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精選14篇)

來源:文萃谷 1.12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精選14篇)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他真正感興趣的活動,會做得最認真,也做得最好。而“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聲音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幼兒的感官又是非常敏感的,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會吸引他們的注意。為此,本次活動我根據幼兒的心理和思維特點,試圖通過創設藴涵問題、疑惑的教學環境,提供充足的可操作性材料,先讓幼兒聆聽和分辨各種聲音,以趣生疑,再讓幼兒自選各種材料並用不同的方法探索聲音,最後引導幼兒選擇最佳方法隨動畫片的播放進行模擬配音。從而開闊幼兒的思維領域,為幼兒的探索創造最大的空間,使其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鞏固,且能遷移到其他方面,不斷生成新的問題,獲得新的知識經驗。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各種聲音,關注生活中聲音的多種多樣。

2.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用不同的方法發出聲音,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3.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物品:竹筷、竹勺、木梳、刷子、瓶蓋、茶杯、砂紙、玻璃球、紙、算盤等。

2.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他是誰

請4名幼兒事先藏在遮擋物後面,分別對大家説一句話,大家根據説話的聲音,猜一猜他們分別是誰。

(評析:以幼兒最喜歡玩的遊戲導入,激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玩一玩,讓物體發出聲音

師:剛才大家一下子就猜中了,為什麼呀?哦,因為每個人的聲音是不相同的。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東西,請你玩一玩,也讓它們發出自己的聲音來。

幼兒自由玩,老師與幼兒即時交流。

(評析:這是幼兒與材料之間的第一次互動,豐富多樣的材料,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通過探索,幼兒獲得了各種感性經驗。)

師:誰來説一説,剛才你玩的是什麼,你是用什麼方法讓它發出聲音來的。(幼兒講述,幫助幼兒豐富詞彙:搓一搓,按一按,敲一敲……)

師:我們讓手裏的東西動了,它就會發出聲音來。為什麼現在它們不響了呢?(我不吹,口哨就不響了;我不敲,茶杯就不響了……)

師:這些東西我們不再動它,它就沒有聲音了。

(評析:通過探索,讓幼兒淺顯地瞭解:只有震動才能產生聲音。)

三、感受聲音的不同

師:剛才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麼聲音也聽不清。讓我們分開來聽一聽吧。

1.敲玻璃杯。大家仔細聽,好聽嗎?它的聲音怎樣?

2.吹口哨。大家按“一、二、一”的節奏走一走。

3.敲鼓。鼓發出的聲音和玻璃杯一樣嗎?

4.搖算盤。輕輕搖,用勁搖,比較聲音有什麼不同。

(評析:這一環節是為後面的給動畫配音做鋪墊,有一定的目的性。)

四、聽錄音想象,感受聲音的多樣性

師: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聲音,老師這兒錄下了一些,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到這些聲音,你會想到什麼事?

(一)實際聲音再現:

1.一隻鳥兒叫,兩隻鳥兒唱,許多鳥兒鬧。

2.馬兒在叫,馬兒飛奔起來,越跑越遠。

3.流水叮咚叮咚,一羣鴨子嬉戲,遇見鵝大媽,互相問候,小河裏熱鬧極了。

4.風雨中。

5.《獅王進行曲》。

小結: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我們可以根據聽到的聲音想一想,猜出發生的事情。

(二)説一説,你在生活中還聽到過哪些不同的聲音,用嘴巴模仿一下。(如節日裏的鞭炮聲、大街上的各種汽車聲等。)

五、探索模擬發聲

1.看課件。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動畫故事,這個故事裏也有很多聲音,我們一起看一看、聽一聽,請你想一想故事裏講了什麼事。

2.示範模仿。

師: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哪些聲音呢?我們能不能來模仿小馬走路的聲音呢?可以用什麼來模仿?還可以用什麼來模仿呢?

師:剛才我們玩的這些東西中,什麼發出的聲音和小馬走的聲音很像?還有什麼也很像?其他小動物發出的聲音你能不能也找些東西來模仿一下呢?

3.幼兒自由探索,老師與個別幼兒交流,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己所發出的聲音。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幼兒充分動手操作,想盡一切辦法,利用身體與物品接觸、物品與物品接觸發出各種聲音來模仿動畫片中的聲音。幼兒探索的這些方法不一定都很準確,其發出的聲音也不一定很接近實際聲音,但卻是孩子自己探索的結果,此時教師沒有給予任何評價,只給予鼓勵,激發幼兒的探究熱情。)

4.交流玩法,互相學習。

師:××,你剛才模仿的是什麼小動物,用什麼來模仿的?我們一起來聽聽像不像。

5.合作配音。

教師操作課件並講述故事,幼兒配音:

清晨,鳥兒們醒來了,(揉塑料袋和拍打紙片模擬小鳥飛上飛下)

兩三隻鳥兒快活地叫着,(吹口哨,斷斷續續交替進行)

許多鳥兒快活地鬧着,(口哨和紙片同時進行)

晨練開始了。

小馬快快跑,(用瓶蓋刮木梳或用筷子敲桶)

大象在散步,(甩沙錘,拍桌子,按中速進行)

烏龜越爬越遠了,(用刷子輕輕刷砂紙)

早晨,大森林裏多快樂呀。

活動延伸

1.提供大海背景等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創編故事,配以合適的音響。

2.引導幼兒聽聲音編故事。

3.指導幼兒繼續探索,用布條等生活用品模擬發聲。

活動總評

1.選材新穎,貼近幼兒的生活

活動中,為了給幼兒的探索創造最大的空間,教師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如筷子、塑料袋、木梳、刷子、瓶蓋、茶杯、砂紙、玻璃球、算盤、空瓶、易拉罐、氣球、空塑料桶、空酸奶杯、熱水袋等,讓幼兒大膽探索。幼兒能夠在活動中利用從材料中獲取的各種信息去分析、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所選取的材料都是幼兒身邊的物品,使幼兒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珍惜和利用資源。這樣可以讓幼兒真切地體會到科學就在身邊。

2.體現了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

活動中,幼兒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教師是幼兒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教師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嘗試多種方法。幼兒是勇於實踐的探索者,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直接受到其原有經驗的影響,難免出錯或走彎路,我就鼓勵幼兒變換方式,尋求其他的或更多的解決方法,引發他們更富有創造性的探究活動。同時我鼓勵、引導幼兒間交流、分享自己的新發現,在觀點的相互交流與碰撞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並引發深入探究的慾望。

3.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一個教學活動是否有成效,主要看幼兒在活動中有沒有獲得什麼。活動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把讓幼兒學的內容轉化成了幼兒願意學的內容,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生動性、新奇性、形象性和實效性,以“趣”引路,以“情”導航,調動了幼兒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幼兒的思維最大限度地活躍起來,獲得了有效發展。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2

主題説明

聽覺是幼兒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奇妙的聲音”創設了以聲音為主題脈絡的學習情境,在這個特定的情景中,幼兒感知着、理解着、創造着、發展着。

聲音在哪裏?你聽,我的身體會發出各種聲音,好象會唱歌;拿個勺子敲敲,廚房裏的炒菜聲……在聽一聽,找一找中,幼兒發覺自己的身體會發出如此奇妙的聲音,發現聽覺通道會給自己帶來那麼多的享受;聲音不但可以感知,還可以去創造……於是,在有趣的遊戲中,我們引領幼兒汲取了隔音的科學知識,生成了積極自覺的社會性行為,或許辨證的意識,也正在悄然潛入他們的心靈。

另外,樂器是我園的一項特色活動,每當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小樂器上叮叮咚咚發出美妙的聲音時,孩子們情不自禁會駐足傾聽。小樂器的聲音讓孩子們感到愉悦,感到神奇……這些美妙的聲音喚起了孩子探索的慾望。我們設想通過聆聽幾位藝術家的故事,參觀樂器室,認識樂器等活動,讓幼兒瞭解有關樂器,萌發對樂器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如家中的電話鈴聲等,感受聲音的豐富和奇妙。

2、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分辨來自屋內和屋外的聲音;或分辨哪些聲音是近處的,哪些聲音是遠處的。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環境創設

1.幼兒自帶能發出聲音的玩具來園

2.在活動室內和窗口掛上幼兒自制的風鈴,並引導幼兒聆聽發出的聲音。

家園共育

1.和孩子一起討論:什麼時候説話聲音可以響些,什麼時候説話聲音要輕?

請家長準備一些樂器演奏的音樂給幼兒欣賞。

2.請家長與幼兒一起了解一些我國的民族樂器,以及它們發出的聲音。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的興趣設計的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較強的科學學習活動。整個活動內容新穎,有創意,組織的形式靈活,能隨機應變。而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沒有過多的示範講解,使幼兒在活動中成為真正的主人。這次活動提高了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度。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聲音不僅能聽到還能看到,聲音是有力量的。

2、技能目標:使用看得見的聲音實驗。

3、情感目標:由探索聲音力量,體驗到自我學習的滿足感和快樂。

重點難點重點:聲音是抽象的、無形的,通過科學遊戲把看得見的聲音變得具體且直觀。難點:把抽象無形的聲音,通過材料及教具變成直觀的具體科學實驗。

活動準備

1、活動ppt、音樂、小音響。

2、若干泡沫小球、紙屑、剪好的吸管圈、透明塑料盒。

3、猜測記錄表、鉛筆。

活動過程

一、通過科學遊戲知道聲音是聽得見的

1、教師和幼兒一起進入活動室。

2、玩聽音樂找凳子游戲。遊戲規則:小音箱發出聲音,幼兒用耳朵聽聲音,聲音停止就要快速的坐下來。幼兒用眼睛看,小男生找藍色的凳子,小女生找黃色的凳子。

3、得出結論聲音是用耳朵聽到的。

二、引出活動主題,進行猜想聲音是否看得見

1、幼兒猜想聲音是否看得見,闡述自己的觀點。師:聲音是能用小耳朵聽得到的,那能用小眼睛看到嗎?

2、教師展示猜想表,幼兒觀察猜想表。

3、幼兒完成猜想表。師:請小朋友們把猜想結果用鉛筆畫在猜想表上。

三、幼兒動手操作並且完成記錄表

1、教師介紹材料啟發幼兒,幼兒觸摸操作材料。師:這裏有音響,扭動這個按鈕就可以發出聲音。這是透明的塑料盒裏面裝有泡沫小球、紙屑、剪成小圈的吸管。

2、分組幼兒自主探究。幼兒透過親身操作體驗到聲音的力量,能夠觀察、比較、分析操作材料(泡沫小球、紙屑、吸管)發生跳動。(有聲音和沒有聲音造成材料跳舞)。師:請小朋友們把音響打開,找找聲音能不能看到。

3、幼兒完成記錄表。師:小朋友們要是把聲音找到了,請用筆把記錄表填好吧。

4、分享觀察結果及記錄。

四、求證聲音是看得見的,比較猜想與實驗

1、師幼共同完成看得見的聲音實驗。教師此時播放音樂,至使透明塑料盒裏的操作材料跳舞。

2、對比猜想與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師:通過小朋友的不斷探索感知學習,我們發現聲音不僅能用小耳朵聽得到還能用小眼睛看得到。(過渡語)師:生活之中還有許多看得見的聲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五、活動延伸:看得見的聲音—生活化的具體呈現播放吶喊噴泉,聲音沙畫等小視頻。師:大自然中還有許多不僅聽得見還能看得見的聲音,那請小朋友們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好聽看得見的聲音吧。

活動總結

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生活化,探索化等教學方法來引導幼兒,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探索聲音的力量。幼兒實際嘗試音響發出的聲音讓不同材料的碎物品跳動,進而培養幼兒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實驗精神和積極參與科學活動的情感,並讓幼兒感受到科學探索所帶來的樂趣,也讓大班幼兒在活動中體會到,日常生活或周圍事物中,時時隱藏着不同的科學主題,需要自己觀察及探索。5—6歲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導下我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發展幼兒的初步探究能力,幼兒通過動覺、聽覺、視覺、觸覺等感覺發現聲音是看得見的。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4

教學背景: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各種自然的和人的聲音,聲音給我們傳遞意義豐富的各種信息,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聲音。對於大班幼兒來説,聲音是熟悉的,但對於聲音是怎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裏卻又是陌生的。《指南》提出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聲音的傳播”內容較為抽象,對於大班幼兒來説,在理解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活動將通過有趣的實驗小遊戲、看一看、説一説等方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靠什麼來傳播的。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設計了這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聲音的傳播》。

教學目標:

1.瞭解聲音是通過固體、空氣、液體傳播的,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通過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等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的實驗小遊戲,探究、發現聲音傳播的祕密。

3.學習製作傳聲筒,感知聲音的傳播,大膽表述自己的探究過程及結果,感受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實驗小遊戲材料:小音響、手機、密封袋、裝滿水的盆子、碰鈴、筷子等

3.製作傳聲筒材料:剪刀、棉線、大頭釘、一次性杯兩個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調動幼兒興趣

1.互動遊戲:聽聲辨物,感知周圍的聲音

師:小朋友,在我們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聲音。請你來聽一聽,猜一猜這些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呢?

2.提問思考,引起好奇,進入主題

師:我們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那這些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朵呢?

二、實驗小遊戲,發現聲音傳播的祕密

1.實驗小遊戲:我敲你聽,發現聲音可以通過固體傳播的祕密

(1)操作方法:兩個孩子以開火車的方式站在牆邊,第一個孩子手捂住一隻耳朵,另一隻耳朵貼着牆,第二個孩子手持筆輕輕敲打牆壁,敲打完畢,第一個孩子説出自己聽到了幾下。

(2)幼兒操作實驗

師:小朋友,如果耳朵貼在地板、門、桌子、塑料桶上,然後敲一敲,能不能聽到聲音呢?請你敲一敲、聽一聽,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馬老師吧!

2.實驗小遊戲:我説你做,發現聲音可以通過空氣傳播的祕密

操作方法:兩個孩子面對面站着,第一個孩子依次説“我很生氣”“我很開心”“我很傷心”,第二個孩子在接收到任務後重復第一個孩子所説,並做出相對應的情緒表情。

3.實驗小遊戲:我播你猜,發現聲音可以通過液體傳播的祕密

(1)操作方法:將藍牙小音響裝進密封袋並放進裝了水的瓶子裏,由教師播放兒歌,幼兒聽音樂猜出兒歌名稱。

(2)幼兒操作實驗

師:小朋友,請你試試用筷子,或者石頭在水裏演奏。

4.觀看小實驗:真空中的鬧鐘,發現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的祕密

小結:聲音可以通過像牆壁、地板、門、桌子、塑料桶等固體,還有氣體和液體進行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三、看一看,説一説聲音的傳播

1.觀看小視頻,瞭解生活中聲音的傳播

2.小小探索家,聲音傳播我知道

師:小朋友,請你看看圖片,説説這些聲音是通過什麼傳播的呢?請你繼續找找生活中的聲音是通過什麼傳播的吧!

四、活動延伸

1.製作有趣的傳聲筒,和家人、同伴一起玩一玩傳聲筒,感受聲音的傳播,以及感受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2.和家長一起發現身邊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教學總結:

聲音無所不在,無所不有,但聲音在我們周圍是抽象的存在,如何讓孩子們較好地掌握聲音的傳播呢?本次活動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是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通過實施教學後,總結如下:

一、實驗遊戲化

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為了使幼兒一直保持濃厚的興趣,活動中設計的實驗不是簡單、重複地操作材料,而是將實驗遊戲化,情境化,趣味化,既有個人操作,又有合作遊戲,能較好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在遊戲中發現聲音傳播的祕密,從而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目的,幼兒的興趣高。

二、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科學活動以科學探究為主,注重幼兒主體地位,通過層層提問,幼兒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經歷一個動手、動腦、動口的操作過程,並獲得了不同的收穫,幼兒自我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三、整合多領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互相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各方面的發展。”“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此次活動整合科學、社會、語言、藝術等領域內容,各領域內容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聲音的傳播”是一個有藴含豐富知識的課題,在今後的探索中將更深入、全面地挖掘“聲音傳播”的奧祕,開發更多可讓幼兒探索的未知領域。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5

思路:

夏夜本來就是迷人的,夏夜更是豐富的。每當一縷夏風伴着和諧美妙的蛙聲、蟋蟀聲縈繞於耳畔時,便會激發起孩子們對夏夜的探究興趣。為了讓孩子更進一步地發現夏夜的有趣與熱鬧,我們從夏夜裏的聲音着手,讓幼兒感知夏夜裏的各種聲音包括(室內、室外),從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我們通過為孩子創設一個美妙有趣夏夜的情境,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讓孩子們從感知聲音——表演聲音——想象聲音——營造聲音,通過表演、想象、動手動腦等多種遊戲活動使孩子感受到夏夜的熱鬧與有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感知、表現夏夜裏各種小動物的聲音讓幼兒感受夏夜的熱鬧。

2.能通過各種的聲音想象探索各種消暑、解渴的方法。

3.探索各種滅蚊蠅的方法,讓幼兒感受滅蚊蠅的快樂與有趣。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各種聲音資料(蟋蟀聲、蛙聲、蚊蠅聲、知了聲、雷聲、喝飲料聲、電風扇、拍蚊聲等)。

2.蟋蟀、青蛙、蚊蠅、知了等圖片。

3.各式蚊蠅拍、硬紙板、皺紋紙、軟皮線、廢舊飲料罐等。

活動過程:

1.創設夏夜的草坪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快找它在哪兒?(讓幼兒傾聽各種聲音,尋找小動物。)

2.讓幼兒感受夏夜的草叢中熱鬧的聲音。

(1)通過歌表演、創編等活動自由模仿表現各種小動物的聲音。(通過此環節來激發幼兒的表現欲,發展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創編能力。)

(2)讓幼兒交流自己喜歡什麼聲音?不喜歡什麼聲音?為什麼?

(3)讓幼兒正確處理各種小動物。(讓幼兒憑藉以為以往的生活經驗來,區分益蟲與害蟲加深對個各種蟲子的認識。)

3.利用雷聲將幼兒引入室內場景。

4.通過傾聽各種聲音讓幼兒想象、討論、探索各種消暑解渴的方法。(通過提供各種室內的聲音,給幼兒提供一個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間,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語言能力。)

5.針對蚊蠅聲讓幼兒討論如何來消滅蚊蠅。

(1)讓幼兒運用多種材料來製作各種滅蚊蠅的工具。(給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創造力,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2)幼兒進行滅蚊蠅活動,感受滅蚊蠅的有趣,在劈啪劈啪聲中感受滅蚊蠅的熱鬧。

6.在滅蚊蠅後,讓幼兒隨着悠揚的音樂安靜的入睡。(動靜交替,使幼兒享受到熱鬧的滅蚊行動之後那份獨特的安寧,體驗無比的成就感。)

活動反思:

1、設計活動時,我對教材的特點、目標的制定、材料的提供等有了充分的考慮,但是缺乏對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的預設,缺乏隨機性的教育,幼兒每次朗誦到“夏天的歌,在哪裏?蟈蟈蟈,在綠綠的草叢中(裏)。”孩子每次都把“中”講成“裏”,我應該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朗誦詩歌。

2、圖標雖然在我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推廣,但當它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面對不同的幼兒,教師該如何引導幼兒通過圖標來學習,這是我缺乏考慮的。

3、整個活動的過程可以再開放一些。有些環節的主動權可以交給孩子。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對提出的疑問喜歡動腦筋探究

2、 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去探索發現"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試着出"聲音是通過物體的震動而產生的"這一理論。

3、 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參與小組和同伴的討論,闡明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科學發現室、實驗記錄本、筆活動建議:

1、教師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想去探究的興趣

2、教師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實驗,並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要求:

1)以每個小組為單位,每組有一個負責的組長,把組員觀察發現到的問題和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可用圖來表示。每個組的成員要積極的動腦筋找答案,配合組長。

2)用驗法來摸一摸、做一做、聽一聽、想一想,找一找聲音到底是怎樣產生的,什麼樣的物體可以發聲。並把它們記錄下來。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發現到的結果,找到的答案。

小朋友們説了那麼多,其實啊,聲音是物體通過震動而產生的,我們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體自己在那是不能發出聲音的。知道了這個原理以後,我們可以再去試試哪些物體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也叫樂音;哪些物體發出來的聲音很刺耳,讓人聽了很不舒服,這叫做噪音。

4、活動可以繼續延伸,讓幼兒帶着問題去進一步探索,讓幼兒對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動手進行操作,掌握錄音機錄音的操作方法。

2、瞭解可以將聲音記錄下來的幾種工具和方法,感受數碼科技產品對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3、培養幼兒對電子、科技產品的興趣,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慾望。

教學思路:

本次活動通過舉辦“聲音博覽會”為引子,並貫穿始終,讓幼兒保持極高的興趣和熱情,自己動手操作,自由地探索各種能將聲音錄製下來的方法,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瞭解科技產品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從小培養幼兒對電子、科技產品的興趣和科學探索的慾望。

教學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進行調查:那些東西可以將聲音錄下來?

2、錄音素材。

3、各種錄音工具:如錄音機、錄音筆、MP3、MP4、攝像機、手機、數碼相機等。

4、錄音機按鍵圖標。

教學內容:

一、 教師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下週我們幼兒園要舉辦一場“聲音博覽會”,需要收集大自然裏各種各樣的聲音,到時候會評出“最好聽的聲音”、“最可怕的聲音”、“最奇怪的聲音”、“最搞笑的聲音”等等,你們想參加嗎?

2、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將聲音帶去參展呢?(可以錄下來)

二、幼兒交流討論:那些工具可以錄製聲音

1、教師:上課前大家都做了調查,現在請你們告訴老師,有哪些東西能把我們的聲音錄下來?什麼時候需要把聲音錄下來呢?

2、組織幼兒進行交流討論,。

3、請個別幼兒説一説,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師:現在科技非常的發達,有許多工具都可以幫助我們把聲音錄下來,像錄音機、復讀機、手機、攝像機、錄音筆、MP3、MP4等等,它們的作用非常大,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許多的方便。

三、 教師示範講解:怎樣將聲音錄下來

1、教師示範將聲音用錄音機錄製下來的方法,教師操作錄音機,請一名幼兒配合錄音。

①先裝進磁帶。

②按下錄音鍵。

③錄製結束按停止鍵。

④播放剛才的錄音。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索錄音機的操作方法。

教師分別出示錄音機按鍵的圖標,請幼兒根據圖標進行操作,並對操作結果進行表述。

①停止、開倉鍵 ②快進、快退鍵 ③開始鍵 ④暫停鍵

3、請小朋友看一下,還有哪個鍵我們沒有用到它?(錄音鍵)

教師:這個鍵是錄音鍵,它不能單獨使用,要和開始鍵同時按下,這兩個鍵同時按下之後,就能把我們的聲音錄到磁帶上。

4、請小朋友在老師的協助下,自行更換上空白帶進行錄音。

四、瞭解其他數碼電子產品的錄音方法

1、請幼兒自由選擇錄音工具進行錄音,並進行簡單記錄(是否成功、操作步驟)。

2、教師:你們將自己的聲音錄下了嗎?用的是什麼工具?怎樣操作的?

3、請幾名操作成功幼兒進行展示操作過程。

4、請幼兒再次進行嘗試錄音,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錄音的正確方法,提醒幼兒不要太嘈雜。

5、播放幼兒的錄音,加深對各種錄音工具的瞭解。

五、活動結束、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後與爸爸媽媽一起錄製各種聲音參加“聲音博覽會”。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聲音的根源,關注生活中的聲音的多樣性。

2、引導幼兒積極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體發出聲音,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3、發揮幼兒想象力,培養創新意識和想象力。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悦。

活動準備:

一類材料:鈴鐺、響筒、口哨、小喇叭等

二類材料:竹筷、木梳、刷子、瓶蓋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猜猜他是誰:請四名幼兒事先藏在遮擋物後面,分別對大家説一句話,大家根據説話的聲音,猜一猜都是誰在説話?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讓物體發出聲音

教師:人的聲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們都能根據不同的聲音猜出説話的小朋友是誰,下面我們試着玩玩這些物品,聽聽它們發出的聲音。

(1)老師與幼兒交流,説一説用什麼方法讓各種器具和樂器發出聲音。

(2)停止動作,使物體停止發出聲音。

教師;説一説,為什麼這些物體會一聲不響了?

(3)小結:使物體運動起來,它就會發出聲音,不動它,就沒有聲音了。

2、感受聲音的不同

教師:剛才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麼聲音也聽不清。現在我們分開來聽一聽竹筷會發出什麼聲音?玻璃杯會發出什麼聲音……

(1)開火車,幼兒各自用自己手中的器具,大家按“一、二、一”的節奏敲一敲,吹一吹。

(2)感受聲音的不同性質,如嗓、清音、高音、低音節奏快、節奏慢等

3、聽錄音,想象感受聲音的多樣性

教師:生活中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來聽聽錄音機播放的是什麼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們會想象到什麼事物?

(1)鳥叫

(2)流水叮咚響,一羣鴨子嬉戲

(3)動畫片《獅子王》的插曲

(4)小結: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我們可以根據聽到的聲音想一想,猜測發生了什麼事情?

(5)請幼兒説一説,生活中還聽到過哪些不同的聲音?

4、探索模仿聲音

教師:剛剛我們聽到了馬飛快地跑的,鳥兒歡快的叫……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聲音,你能學一學?試一試,模仿這些聲音

(1)學習模仿馬蹄聲

(2)幼兒交流模仿聲音

(3)師生合作配音

出示森林背景圖,老師操作鳥兒、大象、小貓、鴨子等圖片由幼兒配音:

清晨,鳥兒們醒來了(揉塑料紙或打紙片模擬小鳥上下紛飛。)

大象走來了(用拳頭慢慢的敲桌子)

小貓走來了(喵喵!)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本課: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希望小朋友們以後認真聽,試着模仿,就會發現很多樂趣。

2、幼兒休息。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科學活動,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但現在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教學準備上建議提供給幼兒兩個套桶,讓幼兒同時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最好選擇聲音差別大一點的物品放在套桶裏。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9

主題生成:

幼兒近段時間經常大聲説話,使用工具不會輕拿輕放,弄出很大的噪音,為了讓幼兒有一個良好、安靜的生活、學習環境,我們就進行了聲音的主題活動,與幼兒一起探討聲音的利與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聲音的產生,初步知道聲音是由振動引起的。

2、瞭解聲音的作用及噪音對人類、自然界的禍害,初步懂得減少噪音的方法。

活動一:尋找聲音

1、談話:我聽到的聲音

幼兒的話:

“我聽到火車嗚嗚的聲音”

“我聽到汽車笛笛的聲音”

“我聽到冰箱發出的聲音”

“我聽過老虎的叫聲”

“我聽到打雷的聲音”

“我聽過高山流水的聲音”

“我聽過下雨的聲音,滴答滴答,嘩啦嘩啦”

2、繪畫:我聽到的聲音

活動二: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通過圖片講解,引導幼兒認識耳朵的結構,從而瞭解到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活動三:實驗探討

1、怎麼會有聲音?

(1)提供多樣的材料讓幼兒在實驗中探索聲音產生的原理—物體震動就會產生聲音,不同的物體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提供記錄材料讓幼兒記錄實驗結果,並讓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2、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驗,從而知道不同的材料聲音傳播的速度不同。

3、怎樣減少噪音

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驗,使幼兒知道減少噪音的方法。

活動四:分享—聲音的祕密

1、統計: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聲音的瞭解。

2、遊戲:通過競賽的形式讓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對聲音的瞭解。

3、展示幼兒設計的作品:淨化(減少)聲音器

主題小結:

通過主題探討活動,幼兒對聲音有了更深的認識,知道聲音對我們的利與弊,都會説出保護我們耳朵,保持環境安靜的方法與措施;日常生活中幼兒也能注意降低自己説話的音量,輕拿輕放的習慣也正在慢慢形成,整個生活學習環境也比主題活動前有了較大的改觀。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活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

不同的聲音。

2、願意用完整的語言講述探索的結果。

3、發展聽覺分辨能力,激發探索周圍世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幼兒經驗準備:請家長在家引導幼兒注意聽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鐘聲、電鈴聲、喇叭聲等。

2、物質準備:

(1)、每組桌面上分別放置小鼓、三角鐵、木魚、小鈴、圓舞板、鈴鼓等各種樂器以及瓶蓋等。

(2)、和幼兒一起收集紙盒、紙杯、線、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錄有各種悦耳及刺耳聲音的磁帶、錄音機一台。

活動過程

1、通過探索,感知聲音

(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樂器,讓幼兒瞭解樂器發出聲音的方法。

教師:今天來了很多小樂器,你們試一試,應該怎樣演奏他們呢?

請幼兒自由玩樂器,並探索使樂器發出聲音的方法,可以敲、搖、碰、拍、彈、晃等。

教師小結:樂器都可以發出聲音,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不同,發出聲音的方法也不同。

(2)通過操作,瞭解聲音產生的原因。

教師介紹小實驗方法:將瓶蓋放在小鼓上,邊敲打小鼓邊讓幼兒理解物體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幼兒自由地再次玩樂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瞭解人發出聲音的原因。

教師:我們人站着不動,為什麼會發出聲音説話呢?

請小朋友用手摸自己喉嚨,喊“啊——”。然後請幼兒説一説有什麼感覺 (引導幼兒感知聲帶的震動)。

師幼共同小結:不論什麼東西,振動了才會發出聲音,不動它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2、自主嘗試,探索聲音

(1)請幼兒嘗試讓活動室裏的.物品發出聲音。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現。

教師:小朋友,你剛才使什麼物品發出了聲音?用的什麼方法?鼓勵幼兒大膽講述他的探索以及探索結果。

(3)教師小結: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發出聲音,發出聲音的方法是各種各樣的。

3、聽聽玩玩,辨別聲音

(1)教師播放兩段錄音,請幼兒聽一聽,説一説,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2)教師小結:有好聽的聲音,有不好聽的聲音。好聽的聲音叫音樂,大家都喜歡聽。不好聽的聲音叫噪音,聽多了會有害人的健康。從中教育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説悄悄話,避免產生噪音。

4、想想做做,自制玩具。

指導幼兒利用收集回來的物品來自制玩具,如紙盒琴、紙電話、七音瓶等。然後玩一玩自己製作的樂器,體會聲音的奇妙。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千奇百怪、無處不在的聲音對於孩子來説是十分熟悉和感興趣的,然而孩子對聲音的瞭解還停留在聽的表層,因此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聲音的祕密之一(探索不同物體之間的碰撞會發出不同聲音的祕密),體驗探索的樂趣,敢於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想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綱要》中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而應彩雲老師也曾説過:“真正的教育是生活與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歸生活。”而我選擇的《有趣的聲音》這一活動內容也正體現了科學活動生活化的原則。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的聲音感興趣,瞭解讓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

2.主動探究瓶子裏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不同聲音的祕密。

3.體驗探索聲音祕密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與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簍子、裝有空口香糖瓶和硬幣、米粒、蠶豆的口香糖瓶人手一份;透明塑料瓶3個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硬幣、米粒、蠶豆等物品,對生活中各種聲音感興趣,玩過讓紙發出聲音的遊戲。

活動過程:

一、用不打開瓶蓋的方法尋找空瓶(聽音遊戲――找空瓶)。

導入語1:老師的每個簍子裏都有4個口香糖瓶,其中有一個是空的,你有什麼辦法把空瓶找出來呢?

教師出示裝有4個瓶子的簍子,請幼兒想想、説説找出其中一個空瓶的辦法。

導入語2:如果不能打開瓶蓋,你會想什麼辦法呢?

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為每個人提供一個簍子,要求用不打開瓶蓋的辦法找出空瓶。

環節自評: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在吃瓶裝或杯裝食物時,有的習慣打開瓶蓋檢查裏面的食物有沒有吃完,有的則會搖一搖瓶子聽一聽,於是我將觀察到的這一生活細節用在了第一環節中,意在激發孩子回憶、運用已有經驗。

二、嘗試用各種辦法讓空瓶發出聲音(發音遊戲――玩空瓶。)

過渡語1:小朋友真聰明,用搖一搖、聽聲音的辦法找到了空瓶。下面請你和找到的空瓶玩一玩,想辦法讓它不裝東西也能發出聲音,看誰想的辦法多。

教師鼓勵幼兒想出、玩出多種讓空瓶發出聲音的方法。

導入語2:你是怎麼玩的?還有不同的玩法嗎?

請部分幼兒示範剛才自己玩瓶的方法,同時鼓勵其他幼兒説出不同玩法。

小結語: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這麼多讓空瓶發出聲音的辦法,空瓶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一會兒。

環節自評:基於第一環節的嘗試,孩子拿到空瓶後的直接認知經驗就是瓶子裝了東西搖後就會有聲音。我利用孩子們已有經驗的同時提出了具有“懸念”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鼓勵孩子通過多次嘗試發現了讓空瓶發出聲音的各種辦法,引導孩子在已有經驗上“衍生”出了新的知識即:瓶子與任何物體碰撞以後就會發出聲音。

三、探究瓶子裏裝入不同東西后發出的不同聲音(辨音遊戲――找祕密。)

指導語1:剩下的這3個瓶子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請你再去仔細聽一聽,告訴我你聽出了什麼祕密。

幼兒自主探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説出自己的發現。

指導語2:你聽出了什麼?為什麼不一樣?

小結語:原來瓶子裏裝不同的東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指導語3:猜猜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在教師搖動瓶子,幼兒聽聲音猜測瓶內物體並檢驗的互動環節中進行。特別幼兒對於自己猜測結果的驗證很期盼,所以教師將硬幣倒入透明瓶檢驗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情緒,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指導語4:請你也去搖一搖、聽一聽找到藏硬幣的的瓶子。

幼兒用搖一搖、聽一聽的方法找到簍子裏藏硬幣的瓶子。

指導語5:那這個瓶子發出的聲音像什麼?猜猜裏面裝着什麼?你能用小耳朵幫忙找到裝米粒的瓶子嗎?

教師請找到的小朋友分兩組將米粒倒到透明瓶子裏檢查,並提醒幼兒注意不要將米粒潑在地上,培養孩子要愛惜糧食的習慣。

指導語6:最後這個瓶子裏裝的什麼呢?到底是什麼我們把瓶子拿來看一看。你的瓶子裏有多少豆豆?

幼兒瓶子裏的豆子數量為一個或許多,請幼兒先觀察自己瓶子裏的豆子,再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然後再引導他們比較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大還是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小結語:原來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多豆豆發出的聲音大。

環節自評1:對於瓶子裏裝的物體也是精心設計的,體現了由易到難的原則:硬幣發出的聲音特點最明顯,孩子最為熟悉,能輕鬆猜到;米粒發出的聲音和沙子、泥土發出的聲音相似,不同生活經驗的孩子便有了幾種不同的想法;而蠶豆發出的聲音對孩子來説相對陌生,孩子的猜測難度加大。

環節自評2:在這一環節還有一個孩子十分感興趣的遊戲,就是通過聽聲音依次找出裝有硬幣、米粒的瓶子,雖然找的方法相同,但在檢驗時卻用了三種不同的形式:檢驗硬幣,是孩子一個接一個搖動瓶子,其他孩子傾聽並判斷;檢驗米粒,是孩子分組將其倒入透明器皿;檢驗蠶豆,是請孩子打開瓶蓋,並在打開瓶蓋後發現豆豆多少的不同,再根據豆豆的多少進行分組比較聲音的大小,從而巧妙的得出“一個豆豆發出的聲音小,許都豆豆發出的聲音大”的結論。

指導語7:想一想如果瓶子裏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很大很大呢?如果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有什麼變化呢?

指導語8:你發現了什麼?瓶子裝得滿滿的為什麼沒有聲音了呢?

環節自評:是不是豆豆越多,聲音越大呢?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並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展。在孩子積累了新經驗的同時我又提出了新的問題:“想一想如果瓶子裏裝很多很多的豆豆聲音是不是會變得越來越大呢?如果你把瓶子裝得滿滿的,聲音會有什麼變化?” 幼兒通過不斷嘗試,巧妙解決了這一認知衝突,改組了原有的認識結構,從而形成了新的認知結構即瓶子裏裝得滿滿的時候聲音卻沒有了。

四、繼續探究瓶子裝滿其他東西后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指導語:瓶子裏裝滿了豆豆搖了以後就聽不到聲音,那如果裝滿了其他東西會不會發出聲音呢?請小朋友回去試一試。

環節自評:在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孩子課後去嘗試瓶子裏裝滿其他東西是不是也聽不到聲音,讓科學真正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使科學活動真正成為溝通幼兒生活與學習的橋樑。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雖然選題為聲音,但是打破了幼兒園原來科學《聲音》活動中的傳統定位和一貫模式,堅持以聽聲音、玩聲音、辨聲音等遊戲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大膽猜想,讓孩子們在與材料的充分互動中大膽探索,讓孩子們在不斷的驗證、交流中積累新的知識和經驗。

對於本次活動中材料的收集與使用,我更是動了一番腦筋。如何將材料生活化、簡單化、高效化是我追求的目標。於是我收集了孩子們常見的各種口香糖瓶子,將每四個瓶子裝一個小簍子,這四個瓶子中一個是空的,其他三個瓶內分別裝着硬幣、米粒,還有豆豆,而裝豆豆的瓶子裏有的裝一粒,有的則裝許多。這些平常而熟悉的東西來源於孩子的生活,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大大激發了孩子探索的興趣,讓孩子們在聽聽、猜猜、玩玩中感知了聲音的一些簡單規律,瞭解了聲音的一些祕密。孩子們始終保持着輕鬆愉悦的心情,始終投入其中。由此可見,操作材料的選擇不以貴為重,而在於精和活,在於能在不同的環節中高效、反覆的使用。

另外,在孩子的探索過程中如何使“自主味”體現得更為突出,這也是我需進一步思考和探討的地方。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嘗試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在玩瓶子過程中,發現聲音的大小。

2、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

2、每人一隻塑料小瓶置於小椅子下面。小盆4個,黃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嘗試猜測生活中的不同聲音

談話導入:寶寶們,今天有這麼多客人老師來聽咱們上課,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客人老師是來找耳朵最靈的寶寶的,那我們來比一比好不好?你聽!(播放寶寶笑聲)

師:這是什麼聲音啊?誰的笑聲啊,大人的還是寶寶的笑聲?

師:你們猜對了,真棒!這是小寶寶夜裏睡覺做夢發出來的笑聲。可是天亮了,媽媽要請一個小動物來叫醒這個小寶寶,你聽聽是哪個小動物來叫醒寶寶的?(播放公雞叫聲音,幼兒:大公雞!)

師:大公雞怎麼叫的?(喔喔喔喔)

師:那除了公雞會叫寶寶起牀,還有什麼小動物也會叫呢?

師:會叫的動物有很多很多,所以媽媽可以請許多小動物來叫小寶寶,寶寶被叫醒了,(播放洗手聲音)咦!寶寶現在在幹什麼?

師:洗手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啊?(嘩啦啦)

師:洗完臉刷好牙吃完早飯,寶寶該上幼兒園了,寶寶坐着爸爸的汽車(出示汽車圖)上學了,汽車在馬路上會發出什麼聲音啊?(嘀嘀嘀、嘟嘟嘟嘟)

(二)、讓空瓶子發出聲音

1、師:把瓶子拿出來玩玩,瓶子有聲音嗎?

師:怎樣讓它發出聲音呢?啟發幼兒瓶子是因為裝了東西而發出的聲音(教師倒出黃豆證實)。

小結:瓶子碰碰某個地方就能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

師:寶寶也想讓你們的瓶子也發出好聽的聲音,請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幼兒集體操作裝黃豆。

提問,我們的瓶子發出來的聲音一樣嗎?(不一樣:一個響聲大一個響聲小)

師:怎麼回事?幼兒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小結: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

4、搖瓶子游戲《大貓和小貓》

師:知道了瓶子寶寶的這個祕密,我們一起來表演大大的聲音和小小的聲音好嗎?(伴奏:我是一隻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我是一隻小貓,我的聲音很小,喵喵喵喵喵↑可進行兩次)

5、延伸活動

教師故意邊唱歌邊用一個裝滿黃豆(或兩顆)的瓶子(透明),用力搖,瓶子沒聲音(是小小的聲音),咦!怎麼回事呀?瓶子寶寶還有祕密呢?跟老師再去找一找它的祕密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生活背景入手,讓幼兒聽辨生活中不同的聲音,從而引發對聲音的興趣。小班幼兒不善於集中注意力“聽講”,本活動採取讓幼兒自己操作,自己探索,瞭解了聲音輕重,在自由探索中發現聲音的輕重與裝豆子多少的關係。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運用各種感官,聽一聽,做一做,將藝術領域“節奏強弱”的內容自然地滲透到科學活動中,使科學探索和音樂活動巧妙的結合,達到動靜交替。充分突出幼兒為主體,努力把握“玩中學”的度,注重多觀察、少干預,讓幼兒在遊戲、體驗、操作中獲取新的知識,充分表現自己,從而達成活動目標。

而對於科學活動,幼兒操作是很關鍵的一環節,如何收放自如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幼兒的操作一定會有個體差異,所以勢必會產生幼兒操作的時間差(第一個完成的幼兒和最後完成的幼兒)那麼對於動作快的幼兒教師在操作前一定要提清楚要求,讓他知道我接下來要做什麼而不是無所事事。

今後的科學活動的開展也要圍繞着以下兩點進行:

(1)活動的材料準備是否充足,是否有效?

(2)幼兒操作活動前教師的要求是否明確?科學是嚴謹的,而幼兒的科學活動既充滿科學的探索精神又不同於成人所理解的科學。作為教師,作為組織者,在每一次的科學活動中都先問問自己:如何在具體的生活經驗中幫助幼兒構建自己的科學認知!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會藉助各種材料製造聲音,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2、在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材料與聲音的關係。

重點:藉助材料製造聲音,製造不同的聲音。

難點:感知材料和聲音的關係。

準備:各種空瓶子、罐子、盒子,、豆豆、米粒、紙片。

活動過程:

一、 聲音的奇妙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好朋友,你們看?

2、讓我們聽聽瓶子有沒有聲音?再聽聽豆子有沒有聲音?

3、現在你能想辦法使他們發出聲音嗎?請幼兒説説。

二、幼兒製造聲音。

1、第一次嘗試操作驗證

1)幼兒自由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2)集合,交流怎樣製造聲音。

2、你們看老師也找了兩個好朋友,(教師出示)他們也發出了好聽的聲音,你們聽

(1)教師出示分別裝着豆豆、米粒的鐵罐,紙片的鐵罐,依次搖動鐵罐,讓幼兒聽辨。(這個聲音像什麼?並出示給幼兒看。

小結:不同的朋友在一起,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2、再次探索操作驗證

1)小朋友現在讓我們再去找兩個不同的好朋友,讓他們發出好聽的聲音,聽聽他們的聲音有些像什麼?

2) 幼兒操作,再次製造聲音,探索材料與聲音的關係。

3)集合,交流怎樣製造聲音。

聲音幼兒園大班活動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傾聽、發現、辨別各種聲音。

2、能比較、區別聲音的大小,並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3、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有關聲音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拍一拍、聽一聽。

1、教師引導幼兒聽不同的聲音,感知、比較聲音的大小。

師:寶寶們好。

幼:老師好。

師:(放音樂)哇,聲音好大啊!

咦,聲音怎麼了?

幼:聲音變小了。

師:寶寶們,你們聽到的音樂聲音有什麼不一樣?前面的音樂聲音大,後面的音樂聲音小。我們寶寶的小手也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呢?不信,你們試一試。

2、幼兒自由拍手,感受聲音的大小。

師:都拍好了嗎?誰來説一説你是怎樣拍的?(幼兒説)(用力地拍還是輕輕地拍)我請一個寶寶拍給大家聽一聽。

師:老師拍手的聲音和他拍得一樣嗎?(幼兒説)哪裏不一樣?

幼:老師拍的聲音大,寶寶拍的聲音小。

師:聽好老師的口令,用力地拍,輕輕地拍。

學會説:用力地拍,聲音大,輕輕地拍,聲音小。

3、傾聽,感知發現大雨與小雨聲音的不同。

師:聽,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幼:下雨的聲音。

師:你聽到的雨聲有什麼不同?(有大雨的聲音,還有小雨的聲音)你是怎麼知道是下大雨了呢?下小雨了呢?

幼:大雨的聲音大,小雨的聲音小。

師:你會用我們的小手拍出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嗎?

學會説:大雨的聲音大,小雨的聲音小。

4、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玩"大雨與小雨"的拍手遊戲。

二、聽一聽,説一説。

(探索身體其他部位發出的不同聲音)

1、引導幼兒探究不同部位發出的不同聲音。

師:寶寶們,你們的小手真能幹,能發出不同的聲音,想一想除了小手,我們身上還有什麼地方能發出聲音?

幼:腳。

師:寶寶的腳能發出哪些不同的聲音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師:寶寶們,讓我們的小腳休息一下,誰來説一説你的發現?小腳會發出哪些聲音?

幼:跳、跑、跺、走……師:這些聲音有什麼不同?(走的聲音小,跳、跑、跺的聲音大)

2、教師和幼兒一起感受走、跑、跳、跺不同的聲音。

學會説:走路聲音小、跑步的聲音大、跺腳的聲音大……

3、傾聽哭、笑兩種聲音,説出其它聲音。

師:寶寶們,剛才,我們的小手拍一拍。小腳動一動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

幼:哭聲,笑聲……(師放聲音)師:哭聲和笑聲是從哪裏發出來的?(嘴巴)嘴巴還能發出什麼不同的聲音?

(幼兒説)小結:其實,嘴巴里每發出的一種聲音有時候就是一種信號,聽到咳嗽聲,爸爸媽媽就知道寶寶生病了。聽到笑聲、歌聲,説明寶寶們很高興、很開心,聽到打哈欠聲,説明寶寶們累了,要休息了。聽到哭聲,説明寶寶傷心了。

三、辨聽聲音。

1、欣賞故事,傾聽故事裏的聲音。

師:今天,寶寶們的表現真棒,能説出那麼多的不同聲音,為了獎勵你們,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段故事。故事裏呀也有好多聲音,請寶寶仔細聽。聽聽故事裏有哪些聲音?聽完後告訴大家。

2、放課件,請幼兒説一説聽到故事中的不同聲音?

師:寶寶們,你們聽清楚了嗎?聽到了哪些聲音?誰來説一説。

"踢踏""嗵嗵" "啦啦啦""淅淅瀝瀝""嘩啦啦""嗚嗚""哈哈"。

四、遷移經驗。

寶寶們,我們的小手、小腳、嘴巴都能發出不同的聲音,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能發出不同的聲音,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聽一聽吧!

附故事:

星期天,爸爸帶着寶寶在公園玩,寶寶走在前面"踢踏" ,爸爸走在後面"嗵嗵"。寶寶玩得可高興啦,他還"啦啦啦,啦啦啦……"唱起了歌。

忽然,天上飄起了小雨,小雨"淅淅瀝瀝",爸爸抱着寶寶往回跑,雨越下越大,"嘩啦啦,嘩啦啦。"好不容易跑到家門口,爸爸累得直喘氣。

下午,寶寶發燒了,爸爸帶着寶寶來到醫院,打針的時候,寶寶"嗚嗚……。"哭得可傷心了,爸爸為了安慰寶寶,買了好多玩具送給他,寶寶看見玩具"哈哈"地笑了起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