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

來源:文萃谷 2.07W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1

  宿池州齊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處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

我來秋浦正逢秋,夢裏重來似舊遊。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

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

問着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

翻譯

我來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遊池州,卻宛如夢中重來,遊歷故地;

自然風景不能償付詩酒之債,古今的詩人總是借山水來抒發他們的憂愁;

謫仙李白曾在顛吟寺賦詩狂飲,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樓怡情自樂;

問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們全然不認識,齊山依舊籠罩在寒流之中。

註釋

秋浦:秋浦,地名,唐天寶年間改州為郡,池州改名為秋浦郡。另有縣名,河名。今安徽省池州市。

小杜:杜牧。

賞析

這首詩編在《江東集》,是作者在建康任江東轉運副使期間出行今皖南一帶時所作。池州,今安徽貴池縣,唐代詩人杜牧曾於其地任刺史,作《九日齊山登高》詩,詩題中“齊山寺”,當即後世為紀念杜枚而建。

“我來秋浦正逢秋,夢裏重來似舊遊。”起聯點明來秋浦(即池州)的時間和自己對這裏的嚮往。首句疊用“秋”字,格調清爽流利,表現出輕鬆喜悦的心情;次句説自己早就嚮往秋浦,魂夢中曾到此地;這次來到池州,宛如夢中重來,遊歷故地了。以實為夢,以新遊為舊遊,寫出對此地的親切感情。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風月,指自然風景,與下句“江山”對文義近。頷聯就池州美好的江山風月抒發感慨。出句説這裏的自然勝景老是不能償付詩酒之債,言下之意是,詩人們為這裏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經常把它作為靈感的源泉和詩材的淵藪,以致供不應求。本來是平常的意思,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便倍覺新穎而雋永。對句説,此間壯美的江山,古往今來,長久地牽繫着詩人有感於國運盛衰、人事代謝的愁懷。説“長管”,正見盛衰代謝的古今相續。這一聯將江山風月與古今人事相聯繫,有風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於是引出下一聯。

“謫仙狂飲顏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頸聯承上“詩酒”,分詠李白、杜收在池州活動的兩處遺蹟。被稱為謫仙人的李白以豪飲著稱,他曾到過池州,作有《秋浦歌十七首》諸作;杜枚作過池州刺史,他的生活放蕩不羈,多有抒寫豔情之作,故説“倡情”。兩句是説,李謫仙往年狂飲之處,後來建造了顛吟寺,杜牧之昔日冶遊之處,後來建造了冶思樓。這一聯概括池州勝蹟,造語工巧而自然。

“問着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兩位大詩人當日的文采風流,如今問起當地州民,竟渾然不曉,只有那詩人登臨過的齊山,依舊俯視着寒流。春秋時,齊景公曾登牛山,北望臨淄,想到人生難免一死,不由泣下沾襟。杜牧生性曠達,反其意而作《九日齊山登高》,説:“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淚沾衣!”而今,登齊山的古人固然長已矣,即便是他們身後之名,也已寂然。可見,不僅“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而且死後之名是否能“千秋萬歲”,也大為靠不住。此聯暗用杜牧詩意,翻進一層,一結蒼茫悠遠。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2

鄰曲子嚴伯昌,嘗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謂餘曰:“詞雖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煙雨’目之何如?”予曰:“昔東坡作《念奴》曲,後人愛之,易其名為《酹江月》,其誰曰不然?”仲先因請餘效顰。遂追賦《遊金山寺》一闋,倚其聲而歌之。昔漢儒家畜聲伎,唐人例有音學。而今之樂府,用力多而難為工,縱使有成,未免筆墨勸淫為俠耳。渠輩年少氣鋭,淵源正學,不致費日力於此也。其詞曰:

蒼波萬頃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鰲頭滿咽三杯,吸盡江山濃綠。蛟龍慮恐下燃犀,風起浪翻如屋。任夕陽歸棹縱橫,待償我平生不足。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我的鄰居嚴伯昌,曾經唱《黑漆弩》這支曲子來勸酒。中書省郎中仲先對我説:“詞雖然好,曲牌子名稱似乎欠文雅,不妨用‘江南煙雨’來稱呼它,如何?”我説:“從前蘇東坡作《念奴嬌》,後人喜歡它,將詞名改為《酹江月》,這誰説不可以。”仲先請我給《黑漆弩》作一篇詞,於是郎追寫了這首《遊金山寺》,按照這個曲牌子的音調來演唱。先前漢朝士大夫家裏專門養着善唱的歌妓,唐朝富貴人家也講究學習音樂。而現今大家作散曲,雖然用力不少,但很難達到精妙的境地,即使作品甚多,但有些筆墨化在色情的渲染上,以為那是曲的正路。這些作者年輕氣盛,正在繼承聖賢的學問,並不把寫曲子當成正經事,不在這方面耗費氣力。

在蒼茫遼闊的長江中孤零零地屹立着金山,金山上有莊嚴的寺廟,那是水面上的一處佛教聖境!站在金鰲峯滿滿地飲了三杯,那飲下的似乎不是酒,而是吸盡了江山濃濃的春色。江水深處潛伏的蛟龍,懼怕有人點燃鎮兇避邪的犀角,於是掀起房屋般的巨浪。夕陽西下,遊人紛紛划槳而歸,讓他們離開吧,我依然要在江中流連,補償我人生閲歷的不足。

註釋

金山寺:始建於東晉,初名澤心寺,至唐起稱金山寺。在鎮江西北長江中的金山上(金山至清初始與南岸相連)。

鄰曲:鄰人。

侑酒:為飲酒助興。

省郎:中書省的郎官(郎中或員外郎)。

江南煙雨:元白賁《鸚鵡曲》(即《黑漆弩》)有“睡煞江南煙雨”的名句(參見本書所選該曲),故仲先有徑取“江南煙雨”為曲牌名代稱的設想。

《念奴》曲:指蘇軾名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詞,末句為“一尊還酹江月”,故後人亦以《酹江月》為《念奴嬌》詞牌的別名。

效顰:西施病心而顰(皺眉),裏中醜婦模仿,反增其醜,事見《莊子》。這裏是自謙之詞。

俠:稱雄。

渠輩:他們,指嚴伯昌、仲先等人。

岑:底小而高聳的山。

天竺:寺名,在杭州靈隱山南。這裏指雄偉的佛寺。

金鰲頭:指金山。金山一名金鰲山。

燃犀:晉代温嶠點燃犀角,投入牛渚磯的深水中,照見底下有許多奇形怪狀的水中生物,因受擾而不安。

創作背景

王惲於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出任福建按察使。這篇作品可能是他赴任途中游覽金山寺後寫的。

鑑賞

題名《遊金山寺》,實際上寫的是遊金山。金山在江蘇鎮江西北長江中(現已與南岸相連),所以首句説“蒼波萬頃孤岑矗”。金山並不太高,但因是突兀的矗立在水面上,故顯得很高。第二句“天竺”指杭州天竺山,山上寺廟頗著名。以它來比金山,略照應寺。此二句寫金山寺地勢雄奇壯偉。三四句則馳騁想象,寫作者登高的豪興。金山最高處有金鰲峯,作者登上鰲頭,釃酒臨江,滿飲三杯,頓覺豪情噴湧,逸性遄飛,彷彿自己的壯氣海量,猶如巨大的神鰲,能夠吸盡一江碧綠的江水,這裏,作者聯想神奇豐富,極度誇張而又不悖事理。其自謂效顰東坡,郎豪氣而言,亦差可比擬。

從作者對風景的禮讚立場來看,他這番“遊金山寺”較為特別,乃縱舟巡江,眺望觀賞,而無意入寺隨喜。下片即敍及自身的遊況。金山高峙,倒影落在水面,黝黑沉邃,深不可測。江風驟起,波濤大作,水石相激,浪峯竟如高屋一般掀上落下。詩人的奇想又與尋常不同:這該不是水底的蛟龍擔心遊人燃犀窺覷,而故意興風作浪吧?這雖是實景下的聯想,卻也隱含金山寺為藏龍卧虎、鯨呿鰲吞之地的意味。金山寺風光的壯麗雄偉,感染了詩人,激發了他快遊江山的豪情。所以縱然風急浪高,歸棹紛紛,他卻並不急於回家,而是任舟船在夕陽下繼續飄蕩。末句表流連的原因是“待償我平生不足”。這裏的不足,指的是豪曠的情興與快意的遊歷。平生的不足都可於此時此地得到補償,這郎總結出了金山寺風光的非凡魅力。

這支小令選擇了典型的畫面,濃墨重彩,氣象豪縱;奇景快遊,相得益彰。全曲八句始終將金山寺同寺下的長江結合在一起,這同他遊覽的方式有關,卻也因此借得了大江雄勁的氣勢。從曲文前的小序來看,作者抨擊了當時曲壇“用力多而難為工”、“筆墨勸淫”的現象,説明這支小令正是在創作藝術風格上別開生面的一種嘗試。早期的上層文人染指散曲,多作柔靡之聲,即使提倡“以詞為曲”,曲辭也取宋詞婉約派的一路。本篇卻取勁健豪放一路,所以在散曲作品中別具一格。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3

野寺殘僧少,山園細路高。

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

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

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

譯文

荒涼的山寺裏和尚很少,蜿蜒的小路愈盤愈高。

麝香在石竹叢裏安睡,鸚鵡悠閒地啄食金桃。

亂流的溪水行人可以趟過,懸崖上建構的屋宇十分牢靠。

登上山頂的高閣天色已晚,百里之外還能望見飛鳥的毫毛。

鑑賞

首聯先寫眼前近景:麥積山寺剩下不多的僧人;再寫野眺遠景:麥積山的形狀和曲折盤旋的小道。由近及遠,天然工巧,十分精絕。

領聯一個“眠”,出了麝香鳥的疲倦;一個“啄”,出了鸚鵡的貪饞。此聯不但對仗工整,而且色彩明麗。雖值秋季,但字裏行間躍動着春天的旋律,給人心理上一種愉悦的美感。

首聯和領聯描述了戰亂對山寺的影響。僧人或參戰,或逃跑,已所剩無幾。而麝香、鸚鵡卻怡然自得,不知人間變故。

頸聯寫遊人登上麥積山,要通過山峽上縱橫流淌的涓涓溪流。“懸崖”句,仇兆鰲引《玉堂閒話》雲:“麥積山,梯空架險而上,其間千房萬室,懸空躡虛,即‘懸崖置屋牢’也。”這兩句寫出了麥積山的險峻和詩人的興致。

尾聯接近傍晚,詩人登上了麥積山,看到了山頂上重重疊疊的樓閣台榭,山寺的長老就住在那裏。憑檻遠眺,那百里遠的景物盡收眼底。

這首五言律詩,每句都是一幅色彩絢麗的圖畫,可謂“詩中有畫”。綜覽全詩,不但格調清新,對仗工整,而且描摹景物近景遠景相互配合,使全詩的意境明麗悠遠,讀之令人賞心悦目。這首詩的寶貴不只在為我們展現了極為優美的如畫山水,更寶貴的是為後人記錄了當時在秦地數量很多的麝和鸚鵡的事實。麝因有珍貴的麝香,鸚鵡因美麗而能學人言,長期遭致濫捕濫殺,在這一地區相繼滅絕了。高遠得接近仙境的寺廟尚且如此,戰亂對社會的破壞就更難以言表了。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4

原文:

宿山寺

朝代:唐朝

作者:賈島

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羣。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高聳的羣峯寒氣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頂。疏疏的樹木漏下幾點星光,月亮迎着行雲匆匆前行。高山絕頂來人稀少,蒼松在林中猶如鶴立雞羣。一位年過八十的老僧,從未聽説過世間所發生的事情。

註釋

⑴眾岫:羣山。岫:峯巒。

⑵精廬:這裏指佛寺。

⑶流星透疏木:寫出了從疏落的樹枝空隙之間,看見夜空的流星劃過的景象。

⑷走月逆行雲:寫出了月亮之側雲朵漂移,雲行而反似月走,雲與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畫面。

賞析:

賈島的《宿山寺》載於《全唐詩》卷五百七十三。全篇一山,一寺,一星,一水,一月,一雲,一鬆,一鶴,一僧,來此一宿,不禁煩襟滌盡,皈依之念頓生。眾岫之寒,流星之爍,林木之疏,走月之逆,片雲之行,鬆巢之高,仙鶴之不羣,老僧之混沌,契合一體,詩人的筆意,地僻境清,遠離俗世,胸襟高潔,超羣之致,隨手拈來,流露於字裏行間,實在令人歎而觀止。

起筆從視覺形象寫起:羣峯高聳,山,無需多着墨,用一“寒”,其色自青,翠色浮空,透出一片寒意;而“聳”字極神,山高,峯極為挺拔。詩人投宿的寺院就坐落在羣峯環繞的一座山峯的絕頂之上。作者用了水墨畫的技法,勾畫出山寺孤峙高寒的特點。

頷聯始見奇筆,“流星透疏水”,星本不動,影落水中,水流而反似繁星流動,流淌中,繁星隨水而逝,非是夜空中閃亮劃過夜空之流星,空明澄淨,引人入勝。最奇者,詩人竟把水分為疏和密,疏而能透,繁星倒影水中,厚密則顯濁混,難以透瑩光也。詩人之所以稱為詩人,其感覺必異於常人的。月本不移,而片雲飄移,雲行而反似月走,且為兩物相逆而行,詩人短短五字,盡也。觀察之細緻,構想之奇瑰,非一顆敏感之心性不能為之,令人拍案叫絕。這兩句的妙處渲染出空山幽寂清玲的氣氛,有力地襯托了山寺的淒冷荒寂。

五、六句從自然景觀轉人人事議論。“絕頂人來少”,是説山寺因在絕頂而人跡罕至,揭示了山寺的遠離市塵。“高松鶴不羣”,寫獨鶴單棲高鬆之上。鶴為仙禽,青霄遺舉,不於雞鴛為伍,本即離塵脱俗,益以古剎旁之高鬆,巢在其上,倍顯其了無俗氣,卓爾不羣。松鶴在古典詩文中,常作為高潔與長壽的象徵,現在看到松鶴,自然使人想到植鬆養鶴之人。這就為下面寫寺中高僧作了鋪墊。

尾聯兩句,寫寺中只有一位八十歲高僧,雖然久經春秋,卻雙足未曾落於塵世,一直與世無爭。讀到這裏,回頭再看“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羣”二句,正是展現了具有象徵意味的這位僧人的生活環境。推之全詩,可以看出,有此眾岫環抱空寂之山,才有此絕頂孤峙之寺,有此絕頂孤峙之寺,才有此超然世外之僧;而身臨其境,投宿其寺,親見其僧者,唯有詩人一人而已。如是,詩人的襟懷意趣不言可知。這正是作者立意的高明之處。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5

  【原文】

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註釋】

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省常熟縣虞山北麓。

禪院:指寺院。

初日:初升的太陽。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兩句寫禪房的幽深。曲徑,一作“竹徑”,彎曲的小路。幽處,幽靜的住所。禪房,也稱“寮房”,僧侶們的住所。花木深,指禪房深藏在花木叢中,與上句“幽處”相呼應。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山光使野鳥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們心中的雜念消除淨盡。山光,指初日照射在草木山石上的美麗景色*。悦,使......愉悦,喜悦。潭影,指山光和天色*倒映在潭裏的影子。空,使......空(消除)。

萬籟:指一切聲響。籟,空穴裏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

此:此時。

俱:全部。

鐘磬:寺院中誦經、齋供時的信號。發動用鍾,止歇用磬。

  【翻譯】

清晨,我信步走進了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陽光剛剛灑滿高一聳的叢林。寺院中,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去處,那就是被花木濃蔭掩映着的禪房。明淨的山光裏,鳥兒也顯得怡然自得;望着潭中的山光雲影,心中的世俗雜念驟然拋向九霄雲外,使人覺得心靈深處前所未有的空靈。此時此刻,萬物一片沉寂,只有那悠悠的鐘磬餘韻在山谷裏迴盪。

  【賞析】

常建,生卒年不詳,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開元十五年(727)與王昌齡同榜進士,大曆時曾任盱眙(今江蘇盱眙縣)縣尉。一生仕宦很不得志,常遊覽名山勝景以自娛。

常建在當時就已引起人們的的重視。他的詩以田園、山水為主要題材,風格接近王維、孟浩然一派。善於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這類詩中往往流露出“淡泊”的襟懷。然而,其實他對現實並未完全忘情,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有所感憤,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責。

本篇雖是一首遊歷虞山破山寺時寫的山水詩,但實際上在寫景之中已融入了詩人的理想與追求。詩人進士及第後,不幸而“淪為一尉”,始終不順,因此,在作品中滲透了他擺脱世俗羈絆、固守自我個性*的獨立和嚮往自一由的山林生活的渴望。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作品開篇首先點明遊覽的時間(清晨)”和地點(古寺)。接下來則緊扣`“清晨”寫步入寺院的第一個印象,初升的太陽映照着高高的叢林。“古寺”,是直接寫寺院年代久遠;“高林”,是説寺院中古木參天,是間接寫寺院的年代古老,這就有力地烘托了古寺的幽雅、寧靜與神祕。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在這一聯裏,詩人抓住寺中特有的景物特點,形象地描繪了古寺幽深、清寂的景色*。詩人步入寺院,沿着曲折蜿蜒的小路,信步走入掩映在濃密的花草樹木之中的後禪院,一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曲徑”通的是“幽處”,這本身就帶有一種懸念色*彩,隨後再綴以“禪房花木深”,就更顯意境之神祕、幽靜、深邃了。可謂用語精當,筆法高妙,難怪為歷代讀者所讚賞和傳誦。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這一聯緊承上聯,運用夾敍夾議的表現手法,進一步烘托了禪院的幽深、清寂。“山光”使鳥兒都愉悦,“潭影”使人的內心都變得空靈,可見環境之優雅、靜謐,是修身養性*的絕好境地。這兩句詩以動顯靜,因景生情,含蓄而又雋永,與第二聯的巧妙構思相比,這裏則以筆墨簡約見長,能“悦鳥性*”的“山光”定然是明媚的,和煦的;能夠“空人心”的“潭影”也定然是優雅的,寧靜的,波瀾不驚的。可是詩人只用了“山光”和“潭影”四個字,可謂用語簡約,內涵豐厚。

“萬籟此俱寂,但餘鍾馨音”。在這最後一聯,詩人挽回思緒,再次寫寺院的寧靜。前面兩聯寫的都是靜態的“景”,由景及情,抒寫詩人受古寺浸染時的空靈之心。而在這萬籟俱靜的時刻,鐘磬裊裊的餘音,清潤悠揚地在空寂的寺院中,在空曠的山谷裏繚繞,激盪,自然給人以“靜”的警醒,為全篇增添了無窮的餘韻。這一聯既是上一聯的補充,又是在進一步以動至靜,以鍾馨輕輕迴盪的音韻映襯寺院萬籟俱寂的寧靜氣氛,給人以超然物外的寧靜的意境享受。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凝鍊簡潔的筆觸向讀者再現了一個清雅、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悦和對高遠境界的追求。全篇層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語言簡潔,極富感染力。(20xx/04/24)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6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萬籟此俱寂,惟餘鐘磬音。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翻譯

清晨我進入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陽照在山林上。

竹林中的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叢中。

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淨心。

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註釋

清晨:早晨。

入:進入。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陽。

照:照耀。

高林:高樹之林。

竹徑:一作“曲徑”,又作“一徑”。

通:一作“遇”。

幽:幽靜。

禪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此處為使動用法,使……高興。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空:此處為使動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臨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萬籟:各種聲音。籟,從孔穴裏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

此:在此,即在後禪院。

都:一作“俱”。

但餘:只留下。一作“惟餘”,又作“唯聞”。

鐘磬:佛寺中召集眾僧的打擊樂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屬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

鑑賞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一首題壁詩。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詠寺詩為數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構思獨具特色 ,它緊緊圍繞破山寺後禪房來寫,描繪出了這特定境界中所獨有的靜趣。

首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筆勾勒出清晨時分後禪房四周的環境。早晨,初升的紅日將金色的陽光灑向寺院,灑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變得更加絢麗明亮,高聳入空的山林也變得更加翠綠葱蘢,令人心曠神怡。這裏,一個"入"字,寫出了古寺美景之幽遠,一個"照"字又將旭日東昇時的勃勃生機給刻寫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詩人欣喜昂揚的情緒。首聯是寫後禪院的遠景,為下文的近景刻畫打下了基礎。

頷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點出題中"後禪院"三字,描寫出通向後禪院彎曲幽深的小路和後禪院景色的幽靜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叢中,香氣馥郁,宋歐陽修曾感慨地稱讚道:"我常喜誦常建詩云:‘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故仿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 ,乃知造意者唯難工也。"這一聯的美,不僅體現在寫景的準確傳神上,而且表現在其思想內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無慾無求,苦修苦行,而後禪院卻花木繁茂,清香撲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現僧侶們內心對美的熱烈嚮往和執着追求。“曲徑通幽”之美學在中國古典園林上有廣泛運用。

頸聯和尾聯在意念上緊承頷聯,頷聯寫詩人的發現之美,追尋之樂,這兩聯則通過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情有態的景物描寫來渲染佛門禪理滌盪人心、怡神悦志的作用,在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又把讀者帶進幽美絕世的佛門世界。詩人舉目四望,只見豔陽高照,天地生輝,翠竹幽林沐浴在陽光燦爛之中熠熠生輝,眩人眼目;活潑小鳥歡飛在茂林修竹之間自由自在,惹人羨慕。禪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見底的水潭,藍天白雲、茂林修竹倒映其間,給人以潔淨空明、心曠神怡之感。“空人心”應對上句“悦鳥性”,點示如此空靈純潔的世界的確可以滌除塵念,淨化心靈;“悦鳥性”又暗示人只有象鳥一樣,遠離凡塵,迴歸自然,崇佛信道,才能保持本真,逍遙適世。頸聯寫山光物態,寫小鳥歡飛,寫潭影空明,無一不在形象地暗示禪味佛理感化人心,淨化靈魂的奇妙作用。

尾聯兩句以聲襯靜,營造一個萬籟俱寂的境界,這與王維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鐘磬之音,遠遠超出了“晨鐘暮鼓”的報時功能,而被賦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徵意義,這是來自佛門聖地的世外之音,這是引領人們進入純淨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這是迴盪在人們心靈深處的天籟之音,悠揚而宏亮,深邃而超脱。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與世隔絕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了自己遁世無門的情懷,禮讚了佛門超拔脱俗的神祕境界。

賞析二

首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詩人在這天的清晨走進古寺,初升的太陽光照耀着松林。此聯中表明瞭詩人此作的時間和地點。佛家經常把僧徒聚集的處所當做是叢林,所以這裏所説的高林頗有稱頌禪院的意思。在光照松林的景象中顯露着禮讚佛宇之情。

頷聯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此聯的“幽”“深”二字尤為重要。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通向了幽深之處,禪房前後花木繽紛。幽靜的竹林,小徑,繁茂的花草樹木共同構成了優雅的意境。幽靜的竹林裏,一條小路通向深處,禪房前後花木茂盛。此聯主要描寫靜景。“幽”字着重突出了此景的寂靜,而這種靜不是一般的靜,是一種具有詩意的靜,因為此聯中還有一個“深”字,這兩個字互相映襯。繁茂的花木和幽靜的竹林互相映襯,再加上一條通往深處的僻靜的小路。可以想象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面,多麼詩意的境界呀!

頸聯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悦”“空”二字給大自然賦予了某種特性,明媚的山間陽光使飛鳥更加歡悦,清澈的潭水讓人神清氣爽。悦、空二字在這裏是使動用法,意為使·······歡悦,使·······空。這裏的山光就是日光,自然中的日光照耀在山林裏,小鳥到處亂飛,潭水本來就是清澈的。這些本來就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作者卻敏鋭的捕捉到了小小的細節,給山光和潭水賦予了某種特性,使它們能夠讓飛鳥歡悦,能夠盪滌人們心目中的污垢,使人們心曠神怡,神清氣爽。這就使得這整幅畫面變得更加生動,形象,美麗。動靜結合的境界讓人嘖嘖稱奇。

尾聯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頸聯中明明寫了小鳥到處飛的動景,然而到了尾聯卻説此時此刻萬物俱沉默寂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作者到底想寫什麼呢?最後半句話,但餘鐘磬音。鐘磬,指的是佛教召集眾僧的時候所敲打的一種樂器。尾聯中,作者聽到了鐘磬的聲音,於是他閉上了眼睛,默默的感受着彷彿周圍都是寂靜的,唯有那象徵空門的鐘磬之聲能夠像潭水一樣使作者的心靈的污垢得到盪滌,使之更加清淨。原來作者是想借着此情此景寄託其遁世無門的情懷。

意境

清晨,太陽出來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這彎彎的小路,來到禪房,更覺幽靜。山光使野鳥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淨盡。悠長的鐘磬聲,在萬籟俱寂之中帶來深遠的禪意,使人的心靈愈加沉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點明出遊的時間和地點。詩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見他對這塊佛教聖地的嚮往之切。下句緊扣“清晨”描繪出這座寺院的全景:初升的太陽,正照着寺院中高聳的樹林。“古寺”“高林”突出了山寺的幽雅。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一聯詩人抓住寺中獨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繪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曲徑”,竹林叢中的小路。“幽處”幽靜的地方。“禪房”僧侶們的住所。“花木深”,指禪房深藏在花木叢中。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這一聯緊承上聯,進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動詞,使……歡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雜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詞用作動詞,“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寫山光使飛鳥也怡然自樂,實際上,鳥的怡然自樂是詩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寫人心對潭影而空,既表達了詩人寧靜的內心感受,也隱約流露了對現實的憤慨和反感。這兩句詩以動顯靜,因景生情,含蓄雋永。

以上六句,詩人抓住山寺中獨特的景物,運用了以靜顯動,以動顯靜的表現手法,塑造了一個幽深靜寂、安詳和平、自然高遠的境界。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尾聯是上一聯的補充,進一步以鐘磬音響輕輕迴盪,以動顯靜,映襯山寺萬籟俱寂的寧靜氣氛。“萬籟”,指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都”,都,全部。“寂”,寂靜,沒有聲音。成語“萬籟都寂”出於此句。“磬”,是石或玉製的打擊樂器。和尚在念經或進行其它宗教活動時,都用敲鐘或擊磬表示開始和結束。

賞析

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詩人在清晨登上破山,進入興福寺,此時,旭日冉冉升起,陽光灑落在山林間。詩人沒有説“深林”,而是説“高林”這個充滿禪意的詞語,暗頌禪院,烘托了充滿禪意的玄妙而又深沉的意境。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詩人穿過寺中竹林間的小路,走到幽深的後院,看到講經誦佛的禪房就在花木深處。“竹徑”、“禪房”都是高潔的事物,“幽”、“深”都烘托了幽靜的氣氛。這是一個多麼高潔幽美的環境啊,這不禁令詩人心情舒暢,陶醉其中。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詩人抬頭仰望寺後的青山在陽光照射下,越發生機勃勃,鳥兒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歌唱。走到水潭邊,只見潭水清澈,倒映着周圍景物和自己的身影,看着水中空明的倒影,心中的一切凡塵雜念頓時消失殆盡。“悦”和“空”都是詩人內心情感的直接表達。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詩人此刻靜靜地站在潭邊,周圍的所有聲音彷彿都消失了,只有古寺中的鐘聲,發出悠揚而洪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空靈純淨的境界。詩人欣賞幽美的景色,感悟忘卻塵世的意境,都表現了遁世絕俗的情趣。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但筆調有似古體,語言樸素,格律變通。它首聯用流水對,而次聯不對仗,是出於構思造意的需要。這首詩從唐代起就備受讚賞,主要由於它構思造意的優美,很有興味。詩以題詠禪院而抒發隱逸情趣,從晨遊山寺起而以讚美超脱作結,樸實地寫景抒情,而意在言外。這種委婉含蓄的構思,恰如唐代殷璠評常建詩歌藝術特點所説:“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河嶽英靈集》)精闢地指出常建詩的特點在於構思巧妙,善於引導讀者在平易中入其勝境,然後體會詩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辭藻驚人。因此,詩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現在讀者面前,令人驚歎。而其佳句,也如詩的構思一樣,工於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歐陽修十分喜愛“竹徑”兩句,説“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後來他在青州一處山齋宿息,親身體驗到“竹徑”兩句所寫的意境情趣,更想寫出那樣的詩句,卻仍然“莫獲一言”(見《題青州山齋》)。歐陽修的體會,生動説明了“竹徑”兩句的好處,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臨其境,而在於能夠喚起身經其境者的親切回味,故云難在造意。同樣,被殷璠譽為“警策”的“山光”兩句,不僅造語警拔,寓意更為深長,旨在發人深思。正由於詩人着力於構思和造意,因此造語不求形似,而多含比興,重在達意,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盛唐山水詩大多歌詠隱逸情趣,都有一種優閒適意的情調,但各有獨特風格和成就。常建這首詩是在優遊中寫會悟,具有盛唐山水詩的共通情調,但風格閒雅清警,藝術上與王維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類同,確屬獨具一格。

破山在今江蘇常熟,寺指興福寺,是南齊時郴州刺史倪德光施捨宅園改建的,到唐代已屬古寺。詩中抒寫清晨遊寺後禪院的觀感,筆調古樸,描寫省淨,興象深微,意境渾融,藝術上相當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

鑑賞二

清晨,太陽出來了,在高大樹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着彎彎小路,來到禪房,更是覺得幽靜。悠長的鐘磬聲,在萬籟俱寂之中帶來深遠的禪意,使人的心靈愈加沉靜。

晨遊山寺,看到幽靜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煥發、鳥兒歡唱,裊裊的鐘磬聲時隱時現。如此清幽的環境使詩人頓去雜念,心中豁然開朗。全詩雖詠禪房寺院,實抒寄情山水及隱逸之情。

語言古樸,意象深微;構思工於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進入勝境。

首聯起居平平“清晨入古寺”簡直如同平白説話,毫無詩意。但卻簡單地交待了時間地點。緩之又緩,平之又平,不是孤峯突起,也不是一瀉千里,彷彿輕鬆愉悦地步入山陰道上。繼而“初日照高林”亦是不加粉飾的句子,卻在眼前鋪開了幅“山林晨景圖”。樹密,但不是密不透風;林高,但不是高不可及。密密匝匝的樹林伴着初升的旭日,“初日”亮而微紅,紅又間黃,從樹縫、樹頭間漏下道道光柱,裊娜着林間微微的霧氣,氤氲着別樣的輕柔。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此言一出足令人瞠目結舌、嘖嘖稱讚。步出高林是一叢翠竹,翠杆碧葉下是仄仄的小徑,竹影微搖,小徑隱現,前路深幽,不可輕現。隱隱有一角挑檐露在花木深處,幽僻之所,非高僧不可得也!花木、禪房、曲徑、竹林彷彿已融為一體,渾然天成。既點題,又顯意,無怪乎令人歎賞至今。

頸聯兩句對仗工整,比興巧妙。一個“悦”字,高雅了“鳥性”,寫活了“山光”。鳥竟猶人,可識、可賞、可悦這山光。一個“空”字,沉寂了“潭影”,澹定了“人心”。潭影幽暗而似空無一物,人心無所求無所欲,空空中而異常的滿足。

尾聯巧妙的把全詩化為一曲淡雅的樂章。起先有絲絃竹肉,金革匏陶,到此一節,萬籟俱寂,只在那鐘磬上一擊,餘音裊裊,不絕如縷。如縷的金玉聲縈繞在禪院上空,與那日光相融,與那紫煙相繚,彷彿梵音入耳,滌盪盡胸間塵垢,悠遠悠長,回味無窮。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7

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

翻譯

整日在借酒澆愁的狀態中渡過,一生的努力因沒能改變國家的敗局而全部成空。古今往來的英雄們本就不多,卻因時間的流逝而淹沒,再也難找到像劉邦、秦始皇那樣的英雄。

少年繁華如夢,如今一一破滅,讓人直欲遁入空門,做隱逸之士,可真正要去尋覓夜半禪鐘的時候,卻只有卷地的西風,嚴酷的現實,教人無夢可做,無處可託。

註釋

身世:平生。

酒杯:借酒澆愁。

漢殿:劉邦,代指漢代宮闕;秦宮,秦始皇,代指秦朝宮闕。

夢入:夢境。少年叢,當謂英雄年少種種。

歌舞:身世。

誤:沒有。

西窗:思念,代指抱負。

卷地:謂貼着地面迅猛向前推進。多指風。代指身世悲涼。

鑑賞

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有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當是作者後期的作品,詞雖以“萬事皆空”總攝全篇,實充盈家國身世之感,風格沉鬱悲涼。上片懷古,實歎喟今無英雄,秦漢盛世難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年盛事惟夢境再現。《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描寫的是人到中年,有些悽悽惶惶心態,但又不趨炎附勢的低姿態。此詞當是作者後期的作品。

辛棄疾也信奉老莊,在《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鍾》這首詞中作曠達語,但他並不能把衝動的感情由此化為平靜,而是從低沉甚至絕望的方向上宣泄內心的悲憤,這些表面看來似曠達又似頹廢的句子,卻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極高期望破滅成為絕望時無法銷磨的痛苦。

上闕:“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英雄惜英雄的悵然,劉邦和秦始皇的時代,是他認為兩個英雄豪傑輩出又命運起伏的時代。古今往來的英雄們,為時間的流逝而淹沒,但是心中的宏大夢想缺不曾忘卻,字裏行間中作者為國家捨身立命而不達的情懷更加讓人感慨。

上闋首句“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有充盈家國身世之感,風格悲涼、沉鬱。“雨打風吹”原指花木遭受風雨摧殘。比喻惡勢力對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嚴峻的考驗。此處表達出作者捨身報國決心的堅持。

下闕:"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後闕是寫少年夢被山僧撞破,驚醒後難眠,卻連鐘聲也聽不得,只有西風嗚咽。雖然表面上看是想逃避現實,實際上作者絲毫沒有忘記國家大事,時刻想着的還是報效國家。“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表達了他慷慨激昂的愛國感情,反映出憂國憂民“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壯志豪情和以身報國的高尚理想。”卷地西風“更是突出看當時嚴酷的現實。

這首詞在藝術手法上的高明之處在於聯想與造境上。豐富的聯想與跌宕起伏的筆法相結合,使跳躍性的結構顯得整齊嚴密。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反而正,感情亦如江上的波濤大起大落,通篇藴含着開闔頓挫、騰挪跌宕的氣勢,與詞人沉鬱雄放的風格相一致。

創作背景

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至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作者為閒居帶湖、瓢泉時期,其間除南宋紹熙三年(1192年)至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為福建安撫使外,一直賦閒在家。由於感情抑鬱不平,時間又悠閒有餘,故爾這一期是他創作的鼎盛時期。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8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雲。

試上高峯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翻譯

山寺背對着夕陽的光暈,在餘暉下顯得影廓模糊。飛鳥也顯得影子迷離,剛飛到半山腰,山脈便隱藏在昏暗的影子之中了。這時,寺院中的磬聲悠揚地響起,彷彿把山間的雲彩都定格住了。

登上山頂,想更近地眺望月亮,如果此時開了天眼,便可以藉此透視凡界紅塵。這些都是奢想啊,我只是人世間的一個凡夫俗子罷了。

註釋

浣溪沙:詞牌名,雙調四十二字,上闋三句三平韻,下闋三句兩平韻。

微茫:隱約,模糊。

夕曛:日落時的餘暉。

上方:寺廟。

磬:佛寺中缽形的打擊樂器,用銅製成。

定行雲:即《列子·湯問》“響遏行雲”之意。

天眼:佛教所説五眼之一。能透視眾生諸物,無論上下、遠近、前後、內外、大小及未來,皆能觀照。又古詩詞中常以天眼指月亮。

創作背景

此詞為1905年夏歸海寧時登硤山所作。此詞中之意藴,雖然也有幽微深婉的極可賞愛之處,然而其意境卻是詞人作品中之所習見,並且性質亦屬於有關人生之情思與哲理。

賞析

上闋“山寺微茫背夕曛”,如認為確有此山、確有此寺,而欲指某山、某寺以實之,則誤矣。此詞前片三句,但標舉一崇高幽美而渺茫之境界耳。近代西洋文藝有所謂象徵主義者,靜安先生之作殆近之焉。我國舊詩舊詞中,擬喻之作雖多,而象徵之作則極少。所謂擬喻者,大別之約有三類:其一日以物擬人,如吳文英《浣溪沙》詞“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杜牧《贈別》詩“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是以物擬人者也:其二日以物擬物,如東坡《永遇樂》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端己《菩薩蠻》詞“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是以物擬物者也;其三日以人託物,屈子《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駱賓王《在獄詠蟬》詩“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以人託物者也。要之,此三種皆於虛擬之中仍不免寫實之意也。至若其以假造之景象,表抽象之觀念,以顯示人生、宗教,或道德、哲學,某種深邃之義理者,則近於西洋之象徵主義矣。此於古人之作中,頗難覓得例證。《珠玉詞》之《浣溪沙》“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六一詞》之《玉樓春》“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東風容易別”,殆近之矣。以其頗有人生哲理存乎其間也。然而此在晏、歐諸公,殆不過偶爾自然之流露,而非有心用意之作也。正如靜安先生《人間詞話》所云:“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而靜安先生之詞,則思深意苦,故其所作多為有心用意之作。樊志厚《人間詞甲稿序》雲:“若夫觀物之微、託興之深,則又君詩詞之特色。”此序人言是靜安先生自作而託名樊志厚者,即使不然,而其序言亦必深為靜安先生所印可者也。“山寺微茫”一起四字,便引人抬眼望向半天高處,顯示一極崇高渺茫之境,復益之以“背夕曛”,乃更增加無限要渺幽微之感。黃仲則《都門秋思》有句雲“夕陽勸客登樓去”,於四野蒼茫之中,而舉目遙見高峯層樓之上獨留此一片夕陽,發出無限之誘惑,令人興攀躋之念,故日“勸客登樓去”,此一“勸”字固極妙也。靜安詞之“夕曛”,較仲則所云“夕陽”者其時間當更為晏晚,而其光色亦當更為黯淡,然其為誘惑,則或更有過之。常人貴遠而賤近,每於其所愈不能知、愈不可得者,則其渴慕之心亦愈切。故靜安先生不日“對”夕曛,而日“背夕曛”,乃益更增人之遐思幽想也。人於此塵雜煩亂之生活中,恍惚焉一瞥哲理之靈光,而此靈光又復渺遠幽微如不可即,則其對人之誘惑為何如,靜安先生蓋嘗深受西洋叔本華悲觀哲學之影響,以為“生活之本質何,欲而已矣。欲之為性無厭。一欲既終,欲隨之,故究竟之慰藉終不可得也。故人生者如鐘錶之擺,實往復於苦痛與倦厭之間者也。”鋤靜安先生既覺人生之苦痛如斯,是其研究哲學,蓋欲於其中覓一解脱之道者也。然而靜安先生在《靜庵文集續編·自序二》中又云:“餘疲於哲學有日矣。哲學上之説,大都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知其可信而不能愛,覺其可愛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煩悶。”然則是此哲理之靈光雖惚若可以瞥見,而終不可以求得者也。故日:“鳥飛不到半山昏。”人力薄弱,竟可奈何,然而人對彼一境界之嚮往,彼一境界對人之吸引,仍在在足以動搖人心。有磬聲焉,其音孤寂,而揭響遏雲,入乎耳,動乎心,雖欲不向往,而其吸引之力有不可拒者焉,故曰“上方孤磐定行雲”也。

於是而思試一攀躋之焉,因而下闋乃有“試上高峯窺皓月”之言。曰“試上”,則未曾真筒到達也可知;曰“窺”,則未曾真筒察見也可想。然則此一“試上”之間,有多少努力,多少苦痛。此又靜安先生在《紅樓夢評論》一文所云:“有能除去此二者(按指苦痛與倦厭),吾人謂之日快樂。然當其求快樂也,吾人於固有之苦痛外,又不得不加以努力,而努力亦苦痛之一也。且快樂之後,其感苦痛也彌深。故苦痛而無回覆之快樂者有之矣,未有快樂而不先之或繼之以苦痛者也。”(按:此實叔本華之説)是其“試上高峯”原思求解脱、求快樂,而其“試上”之努力固已為一種痛苦矣。且其痛苦尚不止此。蓋吾輩凡人,固無時刻不為此塵網所牢籠,深溺於生活之大欲中,而不克自拔,亦正如靜安先生在《紅樓夢評論》中所云:“於解脱之途中,彼之生活之慾,猶時時起而與之相抗。”夫如是,固終不免於“偶開天眼覷紅塵”也。已知其“偶開”必由此不能自己、不克自主之一念耳。陳鴻《長恨歌傳》雲:“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且結後緣。”而人生競不能制此一念之動,則前所云“試上高峯”者,乃彌增人之艱辛痛苦之感矣。竊以為前一句之“窺”,有欲求見而未全得見之憾;後一句之“覷”,有欲求無見而不能不見之悲。而結之日“可憐身是眼中人”,彼“眼中人”者何,固此塵世大欲中擾擾攘攘、憂患勞苦之眾生也。夫彼眾生雖憂患勞苦,而彼輩春夢方酣,固不暇自哀。此譬若人死後之屍骸,其腐朽靡爛乃全不自知,而今乃有一屍骸焉,獨具清醒未死之官能,自視其腐朽,自感其靡爛,則其悲哀痛苦,所以自哀而哀人者,其深切當如何耶,於是此“可憐身是眼中人”一句,乃真有令人不忍卒讀者矣。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9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唐代·李白《夜宿山寺》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邊彷彿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聲説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註釋

宿:住,過夜。

危樓:高樓,這裏指山頂的寺廟。危:高。百尺:虛指,不是實數,這裏形容樓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統稱。

語:説話。

恐:唯恐,害怕。驚:驚動。

賞析

這是一首紀遊寫景的短詩。詩的內容記錄了李白夜遊寺廟的有趣經歷。全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從頭到尾用“誇張”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寫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這兩句是寫山寺之高。第一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 危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了出來。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兩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讀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瞭。

詩人用誇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山寺的高聳,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山上的這座樓好像有一百尺高,詩人站在樓頂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這兒都不敢大聲説話,唯恐驚動了天上的仙人。

此詩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詩人藉助大膽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聳和夜晚的恐懼寫的很逼真,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象的宏偉建築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摘星辰、驚天人,這些彷彿是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用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李白的詩風豪放雄健,想象極其豐富,語言自然婉轉,音律富於變化而又和諧統一,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此詩寥寥數筆,就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了人在高處的愉悦、豪放、可愛、率直。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10

山寺夜起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雲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古詩簡介

《山寺夜起》是清代作家江湜作的一首古體詩,描寫了詩人的羈旅行愁。當時作者遭遇離亂,漂泊他鄉,心情孤獨愁苦,在住在山中野寺時,對月思鄉,感慨身世浮沉。

翻譯/譯文

月亮從山石處升起,揮灑下來的光輝照得滿溪煙霧騰繞。

那煙的顏色像雲那樣白,溪水潺潺流到了這荒野裏的寺廟前。

打開門,欣賞這夜景,抬頭看那深寒的夜空。

有誰見過我這等沒有家的流浪者,在這深山中孤獨的難以成眠。

賞析/鑑賞

首聯頷聯寫山寺夜景之美,頸聯“惜”字表達作者對夜景的喜愛。作者不眠緣由有二:沉醉山寺夜景;自己為“無家客”,因思家而難以入眠。情景交融抒發孤獨與羈旅思鄉之情。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行愁的詩作。當時作者遭遇離亂,漂泊他鄉,心情孤獨愁苦。作者住在山中的野寺裏,孤獨一人,對月思鄉,感慨身世浮沉。

首聯“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描寫月亮從高高的巖石之巔升起來,月光普照大地,為全詩鋪設了思鄉的氛圍,奠定了思鄉的基調。接着詩歌轉向對月光下一溪水霧的描寫。由於月光如水,澄澈明亮,所以,本來就潔白的雲氣更顯潔淨飄渺。首聯描寫符合山中晚景特點,月光的襯托使得景物更加美好。

頷聯緊承首聯,寫月光照耀下的溪上水氣如雲樣潔白,飄飄漾漾,散流在寺前。表面看起來,這不過是自然現象,並無妙處可言。但比起首聯,卻寫出了水氣的自然飄動的動態之美。而且,潔白的水氣飄渺輕盈、流落無定,不禁讓作者聯想到自己漂泊無依的生活。這一聯的描寫除了用雲氣暗喻作者羈旅生活的特點,也是以樂景寫哀情的重重一筆,妙不可言。

頸聯寫無法入睡的自己打開寺門,站在寺外觀賞美景。眼前美景,讓作者感慨萬千,不禁憐惜起來。這一份憐惜,暗含着深沉的身世漂泊之感。詩人抬頭看天,卻感覺到霜重氣寒,心中難免淒涼孤獨。“霜天”二字,緊扣心情,間接表達了漂泊在外的孤寂淒冷的心境,可謂傳神之筆。

尾聯直抒胸臆,用反問的形式寫到:誰看到無家可歸的客居他鄉的人,在這荒郊野外,月下思鄉,山中歎惋,獨自一人深夜不眠呢?反問加強了抒情效果,與前面的景物描寫遙相映襯,更寫出一份愁絕傷絕的自傷之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整首詩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抓住富有特徵的景物來描寫孤獨淒涼的身世之慨,以樂景寫哀情,更見其哀;以月色鋪設情境,則無一處不孤寂愁苦。此詩大有杜甫詩歌沉鬱蒼涼之感,但多出了一份輕巧和淡靜,可為上乘之作。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11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卧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翻譯

我的家鄉地處長江初始發生之源頭,為官出遊卻隨江水滾滾飄然東入海。

聽説此地大潮打起浪頭足足一丈高,即使天寒地凍還有沙痕印跡之存在。

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號稱盤陀,自古以來出沒水中追隨浪濤和江波。

嘗試登上絕高山頂遙望萬里外家園,無論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

羈旅在外鄉愁只恐難尋回家之歸舟,山上聖僧苦苦挽留欣賞山中之落日。

微微風裏波濤萬頃陣陣盪漾起細鱗,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魚尾血樣紅。

正當此時江中月亮剛剛還在初升起,二更時辰月兒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

靜靜長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飛騰火焰照得山中棲息鳥兒紛紛驚。

惆悵失然歸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識,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處之事物。

江山彌幻而今如此為何還不回家園,江神莫非責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頑固。

感謝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實在不得已,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寧如奔逝之江水。

註釋

金山寺:在今江蘇鎮江西北的長江邊的金山上,宋時山在江心。

中泠:泉名,在金山西。

石盤陀:形容石塊巨大。

歸楫:從金山回去的船。楫原是船槳,這裏以部分代整體。

初生魄:新月初生。蘇軾遊金山在農曆十一月九年級,所以這麼説。

“江心”一句:或指江中能發光的某些水生動物。

謝:道歉。

如江水:古人發誓的`一種方式。

賞析

熙寧四年(1071年),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蘇軾當時三十六歲。途經鎮江,他曾到城外長江中的金山寺,拜訪了寶覺、圓通二位長老,二者盛情款待,盛情難怯,蘇軾宿在寺中,半夜得以觀賞江上夜景,不由得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七言古詩。

這首詩分為三段:

頭八句“我家江水初發源”至“江南江北青山多”,寫登高遠眺,觸景生情,勾起鄉思,中間八句“羈愁畏晚尋歸楫”至“飛焰照山棲鳥驚”,描繪傍晚和夜間江上的景色,末六句“悵然歸卧心莫識”至“有田不歸如江水”,闡發辭官歸田的意願。這三段分別寫遊金山寺的所思、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對於故鄉的思念,對於仕途奔波的厭倦和立意辭官歸隱的決心。

該詩以“江水”貫穿首尾作為線索,“鄉思”是極力渲染的內容。詩人筆勢矯健,全篇舒展自如,寫景詠懷,融為一體,波瀾浩大,才情橫溢。

先看頭二句:“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這一開頭充滿了磅礴氣勢。蘇軾的家鄉在四川眉山,古書稱長江之水發源於四川岷山。蘇軾對源於家鄉,哺育着中華民族的江水感到非常親切,並且引以為自豪。在古代,“江”指長江,“河”指黃河。所以詩中的“江水”,説的就是長江水,不同於今天的泛稱“江水”。一個人失意的時候,心情憂鬱的時候,最容易想家。“親眷眷而懷歸兮”,蘇軾也是如此。所以當他登高遠眺的時候,他的目光一接觸到浩蕩東流的江水,就會設想逆流而上直到大江的源頭,設想天際遙遠的可愛家鄉,也同時勾起對往事的回憶。當他在嘉佑元年(1056年)與父親、弟弟一起出四川,過秦漢之故都,縱觀嵩、華、終南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那時他豐華正茂,意志昂揚。到京都後他得到了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名列進士榜上的第二名,更是躊躇滿志,可以説前程如花似錦,然而後來的仕宦生涯卻不順心,由於他為人耿直,不肯與世俗相附炎,而屢遭挫折。他面對眼前波濤起伏的江水,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宦海中的沉浮。漫長的歲月,竟然把他從江水發源的故鄉引到了江水入海的地方,這簡直難以思憶。,他感歎自己仕宦不歸,就像江水入海不回一樣。“宦”,作官。“宦遊”,因作官而遊歷四方。蘇軾一反李白“江水送人”的寫法,而説“宦遊直送江入海”,變成了“人送江水”。筆調新奇,耐人尋味。江水不平,波浪迭起,這正是詩人經歷的形象寫照。詩人已送走了多少充滿風浪的日子,送走了心中多少不平和感慨,而未來就不知如何了。

接下來“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四句,以豐富的想象描述登臨所見的壯麗景色。“聞道”説明是聽來的,這樣“潮頭一丈高”乃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枚乘在“七發”中有這樣的描寫“江水逆流,海水上潮”,而這裏,蘇軾以“一丈高”畫出江浪排空的奇景,巍巍壯觀,給人留下了更加鮮明的印象。由於天冷水涸,往時洶湧的潮頭如今已經銷聲,但卻並未匿跡,即“沙痕在”。蘇軾遊金山寺時,已是十一月初,季節入冬,故曰“天寒”。“天寒尚有沙痕在”,儘管時令變遷,可是巨浪捲起的沙痕依然歷歷可見。這兩句是前虛後實,極寫江水之氣勢。妙在從沙痕引起聯想,感歎大自然的無窮威力和變化。正是由於詩人馳騁筆墨,不侷限於眼前之所見,因而詩中景象擴大,意境雄奇。“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兩句,跟前兩句倒一下,是前實後虛。作者談到山水名盛,意在增強詩篇的藝術感染力。“石盤陀”是堆垛在一起的巨大石頭,只有在江面上才能看到的奇景。它又引起了作者“古來出沒隨濤波”的遐想:“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這一堆堆的巨石,水漲而“沒”,水落而“出”,依然故我,豈不是歷史的見證。詩人心潮起伏,想到自己的仕宦生涯,就像潮漲潮落那樣浮沉不定。那在驚濤駭浪的衝擊下,那巍然不動的“石盤陀”正是象徵着歷盡磨難的詩人不願順乎上下而變其操守、變其品德一樣。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這裏鮮明展現了詩人登上金山之巔,向遠處家鄉深情眺望的生動畫面。“試”字見作者思鄉心切,明知故土遠在天邊難以望及,卻偏要一“試”。這種執着的想念,是作者厭倦仕宦生活的表現。他滿腹的愁怨與不平,希望在登高時泄發,在懷歸中忘卻。正如王粲《登樓賦》中所寫:“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一樣,蘇軾的遠眺,只能是愁上加愁。“江南江北”一句寫青山密佈,並非泛言景色之美,而是哀歎望鄉不見。青山擋住了詩人的視線,“山多”即愁多,苦多也。與《登樓賦》“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的描寫十分相似。到這裏作者的情感得到了有力地抒發。以上八句寫的是白天所見的景象,用的是虛實結合的手法,詩人在所思上極費琢磨,下了功夫。

“羈愁畏晚尋歸楫”開始,轉入暮景和夜景的刻畫,更為奇麗壯觀。“羈愁”乃羈旅之愁。作者心懷鄉國,到了傍晚旅愁更深,思念更苦。“畏晚”二字傳神地表露出詩人的心理,這種心理頗具普遍性。在蘇軾之前唐代詩人崔顥《黃鶴樓》詩不是發出了“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千秋浩渺的慨歎。在蘇軾之後,元代馬致遠的《秋思》道出了飄泊者無盡的愁緒,“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可見“畏晚”的心情是羈旅之人常有的,只不過對失意的人來説,“畏”更厲害,“愁”更深罷了。“歸楫”指歸舟,這是一種借代的手法,用個別借代整體,“楫”是船槳,以之指代船。作者“尋歸楫”未成,因為“山僧苦留看落日”。一個“苦”道出了寶覺、圓通二僧的情意,也預示着落日的景象一定十分迷人。果然,江中落日景色美不勝收,詩人用“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這一聯對偶刻意描摹。看,微風輕拂,遼闊的江面上泛起了細密的波紋,片片晚霞,在半空中燃燒,那魚尾般的顏色,火紅而豔麗。詩人對風景的觀察極為細緻,而表達又是那樣的生動貼切,上下對仗十分工整,語言錘鍊很好。因為“風微”所以水波才像“靴紋”那樣細微,而“霞”是斷成一片一片的,就像層層疊疊的魚尾麟,從中放出鮮紅的顏色。波之美在水中,是近景;霞之美在天上,是遠景,上下相映,水天交融,這是一幅迷人的色彩絢麗圖畫。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這是入夜以後不同時間的兩種景色:一是新月高掛,灑下淡淡的光輝;—是二更時分,月亮消失,一片漆黑。李紀香《飲酒》一説:“月之三日而成魄”,這裏是指每月從九年級開始,月缺的部位開始明亮起來。是寫江面上空為一彎明月所籠罩,使人陶醉在一種迷離恍惚的朦朧美之中,富有詩意。到了二更時分新月消失,天空、江面和金山都是一片漆黑。這漆黑的深夜會使人興致索然,增添倦意。看來夜景已沒吸引人的地方了,這觀察即將結束。正當“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突然又出現了奇怪的景象,“柳岸花明又一村”。“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烏驚”。這一奇觀使詩人驚呆了。那團從江心冒出的光焰,似通紅的火把熊熊燃燒,在夜幕下分外耀眼,它照射着金山,驚動了棲息在巢中烏鴉。作者躭心人家説他虛構,特意在詩句下加註“是夜所見如此。”《林無表志》裏寫到:“海中遇陰晦,波如燃火滿海。”這是古人稱謂熒火的特異現象。蘇軾偶來金山見到了,這叫他驚訝萬分。巧妙的是詩人這種心情是通過“棲鳥驚”的描寫間接表現出來的。棲住在金山樹上的烏鴉都給驚動了,何況感情極其豐富的詩人。

以上八句,先是描繪落日奇觀,繼而渲染夜幕籠罩的寧靜氣氛,然後敍述江火燃燒的怪異景象,色彩由明入暗再變亮,場景由動轉靜復歸於動,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絃。

當然,作者並非為寫景而寫景,江心的火光驚動了他的心靈,引起了他的幻覺:“悵然歸卧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悵然”,亦即悵惘,失意、懊惱的意思。這是詩人是目睹奇觀,百思不得其解的情緒,也是詩人娛意于山水,仍消除不了苦悶和不平的心理寫照。“歸卧”,説結束觀賞回居室,雖卧在牀,但心中難以平靜。這團火光,不是鬼也不是人弄出來的,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如果説在墨漆的黑暗中突然出現了熊熊的烈焰,是一種從無生有的景象,因火光的出沒而驚心,藉助想象,那詩境就由奇轉為幻了。這與《後赤壁賦》中蘇軾遊赤壁歸來夢見羽衣道士問“赤壁遊樂乎”的描寫,具有一曲同工之妙。説明這首詩的由此入幻更妙。面對如此壯美奇異的江山,飽經憂患的詩人自然萌發了辭官歸隱的願望。他用風趣的筆調寫道:“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明明是自己斬不斷思念故鄉的愁緒,卻反説“江神”為自己的戀俗不歸感到吃驚。一個“頑”字,似乎寫自己甘與世俗浮沉,態度實在頑固,實際極力道出了作者身不由己,無可奈何的苦衷。前面借棲鳥寫自己為江火所驚,這裏反過來寫江神“驚我頑”——為作者的頑固所驚訝。作者就是以自己怪怪奇奇,出人意料的詩句泄發了自己政治上的苦悶和牢騷。劉西載在《藝概》中説“蘇軾長於趣”,確實是這樣。在假設了江神驚怪之後,詩人當即辯解,表白了自己的心願——“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這裏“謝”不是感謝,而是道歉,表示深深的歉意。“豈得已”也就是不得已,它道出了詩人宦海浮沉,仕途掙扎,欲進不得,欲罷不能的困難處境。末句指江水為誓,説自己置田後一定歸隱家園,以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和強烈的思鄉之情結束全篇。我們看這最後兩句説,江神見怪詩人:你為什麼還迷戀仕途而不辭官歸田?詩人向江神解釋:家中實在是沒有田產而不能歸隱啊!

《遊金山寺》以望鄉懷歸為主旨,寫景也好,抒情也好,想象也好,用典也好,都為闡發這一主旨服務,因而韻味深長,頗有特色。這是一首以文為詩,雄健非凡的作品。全詩除“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兩句一聯是對偶句外,其餘全是散文句式。故“他人抄襲不得”。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12

朝代:唐代

作者:常建

  原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餘鐘磬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版本四)

  譯文

大清早我走進這古老寺院,旭日初昇映照着山上樹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後花木繁茂又繽紛。

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淨心。

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

  註釋

⑴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齊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入:進入。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陽。照:照耀。高林:高樹之林。

⑷竹徑:一作“曲徑”,又作“一徑”。通:一作“遇”。幽:幽靜。

⑸禪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此處為使動用法,使……高興。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處為使動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臨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萬籟(lài):各種聲音。籟,從孔穴裏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音。此:在此,即在後禪院。都:一作“俱”。

⑼但餘:只留下。一作“惟餘”,又作“唯聞”。鐘磬(qìng):佛寺中召集眾僧的打擊樂器。磬,古代用玉或金屬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

  賞析

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

詩人在清晨登破山,入興福寺,旭日初昇,光照山上樹林。佛家稱僧徒聚集的處所為“叢林”,所以“高林”兼有稱頌禪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顯露着禮讚佛宇之情。然後,詩人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後院,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境,使詩人驚歎,陶醉,忘情地欣賞起來。他舉目望見寺後的青山煥發着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佛門即空門。佛家説,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悦為味”(《維摩經·方便品》),精神上極為純淨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詩人彷彿領悟到了空門禪悦的奧妙,擺脱塵世一切煩惱,象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鐘磬之音,這悠揚而宏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純淨怡悦的境界。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幽美絕世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自己遁世無門的情懷。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但筆調有似古體,語言樸素,格律變通。它首聯用流水對,而次聯不對仗,是出於構思造意的需要。這首詩從唐代起就備受讚賞,主要由於它構思造意的優美,很有興味。詩以題詠禪院而抒發隱逸情趣,從晨遊山寺起而以讚美超脱作結,樸實地寫景抒情,而意在言外。這種委婉含蓄的構思,恰如唐代殷璠評常建詩歌藝術特點所説:“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河嶽英靈集》)精闢地指出常建詩的特點在於構思巧妙,善於引導讀者在平易中入其勝境,然後體會詩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辭藻驚人。因此,詩中佳句,往往好像突然出現在讀者面前,令人驚歎。而其佳句,也如詩的構思一樣,工於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歐陽修十分喜愛“竹徑”兩句,説“欲效其語作一聯,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為難工也”。後來他在青州一處山齋宿息,親身體驗到“竹徑”兩句所寫的意境情趣,更想寫出那樣的詩句,卻仍然“莫獲一言”(見《題青州山齋》)。歐陽修的體會,生動説明了“竹徑”兩句的好處,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臨其境,而在於能夠喚起身經其境者的親切回味,故云難在造意。同樣,被殷璠譽為“警策”的“山光”兩句,不僅造語警拔,寓意更為深長,旨在發人深思。正由於詩人着力於構思和造意,因此造語不求形似,而多含比興,重在達意,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盛唐山水詩大多歌詠隱逸情趣,都有一種優閒適意的情調,但各有獨特風格和成就。常建這首詩是在優遊中寫會悟,具有盛唐山水詩的共通情調,但風格閒雅清警,藝術上與王維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類同,確屬獨具一格。

破山在今江蘇常熟,寺指興福寺,是南齊時郴州刺史倪德光施捨宅園改建的,到唐代已屬古寺。詩中抒寫清晨遊寺後禪院的觀感,筆調古樸,描寫省淨,興象深微,意境渾融,藝術上相當完整,是盛唐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13

折桂令·遊金山寺

倚蒼雲紺宇崢嶸,有聽法神龍,渡水胡僧。人立冰壺,詩留玉帶,塔語金鈴。搖碎月中流樹影,撼崩崖半夜江聲。誤汲南冷,笑殺吳儂,不記茶經。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高高的佛寺橫空出世,直與濃雲相傍。這裏曾有神龍幻形前來聽講,還有從遠道渡江到此的西域和尚。

遊人置身於玉潔冰清的世界之中,憶起東坡留下玉帶和詩篇的佳話,聽那寺塔的金鈴陣陣作響。

樹影出現於長江的江心,搖碎了波面的月光。夜半的江濤,隆隆地震撼着崩壞的崖壁,勢不可擋。

昔時曾有軍士拿江岸水冒充南泠水的情況,可笑如今的吳人,早已把《茶經》遺忘。

註釋

金山寺:又名龍遊寺、江天寺,在鎮江長江中的金山上(金山至清代方與南岸毗連)。

紺(gàn)宇:佛寺,佛寺多以紺色琉璃作屋頂。

聽法神龍:北宋慶曆間金山寺毀於火,寺僧瑞新發誓重建。相傳有神龍化為人形前來聽法,顯身潛入金山下的龍潭,寺僧因得佈施錢百萬。元釋明本《題金山寺》:“龍化楚人來聽法,手擎珠獻不論錢。”

冰壺:喻潔淨的世界。

詩留玉帶:據宋範正敏《遁齋閒覽》及《金山志》記載,金山了元佛印法師曾與蘇軾參禪,蘇軾賭敗,留下玉帶永鎮山門。《蘇軾詩集》卷二十四有《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衲裙相報,次韻二首》的詩作。

中流樹影:唐張祜《金山》:“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人以為傳出金山的特色。

誤汲南泠:唐陸羽精於茶事,世稱茶神。湖州刺史李季卿命軍士汲取長江南泠水,煮茶請陸羽品嚐,陸羽説茶瓶上半是江岸水,下半才是南泠水。召來軍士一問,原來他們因汲得的水在舟中晃出了一半,所以臨時在江岸邊汲水補入。事見唐張又新《煎茶水記》。南泠,一作南零,在鎮江附近的長江中心,陸羽品其水質為天下第七,《煎茶水記》則品為第一。

吳儂:吳人。

《茶經》:陸羽論茶的經典著作。

賞析

小令入手擒題,以三句寫出了金山寺宏偉的外觀與富有宗教色彩的精神內質。“蒼雲”是實景,又暗用《寶雨經》“乘蒼雲來詣佛所”的佛教語言;“聽法神龍”、“渡水胡僧”,則呈示了寺內的宗教氣氛與巨大的感召力。龍、僧對舉,當是受唐張祜《題潤州金山寺》“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雲”名聯的啟示,但在曲中更見形象。以下三句鼎足對,則度入了“遊金山寺”的“遊”。儘管與作者形象直接關聯的僅出“人立冰壺”一句,但“詩留”、“塔語”,也間接反映出詩人觀景、懷古乃至詩興遄發的景象。而此三句中,又進一步表現了金山寺的風物特色與文化內涵。這一切都從“風神”落筆,自覺氣象不凡。

“搖碎月”一聯為細染,對象為“樹影”與“江聲”。值得注意的是,詩人的寫景突破了時間的限制,將眼前的實像都轉移至夜間表現,這是為了取得更為完美、典型的藝術形象效果。從前文的“蒼雲”、“冰壺”來看,作者的遊覽已近黃昏,這就為他進一步馳騁想象提供了條件。樹影中流、江聲撼崖,置於夜半“碎月”之中,更添一種蒼莽悲鬱的風調。作者的襟懷茫遠、心潮澎湃,也於此間反映了出來。

末三句的“誤汲南泠”云云,看似無端,實為眺望南岸所見景觀的聯想。時值黃昏,南岸人家汲水回家,一片熙熙攘攘的生活情景。他們的“汲水”是為了應付日常的需要,自然“不記《茶經》”,曲中的這一筆便點出了這一實質。然而,金山寺的遊覽卻激起了詩人的無窮雅興,所以要“笑煞吳儂”了。這三句巧妙地借用典故,為這快遊的滿足心態畫上了句號。

由此可見,借景見情、借物象見遊興,是該曲在內容表現上的特色。而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全曲錘鍊字句,尤以活用典故、成句見長。這種活用,又表現在虛實相兼上。所謂實,即屬於本地風光,如“聽法神龍”、“詩留玉帶”、“中流樹影”、“誤汲南泠”,其故實在註釋中已予解釋。所謂虛,即典故雖非金山寺所自有,而其意藴卻有助於實景的印證。如“渡水胡僧”,令人聯想起達摩一葦渡江、杯渡和尚借杯渡水的宗教故事;“塔語金鈴”,令人聯想到《晉事·佛圖澄傳》中佛圖澄聞塔鈴而知寓意的典故。這一切,都有助於烘染金山寺作為釋教勝地的氛圍和氣象。

山寺原文及翻譯賞析14

題花山寺壁

寺裏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翻譯

花山寺是因鮮花繁多、美麗而得名,來到這裏才發現,不見鮮花,只見雜草叢生。

鮮花栽種的培養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奮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雜草卻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長的。

註釋

繁英:繁花。

草縱橫:野草叢生。

剪伐:指斬去枯枝敗葉。剪,斬斷。

勤力:勤奮努力。

凋零:凋落衰敗。

賞析

從標題看,這首詩是記遊之作。記遊詩可以寫景狀物,也可以因景生髮,別有寄託,內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説唐人的記遊詩多強調圖形繪影,情寓景中,宋人的記遊詩多注重借景生髮,述志明理。那麼,這首詩則正是符合後一特點的。

“寺裏”一聯,兩句各寫一種景觀。前一句虛出,後一句實錄,構成形象鮮明的對比。但二者所寫的對象又是同一的,這樣就把花山寺“名”與“實”相離的現狀突出了。生活中名實不符的事常有之,但詩人所見所寫的情況也實在太刺眼,這就使人讀了這兩句詩後不能不激動,激動的同時也必然要想:寺名是因為寺裏山中有花才得,而眼前卻無花可賞,必然會引起人們思索玩味的興趣,於是,作為一首詩的“發人深思"的藝術目的,也就自然實現了。作者當然是有着自己的答案的。他顯然深信命名之謬,寺裏和山中本來是確實有花的,之所以“繁英不見草縱橫”,是因為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從客觀上説,“花易凋零草易生”,這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正是有感於它的旺盛的生命力。俗語説:“有心栽花花不發”,也正是對種花不易的真實感歎。無疑,從主觀上説,是“栽培剪伐”不“勤力”,助長了草勢的瘋狂,而且從詩人對這兩句次序的安排上看,顯然是特別強調人的主觀原因的。草本無罪,剪伐不力則是無可推卸的責任。

不過,詩人在作出這一結論的時候,情感色彩卻並不十分強硬,因為詩沒有説“為何剪伐不盡力”,而是既講到對草要“剪伐”,又講到對花要“栽培”,中間加一個“須"字,就把他對剪伐不力的憤懣,變為必須要剪伐的規勸,因此,惋惜大於憤慨,警告少於勸誡的這種感情色彩,就表明了詩人在詩歌創作中,是遵循着傳統的“明勸誡,著升沉”(南齊·謝赫《古畫品錄》)和“美刺"的美學思想和原則的。

這是結合詩人具體的經歷和思想所作出的思想內容上的理解。但是,由於這首詩畢竟是從自然景觀的描寫而來,從社會生活的現象而來,所以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又不僅限於社會政治方面。儘管也可以把詩中的“花”理解為賢臣,“草”,理解為奸佞,因而説詩的題旨是對革新除弊的企望。因此,從這方面來看,這首詩就不是一般的政治詩,而是對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經驗進行了深刻總結的具有相當的哲理的醒世詩。

創作背景

公元1044年(慶曆四年)詩人被貶蘇州之後,賦閒在家,一日外出遊玩,來到花山寺,只見野草叢生,不見百花開放,覺得“花山寺”名不符實,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

熱門標籤