的信仰所致。用索尼婭的話來説,是因為“您離開了上帝,上帝懲罰了您,把您交給了魔鬼!”作者為拉斯柯爾尼科夫安排的一條“新生”之路,實際上就是一條與黑暗現實妥協的道路,也就是所謂“索尼婭的道路”。作者把索尼婭看作人類苦難的象徵,並在她身上體現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過痛苦淨化靈魂的思想,作為一個黑暗社會的犧牲品,一個受壓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婭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義,但是作為一個理想人物,這一形象卻顯得十分蒼白。顯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説中宣揚的這些宗教思想,與整部作品所顯示的強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協調的:這裏充分表現出作者世界觀的尖鋭矛盾。《罪與罰》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小説比較全面地顯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關於“刻畫人的心靈深處的奧祕”的特點。作者始終讓人物處在無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過人物悲劇性的內心衝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時作者對幻覺、夢魘和變態心理的刻畫也極為出色。小説中,由於作者着力拓寬人物的心理結構,情節結構相對地處於從屬地位。儘管作品中馬爾美拉陀夫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兇殺事件扣人心絃,但它們都只是“一份犯罪的心理報告”的組成部分。正因為這樣,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現在讀者面前。此外,這部小説場面轉換快,場景推移迅速,主要情節過程只用了幾天時間,在濃縮的時空中容納了豐富的思想內容,小説的時代色彩和政論色彩十分鮮明。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7

《罪與罰》是陀斯妥耶夫斯基最偉大的代表作之一,一部揭示人物內心道德衝突、善惡交替的心理小説,是作家完全走向獨創性的一個成熟的標誌。作品發表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作者贏得了世界性的讚譽,被譽為“俄羅斯式的新長篇小説”……陀氏的代表作!我讀過兩遍了,非常震撼!書中的內涵非常豐富的社會哲理小説,比托爾斯泰還深邃,而且這部罪與罰比陀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好很多,儘管後者名氣更響,我卻始終讀不進去。

《罪與罰》是一部卓越的社會心理小説。小説以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後受到良心和道德懲罰為主線,廣泛地描寫了俄國城市貧民走投無路的悲慘境遇和日趨尖鋭的社會矛盾。作者筆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無天日的景象:草市場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發青的妓女,污濁的河水中掙扎着投河自盡的女工,窮困潦倒的小公務員被馬車撞倒在街頭,發瘋的女人帶着孩子沿街乞討……與此同時,高利貸老太婆瞪着兇狠的眼睛,要榨乾窮人的最後一滴血汗,滿身銅臭的市儈不惜用誘騙、誣陷的手段殘害“小人物”,以達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無度的貴族地主為滿足自己的  書中的故事主角拉斯柯爾尼科夫因正義(原來是因為貧窮)而殺了位為富不仁的老太,因作案後主角卻不取贓物,致令警方無法以正常程序去掌握犯罪證據。只是探員以特別敏鋭的直覺,而認定主角為犯案者。只苦無證據。書中有很大篇幅描述二人間的智鬥攻防。主角由在大學期間的論文,已懷疑人間法律的限制性:偷鈎者誅,竊國者侯。為什麼單獨的殺一個人就是犯法,像拿破崙這些人,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屠殺,反而不受法律制裁,反而更成為英雄?這裏涉及法律的絕對性原則的探討:是否動機是貪財而殺人是違法,但若為了更高的理想去殺人就不此限?又而戰爭為例,不應殺害生命這個標準,為何不及施於敵方?敵方軍隊也是人,也是生命呀?是否為了保存我方生命,而合理化去殺害對方的生命。如是,不應殺害生命這個標準便無絕對性。法律如只是相對性的,能否被認定為公義的、合理的?其相對性標準又應如何定奪?就像主角殺老太一例,起先是因為貪念而動殺機,也夾雜着厭惡其為富不仁的正義感成份。及後不動用贓物,這在現今法律上可被認為是犯案動機的性質改變了。而他個人堅持此信念,只是因為正義而殺人不應被法律制裁,此信念支持他一直與幹探周旋。但問題是,在劫殺老太的同時,她那外甥不適時地在案發時出現(經主角長時期觀察,他所選擇的犯案時間,此女不應在場的,事實上也是因為偶然的事故,此女在意外地折返現場)而無可避免地被一併殺害。而此外甥是特別善良及羞怯,也常被富老太所欺。對於外甥的枉死,主角是難以釋懷的。

拉思科尼科夫,他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一代人的叛逆。他不滿於命運,不滿於現實,不滿於社會。所以他選擇反抗,但他又不知道該如何反抗,以何種形式,向誰反抗。於是他找到了放高利貸的老太婆,認為她是萬惡之源,當他舉起斧頭的那一剎那,他把自己當成了救世主,他應該認為那一刻世人都在等他的解救吧。

我覺得,拉思科尼科夫並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產物,甚至在當代,大批的大學生也有同拉思科尼科夫那樣的壓抑。寒窗苦讀多年,終於來到夢寐以求的象牙塔,以為可以瀟灑,以為擁有了浪漫,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的想象根本不存在。在冷漠的傾扎中,日子慢慢地消去。於是引起一大批人的恐慌,大家都在努力彌補,於是喝酒、談戀愛,一大堆好像大學生專利的事情被提到日程上來。日子還是無法返回的死去,像夢想和靈魂,一起無影無終。

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裏沉淪,直到有一天,人們告訴他,你畢業了。然後,揮一揮手與那段燦爛的糜爛日子告別,而和更多的失業的人羣喝着啤酒唱着生活的壓力,再慢慢老去,像葉子一樣黃黃的,枯枯的在風中飄零。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8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罪與罰》是他的一部最深刻最富於現實意義的作品,是一部催人淚下的社會悲劇,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哲理小説。他以犀利的筆觸無情的剖析那個時代俄國的社會現實,深入地觸及社會底層的各個角落,令人窒息的感到,走投無路就是小説的主旋律。種種社會的原因把窮苦無告的人們逼到左右為難、進退兩難的困境。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彼得堡的貧民區,在一座公寓的斗室中住着一個窮困的大學生拉斯科爾尼科夫。他原本在法律系就學,但因困輟學,靠着母親和妹妹從拮据的生活費中節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已經很久沒有交房租了。房東停止供食,催租甚緊。這個時候他遇到了馬爾美拉陀夫,他是個因失業而陷入絕境的人,他的長女索尼婭被迫當了街頭妓女。尼科夫聽了,他不想像這樣任人宰割,他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有一個心狠手辣放高li貸的老太婆,尼科夫計劃着要殺了她。一晚,他趁他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闖進老太婆的房間,將其殺死。但是這時她的妹妹正好從外面趕來,尼科夫在慌亂之中也將其殺死。第二天清晨,他收到傳票十分恐懼,當知道是追繳欠款才鬆了一口氣。事發後,他病倒了,幾天不省人事,後來並有所好轉,但是內心卻一直處於更痛苦的矛盾衝突中。馬爾梅拉多夫因車禍身亡,尼科夫將身邊僅有的錢接濟孤兒寡母。律師盧仁因為沒有成功娶到尼科夫的妹妹而懷恨在心,想要誣陷索尼婭偷錢,但是尼科夫揭穿了他的無恥行為,因此索尼婭十分感激他。殺人事件之後,雖然他沒有露出痕跡,他無法擺脱內心的恐懼,感到美好的感情泯滅,是比法律懲罰更嚴厲的良心懲罰,他意識到他自己的“實驗”失敗了。他懷揣着痛苦的心情來找索尼婭,受到其宗教思想的感召,並且在索尼婭的勸説下,説出了犯罪真相和動機。在索尼婭的勸説下,向警方自首。他被判八年的苦役,來到了西伯利亞。不久之後,索尼婭也來到這裏和他相聚。他們決心以懺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難,然後獲得精神上的新生。

書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尼科夫犯罪前後的心裏描寫。他具有典型的雙重人格,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有天賦、正義感,但是同時擁有陰鬱、孤僻的性格。他在馬爾美拉陀夫被撞後,看見他們連葬禮的錢也拿不出來,又拿出母親今天剛寄來的錢送給他們一家孤兒寡母。可是這些錢是他的母親以養老金作抵押向別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錢了。但他又讓人捉摸不透,他蔑視一切,有時候卻非常注意細節。正是這種雙重人格之間的激烈衝突,使得他不斷動搖在對自己的“理論”:做“平凡的人”還是“不平凡的人”的肯定和否定之間。

“罪”是開頭,只佔了一章,後面寫的全是“罰”。“罪”是貧困生活和觸目皆是的社會不公。“罰”,他現實逃避懲罰,再來接受精神上的懲罰和折磨,也是指自首後的服刑。最後把“罰”導向救贖,從索尼婭一人認罪,到向廣場上的人認罪,尼科夫靈魂擺脱煎熬,走向解脱和救贖。

通過尼克爾,作者揭露了資產階級的“弱肉強食”原則對小資產接濟知識份子的毒害,批判了這一原則的反人道主義的實質。

小説場面轉換很快,場景的推移很迅速,主要情節過程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在濃縮的時空中容納了豐富的思想內容,小説的時代色彩和政論色彩十分的鮮明。小説的結構方面,因果到歷史敍述模式的退場和以對話和獨白為中心的新的結構的建立。在對心理現實主義的推進,儘量不脱離人物自我意識以及最大限度挖掘人物潛意識的心理描寫,以“復調”對“獨白”的超越。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9

我還是非常推薦這本書的。

開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點像論文,而不是小説。不過看完一半以後,故事情節就陸續出來了,開始顯得有些趣味了。所以,如果你還沒有看完一半的話,不要因為枯燥,而把它停下。因為精彩的在後面。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殺了一個放的老太婆,行兇以後,被她的妹妹發現了,所以他連着她妹妹也殺了。之後,兇手陷於痛苦之中。但是他不斷地為自己辯護,認為他殺了那個老太婆是為了行俠仗義,是合理的,也是公義的。

他想辦法逃脱警方的追捕,但是心理卻無法得到平安。他寫了論文説明他是屬於那類改變世界的,不服從律法的人。但是,他仍然十分痛苦。他只有向一個身世可憐的女子索尼雅懺悔過。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告訴了她一切。

隨着案情的發展,他逐漸逃離了警方的調查。證據都顯得對他的逃脱有利。但是,他最後決定自首,去服苦役。因為他坦白承認,又因為他犯罪以前表現良好,才被判了7年。

不過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間,他開始並沒有悔改,還是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他所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不應該自首。索尼雅在這段時間裏面,常常去探望他。最後,他發現他愛上索尼雅了。從此以後,他開始了正確的反思,比起之後永遠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7年的苦役就沒什麼了。在監獄裏,他開始閲讀索尼雅給他的那本福音書。

整本小説裏面還捲入了很多人和事。有愛他的母親和純潔善良的妹妹,也有陰險的彼得比特羅維奇,也有他的好朋友……等等等等。

這本小説給了我一個信息,那就是,當人犯罪以後,不管你怎麼為自己辯護,你的良心並不會輕易放過你。所以,與其爭辯,不如謙卑下來,決心悔改。當人決志悔改之後,所有的心理負擔都會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認罪。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10

最近在看一本書叫《罪與罰》,剛看完兩章而已,對其中人物的悲劇人生就已經讓我心生難過了,先拋開主人公不談,説説馬爾梅拉多夫此人,他曾經是一個九等文官(相當於軍隊中的大尉),因酗酒丟了工作,致使家徒四壁,甚至自己十幾歲的女兒為了救濟一家,成為了妓女,可即便如此他仍舊死不悔改,只要家中還有一點錢或物,都要拿去換酒。但就是這樣一個無可救藥的人,內心深知自己為家庭帶來了什麼災難,愧疚、難過、痛苦、懊悔,但就是沒有辦法戒酒……像戒毒一樣困難,讀這個人物讓我深感無力,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能就是説他了吧。

但是仔細想想,每個人可能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癮難以戒掉吧,明知道這是不好的。

比如煙酒毒癮大概是最常見的癮,也是全世界痛恨的癮,這些基本上都是觸犯法律的,很多國家會明令禁止、法律控制。因為這他們危害巨大。

比如追小説,電視劇等等,偶爾的娛樂可以,但若是沒完沒了的追劇,時間、工作、學習等都會受到影響。

貪吃,暴食無度的人,是有暴食症的,吃東西會讓人產生愉悦的感覺,但是一旦超過了身體負荷,久而久之是一定會生病的。

網癮,除了學習和工作等必要的時候外,如果長時間的上網,就已經成了一種癮,這種癮很普遍,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要中招,即便是我們的父母輩,也有很多機不離手的,手機把我們的碎片化時間利用了起來,走路,坐車,等人,隨時都可以看和玩,使得我們過度的依賴它 ,這種及時性娛樂讓人上癮,沒日沒夜的看,對我們的身體傷害其實很大。

追星族,這一羣人是讓我更加擔憂的羣體,這裏引用一位作者提出的以下內容:

布熱津斯基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提出 "奶頭樂效應"。當時在美國舊金山舉行過一個集合全球500多名經濟、政治界精英的會議,其中包括喬治·布什、撒切爾夫人、比爾·蓋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熱點人物。精英們一致認為,全球化會造成一個重大問題——貧富懸殊。這個世界上,將有20%的人佔有80%的資源,而80%的人會被"邊緣化"。屆時,有可能會發生馬克思在 00年前預言的所謂的你死我活的階級衝突。

布熱津斯基表示,誰也沒有能力改變未來的"二八現象",解除"邊緣人"的精力與不滿情緒的辦法只有一個,便是推出一個全新的戰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個"奶嘴"。娛樂明星就是奶嘴最好的形式之一,通過大量的明星綜藝和電視劇,夾雜着他們的花邊新聞,讓吃瓜羣眾看得開心,不用去深沉的思考痛苦的現實。因為消遣已經佔據了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時間。

這就是"奶頭樂"戰略,但即使沒有平台的引導,佔據頭條的會是誰呢?

很遺憾,我認為依然會是這些小鮮肉和當紅小花們。真實生活很痛苦啊,如果現實社會那麼好玩,誰會來玩遊戲,來看偶像劇呢?王者榮耀和偶像劇又孰高孰低?

換言之,TED演講,新聞聯播,名校公開課,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奶頭樂呢?沉浸其中的人,到底是收穫了真正的知識,還是收穫了認同感,恐怕呈現的最終結果也還是二八分化。

雖然我不追星,但是我仍然會喜歡看一些娛樂新聞,久而久之感覺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實際上除了八卦之外,什麼收穫都沒有。而現在追星的大多數都是青少年,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追那些和自己不會產生任何聯繫的明星們,得到了什麼呢?假若如此沉淪下去,毫無節制,最終將走向何處呢?

其他已經影響到他人甚至上升到犯罪的一些成癮我就暫且不説了,畢竟是少數吧。以上這些就足以毀掉人本身。所以做人,真的要時常警醒,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習慣,學會自律,因為放縱自己,就等於身在地獄而不自知。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11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厲的筆鋒,在《罪與罰》中無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虛偽、冷酷、殘忍和狡詐。拉斯科爾尼科夫是個因窮困而輟學的法律系大學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層樓斗室內,靠母親和妹妹從拮据的生活費中省下來的錢維持生活。拉斯科爾尼科夫已經很久沒交房租,房東太太也停止了伙食供應。在這樣一種窘迫窮困潦倒的狀態下,他對生活的一切厭倦不堪。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放高利貸的老寡婦阿廖娜,老寡婦的刻薄和富有深深刺傷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自尊心。他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在他眼中,老寡婦無情,冷酷,對社會毫無用處,是吸人血的蝨子。殺機,在他第一次見到老寡婦時就有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篇幅描寫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犯罪的動機和準備。其實一開始拉斯科爾尼科夫就在掙扎。他並不是一個習慣性的罪犯,甚至一想起這個犯罪的念頭,他都覺得骯髒,卑劣,可惡。可是社會處處可見的不公平又不斷推動着他的犯罪動機。最終,他向老寡婦舉起了斧頭,順便也殺掉了老寡婦的妹妹麗莎維塔。這個妹妹的出現是個意外,他並沒有想過要殺她,只是她出現在了一個不恰當的時間。麗莎維塔是個善良的人,她熱愛上帝,與人為善,她的死不斷拷問着拉斯科爾尼科夫的良心。殺死老寡婦是為民除害,彷彿有一個正義的目的,而殺死麗莎維塔卻僅僅是因為害怕罪行暴露。拉斯科爾尼科夫不管為自己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內心始終都無法迴避善良的麗莎維塔。儘管他很聰明,狡猾詭詐的與波爾費利鬥智鬥勇。但對罪行敗露的恐懼,對人生的絕望,時而亢奮,時而頹廢的複雜心裏卻讓他幾乎精神崩潰。殺人,並沒有改變他糟糕的現狀,並沒有實現人生理想,反而更糟糕,更絕望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寫作風格非常鋭利,特別對人物複雜的心裏從來不吝筆墨,對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是入骨三分。拉斯柯尼科夫的內心如同一個不可揣測的深淵,包含着人類所有的善良與殘忍、誠實與虛偽,痛苦與微笑、平靜與瘋狂、忠誠與背叛、聰明與詭詐。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內心,只是很多時候,生活的美好粉飾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看自己過於美好了。

整本《罪與罰》,充滿了絕望和掙扎,但如果只是這樣,這部作品就算不得什麼。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個偉大的作家。除了拉斯科爾尼科夫的罪與罰,還有妓女索尼婭的愛和接納,除了罪與罰,還有十字架的救贖。當拉斯科爾尼科夫不顧一切的向索尼婭吐露了實情後,他問索尼婭:“你為何不罵我,卻擁抱我呢?”索尼婭説:“因為全世界沒有比你更不快樂的人了!”。當他問索尼婭這一生的苦難,上帝的回答是什麼?索尼婭給他念完了聖經中拉撒路死而復活的故事。當他問:“你覺得我卑賤嗎?”索尼婭説:“不,你只是在受苦。”拉斯科爾尼科夫的內心因一個妓女的愛,在不自覺中走向了救贖之路。他自首了,並向社會承認了他的罪行。索尼婭是這部作品中最美好的人物,而這種美好的背後,是她的十字架。十字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説中一再出現的,是“主動選擇悲憫苦難、選擇與他人一起受苦”的象徵,是基督救贖人類的象徵。拉斯科爾尼科夫自首前,他問索尼婭:“你會離我而去嗎?”索尼婭説:“不會,無論你到何處,我都跟着你。”當拉斯科爾尼科夫向索尼亞要十字架,索尼亞給了他自己帶的十字架,而她帶上了麗莎維塔的十字架。他説:“這是一個象徵,意味着我將要背十字架了。”這個一直不相信上帝的人終於願意背自己的十字架。耶穌説:“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人的苦難究其原因是因為人的罪。解決苦難和罪的問題最終都會回到聖經,回到耶穌的十字架。托爾斯泰的《復活》,雨果的《悲慘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無一不是表達了這個主題

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拉斯科爾尼科夫從心裏懺悔他的罪行,從願意背十字架那刻起,他已經脱胎換骨,象拉撒路一樣復活了。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12

我們知道,拉斯科尼科夫和他同病相連,他們雖然殺人動機不同,但面對的良心的懲罰確是一樣的。他們都沒有真正越過良心的障礙,我覺得這是好事,最起碼他們還沒有完全泯滅人性。斯維里加洛夫面對良心的痛苦和煎熬,失去了活着的希望,最後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果沒有看過小説,我們或許會問,拉斯科尼科夫的命運也會和斯維里加洛夫一樣嗎?沒有希望了嗎?

小説中,拉斯科尼科夫沒有自殺,他最後活了下來。他不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他也不是越過了良心的障礙,像有些我們所崇拜的人那樣。讓他活下去的是愛,人性最大的光輝和最高貴的屬性是愛。是愛給了他希望,是愛給了他新生,他復活了。拉斯科尼科夫在索尼婭“愛”的力量下終於潰敗下來。是愛不斷的把他從泯滅人性的路上慢慢拉回。彷彿在他們中間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在角力。拉斯科尼科夫決定還要在較量一番,與自己的良心較量。一個要戰勝良心的人不能動感情,否則怎麼能跨過障礙呢?一旦動了感情,怎會泯滅人性呢?拉斯科尼科夫一方面很需要索尼婭,因為他的痛苦需要索尼婭分擔。另一方面,他也有點怕見索尼婭,因為她的愛讓他更痛苦。愛是戰勝無情的大敵。索尼婭的愛不斷的刺激他的良心,愛不斷的滲入到他的心中。終在索尼婭愛的力量下,拉斯科尼科夫重新拾得感情,重獲人性,重新有了愛,做回真正的人。愛真的是人性中最寶貴的東西,人良心中的明珠。

當拉斯科尼科夫告訴索尼婭是他殺了麗莎維塔的時候,索尼婭的反應讓拉斯科尼科夫震驚。索尼婭不但沒有痛恨和棄絕,反而去擁抱拉斯科尼科夫。索尼婭看到的不是拉斯科尼科夫的喪心病狂,而是他的可憐不幸與痛苦。因為她真正理解一個人在罪中的痛苦和良心的煎熬。所以她可以生髮出如此強烈的接納與包容。這就是愛,不管你多麼不堪,無條件的愛。這愛超越了情慾,超越了自私,是純潔的愛。這愛是無條件,完全為着別人益處的愛。這愛的力量無堅不摧,使根本不配被愛,封印自己感情的拉斯科尼科夫留下了淚水。也徹底改變了他的生命。

神就是愛,他是愛的源頭。他愛我們,愛到一個地步,從他榮耀的寶座上來到人世間。萬物的主宰,宇宙的王,甘願道成肉身,成為一個人。他愛我們到一個地步,甚至為我們的罪甘心死在十字架上,並且受盡人的羞辱和辱罵。上帝竟願為罪人而死,上帝為我們竟願受如此大的羞辱。他可是宇宙的君王,萬物的創造主啊。這樣的愛何等震撼!這樣的恩典何等奇異。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或多或少都犯過錯,也都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後果。你的良心真的平安嗎?還是説,你已經把良心封印起來,變得沒有人性。一個沒有良心的人,我們能稱他為人嗎?我們會説,你不是人,是惡魔。人死不能復生,過錯也不能挽回。欠下的罪債如何償還?不安的良心如何慰藉?

福音好消息就是,上帝的獨生子親自成為了那替罪的羔羊。虧缺的良心在基督裏得到醫治,不安的良心在基督裏得到了安息。因為你的罪行,他已為你承擔。你的審判,他已為你承受。你的死亡,他已為你代替,在他裏面有真正的平安。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13

接觸陀思妥耶夫斯基從《罪與罰》開始,初讀的時候覺得人物心理刻畫精彩,而且情節跌宕緊湊,如同在觀看一部犯罪電影。但過分關注和沉溺於故事之中時,便忽略了外延的一些東西。繼而看了《白痴》、《卡拉馬佐夫兄弟》以及茨威格的《三大師》以後,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與宗教觀有了漸漸明朗的線索。

跨越

拉斯柯爾尼科夫把世間的人分為平凡和不平凡,前者循規蹈矩、逆來順受,後者傾向於違法和破壞,前者是被壓迫者,後者是統治者、主宰者。為了檢驗自己是否屬於拿破崙類“不平凡的人”,他進行了一場殺人形式的實驗。拉斯柯爾尼科夫這個人物形象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是位善良而且樂於助人的年輕人,另一方面他卻又是殘酷、嗜殺的罪犯,這種二重性格這也是他不斷動搖自己的“理論”和舉動反覆無常的根源。茨威格在《三大師》中談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時説道,“只有當他的人物具有使自己生命增強而且成為分裂的表現形態的時候,只有當他的任務還是將要變成命運的混論狀態的時候,陀思妥耶夫斯基才愛他們”。誠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力圖打破統一性,創造混合的、模糊不清的、不和諧的人物,在其肉體裏,上帝和野獸毗鄰而居。

在思想的驅動下,拉斯柯爾尼科夫殺死了當鋪老闆娘和她的異母妹妹,同時他好像“用剪刀把他與一切人和一切事物都剪斷了”。他走到了一條界線旁邊,突然止步,跨還是不跨?他一直在糾結,並充斥了一系列的疑問“我是像大家一樣,是個蝨子呢,還是一個人?我能跨越過去嗎,還是不能跨越過去?”那些所謂的“不平凡的人”,對這類壞事惡行根本不屑一顧,並且毫不猶豫地跨越過去。拉斯柯爾尼科夫卻仍然留在了這邊,痛苦而不幸,但“跨過去呢,也許會更加不幸”。因為跨越過去的不只是兩具死屍,而是拉斯柯爾尼科夫自身的人性、原則、道德。通過他的經歷,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傳達的是,不能用作惡的方式反抗黑暗,毀滅是雙方的,內心的懲罰終其一生。拉斯柯爾尼科夫為了實踐自己的哲學,卻墜入了黑暗的深淵。參考尼采《查拉圖斯特拉》中蒼白的罪犯一篇,犯罪心理包括事後的瘋狂,“人們總抱有僥倖心理,以為在他身上的特例會變成法則”,但拉斯柯爾尼科夫試圖建立自己的法則卻無法承擔。另外還有事前的瘋狂,“你們要深深地透視這個靈魂”,拉斯柯爾尼科夫的毀滅也是與“真實的自我”進行搏鬥的結果。

新生

結尾拉斯柯爾尼科夫自首入獄,但他並未認罪,“痛苦和眼淚——這也是生活嘛。然而對自己的罪行,他並無悔過之意”,而把一切歸咎於沒能經受住考驗和沒能跨越過去。但索尼婭的陪伴改變了他的思想,“難道現在她的信仰不能成為我的信仰嗎?至少她的感情,她的願望”。而且拉斯柯爾尼科夫是在比法律更深的層面上認罪了,獲得了最徹底的救贖。在《卡拉馬佐夫兄弟》的結尾,阿廖沙建議米卡越獄時説,“你想用承受苦難的方法使自己重新做人,我看呀,不管你跑到哪裏,只要你一輩子永遠記住你重新做人的決心,能做到這樣也就夠了。”拉斯柯爾尼科夫永遠困頓在“一俄尺見方的空間”的愁苦裏,感受到承受十字架的大苦難,也是獲得真正的新生。

“在這兩張仍然帶有病容的、蒼白的臉上已經閃爍着獲得新生的未來的曙光。愛情使他們獲得了新生,這一個人的心包含有另一顆心的無窮無盡的生活源泉”,但這一刻的光亮似乎穿透了整本書的黑暗。

《罪與罰》的讀後感 篇14

拉思科裏涅科夫開始似乎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他不佩戴十字架,因此他相信如果自己有了3000盧布的起始資金,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能讓自己和母親以及妹妹生活得更好——這是一個多美美好而幸福的幻想啊,也是一個大學生在正常不過的夢想了。雖然在書中沒有赤裸裸地説過“讀書改變命運”之類的話,但羅提亞的母親卻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可見他們也對讀書有極高的評價;而在文中也可以看出,普通人對於讀書人的尊重,可見知識分子已然是正在通向上流社會的路上。因此,他有這樣的夢想,有這樣的堅持,也是客觀條件使然——這正是唯物主義的思路。

可是物質並沒有讓他得到解脱。在他殺人之後,既沒有受到刑訊逼供,也沒有遭受人身攻擊,相反在得到司維特里喀羅夫的幫助之後,他在物質上雖算不上富足,卻足以正常生活;再加上他朋友拉如密亨的友好相助,相信他是可以順利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但是他卻飽受折磨——精神的折磨,一直恍恍惚惚,甚至給人瘋癲的感覺。我在讀書的時候,一直有一個大膽的猜測,如果他在殺人後並沒有什麼精神異常,而是被警察刑訊逼供,以他的聰明才智和如簧巧舌,一定可以為自己開脱,甚至逃過法律的制裁,真正變成他所向往的英雄——拿破崙。因為事實上,他已經銷燬了所有對自己不利的證據,更何況有人站出來主動為他背黑鍋。但是這些都沒有影響他最終的自首,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了自首呢?

有人認為是索尼亞的感化,是索尼亞讓他勇於面對自己的罪行——這個理由,十分有説服力,也比較羅曼蒂克。但就我看來,就算是沒有索尼亞,他最終也會自首——從他開始計劃“謀財害命”就註定他要自首。看看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呀——他是一個可以把自己最後一分錢都送給好不相關的可憐人的人。他自己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依靠母親和妹妹接濟,而他的母親卻是依靠抵押自己的撫卹金來資助他,而她的妹妹也在家庭教師的崗位上飽受折磨。然而當他看到素未謀面的無辜少女時,依然會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錢送給警察,讓警察送其回家;當他看到瑪爾美拉陀夫幾個可憐的還是,和身患肺癆的妻子時,也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最後剩下的錢留給了他們。這種仁慈,從何而來?不是從客觀的環境中學來的,要知道他所生活的環境,已經沒有那麼仁慈——已經有盧辛那樣的人在社會上混的風生水起,難道會是一個仁慈高於一切的世界嗎?他身處一個物質的世界之中,怎麼會對這些現實充耳不聞呢?他是知道的,所以在理智上他是可以説服自己殺人無罪,甚至是有功的。但這並不能真正動搖他的信仰——他本來是有信仰的。

他這種信仰就究竟從何而來?只可能有兩種來源——其一,是他所接受的教育,尤其是啟蒙教育,我們可以猜測甚至是斷定,是他的母親啟蒙了他和他的妹妹,而他的母親是一個堅定的宗教信仰者,她仁慈、博愛,這些品質都被灌注在他幼小的心靈之中,雖然後來他接受了唯物主義,卻不能擺脱這種仁慈博愛的影響,他和他的妹妹都麗亞一樣,可以愛別人勝過愛自己,可以為別人放棄生命,所以他不能容忍自己為了自己而剝奪他人的生命。其二,這種仁慈來源於人性本身,如果不是因為教育,那麼這種信仰就是人性本身了,用中國古語説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原因,從這個角度看,羅提亞不過是經歷了一次“人——非人——人”的蜕變過程,他的自首不過是迴歸人的本性而已。因此,那個時代雖然很多人很窮,卻是仍然是一個有希望的時代。

他自首究竟是害了自己,還是救了自己?有人説,他只不過是在宗教中找到了力量和解脱,這話的意思似乎是説,他仍然應該堅持唯物主義取向——這話説得是多麼殘忍,難道堅持唯物主義不也意味着他堅持自己“殺人無罪”的理論嗎?難道這不是也意味着,人要拋棄仁愛之心嗎?那麼,如果人拋棄了這一切,人還是人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